《论语》读后感(共10篇)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论语》读后感1每年暑假,妈妈都会给我补习很多课,比如说:数学、语文、英语。
可是,今年暑假只给我报了个小灵童国学班,学的是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我开始以为没有什么用,可是学了之后,我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论语》这本书,是根据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来编写的。
老师教书的方法也很特别,以盖笑脸让我们互相比较,在竞争中学习。
老师并不强求我们背诵,只是让我们大声朗读,用多种形式去读,所以,我们心里没有压力,感觉很轻松。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许多内容就能熟读背诵了。
在课堂上,老师常常会选出一些与我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句子,让我们独立思考,可以相互讨论,然后讲讲意思,最后老师进行点评、补充、总结。
我性格比较内向,在国学班学习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说我变得开朗多了。
上课的时候,我们经常进行一分钟演讲,我感觉这对提升我们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演讲能力很有帮助。
我上台也由非常紧张到比较自如,不再像以前那么胆怯了。
下课的时候老师会带我们玩一些健身小游戏。
《论语》里好学的颜回,我最喜欢,因为“回也闻一以知十,”就是说颜回能够举一反三。
如果同学们都能做到这样,学习肯定会容易得多。
这本书里的许多道理、方法,对以后的学习一定会有帮助,所以,我觉得学习《论语》非常好。
《论语》读后感2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
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主张仁爱。
“爱人”就是对一切人的尊重和爱敬之情,把人当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对待,即”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论语》读后感1寒假,我读了些《论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刻的是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他们身上的缺点,我用来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要改掉自己身上的短处,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从这里我又想到了孔子的另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好的我就要向他学习,见到坏的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错误。
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伟大的孔圣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被几个孩子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叫项橐的孩子说出了挡路的原因,孔子认为有理,见他聪明,就又提了一些问题。
项橐对答如流,孔子便虚心地向他求教了!那么有学问的孔子都虚心地向一个小孩学习,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更要虚心好学啊!观光电梯的发明也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个酒店因原来的电梯不够用而请来了建造师和工程师设计新的电梯。
建造师和工程师一致认为在每层的楼板都要开一个孔,以便安装新的电梯。
一个清洁工听到他们的谈话,就建议把电梯建在酒店的外墙上就省事多了。
建筑师们眼睛一亮,连声叫好,观光电梯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建造师虚心地听取了清洁工的意见,才有了观光电梯的诞生。
如果建造师们看不起清洁工,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就不能诞生今天的观光电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不断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的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论语》读后感2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到来,各种西方学说陆续传入中国,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甚至连长期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幸免。
在学习了半个学期的《中华元典导读》课和阅读了《论语》这部书后,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儒学的根,即孔子的《论语》说起。
《论语》大概包括的以下几种思想,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论语》读后感10篇
《论语》读后感10篇《论语》读后感1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
“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
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
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子贡问何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
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
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论语》读后感2首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导致文学作品的成败。
早于《论语》的《尚书》等著作,语言虽庄重浑厚,然其斧凿痕迹颇重,不适合大众阅读和传播。
《论语》因为基于了口头语,兼收了古文特点,把两者融二为一,使其虽与我们隔了上千年的时光,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隽永有味。
读《论语》,时间概念模糊了,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个老人的亲切睿智,那群学生的坦率可爱,统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论语》读后感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它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来,我认为《论语》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和教育的道理,为政之理,礼的道理。
首先,做人的道理。
第一,做人要正直。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也就是说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
论语读后感(精选27篇)
论语读后感(精选27篇) 读完⼀本名著以后,⼤家⼀定对⽣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烦恼吧,下⾯是⼩编精⼼整理的论语读后感(精选27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论语读后感1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及其弟⼦⾔⾏,集中体现了孔⼦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它是孔⼦死后,他的弟⼦及再传弟⼦编撰⽽成。
⽽论语导读则是针对你在论语中不明⽩的,注意说明背景、说明⽤意,并对原义作适当的发挥和展开,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论语,并学会运⽤其。
“君⼦”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对之极为重视。
那么在孔⼦眼⾥何为君⼦呢? 论语导读中有很多话都体现了孔⼦对君⼦的看法并作了解释。
有⼦⽈:“其为⼈也孝弟,⽽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务本,本⽴⽽道⽣。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认为家世国的基础,治国之前必须先齐家,家齐⽽后国治。
为什么呢?因为家就是⼈的调教之所,在家⾥把⼈调教好了,知道孝顺⽗母、尊敬兄长了,到社会上去⾃然会服从领导,尊君爱上。
知道服从与尊敬,也就⾃然能与社会和谐,恪尽职守。
孝顺⽗母、善事兄长,是⼀个⼈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
所以作为君⼦⾸先必须具备的基础就是“孝顺⽗母、善事兄长”。
⼦⽈:“巧⾔令⾊,鲜矣仁。
”这句话说明了仁在孔⼦眼⾥是⼗分重要的。
论语导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论语》是君⼦的⼀堂必修课。
论语读后感2 《论语》的真谛,就是让所有⼈明⽩,怎样才能得到我们⼼灵深处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活。
⼏棵挺⽴在岩⽯缝间的古树千年不倒,即使经历了暴风骤⾬;⼏座绵延的⼤⼭不断延伸,即使脚下的激流不停地拍打;⼏座散落在⼭间的⼩屋在等待,即使已被⾼⼤的岩⽯遮蔽。
《论语》正如它们,存在着⼀种强⼤的⼒量,那就是信念的⼒量,它从未被⼈们忘记过。
《论语》的精髓在于把天之⼤,地之厚的精华融⼊到⼈们的内⼼,使天、地、⼈成为⼀个完美的整体,让⼈们有着⼀种⽆⽐强⼤的⼒量。
论语十则读后感13篇
《论语心得》论语心得(一):论语心得体会一提到《论语》就会立刻想到孔子,想到他对弟子的教诲。
《论语》这书是全世界的精华宝典,《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善于透过神情语态的描述,展示人物形象。
书中不仅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述,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思考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状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职责心。
自从秦始皇的那个时候有书坑儒,打打打急了《论语》的传播,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15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15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遥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读后感(11篇)
《论语》读后感(11篇)《论语》读后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二十个篇章,言简意赅而又面面俱到地讲述了人世之道。
《论语》的学而第一篇中,我记忆犹新的是这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白话文的说法就是:花言巧语,一副讨好别人的脸色,这种人很少有仁慈的。
细想之下,与现实生活非常贴切。
这些人,之所以讨好他人,无非是看在那个人的地位、权利与金钱上,希望这样的虚情假意可以得到他人的赞许,使自己在乌合之众中脱颖而出,得到官职、金钱与权势。
如果所讨好的人失去了金钱,失去了各种权利,这种伪君子就会翻脸不认人,将原先不能称之为交情的“交情”一笔勾销,绝口不提。
就算原先被讨好的人问起,也只会被很不耐烦地打发走。
这时,后悔、愤怒都因为金钱与地位的失去而丧失了发泄的权利。
花言巧语的人,通常都心怀鬼胎。
真心的赞美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词藻。
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用关系登上高位,再用言语迷惑当时的上级,讨的欢心,再借此关系高升……如此循环。
这类人,在社会上,更确切地说是在职场上早已数不胜数。
在生活上,这类伪君子也不算少。
一些小贩,为了推销不合格的商品,除了夸大商品的功效外,还会百般讨好客人:事业有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万寿无疆、万事如意……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满脸堆笑。
这些假心假意的祝福让顾客盛情难约,不由自主地掏钱买下。
等到发现商品的劣质后,十有八九,小贩早已不知去向。
做一个真实的人,杜绝虚伪。
脚踏实地,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努力所换来的一切。
无论如何,都问心无愧。
《论语》读后感2《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阅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10篇
阅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阅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10篇在自己读过了《论语》后,也了解了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人,《论语》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言论,其中大多关于学习,十分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2023年论语读后感(精选10篇)
2023年论语读后感(精选10篇)论语读后感篇1这个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了《论语》。
我们每天背一两个小段,边背边对照平常的行为举止,看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
《论语》象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每天给我们讲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给了我很多启迪。
在《论语》这部书里,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君子有九思”这段。
它是这样写的: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它的意思是:君子遇到九种情况要思考:看的时候,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思考是否听明白了,脸色表情,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想到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思考怎样向别人请教;发怒时,要思考会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利益,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读到这句,我不觉有点脸红。
平时我和爸爸妈妈交流讨论的时候,态度很差,经常说着说着就不耐烦起来,象一头莽撞的小牛,全然不顾妈妈的感受。
以后,不管是什么事情,我对爸爸妈妈态度都要好一点,好好商量。
“事思敬”,在学习中,我也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我有时候做事不认真,学习应付了事。
美国航天史上有次航天飞船失事,不是因为什么重大技术失误,只是因为有几个螺丝没有拧紧。
有时候我做数学题错了,不是因为不会做,只是因为草稿太潦草,数位没对齐,算错了。
今后,不管什么事,我都要一丝不苟。
以后,我还要经常温习《论语》,按里面传授的道理去要求自己,和别人友好相处。
论语读后感篇2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孔子的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任何事情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朋友之间的相处,也不总是欢声笑语,再好的朋友也会发生矛盾。
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要斤斤计较,把不顺心的事情都压在心底。
太计较心里就会产生怨气和怒气,时间长了排不出去,也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想聪明的人肯定不会这样。
《论语》的读后感14篇
《论语》的读后感14篇《论语》的读后感14篇《论语》的读后感篇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以德,是孔子的为政思想,强调道德对国家治理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
作为后生,乃十分敬佩,并加以学习思考之,于是作简单浅显的认知如下。
一、岁幼时的德化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在岁幼时,养成的生活习惯或道德品行都一直影响着我,有一些甚至是可能会影响着我的一生。
我想在岁幼时的德育教化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也将是这一个人的人生根基,因为在岁幼时不懂是非,更不懂德,这时的德育便是最佳时期,有意识的灌输,一定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二、成长时的德引当我们踏入校园后,老师是扮演着道德引领的角色,当然也有其他的引领者。
我便斗胆谈下我自己。
进入大学后,当选学生干部,初衷为了在服务老师和同学的同时历练自己,到了这个位置上来,才明白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当面对的.是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集体。
我想,我既没有长辈身份的威严,也没有过胜过强的能力,用什么来博得民心,用什么来做好工作,那就是“德”。
在面对一开始同学们不支持工作的情况,用什么去让他们有所改变,是退步、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并自我改变,这是“德”。
是用适合同学们的方式去开展工作,是站在他人、集体角度去思考事情该如何处理,且在一定程度上要竭力降低集体负能量,提升同学们的思想素质,我想这是“德引”。
我一直以来坚持重点抓班级学风建设、德风建设,在这一学期,班级情况转变相对较大。
即使我陷入了新的困难旋涡,但依旧不改的工作初心――德引。
三、成年后的德育工作后、成家后,我想对德的学习和使用更是要注重。
当进入到一个工作的集体环境,或多或少都有着来自他人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如若每个人都注重“德”的修为,将会有更好的工作氛围。
当有了家庭和孩子后,为人父母不仅要以德育子,更是要从自身做起,在自我的道德品行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得到教育。
总言之,我认为“德”应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终身修行。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
《论语》读后感(通用10篇)《论语》读后感1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而悠悠文明长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颗“星”——儒家的《论语》。
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经典,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说起《论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但在我国广为人知,更是举世闻名。
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
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且,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也体现出了《论语》中的礼教思想。
由此可观,《论语》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因此,这更加深了我想去阅读它的欲望。
于是,我漫步到《论语》的世界里,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熏陶自身的心灵。
读后,其中的很多句语录都深入我心,影响我至今。
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重视学习。
虽然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老师的问答互动,会动脑思考,可是却很少做笔记,课本十分的崭新,里边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
结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得到了我的“报应”,那就是复习时总是无法回忆起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于是成绩总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见长势。
到了初中后,由于学业竞争的激烈,我终于明白了成绩的重要性。
于是我上课就一直埋头做笔记,不肯放过一毫秒,就好像头顶千斤重,抬个头都不舍得。
可是成绩却还是不怎么理想,而且虽然做过笔记,但都好像是走个形式化,满足自身的视觉需求,却从未自身动过脑筋自身思考。
这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了我。
它告诉我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却不学就会陷于困境中。
这清楚地反映出我当时的状况,让我明白了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话,即使是事半也会功倍的。
对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立刻调整了自身的学习方式:当老师讲解例题、重点时,我就应该放下笔抬起头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当老师停下让我做笔记时,我再拿起笔书写。
果然,经过了几个月的调整,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浅,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这时,虽然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却又出现了问题。
《论语十则》读后感(优秀10篇)
《论语十则》读后感(优秀10篇)论语十则的读后感篇一今天,我读了”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好像生怕赶不上,又害怕把学到的东西丢掉了。
“配的启蒙故事是《映雪读书》,讲的是孙康小时很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很想夜以继日地攻书,可家时贫穷,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办法学习了,特别是到了冬日,漫长的黑夜他有时很难入睡,实在没办法,他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默背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窗外透进几丝白光,他开门一看,原来是下了一场大雪,到处一遍白茫茫的,他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借着雪光读书呢?他急忙回屋拿来书,借着雪光一看,字迹很清楚,比一盏小油灯还强。
从此以后,孙康经常夜里蹲在雪地里映着雪光苦读,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书里,不觉得寒冷和疲倦,孙康刻苦攻读,终于成了著名的学者。
我想孔子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放松,一放松就要退步,必须有危机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新东西学的更快,学过的东西记得更牢。
启蒙故事里的孙康就是这样做的,在那样苦的情况下攻读,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学者。
我们做为学生就更应该向他学习,何况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根本不用受那样的苦,没有理由不好好地学习。
大学论语十则读后感篇二通过读《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的方法与处世之道!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他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
我对这句话有比较深的体会:我每次拿起小学时的课本复习后,对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一个字有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遗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讲的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情。
就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如果有一件物品你不喜欢,那你就千万别强给别人,那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对待别人要懂得奉献,多向雷锋学习学习,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向他那样,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那这世间该是多么的美好、和谐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论语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论语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论语》对后人而言是一部很好的启示书,因为这本书让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自己的品行、德行、礼仪。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论语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论语》读后感徐紫慧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
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
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
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
《论语》读后感《论语》是我们古今著名的一本书,孔老夫子和它的徒北一生的心血。
孔子是有名的教育家,他一生有许多个弟子,一个连一个的把德礼文明传扬下去。
《论语》是一本讲文明礼仪的书,上面写得都是如何成为君子道理。
里面是讲德行的,我有时在想,如果全国人民都按照孔子的道德去做的话,中国将是多么一个既文明又有礼仪的国家,我很喜欢孔子说的那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特别有感,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做言而无信的人,这样就能成为一届君子。
君子倒底是什么呢?君子由德、礼、行、体四个部分组成。
德是要有品德和德行;礼是要有礼数,以礼待人;行是言行举止都要文雅;体是要体面,穿着要得体。
这些就是《论语》这部书的精华。
听说这本书是孔子死后而弟子们所写的,把孔子的毕生精华记录了下来。
通过《论语》,我想做一个道德品行的人,因为,你品德好了,就有无数好人与你做朋友,就会人人都信任你,因为你遵守诺言,就会看重你,尊重你,因为你也看重、尊重他。
论语读后感(13篇)
论语读后感(13篇)论语读后感篇1从小我就喜爱读书,对书爱不释手。
每次手中捧着一本书,我心中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尤其是遇到好书,总是百读不厌。
有一天,妈妈给我带回一本《论语》,我高兴极了。
我早就从电视里看到不少地方兴起学习《论语》的热潮,早就期望自己也能读到这本书,没想到如今就能一饱眼福了,真是快哉!《论语》历行了两千多个春秋,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它是一本记录了古代有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被历代当朝者治理天下所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了又按时温习,不是很开心吗?自从阅读了论语之后,我对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高,每天放学都会仔细地把学过的学问再复习一遍,果真。
我的成果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有成就感。
这可都是论语教导有方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我十分惭愧,因为以前,不管是发试卷或是发作业本我都要最新最洁净的,这是私心在作怪,论语使我认识到了错误,让我明白了要为别人付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常常忧愁。
我明白了,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不要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
论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或许每个人读论语都会有不同的心得,我也不例外。
在这个浮燥的社会中,我只想企图查找一片安静的归宿,查找一片文化的净土。
做自己能做之事,行自己能行之事。
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足矣!我喜爱读《论语》。
论语读后感篇2在学习班里,同初一预备班的学哥学姐们读到了初一上册的课本,其中,《论语十则》这篇文章勾起了我深厚的兴趣。
起初,我看不懂这惊奇的古文,看不懂那极其深奥、惊奇的文字。
之后,教文言文20xx年的那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其中的大意,让我们读三遍,然后,背下来,我觉得十分简单,比死记硬背强多了。
《论语十则》读后感(精选25篇)
《论语十则》读后感《论语十则》读后感(精选25篇)《论语十则》读后感篇1《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
《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
意思是:自己所厌恶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
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样能够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立刻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
我们就应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完美,多么的和谐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明白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
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就应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应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应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就应坚强应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透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读后感篇2有句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读后感(精选10篇)
《论语》读后感(精选10篇)《论语》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论语》的的七、八章,其中,第七章讲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学习很有帮助。
不过,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纵使是像孔子这样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所说的话也不一定全都正确。
在第七章里,孔子有这样一句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意思是: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并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在这一句话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是孔子思想中国保守的一面。
但是要完全的“述而不作”只讲述旧的东西而不创新,那么古代的那些科学家从何而来?喜爱古代的文化知识是对的,但我们不管要有“述”还要有“作”要敢于创新。
如果孤单的典籍里又不合理的地方,就要推陈出新。
比如孔子说的这句话又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就不能对这句话完全遵守。
在生活中,我们也养敢于怀疑权威。
不管是多们伟大的人,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不可能完全正确,只要有错误我们就不能照搬,更不能盲目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新的创造。
《论语》读后感2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每个人都能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深思明辨。
读《论语》,仿佛看到了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的中间,同他们畅谈人生感悟。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论语》中直接了当的阐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
孔子在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的品质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提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提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义小人于利,他从人的追求以及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来区分君子和小人。
“小人怀惠”和“小人比而不周”并不是说喜欢和擅长与人交际就是小人,而是说在做任何事都要把道德和法度放在第一位,不能只关乎财富和利益。
这也论证了当下的中国将法治放在第一位,严厉打击扰乱社会治安的一切事物,体现了《论语》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影响。
《论语》读后感10篇
《论语》读后感10篇《论语》读后感1子路的人品值得我学习,勇敢、乐于助人、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不言放弃这些都是仲由的优点,虽然仲由有很多缺点,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有谁没有缺点呢?所以,我觉得“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知耻者,其由也与!不伎不求,何用不藏?”即是对仲由的表扬。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藏!”有谁能和穿衣服好的人站在一起不怕丢脸呢?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如果肉过了三天以后就不吃扔掉岂不是很浪费,普天之下又有多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而孔子却不食出三日之肉,由此可见孔子之浪费。
《论语》读后感2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
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
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人生之道。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
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
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
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
《论语》读后感3《论语》真是让人百读不厌,它优美洗练的句子,精辟的思想,既给人美感又给人启发,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读《论语》有感作文。
如学而第一的第十章: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闻、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一章的意思是:子禽问子贡道:“先生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有心求人告诉他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先生凭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和谦逊的态度来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得人家主动把政事告诉他。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精选10篇)
论语的读后感关于论语的读后感(精选1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语的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的读后感1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里的古文,里面有教人们做人的道理。
比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是:有子说:"他(她)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
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
"而我却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父母们总是叫我去收拾碗,我都拒绝了,他(她)们叫我去买东西,我也拒绝了。
只要是父母们叫我去干的事情,我都没有完成。
有一次,母亲叫我去买面包,我没答应,这次她生气了:"只会吃,不会做,真是一个窝囊废。
"说完,还打了我。
母亲从不打我,从不骂我,从不生我的气,这次她是真的发怒了。
我伤心极了,躲到被子里去哭。
从这学期学了论语后,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吩咐我去做任何事情,我都要全力以赴。
学了论语对人是非常有用的!会让人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用意,父母的伟大!虽然父亲有时候让我干的活比较重,但是他们是为了让我体会到劳动的收获!虽然我犯错时被他们批评了,但是我不怨恨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表面是在批评,但暗中却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就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别人感受不到的爱!论语的读后感2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论语十则》读后感(优秀9篇)
《论语十则》读后感(优秀9篇)论语十则读后感600字篇一从小就背的朗朗上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当时只是背诵,现在再来看,这一小段话蕴含着许多道理。
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就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
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
上学时,每天都会接受新的知识。
不会复习的我每次都在考试中失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除了学会温习之前的知识,还要知道怎么学。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现在学习知识,都是自满的,自认为良好,事实上,并没有学到许多知识。
学知识要做到虚心求教,在学习上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全方位汲取营养。
生活中,在不同地方当不同的角色,就要做一些应当做的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父母面前就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后,还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先知道孝敬父母,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文化学习在第二位。
讲到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他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孝了。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十则读后感篇二当我看完《论语》后深受其中一句的启发,这个句子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
《论语》读后感篇1泡一杯香茗,手捧一卷论语,轻坐于窗前。
悄然翻看,仿佛那哲理底蕴随热气在空中袅袅升腾,氤氲了空气,舒适了心灵。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意思是“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于丹也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但为何总感觉童真和快乐离自己越来越远。
一旦想起过去的种种不愉快和遗憾悔恨便久久不能释怀,深陷在痛苦的泥沼中,总觉得内心压抑着觉得活得很累。
但孔子老先生早在几千年前便看透了人生,留给了后世一条人生的真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正确的面对过去的一切,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意是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总是能听到有同学抱怨说“学习好苦啊”,其实这都是把学习当成别人的事,没有从心底真正热爱学习的表现。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整个生命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丰富内涵升华灵魂。
若是把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那整个过程实在是艰辛而痛苦的,但是若发现了读书学习的好处,享受这个过程,那便也是件愉悦的事情。
论语读后感(优秀9篇)
论语读后感(优秀9篇)论语读后感篇一“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选自《论语》里面的《为政》,这是《论语》十则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则。
是说:“教导你的话明白了么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智慧。
”这句话虽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教育好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诚实,切不可不懂装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报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有不懂的问题,应当及时向别人求教,甚至是“不耻下问”,如果不懂装懂,敷衍塞责,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此刻社会上有很多闲杂人员整日靠骗人过日子。
就那算命来说,明明是封建迷信,可算命的偏偏要揣着糊涂装明白,愣要给你的一生说出个所以然来,可笑至极。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应当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师同学请教,而有些同学总是偷懒,想凑凑合合混过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做错了的理由,总认为自己的错误仅仅是个失误,这样时间一长,就必然会漏洞百出。
让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一个于人于己都诚实的人吧!《论语》读后感篇二说到国学,博大精深。
以各学派思想为中心的书籍也是甚多。
学派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学;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学……而《论语》中所谓的国学是狭义的国学,侧重儒学。
《论语》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典籍,读书人一直将它列为必读之书。
它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论的编汇,共二十篇。
《论语》的“论”字包含了讨论、编次的意思。
要了解儒学和《论语》,就要了解孔子这个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大家都说孔了是圣人,而孟子就更确切地说孔子是圣之时者,意思就是说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善于处世,,很知道因时制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读后感1《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职责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能够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
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
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同。
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
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
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宝贵的。
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浪费的时间能够干很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
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祢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后后悔,那么此刻你就要珍惜时间。
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时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朋友约会,他站在桥头一边等一边在纸上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
朋友来了满怀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
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我十分有好处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些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出色的想法。
时间是宝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
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因此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完美的明天。
《论语》读后感2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持续平和的心态。
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
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
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
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
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
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
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
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
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就应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
读过《论语》的人都明白,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
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
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
尤其是对父母之爱。
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到达真正的孝道。
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
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
但这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让孩子觉得理解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群众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
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就应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
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持续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
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
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应能够持续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
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就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决定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明白什么是自己就应坚持的,什么是能够包容的,什么是就应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
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着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
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状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
我们每一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
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贴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
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
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3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
其中几则令我印象颇深。
第一则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必须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
学后复习,不仅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齐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齐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
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恼恨、恼怒,就应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能够被称得君子。
孔子不仅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即如果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能够消除恶。
的确,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仅是此刻,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用心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用心的作用。
《论语》读后感4有这样一本书,它富含着道理,隐藏着睿智,它的道理也许不必须会被此刻的人们所理解,但他在我们看来,也是一本凝结着古人智慧的作品。
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它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它记载着一位古人的思想,它体现了那位古人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曾有这么一个人,他开创儒家学派,他编纂《春秋》,他修订五经,他创办私学,他打破贵族教育,他有着当时人们所不及的思想,他有着此刻人们也不及的睿智,他在现代,已经国际知名的人物,他有一个大家都明白的名字。
他叫孔子,它叫《论语》。
孔子,他被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称为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论语》,它被北宋政治家赵普称作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有着正直的品行,他也有着对未来完美的期望,所以他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