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修正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 (46 张ppt)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  (46 张ppt)

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 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 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 行到底。
当堂练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
C 了转变,以下情景体现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第75届联大投票选举2021﹣2023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成员,中国成功当选 ②2020年中国各省GDP总量居前两位的是广东、江苏、后两 位是青海、西藏 ③小姜调查发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农 村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2021年五一假期,我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 同比增长138.1%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__过___程___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我们现在实现共同富裕了吗? •没有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走向共同富裕




升级
改革开放
包括 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军事等体制改革 (P9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P9
解读:全面深化改革
1、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 领域的改革。
全面深化走改革向(为共 什同么)富 裕
现状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谈谈这一措施的意义?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对策:我们要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 乡发展一体化。

《走向共同富裕》PPT精品课件

《走向共同富裕》PPT精品课件
本题主要考查共同富裕。AC:不符合题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 展一体化;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一项内容,发展基层民主是为保障人民群众 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题文中未体现,故排除;B:观点错误,我国以经济建设工作为中心,而不是单指 农村工作,故排除;D:依据教材知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 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D表述符合题意;
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 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策: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 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P9-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对 促进区域 策 协调发展
城镇化水平不高
坚持中国特色 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推动城乡 发展一体化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二、共享发展成果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第二目“共享发展成果”(课本第13页),思考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共享发展? 2.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3. 怎样共享发展成果?
七嘴八舌话共享:什么是共享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 先富要带后富。
,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
3、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P9-11)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 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 续推向前进。 (2)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 体化。 (4)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 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观察我国近些年的GDP增速,你有何发现? ➢ 为什么我国近些年GDP增速减缓了?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差、劳动力成本上
升、政府的主动调控……
➢ 为什么政府要主动调控,关停并转落后产能?
④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 富裕
同时、同等、同步富裕
共 同 富 裕 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地区(通过诚实 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
路径
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45年,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制造业 第一大国……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03 人民心目中的 04
更多的就业机会
更对可策靠:的向社顽会瘴保痼障疾开刀,0突5 破利美益好藩生篱活,将改0革6 进行到更底好,的全医面疗深服化务改革。
更高的教育质量
07
08
……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③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 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域和总目标:
(1)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 (2)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当今这个高铁时代,我国仍保留了80多对“慢火车”,覆盖20余个省 区市。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等地方,低廉的票价让群众出 行更加方便;抚平求学路上的坎坷,托起山区孩子的梦想……“慢火车” 延续着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大山里的“诗与远方”。

《共同富裕》课件

《共同富裕》课件

公共服务与共同富裕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提高公共服务效益
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 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满足居民的基 本公共服务需求。
通过加强公共服务监管、推进公共服 务市场化改革等措施,提高公共服务 的效益和效率,推动共同富裕进程。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城乡、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均衡 发展,缩小公共服务差距,保障居民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通过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全球视野与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同富裕的发展也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加强国 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THANKS
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05
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收入差距问题
总结词
收入差距问题是共同富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详细描述
收入差距问题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人 无法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 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
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 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实践
中国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共 同富裕的理念,例如京津冀地区、长 三角地区等。
这些地区的实践为全国范围内实现共 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这些地区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产 业协同发展、优化城市规划等方式, 促进区域内的均衡发展,提高居民的 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ppt(24张ppt)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ppt(24张ppt)
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奏出最强音!
一、改革进行时
1、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2)我们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3)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
从他们的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大力实施了义务教育,大力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结合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谈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4分)
结合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谈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4分)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缓解社会主要矛盾。(2分)
查找资料,思考: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8张PPT)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8张PPT)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笔记整理一
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学习任务二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结合问题分组交流:如何理解总书记提出的“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人都不能少”?
学习任务二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继续支持东部率先发展。
深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学习任务一
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提 示:农村变化可从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来说。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村民收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社会保障措施到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得到发展;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文化事业加快发展。
原因四:现实挑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落后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学习任务一
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我们该如何做?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原因五:时代特色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思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们要弘扬怎样的改革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
锐意进取
勤于探索
勇于实践
改革创新精神
学习任务一
①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④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⑤时代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简答题常用这一句)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PPT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PPT

靓起来的穿着时尚
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高起来的知识学历
鼓起来的“钱袋子”
我们的生活
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大起来的住房
长起来的寿命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好起来的教育设施
1987年,中国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 番的目标。1995年,又提前五年实现了再翻一番 的目标。
目前,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已达 95.6%,但从不同地域和人口看,情况并非完全 乐观。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除市辖区以外 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 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 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 仅占0.3%。从人口看,到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 小康水平的只占74.8%。接近小康水平的占 12.82%,还有同部一分时地间,区以通同过等诚速度实、
劳同等动水、平合富裕法起经来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
效应2.共,同并富裕通不过是先同富等富帮裕带。后富,才能逐
步达不到是指共实同现富个人裕收。入的平均化。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 一想个大局,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
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 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当发展到 一定的时期,比如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 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 局
• 民主法治 • 公平正义 • 诚信友爱 • 充满活力 • 安定有序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P33
2.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是 什么样的?
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小 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pt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pt

47.2
不全面的
2004
———————————
恩格尔系数 生活发展阶段 >60% 贫 困 50%—60% 温 饱 40%—50% 小 康 <40% 富 裕
发展不平衡的
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从地域看,东南沿海, 小康和比较富裕的家庭比较多。同一地域的,城市 又比农村富裕。
“总体小康”或目前小康的特 点:
“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 的学识和智慧,率先富了 起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 成为中国较快富裕的地区。
华西村—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1994年前后,江苏华西村先后在黑龙江肇东市和宁夏银川市 建立两个分村。 在华西村的帮助下,黑龙江华西村120多位村民第二年就摆脱 了“吃国家救济”的贫困状态,现在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多元。 在西部大开发中,华西村又准备在西藏建设第四个华西村。 “十一五”期间华西村将免费为全国培训5万名村支书。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 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 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 国2007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2300美元,排 名世界第140位。
低水平的 (单位: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80年 220 10390 13030 4860 11150 2540 1990年 320 26400 23560 11730 19800 4090 1995年 520 39720 28150 23060 19880 5000
(1)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
六 个 更 加 ” “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4页PPT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4页PPT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4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1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
了解一下: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报计划
这说明了什么?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经济、生 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978 年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重要的战 最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
略机遇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1世纪
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叶
(共同理想)
(2050年)
小结: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关于共同富裕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1)“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的阶段性目标: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会。
把握“六个更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1年
2020年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技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生活更加殷实
②最关键目标:
1、什么是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
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特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的 条件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比较富裕 的程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小憨教学资源网
共同富裕的标准
(1)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 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 平,过着富裕的生活;
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 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综合国力上升。
4、发展市场经济的意义(:见课本p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 的作用发挥的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 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简言之——市场越发达,经济就越好, 人民生活就越高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市场变化调节资 源配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已进入市场 经济国家的行列。
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经济 持续这快些速健说康明增了长什、么国?内
3、“总体小康”和“全面 小康”
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 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 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
低水平的
人民物质生活 的满足程度还比较 好,但教育、文化 等生活方面的水平 还不高,农村教育 还比较落后,人民 群众对文化、体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 医疗保障方面的需 求还没有普遍得到 满足。
不全面的
47.2
2004
恩格尔系数 >60%
50%—60% 40%—50%
<40%
生活发展阶段 贫困 温饱 小康 富裕
1981
1990
20世


纪末
21世纪 中叶









P37 “三步走”战略的计划与实施图表
从图中我们看出了什么?
我们已实现了第一、二步战略目 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 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 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 2009年中国人均GDP 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 左右,只有日本人均GDP的1/10,按照中国人收入 1300元的贫困标准线,全国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 贫。
发展不平衡的
按上世纪中叶国家计委会同统计局和农业部制 定的小康基本标准衡量,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到 2000年虽已达到95.6%,但从地域看,除去市辖区 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还有22个, 居于温饱和小康的占63.2%,居于小康和比较富裕 的占13.7%,比较富裕的仅占0.3%。另外,从人 口来看,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但还有一 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到去年底,全国有2800万农 村贫困人口,城市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930万。
(二)关于小康社会 1、我国目前小康水平特征 2、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3、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 4、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至少4个方面)
▪ 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 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
(3)国家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动先富者 带动和帮助后富者。
(4)各地区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有利 条件,发展经济;个人要凭借自己的智慧 和学识,用辛勤的汗水走上致富之路。
华西村—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1994年前后,江苏华西村先后在黑龙江肇东市 和宁夏银川市建立两个分村。在华西村的帮助下, 黑龙江华西村120多位村民第二年就摆脱了“吃国家 救济”的贫困状态,现在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多元。 在西部大开发中,华西村又准备在西藏建设第四个 华西村。
(2)社会成员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 富裕程度的差异;
(3)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 能过大。
小憨教学资源网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 的最终目标,那么,如 何实现共同富裕呢?
(1)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首先允许 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 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
(2)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 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力争2020年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 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③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的目标: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 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国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目标归纳:
时间
目标内容
21世纪 头20年 (2020年)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