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必考公式汇总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因式分解常用公式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初中数学解方程所有公式行程问题:(1)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相遇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速度和×时间=路程(3)追及问题:快路程-慢路程=原距离(快车先跑又折返遇到慢车时候用)速度差×时间=路程(4)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顺水(风)路程=顺水(风)速度×顺水(风)时间逆水(风)路程=顺水(风)速度×顺水(风)时间水(风)速=(顺水(风)速度-逆风(水)速度)÷2(5)列车过桥问题:(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工程问题中的:(1)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2)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总工作量在未知的情况下可以看作“1”(4)合作的效率:各效率之和(5)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工作总量调配问题(配套问题):(1)例如课本中:1个螺钉要配2个螺母,即螺钉/螺母=1/2 得到:1×螺母=2×螺钉(2)例如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
初中数学试卷大题公式汇总
一、代数部分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解得:x = -b/a(a ≠ 0)2.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解得:x = (-b ± √(b^2 - 4ac)) / 2a(a ≠ 0)3. 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x + y = a,mx + ny = b,解得:x = (ab - bn) / (an - bm),y = (ac - am) / (an - bm)4. 二元二次方程组:方程组:ax^2 + bx + c = 0,dx^2 + ex + f = 0,解得:x = (e^2 - 4df) / (4d),y = (b^2 - 4ac) / (4d)5.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6. 完全平方公式:a^2 + 2ab + b^2 = (a + b)^2,a^2 - 2ab + b^2 = (a -b)^27.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将多项式中的公因式提取出来,如:a^3 + 3a^2b +3ab^2 + b^3 = a(a^2 + 3ab + 3b^2) + b^38. 公式法分解因式:根据公式分解因式,如:a^3 - b^3 = (a - b)(a^2 + ab + b^2)二、几何部分1. 三角形面积公式:(1)底×高÷2(2)边×边×sin∠B÷22. 矩形面积公式:长×宽3. 正方形面积公式:边×边4. 圆的面积公式:π×半径×半径5. 圆的周长公式:2π×半径6. 梯形面积公式:(上底 + 下底)×高÷27. 正多边形面积公式:边×边×∠A×n÷360(其中n为边数)8. 圆柱体积公式:底面积×高9. 圆锥体积公式:底面积×高÷310. 球体积公式:4/3×π×半径^3三、其他部分1.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2. 等腰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3. 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边×边×√3÷44.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 + 长×高 + 宽×高)×25. 正方体表面积公式:边×边×66.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7. 正方体体积公式:边×边×边以上是初中数学试卷大题公式汇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经典必考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经典必考公式大全
以下是初中数学经典必考公式大全: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a²+b²=c²)
2. 等腰三角形底角、顶角相等。
(∠A=∠C)
3. 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4. 两点间距离公式:d=√[(x2-x1)²+(y2-y1)²]
5. 相反数的性质:两个数的和为0,其中一个是正数另一个就是它的相反数。
6. 平方公式1:(a+b)²=a²+2ab+b²
7. 平方公式2:(a-b)²=a²-2ab+b²
8. 平面向量叉积:u(x1,y1)×v(x2,y2)=x1y2-x2y1
9. 三视图状况判定法则:当一个图形的三视图中有一个投影不正立时,这个图形就无法立体实现。
10. 面积公式:矩形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底×高/2,圆面积=πr²。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经典必考公式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必背公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必背公式一、代数部分:1.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a≠0,Δ=b^2-4ac≥0,则求根公式为:x1=[-b+√(b^2-4ac)]/2ax2=[-b-√(b^2-4ac)]/2a2.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其顶点坐标为:横坐标x=-b/2a,纵坐标y=-Δ/4a3.因式分解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a+b)(a-b)=a^2-b^24.平方差公式:a^2-b^2=(a+b)(a-b)5.和差化积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6.一些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sin30°=1/2,cos30°=√3/2,tan30°=1/√3 sin45°=cos45°=1/√2,tan45°=1sin60°=√3/2,cos60°=1/2,tan60°=√37.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n(a1+an)/28.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9.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a1(1-q^n)/(1-q)10.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11.绝对值的性质:-a,=,aab,=,a,*,ba/b,=,a,/,b二、几何部分:1.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2.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两腰相等4.两条平行线与两条截线的关系:两条平行线与另外两条非平行线(截线)形成的内角、外角相等5.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sinA=对边/斜边cosA=邻边/斜边tanA=对边/邻边6.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7.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角8.两角的和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9.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其面积S可以由三边长度a、b、c计算:S=√[s(s-a)(s-b)(s-c)]其中,s=(a+b+c)/2为半周长10.弦切弧定理:圆内一弦的两个弦心角相等,一弦上的切线与此弦所对的弧上任一弦心角相等11.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对于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其面积S=(√3*a^2)/4三、概率统计部分:1.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随机试验的事件A,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事件A发生的次数/试验次数2.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互斥事件A和B,两事件发生的概率之和为P(A∪B)=P(A)+P(B)3.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相互独立事件A和B,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A∩B)=P(A)*P(B)4.条件概率公式:对于事件A和事件B,已知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B)=P(A∩B)/P(B)这里列举的只是初中数学常见到的一部分公式,而实际中考中会用到的公式还有很多,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广泛积累、熟练掌握各类公式,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必背100公式,初中一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数学必背100公式,初中一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公式一:点、角、线。
公式二:平行。
公式三:三角形基本性质。
公式四:三角形全等。
公式五:等腰三角形。
公式六:等边三角形。
公式七:比例。
公式八:相似三角形。
公式九:圆初中生学习数学要掌握和熟悉基本公式。
以下是初中数学公式汇总,希望对考生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公式二次函数表达式ax²+bx+c=0;(a≠0),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参考二次函数进行变形。
解答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先做出抛物线,然后看与x轴交点。
△=b²-4ac;解答公式:x=(-b±V△)/2a;2因式分解经常会用到公式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3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ctg认为有用点个赞吧初中生学习数学要掌握和熟悉基本公式。
初中数学必备公式
初中数学必备公式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数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难度和抽象性质的学科。
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公式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了必备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初中数学必备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b)² = a² + 2ab + b²这是最常用的平方差公式,表示两个数相加后的平方可以展开为该数的平方、两倍乘积和另一个数的平方。
这个公式在解方程、因式分解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公式√a ± √b = √a ± √b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公式用于化简含有二次根式的方程或表达式。
当二次根式内的数相同的时候,可以直接计算;当二次根式内的数不相同时,只能进行合并或拆分。
3. 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斜边余弦函数:cosθ = 临边/斜边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临边这些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定义公式,用于描述角度和三角形的关系。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计算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4.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sinθ = 1/cscθ,cosθ = 1/secθ,tanθ = 1/cotθ这个公式描述了同一个角度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5.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sin(α±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cos(α±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这个公式用于将两个三角函数的和或差表示成乘积的形式。
它在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中非常常用。
6.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θ = 2sinθcosθcos2θ = cos²θ - sin²θtan2θ = 2tanθ / (1 - tan²θ)这些公式用于将一个角的三角函数表示成两倍角的三角函数形式。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初中数学是我们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中的必背公式更是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全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它的根可以通过公式x=(-b±√(b^2-4ac))/(2a)来计算。
2. 平方差公式:(a+b)(a-b)=a^2-b^2,可以用于简化平方差的计算。
3. 一次方程求解公式:对于一元一次方程ax+b=0,它的解可以通过公式x=-b/a来求得。
二、几何公式:1. 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可以使用面积公式S=1/2×底×高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
3. 圆的面积公式:对于已知圆的半径r,可以用面积公式S=πr^2来计算圆的面积。
4. 圆的周长公式:对于已知圆的半径r,可以用周长公式C=2πr来计算圆的周长。
三、数列公式: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可以用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2.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n/2×(a1+an),可以用来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3.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a1×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可以用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4.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q^n-1)/(q-1),可以用来计算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四、概率公式:1. 事件的概率: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等于事件A发生的次数n(A)与总的可能性次数n的比值,即P(A)=n(A)/n。
2. 互斥事件的概率:对于互斥事件A和B,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为0,即P(A∩B)=0,那么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概率为P(A∪B)=P(A)+P(B)。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归纳一、代数部分1. 有理数-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8,( -3)+(-5)=-(3 + 5)=-8。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3+( - 5)=-(5 - 3)=-2,( - 3)+5 = 5-3 = 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 - b=a+( - b)。
-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 15,( - 3)×(-5)=15,3×(-5)=-15。
-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div b=a×(1)/(b)(b≠0)。
-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 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指数不变。
例如:3x+2x=(3 + 2)x=5x。
-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里面各项不变号。
例如:a+(b - c)=a + b-c。
- 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里面各项都变号。
例如:a-(b -c)=a - b + c。
3.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 + b = 0(a≠0)。
-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 去括号。
- 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4.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将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初中数学全套公式
初中数学全套公式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公式和概念的学习是这门课程的核心部分。
以下是一套完整的初中数学公式,这些公式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代数公式1、乘法公式:(a+b)(a-b)=a²-b²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3、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4、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5、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6、两数和乘两数差:2(a+b)(a-b)=2a²-2b²7、两数平方和:a²+b²=(a+b)²-2ab8、两数和的平方:(a+b)²=a²+2ab+b²9、两数差的平方:(a-b)²=a²-2ab+b²10、幂的乘方:anbn=(ab)n11、积的乘方:anbn=(ab)n12、分式的约分:同时分子分母除以公因式。
13、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想要提取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我们把这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化成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4、运用公式法:如果一个式子的值等于几个其他式子的值乘积,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公式的原式,这几个其他式子就叫这个公式的因式。
如果把一个公式的所有因式分解出来,那么它们就都叫这个公式的因式分解。
二、几何公式1、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2、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再除以2。
初中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初中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一、幂的运算:①同底数幂相乘:ma ·na =nm a+;②同底数幂相除:m a ÷n a =nm a-;③幂的乘方:nm a )(=mna;④积的乘方:n ab )(=n a nb ;⑤分式乘方:n nn ba b a =)((注意:凡是公式都可以倒用)二.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平方差公式 22b a -=(a+b )(a-b ) (注意:凡是公式都可以倒用) 三.算术根的性质:2a =a ;)0()(2≥=a a a ;b a ab ⋅=(a ≥0,b ≥0);ba ba=(a ≥0,b >0)四.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0(02≠=++a c bx ax1、求根公式:)04(24222,1≥--±-=ac b aac b b x2.根的判别式:ac b 42-=∆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反之亦然.<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反之亦然.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没有的实数根. 反之亦然.3.根与系数的关系:ac x x a b x x =⋅-=+2121, 逆定理:若n x x m x x =⋅=+2121,,则以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02=+-n mx x 。
4.常用等式:2122122212)(x x x x x x -+=+212212214)()(x x x x x x -+=-5.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 1、x 2的对称式的值,特别注意以下公式:①2122122212)(x x x x x x -+=+ ②21212111x x x x x x +=+ ¥③212212214)()(x x x x x x -+=- ④21221214)(||x x x x x x -+=-⑤||22)(|)||(|2121221221x x x x x x x x +-+=+ ⑥)(3)(21213213231x x x x x x x x +-+=+ ⑦其他能用21x x +或21x x 表达的代数式。
(完整版)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1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8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9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0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5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6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77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7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9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80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81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82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3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4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5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律汇总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律汇总
一、几何公式
1、三角形面积公式
△ABC的面积S=1/2ab sin C
其中a、b为△ABC的两边,C为两边夹角
2、四边形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其中a、b分别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边长
3、圆的面积公式
S=πr2
其中r为圆的半径
4、梯形面积公式
S=(a+b)h/2
其中a、b分别为梯形的上下底,h为梯形的高
5、椭圆面积公式
S=πab
其中a、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短轴
6、圆柱体体积公式
V=πr2h
其中r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h为圆柱体的高
7、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πr2h
其中r为圆锥体的底面半径,h为圆锥体的高
8、球的表面积公式
S=4πr2
其中r为球的半径
9、球的体积公式
V=4/3πr3
其中r为球的半径
10、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公式
V1:V2=r2:2r
其中V1为圆柱体体积,V2为圆锥体体积,r为两个体积半径相同
二、三角函数
1、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S)/R
其中a、b、c分别为△ABC的三边,A、B、C分别为两边夹角,S为△ABC的面积,R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
a2=b2+c2-2bc cosA
其中a、b、c分别为△ABC的三边,A为两边夹角3、正切关系
tanA= a/b
cotA= b/a
其中a、b分别为△ABC的两边,A为两边夹角4、正弦定理的应用
1)角的大小。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大全一、代数部分。
1. 有理数。
- 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 b=a+(-b)。
-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a÷ b =a×(1)/(b)(b≠0)。
2. 整式。
- 同底数幂相乘:a^m· a^n=a^m + n(m,n为正整数)。
- 同底数幂相除:a^m÷ a^n=a^m - n(a≠0,m,n为正整数且m>n)。
- 幂的乘方:(a^m)^n=a^mn(m,n为正整数)。
- 积的乘方:(ab)^n=a^nb^n(n为正整数)。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m(a + b)=ma+mb。
-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a + b)(c + d)=ac+ad+bc+bd。
- 平方差公式:(a + b)(a - b)=a^2-b^2。
- 完全平方公式:(a± b)^2=a^2±2ab + b^2。
3. 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 + b = 0(a≠0),其解为x=-(b)/(a)。
4. 二元一次方程组。
- 代入消元法: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 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5. 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 + c = 0(a≠0)。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下面是一份初中数学各种公式的完整版,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篇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3. 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_1$和$x_2$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则$x_1+x_2=-\frac{b}{a}$、$x_1x_2=\frac{c}{a}$4.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x=\frac{c-b}{a}$5.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6.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_n=\frac{n}{2}(a_1+a_n)=\frac{n}{2}[2a_1+(n-1)d]$7.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a_1\cdot q^{(n-1)}$8.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_n=\frac{a_1(1-q^n)}{1-q}$9. 二项式定理:$(a+b)^n=C_n^0a^n+C_n^1a^{(n-1)}b+C_n^2a^{(n-2)}b^2+...+C_n^kb^{(n-k)}+...+C_n^nb^n$10. 二次根式的性质:$\sqrt{a}\cdot\sqrt{b}=\sqrt{ab}$和$\sqrt{\frac{a}{b}}=\frac{\sqrt{a}}{\sqrt{b}}$二、几何篇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若$a$、$b$、$c$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则$c^2=a^2+b^2$3. 正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B}=\frac{c}{\sin C}=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4. 余弦定理:$c^2=a^2+b^2-2ab\cos C$5. 面积公式:$\triangle ABC=\frac{1}{2}ab\sin C$6.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7. 矩形面积公式:$S=a\cdot b$8.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bh$9. 梯形面积公式:$S=\frac{1}{2}(a+b)h$10. 扇形面积公式:$S=\frac{1}{2}r^2\theta$三、概率与统计篇1. 事件的概率:$P(A)=\frac{N(A)}{N(S)}$(其中$N(A)$为事件$A$发生的次数2. 随机事件的概率:$P(A\cup B)=P(A)+P(B)-P(A\cap B)$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P(A)=\frac{m}{n}$(其中$m$为事件$A$的可能结果数,$n$为试验的总可能结果数)4. 组合数公式:$C_n^k=\frac{n!}{k!(n-k)!}$(其中$n!$表示$n$的阶乘)5. 二项分布公式:$P(X=k)=C_n^kp^kq^{(n-k)}$(其中$X$为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p$为单次实验中事件$A$的概率,$q=1-p$)6. 正态分布标准化公式:$x=\frac{X-\mu}{\sigma}$(其中$X$为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mu$为正态分布的均值,$\sigma$为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以上是初中数学中各种公式的完整版,供你参考。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从初一到初三)
一、初一数学公式1.1 二次根式的性质① 非负性:若a≥0,则√a≥0② 开平方的乘法性:√a×√b=√(a×b)③ 开平方的除法性:√(a/b)=√a/√b (b>0)1.2 整式化简公式①(a+b)²=a²+2ab+b²②(a-b)²=a²-2ab+b²③(a+b)×(a-b)=a²-b²1.3 分式的运算① 加法:a/b+c/d=(ad+bc)/bd② 减法:a/b-c/d=(ad-bc)/bd③ 乘法:a/b×c/d=ac/bd④ 除法:a/b÷c/d=ad/bc2.1 二次函数① 一般式:y=ax²+bx+c (a≠0)② 顶点坐标:( -b/2a , c-b²/4a )③ 判别式:Δ=b²-4ac若Δ>0,则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若Δ=0,则二次函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Δ<0,则二次函数无实根2.2 三角函数① 正弦函数:y=Asin(Bx-C)+D② 余弦函数:y=Acos(Bx-C)+D③ 正切函数:y=Atan(Bx-C)+D2.3 同底数幂的运算aⁿ×aᵐ=aⁿᵐaⁿ÷aᵐ=aⁿ⁻ᵐ(a≠0)三、初三数学公式3.1 等差数列① 通项公式:aₙ=a₁+(n-1)d② 前n项和公式:Sₙ=n/2(a₁+aₙ)3.2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① 和差化积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② 二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²α-sin²α3.3 平面几何图形① 三角形面积公式:S=(1/2)×底×高② 圆周长公式:C=2πr, 圆面积公式:S=πr²初中数学公式包括初一到初三阶段的各类公式,涵盖了整式化简、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差数列、三角恒等变换、平面几何图形等内容。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拿去不用谢)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拿去不用谢)1. 一次函数的公式:y = kx + b ,其中k为斜率,b为y轴截距。
2.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h,k),其中h为顶点的横坐标,k为顶点的纵坐标。
3.二次函数的轴对称线公式:x=h,其中h为顶点的横坐标。
4. 二次函数的判别式:Δ = b^2 - 4ac ,其中a、b、c为二次函数的系数。
5.二次函数的解的公式:x=(-b±√Δ)/(2a),其中a、b、c为二次函数的系数。
6. 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a / sinA = b / sinB = c / sinC ,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角的度数。
7. 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 ,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C为夹角的余弦。
8. 三角函数的正切公式:tanA = sinA / cosA ,其中A为角度。
9.平方差公式:(a+b)(a-b)=a^2-b^2,其中a、b为变量。
10. 平方和公式:(a + b)^2 = a^2 + 2ab + b^2 ,其中a、b为变量。
11. 立方差公式:(a + b)(a^2 - ab + b^2) = a^3 + b^3 ,其中a、b为变量。
12.代数因式分解公式:x^2-y^2=(x+y)(x-y),其中x、y为变量。
13. 余弦的和差公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 ,其中A、B为角度。
14. 正弦的和差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其中A、B为角度。
15. 余切的和差公式:tan(A ± B) = (tanA ± tanB) / (1 ∓tanAtanB) ,其中A、B为角度。
16.相反数的和等于零:a+(-a)=0,其中a为实数。
17.加减相同数等于零:a+(-a)=0,其中a为实数。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而数学公式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初中数学必背的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数学知识。
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3. 一次方程的解:对于方程$ax+b=0$,有$x=-\frac{b}{a}$4. 二次方程的解:对于方程$ax^2+bx+c=0$,有$x=\frac{-b\pm\sqrt{b^2-4ac}}{2a}$5. 负负得正: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6. 负数平方等于正数:$(-a)^2=a^2$7. 数轴上的加减法:在数轴上,两个数的和等于它们在数轴上的距离的长度,两个数的差等于它们在数轴上的距离的长度。
8. 分配律:$a(b+c)=ab+ac$9. 结合律:$(a+b)+c=a+(b+c)$10. 交换律:$a+b=b+a$11. 分数的乘法:$\frac{a}{b}\times\frac{c}{d}=\frac{ac}{bd}$12. 分数的除法:$\frac{a}{b}\div\frac{c}{d}=\frac{a}{b}\times\frac{d}{c}=\frac{ad}{bc}$二、几何公式1.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2.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即$S=\pi r^2$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设三角形的底为b,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即$S=\frac{1}{2}bh$4. 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设等腰三角形的底为b,高为h,则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即$S=\frac{1}{2}bh$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b,高为h,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即$S=bh$6. 立方体的体积公式:立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即$V=a^3$7. 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定理: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直角边的长度与斜边的比等于较短直角边的长度与斜边的比,即$\frac{a}{c}=\frac{b}{a}$8. 任意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有$\frac{a}{\sin A}=\frac{b}{\sin B}=\frac{c}{\sin C}=2R$,其中R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绝对经典)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数学公式初中大全
数学公式初中大全一、代数部分。
1. 有理数。
- 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8,( - 3)+(-5)=-(3 + 5)=-8。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3+( - 5)=-(5 - 3)=-2,( - 3)+5 = 5-3 = 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如a+0 = a。
-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 b=a+( - b)。
- 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 15,( - 3)×(-5)=15,3×(-5)=-15。
-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即a×0 = 0。
- 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a÷ b=a×(1)/(b)(b≠0)。
-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 整式。
-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3x,-5,a等。
-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例如:在单项式3x中,系数是3;在单项式-5a^2b中,系数是-5。
-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例如:单项式3x^2的次数是2,单项式-5a^2b的次数是2 + 1=3。
-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例如:2x+3y,x^2-2x + 1等。
- 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例如:在多项式x^2-2x+1中,x^2、-2x、1都是它的项,1是常数项。
-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中学数学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学科,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供中学生参考。
一、代数公式: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方程ax² + bx + c = 0,其求根公式为:x = (-b ± √(b² - 4ac))/(2a)2.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对于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其顶点坐标为:x=-b/(2a)y = -Δ / (4a),其中Δ为b² - 4ac,表示判别式。
3.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4. 二次完全平方公式:a² + 2ab + b² = (a + b)²5. 一次函数的斜率公式:对于一次函数y = kx + b,其斜率为k。
6. 一次函数的截距公式:对于一次函数y = kx + b,其截距为b。
二、几何公式: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对于已知边长a、b和夹角C的三角形,其面积S为S = 1/2 * a * b * sin(C)2.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其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和b,斜边的长度为c,则有a²+b²=c²3.圆的面积公式:对于半径为r的圆,其面积为A=π*r²4.圆的周长公式:对于半径为r的圆,其周长为C=2π*r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对于平行四边形,其底边长为a,高为h,其面积为S=a*h6.矩形的面积公式:对于矩形,其长为a,宽为b,其面积为S=a*b7.三角函数的定义公式:sin A = 对边 / 斜边cos A = 临边 / 斜边tan A = 对边 / 临边三、概率与统计公式:1.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任意一个随机事件AP(A)=(A的有利结果数)/(A的总结果数)2.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两个互斥事件A和B,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为0,因此有P(A∪B)=P(A)+P(B)3.A与B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和B,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为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因此有P(A∩B)=P(A)*P(B)4.期望公式:对于一组随机试验的结果X1、X2、..、Xn,其期望值E (X)定义为E(X)=X1*P(X1)+X2*P(X2)+...+Xn*P(Xn),其中P(Xi)为结果Xi发生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必考公式汇总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2+b^2 =c^2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有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 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 =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a:b=c:d,那么 ad=bc如果 ad=bc,那么 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 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b+d+…+n)=a /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 推论 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 推论 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 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 L 和⊙O 相交 d②直线 L 和⊙O 相切 d=r③直线 L 和⊙O 相离 d>r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 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 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r)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 dr)136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 定理把圆分成 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 n 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 n 边形138 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 正 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 定理正 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 n 边形分成 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 正 n 边形的面积 Sn=pnrn/2 p 表示正 n 边形的周长142 正三角形面积√3a/4 a 表示边长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 k 个正 n 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 k×(n-2)180°/n=360°化为(n-2)(k-2)=4144 弧长计算公式:L=n 兀 R/180145 扇形面积公式:S 扇形=n 兀 R^2/360=LR/2146 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147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148 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乘法与因式分 a2-b2= (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 a-b|≤|a|+|b| |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 n 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 B 是边 a 和边 c 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弧长公式 l=a*r a 是圆心角的弧度数 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 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