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殊句式详解
高考文言特殊句式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蒙后省主语 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中省略主语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
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4)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 )而 衰,三( 鼓)而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 “即”“乃”“则”“皆”“本”“诚”“ 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 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⑦而群臣是忧。 • 译文: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 (译:“只图有利的”) • 唯贤是用 • (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 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 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 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4)用“于” 或“受......于......”表 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2>无标志
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它是放在动词前, 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 的客气说法,不表被动.
• ④忌不自信 •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安:<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①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②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③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④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焉:<代>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2)宾语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共四大类)
高考语文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4)前面不用“者”停顿,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中的“者也”不用译,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5)“者”“也”都不用。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7)用“是”做判断动词。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8)用“乃、即、则、皆、必、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c.臣本布衣。
(《出师表》)2.被动句(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的形式。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分析
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
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做补语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如: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介词前。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4.介宾短语后置做补语(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并不多见)
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译的时候要把它提前用作状语,因此,我们也称它“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例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高考英语专题十三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含:◆there be 句型◆倒装句◆强调句◆省略句◆插入语一、there be 句型there be结构主要用来表达“某处/某时人/某物”。
there是引导词,be是谓语动词,be后面的名词/代词是主语,句子的结尾常是地点/时间状语There was an old man sitting quietly on a bench nearby.一个老人安静地坐在附近的长凳上。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snow this winter.今年冬天下了很多雪。
1.there be结构中的be是谓语动词,应采取“就近原则”,即be应与邻近的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
There is some juice and some cakes on the table桌上有一些果汁和蛋糕。
There are some bookcases in the library.图书馆有一些书架。
There is a shop at the corner, where we can buy fruits.在拐角处有家商店,我们可以在那里买水果。
2.there be结构有不同时态的形式,而且可以和各种助动词、情态动词连用。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还有改进空间。
There will be a perfectly logical explanation for all those death.对于所有那些死亡的人都将会有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解释。
There were lots of complaints about the boy, none about the smoke.对那个男孩有许多抱怨,但是没有关于吸烟的。
There has been little business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两家公司基本没有业务往来。
There would be endless rows if I was at home如果我在家将有吵不完的架。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第四讲 特殊句式
第四讲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近五年仅仅考查过祈使句。
但特殊句式为构建复杂句式、分析长句提供了坚实保障。
备考把握以下内容:1.特殊句式包括:①强调句 ②倒装句 ③省略句 ④祈使句 ⑤感叹句 ⑥附加疑问句2.高考考查热点:①强调句中的it 和that ②特殊句式中的there be ③一些常用的固定表达结构一、完全倒装完全倒装是指将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全部置于主语之前。
此结构通常只用于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
二、部分倒装部分倒装是指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置于主语之前。
如果句中的谓语部分不含有助动词或情态动词时,则需添加助动词do, does或did,并将其置于主语之前。
将下列句子变为倒装句①She didn’t have supper until her mother returned.→Not until her mother returned did__she__have__supper.②I hardly think it possible to finish the job before dark.→Hardly do__I__think__it__possible__to__finish__the__job__before__dark.③He learned the sad news only after the war.→Only after the war did__he__learn__the__sad__news.④He speaks English so clearly that he can always make himself understood.→So clearly does__he__speak__English__that__he__can__always__make__himself__understood.强调句型的基本结构单句语法填空/补全句子①It was when I got back to my apartment that I first came across my new neighbors.(天津卷单选改编)②It was only when the car pulled up in front of our house that__we saw Lily in thepassenger seat.(2018·天津卷单选改编)③It__was__not__until__midnight__that the noise of the street stopped.直到午夜,街上的嘈杂声才停止。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判断句是用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又如,“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桃花源记》),这里的“是”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同义。
2.
被动句:表示主语受到动作的影响,但不必明确指出施动者。
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
3.
省略句:在语言表达中,为了避免重复或突出某种语义,有时会省略句子的某些部分。
例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这句话完整的形式应该是“项脊轩是旧南阁子”。
4.
倒装句: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某一部分的内容,有时会把正常的句子成分顺序颠倒过来。
例如,“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齐策一》),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因为考虑到长远之计,希望有子孙能相继为王吗!”。
高中英语特殊句式考情解读与重点知识梳理
高中英语特殊句式考情解读与重点知识梳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特殊句式主要考查倒装句、省略句和强调句的用法。
命题的着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倒装句式,特别注意以下三种情况:(1)含有否定意义的词置于句首时,部分倒装。
(2)only 位于句首修饰状语等,部分倒装。
(3)so/such...that 句型中,so/such 位于句首时,后面的主句倒装,that 从句不倒装。
2.考查省略句的构成,尤其是以下四种情况:(1)省略主语、主语和谓语、主语和谓语的一部分。
(2)状语从句省略为“连词+非谓语动词”形式,务必要明确句子主语与非谓语动词的逻辑关系以及非谓语动词与谓语的时间关系。
(3)不定式的省略。
(4)not,so,neither,nor 的“替代性”省略。
3.考查强调句型的构成和强调谓语的方法。
近几年高考更加注重考查知识之间的交叉现象,加大了综合考查语法知识的力度,以下几个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1)强调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式和特殊疑问句式的构成。
(2)强调not...until...句型的特殊构成方式。
(3)把强调句型与定语从句、省略句以及强调句型与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的考查等融合到一起考查学生综合把握语法知识的能力。
知识点一、倒装句(一)完全倒装(Full Inversion)谓语动词完全放在主语之前的句子便是完全倒装句。
这类句型主要有:1.表示方式、方位的副词或介词短语,如here, there, up, down, in, away, off, out, in the room, on the wall 等,置于句首,且主语是名词时。
如:In a lecture hall of a university in England sits a professor.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讲堂里坐着一位教授。
South of the river lies a small factory.一个小型工厂坐落在河的南岸。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分类汇总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分类汇总在高考英语中,掌握各种特殊句式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得分的关键。
下面是对高考英语特殊句式进行详细介绍。
1. 强调句型强调句型是通过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来突出其重要性或特殊性。
在高考英语中,常见的强调句型有两种形式:It is/was…that和What…。
(1) It is/was…that该形式中,强调句子的主语、宾语、状语等成分,一般将被强调的成分放在it后面,用that引导的从句作为原句的主句。
例如:- It was Mary who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contest.- It is the teacher who inspired me to study hard.(2) What…该形式中,强调句子的谓语动词,用what引导的名词从句位于句首。
例如:- What makes him different from others is hi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 What we need to do now is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2. 倒装句型倒装句型是指把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位置颠倒过来的结构。
在高考英语中,常见的倒装句型有两种形式: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
(1) 完全倒装在完全倒装句中,谓语动词位于主语之前,主语位于动词之后。
例如:- Not only did he pass the exam, but he also got a high score.- 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2) 部分倒装在部分倒装句中,只有助动词、情态动词或系动词的前移。
例如:- 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eel free to ask.- Can you imagine how excited I was when I received the good news?3. 条件句型条件句型是指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结构。
高考特殊句式详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是”作判断词是后来的事,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者,……也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⑦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2.……,……也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②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④徒慕君之高义也。
⑤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⑦此世所以不传也。
⑧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⑩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者,……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②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
)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⑤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为”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⑤梁文即楚将项燕。
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⑩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⑾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⑿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7.“是”在文言文中,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
高中英语高考特殊句式知识点汇总(共五大类)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汇总一、强调句型句型结构形式:It is/was…that/who…be的时态:that/who前面be的时态一般是一般现在时,当它后面的句子为过去时时,才用过去时。
判断方法:将(It is/was)...(that/who)…括号中的词同时去掉,看剩下的部分是否仍然成立。
若成立,则是强调句型;若不成立,则为状语从句、定语从句或主语从句。
They met the manager in the coffee shop the other day.*It was they that / who met the manager in the coffee shop the other day.*Was it they that / who met the manager in the coffee shop the other day?*Who was it that met the manager in the coffee shop the other day?*I wonder who it was that met the manager in the coffee shop the other day.*Can it be in the coffee shop where they once had a cup that they met the manager.* --- Who is making such noise downstairs?--- It is the children.二、祈使句祈使句的主语是you,但一般被省略;当前面有呼语时,一般得补出主语;否定式一般是在前面加Don’t,或是Never。
**在“祈使句,+ and/or/and then+句子”句型中,当祈使句中含有比较级时,可将祈使句中的谓语部分省略,只留下“比较级或比较级与名词,+and/or/and then+句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汇总(共七大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一、表示疑问(一)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例】1.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财物时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二)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例】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2.“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三)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例】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凭什么使自己在赵国安身立足呢?)2.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四)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例】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五)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例】1.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2.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六)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例】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七)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例】1.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蒋琬问道:“现在幼常(马谡)因为有罪而被处死,已经整肃了军纪,丞相为什么反而哭了呢?”)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二、表示反问(一)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例】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被雇来种地的,哪里能富贵呢?)2.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二)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刀子和砧板,我们就像砧板上待割的鱼和肉,还告辞做什么呢?)(三)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例】1.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四)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例】1.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五)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例】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唉!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2.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六)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例】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豫州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七)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八)……非……欤?(可译为“……不是……吗?”)【例】1.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九)宁……耶?(可译为“哪里……呢?”)【例】1.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十)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十一)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例】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即使才能低下,难道害怕廉将军吗?)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祸患常常在细微处累积,智慧和勇气多被所沉溺的事物困住,难道仅是听信伶人才会这样吗?)三、表设问(一)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例】1.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
高考语文-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倒装句一.【类型】(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3)谓语前置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当宾语,宾语前置“谁、孰、何、曷、害、奚、安、焉、胡”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译文:我欺骗谁?欺骗天吗?(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译文:王者是指谁?指文王呢。
(3)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译文:它将要往哪里去呢?(4)何由知吾可也?译文: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5)汝安从知之?(《汉书·黥布传》)译文:你从什么地方了解他呢?(6)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译文: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让他上朝呢?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未、毋、无、莫、非、否”等等否定词。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译文: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别人。
(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译文:我有年老的父亲,我若死了,没有谁养活他。
(3)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译文:七十岁的老人穿绸吃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成为王的,没有这种事情呢。
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姜氏有什么满足呢?(3)唯利是图(唯是图利)、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4)语曰:“唇亡则齿寒。
”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译文:俗语说:“没有嘴唇,牙齿就会寒冷。
高考文言文阅读特殊句式的剖析和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特殊句式的剖析和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句式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难。
对这些句式进行剖析和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特殊句式:
1.倒装句
倒装句是将句子的谓语动词或系动词放在主语的前面,从而使句子的结构发生改变。
倒装句通常用于强调句子的主语,或表示意料之外的情况。
例如:
•在城门之外,见状,起兵迎敌。
(《战国策·齐策四》) •十二门中,唯一未曾降雨的地方便是西门了。
(《红楼梦》)
2.强调句
强调句是用来突出句子中某一部分的重要性的句式。
强调句通常用“是……而不是……”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
•将帅所在之处,是死亡而不是生存。
(《论语·子罕》) •幸运的是,他是富有的而不是贫穷的。
3.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是指表示假设、愿望、虚构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句子。
虚拟语气常常用“如果……就……”的形式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特殊句式详解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是”作判断词是后来的事,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者,……也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⑦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2.……,……也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②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④徒慕君之高义也。
⑤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⑦此世所以不传也。
⑧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⑩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者,……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②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个君王,没有一个是使信约明确而固定的。
)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⑤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为”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⑤梁文即楚将项燕。
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⑩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⑾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⑿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7.“是”在文言文中,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
但在汉、魏以后,“是”作判断动词的逐渐增多,如:①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②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④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表被动的“于”字句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暴见于王。
⑦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⑧人皆以见侮为辱。
辨析:①慈父见背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
“见谅”即“请原谅我”)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恐为操所先。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⑤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⑧不者,皆且为所虏。
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⑩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
①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②兵不克,执至白下。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⑥帝感其诚⑦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感斯人言。
三、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④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1.主谓倒装①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②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③美哉室!(室美哉!)④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⑤灼灼其华。
(其华灼灼)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⑧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①⑦疑问句;②③④⑧感叹句;⑤⑥旧诗词押韵。
2.定语后置⑴中心语+定语+者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⑤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烧溺死者人马甚众)⑥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亦具体而微者雁荡)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洞箫者客)⑧人马冻死者相望。
(冻死者人马相望)⑨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⑩楚人有涉江者(有涉江者楚人)⑵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四海,有几人欤)④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⑶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附操者荆州之民)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⑦国之孺子之游者。
(国之游者孺子)⑧僧之富者不能至。
(富者僧不能至)⑷用数量词作定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例如: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二吏二缚一人诣王)②尝贻余核舟一。
(尝贻余一核舟)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三夫子孙)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一双白璧一双玉斗)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比至陈,六七百乘车,千余骑,数万卒)⑥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一石粟)3.宾语前置(重点)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前置。
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无诈尔,尔无虞我)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许之)⑤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而狼未知之也)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忌不信自)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沛公在安)③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④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⑤沛公安在?(沛公在安)⑶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日居月诸,冒下土——日月曾经照临,阳光离去后露出了这片赤裸的土地)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忧群臣)③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唯求敌)④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余唯视利)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⑦惟弈秋之为听。
(惟听弈秋)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惟辅德)⑨唯利是图。
(唯图利)⑩唯吾马首是瞻。
(唯瞻吾马首)⑾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唯急进修——只急迫地进德修业)⑷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①不然,籍何以至此?(籍以何至此)②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④夜以继日。
(以夜继日)⑤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4.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②贫者语于富者曰……(贫者于富者语曰)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长勺战)④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⑥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燕王欲于君结)⑦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璧俱于柱碎矣)⑧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⑨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岂敢留璧而于大王得罪乎)⑩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⑾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于时拘,于余学。
)⑿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
(魏惠王兵数于齐秦破,国内空。
)⒀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且于其墓之门立石)⒁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
)第二种: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以山龟鸟兽之形饰)②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③何不试之以足。
(何不以足试之)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⑤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以尉首祭)⑥掭以尖草。
(以尖草掭)⑦覆之以掌。
(以掌覆之)⑧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当世之事咨臣)⑨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第三种: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或作状语,或作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