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全面分析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

全面分析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一、概述我国农业产业链是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的一种有机连接形式。
该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全面分析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农业生产环节我国农业生产环节是农业产业链的基础环节。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科技投入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
但仍然存在农药滥用、土壤污染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农产品市场环节农产品市场环节是农业产业链中实现农产品交易的环节。
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和预测,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防止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
四、农加工环节农加工环节是农产品加工转化为成品的环节。
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为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农产品物流环节农产品物流环节是确保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顺利流通的环节。
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冷链运输欠缺、信息闭塞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冷链运输技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农产品运输损耗。
六、农产品消费环节农产品消费环节是农业产业链中最终实现农产品消费的环节。
我国农产品消费存在不健康饮食习惯、食品安全问题等。
为改善农产品消费环境,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推广健康饮食观念,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七、农民收入问题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与农民的收入密切相关。
当前,农民收入不稳定、增长缓慢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
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

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王云霞 李国平(西安交通大学,西安 710061)〔摘 要〕 产业链研究对目前我国各地区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对产业链研究的现状几乎为空白。
本文在对国内产业链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并提出了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产业链〔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8—141 产业链及其研究的意义产业链是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从事某一产业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由于分工角色不同,在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经济、技术关联,产业中产业结点的变动会影响整个链条的变化。
产业链中的产业结点的中断或缺失会影响产业配套能力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织特定的产业实施产业链式发展,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根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制定产业空间发展的合理布局,通过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第一,对政府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各地的产业开发区升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等众多问题都急需产业链理论的指导;第二,产业链站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角度,在产业层次上通过分析产业在某一地区的聚集机理,揭示产业发展规律、区域产业的发展机制、区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环境等产业经济问题,从而更好地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第三,对企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通过分析自己所处价值链的环节,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正确处理产业链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突破性提升。
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产业链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对各级政府制定本地区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对产业链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过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劳动分工、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产业链的理论渊源与研究现状综述

2、2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模式及其 影响因素
农业产业链管理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农民合作组织主导 型三种。政府主导型模式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推动农 业产业发展;企业主导型模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整合农业产 业链;农民合作组织主导型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通过联合经营、技术指 导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刘, 2024)。
农业产业链管理是指通过整合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包括农业生产、加工、 流通、销售等,实现农业产业的整体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张, 2022)。农业产业 链管理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管理、农产品流通管理和农产品销售 管理等方面。
其中,农业生产管理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基础,农产品加工管理是提高农产 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管理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农产品销售管 理则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重要环节(王, 2023)。
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一是拓展研究视角,从多维度分析农业产业链管理的 内在机制与外在影响;二是加强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应用,采用精细化研究方法深 入挖掘农业产业链管理中的复杂现象和问题;三是加强实践探索的深度和广度, 总结提炼更多典型案例,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 形式的意义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升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本次演示将探讨终身教育的起源、演变及现状,并分析其理论和实践, 以期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三、终身教育的演变与现状
1、终身教育的演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终身教育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演变历程。在欧洲,瑞典、丹 麦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而在美国,虽然终身教 育理念传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全球终身教育的领导者之一。
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生态产业链是指以生态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科技等多个产业于一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随着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产业链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研究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赵岩等学者通过对江西庐山景区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庐山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该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健全的生态旅游产业链,需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游客满意度、完善产品结构和增强产业协调等。
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依托先进科技,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积极推行文化旅游产业链,提升纪念品的研发水平。
生态农业产业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
彭玲等学者调研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提升技术水平、完善资金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推广等措施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该研究结果呼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和市场推广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生态文化产业链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罗星发现目前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仍面临着产业链成熟度不足、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品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必须加强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旅游品质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并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则主要探讨如何发挥地域和文化特点,打造特色产业。
梁建莉等学者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注重创意创新、发挥人才优势、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提高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外研究方面,生态产业链的研究主要涉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李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关键,要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层面来考虑。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社会的参与和民主,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是推动生态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绿色经济是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园区产业链发展现状报告

园区产业链发展现状报告范文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园区产业链的发展现状,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产业链的结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园区产业链概述园区产业链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一系列产业环节和产业部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产业链的发展对于提高园区产业集聚度、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园区产业链发展现状1.产业链结构:园区的产业链结构较为完整,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同时,园区内的产业链条呈现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2.产业特点:园区产业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聚度高,企业关联性强;二是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企业竞争能力强;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大,营商环境优良。
3.优势分析:园区产业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二是资源丰富,原材料供应充足;三是人才聚集,技术力量强大;四是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存在的问题:虽然园区产业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产业链环节较为薄弱,存在短板;二是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三是部分产业政策不够完善,企业负担较重。
四、对策建议针对园区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二是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五、结论园区产业链的发展是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园区的产业链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应继续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状调研与分析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状调研与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作为制造业的基石,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
一、整体发展状况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壮大。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链从最初的初级加工到现在的完整制造链条,覆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电子、汽车、服装、家电等。
中国的供应链也在不断优化,从传统的线下采购到线上电商平台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的货物流通与交付服务。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产业链发展状况中国的产业链发展较为完整,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产品销售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
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开始从组装阶段向零部件生产和研发转变,整个汽车产业链逐渐形成。
同时,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供应链发展状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供应链也在不断迭代和优化。
电商平台的兴起使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供应链模式成为主流。
同时,物流和仓储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如冷链物流和跨境供应链等领域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对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中的难题,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对中国的供应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需要通过多方合作来规避风险。
五、优化措施与展望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以下是一些优化措施与展望:1.加强创新驱动,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新规划跨组织边 界的业务 流程 ,以实 现产业链 整体绩效
收 稿 日期 :2 0 0 l 0 一 6
\ 库
E】 c AB B 0 S I Ⅱ
篇
全
名
环) 。文 章 题 为 “t l r e as dsy hi R atn , S e Pi sC u I ut a eco ” e c e n rC n i
对象进行研 究 ,国外 有关产 业链 的研究 处 于空 白状态 。 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是 :一方 面 ,从 管理学角 度研 究价 值链 、供应链 的学者 ,未能 对价值链 、供应链 在特 定群 聚区域内的特殊表现形 式即产业链 进行专 门的考 察 4 5 期
26 4 0年 月 0
工 业技 术 经济
v.,o 总2 N. 05 4 1 第
10 5 期
产业链研究 现状综合述评
刘 贵富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长春 105) 302
[ 摘 要] 产业链研究对 目 前我国各地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
业模式 ,并再 次对企业 间的物 流、资金流 、信息流 等进 行深入研究 。其涉 及范 围相 当广 泛 。几乎涵 盖 了企业 经
营战略及战术 的方方 面面。 同时 ,产业 链研 究还 强调 在
价值链理论指导下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单个公
司竞争与产业 链竞争 的关 系。深 入研究产 业链 问题 ,对
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各 地的开发 区升级 、生 态工业 园
检索结果如表 1 所示。
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和科技发展的加速推进,产业链作为经济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产业链研究的现状,以期揭示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们将界定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阐述其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接着,我们将回顾产业链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学科对产业链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梳理产业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产业链的创新与升级等方面。
我们将总结产业链研究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产业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基础产业链研究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着重于分析产业链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该理论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产业链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为理解产业链的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框架。
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提出,强调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分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价值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产业链研究在此基础上,将价值链的概念扩展到整个产业层面,分析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价值创造与传递过程,有助于理解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及其相互关系。
供应链管理理论则侧重于研究产业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
该理论强调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协调,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理论在产业链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系统科学理论为产业链研究提供了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视角。
该理论将产业链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注重分析产业链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全国产业链建设情况汇报

全国产业链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产业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产
业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就我国全国产业链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制造业
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更加紧密,为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我国服务业产业链不断拓展。
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我国
服务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行业。
从传统的服务业向互联网+服务、智能服务转变,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我国农业产业链不断优化。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
国农业产业链不断优化和升级,从传统的种植、养殖向现代农业、绿色农业转变。
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农业增效、增收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最后,我国产业链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协同不
够紧密,缺乏高效的对接和衔接;二是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产业链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三是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好地发挥各环节的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我国全国产业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链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希望各级政府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推动产业链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

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产业链是指在一个产业范围内,由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组成的一系列关联产业的总称。
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对于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在如何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中国制造业为例,探讨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产业链的概念和特点产业链是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它承载着各种资源与资本、技术与人才的流动,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体系。
产业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分工协作。
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托,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整体。
每个环节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和责任,只有各个环节积极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转。
2. 价值增值。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为产品或服务增加一定的价值,比如原材料加工成零部件、零部件组装成产品等。
通过价值链的不断延伸与增值,企业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空间,提高竞争力。
3. 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和资源配置日益重要。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和市场的整合和调配,形成全球价值链,实现全球最优配置。
4. 风险共担。
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各环节共同承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上述特点表明,产业链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体系,需要全方位的研究与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挑战。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现状中国制造业是世界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位置。
中国的产业链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 低端产业链占比较高。
中国的产业链中,仍有相当比例的低端产业,这些产业通常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具有价格竞争力,但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长期以来束缚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

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产业链不仅是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的体现,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链的研究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产业链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产业链的概念与特点产业链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产业内,各种生产和加工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通过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连接,使得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序的生产和供应。
产业链包括上游和下游,上游是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环节,下游是成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
产业链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工协作: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形成了分工协作的关系。
每个环节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
2.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产业链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跨国、跨地区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企业可以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实现资源的互补和竞争优势的实现。
3. 品牌导向: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是向品牌导向转变。
由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来实现竞争优势。
二、产业链的研究现状产业链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
国内外学者们对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产业链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理论研究:关于产业链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产业链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产业链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2. 方法研究:为了更好地识别、理解和优化产业链,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包括产业链分析、环境分析、竞争分析等。
这些方法为产业链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手段。
3. 实证研究:除了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外,学者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了各种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和特点,为产业链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构建区域产业链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述评

8 4 1 1 7 儿 1 2 3 3 6 7 8 7 7 2 6 4 4 l 9 4 5 5 2 是 17 99 2 8 3 3 2 3 2 2 3 4 9 13 11 1 3 l 4 1 9 0 9 7 7 3 5 8 4 至夸 9
0 0 0 0 0 0 0 1 0 0 1 I O O 2 1 0
3 3 19 95 至今 0 0 3 l 1 2 7 5 0 8 3 6
l
0 I l O 0 3 l 3 3 5 9 8
构 建 区域产业链统筹城 乡发展研 究述评
迟梦筠 , 勤林 龚
( 四川大学 经 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 06 ) 10 4
【 摘 要】 文章检索分析 了国内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 发现从统筹城乡发展和产业链两个角度分别展开研究的成
果 不少 , 鲜见将 区域产业链 构建与统筹城 乡发 展结合起 来的专题研究。 在评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 文章提 出构建延展城 乡 两个地域 空间 、 接三次产 业部 门的区域产 业链 , 链 形成统筹 协调 的产 业体 系 , 淡化城 乡差 别 、 整合城 乡优势 、 和城 乡对 缓 立, 实现 区域 内的产业互动与空 间共融, 推动城 乡二元矛盾缓解 , 实现城 乡统筹发展。 【 键 词 】 统筹城 乡发展 ; 关 产业链 ; 域 产业链 区
我 国学者对 统筹城 乡发展 和构建产 业链 研究 的 总体 情 况
一
0 0 1 0 l l l 0 6 5 4 1 6 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收 录 4 5 2 0 3 3 6 3 4 3 期间
产业链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产业链发展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国产业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为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从原材料采购环节来看,我国的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大部分产业的原材料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保障了产业链的稳定供应。
同时,我国还在加大对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生产制造环节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入,使得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生产制造环节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
再者,产品销售环节也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各种新产品不断涌现。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为产品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国产业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一些产业链环节仍然存在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力度。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国产业链才能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我国产业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产业链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希望未来我国产业链能够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近年来,生态产业链在国内外的研究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重要的战略选项。
本文将对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生态产业链是指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原则,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和产业要素,建立起来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相互衔接的产业链。
生态产业链的核心理念是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其发展目标是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生态产业链包括了资源开发、生产加工、流通物流和生态服务等多个环节,涵盖了能源、材料、工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
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包括了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态服务补偿等多个方面。
二、生态产业链发展的国际现状1. 发达国家的生态产业链发展情况在发达国家,生态产业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创新和市场驱动,逐步建立起了健全的生态产业链体系。
德国将生态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能源、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发展。
日本将生态产业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应用。
这些举措为发达国家的生态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发展中国家,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这些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将生态产业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国将生态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推动绿色制造、节能环保和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发展。
印度将生态产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提出了“可持续能源、清洁技术和绿色经济”等发展目标。
这些举措为发展中国家的生态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生态产业链研究的热点领域1. 生态产业链的技术创新生态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包括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生态产业链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外产业链问题的理论研究述评

1国内外产业链问题的理论研究述评1.1关于产业链的定义及其生物学解释随着产业链整合案例的频繁发生,也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此问题的注意,他们也曾经对产业链下过各种定义。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1)基于微观角度的产业链定义。
任保平(2005)认为[3],产业链从微观上来说是指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而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
蒋国俊等(2004)提出[4],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
(2)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
哈里森(Harrison)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定义。
郑学益(2000)认为[5],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
这样,一个企业的单体优势可以因此得到加强,从而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形成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贝里(Anton de Barry)提出共生概念后,被范明特(Feminism)、布克纳(Phototoxic)发展完善,这一生物学思想很快被引进到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问题和现象中,并作为解决某些经济和管理问题的理论指导。
共生指的是不同生物属种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
它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组成。
我们认为,从生物共生进化理论看,产业链更像是一个企业生态共生体,它是由共生单元(企业)、共生环境(企业之间流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及共生模式(企业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企业之间的作用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关系。
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

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生态产业链,是指基于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技术和生态文化等因素形成的一种产业链体系,它融合各类生产、生活、旅游和文化等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发掘生态资源的潜力,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进行综述。
国内生态产业链研究主要围绕对生态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和管理,并重视生态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管理。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多采用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评估体系等传统的经济学和环境科学方法。
生态旅游产业链是生态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市场分析等多个方面,以山西、云南、四川等地区为典型案例,对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提出了有效建议。
生态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和生态技术手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它以农业生产为核心,通过农产品加工、销售和配套服务等环节,构建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
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农业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市场化推广等多个层面展开,以农业科技示范区和生态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
生态文化产业链是将生态和文化相融合的一种产业形态,它以文化创意和艺术表演为核心,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和生产。
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和生态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等多个领域,以北京奥运会文化衍生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生态文化产业链发展的建议。
国际生态产业链研究主要针对欧美、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生态产业发展动态进行探讨和比较,它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并注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态产业链发展中的政策创新和实践经验分享。
目前,国际生态产业链研究领域也较为活跃,涵盖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不同组织、企业等实体参与的范围。
产业链运营现状

产业链运营现状产业链运营是指将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合作关系组成的产业链条进行规划、管理和优化的过程。
产业链运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共赢。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产业链运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产业链运营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随着产业链的逐渐延伸和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产业链中,形成了复杂的价值网络。
并且,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也变得更加紧密。
传统的产业链运营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垂直链条,而是涵盖了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多元链条。
2. 合作模式的多样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合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伙伴式合作、联合研发、共同生产等新的合作模式。
这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也对传统的合作模式提出了挑战。
3.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产业链运营的改变是深远的。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效率。
比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供需匹配和预测分析等。
4. 产业政策的引导: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政府对产业链运营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也逐渐增强。
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提供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支持。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优化。
5. 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目前,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全球化分工,提高了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对本土企业形成了竞争压力,同时也给本土企业提供了合作和学习的机会。
总之,产业链运营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科技的革新,企业应不断创新和优化产业链运营模式,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企业产业链现状分析报告

企业产业链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企业产业链是指一个企业所涉及的一系列与其核心业务相关的产业环节。
了解企业所在的产业链现状对于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某企业产业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产业链概述企业A所在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供应链和销售链两个环节。
1. 供应链: 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组成。
原材料供应商提供所需的原材料,生产商将原材料加工成具有附加值的产品,然后通过分销商将产品分发给最终用户,物流公司负责物流运输。
2. 销售链: 由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组成。
市场营销团队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等手段确定市场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售后服务提供产品维修、退换货等服务。
供应链现状分析1. 原材料供应商: 企业A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有A公司、B公司和C 公司。
其中,A公司拥有稳定的供应能力,但价格相对较高;B公司的供货周期长,给企业A的生产进度带来压力;C公司质量较好,价格适中。
建议企业A在供应商选择上要综合考虑价格、供货周期和质量等因素。
2. 生产商: 企业A的生产商主要包括自有工厂和外包工厂。
自有工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但能够掌控生产过程和质量;外包工厂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
建议企业A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灵活运用自有工厂和外包工厂,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分销商: 企业A的分销商主要包括大型零售商、批发商和代理商。
大型零售商对企业A的销售渠道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但对毛利率的要求较高;批发商能够快速推广产品,但价格相对较低;代理商具有区域销售优势,但需要更多的市场支持。
建议企业A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销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 物流公司: 企业A的物流公司主要有D公司、E公司和F公司。
其中,D公司快速、可靠,但费用较高;E公司价格相对较低,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F公司服务质量较好,但运输速度较慢。
产业链运营现状

产业链运营的现状因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现状:
1.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产业链运营越来越注重跨国合作和全球化布局。
企业通过与全球供
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效应。
2. 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链运营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
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3.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产业链运营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
企业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
能技术、循环经济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4. 多元化发展: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产业链运营越来越注重多元化发展。
企业通过拓展产品
线、开发新市场、拓展新业务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5. 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链运营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企
业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产业链运营的现状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加强产业链合作和协同创新,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产业链情况汇报

产业链情况汇报当前,我国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各个产业环节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的支柱。
首先,从原材料采购环节来看,我国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涵盖了石油、煤炭、铁矿石、稀土等多种资源。
这些资源为我国的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国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其次,制造业环节是我国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我国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
无论是汽车、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我国制造业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是物流运输环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物流运输环节变得愈发重要。
我国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能够快速、高效地将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为产业链的顺利运转提供了保障。
同时,我国还在积极推进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为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最后,是销售和市场环节。
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能够为各个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国还在不断推进市场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吸引国际品牌和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为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看,我国产业链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中,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产业链的创新力度,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5, No14 总第 150 期
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刘贵富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长春 130052)
1摘 要2 产业链研究对目前我国各地区 制定产业结构调 整政策和 区域经济发 展战略具 有重要 意 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产业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产业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
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有关产业链研究 文献的 检索, 笔 者使 用了和 蒋 国俊博士相同的检索工 具和检 索路径 进行检 索, 在蒋 国 俊[5] 博士检索的基础上 又进行 了更加 广泛的 检索。在 此 基础上, 对国外产业链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 21 1 检索工具与检索路径
经反 复 比 较 分析, 我 们 决定 利 用 EBSCO ( 含 BSP、 ASE、 CMM、 AHI、 ERIC、 NS、 WMB、 EBSCO Animals、 MEDLINE、PDE 和 RBN ) 、ABI ( Proquest ) 、 ELSEVIER 三 大国外著名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 检索词为 Industr-i al Chain 或 Industry Chain ( 产业链) , 最后检索时间为 2006 年 3 月 20 日。检索路径为篇名和全文。 21 2 检索结果及分析
这从 检 索 到 的 文 献 资 料 中 就 可 得 到 证 实。第 一, 2002 年 6 月笔者利用 Google 搜索引 擎搜 索所有 带有 / 产 业链0 字样的 web 中文网页, 有 48000 条之多; 2003 年 6 月, 用 Google 搜 索引 擎搜 索带 有 / 产 业链0 字样 的 web 中文网页, 有 186000 条; 2004 年 6 月, 同样 利用 Google 搜索 引 擎 搜索 带 有 / 产 业 链0 字 样 的 web 中文 网 页 有 426000 条; 2006 年, 笔者又 再次利 用 Google 搜索引擎 搜 索带有 / 产 业链0 字样 的 web 中文 网页竞 有 2280000 条。 从 2002 年~ 2006 年, 仅 4 年时间 就翻了 50 多倍。可见, 产业链越来越引起 学者、企业 家、政 府足够 的重 视, 从 Google 搜索的 文章 的 内容 也有 很 大变 化, 2002 年、2003 年, 多数都是新闻报道和讲话以及文件中提到 / 产业链0 这个词, 2004 年以后, 有关产业 链研 究报告、 产业链 发 展政策逐渐增多。第二, 各 大数据 库检索 到的 有关产 业 链的文章也与日俱增。 第三, 已有 国家省 部级 项目开 始 系统研究产业链问题, 已有博士 研究 生、硕士 研究生 将 产业链问题作为单位论 文研究, 网上有 关产业 链的研 究 报告也 多 达近 100 份, 并 且 售价 每 份 均 在 2000 美 元 左 右。同时, 各地也开始陆续 出台一 些专门 有关 大力发 展 的产业链相关政策。
迄今为 止, 国外 学者还没 有将产 业链 问题作 为研 究
对象进行 研究, 国外 有关 产业 链的 研 究处 于 空白 状态。 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是: 一方面, 从管理 学角 度研究 价 值链、供应链的学者, 未 能对价 值链、供 应链 在特定 群 聚区域内的特殊表现形 式即产 业链进 行专门 的考 察; 另 一方面, 提出或重视 / 地点竞 争力0 的波特 等人, 都 将 其注意力集中在国家、 地区的产 业集 群研究, 也还未 对 产业链进行专门的考察[ 5] 。
检索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国外有 关产业链研究的论文检索结果
篇
数 数
据
库
名
称
EBSCO
ABI
ELSEVIER路径篇名911
2
全文
194 592
46
收稿日期: 2006 ) 01 ) 06 基金项目: 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 项目编号: 2004059)
) 8)
第 25 卷 第 4 期 2006 年 4 月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5, No14 总第 150 期
对检索到的产业链英 文资料 进行分 析, 发现 纯粹 的 产业链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在按标题查出的 22 篇产 业 链文章中, 有 20 篇是与本文研究主题不相 关或仅仅是 消 息报道, 如其中 文章 题为 / Distributors: A vital link in the propane industry chain0 ( 经 销 商: 丙 烷产 业 链 的重 要 链 环) , 文章题为 / Steel Prices Cause Industry Chain Reaction0 , ( 钢材 价格上涨引起 产业链的连 锁反应), 文章题 为 / Tempe, Ariz. , Toyota Allowed to Join Republic Industries Chain0 ( 汽 车被允 许加 入共和 国的 产业链 ) 等文 章均 与 我们的研 究主 题 相差 甚远, 又如 题为 / Wuxi to Build IC Industry Chain0 ( 无 锡 构 建 IC 产 业 链 ) 和 / Zhejiang Province Build M icroelectronic Industry Chain。( 浙 江省构建巨 型电子工 业产 业 链) 均 为消 息 报道; 其余 2 篇 是 论文, 但还是均引 自中国 5环 境科学6 杂志的 英文 摘要, 作 者 都是尹琦等, 分别是 2002 年和 2003 年发表的 有关生态产 业链方面的论文, 一 篇题为 /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system0 ( 生态 产 业链 的 概念 与 应 用) , 另 一 篇 题 为 /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designing of making paper industry: turning pollution industry into ecological industry0 ( 造纸工业生态产业链的 设计: 变 污染工业为 生 态工业) 。尹琦为我国大连轻工学院教授, 以上两篇论 文 在中文产业链文献资 料检索 中已检索 到。因 此, 在此 不 在详细分析。
1关键词2 产业链 研究 综述 1中图分类号2 F06219 1文献标识码2 A
1 产业链研究的意义
产业链是指一定地域 内, 同一产 业部 门或不 同产 业 部门或不同行业中具有 竞争力 的企业, 与 相关企 业以 产 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 辑关系 和时空 关系, 联接 成的 具 有价值增值 功能的链网 式企业 战略联 盟[1] 。在一 定的 区 域范围内组织特定的产 业实施 产业链 式发展, 可 以实 现 生产要素的 最优配置 和空间的合 理布局及 时间的快速 反 应, 提高产业和区域的 整体竞 争力。因 此, 正确 理解 和 把握产业链的概念及其 相关理 论, 对各级 政府制 定本 地 区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的突破性提升。产业链要 求企业 重新审 视相关 企业的 商 业模式, 并再次对企业 间的物 流、资 金流、信 息流等 进 行深入研究。其涉及范 围相当广 泛, 几乎 涵盖 了企业 经 营战略及战术的方方 面面。同时, 产业链 研究 还强调 在 价值链理论指导下正确 处理竞 争与合 作的关 系、单个 公 司竞争与产业链竞争 的关系。深 入研 究产业 链问 题, 对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区域 发展规 划和企 业制定 自身发 展 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31 3 农业产业链研究起步最早, 但研 究的深度、广 度还 远远不够
从实践角度看, 研究 产业 链问题 , 第一, 对 政府 制 定区域产业政策, 合理调 整产业 结构, 促 进产业 升级 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各 地的开 发区升 级、生态 工业 园 区建设、区域自主 创新、招 商引资 等重多 问题都 急需 产 业链理论的指导; 第二, 可 进一步 在产业 层次上 揭示 产 业发展规律 、区域 产业的 发展机 制、地域 环境对 产业 发 展的作用等一系列产业经济问题, 进一步揭示产业集群、 产业链和产 业 集聚 区三 大因 素对 地域 竞争 优势 的 影响, 从而更好地利用本地 优势资 源, 发展优 势产 业, 提高 本 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 业竞争 力; 第三, 对 企业制 定企 业 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 意义。产业 链从客 户需 求出发, 重 新规划跨组织边界的业 务流程, 以 实现产 业链整 体绩 效
从理论角度看, 有以 下三 层意义 。第一, 产 业链 问 题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 段, 现在急 需学术 界将该 理论 向 前推进, 建立一个 完整的 产业链 理论体 系, 并且 进一 步 明确产业链 的研 究内 容、研 究 目标 和研 究 方向; 第二, 产业链理论的研究是产 业经济 学的重 要组成 部分, 同 时 也是技术经 济学、发展 经济学、循 环经 济学、区 域经 济 学、空间经济学研 究的重 要内容, 更是工 商管理 等管 理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产业 链理论的 发展也 必将极 大丰 富 和发展经济学和管理 学的内 容。第三, 产 业链理 论的 深 入研究也必将促进产业链经济学这一新学科的早日诞生。
3 国内文献检索结果
对国内文献, 我们制定 了详 细的 检索策 略, 并进 行 了全面检索, 检 索结果 详见 文献 [ 31] 。根据 文献 [ 31] 可知: 31 1 产业链是中国人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并非舶来品
目前, 产业链的理论研 究还 处于 刚刚起 步阶 段。国 家和省部级项目中, 还没有一个产业链理论研究的项目, 截止 2005 年, 全国 总共 才立 了 16 个有 关产 业链 研究 的 项目, 真正从事产业链研究的学者全国也就 10 多 位, 出 版的产业链著作总共才 7 部, 并且 产业链 理论 研究著 作 还是空白, 产业链研究的理论文章不超过 30 篇, 理 论研 究已严重滞后, 这和我国 经济建 设发展 的实际 是极其 不 相称的。 31 2 我国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现在对产 业链问题 已高 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