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寺庙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
全面整治寺庙建设工程方案
全面整治寺庙建设工程方案一、前言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和历史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寺庙建设工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破坏,许多寺庙建筑和环境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寺庙的面貌和形象。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寺庙建设进行全面整治,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宗教需求,保护文化遗产,提升环境质量,增加宗教活动场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整治目标1. 保护文物遗产。
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寺庙建筑和文物,要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 提升环境质量。
通过整治工程,改善寺庙周边的环境,增加绿化覆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寺庙的整体环境质量。
3. 完善基础设施。
对于古老的寺庙建筑,要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设施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使之更好地满足宗教和文化需求。
4. 增加宗教活动场所。
通过整治工程,增加宗教活动和文化交流场所的数量,提升寺庙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为信众提供更好的宗教服务。
5.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整治工程,加大对寺庙建设的投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寺庙建设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动力。
三、整治措施1. 加强保护文物遗产。
对于百年以上的古寺庙建筑和文物,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同时,要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配备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加强对文物的管理和保护。
2.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对于寺庙周边的环境问题,要加强整治工作,增加绿化覆盖,改善排水系统,清理垃圾和污染源,净化空气和水质。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整治工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对于古老的寺庙建筑,要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设施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比如增加供水和供电设施,改善通风和采光条件,修复古建筑的漏水和裂缝等问题,保证信众和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4. 建设新的宗教活动场所。
在整治工程中,还要考虑增加寺庙的宗教活动场所,比如修建新的礼拜厅、禅堂、经堂等,扩大寺庙的宗教活动范围,增加信众和游客的接待能力。
寺庙项目实施方案范本
寺庙项目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寺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等多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寺庙面临着管理不善、资源匮乏、文物保护不力等问题,亟待进行改善和提升。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寺庙进行综合改造和提升,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同时也能够满足当代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追求。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寺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2. 优化寺庙的功能布局,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3. 强化寺庙的宗教活动和文化交流功能,丰富宗教文化体验和活动项目;4. 增强寺庙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项目实施方案1. 文物保护与修复首先,对寺庙内的文物进行全面调查和分类,制定文物保护和修复计划。
根据文物的不同特点和状况,采取科学的修复技术和手段,确保文物的完好保存和展示。
2. 功能布局优化对寺庙的建筑布局和功能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提升接待大厅、礼佛殿、藏经阁等核心功能区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同时,完善游客服务设施和便民设施,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
3. 宗教文化活动丰富化开展寺庙的宗教文化活动,如佛经讲座、法会祈福、佛教艺术展览等,吸引更多信徒和游客参与。
同时,加强与当地社区和学校的合作,组织宗教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 管理与运营提升加强寺庙的管理团队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推行科学的财务管理和营销策略,实现寺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项目预期成果经过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和推进,预计将取得以下成果:1. 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寺庙内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展示;2. 寺庙的功能布局得到优化,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3. 宗教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吸引了更多的信徒和游客参与;4. 寺庙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市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
**市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编制依据 (1)1.3主要研究内容 (2)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3)2.1项目提出的背景 (3)2.2项目建设的意义 (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7)3.1项目定位与目标 (7)3.2项目用地现状 (7)3.3存在的问题 (8)3.4总图布局分析 (8)3.5功能分区 (8)3.6建设内容及规模 (9)第四章工程方案 (11)4.1工程设计理念 (11)4.2工程设计目标 (12)4.3工程设计方案 (12)第五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0)5.1编制依据 (20)5.2投资估算 (20)5.3资金筹措 (21)5.4投资计划 (22)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 (23)第七章结论及建议 (24)附件:1、**市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编制委托书附图:1、项目地理位臵图2、景观结构平面示意图3、功能区分布平面示意图4、水系统平面布臵示意图5、植被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6、道路交通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7、科普教育与休闲活动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8、旅游服务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市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市园林局3、项目法人:4、项目负责人:5、建设地址:**市白马寺山风景区内6、项目总投资:万元7、资金来源:市级财政资金1.2 编制依据1、**市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编制委托书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市城市总体规划》4、《**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晋市政发[2007]30号6、《**市园林绿化管理实施细则》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8、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9、**市园林局提供的有关资料1.3 主要研究内容对**市白马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根据**市园林局提供的基础材料及数据,对综合整治方案及建设规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投资项目分项详细法估算了项目总投资。
某寺庙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1.2 编制依据 (1)1.3 主要研究内容 (2)1.4 主要工程内容 (2)1.5 主要研究结论 (3)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第二章文物资源条件分析 (5)2.1 区域概况 (5)2.2 资源条件分析 (5)第三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2)3.1 项目背景 (12)3.2 实施的必要性 (15)第四章场址条件分析 (19)4.1 项目位臵 (19)4.2 建设条件 (19)4.3 项目建设条件评价 (22)第五章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23)5.1 保护区划 (23)5.2 项目区环境现状 (23)5.3 环境整治方案 (26)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 (48)6.1 设计依据 (48)6.2 节能原则 (48)6.3 节能目标 (48)6.4 节能、节水措施 (49)第七章环境保护 (51)7.1 编制依据 (51)7.2 **寺周边环境现状 (51)7.3 主要污染来源 (52)7.4 环境保护措施 (52)7.5 景区环保措施建设 (56)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58)8.1 编制依据 (58)8.2 劳动安全卫生 (58)8.3 消防 (59)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 (62)9.1 建设期组织管理 (62)9.2 项目监理 (64)9.3 运行期组织管理 (64)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66)10.1 进度计划 (66)10.2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66)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1.1 编制依据 (69)11.2 建安工程费 (69)11.3 其他费用估算 (71)11.4 投资估算结果 (71)11.5 资金筹措 (72)第十二章项目招标 (74)12.1 编制依据 (74)12.2 项目基本情况 (74)12.3 招标方式 (74)12.4 招标范围 (74)12.5 招标组织形式 (75)第十三章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76)13.1 财务分析 (76)13.2 社会效益评价 (76)第十四章项目风险分析 (79)14.1 投融资风险 (79)14.2 项目实施风险 (81)14.3 项目运营风险 (82)第十五章结论及建议 (83)15.1 结论 (83)15.2 建议 (83)附件:1、**市**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2、《**市**寺地理位臵图》3、《**市**寺保护区划图》4、《**市**寺现状总图》5、《**寺总平面图》6、《**市**寺基础设施布臵图》7、《**寺墓塔区总平面布臵图》8、《**寺办公管理区总平面布臵图》9、土地批复文件10、环境影响批复文件11、**市人民政府配套资金的承诺第一章概述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国家“十一五”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省**市**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单位:**市文博馆项目法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地址:**市**镇王村村舍利山腰1.2 编制依据1、**市**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国家“十一五”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发改社会[2007]983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7、《国家文物局“十一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8、《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9、《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10、《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11、《文物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12、《**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3年修正)1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5、《**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16、《**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17、原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18、《**寺总平面布臵图》19、国家现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20、**市文博馆提供的基础资料1.3 主要研究内容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场址条件分析3、文物资源条件分析4、工程技术方案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社会效益分析7、风险分析等1.4 主要工程内容项目整治的重点为安防、消防及防洪,主要整治工程内容如下表:主要整治工程内容表序号项目现状整治内容一安防未设安防系统增设一套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保安巡更系统和实体防护系统二消防少量灭火器修建一座100m3消防水池,配备相应的消防报警系统及灭火设施;修建一条消防通道三防洪排水自然沟渠建设泄洪渠310m,排水渠520m,排水暗沟200m四危岩体治理、护坡及挡土墙设臵有少量治理三处危岩体,建设护坡854m2,新建挡土墙65m3五供水水源供应不足建60m3的蓄水池收集雨水作为绿化的道路冲洗用水六供电临时架线通电架设2500m高压电缆,设一台80KVA变压器七道路消防通道不畅通、步道不完善新建消防通道,新建连接消防通道和现有道路的400m车道,新建一条200m的步道八墓塔保护无保护设施整治环境,建设看护房、安装安防设备九办公管理用房及厕所办公用房设于古建筑内,厕所位臵不当新建120m2的办公管理用房,拆除现有厕所,购臵一座四蹲位的环保厕所十绿化植被较好零星绿化70m21.5 主要研究结论**市**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周边环境提升工程设计方案
寺庙周边环境提升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寺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提升寺庙周边环境的质量和游客的参观体验,本项目将针对寺庙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提升改造。
二、设计目标1. 保护文化遗产,恢复和弘扬寺庙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2. 提升寺庙周边环境的质量和景观效果,营造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3. 优化游客参观路线和体验,提高寺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 促进寺庙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设计内容1. 寺庙本体保护与修复:对寺庙建筑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护,恢复其历史风貌,提升建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 周边环境整治:清理和整理寺庙周边的杂物和垃圾,改善卫生条件;对周边的建筑物和景观进行改造和提升,使之与寺庙环境相协调。
3. 绿化景观提升:增加绿化面积,种植适宜的植物,打造优美的自然景观;设置休闲步道和观景平台,提供给游客舒适的参观体验。
4. 文化展示与解说:通过设置文化解说牌、展览馆等形式,向游客展示寺庙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举办文化活动和节庆,增强寺庙的文化氛围。
5. 旅游设施完善:增设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和购物设施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优化游客参观路线,提高参观效率和体验质量。
6. 社区参与与发展:鼓励周边社区居民参与寺庙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分享保护和利用寺庙资源的成果;发展社区旅游,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四、设计原则1. 保护优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寺庙的历史文化遗产,确保不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环境格局。
2. 自然和谐: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选用适宜的植物和材料,打造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景观。
3. 文化传承:挖掘和弘扬寺庙的文化内涵,通过景观设计和文化展示,传递历史和宗教文化的魅力。
4. 游客体验: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注重游客的参观体验和舒适度,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设施。
寺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寺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随着宗教信仰的复兴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寺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许多寺庙面临着管理不善、缺乏文化传承和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寺庙进行改造和提升,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 保护和传承寺庙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升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提升寺庙的管理水平,提高其对外开放的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信徒。
3. 丰富寺庙的文化内涵,打造成为宗教信仰、文化体验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综合性场所。
三、项目内容1. 寺庙修缮:对寺庙的建筑、壁画、雕塑等进行修复和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
2. 设施改善:完善寺庙的基础设施,包括停车场、卫生间、导览系统等,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3. 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佛经讲座、书画展览、传统节日庆祝等,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文化爱好者。
4.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网络、媒体等,对寺庙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引进外部资源:吸引文化机构、企业等外部资源,进行合作开发,丰富寺庙的文化体验项目,如文创产品、体验活动等。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立项阶段: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争取相关资金支持。
2. 前期准备:进行寺庙的现状调研,编制详细的改造方案,确定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计划。
3. 实施阶段: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寺庙的修缮和设施改善工程,组织文化活动,开展宣传推广等工作。
4. 后期管理:建立健全的寺庙管理机制,保持寺庙的良好状态,持续开展文化活动和宣传推广工作,确保项目的长期效益。
五、项目预期效益1. 保护和传承寺庙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升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提高寺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信徒,增加寺庙的收入和影响力。
3. 丰富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寺庙保护工程方案
寺庙保护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寺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意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寺庙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修复任务。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寺庙保护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寺庙文化,使寺庙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目标1. 保护寺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维护寺庙原有的古建筑风貌;2. 提高寺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3. 强化寺庙的文化功能,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4. 增强社会公众对寺庙的保护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寺庙保护和传承。
三、工程内容1. 寺庙保护规划编制(1)对寺庙的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进行调查研究,编制《寺庙保护规划》;(2)明确寺庙保护的总体目标、保护原则、工程范围和重点工程项目。
2. 寺庙建筑结构安全评估(1)对寺庙主要建筑结构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安全状况;(2)确定建筑结构的加固、修复和保护方案,提出改善建筑结构安全的措施。
3. 寺庙文物保护(1)对寺庙内的文物进行清点和整理,建立文物档案;(2)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对文物进行加固、修复和保护,确保文物得到有效保存和传承。
4. 寺庙环境整治(1)对寺庙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周边道路、景观和绿化环境;(2)采取措施保护寺庙周边的环境卫生,维护寺庙的整体环境形象。
5. 寺庙文化功能提升(1)充分发挥寺庙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多重功能,开展文化、展览、教育等活动;(2)加强与周边社区和学校的合作,开展寺庙文化传承和教育工作。
6. 寺庙公众参与(1)组织社区居民、学生、志愿者等参与寺庙保护工作;(2)开展寺庙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寺庙保护的认识和支持。
四、工程技术要求1. 尊重寺庙原有历史和建筑风格,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结构、材料和风貌;2. 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3. 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和工艺,保护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
庙宇整改实施方案
庙宇整改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庙宇作为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民众的信仰情感和文化传统。
然而,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庙宇存在着管理不善、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庙宇的形象和信仰者的体验。
二、整改目标。
1. 提升庙宇管理水平,确保庙宇环境整洁、安全;
2. 修缮庙宇建筑,保护文物和历史遗产;
3. 丰富庙宇文化内涵,提升庙宇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三、整改措施。
1. 加强管理力量,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值班和巡视,确
保庙宇环境整洁、安全;
2. 对庙宇建筑进行全面检查,修复老化、损坏的建筑构件,保护庙宇的文物和
历史遗产;
3. 开展庙宇文化活动,举办庙会、讲座等活动,丰富庙宇的文化内涵,吸引更
多的信徒和游客。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2. 加强宣传,让信徒和社会公众了解整改计划和意义,增强参与整改的积极性;
3. 落实整改措施,按照计划逐步推进,确保整改工作有序进行;
4. 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整改效果达到预期。
五、预期效果。
1. 庙宇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环境整洁、安全;
2. 庙宇建筑得到修缮,文物和历史遗产得到保护;
3. 庙宇文化内涵丰富,社会功能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六、总结。
庙宇整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本次整改实施方案的推进,相信庙宇将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信徒和社会公众心中的一座精神家园。
愿庙宇整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修缮寺庙工程方案(3篇)
第1篇项目名称:某寺庙修缮工程项目地点:某市某区某寺庙建设单位:某市某区某宗教事务管理局施工单位:某市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某市某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某市某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工程概况:该寺庙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当地一处著名的宗教文化遗址。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寺庙部分建筑已出现严重损坏,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经研究决定对该寺庙进行修缮。
二、工程目标1. 恢复寺庙原有风貌,确保寺庙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提高寺庙的防灾、抗震能力,确保寺庙及游客的安全。
3. 优化寺庙内部环境,提高游客参观体验。
4. 保护寺庙周边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范围1. 主体建筑修缮: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观音阁等。
2. 建筑附属设施修缮:山门、廊道、围墙、水池、石阶等。
3. 水电系统改造:更换老化电线、水管,增设照明、排水设施。
4. 附属设施改造:停车场、厕所、休息区等。
四、工程实施方案1. 主体建筑修缮(1)大雄宝殿:对梁、柱、檩、椽等木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更换腐朽部分;对墙体、屋面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2)天王殿:对梁、柱、檩、椽等木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更换腐朽部分;对墙体、屋面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3)钟鼓楼:对钟鼓楼木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更换腐朽部分;对墙体、屋面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4)观音阁:对梁、柱、檩、椽等木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更换腐朽部分;对墙体、屋面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2. 建筑附属设施修缮(1)山门:对山门木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更换腐朽部分;对墙体、屋面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2)廊道:对廊道木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更换腐朽部分;对墙体、屋面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3)围墙:对围墙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4)水池:对水池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5)石阶:对石阶进行修缮,恢复原有风貌。
3. 水电系统改造(1)更换老化电线、水管,增设照明、排水设施。
寺院专项整治方案范本
一、宗教活动管理改进1、严格规范寺院的宗教活动,制定详细的宗教活动管理规程,并对在进行宗教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2、建立宗教活动审批制度,对于重大的宗教活动需提交审批,确保宗教活动的合法性和有序性。
3、加强对僧侣的宗教教育,培养良好的宗教素养和良好的宗教修养,提高僧侣的宗教活动水准和服务水平。
二、寺院管理水平提升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对寺院内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2、完善寺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宿舍、食堂、宣讲厅等基础设施,提高僧侣的居住和工作条件,增强对僧侣的管理和服务。
3、加强对僧侣和信徒的宣传教育,提高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对寺院的信仰和归属感。
三、寺院文化传承加强1、加强对寺院文化传承的研究和保护,开展寺院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保护寺院文化传承的持续性和传承性。
2、开展寺院文化传承的教育活动,如佛经研读班、佛教文化讲座等,提高信徒和僧侣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积极开展寺院文化传承的交流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学、举办佛教文化展览等,促进寺院文化传承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
四、寺院规范经营1、建立寺院经营管理规则,严格规范寺院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经营活动,提高寺院的经营规范性和合法性。
2、加强对寺院经济发展的督促和激励,鼓励寺院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项目,提高寺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
3、加强对寺院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寺院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杜绝一切违法违规经济活动。
1、开展佛教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推动佛教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的结合,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
2、开展佛教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宣传活动,推动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增强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3、加强对寺院的精神文明创建的督导和激励,推动寺院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高寺院的精神文明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寺院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寺院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寺院是佛教信徒修行、学习佛法、参与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寺院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庙宇老旧、庙内卫生不佳、庙外环境脏乱差等。
为了改善寺院环境,提升寺院形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整治实施方案。
首先,要对寺院内部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治。
庙宇建筑需要进行修缮和保养,保持庙宇的原貌和历史风貌。
庙内的卫生状况也需要得到重视,要加强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庙内的整洁和干净。
同时,还要规范庙内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庙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要对寺院外部环境进行整治。
庙外的道路、广场、绿化等都需要进行美化和修缮,提升庙外环境的整体品质。
同时,要加强对庙外环境的管理,禁止乱倒垃圾、乱贴乱画,维护庙外环境的整洁和秩序。
另外,还要加强对寺院周边环境的整治。
寺院周边的市容市貌也是寺院形象的一部分,需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管理和整治,提升寺院周边环境的整体品质。
最后,要加强对信徒和游客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信徒和游客的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好寺院的环境。
总之,寺院环境整治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庙内外的整体情况,制
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加强管理和监督,提升寺院的整体形象和
环境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信徒和游客的需求,维护好
寺院的环境,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
重庆市某寺庙修复建设项目项目策划书
重庆市某寺庙修复建设项目项目策划书篇一:重庆市北碚区某寺庙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论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
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
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寺历史悠久,位于##########区##########镇##########村五社,该寺始建于明初,兴于明清,上世纪五十年代寺庙建筑被毁。
修复##########寺,恢复其昔日荣光,既可充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又能将特色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一、有利资源及条件##########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较好,极目远眺,##########全景尽收眼底,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诚心敬佛净心,休养生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修复扩建##########寺将遵循顺应自然,合理布局,以绿色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寺打造为“天人合一、人天感应”的佛门圣地;成立景点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先进的寺庙管理理念,使##########寺的有利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
二、实施方式##########寺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
庙宇场所整治方案
庙宇场所整治方案背景介绍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庙宇一直是人们朝拜神明、祈福祈福、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
但是,近年来,一些庙宇场所管理混乱、秩序混乱、安全隐患较大,严重影响到市容市貌和社会稳定。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制定庙宇场所整治方案。
整治目标制定庙宇场所整治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保护庙宇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整治的具体目标包括:1.将庙宇场所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2.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3.提高场所卫生和环境卫生水平;4.加强文物保护,维护庙宇文化遗产;5.严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整治措施制定庙宇场所整治方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实施。
加强管理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量和建立管理体系等措施,对庙宇场所的管理进行规范化。
要求在管理制度中规定各项规定,包括管理范围、管理职责、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等。
加强安全管理一些庙宇场所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建筑物老化、火灾风险、地下室贮存物品堆积等。
为了消除这些隐患,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完善的防火设施、消防检查、维修和更新建筑物等。
提高卫生水平场所卫生是保证场所公共卫生的必要条件,根据庙宇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开展日常清洁工作。
另外,在为一些庙宇场所增设卫生设施的同时,还可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监督和检查,并依法处理卫生不合格的场所。
加强文物保护庙宇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对庙宇文物的保护。
要加强庙宇文物的监管,规范管理,防止文物被盗取、毁损和失窃。
同时,加强庙宇文物的保护教育,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
严禁违法犯罪行为在庙宇场所的整治中,必须保证法律和法规的严格执行,特别是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庙宇作为公共场所,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被用来做违法犯罪活动。
信息管理针对现有的场所管理情况,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场所管理信息的分类、统计和分析,为庙宇场所后续的整治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寺院专项整治方案范文
寺院专项整治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寺院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也是宗教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寺院管理及建设问题日趋突出。
一些寺院存在着管理不严、混乱、秩序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文明和信仰秩序。
为了加强对寺院的管理和整治,有效提升寺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寺院管理水平: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规范寺院内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僧人的管理和培训,提升寺院管理水平。
2. 保护宗教文化遗产:加强对寺院建筑、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确保寺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改善寺院环境:规范寺院的建筑规划和环境布局,提升寺院的景观和风貌。
4. 提升寺院的社会形象:通过整治行动,树立寺院的良好形象,提升社会信众对寺院的认可度和尊重度。
三、整治内容1. 加强对僧人的管理和培训(1) 建立僧侣管理系统,建立规范的僧侣管理制度,明确僧侣的等级和职责,规范僧侣的日常生活和修行行为。
(2) 开展僧侣培训,提高僧侣的宗教素养和专业技能,加强对僧侣的精神引导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僧侣人才。
2. 规范寺院管理制度(1) 建立寺庙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机构和责任分工,加强对寺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2) 完善寺院管理制度,规范寺院内部的管理流程和程序,加强对寺院有关事务的统筹协调。
3. 保护寺院文物和文化遗产(1) 制定文物保护方案,加强对寺院文物的鉴定、保护和修缮工作。
(2) 加强对寺院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寺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 规划寺院建筑和环境布局(1) 制定寺庙建筑规划方案,提升寺院的建筑风格和景观效果。
(2) 对寺庙的环境布局进行规划,提升寺院的整体环境品质,美化寺庙周边环境。
5. 建设寺院公共设施(1) 完善寺院的基本设施,建设完善的饮食、住宿和交通设施,提升寺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2) 完善寺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寺院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等公共设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寺庙重建工程方案模板范本
寺庙重建工程方案模板范本一、项目背景(一)项目概况该寺庙重建工程位于中国某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寺庙,自建成以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寺庙占地宽广,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当地的重要宗教文化遗产之一。
(二)重建的必要性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该寺庙的建筑主体、附属建筑、围墙和环境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问题,建筑结构稳固性较差,已成为该地区宗教及文化遗产的突出问题。
因此,为了维护和传承该寺庙的文化价值,保护其历史遗迹,重建寺庙是非常必要的。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寺庙的重建,完善其建筑结构和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承载宗教活动和文化传承,提高其对外开放和服务水平,提升其在当地宗教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范围1. 主要包括寺庙主建筑群、附属建筑以及围墙和环境的整体重建;2. 同时对寺庙内部的设施设备、室内装饰进行整修和更新;3. 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良和强化。
(二)工程内容1. 寺庙建筑:对寺庙主建筑进行详细的结构、材料检测与评估,制定重建方案;对附属建筑进行维修和改造;2. 围墙和环境:认真排查现有围墙和周边环境的损坏和老化问题,进行整修和更新;3. 设施设备:对寺庙内部的照明、通风、供暖等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进行必要的更新;4. 室内装饰:对寺庙内的壁画、雕塑、装饰等进行保护和维修,使其得以恢复和保留。
(三)工程要求1. 遵循文物保护原则:在重建过程中,要尊重历史遗迹,保护原有建筑风貌,保留和修复历史文化遗产;2. 安全可靠:新建、改造的部分必须符合建筑安全规范,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3. 生态环保:在工程过程中,要注重环保,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建设方案(一)工程流程1. 启动阶段:确定项目范围、调研和勘测现场条件、编制招标文件、确定施工单位等;2. 设计阶段:进行建筑结构、材料和装饰等的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3. 施工阶段: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监理和检验工程进度和质量;4. 竣工阶段:进行工程验收、交付使用。
寺庙保护工程方案范本最新
寺庙保护工程方案范本最新一、背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寺庙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维护和保护寺庙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岁月的长河,自然力量的侵蚀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许多寺庙面临着严重的破损和危害。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寺庙,有必要制定一份完善的寺庙保护工程方案范本,以便全面保护我国丰富的寺庙文化遗产。
二、保护目标1. 保护目标:以全面保护和传承寺庙文化遗产为目标,通过综合的保护工程来保护和修复受损的寺庙建筑和文物,保持其原始风貌和历史特色。
2. 保护内容:包括寺庙建筑的修复、加固和保护,文物保护和修复,环境保护和管理等方面。
三、保护原则1. 保持原始风貌:在修复和保护过程中,尽量保持寺庙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特色,避免过度改动和破坏。
2. 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始面貌和历史价值,不擅自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修缮。
3. 全面保护:全面保护寺庙建筑和文物,包括建筑修复、文物修复、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措施。
四、保护内容1. 寺庙建筑修复:对于受损的寺庙建筑,进行全面的修复和加固,包括木结构、砖石结构和彩绘等方面。
2. 文物保护修复:对于寺庙内的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包括建筑内部的佛像、壁画等文物。
3. 环境保护和管理:对于寺庙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管理,包括绿化、道路修缮、污染治理等。
4. 安全防护设施:在寺庙的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墙、栏杆、警示标识等,确保寺庙的安全。
五、保护措施1. 建筑修复和加固:对于受损的建筑进行全面的修复和加固工作,包括木结构、砖石结构和彩绘等方面,确保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文物保护修复:对于寺庙内的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包括佛像、壁画等文物的修复和保护。
3. 环境保护和管理:对于寺庙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包括绿化、道路修缮、污染治理等。
4. 安全防护设施:在寺庙的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墙、栏杆、警示标识等,确保寺庙的安全。
寺庙重建实施方案
寺庙重建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老的寺庙在现代城市中面临着重建和修缮的需求。
作为重要的宗教文化遗产,寺庙的重建实施方案需要谨慎制定,以确保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
本文将针对寺庙重建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首先,寺庙重建实施方案应当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原址原貌,尽可能保留和修复原有建筑结构和风貌。
在重建过程中,应当遵循古建筑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尽量采用传统的建筑方式和手工艺,以保持寺庙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其次,寺庙重建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现代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
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功能性改造和现代化设施更新,以满足当代人们的宗教需求和生活便利。
同时,应当注重寺庙周边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合理规划寺庙的用地和周边景观,使其融入现代城市环境中,成为城市的一道文化景观。
再者,寺庙重建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建筑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同时,应当注重寺庙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保养体系,以保证寺庙长久保存和传承。
最后,寺庙重建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宗教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市民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寺庙重建工作中来,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寺庙重建实施方案需要在尊重历史文化、符合现代城市规划、注重安全可持续发展和调动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寺庙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寺庙重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些古老的寺庙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国家文物局关于定林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定林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
计方案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14.04.17
•【文号】办保函[2014]264号
•【施行日期】2014.04.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定林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的意见
(办保函〔2014〕264号)
山西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审批高平市定林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请示》(晋文物[2013]26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认为所报方案设计深度不足,应作如下补充完善:
一、应补充整治范围内现状勘察内容,对文物环境现状、破坏因素等情况进行评估,以作为环境整治内容和措施的依据。
二、应注意整治措施的合理性、针对性,补充说明相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并评估其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应补充、细化广场铺墁、给排水、挡土墙、相关景观设计等有关内容和相应图纸。
四、对涉及安防、消防的内容,应编制专项方案按有关程序另行报批。
五、应抓紧编制保护规划,以统筹考虑文物保护与环境整治等问题。
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组织相关单位修改、完善设计方案,经你局核准后,另行报批。
专此。
国家文物局
2014年4月17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建议书**市**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编制依据 (1)1.3主要研究内容 (2)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3)2.1项目提出的背景 (3)2.2项目建设的意义 (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7)3.1项目定位与目标 (7)3.2项目用地现状 (7)3.3存在的问题 (8)3.4总图布局分析 (8)3.5功能分区 (8)3.6建设内容及规模 (9)第四章工程方案 (11)4.1工程设计理念 (11)4.2工程设计目标 (12)4.3工程设计方案 (12)第五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0)5.1编制依据 (20)5.2投资估算 (20)5.3资金筹措 (21)5.4投资计划 (22)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 (23)第七章结论及建议 (24)附件:1、**市**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编制委托书附图:1、项目地理位臵图2、景观结构平面示意图3、功能区分布平面示意图4、水系统平面布臵示意图5、植被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6、道路交通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7、科普教育与休闲活动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8、旅游服务体系平面布臵示意图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市**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市园林局3、项目法人:4、项目负责人:5、建设地址:**市**寺山风景区内6、项目总投资:15120万元7、资金来源:市级财政资金1.2 编制依据1、**市**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议书编制委托书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市城市总体规划》4、《**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晋市政发[2007]30号6、《**市园林绿化管理实施细则》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8、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9、**市园林局提供的有关资料1.3 主要研究内容对**市**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根据**市园林局提供的基础材料及数据,对综合整治方案及建设规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投资项目分项详细法估算了项目总投资。
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市位于**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市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煤气层、锰铁矿、铝土矿、铜、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有“煤铁之乡”之美称。
**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森林面积38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6%。
**市是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21.4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72立方米。
第一大河流沁河,发源于沁源县境内,全长485公里,汇入黄河。
第二大河流丹河,全长121.5公里,发源于高平境内,注入沁河。
**市**寺森林公园2002年9月**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公园总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约4公里。
按照**寺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通过对公园内沉陷区综合整治,逐步形成集植物保护、研究功能和科普教育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和提供市民闲暇休闲娱乐场所。
**市**接受**市园林局委托,对**市**寺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项目进行分析和论证。
2.2 项目建设的意义1、项目的建设是对煤矿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为**地区煤矿沉陷区治理问题上指出一条新路。
**寺山地下为**煤业集团下属古书院煤矿和凤凰山煤矿的采空区,据2005年省第三地质勘察院勘察数据显示:**寺森林公园中现有地面裂缝至少在37条以上,长50米-500米、宽10厘米-50厘米、可见深度1米-5米,对公园内林地、道路、寺庙等建筑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本次项目将**寺山沉陷治理与建设城市植物园充分结合,具有创新意义,利用原有生态系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对当地煤矿沉陷区治理问题上指出一条新路。
2、项目的建设是**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大举措,是**市迈向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的重要一步。
**市植物园地处**寺森林公园的南部,是城市与森林公园的重要连接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寺森林公园将成为**市公园体系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一项重大举措。
园林城市是一个载体,目的是提高城市品位,提高文明水平。
项目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充满活力,而且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不仅加强了环境保护,建立起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碧水蓝天绿地,而且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利于聚集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投资兴业。
**寺森林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是**市的一处旅游景点,同时也是这个城市的天然生态屏障,**市植物园位于**寺森林公园内,项目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城市形象,而且符合**市绿化总体规划,对构建生态园林城市,推动城市新区建设具有实际意义,并将成为**市的生态核心、景观核心、休闲核心和城市标志,所以项目建设是**市迈向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的重要一步。
综上,植物园改扩建是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水平的需要,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
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地块位于**寺山生态区总体规划范围内,与城市紧密结合,与泽州路相邻,内部交通体系完整,交通便利,与居民生活联系紧密。
2、地形空间多样化场区内度地形丰富,山谷相错,地形高差约100米,空间地形有利于多样性小气候形成,满足植物立地条件,为场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3、基本不需前期拆迁工作场区用地以农业用地和废弃矿区为主,项目建设前期拆迁工程量较小4、政府重视,建设单位积极由于**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寺山生态区总体规划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
后期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积极筹备,并与多单位进行沟通,已经完成了部分工作,项目进行进展都按建设单位计划进行。
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3.1 项目定位与目标3.1.1项目定位项目定位于具有地域特色的市级植物公园,力求高水准,代表植物园的发展方向。
为广大市民感知和了解植物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促进人、植物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并成为大众休闲公园。
3.1.2建设目标1、力求特色鲜明、内涵科学,能代表植物园未来发展方向2、植物兼具丰富性与多样性3、植物生态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4、建成国家一流市级植物园3.2 项目用地现状**市植物园占地面积110公顷,位于**寺山风景区内中南部,项目区南临陵沁路,东靠泽州路,交通极为便利。
场区现为北高南低,中部为谷地,低洼处为煤渣地,为汇水集中区,场区总高差接近100米,属典型黄土高原地貌,山、原、川三大地貌均有体现。
丰富多变的地貌有利于营造植物立地展示。
地形植被以农田为主,建筑物极少,以居民住宅为主,荒地集中在北部谷地与南部山头,中部谷底主要为采空区。
降雨通过山脊线流入山谷内径流。
3.3 存在的问题因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寺山风景区内出现地面裂缝、山角滑坡、建筑损毁、水源枯竭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
3.4 总图布局分析3.4.1 总图布局根据**寺山现状地型地貌以及与城市地带周边关系,结合以两大谷地为轴作为重点展示空间并交汇与东侧入口湖区。
植物园将形成两轴、一核心与林带相结合的景观结构,两轴即生态轴、人与植物轴;一核心即中心湖区;林带即背景林区。
(详见《总体结构平面布臵示意图》)3.4.2 竖向布置植物园规划在竖向上依照原有地型地貌,充分利用自然起伏山体形成的山、谷、川地型营造多种植物展示区域。
在谷地汇水区营造人工湖面与湿地景观,因植物园地处黄土高原地带,水资源缺乏,营造湿地体系可对整个**寺山景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3.5 功能分区根据**寺现状地形地貌所形成的山、谷、川等空间及城市地带等周边关系的影响,结合植物生长特性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两条大的谷地为轴作为重点的展示空间并汇于东侧入口湖区。
植物生态轴:北向谷地利于植物生长,结合黄土高原特有地貌,形成植物生态轴;人与自然轴:南向谷地的人与植物轴则表现了两者间的密切关联。
入口区结合湖体将两条轴线相互融合。
分类园区:东北侧地势较高,作为分类园区,按照克朗奎斯特系统进行布局,融观赏和科研为一体。
入口区:与场地中心湖区相结合。
树木园:南侧和西侧高地则以乡土植物为主,包括由雪松、桧柏等形成的密林;以及由花境及典型植物群落等形成的疏林草地或林间密地等。
能源植物专类园:西侧原为采矿废弃矿坑,成为探讨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危机的场所。
通过能源植物分类展示及矿物质过程的诠释,引发参与者对于能源、植被恢复等方面的思考。
科研管理区:提供人们对现代植物科学管理方式的理解。
(详见《功能区分布平面示意图》)3.6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系统、植被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科普教育与休闲活动体系、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以及基础设施。
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下表:表3-1 主要建设内容第四章工程方案4.1工程设计理念1、尊重场所精神场所既指植物园的选址地,也指公园所处的城市。
方案设计在充分了解公园所处地的自然与文化双重特质的基础上,对公园的植被、水系及文化底蕴逐一解析,因势利导公园的规划建设。
2、尊重自然的生态过程,强调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共生为了突出公园的生态特征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方案通过水系梳理、植物配备、竖向设计等一系列设计手法,来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良好关系。
建立集生态及观赏功能于一体的景观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公园生态系统。
3、尊重历史的文脉,体现人与历史、现实与历史的交流城市中的古迹、传说、建筑、花草树木无不在述说着城市的历史,在讲述着曾经在此生活过的人们的故事。
它们承载了历史,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景观要素上,都有保留的价值。
4、建设与城市和谐的开放式公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空间质量的异化,给人们带来的新的闲暇和回归自然的需求,人们需要更加开阔和舒适的休憩空间。
城市公园真正融入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园发挥最大社会、环境效益的最佳途径;设计中公园不设围墙和大门,而是通过对不同性质边界的处理来达到疏导人流的作用,既方便市民使用,又便于管理;通过对公园四周视线的合理处理,将公园四周的城市景观引入公园。
4.2工程设计目标1、人文和谐在现代规划和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塑造以休闲娱乐和生态景观为主导,体现**本地历史文化和“绿水”特色的开放性城市公园,从而进一步加快**市的城市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市的绿地系统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