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我们》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观后感
在喻文德老师的推荐下,我去观看了由《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的《我们》栏目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演讲。感觉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和学习上种种让人深思的知识。
俞敏洪和印象中的一样,很幽默,演讲的也非常有感染力。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是经历磨练才获得心在成就,曾经三次参加高考而最终考入北京,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意志,使我对俞敏洪肃然起敬。
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有所感悟。大学两年的光阴,等到大学毕业时,回首看看大学两年,那将会是怎样的空虚和叹惋,所以说现在应该珍惜在大学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让大学的生活充满意义。
俞敏洪在讲座中提到,要多看书,这是一个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充实自己大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有些人生的真谛和哲理只有通过读书才能领悟到,所以说读书能改善一个人的修养,会使一个人的生活趋向自我的高远。
舍与得,是本次讲座给我的另一大触动,就是在生活中如果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就必须要舍弃另外一些东西,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当然,我想如果说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就会得到你想的东西,它还需要你的付出和努力,这就是我对舍与得的感悟。
还有,俞敏洪的经典理论:人的生活方向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小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踩过你而不会以你的痛苦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我们应该像大树一样的活着,即使被埋在泥土间,你依然能吸收土地养分,成长起来。当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进你,给人一片绿色,或者是美丽的风景,死了就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所以说我们现在就应该埋下树的种子,然后吸收土地的养分而茁壮成长,给人带来绿色!还有,我们应该有水一样的精神,为了奔向大海而奔流不息,不能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那样我们是不用再继续努力奔向大海了,但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人在岁月的长河就应该有水的精神,不可以像泥沙那样沉淀下去!
俞老师也曾经告诉我们要交朋友,交好的朋友。
大学时代的确没有那么多的功利,社会上的“功利现象”是怎样的,是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不清楚,不过,大二了,该出去走走了,到社会上混混,了解了解“功利现象”,了解了
解“社会现象”,了解了解社会上的“人和事”。其实在大学里已经出现很多“现象”了,只不过不在表面。
选对是朋友将会受益终生,所以在大学应该多交一些朋友,俞总说:“怎么交到朋友?首先就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值得交往的人,如果自己都不能让其他人接受,又谈何做朋友呢?”要交朋友就要交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比如说,比自己大度,读的书比自己多,英语比自己好,这样跟着他才会有收获。
在大学里最后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为工作做准备。其实这一点我做得还是可以的,我经常到招聘网站上写一些简历,查一查有没有适合我的工作岗位什么的,只是不经常出去打工,没什么实践的经验。俞总说:“我们除了在专业知识上做好就业的准备以外,更多我们还要试着去找一份工作,哪怕是扫地,发传单.......这很丢脸么,不。如果连这样的工作你都找不到你会更丢脸。或者说连这种工作你都做不下去,那就更不用说将来会成就什么大事业了。”我觉得这一点说得非常好,特别是发传单,最近我就发了一次传单,40元/天,挺少的,还要忙活一整天,挺累的,不过我坚持下来了。
我很庆幸,自己还算是一个知道珍惜时间和珍惜生命的人,还有一些生活目标。但是,俞敏洪老师的另一番话,却在心里游荡,挥之不去。就是关于生活志向,俞敏洪老师将他自己,从小就是向往着当水手,那是因为小时候的他认为当水手可以走遍世界各地。至今,他不是水手,但是他已经算是实现了他的志向,那就是可以走遍世界各地,这就是志向。不需要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只需要梦想的方向。
我不得不开始思考,关于自己的志向。想着就会觉得慌,想到梦想,心里就会一片空白。好像目前为止,我最大最明确的梦想就是去一次希腊。在这里留一片空白吧。
俞敏洪老师最最激励我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庆幸自己在大学最最迷茫的时候任然坚持学习,虽然不知道希望前方是怎么样的。因为这句话,我一直保持着一种坚持学习新事物的心态,这种感觉很充实。因为这样,有时候空下来休息的时候,总是觉得对不起我的青春。最后,我希望我能在俞老师的谆谆教导下,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且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怕吃苦辛劳的让它付诸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