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
试简述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曲线法的区别与联系
试简述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曲线法的区别与联系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曲线法都是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定量分析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包括其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并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方法。
一、内标法1.内标法可以消除不同样品之间的误差。
每个样品都添加相同浓度的内标物质,可以保证分析仪器响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2.内标法适用于分析系统不稳定、标准曲线多次测定误差较大或样品矩阵干扰较强等情况下。
通过引入内标物质,可以抵消这些误差和干扰因素,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3.内标法在实际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食品、环境、药品等领域。
内标物质的选取应注意其在样品提取、分离、检测等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和损失。
二、外标法1.外标法适用于分析系统稳定,且标准曲线经过多次测定和优化的情况。
外标法要求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以及样品矩阵中不含有干扰物质,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直观,且适用于多种分析仪器。
外标法需要预先制备标准溶液,因此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并且标准溶液的制备和保存需注意一定的技巧。
3.外标法通常用于分析水样、血清等样品中的常规成分,例如微量元素、蛋白质等。
三、标准曲线法2.标准曲线法的优点是可以定量分析多种成分,并且适用于多种分析仪器。
标准曲线法需要对标准曲线进行建立、优化和验证,因此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3.标准曲线法适用于定量分析各种样品中的成分或物质,包括食品、环境、药品、化妆品等。
标准曲线法的建立过程需要谨慎,尤其要注意质量控制和实验总体性能验证。
总结比较以上三种定量分析方法各有其特点,选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实际应用中,常常选择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法相结合的模式,以提高定量分析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并进一步检验和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如常用的加标法分析。
标准曲线法和外标法均应为线性关系,对于标准曲线法,通常需要至少5个或以上的标准浓度级别和与之相对应的响应信号结果,将数据进行回归拟合,从而建立标准曲线方程,并验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讨论]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
[讨论]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讨论]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内标法:选择适当的物质作为内标物质,定量加⼊被测样品中,跟据被测组分和内标物质的峰⾯积之⽐,乘以校正因⼦,对映内标物质加⼊量所进⾏含量测定⽅法。
内标法的优点:⾊谱条件对结果影响不⼤,准确度、精度较⾼;缺点: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教困难。
外标法:⼜称标准曲线法,依照测量标准品所绘制的曲线来计量被测样品的含量的⽅法。
外标法的优点:简单,适和⼤量样品分析。
缺点:每次⾊谱条件很难相同,容易出现误差。
请问⼤家在做含量测定时依照什么原则来选定⽅法的?我们⼀般作体外药物分析时均采⽤外标法,体内药物分析,因提取步骤烦琐,都采⽤内标法进⾏校正,但如果仪器稳定、⽅法的重现性好,也可使⽤外标法,国外体内药物分析⽤外标法的也有不少,但本⼈认为最好使⽤内标法。
实际样品检测⽤外标法的更多。
原因:1.内标物难获得,特别是同位素标记的有相近⾏为的内标物;2.操作步骤多、计算烦琐如在新药报批中使⽤内标物,则需报送内标物的结构确证资料,在报⽣产的同时还要报送此内标物对照品。
所以现在连SDA的专家都不推荐使⽤内标法。
最初使⽤内标是因为进样器进样不准确,采⽤内标可以校正进样误差。
现在的HPLC⽤定量环进样准确度很⾼,加了内标有时候因为操作的误差反⽽降低准确度。
在药物质量检验中,如果是原料药,或者制剂的成份不很多,⽤外标法即可,不⼀定⾮要⽤内标法,⽽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标准都放弃了⽤内标法。
对于体内药物分析,分析⽅法的误差反⽽不是那么的重要,⽽在样品处理的过程中引⼊的误差要引起⾜够的重视,所以,⼀般在处理过程中加⼊内标以校正误差。
这个时候,回收率的⾼低⼜不是绝对的要求很⾼,虽然要求绝对回收率在70%或者80%以上,但是,有时候低⼀些也⽆所谓,关键是回收率的稳定性,测定的重现性。
欢迎⾏家指点:)--------------------------------------------------------------------------------却是如此,我刚刚做完体内药物分析,内标法却是⽐较⿇烦--------------------------------------------------------------------------------个⼈认为体内分析应该⽤内标法,否则结果不准确。
内标法和外标法的异同
内标法和外标法的异同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两种定量分析方法。
虽然它们都是用于确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但它们在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
首先,内标法和外标法的原理不同。
内标法通过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即一个与目标物质类似的化合物,来确定目标物质的含量。
内标物与目标物质一起经历样品前处理、提取、分离等分析步骤,并在最终的测定中参与反应或检测。
内标物的浓度在样品和参比物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用于校正实验中的波动。
最常见的内标法是内标定量法。
而外标法,则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外部标准溶液来建立标准曲线,根据被测样品的吸光度或其他测定结果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目标物质的含量。
外标法通常涉及一系列浓度逐渐增加或递减的标准溶液,以测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最常见的外标法是标准曲线法。
其次,内标法和外标法在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上有所差异。
内标法可以消除实验过程中的反应和检测条件的影响,减小由于实验人员、仪器和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通过内标物与目标物质的相似性,内标法可以更准确地校正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内标法在含量较低、样品复杂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优势。
而外标法的准确性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比如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样品来源的不确定性等。
在样品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外标法很容易受到干扰物质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然而,外标法对于简单的样品、测定原理简单且容易操作的情况下,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此外,内标法和外标法在实验过程中的难度和时间上也有所不同。
内标法需要选取适合的内标物,并进行反应的前处理和测定步骤,相对较为繁琐。
而外标法通常只需要准备一系列标准溶液和建立标准曲线,操作相对简便。
外标法可以节省实验的时间和耗材成本,特别是当需要同时测定多个样品时更加高效。
总而言之,内标法和外标法作为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在原理、应用和结果准确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分析的目标、样品性质和实验条件等因素。
内标法和外标法
内标法和外标法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都是利用某些物质的性质作为参照物,来对待测物进行定量分析。
下面将从定义、原理、应用等方面对内标法和外标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内标法1. 定义内标法又称为内标准法,是指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一种物质(称为内标物),与待测物同时经历同样的处理过程,通过内部比较来确定待测物质量的分析方法。
2. 原理在内标法中,加入的内标物应与待测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且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干扰。
经过同样处理后,待测物和内标物被共同进入仪器进行检测。
由于二者共同经历了相同的处理过程,因此其信号比值可以用来消除仪器响应波动、操作误差等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3. 应用内标法适用于各种复杂样品(如环境水、土壤、生物组织等)中微量元素或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其优点是可以消除大多数干扰因素,提高分析精度和准确度。
二、外标法1. 定义外标法又称为外标准法,是指在待测物质中加入已知浓度的一种物质(称为外标),通过比较待测物与外标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待测物质量的分析方法。
2. 原理在外标法中,加入的外标应与待测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且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干扰。
经过同样处理后,待测物和外标被分别进入仪器进行检测。
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因此其信号强度比值可以用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3. 应用外标法适用于各种简单样品(如纯化合物、溶液等)中微量元素或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数据处理方便等。
三、内标法与外标法的比较1. 精密度内标法精密度高于外标法。
由于内标物与待测物共同经历了相同的处理过程,因此可以消除大多数干扰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分析精度和准确度。
2. 灵敏度外标法灵敏度高于内标法。
由于外标与待测物分别进入仪器进行检测,因此可以直接比较其信号强度,提高了灵敏度。
3. 适用范围内标法适用于各种复杂样品(如环境水、土壤、生物组织等)中微量元素或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色谱分析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样品进行定量,而色谱法定量的依据是组分的重量或在载气中的浓度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常见定量分析方法有面积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标准曲线法。
大家容易傻傻分不清楚的莫过于内标法和外标法了,下面我们从定义、特点等方面剖析一下它们的异同和优点。
一、内标法1.定义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选一与欲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内标物是样品中没有的组分),然后配制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相对校正因子。
再将内标物加入欲测组分的样品中,进样后测得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定量参数。
2.内标物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柱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3.选择内标物的四个要求(1)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2)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3)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4)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间。
4.影响因素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外标法和内标法
外标法和内标法
外标法和内标法是两种重要的读写技术。
外标法是指通过标记(标示)来识别文件内容的技术。
它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标志来确定文件的特性,比如字符集大小,文件编码,数据表对齐,数据类型,字段长度等。
外标法在文件分析、文件分割和其他程序中非常有用。
内标法是指在文件中直接使用标示符来标记文件内容的技术。
它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比如字符,字符列表,字符串,数字,数字等来帮助识别信息。
此外,内标法还可以使用转义字符,如反斜杠,分号等,用于指定文件的特殊含义。
与外标法相比,内标法更加灵活,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 1 -。
化学分析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
化学分析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摘要: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色谱定量计算方法很多,目前比较广泛应用的有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
摘要:化学分析内标法外标法一、内标法:1定义: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选一与欲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内标物是样品中没有的组分),然后配制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相对校正因子。
再将内标物加入欲测组分的样品中,进样后测得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定量参数。
2内标物: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选择内标物有4个要求:1.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2.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3.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4.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间。
3影响因素: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液质联用外标法和内标法
液质联用外标法和内标法
液质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
境等领域。
在液质联用技术中,外标法和内标法是常用的两种定量方法。
本文将从原理、优缺点、应用等方面介绍液质联用外标法和内标法。
一、外标法
外标法是指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通过比较标准物质和
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响应值,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外标法的优点是
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分析物。
但是,外标法的缺点是受到样品制备、仪器响应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差。
二、内标法
内标法是指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通过比较内标物质和
目标物质的响应值,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内标法的优点是可以消
除样品制备、仪器响应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内标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且内标物质的浓度应与目标物质的
浓度相近,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
三、应用
液质联用外标法和内标法在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可以使用外标法和内标法测定药物
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在环境监测中,可以使用外标法和内标法测定水
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等。
总之,液质联用外标法和内标法是常用的定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样品制备、仪器响应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内标法外标法的比较及选择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内标法外标法的比较及选择
一、内标法和外标法介绍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使用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和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内标法是将标准物质和样品在相同汽油中进行混合,标准物质称为内标,样品称为测试样品,在色谱分析过程中,内标峰和检测峰同时出现,通过比较内标峰和检测峰的高度,或称之为峰面积比,从而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外标法是首先制备一个标准溶液,其中含有一种或多种待测物质,根据含量,将标准溶液分别加入样品中,然后同时测定标准溶液和样品,在色谱曲线上,标准溶液和检测的样品曲线应在相同的水平上,比较它们之间的峰高比来计算样品的浓度。
二、内标法和外标法的比较
1、内标法和外标法在精确度上的差别:内标法和外标法的精确度存在一定差别,外标法在待测物质之间的选取和控制上要比内标法更容易,可以更容易满足更高的分析精度要求。
2、内标法和外标法在灵敏度上的差别:外标法的检测灵敏度比内标法高出1-2个数量级,但外标法的检测灵敏度和油质组成有关,油质中含有大量未知物质,会使检测灵敏度受到限制。
3、内标法和外标法在选取上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当待检测物质在蛋白质水溶液或血清等生物体内存在时,应选用内标法;。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
色谱定量分析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对比色谱定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色谱定量分析中,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它们在原理、操作步骤以及适用性上有一些区别和优劣,下面将分别对内标法和外标法进行详细对比。
首先,内标法又称为内标记法、内标记物法或内标定量法。
其原理是在待分析样品中添加一个与目标分析物化学性质相近但易于分离的内标化合物,通过内标化合物和目标分析物在分析中的共同的特性参数值来定量目标分析物。
常用的内标化合物有氚标记化合物、碳13标记化合物、氘标记化合物等。
其操作步骤如下:1.选定内标物:选择一种相对于目标分析物在物理、化学和谱学性质上相似但易于分离的化合物作为内标物。
2.内标标准曲线的制备:制备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目标分析物和相同浓度内标物的标准溶液。
3.分析样品:将待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分析物和内标物一同进样进行色谱分析。
4.数据处理:通过内标物和目标分析物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比值,绘制内标标准曲线并进行数据处理。
内标法的优势在于:1.可以消除样品制备、提取、色谱分离过程中的误差,减小了由操作技术不稳定性引起的误差。
2.内标物和目标分析物在色谱分析中共同进样,减小了分析所需的实验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
3.内标法对于复杂样品矩阵的干扰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但是,内标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内标法要求目标分析物和内标物具有相似但易于分离的化学性质,因此对于一些复杂样品或目标分析物与内标物差别较大的情况,内标法的适用性较差。
2.内标物的选择和纯度要求较高,而且内标物以及目标分析物的标准品价格较高,增加了实验成本。
3.内标法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矩阵效应还是会对分析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去除。
相比之下,外标法又称为外标定量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浓度的目标分析物标准溶液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样品和标准品的信号进行测量和比较,推算出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内标法及外标法方法原理优缺点
内标法及外标法方法原理优缺点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和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都是常见的分析方法,用于定量分析中。
一、内标法内标法是指在分析样品中加入指定量的内标物质,通过该内标物质与目标分析物相对稳定的对比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
内标法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药物检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内标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内标物质:根据目标分析物的性质选择一个与其化学性质相近的内标物质,并准备好内标物质的标准溶液。
2.加入内标物质:将内标物质的标准溶液与待分析样品混合,使得内标物质和目标分析物共存于同一体系中。
3.分析样品:将加入内标物质的样品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分析物的响应信号和内标物质的响应信号。
4.计算:通过对比目标分析物的信号和内标物质的信号,计算出目标分析物的含量。
内标法的优点:1.消除误差:内标法可以减小仪器和环境的非特异性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从而减小误差。
2.稳定性高:内标物质的选择通常是与目标分析物性质相似,并且具有稳定性较高的物质,可以增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3.方便快捷:内标法的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高通量的样品分析。
内标法的缺点1.内标物质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需要对目标分析物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有时可能会遇到难以找到合适的内标物质的情况。
2.干扰因素:如果样品中存在与内标物质相似的物质或者存在与目标分析物相互作用的物质,可能会干扰分析结果。
二、外标法外标法是指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浓度、纯度的外部参考物质进行比对,通过浓度差异来进行定量分析。
外标法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药物分析、生物学研究等。
外标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外标物质:选择一个与目标分析物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的外标物质,并准备好外标物质的标准溶液。
2.建立标准曲线:根据外标物质的标准溶液的不同浓度,分别测量其响应信号,并绘制标准曲线。
3.测量样品:将样品进行测量,得到目标分析物的响应信号。
外标法和内标法
外标法和内标法
外标法和内标法是两种不同的标准化方法,用于分析和测量样品中的化合物。
这两种方法在分析化学中非常常见,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外标法是一种常见的标准化方法,它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测量未知样品中的化合物浓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化合物。
但是,外标法的缺点是需要准确制备标准溶液,这可能会导致误差。
此外,外标法还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内标法是另一种标准化方法,它使用已知浓度的内标化合物来测量未知样品中的化合物浓度。
内标化合物是与待测化合物具有相似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化合物。
内标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误差,因为内标化合物与待测化合物的性质非常相似。
此外,内标法只需要进行一次测量,因此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然而,内标法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内标化合物,这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试验和优化。
其次,内标法可能不适用于某些化合物,因为找不到与待测化合物相似的内标化合物。
在选择使用外标法还是内标法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如果样品中的化合物已知,且可以准确制备标准溶液,则外标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样品中的化合物未知,或者需要减少误差,则内标法可
能是更好的选择。
外标法和内标法都是常见的标准化方法,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在选择使用哪种方法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
归一化法 内标法 外标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内标法与外标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中,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它们旨在减小误差、提高数据可靠性,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比较。
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一、归一化法归一化法是一种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通过将数据映射到特定的范围内,消除不同尺度和变化幅度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常用的归一化方法有线性归一化、零均值归一化和标准差归一化等。
1.1 线性归一化线性归一化是将数据映射到0和1之间的方法。
公式如下:$$x' = \frac{x - x_{min}}{x_{max} - x_{min}}$$其中,$x$为原始数据,$x_{min}$和$x_{max}$分别为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线性归一化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相对关系,适用于对数据的相对大小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场景。
1.2 零均值归一化零均值归一化是将数据的均值调整为0的方法。
公式如下:$$x' = \frac{x - \mu}{\sigma}$$其中,$x$为原始数据,$\mu$为数据的均值,$\sigma$为数据的标准差。
零均值归一化可以消除不同数据之间的偏差,使得数据更加可比较和稳定。
1.3 标准差归一化标准差归一化是将数据的均值调整为0,标准差调整为1的方法。
公式如下:$$x' = \frac{x - \mu}{\sigma}$$标准差归一化除了具有零均值归一化的优点外,还可以进一步消除数据之间的尺度差异。
因此,标准差归一化常用于对数据的分布进行分析和建模的场景。
二、内标法内标法是通过在实验过程中引入内部参照物质,将待测物质和内标物质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校正的方法。
内标法的原理是通过内标物质的稳定性和可追踪性,来消除仪器误差和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1 内标物质的选择在内标法中,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非常重要。
内标物质应具备与待测物质相似的特性,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稳定存在。
外标法、内标法双结合的分析方法的应用
Kewo d :ne a tn admeh d;e tra tn admeh d;wae u l n lss at ua oltns y r s itr l a d r to n s xen l a d r to s trq ai a ay i;p rc lrp lua t y t i
原有 的水 质分析一 些特 征污染物 的一般采用萃取 后用外 标 法 定 量 分 析 方 法 , 此 方法 要 求分 析 仪 器 有 完 全 稳 定 的响 应 但 灵敏度和很高进样 精度 , 否则 分析 结果 的重现性很差 , 普通的 色谱和手动进样都无法做 到这 两点, 我们采用 的内标、外标 而 双结合 的方法 恰好可 以从很 大程度上消 除进样 和仪器 响应灵
l 词】 ;外标 ;水 质分 析 ;特征污 染物 关键 内标
【 申图分类号]6 05
【 文献标识码1 A
【 文章编号] o. 6( 1 0—18 1 1 7t 5 00 903一 0 8 2 ) O
App i a i n o t r lS a lc to fEx e na t nda d M e ho nd I e na t n r e ho r t d a nt r lS a da d M t d
W a g Ch n n n u ya
( h i a i h mia Id s yC . t.B n b 3 0 0 C ia An u y e c ln ut o, d, eg u2 3 0 , hn ) B C r L
Absr c :W i m p ra c f e vr n na o l t n b o n r , h n l ss o t rq a i e o e m o e a d mo e i o a t Be a s h mp r n ta t t i o tn e o n i me t l l i y c u t t e a ay i fwae u ly b c m r n r mp r n h o p u o y t t c u e t e i u i i y t
内标法及外标法方法原理优缺点
内标法及外标法方法原理优缺点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在定量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具体原理、优缺点如下所述。
一、内标法内标法是利用已知浓度的内标物作为分析物的标准物质,通过测定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差异来计算分析物的浓度。
内标法的原理基于分析物和内标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因此它们在样品制备、提取、分离和检测的过程中受到相似的干扰和损失。
内标法的步骤通常包括:1.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内标物应具有与分析物相似的性质,并且与分析物在样品制备和仪器测定中的处理方式相同。
2.添加内标物:将已知浓度的内标物添加到待测样品中。
3.测定响应:测定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值,如峰面积或峰高度。
4.计算浓度:通过比较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差异,使用标准曲线或者内标法公式来计算分析物的浓度。
内标法的优点包括:1.可以通过校正样品之间的差异来减少误差,提高定量精确度和准确性。
2.内标物可以用作样品制备效率的指标,帮助检测样品制备过程中的损失。
3.内标法对于复杂样品和多步骤分析特别有用,可减少干扰和修正分析物的误差。
4.可以使用相对较简单的标准曲线法或内标法公式,无需复杂的校正计算。
内标法的缺点包括:1.需要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性应与分析物尽可能相似。
2.内标物添加的量需要准确,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3.内标物和分析物之间的动态响应差异可能导致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在非线性范围内。
4.内标法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严重依赖于仪器的精确度和重复性,以及样品制备和测定过程的一致性。
二、外标法外标法是将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直接与待测样品进行比较,由此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外标法的原理是测定待测物质和标准物质的响应差异,通过标准曲线或者比对法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外标法的步骤通常包括:1.准备标准曲线: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定其响应值,如峰面积或峰高度。
2.测定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进行相同的分析条件下的测定,测定其响应值。
内标法与外标法(定义及应用).(精)
内标法与外标法一、内标法什么叫内标法 ? 怎样选择内标物 ?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 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 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 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 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 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 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 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 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 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 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 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 在色谱分析条什下, 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 在少数情况下, 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台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 此时, 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台物作内标, 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 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 ?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 (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 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 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 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 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 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检测器非线性等。
内标法和外标法计算公式
内标法和外标法计算公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内标法和外标法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在分析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内标法和外标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内标法内标法是一种相对于标准曲线法和外标法而言比较新的分析方法。
内标法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物,通过内标物与待测物的比色反应或荧光反应等,来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内标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样品中加入一个内标物,使内标物与待测物的化学性质相同,且在分析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内标物的浓度已知。
在测定时,先将样品和内标物一同进行前处理,然后进行比色或荧光测定,得到内标物和待测物的响应值。
再根据内标物的响应值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内标法能够消除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内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C_{S} = frac{(R_{S} - R_{0}) times C_{I}}{R_{I}}$$ 其中,$C_{S}$表示待测物的浓度,$R_{S}$表示待测物的响应值,$R_{0}$表示空白试剂的响应值,$C_{I}$表示内标物的浓度,$R_{I}$表示内标物的响应值。
二、外标法外标法是一种比色法或荧光法测定待测物浓度的方法,也是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外标法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待测物的浓度与其吸收光谱或荧光光谱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建立标准曲线,从而求出待测物的浓度。
外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C_{S} = frac{(R_{S} - R_{0}) times C_{T}}{R_{T}}$$ 其中,$C_{S}$表示待测物的浓度,$R_{S}$表示待测物的响应值,$R_{0}$表示空白试剂的响应值,$C_{T}$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R_{T}$表示标准溶液的响应值。
三、内标法和外标法的比较内标法和外标法都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
下面对它们进行比较:1. 准确性:内标法的准确性要高于外标法,因为内标法能够消除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内标法与外标法的应用内标法:选择适当的物质作为内标物质,定量加入被测样品中,跟据被测组分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之比,乘以校正因子,对映内标物质加入量所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内标法的优点:色谱条件对结果影响不大,准确度、精度较高;缺点:选择合适的内标物质比教困难。
外标法:又称标准曲线法,依照测量标准品所绘制的曲线来计量被测样品的含量的方法。
外标法的优点:简单,适和大量样品分析。
缺点:每次色谱条件很难相同,容易出现误差。
请问大家在做含量测定时依照什么原则来选定方法的?我们一般作体外药物分析时均采用外标法,体内药物分析,因提取步骤烦琐,都采用内标法进行校正,但如果仪器稳定、方法的重现性好,也可使用外标法,国外体内药物分析用外标法的也有不少,但本人认为最好使用内标法。
实际样品检测用外标法的更多。
原因:1.内标物难获得,特别是同位素标记的有相近行为的内标物;2.操作步骤多、计算烦琐如在新药报批中使用内标物,则需报送内标物的结构确证资料,在报生产的同时还要报送此内标物对照品。
所以现在连SDA的专家都不推荐使用内标法。
最初使用内标是因为进样器进样不准确,采用内标可以校正进样误差。
现在的HPLC用定量环进样准确度很高,加了内标有时候因为操作的误差反而降低准确度。
在药物质量检验中,如果是原料药,或者制剂的成份不很多,用外标法即可,不一定非要用内标法,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标准都放弃了用内标法。
对于体内药物分析,分析方法的误差反而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在样品处理的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一般在处理过程中加入内标以校正误差。
这个时候,回收率的高低又不是绝对的要求很高,虽然要求绝对回收率在70%或者80%以上,但是,有时候低一些也无所谓,关键是回收率的稳定性,测定的重现性。
欢迎行家指点:)--------------------------------------------------------------------------------却是如此,我刚刚做完体内药物分析,内标法却是比较麻烦--------------------------------------------------------------------------------个人认为体内分析应该用内标法,否则结果不准确。
--------------------------------------------------------------------------------但药典中一些原料药和制剂用的还是内标法--------------------------------------------------------------------------------一般内标法能够消除进样量不准造成的系统误差,在采用自动进样器的前提下,这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差别并不大。
但是,建立内标法色谱条件明显要麻烦些,所以在采用自动进样器的仪器上,尽可以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
药典中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的往往是一些老的品种,现在一般的趋势是采用外标法测定。
实际上,内标法中需要对两个色谱峰进行积分同样也会引起误差增大的--------------------------------------------------------------------------------体内药物分析,特别是需要提取步骤的,加入内标可消除提取过程带来的偶然误差,内标一定要在提取前加入到样品中并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提取液,如此操作使提取的系统误差大大降低。
内标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一定要与目的物相似。
--------------------------------------------------------------------------------很同意inferno的观点,内标法与外标法各有千秋,我正在做体内成分的测定,因内标物与代测成分是在是分不开,再加上我的样品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就采用了外标标准曲线法。
--------------------------------------------------------------------------------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啊我支持--------------------------------------------------------------------------------很受用~~~谢谢!!!!--------------------------------------------------------------------------------各位老师,外标法需要注意什么啊--------------------------------------------------------------------------------内标有它的优点,可寻找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特别是在没有已有文献时,能不用内标就不用内标,尽量先优化制样方法。
--------------------------------------------------------------------------------总结的很好,我主要用液相做西药的含量测定,都是用外标法,操作很简单,容易。
去年还做了一个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用液-质联用法,内标法。
试验中发现内标和外标的不同情况应用,感觉当仪器响应变化很大时,必须选用内标法,否则测定就没有意义了。
--------------------------------------------------------------------------------我谈谈我的看法:内标法是以前针对仪器的不稳定和进样的误差较大而设定的,其在克服仪器,环境因素方面有独到之处,但对于找到合适内标物仍是较大难题.这不用我多说.但对于现在仪器条件,有时内标不如外标,我从方法准确方面谈谈我的看法.在用外标法做含量测定时,药典采用多种限制条件来控制方法误差,如系统适应性,控制供试与对照浓度的差异范围等.系统适应性用来判定仪器能否达到稳定要求,一半waters和agllent的连续进样误差在1%以内,自动进样就更不用说了.达到要求时,其仪器部件特别是件测器表明已稳定,可以进样.通过控制供试与对照浓度的差异范围是通过减少标准曲线不完全过圆点造成的方法误差.1.一般外标法的步骤为对照供试各2份,每份2针,取平均计算.其误差为(4*0.2%(称量)+4*0.2%(稀释)+2%(仪器)*4)/2=4.8%.内标法为两份各一针,其误差为2*0.2%(称量)+2*0.2%(一次稀释)+0.2%(转移)+0.2%(二次稀释)+2*2%(仪器)=5.2%,如果仪器误差很小或在1%以内时,可以看出内标对外标的相对误差要大.内标相对外标还有一次内标物的转移和稀释所多造成的人为误差,且无法通过重复取平均来消除.其人为因素影响占较大成分.在仪器高度发达的今天,仪器的误差已经在人为误差之下.所以其为准确度不如外标的主要原因.2.在测定含量时,内标法还有内标物与供试杂质或杂峰重叠的风险,此时内标定量也不如外标准确.3.做体内药分时,在处理前加内标,也存在内标物与血桨结合,萃取损失等缺点,且同样与待测物一样,重复性不佳,也无法保证每次处理内标与待测物的回收比率一致,这时就不如外标的实迹值准确,因为在定方法时,其可能损失已经有回收率应大于.....这个指标来控制.4.单个误差比较.在选取色谱条件时(尤其是气相),其很多参数是依据待测物来定,在制定其检测条件时,其待测物的耐受性一般是要验证的,以保证其个人,仪器,实验室间的误差,在此条件下,其方法对于内标物,其耐受性一般均不会优于待测物,即其在仪器变化的影响,内标大于待测物,其内标就不如外标方法稳定.我做气相时就经常因温度对内标的挥发和聚集不利而导致校正因子误差很大,所以评判时要看其使用的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是个人愚见,欢迎指正!下载文档收藏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隐藏色谱定量方法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 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 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 i 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 i 组分的量: W =A (W ) /(A ) (7.36) 式中 W 与 A 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 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 ) 及(A ) 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 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内标”的由来是因为标准(对照)物质加入到样品中,有别于外标法。
该对照物质称为内标物。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不是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如有难气化组分),或检测器不能对每个组分都产生信号,或只需测定混合物中某几个组分的含量时,可采用内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