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基础讲解教材知识点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22fb311d844769eae009ed3c.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详细描述:(一)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1.相应的计算公式为: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如果取得各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数据比较困难,而各种产品的单件工时定额比较准确,也可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职工薪酬,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二)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例题: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经过A、B两道工序。
甲产品各项消耗定额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且按定额成本计价。
2012年5月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
在产品在所在工序的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材料在产品投产时一次投入,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定额为54元。
每小时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定额分别为10元和12元。
当月直接材料成本累计数为162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累计数为128 000元,制造费用累计数为142 000元。
关于各工序上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A.工序A上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小时B.工序A上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5小时C.工序B上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小时D.工序B上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5小时正确答案:A,D解析:工序A上在产品的工时定额=2x50%=1(小时);工序B上在产品的工时定额=2+3x50%=3.5(小时)。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成本与费用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f18ee41c5da50e2524d7fab.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详细描述: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
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
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费用涵盖范围宽,着重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
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只包括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
例题:1.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费用的特征包括形成于企业的曰常经营活动,企业从事或发生的某些活动或事项如果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不属于企业的费用。
2.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正确答案:B解析:费用涵盖范围较宽,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而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所以选项B错误。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是( 。
A.停工损失B.不可修复废品损失C.可修复废品修复费用D.产品销售费用正确答案:D解析:产品成本不包括期间费用。
4.费用的涵盖范围比产品成本涵盖的范甩要广,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为计算依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费用的涵盖范围比产品成本涵盖的范围要广,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
2017年初级会计实务第8章第1-11讲
![2017年初级会计实务第8章第1-11讲](https://img.taocdn.com/s3/m/899c505c6529647d2628526b.png)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学习建议:1、 区别前七章内容,通常指工业企业产品成本会计,更侧重计算;2、 参考以往历年真题,5-15分,各种题型均有涉及,掌握流程,不难拿分。
本章框架:【知识点】明确几个概念【知识点】产品成本核算的简单流程【知识点】产品成本的“归集”与产品成本的“分配” 【知识点】其他(废品损失;停工损失;联产品与副产品)【知识点】明确几个概念:成本对象、成本项目、成本科目 (一) 成本对象(成本计算的对象,又称核算对象)1、 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2、 产品的范畴很广,包括“农场里生产的粮食”、货”、“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商品房”、3、 算“谁”的成本, 响,"产品品种”或例:剧组拍摄的 管理要求:确定 对象。
管理要求:A 大片要拍摄三期,确定“ A 大片某期拍摄完毕所花费的成本”,“则 A 大片某期”就 是成本对象。
(二) 成本项目1、 产品成本项目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 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2、 因生产特点、费用支出比重等不同,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直接燃料及动力”、“废品损 失”等成本项目。
3、 产品或某一步骤或某一批别从投产至完工,所消耗的成本到底包括哪些项目,即成本项目。
例:A 大片自拍摄至达到预定可上映状态,总共花费 800万元,其中直接材料支出占多少?直接人工支出占多少?制造费用占多少?(三) 成本科目(或成本账户)确定了成本对象及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设置成本账户。
工业企业通常设有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进行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如下:“鸡场里养的鸡”、“百货厂家生产的百“剧组拍摄的电影或电视剧”等。
“谁”就是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受成本管理要求等因素的影 “产品步骤”或“产品批别”等都可以成为成本对象。
A 大片“ A 大片自拍摄起至达到预定可上映状态所花费的成本”,则“A 大片”就是成本【知识点】产品成本核算的简单流程例题背景:甲企业为一工业制造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 设有一个机修辅助车间,为全厂提供维修服务。
初级会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
![初级会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ff122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5.png)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略第二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一、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来说,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小批单件生产产品的,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产品规格繁多的,可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各种产品,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成本项目企业应当按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项目。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一般可以设立以下几个成本项目:1.直接材料2.燃料及动力3.直接人工4.制造费用【提示】由于生产特点、各种费用支出的比重及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不同,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或合并某些成本项目。
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1.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2.分配标准:可用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3.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原材料——××材料二、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方式进行合理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
1.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2.分配标准:可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作为分配标准3.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贷:应付职工薪酬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含义: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2.分配公式: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和产成品产量等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提示】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分配方法。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直接分配法(不对内分配,只对外分配)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直接分配法(不对内分配,只对外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3204ba54b307e87101f69633.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直接分配法(不对内分配,只对外分配)● 详细描述:★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采用此方法,各辅助生产费用只进行对外分配,分配一次,计算简单,但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例题:1.某工业企业下设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2012年5月,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前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315000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94500元;供水总量为1750000吨(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75000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122500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350000吨)。
供水车间2012年5月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为()元。
A.283500B.378000C.368550D.409500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
本题采用的是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原理: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供应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本题中交互分配前供水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为315000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94500元;供电车间耗用水175000吨,应负担的费用=315000+1750000X175000=31500(元),所以,供水车间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315000+94500-31500=378000(元)。
2.某工业企业下设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初级会计第8章--产品成本核算课件
![初级会计第8章--产品成本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9f32aa5f0e7cd18525364e.png)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0
初级会计第8章--产品成本核算
第二节要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 二、成本项目
初级会计第8章--产品成本核算
11
第八章 产品成 本核算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第8章--产品成本核算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2
初级会计第8章--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要点: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一、成本核算对象
•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概念
• 成本核算对象是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 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 (二)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设置成本明细分类账户、归集 和分配生产费用和正确核算成本的前提,具体有以下 几种情形。
• 1 .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产品或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有 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
初级会计第8章--产品成本核算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 (一)成本与费用概述 • 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可理解为是对象化的费用。 •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
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出。 • (二)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 • 1.费用包括成本 • 2.费用着重按会计期间归集 • 3.成本着重按产品归集
最新初级会计考试完美版第八章和第九章讲解
![最新初级会计考试完美版第八章和第九章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0c2c7d5da38376baf1faebe.png)
第八章和第九章讲解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一、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设“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明细账户。
在“基本生产成本”下还应按照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1.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分配标准:可用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1)分配率=待分配消耗总额/分配标准之和(2)分配额=某产品所耗标准×分配率2.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3.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基本思路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
辅助生产成本一般有两种归集方式:一是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二是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2)分配方法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计划成本分配法d.顺序分配法e.代数分配法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当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5.废品损失的核算(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2)可修复废品损失6.停工损失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基本思路2.计算方法(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4)约当产量比例法(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生产成本,称为联合成本。
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材料,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一、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1)生产组织特点(2)生产工艺特点(3)成本管理2.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特点(客观题)二、产品成本分析1.产品总成本分析(1)对比分析(2)构成比率分析(3)相关指标比率分析2.产品单位成本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分析(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注意量差与价差的计算。
产品成本核算--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讲义1
![产品成本核算--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讲义1](https://img.taocdn.com/s3/m/39df0c462e3f5727a5e962f6.png)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第讲义1
产品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概述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基本流程如下: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D.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的折旧费
[答疑编号32060801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计入销售费用。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一、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是指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
由于产品工艺、生产方式、成本管理等要求不同,核算对象也不同。
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产品品种,也可以是产品的批次,还可以是生产步骤等。
二、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的设置应根据管理上的要求确定,工业企业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3ae95efe4733687e21aa33.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 详细描述: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例题:1.丁公司辅助生产车问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该公司锅炉和机修两个辅助车问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
锅炉车间的成本按供汽量比例分配,修现费用按修现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该公司2012年7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的资料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B.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是,受益多的先分配,受益少的后分配C.机修车间应先分配费用D.锅炉车问应先分配费用正确答案:A,C解析: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由于机修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5000+10000X1000=4500)少于锅炉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80000+160000X10000=30000),因此,机修车间应先分配费用。
2.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特点是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3.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多的先分配,收益少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顺序分配法的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4.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根据其辅助生产明细账知悉: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待分配费用为3520元,机修车间为3360元,两车问本月提供劳务情况如表所示: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科目。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废品损失的核算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废品损失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869c0f26f111f18583d05a33.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废品损失的核算● 详细描述:★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内容:包括:(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不包括:(1)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2)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3)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时,要将废品报废前与合格品在一起计算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
废品损失采用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时,废品的生产成本是按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的,不需要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2.可修复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损失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计算其生产成本,而应留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不需要转出。
返修发生的各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
例题: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购入一台需安装的设备,买价为150000元,增值税为25500元,另支付运费1500元(不考虑与运费相关的增值税),所有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根据税法规定增值税可以抵扣。
该设备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5000元(不含增值税);应负担安装人员工资费用7350元,已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5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三年后由于发生意外事故,该设备报废,报废清理过程中,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1000元,无残值变价收入。
初级会计实务 第八章重点掌握
![初级会计实务 第八章重点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c7c91795cc22bcd126ff0c38.png)
交互分 配法
(先对内分配,再对外分配) 首先: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交互分配; 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前的费用加上交 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 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总产品或 劳务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 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材料成本计价
多
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
法
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大
大、一次
适用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 约当产量比例
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 多 法
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大
不大
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
在产品按定额
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
初级会计实务 重点掌握
四、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1.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 不设立“停工损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辅助 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2.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 应增设“停工损失”科目。
第四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小
成本计价法
的产品
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
定额比例法
大
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一)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 品。 ★联合成本在分离点后,用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 分配,分别确定各种产品的成本。 (二)副产品成本的分配 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生产成本时,通常先确定副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确定主产品 的生产成本。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联产品成本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b4eb1019763231126edb1133.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联产品成本的分配● 详细描述: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联产品的生产特点是:在生产开始时,各产品尚未分离,同一加工过程中对联产品的联合加工。
当生产过程进行到一定生产步骤,产品才会分离。
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生产成本,称为联合成本。
“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
分离后的联产品,有的直接销售,有的还需进一步加工才可供销售。
联产品成本的计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成本即联合成本,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将其总额按一定分配方法,如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二是分离后按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
★联合成本在分离点后,用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种产品的成本。
(1)相对销售价格分配。
联合成本是按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比例进行分配的。
例题:1.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为联产品。
6月份发生加工成本600万元。
甲产品和乙产品在分离点上的数量分别为600个和400个。
采用实物数量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万元。
A.360B.240C.300D.450正确答案:A解析:联合成本是指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生产成本。
采用实物数量法时,联合成本是以产品的实物数量为基础分配的。
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600/(600+400)x600=360(万元)。
2.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为联产品。
6月份发生加工成本900万元。
甲产品和乙产品在分离点上的数量分别为300个和200个。
采用实物数量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万元。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1d4d1316fc700abb68fc3c.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详细描述: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例题: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
A.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B.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D.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正确答案:A,B,C解析: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如关税等)和其他费用。
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可以进行抵扣不计入材料成本。
2.某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另设有--个供电车间,为全厂提供供电服务,供电车间的费用全部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归集核算。
2011年12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1)12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2 4OO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40元,共同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各20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4千克,材料成本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千克,供电车间领用100千克。
(2)12月份应付职工薪酬情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酬15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0 000元,供电车间工人薪酬40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薪酬28 000元,生产工人薪酬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进行分配,本月甲产品生产工时4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6 000小时。
(3)12月份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如下: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设备折旧费32000元,供电车间设备折旧费 11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设备折旧费4 000元。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定额比例法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定额比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f1a45f852458fb770b5633.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定额比例法● 详细描述: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按直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
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可以按各该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也可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例题:1.2011年5月,甲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A,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8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8千克;乙产品投产32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6千克。
A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10元/千克,成本差异率为节约1%。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A原材料总量为3000千克。
关于甲、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计算,正确的有()。
A.甲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M为1440千克B.甲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1920千克C.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1440千克D.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1920千克正确答案:A,D解析:甲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80x8=1440(千克);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320x6=1920(千克)。
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经过A、B两道工序。
甲产品各项消耗定额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且按定额成本计价。
2012年5月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
在产品在所在工序的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材料在产品投产时一次投入,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定额为54元。
每小时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定额分别为10元和12元。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交互分配法(先对内分配,再对外分配)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交互分配法(先对内分配,再对外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c2fddb3e0066f5335a812133.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交互分配法(先对内分配,再对外分配)● 详细描述:交互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首先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上的合计数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的劳务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的优点是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但同时加大了分配的工作量。
计算公式:★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总产品或劳务总量★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例题:1.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本月发生的费用及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保留4位,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交互分配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A.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科目金额150B.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科目金额200C.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科目金额200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科目金额150正确答案:B解析: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200辅助成产成本——机修车间150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15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002.直接分配法的特点不包括()。
A.直接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B.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C.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成本分配率,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D.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正确答案:B,C,D解析:选项B是按计划成本法分配法的特点;选项C.是交互分配法的特点;选项D是顺序分配法的特点。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按计划成本分配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0e2478a45177232f60a233.png)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详细描述: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
不需要减转出的费用,即★只加不减)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这种方法便于考核和分析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成本=该受益单位劳务耗用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入的费用【注意】★不需要减去转出的费用,即只加不减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例题:1.辅助生产费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
A.直接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B.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C.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成本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D.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计划成本分配法。
A选项叙述的是直接分配法,C选项叙述的是交互分配法,D选项叙述的是顺序分配法。
2.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本月发生的费用及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保留4位,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机修车间在对外分配生产费用时,分配率是()。
A.0.5B.0.3267C.0.3D.0.5167正确答案:D解析:机修车间在对外分配生产费用时,分配率=(4700+0.5×500-4700/9400×400)/(9400-400)=0.5167。
初级会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教学提纲
![初级会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0efb52ca45177232e60a20f.png)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第39~42讲)第一节成本核算的概述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和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费用的划分应当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目前企业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根据生产管理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二)确定成本项目。
(三)设置有关成本和费用明细账。
(四)归集确定各种产品生产量、入库量、在产品盘存量以及材料、燃料、动力消耗等,并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
(五)归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六)结转产品成本。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1、联系: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2、区别:(1)费用涵盖范围较宽,包括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发生的各种耗费,既有当期的,也有以前期间发生的费用,既有甲产品的,也有其他产品的费用,既有完工产品的,也有未完工产品的费用。
费用着重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
(2)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产品成本着重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为计算依据。
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
第二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一、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是指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加以确定,同时还应考虑成本管理的要求。
由于产品工艺、生产方式、成本管理等要求不同,产品项目不等于成本核算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本章既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还经常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尤其是生产费用各要素的归集、分配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分配的相关知识。
本章考试要求(一)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二)掌握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三)掌握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四)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五)熟悉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六)熟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七)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及账户设置第一节成本核算概述一、成本核算的要求(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基本流程如下: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D.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的折旧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计入销售费用。
第二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一、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是指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
由于产品工艺、生产方式、成本管理等要求不同,核算对象也不同。
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产品品种,也可以是产品的批次,还可以是生产步骤等。
二、成本项目成本项目的设置应根据管理上的要求确定,工业企业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
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设“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明细账户。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注意】1.分配标准:可用产品重量或体积、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2.分配率=待分配消耗总额/分配标准之和3.分配额=某产品所耗标准×分配率【例题2·计算题】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 400公斤,每公斤20元。
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
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
要求:分别计算A、B产品各自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
『正确答案』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15=3 000(公斤)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 500(公斤)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 400÷(3 000+2 500)=0.8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 000×0.8×20=48 000(元)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2 500×0.8×20=40 000(元)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48 000+40 000=88 000(元)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例题3·计算题】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2 7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要求:计算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以及A、B产品各自应分配负担的职工薪酬。
『正确答案』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 700÷(500+400)=3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 500(万元)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3=1 200(万元)【例题4·单选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元。
A.28 000B.32 000C.42 000D.48 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甲产品应分担的人工费=1 200×(70 000+10 000)/(1 200+800)=48 000(元)。
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
辅助生产费用一般有两种归集方式:一是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二是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例题5·计算题】丁公司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该公司锅炉和机修两个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
锅炉车间的成本按供气量比例分配,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该公司2009年7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的资料见表1。
表1辅助生产车间名称机修车间锅炉车间待分配成本(元)480 000 45 000供应劳务、产品数量160 000小时10 000立方米耗用劳务、产品数量锅炉车间10 000小时机修车间 1 000立方米第一车间80 000小时 5 100立方米第二车间70 000小时 3 900立方米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直接分配法下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见下表2),并编制相应的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表2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直接分配法)数量单位:小时、立方米2009年7月金额单位:元辅助生产车间名称机修车间锅炉车间合计待分配成本480 000 45 000 525 000对外供应劳务数量150 000 9 000单位成本(分配率) 3.2 5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耗用数量80 000 5 100分配金额256 000 25 500 281 500 第二车间耗用数量70 000 3 900分配金额224 000 19 500 243 500金额合计480 000 45 000 525 000对外供应劳务、产品数量:机修车间=1 60 000-10 000=150 000(小时)锅炉车间=10 000-1 000=9 000(立方米)会计处理如下: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81 500—第二车间243 5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0 00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5 0002.交互分配法第一,对各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应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第二,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例题6·计算题】承【例题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交互分配法下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见下表3),并编制相应的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表3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数量单位:小时、立方米2009年7月金额单位:元分配率的小数保留四位,第五位四舍五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第二车间生产成本。
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0 000+4 500-30 000=454 500(元)锅炉车间=45 000+30 000-4 500=70 500(元)会计处理如下:(1)交互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50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30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0 00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 50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82 349.83—第二车间242 650.17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54 500—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70 5003.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7·计算题】承【例题5】。
假定机修车间每修理工时耗费2.5元,锅炉车间每立方米耗费4元。
要求:按上述资料,编制计划成本分配法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下表4)。
『正确答案』表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数量单位:小时、立方米2009年7月金额单位:元锅炉车间的实际成本=45 000+25 000=70 000(万元)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1)按计划成本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000—锅炉车间 25 000制造费用—第一车间220 400—第二车间190 6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0 000—锅炉车间 40 000(2)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114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84 000—锅炉车间30 0004.顺序分配法,也称梯形分配法,其特点是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例题8·计算题】承【例题5】,由于机修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5 000÷10 000×1 000=4 500)少于锅炉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480 000÷160 000×10 000=30 000),因此,机修车间应先分配费用(尾差计入到第二车间)。
要求:按上述资料,编制顺序分配法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下表5)。
『正确答案』表5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数量单位:小时、立方米2009年7月金额单位:元量费用率数量费用率数量金额数量额160 000 480 000 10 000 45 000分配修理费用-160000-4800003 10 000 30 0008000024000070 000 210 000 480 000供气费用合计75 000分配供气费用9 000 —8.33 5 100 42 483 3 900 32 517 75 000分配金额合计282483242 517 525 000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为:(1)分配修理费用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30 000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40 000—第二车间 210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80 000(2)分配供气费用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42 483-第二车间 32 517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75 0005.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的特点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