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f44bd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6.png)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精选5篇)初一心理健康教案1一、介绍在此处向学生们简要介绍这个WebQuest的有关情况。
如果在此WebQuest中包括角色扮演或闯关游戏(如“你现在是一个鉴别神秘诗人的间谍”),则应在此处设置情境。
也可以使用这部分做先期的组织或概述工作。
二、任务清晰明了地描述学习者行为的最终结果将是什么。
任务可以是:·一系列必须解答的问题;·对所创建事物进行总结;·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阐明自己的立场并对此进行说明;·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
三、资源利用这一部分指明学习者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网址。
在每一个链接中嵌入对此资源的描述,以便学习者可能在点击前知道自己将通过访问该网址获得什么。
四、过程描述介绍学习者完成任务应遵循的步骤。
这一部分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
一定要使这些步骤简明清晰。
(1)第一步(2)第二步(3)第三步五、学习建议在此处,你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组织所收集的信息。
“建议”可以包括使用的流程图、总结表、概念地图或其他组织结构,“建议”也可以采用由复选框组成的问卷形式,问题旨在分析信息或提请对要考虑的事物的注意。
如果将“学习建议”部分嵌入到“过程描述”中,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过如果你提供了大量的建议,或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不是几步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那么还是将这两个部分分开的好。
六、评价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
另外,你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总结用一两句话概述学生通过完成此WebQuest将会获得或学到什么。
初一心理健康教案2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初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初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2a04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9.png)
初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积极学习并落实课改的精神,教案设计版块同样与时俱进作出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与规范,包括教案编写的创新和问题分析。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初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篇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和心理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并争做一个诚信的人,培养诚信的心理品质。
活动班级:初二年级活动时数:一课时活动重点:引导、启发学生明确对诚信的认识,培养学生诚信的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1、每个学生至少收集一条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格言或成语。
2、每个学生自制一个正五角星,并在背面写上一条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格言或成语。
3、准备故事《生死相托》(上、下)及课件。
体验设计:让学生在故事《生死相托》和“赠送诚信之星”活动中体验诚信对人们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创设情景1、根据现场情况引入故事《生死相托》2、学生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生死相托》(上)。
3、教师质疑:同学们,皮斯会回来吗?如果你是皮斯,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可能会出现的结局)4、学生继续讲故事《生死相托》(下)(根据学生回答、启发)。
5、师:(1)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2)故事揭示了做人需要什么?(诚信)(3)你身边有诚信的人吗?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吗?为什么?(4)你遇到过不诚信的人和事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二)启发思考,引导体验1、知道什么是诚信吗?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格言或成语,谁能说说,你知道的有哪些?2、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诚信,就是不欺骗别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到,正所谓:“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课件出示:诚信是一种美德)。
3、教师设问:怎样才能做一个诚信的人呢?关于《狼来了》的故事就说明了如果不诚信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是失去生命的惩罚。
你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吗?那么,在今后的岁月里就让诚信与我们同行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10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773c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6.png)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案(通用10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案第1篇一、指导思想以《xx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和《xx省普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素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目的通过系列心理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感悟和体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增强广大师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提升心理素养,健全人格品质,持续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活动主题教师:我运动,我快乐学生:我阳光,我快乐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五、活动时间:x月x日—x日六、活动内容(一)准备阶段1.召开教科室成员会议活动目的:研究部署活动月有关事宜,研究活动内容,明确具体分工。
活动时间:x月x日第二节活动对象:教科室小组成员活动要求:要求教科室成员增强责任心,立足我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好每一项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负责人:2.制定活动方案活动目的:规划活动月活动安排,落实负责人和活动要求。
活动时间:x月x—x日活动要求:全面、具体、科学规划。
负责人:(二)实践活动阶段1.教师心理瑜伽活动活动时间:x月x日活动对象:聘请瑜伽教练引领教师进行瑜伽活动。
活动目的:聘请瑜伽教练,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设置一些基本动作,舒展身躯,拉伸颈部、肩部,带领老师们进行瑜伽冥想,舒缓压力,放松身心,以此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幸福指数。
负责人:2.观看电影活动时间:x月x日活动对象:全校教师活动内容:观看心理电影《国王的演讲》活动目的:通过影片观赏,活动心理感悟,增强心理认知。
负责人:3.观看心理视频活动时间:x月16—x日心理活动课活动对象:全校学生活动内容:心理励志视频《尼克胡哲》、《生命爬行》活动目的: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学会感恩等心理品质。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2bdf34cfc789eb172dc84f.png)
心理健康促成长【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讨论,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难点: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拓展性训练自我边界与尊重1.活动要求(1)每位同学要专注此时,用心体会当下的内心感受。
(2)每组同学扮演陌生人寻找感觉。
2.活动实施全班平均分成A、B两组。
3.活动过程环节一:A小组先做。
在3米长、2米宽的范围内,摆放4把椅子。
当作活动的公共汽车。
第一站,一个同学“上车”,老师问他(她)的感觉。
第二站,再上3个同学,此时4把椅子坐满了人。
第三站,再上4名同学。
第四站,再上6名同学。
第五站,最后再上6名同学。
环节二:B组同学按上述活动步骤与要求做同样的活动。
环节三:请全体同学思考:(1)你允许陌生人离你最近的距离是多少?(2)回忆一下,你与亲人的最近距离是多少?(3)当别人靠近自己时,你会是什么感觉?4.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主渠道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这个活动可以使我们懂得,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与熟人或朋友相处时,保持彼此的边界和尊重,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组织学生活动10分钟心理健康哆唻咪【课题】心理健康哆唻咪【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2802f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c.png)
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第一篇: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为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针对在校中学生大多独生子女或留守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主要任务1.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转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治疗。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
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
七年级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七年级入学适应不良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
长期这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b63fa9ec3d5bbfd0a748e.png)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教案作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意识到游戏成瘾的危害性2、正确认识电子游戏的利与弊3、初步掌握去除游戏成瘾的方法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去除游戏成瘾的方法教学形式:游戏、调查、辩论、讨论课前准备:1、调查学生中有关有游戏成瘾的同学2、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准备辩论资料教学过程一、资料导入同学来信《初中生的困惑》引入问题:电子游戏是有益还是有害?二、辩论:正方:电子游戏利大于弊反方:电子游戏弊大于利(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相应的证据)教师作相应的总结与点题:总的来说电子游戏成瘾,不仅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甚至让很多的同学走上违法反犯罪的道路。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么多的人陷入游戏成瘾的怪圈呢?三、资料解析: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学生阅读书上资料,并总结四、心理调查了解了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和危害之后,那么你想知道你是不是容易游戏成瘾呢?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测试:学生完成书上小测试。
五、案例分析寻找方法:出示游戏成瘾的相关案例(可根据事先的调查,作适当的改进,选取同学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生讨论:请你想想办法,帮助这位同学,有哪些好的方法呢?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总结1、时间管理2、警示卡3、自我目录4、寻求支持5、家庭疗法……六、实际操作课后作业(重点关注调查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制定我的计划(参考书上P39)七年级心理健康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可能发生误会的情形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误会,初步掌握消除误会的几种方法3、培养学生真诚、宽容待人的品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误会,初步掌握消除误会的几种方法教学形式:游戏、调查、小品、讨论课前准备:1、调查学生中有关误会的经历。
2、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6-8人。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6df6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4.png)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意识到嬉戏成瘾的危害性2、正确熟悉电子嬉戏的利与弊3、初步把握去除嬉戏成瘾的方法教学重点:初步把握去除嬉戏成瘾的方法教学形式:嬉戏、调查、辩论、商量课前预备:1、调查同学中有关有嬉戏成瘾的同学2、要求同学查阅资料,预备辩论资料教学过程一、资料导入同学来信《学校生的困惑》引入问题:电子嬉戏是有益还是有害?二、辩论:正方:电子嬉戏利大于弊反方:电子嬉戏弊大于利(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相应的证据)老师作相应的总结与点题:总的来说电子嬉戏成瘾,不仅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甚至让许多的同学走上违法反犯罪的道路。
那么是什么缘由导致那么多的人陷入嬉戏成瘾的怪圈呢?三、资料解析:嬉戏成瘾的心理缘由同学阅读书上资料,并总结四、心理调查了解了嬉戏成瘾的心理缘由和危害之后,那么你想知道你是不是简单嬉戏成瘾呢?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测试:同学完成书上小测试。
五、案例分析查找方法:出示嬉戏成瘾的相关案例(可依据事先的调查,作适当的改良,选取同学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同学商量:请你想想方法,关心这位同学,有哪些好的方法呢?同学商量发言老师适当点拨最终总结1、时间管理2、警示卡3、自我名目4、寻求支持5、家庭疗法……六、实际操作课后作业(重点关注调查存在此类问题的同学)制定我的打算(参考书上P39)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在人际交往中哪些人会受喜爱,这些人有哪些特点;2、了解不受人喜爱的人有哪些特征;3、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交往,并找出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加强和改良的地方;4、通过人缘的活动课,使同学们了解怎样的行为才能得到大家的赞许;怎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交往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活动课)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式教学教学设计:1、课题说明:由于学校新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和学习环境的突变,他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剧大转变;他们对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学产生了人际交往困惑,这对他们的后续交往及学习生活带来隐患。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9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cb0f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e.png)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9篇)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会处理青春期对异性的美好感情,使男女学生交往朝着健康、友好、互助共进的方向发展。
2、让学生学会以人为镜,欣赏他人,审视自己,完善自我。
活动准备:1、进行抽样小调查《中学生问卷调查表》。
2、下载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FLASH动画。
3、制作PPT课件、易事帖若干张。
适应年级:初二、初三年级活动过程:一、心理在线发《中学生问卷调查表》并收上调查表,以便统计数据,调查该年龄段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倾向。
同学们,如果你肯定的答案超过或达到半数,那么老师恭喜你们!你们已经跨进了青春的门槛,进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青春期!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我们跨进青春的门槛如何握住青春风筝线的话题。
二、心理QQ进入青春期之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开始在乎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
那么什么样的男生受女生欢迎?什么样的女生被男生欣赏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男生版: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最欣赏这样的女生女生版: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我最欣赏这样的男生与此相反,什么样的男生让女生讨厌,什么样的女生让男生讨厌呢?男生版: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最讨厌这样的女生女生版: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我最讨厌这样的男生权威发布心理学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调查结论如下:最让男孩欣赏的女孩:(1)总是面带微笑,温柔大方(2)活泼稳重而不呆板(3)清秀美丽(4)心直口快,善良随和(5)聪颖,善解人意(6)纯真而不做作,有性格(7)有主见,有头脑最让女孩欣赏的男孩:(1)大胆勇敢但不蛮干(2)思维敏捷(3)团结同学,重友情(4)幽默诙谐(5)有主见,有上进心(6)高大魁伟,善于照顾他人(7)勇于承担责任有魄力,成熟最让男孩讨厌的女孩是:(1)长舌头对小道消息津津乐道(2)自以为是,骄傲自大(3)小心眼,爱大惊小怪(4)疯疯癫癫,不懂得自尊自爱(5)悲观,动不动就流眼泪(6)总喜欢找茬吵架(7)做事总是慢慢吞吞最让女孩讨厌的男孩:(1)满口污言秽语(2)吹牛皮,逞能(3)小气,心胸狭隘(4)小小成功就沾沾自喜(5)过于随便,得过且过(6)遇事莽撞冲动,动不动就打架(7)喜欢乱花钱,摆阔三、心理互助展示“苦恼中学生”来信,请同学们进行支招比赛获得异性的欣赏与赞美。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31ba4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5.png)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面临着身心快速变化和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精心准备了20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范本。
这些教案涵盖了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其全面健康的成长。
每一篇教案都经过专业心理教师的精心设计,确保内容准确、实用,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教案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个人经验,以及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以下是部分教案的主题示例:1. 《认识自我》: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潜在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2. 《情绪的小舵手》: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情感。
3. 《友谊的桥梁》:探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建立和维护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
4. 《面对挑战》:训练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增强抗挫折能力。
5. 《时间的主人》: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合理规划时间。
6. 《梦想与现实》: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教导他们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7. 《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讨论网络使用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以及如何平衡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8. 《自尊与自信》: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正面看待自己和他人。
9. 《感恩的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珍惜身边人和物。
10. 《压力下的航行》: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以上教案只是冰山一角,每一篇都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生动的案例分析,足以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又不失深度和专业性。
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8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93b16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f.png)
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8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
引导同学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熟悉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炼意志、增长才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关心同学把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顽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3、力量目标。
初步把握分析挫折的力量;初步形成自我应对挫折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三、课时支配1课时(40分钟)四、教学过程(见表格内容)导入:同学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通过介绍贝多芬的经受,明白“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活动一:奏响命运的乐章为同学播放《命运交晌曲》的片段。
活动思索(1)乐曲的名称是什么?(2)作曲家是哪一位?你对他了解吗?(3)乐曲的主题是什么?听后有什么感受?(老师观看同学的反映以及对活动的理解程度,老师组织教学。
)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里,“命运”是活生生的。
它会“敲门”,它会蹒跚,它会欢呼。
短短的30分钟里,表现了个人的孤独感和人类社会的冲突。
从音乐中我们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声音。
他的做法体现了一位不屈的勇者在挫折面前的姿势。
贝多芬一生患病到数不清的磨难。
贫困,几乎逼得他行乞;失恋,简直使他无望;双耳失聪,对他的打击更为惨重。
他苦痛地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
然而种种不幸、挫熬煎砺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进取精神。
今日,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主题是:“挫折面前也从容”。
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深深体会了“人生难免有挫折”这句话的含义,也明白了由于人的态度不同,其行为的结用也不同。
这节课我们将一同探究人们常常使用什么方法战胜挫折?(通过学习胜利者的事迹,探寻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活动二:探寻胜利者的脚印活动要求(1)老师讲故事及同学阅读材料(2)请同学们留意思索故事中的仆人翁是如何战胜挫折的?老师指导探究材科材科一:杨澜的故事(见附录)。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2e43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d.png)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一、活动主题:中同学心理健康教育二、活动时间:三、活动地点:四、活动对象:五、活动背景:有专家猜想: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峻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争论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觉,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
有关部门还对中、学校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觉,中同学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消逝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峻。
六、活动目的:端正同学的心理进展方向,避开同学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一)、导入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气。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①智力正常。
②有心情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力气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力气。
⑧有健全的共性特征。
⑨有自信念。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缘由学校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
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其次个高峰期。
学校生生理发育特别快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进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稚嫩向成熟进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学校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进展上的冲突。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学校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查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efd9d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6.png)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 作为⼀位优秀的⼈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1 ⼀、教学⽬标: (1)正确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保持与增进⾝⼼健康的正确态度与⾏为⽅式 ⼆、教学重点: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步骤: (⼀)健康的概念: 在⾝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
有⼈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这种理解是不全⾯的,还有⼈没有疾病、⾝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当然进了⼀步,但还是不够完整。
健全的⾝体状态除了⾝体⽆疾病、⽆缺陷外,还应包含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和对疾病的抵抗⼒等。
(⼆)什么是⼼理健康:健全的精神是指⼼理⽅⾯的状态。
尽管⼼理健康的标准因社会、时代、⽂化传统和民族的不同⽽有很⼤的差异,但⼈们认为以下三条应是⼼理健康的⼈所共有的: (1)⾃我控制的能⼒:⼼理健康的⼈善于控制⾃⼰的情绪,不为⼀点⼩事⽽激动,不会⼀遇问题就紧张、慌乱,更不会任凭情绪发泄做出越轨的⾏为,⽽是沉着、冷静,善于理智地处理各种事务和问题。
(2)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个⼈在⽣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和失败,外界的影响也是各种各样的。
⼼理健康的⼈总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外界各种影响,既不因胜利⽽冲昏头脑,也不因挫折⽽灰⼼丧⽓,能恰如其分地估计周围发⽣的⼀切,应付⾃如。
(3)保持内⼼平衡的满⾜状态:⼼理健康的⼈有⾃知之明,处事乐观,从不提出超越现实条件的过⾼要求,知⾜常乐。
另外,从社会交往的⾓度看,⼀个健康的⼈总是乐于同他⼈交往,在群体⽣活中能协调相处,互相尊重,乐于助⼈,态度热情,关系融洽。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8df60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f.png)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烦恼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引导学生找到拥抱快乐的方法,培养健康积极的乐观情绪。
3、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调解烦恼,也让自己学会拥抱快乐。
二、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寻找快乐的钥匙,掌握调解烦恼的几种方法。
难点:让学生学会在别人烦恼或自己烦恼时得以排解。
三、教学准备1、上课课件2、烦恼卡(小飞机)、快乐卡、信封3、课前对学生烦恼小调查,填写烦恼卡四、教学方法:游戏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五、设计意图: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
这节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里教育以学生为主题的原则。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自我调节、以达到提高心里素质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生:老师上课快乐!师:相信我们一定很快乐!(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1、出示喜羊羊的喜怒哀乐的四幅图。
引出我们人人都有喜怒哀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齐声)喜欢。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和懒羊羊的的四个表情(喜怒哀乐)师: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我们的心情表现。
你们喜欢轻松愉快的心情状态吗?现在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照镜子》。
(师说游戏规则,然后游戏)2、照镜子的游戏。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情,调节学生紧张、郁闷的情绪。
(全体起立,面对面站好,1.3.5.7组听老师口令做动作,2.4.6.8组同学跟对面同学做镜面动作,准备:吃惊、恐怖、难受;好,交换,看谁做得有创造力、有新意,难过、生气、好开心啊、谢谢你,我很好;坐下。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45b5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e.png)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我不足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与意义。
自我认知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面对自我不足的策略:积极心态、自我激励、寻求帮助。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体验。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自我介绍:学生制作海报,介绍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情绪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管理的方法: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
面对负面情绪的策略:积极思考、自我安抚、寻求支持。
2.3 教学活动:情绪日记: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
情绪面具:学生制作情绪面具,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释放:学生通过运动、绘画等方式释放情绪。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3.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定义与意义。
人际交往的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尊重。
面对人际冲突的策略:沟通、妥协、寻求帮助。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人际交往技巧。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人际交往中的成功经验和困惑。
心理咨询:学生模拟心理咨询,学习倾听和表达技巧。
第四章:时间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定义与意义。
时间管理的方法:目标设定、计划制定、时间分配。
面对时间管理的挑战的策略:优先级排序、合理安排、避免拖延。
4.3 教学活动:时间管理计划:学生制定一周的学习计划,并分享执行情况。
时间管理游戏:学生参与时间管理游戏,提高时间意识。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7e41a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5.png)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设计1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
适用对象:班级全体成员活动场地:教室活动时间:45分钟活动准备: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活动程序一、热身引入播放优美音乐创设情景,听后设问: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吗?听后有什么感受呢?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倾听的呢?谈话:是的我们从婴儿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听亲人的呼唤,听自然界的风雨声,听优美动听的音乐。
倾听是人最基本的品质。
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倾听。
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儿童的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声,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
听是人类不学就会的本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倾听往往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当我们急于表达,各说各话的时候,倾听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游戏:《悄悄话》每10人一组,全班分成4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看一句语音类似又富有意义的话,由第一个同学往后传话,传话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人听到内容,请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话。
传话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获胜。
交流与分享:1、你们小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2、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三、小组活动:《你画我说》四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人一组,其他同学在台下两人一组活动规则: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明眼人。
交流与分享:1、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2、做完这个游戏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四、情景剧表演在日量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有人充当倾听者,“听”似乎是件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果真如此吗?看看下面的情形,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433c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0.png)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3篇)七年级心理健康篇1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中挫折存在的价值。
(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分享和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垫脚石。
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合理运用。
教学过程及内容: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导入:猜猜她是谁1.组织引导阅读。
(音乐)提问:她是谁?尝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的这段经历。
2.播放一组成长照片: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史。
引出主题:风景在路上阅读P16《猜猜她是谁》通过阅读、讨论评价,了解生命中的挫折可以引发人的消极情绪,也可以成为成功之路的一道风景。
一、描绘:人生曲线。
(书P16)提示人生曲线中每一阶段正负顶点的获得,以5-10岁为例:回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也可再分为两个阶段)是高兴多还是不高兴多?假设是高兴多,这段时间的高兴10分里最高打几分?这个最高分对应的回忆是什么事?(如果是不高兴多,则反之依然。
)二、别把磨炼当折磨(书P17拨动心弦)小结:在挫折面前,人常常容易陷入消极甚至崩溃,甚至放大到认为整个生命都是失败的。
事实上,当我们走过这段时期,再回头看,会发现那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瞬间,只是生命的诸多风景中的一道风景。
小结:通过小实验呈现对挫折的态度。
三、七嘴八舌1、能否避免挫折?天灾、人祸-------普遍存在。
2、你的挫折因何而起?案例:面对数学难题会怎么做?组织讨论分享。
阅读并讨论分享。
1.描绘人生曲线P162.找一个词形容自己的人生曲线3.尝试放大一个“消极点”,回忆对应的相关事件,当时的情绪体验。
分享当时的解决方法。
(可参照P18我思我悟,若感到当时的处理方式不当,可补充一个改善的解决方法。
)预测自己在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分享自己面对这些挫折时的态度和打算。
乐观积极的态度能导引人从挫折困境中走向成功。
习得应对某一具体挫折的方法。
意识到应对挫折重要,而看待挫折的心态更重要。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eb95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0.png)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
4. 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态度,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要点:(1)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角色,理解父母的关爱。
(2)培养学生与父母和谐相处,学会沟通与交流。
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2课时)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2课时)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2课时)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2课时)七、课后作业2. 设计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87b6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6.png)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调整心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视频材料3.心理测试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心理健康课。
请大家跟我一起喊一下我们的口号:“心理健康,从我做起!”(师生齐喊)2.认识心理健康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吗?生1:心理健康就是心理上没有疾病。
生2:心理健康就是心情愉快,能够很好地适应生活。
师:很好,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接近心理健康的定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健康的标准。
(播放PPT,展示心理健康标准)3.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吗?生1:心理健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
生2:心理健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师:是的,心理健康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播放视频材料,展示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生活困境的案例)4.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吗?生1:多参加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流。
生2: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看看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如何。
(发放心理测试题,让学生填写)5.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吗?生1:可以尝试用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生2: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看看如何调整心态。
(组织学生进行“快乐传递”游戏,让学生体验调整心态的过程)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1: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生2: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651a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c.png)
七年级心理健康完整教案Title: Seventh Grade Mental Health Complete Lesson Plan[Introduction]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among students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educators,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equip seventh-grade students with the necessary tools and knowledge to maintain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is comprehensive lesson plan aims to address various aspects of mental health in a structured and engaging manner.[Section 1: Understanding Mental Health]In this section, the focus will be on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health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ir lives. This introductory part can be approached in the form of a class discussion or a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Key points to cover include:- Defini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its relevance-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illness- Identifying common signs and symptoms of poor mental health- Encouraging open dialogue on mental health-related topics[Section 2: Stress Management]Stress is a prevalent issue among adolescents, making it crucial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manage and reduce stress. This section can be deliver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group activities, videos, and guided exercises. Topics to cover include:- Identifying common stressors in daily life- Teaching relax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deep breathing and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Encouraging physical exercise and its impact on stress reduction- Providing tips for time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study habits[Section 3: Emotion Regulation]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emotions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maintaining good mental health. In this section, the focus will be on helping students develop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regulation skills. Activities to incorporate are:- Recognizing and labeling different emotions-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expressing emotions in a healthy manner- Introducing coping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negative emotions (e.g., journaling or talking to a trusted adult)- Promoting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towards others' emotions[Section 4: Building Healthy Relationships]Healthy relationships are crucial for overall well-being. In this section, students will learn strategies to foster positive connections and navigate conflicts effectively.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skits can be employed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topics:- Communication skills (active listening, assertiveness, and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Identifying unhealthy relationship patterns and warning signs-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Promoting empathy, respect, and inclusivity[Section 5: Self-Care and Self-Esteem]Encouraging self-care practices and nurturing positive self-esteem is vital f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is section can incorporate discussions, personal reflections, and creative projects. Topics to cover include:- Promoting self-care activities (e.g., engaging in hobbies, adequate sleep, proper nutrition)- Challenging negative self-talk and cultivating a positive mindset- Building resilience and embracing mistakes a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Encouraging self-compassion and self-acceptance[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is comprehensive lesson plan aims to provide seventh-grade students with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maintain good mental health. By understanding mental health, managing stress, regulating emotions, building healthy relationships, and practicing self-care, students will be equipped to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they may face while embracing a positive mindset. It is our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to prioritize their mental well-being and empower them with the tools to lead happy and fulfilling liv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为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针对在校中学生大多独生子女或留守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主要任务1.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转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治疗。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
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
七年级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七年级入学适应不良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
长期这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 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七年级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较早些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明显起来,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对于我的思考开始出现,"我是谁"、"我是怎么了"开始在他们内心掀起波澜,困惑不已。
3.学习适应不良产生苦恼学习课业好多,怎么学,方法好像总是不对路;别人怎么就成绩那么好,我这么差,有压力,出现自卑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这么烦,没有目标和动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试啊,这无穷无尽的考试什么时候是个头,讨厌考试……这些都是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学生为此苦恼不已。
4.和家长或老师间的沟通不良而苦恼家长们怎么这么唠叨,不断的碎碎念,动不动的私自翻我的东西,我的空间,我的秘密,什么时候能还给我;老师为什么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还是对我有意见,还是我不行……5.不能恰当的控制休闲时间,自制力较弱,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
四、工作安排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
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校长挂帅,德育主任具体负责实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及政治课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中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知识。
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
每学期期末开展一次专题研究。
4. 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 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二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 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7. 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8.与县级心理教研室保持联系,发现有严重疾患者,及时送去咨询。
9、追踪调查在校生中接受过咨询学生,看其在心里、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10、努力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医保等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新环境新挑战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
2、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中学生活。
学习重点: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中学生活。
教学流程: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总结归纳师生活动:一、预学引导学生分析进入初中后有哪些不适应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二、互学活动一:找小组成员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活动步骤:1.教师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人;按小组数剪几个“心”型纸片,再把每个“心”型纸片按小组人数随意剪成几块,在每一块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姓名;2.教师把活动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按照纸片的形状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直到小组的成员聚齐为止; 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最快?3.小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原来所在的小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4.教师收回“心”型纸片,将其多次打乱顺序让学生抽取,寻找他们的小组,以增加学生认识新同学的机会;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找齐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活动二:制定班级目标与规范活动目的: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活动步骤:1.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2.各小组订立班级发展目标与规范;3.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小组订立的班规制作成墙报;4.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及解释小组订立的班规;5.评出最佳班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解说;6.教师与学生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与规范; 。
三、评学1.请每小组的代表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2.老师致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的中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共同创造融洽的班级气氛,使同学们在班级团体中感到温暖;理解,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希望你们能大胆地用你们青春的画笔,把真诚、纯洁、美丽、幸福、幻想都画进你们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中。
我的班级我的家学习目标:1、能说出班级内的各种角色及其分工。
2、根据自身情况在班级中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3、能说出执行班规和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执行班规和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增强团体凝聚力。
2、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流程:主题活动一:班级领头雁主题活动二:梦之班主题活动三:我爱我班总结与延续师生活动一、预学刚才同学们设计出了理想的梦之班目标和班规,这是同学们向梦之班开始前进的第一步。
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有自己的班级特有的标志做引领是不是更加有凝聚力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出谋划策,来制定我们的班名、班训、班歌,并设计一个代表本班特色的标志或动作吧。
二、互学1、学生分小组设计、讨论,提出本组的班名、班训、标志。
2、通过小组展示、投票,评选出本班的班名、班训、标志。
3、给被评选中的设计小组颁发集体创意奖、最佳点子奖等。
教师要注意跟进点评学生发言。
教师要注意跟进点评学生的发言。
三、评学1、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什么?2、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及时点评。
3、总结本节课学生们的积极表现,结合“心海导航”内容,表扬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情绪万花筒》教案(一)、教学设想: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对后面学会调控情绪等内容的学习起了奠基作用。
教材内容围绕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喜、怒、哀、惧展开。
基于初一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课堂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不同的情绪感受,学做情绪的主人。
二、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情绪最基本的四种表现形式是喜、怒、哀、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分为“身临其境、说说心里话、情景表演、词语接龙、情境思考、装出好心情、我们共同的心愿”七个板块,其间以学生自主、合作活动交流为主,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参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使本节课的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喜、怒、哀、惧四种不同的情绪感受,在学习、生活中努力培养乐观、喜悦的情绪,拥有一份好心情。
三、教学重点;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难点:情绪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法,小组合作竞赛,情景表演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猜:有一个东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