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

合集下载

《劝学》说课稿

《劝学》说课稿

《劝学》说课稿《劝学》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荀子的《劝学》,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劝学》是鲁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开启智慧之门,都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指导学习方法为目的,语言浅易,内涵丰富,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劝学》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更是如此。

二,教学目标:依据大纲要求和高一新生实际水平,我制订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加强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掌握有关文言实虚词和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合理论证的能力;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本文说理性很强,但不枯燥、单调,而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通过比喻的方式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鉴于此,我把重点放在理解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和比喻论证的方法上,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这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在初中,学生对文言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相对而言,他们在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上有所欠缺,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安排了三组活动,并采用让学生朗读勾画圈点的方式,领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首先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让学生列举已知的劝学格言和好的学习方法态度等,由浅显的问题导入,能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发言奠定基础。

接下来我将以三个活动贯穿本堂课,用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掌握和深入学习。

活动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重要实虚词,疏通文意。

具体操作如下: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读。

并强调易错的字词,如槁暴,輮以为轮的輮,金石可镂的镂等,并趁机让学生释义和整理在笔记本上。

高中语文1.1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

高中语文1.1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譸.以为轮(使……弯曲) (4)数词用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5.分古今
(1)学不可.以.已 古义,两个单音节词,可以、用来,文中“可”指可以,能够,“以”失去介词的作 用,起协调音节的作用;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
智慧是庄周逍遥超脱的嬉笑,智慧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计谋,智慧是泰戈尔 短笺的轻盈隽永,智慧是罗丹的雕塑冥想千年……智慧如此令人着迷,智者永远 令人敬仰。那么,什么才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呢?读书、从师和兴趣。本单元 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学习以后各单元的基础。它高屋建瓴地介绍了学习 的方法和读书的技巧,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学习的必备要素。《劝学》先提出“学 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接着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又论述了学习的作用,最后论述 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善用比喻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师 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 敢于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谈读书》论述了读书之功、读书之难、读 书之法,推导严密,结构严整。文章运用了例证法、喻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多种论证方法,让读者体会到多方面的美的享受。
6.明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句)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3)木直中绳,譸以为轮(省略句) (4)用心躁也(判断句)
7.积名句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10·江苏高考)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课标定位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归纳总结文言词句,能针对文章的主要 观点展开讨论,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 力 通过反复诵读文本,感受文本的丰富内 涵,掌握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 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劝学课件3

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劝学课件3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专一
对比
知识积累
1、通假字: 輮 有 暴 知 生 2、古今异义 假 用心 博学 爪牙 3、词类活用 輮 日 利 水 上,下 4、文言句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重点实词
学不可以已 木直中绳 金就砺则利 声非加疾也 而致千里 用心一也 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使之然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闻者彰 无以至千里
A.介词结构后置 B.定语后置 C.判断句式 D.定语前置
选出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音、义判断正确的一 项( D ) A.故不积跬步(jí ,积累)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 C.锲而不舍(shě,遗弃) D.金石可镂(lòu,雕刻)
选出对下面句中加点字“十”和“一”判断正 确的一项( ) D 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对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运用及词义判断正确的 一项是( C ) 1.取之于蓝 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 也”属于什么句式?(C )
重点虚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并列连词
递进连词

登高而招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吾尝终日而思矣
輮以为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顺承连词
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 风雨兴焉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正面设喻 正反设喻 反复设喻

高中语文1.1劝学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高中语文1.1劝学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将“善学者”和“不善学者”两类人学习效
果的不同进行对比,突出学习方法的重要
性。的确,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会
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当探索好的学习
方法,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3页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作者介绍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时人尊称为“荀
卿”,汉代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
利 父利其然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锋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是”,在那里)
焉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疑问代词,怎么)
第10页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
刀具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尖锐了。金,指金属制刀剑等。就,靠近,
靠近。砺,磨刀石。利,锐利,尖锐。参(cān)省(xǐnɡ)乎己:对自己检
验、省察。参,验,检验。省,省察,反省。乎,相当于“于”。则知
(zhì)明而行无过矣:就智慧明
达,行为没有过失
了。知,通“智”。
第25页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琢磨
善成德”,成为君子。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原文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
部分,叙述学习主要性;后一部分,叙述学习步骤、内容、路径等问
题。全文中心思想是“学不能够已”。本文四段,选自原文前一部
分,它们在原文中是不连贯,但各段内容是基本完整。
第5页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相关常识
诸子散文指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著作,反应着不一样学派思想倾

(鲁人)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第1课劝学课件必修1

(鲁人)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第1课劝学课件必修1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 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 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千米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 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 是先生在时那个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 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 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答案
④假舆马者 古义:_借__助__。_ 今义:_与__“__真__”__相__对__。_ ⑤而绝江河 古义:_特__指__长__江__与__黄__河__。__ 今义:_泛__指__河__流__。__ ⑥下饮黄泉 古义:_地__下__的__泉__水__。__ 今义:_阴__间__。__
答案
⑦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爪__子__和__牙__齿__。__ 今义:_比__喻__坏__人__的__党__羽__或__帮__凶__。__ ⑧用心一也 古义:_因__为__,__心__思__。__ 今义:_读__书__用__功__或__注__意__力__集__中__。__ ⑨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藏__身__。_ 今义:_托__付__。_
答案
3.古今异义
① 以为轮 古义:_把__…__…__做__成__。_ 今义:_认__为__。_
②金就砺则利 古义:_金__属__的__刀__剑__类__。_ 今义:_金__钱__,__黄__金__。_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广__泛__地__学__习__。_ 今义:_学__识__渊__博__。_
三 基础梳理
1.给加颜色的字注音 ①靛青( diàn) ②蓼蓝( liǎo ) ③槁暴( ɡǎo pù ) ④参省( xǐnɡ) ⑤舟楫( jí )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劝学》课件 鲁人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1课《劝学》课件 鲁人版必修1

7 .而
③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 _____________ . ④君子博学而 连词,表递进 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 . ⑤吾尝跂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____________ . ②积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 连词,表因果 _____________ .
【思考】
理? 【提示】
作者在诗中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
画线句子为思考答案。
课前预习夯基固本
基础梳理
一、字音 槁暴 (ɡǎo pù) .. 舆 马 (yú ) . 骐骥 (qí jì ) .. 镂 (lò u) . 跂 (qபைடு நூலகம் ) . 舟楫 (jí ) . 驽 马 (nú ) . 螯 (á o) . 臾 (yú ) . 跬 步 (kuǐ) . 锲 (qiè ) . 鳝 (shà n) .
3.强
形容词,强壮,强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有力的弓 ,用箭当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挽弓当挽强 .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动词,有余 ____________ .
而见者远 ;顺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_ 而闻者彰 。假舆马 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者,非利足也, ____________
而绝江河 。 君子生非异也 非能水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善假于物也 。 _______________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

语文:1.1《劝学》第1课时课件(1)(鲁人版必修1)

语文:1.1《劝学》第1课时课件(1)(鲁人版必修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土成山, 正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跬步, 正反对比 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注意积累 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驽马十驾, 坚持不懈 锲而舍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三组对比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 蚓 用心一 专心致志 蟹 用心躁
2.作者的哪些观点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 .作者的哪些观点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
答案 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 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都是学习经 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借鉴。荀子在本文中勉励人们学 习, 认为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改变先天所具有的 “人 性恶”的本质,从而具备“圣心” ,成为君子。虽然这 是按封建上层阶级的道德标准来要求的,有其一定的 局限性,但他所说的有关学习的意义、规律、态度和 其他一些道理,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
3.古今异义词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古义: 广泛地学习。 古义: 广泛地学习。 今义: 知识、学识渊博。 今义: 知识、学识渊博。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古义: 爪子和牙齿。 古义: 爪子和牙齿。 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2.中心主旨 .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 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 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 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 的问题。 的问题。 3.写作特色 . 本文重点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博喻的论证手法。 本文重点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博喻的论证手法。 (1)比喻论证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即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 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 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恰当的比喻可使文章形象 生动,深入浅出。毕竟是一种修辞方法,它和例证法、 生动,深入浅出。毕竟是一种修辞方法,它和例证法、 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完整、 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 问题。 问题。

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劝学课件6

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劝学课件6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劝学》
•背诵全文
《劝学》背诵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 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
名句填空
2009、2010、2011年高考中各省市涉及到的默写题:
1、故木受绳则直, 日参省乎己, 2、吾尝终日而思矣,
然后回忆其他课文中是否出现过同样的意思
最后归纳一下他都有哪些意思
1.望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远看 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希望 C.先达德隆望尊 声望 D.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农历十五日
2.绝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停止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隔绝 C.以为妙绝 极点 D.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E.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F.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2、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
A.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表转折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B.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 C.蟹六跪而二螯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表承接 E.而神明自得 表假设 F.锲而不舍
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 2.之: A.锲而舍之:代词,代朽木。 B.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代词,代青 C.青,取之于蓝 : D.蚓无爪牙之利 :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结构助词,的 F.輮使之然也 :代词,木

金版 鲁人语文 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劝学 精品课件

金版 鲁人语文 必修一 第1单元 第1课 劝学 精品课件

4.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 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反复咏唱
第 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写了哪些人呢?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 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 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理解课文内容之后,你能探究一
第 一 单 元 开 启 智 慧 之 门
下本文在设喻方面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的设喻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 答案】 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 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 分说明了“学不可以已”才能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 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车柔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
第 一 单 元 开 启 智 慧 之 门
一个人智慧的获取需要不断地学习、丰富、提升, 一个人智慧的获取需要不断地学习、丰富、提升,方法不外乎读 书、思考、阅历和直观。本单元的阅读和学习活动向我们展示了 思考、阅历和直观。 一条开启智慧之门的途径:学习、从师、读书、思考…… 一条开启智慧之门的途径:学习、从师、读书、思考……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第1课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1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第1课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1
答案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答案
①而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转折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并列 终日而思 表修饰 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 锲而舍之表承接
答案
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意为在那里 圣心备焉 语气词 ②焉 且焉置土石 哪里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代词,相当于“之” 割鸡焉用宰牛刀 怎么
答案
考点链接 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 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 理。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 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 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这样几个问 题:①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②找到不 同事物的相似性;③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④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
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 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 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千米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 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 是先生在时那个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 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 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金属的刀剑类。 金钱,黄金。
广泛地学习。 学识渊博。
答案
④假舆马者 古义:_借__助__。_ 今义:_与__“__真__”__相__对__。_ ⑤而绝江河 古义:_特__指__长__江__与__黄__河__。__ 今义:_泛__指__河__流__。__ ⑥下饮黄泉 古义:_地__下__的__泉__水__。__ 今义:_阴__间__。__

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劝学课件5

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劝学课件5

•承接上节课实词 •看虚词复习
文言文阅读、翻译
• 常见文言虚词:
而、焉、于、之。
1、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
A.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表转折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B.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C.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递进 表因果\表承接 E.而神明自得 表假设 F.锲而不舍
归纳:
一.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 不 可 二.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善假于物) 以 积累 已 三.学习方法和态度:用心 坚持
(中心论点)
专一
想一想
作品论证手法?
本文写作最大特点:
大量运用比喻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 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这些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 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这些比喻 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解释,因而使 这一论点既明确又生动。
跂而望 登高招 顺风呼 假舟楫 登高博见 见者远 问者彰 绝江河
学习的作用:
假舆马
致千里
善 弥补不足 假 于 物 达到目的
第四段
积 累
学习 的方 法和 态度
10喻
4 喻 坚 持 4 喻
专 心 2 喻
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 论 : 设喻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对比 积 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反面 成 德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设喻 , 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神 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明 自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得 对比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圣 心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对比 备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焉 。
(2)设喻方式多样:

鲁教版高中语文电子版下册目录表

鲁教版高中语文电子版下册目录表

鲁教版高中语文电子版下册目录表•7 李商隐诗二首•7.1 无题(一)•7.2 无题(二)•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8 柳永词二首•8.1 雨霖铃(寒蝉凄切)•8.2 望海潮(东南形胜)•9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10 苏轼词二首•10.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1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2 李清照词二首•12.1 声声慢(寻寻觅觅)•12.2 水遇乐(落日熔金)•13 辛弃疾词三首•13.1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13.2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13.3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10 荆轲•“语法的脖子”扭得断吗——语言的规范•第四单元你是谁我是谁——言语行为中的称呼•你是谁我是谁——言语行为中的称呼•第五单元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第六单元“读书破万卷”怎么解释——言语行为中的歧义•“读书破万卷”怎么解释——言语行为中的歧义•第七单元语言创造的“笑”——言语行为中的幽默•语言创造的“笑”——言•第1单元青春岁月• 1 家(节选)• 2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节选)•第2单元思想之光• 3 狂人日记• 4 命若琴弦•第3单元英雄世界• 5 红旗谱(节选)• 6 红高粱(节选)•第4单元情感天地•7 边城(节选)•8 受戒•《十九世纪欧美经典小说》选读•第1单元体味人性之美• 1 爱丁堡监狱(节选)• 2 智利地震•第2单元个人奋斗的咏叹调• 3 红与黑(节选)• 4 简·爱(节选)•第3单元直面惨淡人生• 5 包法利夫人(节选)• 6 复活(节选)•第4单元生命是美丽的•7 热爱生命•8 道连·葛雷的画像(节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1单元写景抒情散文• 1 后赤壁赋• 2 秋声赋•第2单元记人叙事散文• 3 张中丞传后叙• 4 段太尉逸事状•第3单元政论散文• 5 伶官传序• 6 留侯论•第4单元小品散文•7 毛颖传•8 木假山记。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课件鲁人版必修1

二、知识积累 1.通假字 (1) 使之然也( (2)虽有槁暴(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 )
) )
答案:(1)“ ”通“煣” (2)“有”通“又” (3)“知”通“智” (4)“生”通“性”
2.一词多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5)而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答案:(3)凭借,利用 假装 (4)介词,从 介词,比 介词,向 (5)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递进
3.词类活用
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学习导引
内容概述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智慧是命运的一部 分”。歌德说:“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 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们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 们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我们说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有三:学习、从师、 读书。 《劝学》运用大量比喻,进行形象化论证,告诉我们“学不可以已”,这样 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矣”,才能“圣心备焉”。 《师说》针砭时弊,说理透辟,笔锋犀利,告诉我们“从师”是得“道”、 受“业”、解“惑”的需要,择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谈读书》举例论述,正反论述,比喻论述,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从个人感 受角度阐释了读书的目的、关键、方法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木直中绳, 以为轮(
(3)登高而招(
)

必修一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90

必修一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90

必修一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测试题 2019.91,1.第一段第一句话包含哪两方面的意思?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3.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4.《劝学》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有生命力?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3)虽有槁暴(4)金就砺则利(5)而闻者彰(6)假舆马者(7)善假于物也(8)用心躁也3,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通,释义:。

通,释义:。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释义:。

(3)君子生非异也通,释义:。

4,23.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针对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的话,从积极的角度各写一句话进行劝说。

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电脑满腹牢骚。

首先叹息的是显示器:“哎,瞧我多可怜,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

”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看算什么?我还天天被人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键盘接过话茬,委屈地说:“他天天都打我。

”这时,机箱开口说话了:“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天天被人按肚脐眼……”对显示器:对鼠标:对键盘:对主机:5,5.古今异义词辨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3)假舆马者古义:今义:(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5)用心一也古义:今义:(6)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7)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6,6.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1)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用心一也:7,7.一词多义意义用法辨析8,8.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无以至千里9,9.翻译重点句子(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1劝学测试题 2019.9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zhòng)参省(cān)锲(qì)跬步(guǐ)
B.輮(róu)槁(gǎo)暴(pù)螯(áo)骐骥(jì)
C.虽有槁暴(yǒu)砺(lì)驽马(nǔ)蚯蚓(yǐn)
D.生非异(shēng)须臾(yú)镂刻(lóu)闻者彰(zhāng)
2,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B.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C.声非加疾也(快) D.非能水也,则绝江河(渡)
3,3.下列各项全都有通假字的是()
①虽有槁暴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金石可镂④金就砺则利⑤君子生
非异也⑥徐公来,孰视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A.①②③⑤⑦ B.②⑤⑥⑦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⑥
4,4.下列各项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輮以为轮 B.上食埃土
C.既来之,则安之 D.然而不王者
5,5.下列各项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輮使之然也②有志矣,不能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④以须炉火之然也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6.对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①而绝江河③用心一也
②老子犹堪绝大漠④一死生为虚诞
A.①②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同
C.①②同,③④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7,7.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石子铿然有声者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8.《劝学》的中心论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学不可以已。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第9--13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闻者彰(显现) B.而致千里(达到)
C.善假于物也(借助) D.故不积跬步(半步)
10.下列各项中“而”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蟹六跪而二螯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1.对第二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2.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这四个比喻说明学习贵在_____(两个字);骐骥、驽马、朽木、金石这四个比喻说明学习贵在_____(两个字);蚓、蟹对照说明学习要___(两个字)
13.下列各项翻译正确的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蚯蚓没有爪牙却很敏捷,没有筋骨却很强健。

B.蚯蚓没有爪牙却很锋利,没有筋骨却很强健。

C.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

D.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没有筋骨的强健。

10,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第14-20题。

谋攻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
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4.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停顿) B.是谓縻军(溃败)
C.以虞待不虞(预料) D.不知三军之权(权利)而同三军之任
15.下列各项加点词古今义不同的是()
A.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B.杀士三分之一
C.下政攻城
D.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全军为上,破军攻之
B.不战而屈人之兵
C.外边衡而斗诸侯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17.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是()
例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范增数目项王。

C.君为我呼入,臣得兄事之。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18.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①则诸侯之难至矣③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②君知其难也④故上兵伐谋
A.①②同,③④不同 B.①②同,③④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9.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A. 必定要完全夺得天下,所以士兵不休息就可以获取全胜。

B.必定要完全夺得天下,所以军队不受损失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

C.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来夺取天下,所以军队(可以)不受损失而胜利完全可能取得。

D.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来夺取天下,所以士兵不休息就可以获取全胜。

20.下列各项表述或理解有误的是()
A.“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说明要根据自身以及敌方兵力的多少来谋划进攻的策略,否则只会招致失败。

B.“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说明将领对整个军队情况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了解全面,透彻,那么他指定的策略就会完备周到,那么在交战中就会不断取胜,国家也就会不断强大。

C.《谋攻》选自《孙子兵法》,这是春秋时齐国著名军事家苏武所著,它是我国古代一步有名的军事著作。

D.《谋攻》一文通过对谋划进攻各方面问题的阐述,最终说明了“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的道理。

测试题答案
1, B
2, C
3, C
4, D
5, A
6, A
7, D
8, C
9, 9.A 10.D 11.D 12.积累;坚持;专心 13.C 10, 14.C 15.A 16.D 17.B 18.D 19.C 2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