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洨(xiáo)河轩榭(xiè) 矗(chù)立河堤(tī)B.匀称(chèng) 肃穆(mù) 和谐(xié) 蟠(fān)龙C.依傍(páng) 擅(shàn)长湛(shèn)蓝点缀(zhuì)D.池沼(zhǎo) 斟酌(zhuó) 镂(lòu)空藻(zǎo)井2、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或王命急宣:或许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B、飞漱其中:急流冲荡念无与为乐者:考虑C、但少闲人:只上下一白:全白D、随波而逝去、往五色交辉:交相辉映3、下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C、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外户而不闭D、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历史,有力地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

②信息讲述、生命科技、脑与认知科技将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终生学习与努力创造将成为人们追求的。

③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一下这个人间的奇景。

A.保护时尚观察B.维护时尚观赏C,保护潮流观看D.维护潮流观赏5、选出填在下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2分)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 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纤维(xiān wéi)C. 解剖(jiě pōu)D. 延迟(yán chí)答案:B解析:A. "踌躇"的"躇"应读作"chú",而非"chóu";B. "纤维"的注音正确,读作"xiān wéi";C. "解剖"的"剖"应读作"pōu",而非"bōu";D. "延迟"的"延"应读作"yán",而非"yán chí"。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暮气沉沉B. 倾筐倒庋C. 悲天悯人D. 孜孜不倦答案:C解析:A. "暮气沉沉"应为"暮气沉沉",其中"沉沉"表示沉重或阴沉;B. "倾筐倒庋"中的"庋"应为"柜",正确写法为"倾筐倒柜";C. "悲天悯人"的写法正确,表示对世事感到悲哀,对人们表示同情;D. "孜孜不倦"中的"孜"应为"滋",正确写法为"滋滋不倦"。

二、填空题1.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时,儿子看到的父亲的背影是______,父亲的穿着是______,父亲的路费是__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涵养文化底蕴(22 分)1.活动会主持人为迎接此次活动,拟写了一篇演讲稿,以下是演讲稿首段,部分汉字主持人无法确定2.根据活动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诗文中有情曹操在《龟虽寿》中一句“①,志在千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王绩在《野望》中写下“②,徙倚欲何依”,自然地引出了几分彷徨和苦闷;《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③,路远莫致之”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的美景“④,⑤”来渲染轻松愉悦的心境。

(2)◎诗文中有趣。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以生花妙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⑥,⑦”记录了山川早晚景色迥乎不同的情趣。

(3)◎诗文中有志。

刘桢用“⑧,⑨”赠予堂弟,以松柏在霜雪中傲立的姿态劝勉堂弟;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⑩”之句表达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崇德八年级同学就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一话题,模拟开展了一场“斯诺专访”。

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应任务。

3.根据采访记录,在①②③处选择对应的问题。

A.对于新闻应该“用事实说话”这一观点,请问您有何看法呢?B.有人认为新闻“是经过记者筛选的事实,它与真正的事实难免有偏差”,您的《红星照耀中国》是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呢?C. 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您是如何确保自己获取“事实”的呢?4.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补全横线④处斯诺的回答。

二、阅读感悟生命意义(45 分)文学类作品阅读罗素说:“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淡”的生活,也可以有滋有“味”。

冬天汪曾祺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

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

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

山东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提防(tí)箱箧(qiè)高屋建瓴(líng)B.寒噤(jìn)疟子(nüè)荒谬(miù)转弯抹角(mǒ)C.差使(chā)要塞(sài)歼灭(qiān)锐不可当(dāng)D.愧怍(zuò)绥靖(suí)阻遏(è)颤巍巍(chàn)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溃退杀戮响彻云宵B.鞠躬瓦砾富丽堂皇C.建忘阴掺眼花嘹乱D.泻气箱箧月明风青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B.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C.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D.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以反映很多深刻的社会问题。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我们的报刊、电视等宣传媒体,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规范的现象。

D.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的散文。

C.雨果是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及积累运用 (共4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3分()A华裔沮丧如火如荼温馨B龟裂荒诞百发百中翘首C差使蹊跷万斛闲愁愚氓D风靡繁衍鳞次栉比褴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自出新裁无精打采触目伤怀循循善诱B娓娓动听辗转反侧退避三舍司空见贯C因地制宜收益匪浅无暇顾及好逸恶劳D闲情逸致毛骨悚然梦寐以求脍炙人口3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A散文《枣核》结构精巧,以枣核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接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几颗生枣核种在异国的土地上,给游子的心增添一丝慰籍。

B《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C《苏州园林》按照“总-——分”的结构,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念之情。

D《幽径悲剧》中,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B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12个主办城市举办的球迷节将成为仅次于中央体育场的球迷胜地。

C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5、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6默写 7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和答案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和答案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和答案**初二语文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倔强(jiàng)迸发(bèng)B. 矜持(jīn)恣意(zì)缄默(jiān)C. 馈赠(kuì)缄默(jiān)恣意(zì)D. 倔强(jué)矜持(qín)迸发(bè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迁徙狼籍迫不及待B. 蹂躏恻隐再接再励C. 缭绕恣意殚精竭虑D. 逶迤缱绻金榜提名3.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卷土重来。

B.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东山再起。

C.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重振旗鼓。

D.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再接再厉。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C.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B.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C.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D.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福建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二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

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超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虽不见白雪áiái,气温却zhòu降,寒气砭骨。

(1)给加点字注音:蒿草()大厦()(2)据拼音写汉字:白雪áiái()气温()降(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二、默写1.诗文默写(1),化作春泥更护花。

(2),铜雀春深锁二乔。

(3)夫战,勇气也。

,,。

(4)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名句是“,。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警句形式道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句子是:“,。

”(7)《观刈麦》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独特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学了《最苦与最乐》,我认识到了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1)你班举行了一次以“惜时勤学”为主题的“格言交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经过同学们的一致推选,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①作为主持人的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那么,现在展示出来吧。

②活动中,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格言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B.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C.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童第周D.不是时间绞杀天才,而是天才战胜时间。

——别林斯基E.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2023年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改错并工整抄写:遭遇困难不气绥,获得荣誊不骄傲。

2.注音:几处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他意趣盎()然的讲述着见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努力打造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B.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C.一米八的他站在队伍中特别显眼,真是鹤立鸡...群.。

D.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他的讲话妙语连珠....而又平实易懂,让人如沐春风。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他从不和斤斤计较的同桌争吵。

”的主干是“他不争吵”。

C.“1936年,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句中的“1936年”是定语。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能否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这句话无语病。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B.③①⑤④②C.④②①③⑤D.④②③①⑤6.诗文默写(1)悠然见南山。

(2)芳草长堤,。

(3)《赤壁》中发出议论感慨的诗句是,。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造就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

⑸李白有诗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黄鹤楼》中对仗工整、描写眼前生机勃勃艳丽景象的诗句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2016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度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命题人:魏 蓉 审核人: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内容填写相应汉字。

(4分)仲春和暖,粉白娇艳的桃花杏花争yán斗艳,伟岸挺拔的白杨树力争上游,青春的你是否满怀热chén投入到无边无垠的知识海洋?用不折A.《敬业与乐业》节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中华书局1936年版)B.泰州团市委扶持投拍的微电影《入戏》,成功入围本届戛纳电影节“短片角”。

C.我把知道的故事写成小册子,每册三四页。

D.三月中旬的诵读节,初二年级的你展示了诵读经典的青春魅力吗?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B.站在山顶眺望,退耕还林的景区,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C.读书使人明智,泰州推行“教育大阅读”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D.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题各2分)① ,只见一斑。

②为山九仞, 。

③ ,不能十步。

④ ,疏而不漏。

⑤韩愈在《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封建统治者缺乏选贤任能的慧眼。

⑥针对人才被埋没的现实,韩愈在《马说》中发出的悲愤质疑是“ , ”。

5.《水浒传》名著阅读。

(6分)⑴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的是《水浒传》中脍炙人口的篇章,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现在一般认为是 (时代)现今泰州兴化的 (作者名)。

(2分)⑵《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人物和情节简要说明。

( 4 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1)【综合实践】许多触景生情的作品都是由联想产生的。

高尔基将革命先驱勇敢搏击沙皇政府谱写成散文诗《海燕》,郭沫若由石榴深红色的花联想到“夏季的心脏”。

勤思精想,活跃思维。

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幅画面。

(3分)(2)【专题研讨】2011年71岁的巴西退休老人德索萨曾经在沙滩上捡到过一只奄奄一息的企鹅,他花了一周时间来去掉黏在小企鹅羽毛上的黑色油污,带回家照料直至4个月后小企鹅恢复健康。

他给企鹅取名丁丁,之后将其放回大海。

但几个月以后丁丁再次回到这片海滩并认出了救命恩人,德索萨先生惊喜不已。

尽管每年都有四个月的繁殖季节丁丁要离开,但是剩余的时间它都是和德索萨先生呆在一起,这种不能飞的鸟儿每次都要游过5000英里回来看望德索萨先生。

①对《鸟》专题进行学习探究后,请你写出两个与鸟有关的成语: 、 。

(2分)②概括新闻,15字以内。

(2分)③结合《鸟专题》的学习,写出自己阅读新闻后的感悟。

(1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淇上送赵仙舟(唐)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①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祖帐:道旁设帐饯行,也指送行的酒筵。

7.(1)试分析《淇上送赵仙舟》诗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2分)(2)试赏析《淇上送赵仙舟》诗中“望君犹伫立”中“犹”的妙处。

(2分)(3)试分析两首诗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

(2分)(二)阅读下面两段古文,然后做题:(14分)(甲)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语:(4分)①蹄啮伤人多矣()②是移祸于人也()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2)下面句子中加点虚词与“贾人安能畜之”“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是()(2分)A.戒仆养之终老 B.只辱于奴隶人之手C.马之千里者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用“/”划分下面句子两处语法停顿:(2分)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10.翻译下面句子:(4分)(1)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两篇古文均写到了马,但是马在两篇文章中作用不同,试分析之。

(2分)(三)阅读陆高峰的《从微博到微信》,然后答题:(11分)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

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

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 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

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

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

【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

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

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

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C】“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

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

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

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

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2.文章开头提到两条消息有哪些作用?(3分)13.根据第⑥段内容,回答问题。

(4分)(1)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2)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14.根据本文内容,说说微博能成为C句“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4分)(四)阅读议论文《人不炼,不成器》,然后答题:(9分)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

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

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知识。

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了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

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

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

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

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⑥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

人的头脑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

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

⑦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

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

这也说明,说“人生实苦”确是有理由的。

15.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3分)16.说说第二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分)17.“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

要治国,先得齐家。

要齐家,先得修身。

要修身,先得正心。

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

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

”这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应该放在哪两个小节之间,说出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