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概念
温病学 终极重点.
温病学绪论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西医:颜面丹毒、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5.元代王安道提出概念上不得混与伤寒6.清代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7.明清时期温病学主要成就概括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体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王孟英《温病经纬》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热象: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症候群2.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①四时温病: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暑湿病邪②温热病邪③温毒④戾气等3.温邪的共同特性:①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热象②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③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如热蒸湿动、寒郁化热等⑤不同温邪侵袭部位有别4.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5.温病的范围及分类:(1)范围①根据发病季节、四时主气或病候特点命名:风温(冬温)、春温、暑温、暑湿、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等②现代医学:Ⅰ.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Ⅱ.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Ⅲ.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性疾病(2)温病的分类①按病因或病症性质分类:Ⅰ.温热类温病(除了湿热类的)Ⅱ.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②按发病初起的见证分类A.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B.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6.温病与伤寒鉴别:看看③丰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④制定温病学各个阶段治疗原则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1.病因(1)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致病特点: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致病特点: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温病中的名词解释
温病中的名词解释温病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由外邪温热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中医诊疗中,对温病的理解和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读者解释温病中常用的一些名词。
一、外邪外邪是指来自外界的病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和毒等。
其中温病主要与风、暑、湿三种外邪有关。
风邪多引发风温,暑邪则引发暑温,湿邪则引发湿温。
因此,了解外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温病。
二、温热温热是温病的核心特征。
温热通常表现为高热、口渴、烦躁、咳嗽、喉痛、牙龈红肿等症状。
温热还可造成体内阳气亢盛,导致面赤、目赤、血压升高等症状。
因此,温病的治疗中,缓解温热症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五脏五脏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是心、肝、脾、肺和肾。
在温病中,不同的五脏有着不同的受邪表现和症状。
例如,心受邪表现为心热、心悸、胸闷等;肝受邪则表现为肝火上炎、头痛、目赤等;脾受邪则表现为脾胃不和、腹胀等。
了解五脏的特性和功能,有助于医生对症治疗和调理。
四、气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对生理功能的综合概念。
气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免疫力,血指人体的循环系统。
在温病中,由于温热的侵袭,人体气血运行受阻,出现气血亏虚的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
因此,调养气血是温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五、清热解毒温病中,由于温热的侵袭,人体内部容易产生湿热,即体内湿气和热气的结合。
清热解毒是中医治疗温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清热解毒药物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清热,即能降低体温、消除体内的热邪;二是解毒,即能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净化人体。
六、辨证中医治疗温病注重辨证论治。
辨证是根据病情、病因和症状,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在温病中,辨证主要包括辨温热的部位、程度和属性等。
通过辨证,可以用药物和疗法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七、预防预防温病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
中医强调加强体质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避免外邪的侵袭,是预防温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三基”训练(温病学)
《中医临床“三基”训练》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问答与自测试题第八章《温病学》一、温病学问答1.什么是温病?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从这一概念的内涵看,其病因是外感温邪,主症为发热及热象偏重,病机特点为易化燥伤阴,具有外感疾病的特点和温热性质,因此统称为温病。
在概念的外延上,温病是一类外感热病,不是指一具体的疾病。
2.什么是瘟疫?瘟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3.什么是温毒?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等。
4.温病的特点有哪些?温病所包括的多种外感热病在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5.简述温病的范围及分类。
范围:一般把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列入温病的范围。
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等。
结合现代医学疾病类别,温病的范围大致有两大类:一为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有伤寒、副伤寒、猩红热、沙门氏菌属感染等;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螺旋体病中的钩端螺旋体病;病原虫中的疟疾;细菌感染性疾病有大叶性肺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等。
二为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如中暑、热射病、小儿夏季热、急性白血病等。
分类:①按病证(或病因)性质分类:把温病分为有热无湿的温热性质温病和有热有湿的湿热性质温病。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湿热性质温病包括湿温、暑湿、伏暑等。
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温病≠传染病
二、温病的命名
温病
发病季节
春温、冬温
四时主气
风温、暑温、 湿温
临床特点
大头瘟、烂 喉痧
•
• 昏、痉、厥、脱----温病四大重症。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命名和分类
一、温病的范围
一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 属于温病的范围。
本教材论述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 风温(包括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 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温疫等。
现代中医温病包括的西医 疾病范围
特点
• 流行性有大小之别?与病邪本身的性质、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
• 大流行 • 小流行 • 散在发生
3、季节性
含义:是指有的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 季节,有的温病则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
-“四时温病”
• • 风热病邪
春季
夏季
• 暑热病邪
秋季
• 燥热病邪
冬季
• 风热病邪
4、地域性
含义:温病的发生和流行又常表现出一定 的地域性,即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 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甚至仅在某一地区发生。
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 岭南(两广、云南、 贵州)多“瘴气” (湿热环境)
湿热类温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 ——(岭南热病学)
•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卫 气 营 血
上焦 中焦 下焦
叶天士
“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吴鞠通
温病复习要点
溫病學復習要點上篇 – 基礎知識一、溫病的概念溫病是由溫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的一類外感熱病。
二、溫病的特點1.有特異的致病因素2.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3.病程發展具有階段性4.共有的臨床表現i.起病急,傳變較快ii.發熱為主証iii.易出現險惡証候iv.易耗傷陰津三、分類1.根據溫病的性質〆溫熱與濕熱類2.根據溫病初起發病類型〆新感與伏邪(一) 衛氣營血辨証清代醫家葉天士所創,他根據外感溫病由淺入深,由輕轉重的病變過程,將其証候分為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幾大類型,用以表明溫病過程中不同病理變化的輕重淺深程度與相互傳變及其邪正雙方力量的對比,並以此作為立法處方用藥的主要依據。
(二) 三焦辨証清‧吳鞠通所倡導,在衛氣營血辨証基礎上,按溫病轉變情況,劃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三個病程階段,並作為辨証施治的綱領。
(一) 辨舌舌苔白、黃、 灰、 黑舌質紅、絳、紫舌態強硬、短縮、斜顫、脹大(二)辨斑疹白臨床意義〆色澤〆逐漸加深 – 病情加重形態〆灑於皮面 – 邪毒外洩,預後好緊束有根 – 熱毒深伏,預後差疏密〆稀疏均勻 – 熱毒輕淺稠密融合 – 熱毒深重結合脈證白:又叫白痱,屬於一種小泡疹,常見於濕溫和溫熱挾濕證的多汗時,它的診斷意在於辨別病邪的性質和津氣的盛衰情況。
(三) 辨常見症狀下篇 – 溫病証治風溫一、定義風溫是感受風熱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多發生於冬春兩季,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等肺衛症狀為特徵。
二、診斷要點1.多發於冬春二季2.初起肺衛見症,繼則出現肺熱壅盛等氣分症狀,後期多致肺胃陰傷3.本病易見逆傳心包,甚則出現內閉外脫,但傳入營血分者較少見三、辨証論治〄病機〆風溫初起,風熱病邪襲於肺衛。
(一) 邪襲肺衛〄表現〆發熱,微惡風寒,咳嗽,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〆辛涼解表,宣肺泄熱。
銀翹散或桑菊飲。
春溫一、定義〆感受春季溫熱病邪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病。
中医温病 温病的概念
2.有流行性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人群中的连续传播,引 起在同一时期内同一疾病在一定范围内的蔓延
王叔和《伤寒例》:“是以一岁之中,长幼 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天行之病,大则 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 家”
❖ 流行性有大小之别。与病邪本身的性质、自然 和社会因素有关
❖ 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较倦,咳嗽咯 痰,鼻塞流涕,时有头晕及前额部不适, 无恶寒发热,无口干咽痛,无胸闷胸痛, 纳寐可,小便调,大便干结,3-4日一 解。舌淡苔白厚。脉象细弦。
二、温病的范围、命名和分类
❖ 温病的范围:外感热病中,除外感风寒性质 的急性外感热病皆属于温病范畴。
温
传 染 性 四时温病 较
从外感受(非内伤) 温热性质(非伤寒)
(二)、多数温病具有有传染性、流行性、季 节性、地域性
❖ 1、传染性:
❖ 大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 ❖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 吴又可:“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 但一些传染病如狂犬病、破伤风、某些寄生虫病却 不属温病,而一些病虽然无传染性如大叶性肺炎、 中暑等可归温病范畴。传染性不是温病最基本的特 征。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 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 热病的总称。
一、温病的特点
❖ 1、致病因素的有特异性—温邪 ❖ 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 3、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一)、致病因素的有特异性
特异性表现在: ➢ 外邪(从外侵袭人体)---温邪、戾气、 ➢ 有特定的侵犯部位;温热性质,易耗阴津
❖ 伏气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 发于里,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 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
温病轻法频下名词解释
温病轻法频下名词解释温病温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外感病邪引起的一类疾病。
按照中医理论,温病主要是由于外邪入侵人体后,侵袭了人体的表层,引起了一系列的病理反应。
温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轻法轻法是中医治疗温病时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使用温和的药物和手法来调理患者的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轻法的特点是疗效温和、副作用小,适用于病情较轻、体质较弱的患者。
轻法治疗温病时,通常会采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麻黄、桂枝等,同时也会配合一些按摩、针灸等手法来促进疾病的康复。
频下频下是指治疗温病时,将药物的用量控制在较低水平的一种治疗方法。
频下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刺激,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频下治疗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进行调整。
温病轻法频下的意义温病轻法频下是一种针对温病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意义在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由于温病多发生在体质较弱的人群中,因此采用轻法治疗可以减轻对患者身体的刺激,降低治疗的风险。
同时,频下治疗可以通过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疗效。
因此,温病轻法频下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温病轻法频下的具体操作温病轻法频下的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性别等因素的考虑。
2. 选用温和的药物在治疗中选择温和的药物,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刺激。
常用的药物有麻黄、桂枝等。
3. 调整药物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调整药物的用量。
避免过量使用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 配合按摩、针灸等手法在治疗中可以配合使用按摩、针灸等手法,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这些手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速病情的恢复。
温病轻法频下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温病轻法频下的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药物对患者身体的刺激,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1、传染性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中医文献 中,很早就有关于温病传染性的记载:
《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
等方药。 湿温、暑温夹湿、伏暑、
湿热疫、霍乱等。
2、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见证,分为新感和伏邪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秋 燥等。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偏重为特点, 如春温、伏暑等。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一)温病与伤寒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1)伤寒有广狭二义
治疗特点 包括病种
以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寒、 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 烂喉痧、暑热疫等。
湿热相兼
多为脾胃。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 程较长,缠绵难解。
初起发热及伤阴表现均不 明显,而阳气被遏征象较 著。初起多湿重热轻,继 之出现湿重于热或热重于 湿之证;后期既可燥化 伤阴,出现腑实、营、 血分证,亦可湿化伤阳, 以化湿清热为大法,宜用 芳香、苦温、苦寒、淡渗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传染专 节。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最 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2、流行性
由于多种温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在一定条件 下,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古代所说的“天行”、“时行”就包含了流行的 意思。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甚动血等热毒内陷营血分的里热证候;后期—— 气
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
4、治疗特点: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
寒、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三)湿热类温病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8
1、病势特点:起病缓慢,传变较慢,病程较 长,缠绵难解。
2、脉症特点:身热不甚,热势不扬,胸闷脘 痞,腹胀呕恶,身重肢倦,纳呆神呆,口粘不渴 或 渴不欲饮,苔粘腻滑润,脉濡等湿遏清阳,郁阻 气 机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3
(二)分类
1、确立温病病名的依据
(1)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如春温、冬 温等。
(2)以时令主气而命名:如风温、暑温、 湿温、秋燥等。
(3)根据临床病候特点而命名:如伏暑、 大头瘟、烂喉痧等。
2、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6
卫气营血辨证分析
卫→气→营→血
卫→营
三焦辨证分析
上焦(肺卫)→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逆传
上焦(心包)
(3)从病机转归来看,既可燥化伤阴,亦可湿 化伤阳。
(4)症状特点——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பைடு நூலகம்
(5)治则特点——以祛邪为主,兼顾救阴、护 阳。
10/30/202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1
(五)温病与温疫 (自学) 1、了解温病与温疫的关系有几种看法 2、明确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一)温(瘟)疫的概念 1、“疫”的含义 2、“ 温”与“瘟”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1、认为二者毫无区别:吴又可为代表 2、认为二者截然不同:陆玖芝为代表 3、认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辨别温病与温疫异同的临床意义 ——指导温病防治
温病
温病的分类
•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 (1)温热类〆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疟疾等。它们在 病程中虽可挟湿挟痰,但仅出现于某一阶 段,且仍以热象较为显著。 • 这类温病起病较急,热象显著,易伤阴津, 传变较快,病程较短,故以清热救阴为基 本治则。
• (2)湿热类〆包括湿温、暑湿、伏暑、霍乱 等。这类温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缠绵 难愈,兼备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在病程中 除具有程度不等的热证或邪热伤阴的证候 外,还同时表现湿邪困遏气机,耗损阳气 的证候。故湿热病以化湿清热,宣畅气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治则,并注意护阳保津。
温病与伤寒
• (一)温病隶属广义伤寒、有别于狭义伤寒
〄《内经》把外感热病统称为伤寒,如《素问〃热 论篇》说〆「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指 广义伤寒。 〄《难经〃五十八难》〆「伤寒有五」亦是广义的, 它包括了风寒性质的「伤寒」与「中风」(合称为 狭义伤寒),还包括了属性为温热的「湿温」、 「热病」、「温病」。
温病学概念
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外感疾病的一大类,非单一病种。 〄温病概念的内涵〆病因为温邪,证候及病 机特点为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 〄现代医学的大多数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 性疾病等属于温病范围。
• 2.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 见综合征─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败血性 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 3.具有温病特点的其它发热性疾病─ • 如中暑、夏季热等,这些疾病虽非感染引 起,但往往也具有温病的特点,也可按温 病的辨治方法来处理,也属于温病的范围。
〄在《温病条辨》中把「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 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称 为温毒。可见温毒之病名包括了多种疾病在内, 这些病都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 等特点。 〄一般认为温毒是感受了温热毒邪而引起的一类具 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它们除了具有一般急性 热病的临床见证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 溃烂、或肌肤有显著的斑疹等特征,包括了大头 瘟、烂喉痧、痄腮等多种温热性疾病在内。
温病学重点[1]剖析
和解 表里
清泄少阳 分消走泄
热郁少阳,兼有痰湿犯胃 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
蒿芩清胆汤 温胆汤加减, 或杏、补、苓之类
法 开达膜原 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
雷氏宣透膜原法 或达原饮
祛湿 清热 法
宣气化湿 燥湿泄热 分利湿热
湿温病初起,湿中蕴热,湿遏表里气机 中焦湿热遏伏,湿渐化热,遏伏中焦 湿热阻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9.“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的含义是什么?
P74
⑴“上燥治气”针对秋燥病初起,燥热郁闭肺气,燥伤肺之津液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热伤肺,肺气抑
郁,肺失宣降,治宜清热宣肺,甘寒滋润,调养肺之气阴。
第 四 页 共 十一 页
⑵“中燥增液”针对郁滞在肺之燥热化火,移热于胃肠,导致胃肠津液耗损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热盛 于中焦,灼伤胃、肠阴液,治宜在清泄里热的同时,用甘凉濡润之品滋养胃肠的阴液,胃肠阴液充足了,肺 之燥热亦易清除;因为肺胃经脉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三者之气阴相互为用。 ⑶“下燥治血”针对病之后期,少数正虚邪盛的病例,燥热化火传入下焦,耗伤肝肾阴液的病变提出的治疗 方法;燥伤真阴,水亏火旺,水不涵木,机体失养,治宜滋养肝肾、填补真阴而奉养精血,阴血充足燥热亦 易清除;因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从补阴血能达到补肝肾阴液的目的,此时当重用血肉有情之品。
P111
12.轻法频下 :暑湿夹滞郁结肠道, 非阳明腑实燥结, 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 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 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胶结去,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腑,难速驱除,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用药往
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所谓轻法频下。
P112(附:章虚谷《医门棒喝》 :“湿热凝滞,大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温热病邪等。
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
如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尿黄。
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剧内陷生变。
如由肺内陷心包或由卫内陷营血。
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病发于表。
特点是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趋势,病情轻,病程短,易愈。
9.伏气:感受邪气当时不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发病于里。
特点是由内外透,亦可里而再里传变。
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已。
10.温疫:指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11.温毒:一指病因,即温毒病邪,具有蕴结壅滞,攻窜流走的致病特点;一指病名,由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温病的共性,还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斑疹的一类外感热病。
12.升散疏泄:指向上、向外导致人体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13.逆传心包:是证的概念,即肺卫之邪不解,患者突然出现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蹇舌绛,四肢厥冷的病证。
14.燥干清窍:即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而致清窍不利的病证。
表现为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等症状。
温病学重点总结
温病学,又称温病理论,是中医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温病。
温病是指由外感邪气侵袭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以下是温病学的一些重点总结:1. 温病的基本概念:- 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外感性疾病,包括伤寒、温疫等。
其特点是高热、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病程急骤。
2. 六经辨证:- 温病辨证主要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如阳明病程的证候表现为高热、便秘、脉滑数;太阴病程的证候表现为发热、恶寒、肢冷、脉浮紧等。
3. 四诊合参:- 温病辨证主要依据四诊合参,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面色、听其言语、了解发热情况、询问病史,以及切诊脉象等,综合分析得出病情的辨证结果。
4. 阴阳学说:- 温病学中阴阳学说占有重要地位。
阳明病程的发热表现为阳气外扰,表现为实证;太阴病程的表现为阴寒内郁,表现为虚证。
阴阳失调是温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5. 温病治疗原则:- 温病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解表、清热、宣散、祛风、解毒等,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病程、证候和体质等因素来确定。
6. 方剂应用:- 温病治疗常采用一些经典方剂,如麻杏石甘汤、桂枝汤、葛根汤等。
这些方剂在温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配和运用。
7. 病程演变:- 温病的病程演变常常经历表里两经的过程,即从表证发展到里证,有时还会有寒热互作、热邪独行等情况。
理解病程演变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动态。
8. 预后与并发症:- 温病的预后与并发症常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关。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病情向深部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温病的深入研究,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治疗经验。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综合考虑六经辨证、四诊合参等方面的因素。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温病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思维和治疗方法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温病的条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温病理论。
一、温病的概念和分类温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类外感病,又称“温邪病”。
温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人体受到外界温邪的侵袭导致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等;内伤温病则是由内因内伤所致,如肺炎、胃炎等。
二、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温病的病因主要是外界的温邪,也可以是内因导致的内伤。
而温邪进入人体后,通过侵袭脏腑经络,破坏正气和防御系统的功能,导致病理变化。
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邪气侵犯,正气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多种多样,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一般来说,温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痛等。
此外,还会出现舌苔黄腻、脉象浮数等特点。
四、温病的辨证要点在治疗温病时,中医强调辨证求因,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温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有温热辨、寒邪辨、病位辨、气血辨等。
通过准确的辨证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五、温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主要包括解表、清邪、扶正、调理等。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等。
另外,还可以结合食疗、按摩、气功等辅助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六、温病的预防和养生对于温病的预防和养生,中医强调大力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养生方面,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调节情绪等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降低患病的风险。
七、温病疗效评估和随访在治疗温病时,及时评估疗效并进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向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康复。
八、温病理论的临床应用温病理论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治疗感冒、发热等外感温病,还是肺炎、胃炎等内伤温病,温病理论都可以为中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概念上:明清以前,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 两者隶属关系;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大, 两者并列关系
《伤寒补亡论》认为温病包括“冬伤于寒至春发者”,也包 括“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还包括“春有 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
《温病条辨》提出温病有九: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 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如至春分节后,天令温暖,感之 而病者为温病。”
《伤寒温疫条辨》:“风温、暑温、湿温、秋温、冬温…… 天地之常气为病也,于温病何相干涉?”,“温病得天地之杂 气,邪毒入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
温病的概念
上海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导学
明确温病概念的含义
掌握温病的基本特点。与风寒性质的外感病和内伤 在并分清界限。
明确温病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了解温病包括的病种范围,并从概念上分清温病与 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的关系。
关于温病概念的医著论述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地域性 病理演变大部分有一定规律性
(卫气分以机能失调为主;营血分以实质性损害为主)
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起病急,传变快;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刘仕昌医案
张某某,男性,48岁。初诊日期:1996年2月21日。 主诉:发热、咳嗽8天。 病史:患者于1996年2月13日淋雨后起病,始见发热、恶寒、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1)同: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 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2)联系: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 分证,温病滋阴法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 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风温与伤寒初起证候区别表
证候
性质 发热 恶风 寒
风 表热 可轻 较轻 温 证 可重症状舌苔 脉 其他
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所有急性外感热病
四时温病
温毒类疾病
西医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 性乙型脑炎、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人 禽共患性疫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
温病与西医学中的传染病
温病的范围相当广泛,而传染病的范围相对狭窄。
甚则热陷心营,后期易伤肺胃 寒邪化热内传入里,后期易伤脾
阴液
肾阳气
传变
表证短暂,传变迅速
寒郁化热后始传变入里
初起证候 呈表热证,发热重,恶寒轻, 呈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头 口渴,咳嗽,无汗或少汗,苔 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初起治法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初起用方 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温 根据临床特点命名:大头瘟、烂喉痧、伏暑、
温疟、温毒
名著选读:《伤寒准绳·伤寒类伤寒辨》
自霜降以后,天令寒冱感之而病者伤寒也; 霜降以后, 当寒而不寒,乃更温暖,因而衣被单薄以致感寒而病 者冬温也;
春时天道和暖,有人壮热口渴而不恶寒者温病也,以 辛温汗之则坏矣;三月以后八月以前,天道或有暴寒, 感之而病者时行寒疫也;
夏至以后,时令炎热,有人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热 病也,热病与中暑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夏月有 病头痛,谵语,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冷,四肢沉重,胸 腹满者湿温也,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故 治此病,不可发汗
温病的分类
根据病证性质分类: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 病
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
头痛,咽痛,咳嗽,伴呕吐两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历 资料显示前医诊其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略数。曾服用 “环丙沙星”及“藿香正气散”无效。2月18日发热增高, 体温达39.5℃,并见咳嗽,痰黄,心烦,口渴,便秘,尿黄, 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改用“大承气汤”等。2月 21日诊时见烦躁不安,咳嗽气促,发热在37.8~38.5 ℃之间, 以下午及夜间增高,右下肺可闻湿啰音。诊见舌绛、苔少、 脉弦细数。胸部X线透视报告:右下肺大叶性肺炎。 血常规:WBC:15*109/L
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具有温病共性外,尚以热象偏 重(热、渴、尿黄、便干、舌红、脉数), 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病理变化—热与津
湿热类温病-具有温病共性外,尚以症状矛 盾性(发热脉不数、口干不欲饮、大便数日 不下不干结、苔黄腻、胸脘痞闷),即阻气 又可化燥伤阴-湿与气
新感温病:指感受温邪后立即发病者。其特点是发 病之初表现为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也有虽然 发病之初表现为里热证,但其临床特点与时令主气 的致病特点一致,也称为新感温病。
头痛 出汗 口渴 咳痰
象
无显 无汗 微渴 咳嗽 舌边尖 浮 常有
著区 或少
痰黏 红,苔 数 咽喉
别汗
薄白
痛
伤 表寒 寒证
较甚
无汗 口不 咳嗽 舌质正 浮 常有
渴 痰清 常,苔 紧 身体
薄白
骨节
疼痛
风温与伤寒(狭义)证治区别表
风温
伤寒
病因
风热之邪
风寒之邪
病机特点 初起邪犯肺卫,继则肺胃热盛,初起寒束于表,郁闭卫阳,继则
温病的概念
定义: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 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 一类急性外感疾病。
病因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范畴
温与热
吴又可:“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 首尾一体。”
“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
温病的特点
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大部分温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中医学中的温病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 病的范围,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是传染病。
还有一些病种并非感染性疾病,也非传染病,但符合温病的 概念,就属于温病的范畴。
有些传染病不符合温病的概念,没有急性发热的过程,就不 是温病
温病的命名
根据季节命名:春温、冬温等 根据时令主气命名:风温、暑温、秋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