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区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_部_中生代构造属性_刘池洋

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3CB 214600)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4212228;改回日期:2005203230;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刘池阳,笔名刘池洋,男,1953年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盆地动力学和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与教学工作。
Em ail :lcy@nw u .edu .cn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刘池洋,赵红格,王锋,陈洪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西安,710069内容提要: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特征、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和良好的矿产赋存条件,长期以来为诸多地质学和矿产学者所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对该区带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属性进行了程度不同地探讨,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认识。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将其中生代构造属性划归“前陆盆地”。
在地质历史上,适于前陆盆地发育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是相当有限的。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处于多个性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构造特征因地而异,演化过程十分复杂。
本文根据最新勘探资料和测试结果,通过对区域背景、盆山关系、沉积响应、构造特征、原盆面貌、演化过程、发育时限和后期改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在中生代整体上不具前陆盆地属性,为大型残延克拉通内盆地的组成部分;仅在晚侏罗世以来盆地发育晚期和之后的有限时期和局部地段,存在有与前陆盆地结构“貌似”的剖面组合特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构造属性;残延克拉通内盆地;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区域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地跨陕、甘、宁、蒙四省区,北起内蒙磴口,经宁夏银川、同心、固原及甘肃平凉,南端达陕西陇县一带,东西宽50~200km ,南北长达600km ,面积约60000km 2。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横亘在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等不同特征的构造单元之间,将中国东、西部分隔为地质特征明显不同的两大构造域;也是我国东、西部两大地震构造域和地貌区划的分界线。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延长组是盆地内主要的含油层系。
根据古流向、盆地周缘古陆形态、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岩屑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延长期存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和南部五个主要方向的沉积物源,且东北和西南物源影响范围广。
东北物源以阴山古陆太古代变质岩为主,西北物源以阿拉善古陆太古界片麻岩为主,西南、南部和东南部物源分别以陇西古陆、与盆地南部相邻的秦岭一祁连褶皱造山带和盆地东南缘的古秦岭剥蚀区,岩性以早古生界片麻岩、花岗岩类为主。
关键词:延长组;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199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工作。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属于地台型构造沉积盆地,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坳陷盆地沉积期,其中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发育大型陆相湖盆,并环湖发育了一系列河流一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这些延长组三角洲体系是盆地主要的含油气体系。
环湖三角洲有利于油气的捕俘,但其展布和物性受源区及源区母岩的控制和影响[1]。
因此,弄清延长组沉积期的物源位置、阐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对远景区油气储层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3年,魏斌,魏红红,陈全红,赵虹从重矿物分布特征和古流向资料出发,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存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沉积物源[2]。
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小层对比及沉积微相划分奠定了基础,对于勘探寻找有利储层,开发提高注采效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地质概况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央构造带中部,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
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陕北斜坡、天环拗陷及西缘冲断构造带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图1)。
图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区划图按照前人的研究成果[3],延长组划分为10个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山西组沉积物源及源区大地构造属性分析

rc o n co i i r n n f h n i o main i ew s e s ra o r o a i . h t ga h cc aa tr t so n - e f n a dt tnc ds i i e c mie t a x r t nt e t a ea e f d s B sn T ep r rp i h rce s c fs d oS F o h O e o i i a s n h w a es d m n l il a r d f m e No t o e b sn w e e o c re rn t , tmop c r c s n i t es o t t e i e t a e many c r e o t r ft a i , h r c u rd g a i me o h t h s i r h h h e a r h o k ,g es i s n t rr k a d o e c .Ac o dn e d t f o t t lm n n rc lm n , et c n ce  ̄mn n ste p s ie c n n na h os c r ig t t aa o n a e e t a d t e ee e t t e ti n oh cs n e s a s h o me ti h a sv o t e t i l magn I i idc td ta s P r a h n i F r t n d p s e te s dme t w r a r r m o h m i h n a e d r i .t s n iae h ta emi S a x omai e o i d, e n o t h i n ee c r e f s i d o n a e Yn a raa s n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盒8段储层特征及其成因

鄂 尔 多斯 盆 地 西 缘 盒 8段 储 层 特 征 及 其 成 因
孙 磊 ,刘文香 ,魏 源 ,蔡克 汉
(中国石油 长庆油 田分 公 司勘探开 发研究 院 )
摘 要 :苏里格 气 田为 中国特 大型气 田 ,近几年 随 着勘探 开发 不断地 深入 ,范围向 苏里格 气 田西部及 西 南部 延伸 ,其构 造位 置主要 处 于盆地 西缘 天环 坳 陷构造 单 元 。勘探 过程 中发 现 ,天环坳 陷构造 单元 地质 情况 复杂 、 气藏 埋 深大 ,主要 目的层 上古生 界石 盒子组 盒 8段 储 层特征 及含 气性 南北 差异较 大 。运 用岩 心 资料 、重矿 物 、 阴极发 光、铸 体 薄 片、压汞 和扫描 电镜 等 多种 测 试方 法对 天环坳 陷构造 单元 盒 8段 储层 特征做 深入研 究,分 析 了影 响储 层储 集性 能 的主要 因素 。研 究表 明 ,天环 坳 陷南段 、北段 受控 于 不 同物 源供给 及 沉积环境 ,储层 特征表 现 出一 定的差 异性 。南部储 层受 多物 源的控 制石 英含 量 高,以硅质 、 高岭石 胶结 为主 ,有 少量 铁 白云 石 胶 结 ,储 集 空间以粒 间孔 为主 ,储 层 非均质 性较 强;北部 储层 岩屑 含量 高 ,硅质 、伊 利石胶 结严 重 ,面 孔 率低 ,以岩屑 溶 孔 、晶间孔 为主 ,储 层物性 较差 、气 水关 系复杂 ,造 成 南北储 层差 异 的主 要 因素 为物 源 、沉 积 环 境 及 成 岩 作 用 等 。 关键词 :鄂 尔多斯 盆地 ;天环 坳 陷;储层特 征 ;石 盒 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古生界地层分析

2 地层 的划分标准
鄂尔 多斯 下古生 界地 层 的划分 ,特别 是奥 陶 系的划分 ,有 大批古 生物 学家 和地层 学专 家先后 作 了大 量 的工作 ,但 一 直存 在争 议口 。到 目前 为止 ,该 区下 古生 界划 分有 着不 同的标 准 。在鄂 尔多 斯西 缘及 邻 区 ,下古 生界 地层可 以划 分为 三个地 层分 区 :为鄂 尔多斯 本部 、鄂 尔多斯 西缘 及贺 兰 山 一河西 走廊过 渡 带地层区。鄂尔多斯西缘地层的划分对照了鄂尔多斯本部地层的划分方法 。 冯增 昭在研 究鄂 尔 多斯奥 陶纪古 构造 时 ,曾对 其 中统 采用 这样 的对 比方案 :鄂 尔多斯 本部 的马家 沟 段 相 当于鄂 尔多斯 西缘 的三 道坎组 ,马二 和马三 段相 当于桌 子 山组 ,马 四 、马五 和马六 段相 当于克 里 摩里组。但是 ,在长庆油 田九五研究成果 中,普遍采用以下对 比方案 :马一 、马二 、马三段对应于三道 坎组 ,马四、 马五段对应于桌子山组 , 马六段对应于克里摩里组” 。鄂尔多斯本部奥陶系上统的赵老峪 组相 当于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系上统的蛇山组 、 公乌素组 、拉什仲组及乌拉力克组。寒武系地层划分则相 对 比较统 一 ,鄂尔 多斯本 部寒 武 系上统 的三 山子组 相 当于鄂 尔多斯 西缘 的阿不 切亥 组 ;本 部 中统 的馒 头
1 区域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和鄂尔多斯黄 土高原之间,界于内蒙古板块缝合线与秦岭板块缝合线之 间, 西南部为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 , 西北部为阿拉善地块 , 东部 为鄂尔 多斯 地块…2( 1 。 【 图 )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质结构与构造特征具有 明显 的南 、 北分 区性 ,以中宁一 中卫走滑断裂带为界 ,在 中宁—青 铜峡 线至马家滩以北—横山堡以南存在一个转换带, 将西缘地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物源分析

摘 要 : 着鄂 尔 多斯 盆 地 西 南 部 上 古 生 界 二 叠 系碎 屑 岩 油 气 藏 的 不 断发 现 , 物 源 引起 了人 们特 别 的 关 注 和 重视 。 随 其
应 用数 理 统 计 方 法 , 对鄂 尔 多斯 盆 地 西 南部 二 叠 系下 石 盒 子 组 盒 8段 的 碎 屑 组 分 及 岩 屑 分 布 特 征 、 矿 物 组 合 、 重 古 水流 方 向进 行 分 析 , 并与 源岩 进 行 对 比 , 析探 讨 了该地 区二 叠 系 下石 盒子 组 盒 8段 的物 源 问 题 。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分 研 究 区存 在 三 个 物 源 区 , 即盆 地 北 部 物 源来 自阴 山古 陆 西段 太 古界 的 沉 积 变 质 岩 和 中基 性 火 山 岩 , 地 西 南 部 物 盆
上 元 古 界 宽 坪 群 、 湾 群 和 海 原 群 组 成 的 一 套 变 火 陶
山 一沉 积 岩 系 。
1 研 斯 地 区 属 华 北 地 台 西 端 的 次 级 构 造 单
元 , 一 个 多 旋 回克 拉 通 叠 加 盆 地 。在 早 二 叠 世 , 是 研
但 澄 清 了鄂 尔 多斯 盆 西 南部 二 叠 系下 石 盒 子 组 盒 8段 物 源研 究 中 长期 不 清 的 问题 , 且 对 研 究 盆 地 其 他 地 区的 下 而 石 盒 子 组 物 源 变化 规律 提 供 了一 定 的 参 考 。 关 键 词 : 尔多斯 盆 地 ; 源 分析 ; 矿 物 组 合 ; 屑 ; 水 流 鄂 物 重 岩 古
21 0 2年 5月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TR E E OL UM E I G ND E GI E I G G 0 Y A N NE R N 0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_刘少峰

盆地相邻的东祁连褶皱逆冲带主要由中元古界陇山 群 ( Pt 2l n) 片麻岩、大理岩, 震旦至中奥陶统葫芦 河群 ( Z - Q 2hl) 和上奥陶统陈家河组 ( O 3ch) 变碎 屑岩、变基性火山岩, 震旦至奥陶系 ( Z—O) 的白 云岩、砂页岩及二叠至三叠系的碎屑岩组成。前三 套地层分别为三个大型逆冲推覆体, 总体表现为由 西南向东北逆冲的特点。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 的沉降和沉积过程与东祁连褶皱逆冲带逆冲作用具 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盆地的沉积地层潜在地记录了 逆冲带的逆冲事件。本文通过砂岩中矿物和岩屑成 分的含量分析, 重点讨论西南缘安口地区上三叠统 构造层序的物源特征及由其反映的物源区的构造背 景。
1997 年 3 月 A CT A SED IM EN T O L OG ICA SI NI CA M ar . 1997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积物 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刘少峰 柯爱蓉 吴丽云 黄思骥
(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430074)
提 要 前陆盆地充填沉积物中岩屑的分散形式 和砂岩成分研究对确定物源区的逆冲事件、构造背景和与沉积物
图 1 逆冲作用下构造沉积关系图解〔2〕 Fig. 1 Diag ra m sho wing the r elat ion betw een
thr ust and tectono -depo sitio n
据甘肃省第一地质队研究结果 , 东祁连双侧 造山带祁连地层区的葫芦河组 ( Z- O2hl ) 和陈家河 组 ( O 3ch) 可划分为六类岩石, 其岩石类型与安口剖 面岩屑类型具有一致性 ( 表 1, 图 2) 。其中粘土岩 岩屑可能为板岩剥蚀沉积的结果, 应归于板岩、片
2 岩屑 ( 或砾石) 的分散型式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

第35卷第5期2023年9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5No.5Sept.2023收稿日期:2022-10-01;修回日期:2022-10-26;网络发表日期:2023-02-24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项目“致密气新区新领域资源潜力与富集规律研究”(编号:2021DJ2101)资助。
第一作者:魏嘉怡(1993—),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气勘探与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方面的工作。
地址:(710018)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51号。
Email :***************************.cn 。
通信作者:刘刚(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研究方面的工作。
Email :**************************.cn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3)05-0120-11DOI :10.12108/yxyqc.20230512引用:魏嘉怡,王红伟,刘刚,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2023,35(5):120-130.Cite :WEI Jiayi ,WANG Hongwei ,LIU Gang ,et al.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iferous Yanghugou Formation in thrustbelt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3,35(5):120-130.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魏嘉怡1,2,王红伟1,2,刘刚1,2,李涵1,2,曹茜1,2(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18;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018)摘要: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结合岩石矿物特征、古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相特征和展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区分析王子腾;王康乐;王峰;孔磊;田景春;付勋勋【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特征对天然气勘探尤为重要.通过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组分、重矿物组合以及石英阴极发光等研究,认为研究区羊虎沟组受到北部、西南部、南部物源控制,各个方位物源在研究区中部吴忠—马家滩地区汇合.通过砂岩轻、重矿物组合和碎屑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以及泥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等分析,认为研究区羊虎沟组源岩以大陆上地壳岩石为主.研究区北部砂岩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阿拉善古陆浅变质岩相似,具有亲缘性;西南部及南部砂岩物源区为稳定陆块区和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祁连—北秦岭造山带中浅变质岩相似.综上所述,研究区北部母岩主要为阿拉善古陆的浅变质岩夹少许火山岩,西南部及南部母岩主要为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中浅变质岩,其次为碳酸盐岩和火山岩.【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9(041)003【总页数】16页(P281-296)【关键词】物源区;羊虎沟组;母岩;轻、重矿物组合;Dickinson三角图解;稀土元素;天然气;鄂尔多斯盆地【作者】王子腾;王康乐;王峰;孔磊;田景春;付勋勋【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8;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18;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0 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上古生界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1-9]。
近年来随着全盆勘探程度的加深,在盆地西缘羊虎沟组发现丰富的烃源岩[10],其具有较好勘探潜力。
地层的发育受控于其物源特征、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规律,且物源特征又严重制约砂体的展布规律,因此,开展对产气层的物源分析研究尤为重要。
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古生界产气层的物源研究多数集中于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而对上石炭统羊虎沟组物源缺乏系统且详细的研究。
陈全红等研究认为山西组—石盒子组受多物源影响,且以南、北物源为主[11];白斌等研究认为山西组物源以盆地北部阴山—阿拉善地区为主[12];梁飞等研究认为山1段与盒8段物源以盆地北部阴山古陆和盆地南部祁连—秦岭古陆为主[13]。
受区域构造运动破坏强烈、沉积演化复杂等条件的制约,羊虎沟组还存在物源区方向不明、母岩性质模糊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主要根据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12条野外剖面和8口钻井数据资料,在明确其区域地质背景和周缘古陆基岩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砂岩碎屑组分,砂岩岩屑组分,石英碎屑阴极发光图像,轻、重矿物组合,碎屑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以及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对羊虎沟组物源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厘清其物源区方向和母岩性质,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内蒙古磴口以南,宁夏固原以北,陕西定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以西(图1),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一级构造单元内。
盆地西缘位于华北克拉通、祁连—北秦岭造山带、阿拉善地块以及河西走廊过渡带之间众多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是连接中国东、西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枢纽地带[14-15]。
盆地西缘的构造演化与阿拉善地块及祁连—秦岭海槽发展演化密切相关。
在中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受到其拗拉槽演化阶段的影响,盆地西缘部分地层缺失:在桌子山—贺兰山地区,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地层,上石炭统只沉积羊虎沟组[1];在六盘山—中卫地区,缺失上、中奥陶统地层,上石炭统沉积靖远组以及羊虎沟组[16];而平凉—永寿地区,缺失志留系至上石炭统地层,未沉积羊虎沟组地层(表1)。
羊虎沟组主要出露深灰色和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岩,夹较多薄煤层以及少量的灰岩和泥灰岩夹层(图2)。
表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系地层分布Tab.1 Distribution of Upper Paleozoic Carboniferous Strata in Ordos Basin地层界系统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桌子山—贺兰山地区平凉—永寿地区六盘山—中卫地区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本溪组羊虎沟组羊虎沟组、靖远组下统臭牛沟组、前黑山组图件引自文献[1],有所修改图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位置Fig.1 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We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周边地区古老地层主要由太古界和元古界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组成[17]。
自加里东运动后,盆地西北缘阿拉善古陆与盆地南缘祁连—北秦岭造山带逐渐形成,长期隆起并接受剥蚀,持续为盆地西缘地区提供物源[17-18]。
其中,北缘古陆出露有集宁群、阿拉善群、诺尔公群、渣尔泰群等太古界和元古界地层,岩性以变质岩和中酸性火成岩系为主[19-20];南缘古陆中太古界以太华群为主,元古界以陇山群、海原群、宽坪群等变火山-沉积岩为主[18,21](表2)。
2 物源区方向2.1 碎屑组分图2 羊虎沟组代表性野外剖面沉积综合柱状图Fig.2 Comprehensive Histogram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eld Profile of Yanghugou Formation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138块岩石薄片鉴定的统计得出,其砂岩碎屑组分在平面上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图3、4)。
①研究区北部乌海—石嘴山—银川地区,为高石英、低长石、低岩屑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布区,石英含量为92.44%~97.04%,长石含量为0.12%~0.64%,岩屑含量为2.59%~7.86%,含有大量石英砂岩,具有较高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在碎屑物质的搬运中,常用石英含量与长石加其他岩屑含量的比值(Q/(F+R))作为成分成熟度的衡量标准,成分成熟度主要为11.2~26.5,由研究区北部边缘向中心呈增大趋势。
②研究区西南部中卫—同心地区,长石、岩屑含量有所增加,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石英含量为79.86%~90.57%,长石含量为1.08%~8.07%,岩屑含量为7.14%~20.47%,碎屑矿物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低于北部,成分成熟度主要为3.9~7.6,大致呈现出由研究区西南部边缘向中心增大趋势。
③研究区南部惠安堡—环县地区,为高岩屑含量分布区,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其中岩屑含量为31.5%~43.7%,石英含量为48.36%~66.06%,长石含量为3.0%~7.9%。
碎屑组分的分区性总体上表明研究区存在北部、西南部以及南部三大物源区。
表2 鄂尔多斯盆地南、北缘基岩岩性Tab.2 Lithology of Bedrock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位置地层岩性描述北缘、西北缘南缘、西南缘集宁群(Ar1-2)以深变质大理岩、麻粒岩为主,属于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深度深于9 700 m阿拉善群(Ar3-Pt1)下部为深变质的片岩、片麻岩,上部为中深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少许火山岩;深度为6 038 m诺尔公群(Pt12)中浅变质海相碎屑岩,上部夹有碳酸盐岩,岩性主要为石英岩、板岩及浅粒岩;深度深于3 000 m巴音西别群(Pt22)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夹中性火山岩,岩性以白云岩和板岩为主渣尔泰山群(Pt2)变质砾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含叠层石结晶灰岩、白云岩、片岩、千枚岩、板岩和中基性火山岩乌兰哈夏群(Pt3)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下部为杂色板岩夹少量泥灰岩,中、上部为硅质板岩与白云质板岩太华群(Ar3)混合质片麻岩、二长质混合花岗岩夹斜长角闪岩、混合角闪斜长片麻岩,主要为片麻岩、角闪岩夹变粒岩;深度深于5 000 m秦岭群(Pt1)混合质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大理岩、石英岩、石英片麻岩等组成的深变质岩系,混合岩化普遍;深度深于9 000 m陇山群(Pt1)斜长角闪岩、含磁铁矿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宽坪群(Pt12)千枚岩、绿泥石片岩、阳起石片岩等,夹大理岩、石英岩;深度深于6 000 m陶湾群(Pt22)大理岩和各种片岩;深度深于3 000 m海原群(Pt2-3)低级变质岩系,主要有绿帘阳起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火山岩;深度深于6 700 m图3 砂岩类型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Sandstone Types2.2 岩屑组分岩屑类型及含量与物源区的岩性,风化作用的类型、程度及搬运距离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碎屑组分中岩屑类型及含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有关物源区方向和母岩性质的直接信息[22]。
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砂岩薄片信息来看,其岩屑含量总体偏低,为3.67%~51.36%,平均为12.70%,主要为变质岩岩屑,其次为岩浆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
通过岩屑组分平面上的变化,可将研究区大致分为3个区(图5):研究区北部乌海—石嘴山—银川地区,属于高变质岩岩屑区,变质岩岩屑含量为岩屑总含量的90%以上;研究区西南部中卫—同心地区,沉积岩岩屑与研究区北部相比明显增加,属于变质岩岩屑+沉积岩岩屑区;研究区南部惠安堡—环县地区,岩浆岩岩屑明显升高,并且岩屑含量明显高于研究区北部,属于变质岩岩屑+岩浆岩岩屑组合区。
这种分区特征表明,研究区羊虎沟组主要受北部变质岩母岩区、西南部变质岩和沉积岩母岩区以及南部变质岩和岩浆岩母岩区影响。
图4 碎屑组分分布Fig.4 Distribution of Clastic Components2.3 重矿物组合特征图5 岩屑组分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Lithic Components在物源相同的沉积物中,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而物源区不同性质的母岩具有不一样的重矿物组合,因此,常用重矿物组合分布来分析母岩区位置[2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的19个砂岩样品进行重矿物含量分析统计得出(表3),羊虎沟组重矿物主要有锆石(含量为29.48%)、白钛矿(35.72%)、石榴子石(18.95%),还有少量金红石(3.10%)、电气石(8.97%)、磁钛铁矿(2.85%)及锐钛矿(0.93%),自生的重矿物多为黄铁矿。
在平面上,由于重矿物组合的差异性,将研究区大致划分为3个区(图6):研究区北部乌海—石嘴山—银川地区,为锆石+白钛矿+石榴子石组合区,含有少量磁钛铁矿;研究区西南部中卫—同心地区,为锆石+白钛矿组合区,石榴子石含量明显降低,金红石、电气石含量增多;研究区南部惠安堡—环县地区,主要为锆石+电气石+白钛矿+石榴子石组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