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方法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梳理探究,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湖南省县级优课教材,具体篇目待定。
2.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结构,分析作者论证方法,提炼文章主旨。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3. 问题驱动: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组内讨论。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6.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六、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湖南省县级优课教材相关篇目。
2.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
3.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文章、评论、背景资料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更多学习资料,促进教学互动。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座位编排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语文“梳理探究”要处理好五种关系
关键 词 :梳 理探 究 ; 关 系
中 图分 类 号 :G6 3 3 . 3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卜0 5 6 8 ( 2 0 1 3 ) 0 3 —0 1 0 9 — 0 2
如何让 “ 梳 理 探 究 单 元 ” 的 教 学 更 有 效 ?笔 者 觉
2 0 07 .
定 要 规 范 、工 整 ,若 字 迹 潦 草 。将 驳 回作 业 本 并 誊
的进 步 ,该 阶段 时 间安 排 为 4分 钟 。
抄 原 文 两 遍 。有 了这 些 约 束 ,学 生 的 书 写 也 会 有 很 大 不 同 年 级 有 不 同 的 早 自习模 式 。经 过 我们 不 同 年 级 教 师 的实 践 ,发 现这 样 的 早 自习 对 学 生 而 言 是 极 其
的关 系
课 改 的课 堂不 再 是 教 师一 个 人 的舞 台 .只有 师生
之 间 积 极 配 合 ,才 能 换 来 课 堂 的 有 序 、活 力 和 效 率 。 下 面 就 以两 个 课 堂 活 动 为 例 。具 体 阐述 如 何 选 择 活 动 形 式 才能 使 活动 体现 出 师生 互动 。 在教 授 必修 1的 梳理 探 究 《 新 词 新 语 与 流行 文 化》 时 .正 值 农 作 物 被 疯 炒 之 时 ,所 以 就设 计 了 一 个 这样
二 、形 式 应 处 理 好 “ 师生 互动”与 “ 角 色互换”
教 师 要 侧 重 以下 三 点 :一 是 借 助 多 种 手 段 ,去 了
解 更 多 的 信 息 ,而 不 仅 仅 是 局 限 于教 材 ,从 而 达 到深
入 探 究 的 目的 。 “ 活 动 指 引 ” 中所 安 排 的 活 动 ,很 多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措施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措施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而这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
探究式教学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启发来实施教学,前提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随着课堂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积极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而这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
一、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探究指的是探索、追寻、研究。
就学生而言,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创新的基础。
而语文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从事学习活动的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能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将知识接受转变为思想交流,并能够促使语文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多元化。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加强师生互动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平等、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具体表现就是师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一起探究语文知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式的语文学习情境。
(二)重视语文知识体验重视语文知识体验,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应用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特征。
在探究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文知识专题的设计,与学生一起研究、谈论、体验一系列语文探究活动,教会学生观察、提出、分析、比较、概括、表达、运用相关语文问题和语文知识,利用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在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生活、探究生活现象。
其探究过程并不真正科学和规范,所以也不能奢望学生在探究中创新,不能超出大纲的要求,而且,探究式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来逐步加深。
二、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措施(一)巧妙导入新课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不只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一个语文探究活动的组织参与者,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探究语文知识。
高中语文教材“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板块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教材“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板块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摘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下古诗文教学需要强调学生自主积累、梳理与探究。
教学设计首先要引导学生独立积累.提高学生逐步梳理的能力;其次,创设典型的情境,在设身处地的情境中实现主动积累、梳理与探究;最后,设置自主多样的任务活动,引领学生主动、高效地积累、梳理与探究。
在集腋成裘、熟读精思的过程中,通过积累文言词汇、文言句式,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灵活积累逐步梳理多样探究语言情境教学模式“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是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核心概念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中的重要一项,贯穿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积累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初步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使用规律,增强对汉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力,提高语言研究、发现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这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相映照,可见它在语文教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
新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一理论阐述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注学生语言积累及语感和思维发展”要求的继承和扩延。
但由于教育教学、高考体制的改革对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教学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当前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在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以2020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学习要求为出发点,探究“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有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究教学策略的原则(一)重视积累,逐步梳理1、引导学生灵活积累古诗文学习中的积累,需要通过对古诗文材料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保持、运用,使之转化为新经验、新语言材料,并形成良好语感。
“梳理探究”板块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梳理探究”板块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认识到“梳理探究”板块的重要性,因此对师生关于该板块是如何教学的进行调查和分析很有必要,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出的调查结果因势利导,发挥教学中积极因素,避免不利影响,更好的发挥该板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标签:梳理探究;教学;调查;分析“梳理探究”板块是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相并列的四大板块之一,对它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力图经过调查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数据,总结出“梳理探究”板块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梳理探究”板块难易度的调查这一问题,笔者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调查,一是教师备课、二是学生学习。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该板块总体偏难。
在调查问卷中,75%的教师认为“梳理探究”板块的备课很难,17.85%的教师认为有些难,仅有7.14%的教师认为不难。
对这一调查结果,笔者表示吃惊。
因为在笔者看来,“梳理探究”板块的每个专题都是很基础很简单的,一线教师们却认为它很难。
在访谈中,老师们解答了笔者的疑惑。
“梳理探究”板块从教材设置看确实基本没难度,但是“梳理探究”板块是一个从课内到课外由窄到宽的过程,实践性和开放性都极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或者说提供了一种方法,具体梳理或探究的内容更需要教师去引导。
因此,在课堂上,这一板块的教学生成性更强,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
如果教师一旦引导的不到位或者说备课不充分,可能整节课就会完全与自己备课的内容相左,完全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所以,“梳理探究”板块的备课很难。
又由于该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薄弱、能力有限,加上学生们往往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难展开。
所以,60.72%的教师认为“梳理探究”板块对于他们的学生来说也很难。
总体看来,“梳理探究”板块对该校师生是一个挑战。
2.对于“梳理探究”板块态度的调查提起对于“梳理探究”板块的态度,笔者本想把它和评价放在一起,但是又稍觉不妥。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
在进行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激发学生兴趣语文是一门文化科目,学生通常对它缺乏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有趣的话题和材料,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创新。
同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现自己对语文的热爱和探究的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设置启发性问题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而学生的探究必须有一个起点。
设置启发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通过搜索、阅读、实践等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与发现。
三、提供资源支持探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包括:基础知识、参考资料、文献图书、实验设备、软件工具等等。
这些资源的丰富性和质量的高低将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和要求。
四、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了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提供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布置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开展实践操作等。
不过,这种指导要适度,不能过于指导,否则就失去了探究性教学的本质。
五、总结与评价探究性学习成果探究性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和评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指示和反馈。
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赞扬和肯定,增加学生的自信和动力。
总之,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索、创新的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实践探究性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采取合适的策略,灵活把握教学节奏,推进学生成长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索的学习策略,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
1. 问题导向: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例如让学生深入分析一个文本中的主题或人物形象,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文本分析和推理来解答。
2. 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和分享观点、解答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构建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3. 探究性讨论:教师可以组织探究性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和辩论观点。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4. 信息检索和整理: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自主获取和整理相关信息。
通过信息检索,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文本背景和相关主题的理解。
5. 创造性表达: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演讲、戏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创造性表达。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应用探究性学习策略,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梳理探究的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学生能够通过梳理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掌握梳理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问、分类、筛选、归纳等。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进行梳理探究,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梳理探究活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选择:选择适合进行梳理探究的文本,如古诗、现代文、叙事性文本等。
确保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空间,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2 梳理探究方法:提问: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分类: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筛选:引导学生从分类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性问题或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梳理探究的任务。
3.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进行文本阅读,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根据提问策略,针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和提问。
3.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进行梳理探究活动。
学生通过分类、筛选、归纳等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3.4 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梳理探究成果,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发现。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提问、解答疑问,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思考的深入。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思考价值。
4.2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效果。
评价学生分类、筛选、归纳等方法的运用是否准确有效。
4.3 分享与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享与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和思考的全面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梳理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内容。
2.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分析文本的结构、主题和写作手法。
2. 梳理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梳理探究,总结文本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行辩论。
4.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讨论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文本材料和相关参考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 准备讨论和辩论的主题和问题。
4. 准备评价和反馈的标准和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本背景和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文本解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结构和内容,标记关键信息。
3. 梳理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梳理探究,总结文本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行辩论。
5. 展示与反馈: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讨论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梳理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提出观点和见解。
2. 学生理解力: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4. 学生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策略1. 引导性问题:设计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文本中的关键问题。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梳理探究,使学生掌握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提高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提炼出核心观点和关键信息。
2. 梳理探究: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文本结构和逻辑关系。
3. 问题设计:针对文本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或现实案例,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文本内容。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4. 成果展示:邀请学生代表展示梳理探究成果,评价他人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精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文本,确保文本质量。
2.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掌握知识点,提高实践能力。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题相关的趣味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梳理探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梳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观点。
2.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文章观点。
2. 互动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教学手段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学习,拓宽视野。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七、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梳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3.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八、时间安排1. 课文解析:40分钟2. 探究活动:40分钟3. 总结与拓展:20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九、课后作业2. 选取一篇相关话题的文章,进行独立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评价。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问题的分析等。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的几点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通过发掘问题、寻找答案以及探究事实和现象来构建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如何进行有效的探究性教学,需要教师运用一些策略。
一、启发学生兴趣的策略在探究性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
教师可利用启发性问题、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科普片等,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在学习体裁时,可以邀请专家、名人或学者给学生讲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二、塑造问题意识的策略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质量和深度,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发掘未知领域,并突破“先有答案,再有问题”的教学惯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欲。
三、引导学生合作的策略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形成相互支持、协作探究的小组。
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以减少组内对学习主题的误解和迷惑,鼓励学生们互帮互助、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巧妙引导学生挖掘资源的策略探究性教学的过程需要大量资源和材料支持。
教师需要巧妙引导学生挖掘资源,寻找有效的信息来源,如图书馆、电子图书、互联网、数字资源库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评估信息质量和有效性的能力,以防止学生在搜索过程中遇到虚假或不准确的信息。
五、及时评价与反馈的策略探究性教学强调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但评价与反馈也是组织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评价上,教师应该注意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主动性,而非死板的考试成绩。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反馈,让学生根据反馈调整学习进度。
只有在及时反馈的基础上,才能让探究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有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梳理探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和写作特色。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升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梳理文章脉络,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2. 探究文章的写作特色,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3.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段落进行解读和分析。
4.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梳理探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和写作特色。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段落进行解读和分析。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3.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段落进行解读和分析。
5.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6. 教师总结评价,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指导。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设计注意事项:1. 教学目标要明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内容要全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学方法要得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过程要紧凑,注重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
5. 课后作业要适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和写作特色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问题提出和解决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文章重点句子、段落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文本: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确保文本质量。
语文“梳理探究”要处理好五种关系
语文“梳理探究”要处理好五种关系摘要:文章以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板块教学中处理几种常见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梳理探究;关系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09-02如何让“梳理探究单元”的教学更有效?笔者觉得要处理好五种关系。
一、教学设计应处理好侧重性与实用性的关系教师要侧重以下三点:一是借助多种手段,去了解更多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教材,从而达到深入探究的目的。
“活动指引”中所安排的活动,很多是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借此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必修2“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活动就是“组成学习活动小组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目标,合作设计调查问卷等”,这样的活动要求学生必须合作展开,不可能独立完成。
二是在必修3“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时,笔者设计了“参考阅读”环节,所选的文章,旨在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使课程体现出语文的特色。
三是设计“点击链接”环节时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因此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要侧重于强调语文的实用性,让语文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感悟、理解的精神层面上,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如:必修1的所选的内容是“奇妙的对联”,必修2所选的是“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必修5所选的是“文言词语和句式”,这些活动的设计,都可以增强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形式应处理好“师生互动”与“角色互换”的关系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积极配合,才能换来课堂的有序、活力和效率。
下面就以两个课堂活动为例,具体阐述如何选择活动形式才能使活动体现出师生互动。
在教授必修1的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时,正值农作物被疯炒之时,所以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导入:首先,投影了“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几个词语;然后,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这些词语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最不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梳理文本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梳理探究》选文分析,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观点等。
2. 梳理技巧:学习如何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段落标志等方法来梳理文章结构。
3.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难点、疑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梳理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文章为例,讲解梳理方法。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梳理探究》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大意,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3. 讲解梳理方法:教师讲解如何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段落标志等方法来梳理文章结构。
4. 实践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文章进行梳理,总结文章结构。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难点、疑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6. 分享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发言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梳理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练习成果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梳理探究》原文及参考译文。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章、梳理方法等。
3. 辅助资料:相关背景知识、作者其他作品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方法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方法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浅谈高中语文教学探究方法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引导督促学生成为乐知者,作为老师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也是围绕此目标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人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放在怎样的高度都是不为过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显要位置来组织教学活动。
就此,针对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等方面来探讨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
例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后提问:如果刘兰芝没有“举身赴清池”,焦仲卿没有“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还可能有怎样的结局?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有的想“他们会私奔”,有的想“他们会起来反抗”,当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得出二人非死不可、别无选择的结论时,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诱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现力。
经常这样做,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提倡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
围绕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大可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平等的身份,做一个导演或参与者提出个人的看法。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的几点策略1.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我们需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点策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亲自体验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
•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通过交流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得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的不同层面,并独立评估和判断。
以下是几点策略,可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多种信息来源,如不同观点的文章、文献资料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时,积极引导他们思考材料的可信度、作者的立场、证据的合理性等,从而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批判性思维。
•辩论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某个议题,分析不同观点的优缺点,并自己提出合理的论证和观点。
•提出挑战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创设情境:•故事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摘要】高中语文的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探究性教学的定义出发,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在具体教学策略方面,文章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及如何评价其效果。
文中强调了探究性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优点。
展望了未来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发展,并给教师带来了一些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浅谈、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策略、定义、特点、重要性、引导学生、具体教学策略、评价效果、应用、优点、发展、教师启示。
1. 引言1.1 探究性教学的定义探究性教学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和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经验等方式,主动地参与和探索知识。
探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探究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探究性教学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高中语文学科内容繁杂,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和阅读技巧,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文本,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方法探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方法探究
一、以内容为中心,注重知识内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内容为中心,注重知识内涵,把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学习课文内容上。
引导学生通过钻研文学知识,结合历史文化背景,体会语言的比喻、比兴、对比等旨在表达和深化思想感情的表达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底,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的艺术品位的提高。
二、熟悉文本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文本,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课本内容,配合教科书针对性的辅助阅读工具,促进学生分析,理解,提炼文本内容,并对内容做全面性的梳理与整合,以保证学生可以熟悉文本,并用历史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建立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多元化的讨论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探究和参与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启发型的问题,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多样化的讨论,以激发学生自主式的思考,既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文本,又强化他们联想分析,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开展实践活动
在认知层面,要强化语文能力培养,注重对文学、语言、历史的综合整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实践活动,例如语文解剖,文本鉴赏,文化发掘等,以巩固学生认知习得效果,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方法新课改中的“梳理探究”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专项活动,“梳理”是指学生对多年接触和积累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整理,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并从中掌握一些规律;“探究”是指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样看来,“梳理探究”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长期以来接触和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且做到条分缕析,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它重在培养学生的梳理整合、探究发现的能力。
那么,在组织开展“梳理探究”活动中,要采取哪些办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是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臵,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前提。
以“优美的汉字”这一节为例,笔者认为,本节内容以梳理整合为主,重在提高学生梳理整合的能力,感受汉字的优美,掌握汉字的多种特点,形成对汉字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指导学生做好梳理整合的前期准备、帮助学生确定梳理整合的大致思路、为学生在梳理整合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点评,而不要包办代替,教师包办得越多,学生获得的知识及体验越少。
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主阵地,如果教师把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
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只能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和完整的有关于汉字的知识体系。
二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践行者,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关键。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践行者。
以“优美的汉字”为例,课前要组织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搜集有关“汉字”的资料,思考筛选,再经过个人或小组梳理整合,在课堂上汇报展示,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汉字的音、形、意的优美。
这样就能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就会日益提高。
在开展“修辞无处不在”教学活动时,要以修辞活动为纲,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串联在一起,比如初中、高中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长期以来,学生对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导致学生对修辞的理解很片面,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
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要通过对以前学习和接触到的修辞的梳理,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包括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使学生感到“修辞无处不在”。
三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探究过程中要讲究技巧,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基础。
高中语文关于梳理探究所涉及的内容
都十分宽泛,本身都是一个内涵比较庞大的知识集合体系,如果不从引导学生开展梳理探究的技巧上下功夫,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最终把教学活动做成一锅夹生饭。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积极性离不开浓厚的兴趣,要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
比如在开展“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梳理探究活动时,就要强调姓氏、文化、民族的探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梳理探究时,要分清成语的来源,除了外来文化形成的成语外,要着重地强调成语的典故性或故事性,使学生在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系统地掌握成语的运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四是开展梳理探究教学前要做好准备,这是做好梳理探究的保证。
要提前布臵,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课,学生可以稍微预习甚至不预习都可以上课,而梳理探究课不一样,它必须有较为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学习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外,课堂只是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的一个舞台。
一般来说,学期开始就应该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在平时着手准备。
所以课下的师生之间的指导和被指导、同学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要重视成果汇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布臵学生课外自行学习,放任不管,要规定一个汇报的时间,让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有一个展示的机会,同时便于他们之间交流研究心得与活动体会。
成果表
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可以是作文,也可以是板报,也可以通过网上进行交流。
五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每个学生的阅历和生活基础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取向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坚持分类施教的原则,突出学生的兴趣因素,采取不同的办法开展活动。
要把握好弹性,就某一个专题活动本身,也不要求全做,内部各环节也可以选做,如“近文学大师”设计了消除经典的隔膜、思想的力量、风格的魅力三个板块,学生只要求完成其中的某一二个方面内容即可;再如影视文化这一专题,设计了影视百年、文学与电影、经典大片和国产影视四个内容,其实每一项内容学习量都很大,要探究出个究竟也非易事,所以事实上不可能要求全部完成。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哪一个专题班上可以按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这样就真正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
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专题。
虽然教材提供了一个选择的空间,但也许这些空间还是太小,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自己感兴趣的,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又可以充分开展的研究性专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认真指导,严格把关,防止质量低劣的活动设计。
总而言之,在“梳理探究”活动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
果,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吻合了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老师可以大胆尝试,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