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与我的生活

合集下载

经济学习心得体会6篇

经济学习心得体会6篇

经济学习心得体会6篇经济学习心得体会篇1信息时代的经济竞争,其实是以消费者为核心。

那么,对有眼光和有能力的消费者,就有必要把身边的消费者,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来,带领大家同生产商,共享社会财富分配。

因为有组织和管理消费者,已付出劳动就应有收益,这就是一种新的商业行为,这样的消费者就叫消费商,这也是一种新消费者理念,并在悄悄地改变市场规则!经济学习心得体会篇2经过一年多的大学学习生活,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日常生活中的自立更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

而对于学习来说,最大的障碍不是这门学科本身,而是自己。

如果总是告诉自己难、难、难,你就越会觉得难,但如果告诉自己很简单,并对这个学科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就会觉得很简单,反而觉得学习成了一个享受的过程。

这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也深有体会。

刚开始学习时老师就说过,所有的经济学问题都来自于一个基本的生活事实,学习经济学可以让你解答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例如gdp、价格歧视、成本分析等等。

随着对经济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在听新闻和读报纸时,你将对当前的时事有更深的理解。

面临经济决策时,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正在学习的经济学。

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大一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每个人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认为坚持上课是最基本的。

每个星期一次经济学课,一次是三个课时,也就是135分钟,所以一节课的强度很大,如果落下一次,而你想自己在课堂下补回来的话,13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坚持上课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

其次,学习贵在理解。

上课仔细听讲是一个关键,不要试图写下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听讲比记笔记更重要,理解在心里比在笔记本上茫然地记下一堆更实际。

而且,必须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抽出时间来学习。

经济学的名词定义比较多,理解并熟记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就比较方便,不必在遇到某个不知道的名词的时候把时间浪费在翻笔记上。

生活中的边际效用

生活中的边际效用
也就是说,相对于我在购买3毛饭时效用最大,而此时还没吃饱,所以购买4毛的饭也轻松应对,继而5毛是最合适的,6毛就已经呈现负边际效用了。
例如,一个人必须要走完一段路程,但只走了一半却已饿得没有力气,瘫倒在地上的,这时候,假设一个人需要5个馒头才能吃饱,那么第1个馒头可以使他站立起来继续行走,其边际效用是最大;这时候,如果一直吃之后的那几个馒头的边际效用便依次递减,到吃到第5个馒头时,这个人已经有八九分饱,因而对于他走完剩下的那段路程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的了,因此第5个馒头的边际效用最小,同样的,如果摄入第6个馒头,那么已经在第5个馒头就吃饱了,第6个完全吃不下,也就呈现了负边际效用。
生活就是这样,得不到的东西永远非常喜欢,但是一旦你得到了,你便不会那么在意了,或者换句话来说就是,你不那么想要了。说俗一点就好比许多男人明明有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却要出去“鬼混”,根本原因就在于整天面对的老婆边际效用递减,他们需要点新鲜感。
任何事物都要保持一定的数量界限,在一定界限内,量的改变不影响质,而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迁,所以,饭堂里和蔼的阿姨给多你的饭菜,到最后并非能使你开心。
4毛钱饭
吃完后,觉得,似乎还能吃点什么东西,安慰自己是用脑过度的原因,允许自己的小贪心,于是又跑去小卖部买了一根香肠。
5毛钱饭
刚刚饱,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6毛钱饭
吃不完,果断倒掉,内心自我谴责,恰巧合被某学生会的胖小学弟看到,鄙视了一眼,仿佛恍惚听到“哼!真浪费粮食呢!”
于是,大致得出这样一个图像:
就好像在这个横跨春秋直逼迫冬夏的南宁在如此干燥寒冷的冬日里或许品一杯暖暖的星巴克的摩卡咖啡将会使你感到十分惬意要是能无限续杯喝第二杯或许还感觉挺棒依旧口感很好但是连续给你3甚至是第10杯咖啡你也许会疯掉觉得这咖啡本质就是普通的水你原有的满足已经变成厌恶甚至还抱怨它增加了你上厕所的频率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一、以前我常常打车,就是1.2元/公里的时候。

但是涨价后就很少打了。

上次南京出差,每次司机多收我一块钱的“燃油涨价费”,我恍然大悟,这才是聪明的办法。

为啥南京市政府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而北京市政府的官员想不到呢?双败的结局,是我这样的稍微懂一点经济学的普通人都能想到的,而且,还有很多能人在报刊网络上有指出,为啥我们的政府官员想不到呢?二、为什么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样的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解释:a.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起来,只占较小的部分,不同尺码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大。

b.没有正规的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的管理。

c.涉嫌对大身材顾客的歧视。

三、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

解释:两边轮流换着背,流换着休息。

四、最近发现一个奇怪的经济学现象,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住在北京的回龙观地区,在回龙观地区有三个城铁站,龙泽,回龙观和霍营,我家离霍营站比较近,离回龙观站比较远。

由于回龙观里很多小区离城铁站还有一定的距离,城铁站门口总是有一些黑车营业。

有一次,我和晓波同学准备坐黑车回家,晓波说,那我们在回龙观下吧。

我说,那不是更远吗?晓波说,但是回龙观的黑车是5块的,霍营的黑车是10块的,虽然霍营到我们家比较近。

我们就开始颇有兴趣的讨论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晓波的观点是市场定价,就是回龙观发展的早,黑车多,竞争激烈,所以便宜。

霍营竞争不激烈,所以就贵。

这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也可能和开始的定价就有关系。

开始定价就低(这个可能是竞争造成的)所以单方面的提价很困难,同样开始定价就高,单方面降价也有困难。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如果从我们小区出来,去比较近的霍营是10块,比较远的回龙观是5-7块,真TMD的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那位能研究清楚这件事,虽然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去买洗衣机,在我们家楼下的美廉美,看到一款海尔的滚筒2480,但是在苏宁和国美是2780,美廉美的销量一定比苏宁国美小很多,为什么会便宜呢。

学习经济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学习经济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学习经济学⼼得体会(精选10篇)学习经济学⼼得体会 ⼀、⼼得体会的写作⽅法 (⼀)简略写出⾃⼰阅读过的书籍或⽂章的内容,然后写出⾃⼰的意见或感想。

明确的说,就是应⽤⾃⼰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字,然后加以评论,重点的是(着重)提出⾃⼰的看法或意见。

(⼆)将⾃⼰阅读过的⽂字,以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意义内涵,看看它给⼈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应⽤原⽂做导引,然后发表⾃⼰的意见。

⽐如我们可以引⽤书中的⼀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

(四)先发表⾃⼰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读过的⽂章来做印证。

(五)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来写;也可以把⾃⼰当做书中的「主⾓」来写;也可以采⽤书信的⽅式来写;更可以采⽤向⽼师或同学报告的⽅式来写。

⼆、学习经济学⼼得体会(精选10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有了⼀些⼼得后,可⽤写⼼得体会的⽅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如何写⼼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习经济学⼼得体会(精选10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学习经济学⼼得体会1 学习胡延杰⽼师教授的《管理经济学》,收获颇丰。

经济学是⼀门偏重理论的学科,⽽管理经济学就是在经济学在企业实践中的应⽤。

在围绕需求、供给、成本、规模、市场等⽅⾯,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系列的经营理论及决策⽀持,同时为企业管理者引⼊了“弹性”、“边际”⼯具的分析⽅法。

深⼊的学习以及深刻的理解后,就会发现,枯燥的理论学习也可以是⼀种⼼灵的“鸡汤”。

在刚刚拿到讲义时,看到⽼师的名字,⼀直以为“延杰”是位男⽼师,等见到⽼师本⼈时,我们才反应过来。

胡延杰⽼师总喜欢笑眯眯地讲课,⼤⼤咧咧的性格有着⽂科⽣浪漫、发散的思维,同时却更多的是理科⽣的严谨。

⽣动的课程把我们长久积压在⼯作中的枯燥和繁琐,在瞬间转化成为前进的动⼒。

胡⽼师是经历了中国经济转型的⼀代⼈,年轻时所接触到的西⽅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再到向我们教授的管理经济学,胡⽼师⽤不同年代的经济理念做⽐较,让我们从她的经历中,侧⾯了解到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意义,同时学以致⽤的将这些经济理论的运⽤、延伸以及发展到现实管理决策中来。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上完西方经济学这门选修课,我认识了很多经济学专有名词,比如“潜在成本”、“公共选择理论”、“机会选择原理”等等,了解了很多经济学原理,虽然不是很懂。

说到对这门课的建议,我认为老师上课可以更活跃一点,而且麦克风好像没有开,声音太小了;还有一些经济学原理可以都打在PPT上,这样就更直观了,老师也可以看着PPT,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案例来上课,也轻松一点。

其实我一直没怎么留意生活中和经济学有关的现象,唯一比较关心的就是股票涨跌现象。

最记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有个叔叔到家里做客,他说:最近快入手盼盼食品的股票,肯定得涨。

后来那个夏天盼盼食品的股价都居高不下。

关于股票的涨跌,我简单粗暴地理解为股票买的人多价格就会涨,而卖的人多就会跌。

然而专业来说,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大致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宏观的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等等;微观的主要是市场因素,公司内部、行业结构、投资者的心理等。

撇开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市场因素、行业结构等等专业经济学因素不讲,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想谈一谈心理学在股票投资上的影响。

就拿2010年南非世界杯盼盼食品股价上升这件事作为例子吧。

世界杯期间,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在晚上看球,看球就少不了喝啤酒嗑瓜子,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去买盼盼食品的瓜子。

这样一来盼盼公司的经营业绩上升,消息散播出去后买盼盼股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最后盼盼股价上升。

要从公司业绩上升实现到股价上升,可以说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

投资者在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后心理状态改变,往往导致情绪波动,判断失误,做出盲目从众、狂抛抢购行为,这往往也是引起股价狂跌暴涨的重要因素。

20世纪末英国珠宝大亨Gerald Ratner一个玩笑就导致破产的例子就很充分地说明心理学在经济学的重要性。

Ratner的珠宝因便宜闻名,他也因此发了大财。

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当被问到如何才能在如此便宜的价格出售商品时,Ratner开玩笑说:因为我的商品都是垃圾。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可真是个大杂烩,涵盖的内容那是相当广泛的。

简单来说,它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

你想啊,我们每天都在跟这些事儿打交道,吃饭、花钱、存钱,甚至连出门的交通费都跟经济学息息相关。

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钱”与“物”。

1.1 资源配置说到资源配置,嘿,这就是经济学的“心脏”所在。

想象一下,你家里有十斤米,你打算做饭。

可是,今天你有十个朋友来聚餐。

怎么办?你是不是得考虑怎么分配这些米?是每个人给一斤,还是留一些自己吃?这就跟资源配置一样,如何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源,让大家都能吃得开心,就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1.2 生产与消费接下来,我们得聊聊生产和消费。

生产就是把原材料变成你能吃的米饭,而消费呢,就是你把这米饭吃掉。

经济学在这里就像一个“厨师”,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

比如,有的人喜欢外卖,有的人则偏爱自己下厨。

这背后其实是不同的选择和机会成本。

你说这道理不复杂吧?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经济学的影子。

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讲完了研究对象,我们得来聊聊经济学家们是怎么研究这些东西的。

总不能像拍电影一样瞎拍吧?所以他们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嘿,有点像科学实验,得有证据,有数据。

2.1 理论分析首先是理论分析,这个就像在课堂上听讲一样。

经济学家们会构建模型,假设一些条件,比如“如果价格上涨,消费者会减少购买”。

然后,他们就通过这个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就像你推测天气,如果今天下雨,明天就可能带伞出门。

理论分析就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化成几个简单的假设。

2.2 实证研究除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也是个重要的部分。

简单来说,就是收集真实的数据,通过数据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经济学家们就像侦探,找出数据背后的真相。

比如,他们会调查某个城市的房价变化,分析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价格的波动。

你想啊,数据就像是他们的“证据”,缺了它,光靠理论可没法说话。

西方经济学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

比如在自由市场里买东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

经济学对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则关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参考。

故事说的是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

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

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成旅行花的钱最少。

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

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到了厕所里,列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

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们这样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

数学家们心想,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

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的时候,三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却坐在座位上没动。

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查票的声音。

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

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厕所去了。

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的补了三张票,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

经济学真正的主题内容是理性,其隐而不彰的深刻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

经济学关于理性的假设是针对个人而不是团体。

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的假设: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地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样的假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

在这样的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不仅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样的学问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令人乐而忘返。

学习经济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学习经济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学习经济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摘要: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每天都和各种经济数据打交道,每天都在经历各种经济消费行为:我们买东西是经济行为、我们坐公交车是经济行为、哪怕我们每天上学也包含了经济行为,那么什么是经济,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怎样去了解它。

经济学是一把好的钥匙,帮助我们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产生的意义,各种数据背后的内涵,了解国家制定政策背后的目的,指挥个人的经济行为;运用其中的原理与工具,我们会更加独立自主的思考,拥有了看待世界不一样的角度。

关键词经济学中西方经济学体系经济与生活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的本质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

我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生的现有的经济现象,从中寻找出经济的规律,并试图去解释这些规律,通过对这些总结规律的运用,实现价值创造,转换的过程。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把握、运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合理运用资源,使得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化,科学经济学更加强调了,在合理运用资源的前提下,要有可持续绿色等因素的考量。

二、中西方有哪些主流的经济学体系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分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研究个体家庭企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产品与交易、供给与需求、成本与利润、效用与价格、市场边界与政府干预、博弈与对策、竞争与合作、均衡与配置等微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主要是从个体个人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现象,以个体来探寻经济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短期(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主要是以整体国家的层次来定义经济行为,强调看不见的手,市场的自我调节等等,我们常见的GDP就是宏观经济学经常研究和讨论的数据。

在中国古代,也很早就有了经济的概念,但是因为历史上中国封建专制阶层的强大,封建统治的需要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相对应的经济理论也不被当权者重视,脱离世界主流经济学发展数百年,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逐步走向世界,改革开放后我们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还有自身的发展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道路;不过现代的主流经济学思想还是属于西方的,所以我们的道阻且长。

选修3000字论文《生活中的经济学》

选修3000字论文《生活中的经济学》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选修3000字论文《生活中的经济学》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如今贯穿我们现代生活始终的一个话题,对我而言,经济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媒体、学科里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就拿我们日常消费而论,在我们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经济学问题以及现象。

为什么你在购物时,有时会多买一个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沃尔玛超市能够实现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星巴克的咖啡有大小杯之分,哪种更划算?为什么电视机和数码相机的价格不断降低?为什么餐厅都提供饮料免费续杯?为什么有时候一款手机只花50元就可以买到,甚至干脆免费赠送,但是如果你要额外买这款手机的电池却要花费100元?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十分有意思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些经济学现象,也正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现象。

什么是经济学?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

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

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

”《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

”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以上描述为关于经济学概念的摘录,虽然概括全面但却显得十分专业,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从这些简短的语句中理解出最接近其本身的意义。

劳动经济学书的读后感

劳动经济学书的读后感

劳动经济学书的读后感劳动经济学书的读后感篇一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描述个体经济的话,那么宏观就是描述总体经济的;如果说微观的主题是讨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话,可以称为价格理论的话,那么宏观的主题就是讨论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可以称为收入理论。

这学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值得肯定的是,我始终在用着一个踏实认真的态度在学习。

虽然有时老师讲得有些快,有些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我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及时看书,每看一句话都要充分理解它的含义,都要弄明白,并一定要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还要和微观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学到失业与通货膨胀时想到的微观经济学学到的工资理论,学到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一: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又联想到微观经济学学到的生产的三个阶段等,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而不是单纯地向老师索要答案,这一点比学习微观经济学做得要好。

但是,我对宏观经济学学的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并没有充分了解这门学科的特征,这直接导致我没有用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这门学科。

例如,绪论提到的宏观经济学是广泛研究各经济总量间关系的科学。

这句话我背的非常熟练,但并没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其实这句话不仅概括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进一步也告诉我应当用什么思维方式去学习,也就是书中进一步展开的所注重的不是单个经济单位及单一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而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经济活动的总体或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动。

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学到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的性质。

第一条: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条: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当时我想的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当就业量足够多的时候,产出随着就业量进一步的增加而递减,我感觉我考虑的很有道理,因为在上学期微观中就是这种劳动总产量下降的趋势,但我现在知道了这是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单个企业厂商生产活动时考虑的情况,在宏观角度,由于研究的是经济总量,对一个国家来说,总产出不会出现随就业量(投入)的增加而减少,因为一个国家有成千上万企业,不会每个企业都会出现劳动总产量下降的情况,总体也不会出现的。

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看我们的生活

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看我们的生活

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看我们的生活政治经济学,或称经济学,是对一般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所考查的是个人行动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是同安居乐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获得和利用最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

如此看来,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人的特征产生最多影响的,就是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物质资源。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感悟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感悟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感悟先说一下以前对经济学的认识。

在大一下学期,我选择了《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课。

在宋宪萍老师的这门课上,我了解到了:经济学,就在我们平常的小事中,大到爸妈以及亲朋好友热衷的投资和炒股,小到我们自己平常的记账理财,甚至还有商场里的促销手段,以及生活中的很多细微现象,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称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可是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成本效益原则也显示,它们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

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运营成本。

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

所以,用方形容器装牛奶便提高了收益。

再如为什么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等等等等,全都可以用大众心理学和经济学来解释了。

但是,宋老师的课我并没有太多的去听,故没有获取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只有仅有的一点而已,或许是因为老师讲课的风格问题吧。

从刘老师的课上,我觉得给我感触最大的,还应该说是两个尺度: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我们可以用这两个尺度来衡量经济学中的各种发展问题。

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可以用这两个尺度来衡量它的发展状况。

一个国家GDP的高速增长,从西方普遍认同的真理尺度来衡量,它确实是发展了;但是用价值尺度来衡量,人的素质素养并不一定跟上了发展的节奏,而且很可能是倒退了。

而人的发展,虽然说在短期内不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但是,从长远上来看,滞后的人的发展必定会带来经济的衰败,而且很可能是无法挽回的结局。

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采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战略。

谈到发展问题,就想到老师给我们讲到的从前的ford集团和现在的富士康集团,两个截然不同处境的大企业。

前者采用分工的企业管理方式,从生产率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它确实是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的生产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出的产值获得了显著提升,使其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高额的利润。

西方经济学解释现实的例子

西方经济学解释现实的例子

西方经济学解释现实的例子一、西方经济学解释现实的例子西方经济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呢,就像魔法一样,能解释好多事情。

比如说买东西的时候吧。

我们都知道需求定律,这就是西方经济学里的一个超经典的东西。

当苹果的价格涨了,我们可能就会少买一些苹果,转而去买相对便宜点的香蕉之类的水果。

这就是价格影响需求啦。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兜里的钱就那么多,得算计着花呀。

如果苹果从5块钱一斤涨到10块钱一斤,那对于一些人来说,就觉得不划算了,就会减少对苹果的购买量。

再说说就业市场。

企业就像一个个小的经济体。

如果市场上劳动力供大于求,也就是找工作的人多,岗位少,那工资可能就不会太高。

这就像是商品多了,价格就上不去一样。

企业会想,反正有这么多人想干这活,我为啥要给高工资呢?而对于劳动者来说,因为找工作难,可能就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工资。

还有房子。

在一些大城市,房价一直居高不下。

这可以用供求关系和成本来解释。

一方面,很多人都想在大城市生活,对房子的需求量很大。

另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建筑成本也高,包括原材料啊、人工啊之类的。

开发商盖房子成本高,再加上需求大,房价就降不下来。

而且人们对房子还有一种预期,觉得房子会一直升值,这也促使更多人愿意花高价买房,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又比如我们在街边看到的那些小餐馆。

如果一条街上餐馆特别多,竞争就很激烈。

这时候餐馆就得想办法吸引顾客。

有些餐馆会降低价格,有些会提高菜品质量或者改善服务。

这就是竞争导致的市场行为,就像西方经济学里说的竞争会促使企业优化自身来获得更多的顾客和利润。

另外,我们去商场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促销活动。

什么满减啊、打折啊之类的。

商家为啥要这么做呢?这其实也是一种经济学策略。

他们通过降低价格,吸引更多的顾客,虽然单件商品的利润可能降低了,但是总的销售额可能会增加,这样就可以弥补利润的损失,甚至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就涉及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啦。

在投资方面也能看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子。

经济学心得体会

经济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经济学》的心得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经济,了解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对于我们自身和以后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个学期的经济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下面几点我对学习经济学的心得与体会:⑴图表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发现,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图形贯穿起来的,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而且,要想阐述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的。

熟悉书上的图形,要懂得图形中的横纵坐标代表什么,曲线是怎么来的,交叉点又代表什么意思。

⑵重要的概念要进行理解记忆。

对于概念首先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较灵活的运用。

比如说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需求的弹性和需求曲线的斜率也不相同,因而理解概念背后的经济学涵义是必要的。

再如,从需求量变动就应该能想到需求曲线背后消费者行为理论。

而从需求弹性就要能分析不同需求弹性对厂商受益的影响。

⑶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化。

㈠以微观经济学为例,对于微观经济学,应该知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直接目的,而一般均衡就需要各个市场的均衡。

从而微观经济学就花大力气论证了产品市场的均衡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而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则从两个方面分别推导了均衡价格理论中涉及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这样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框架就可以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同时对整个知识框架的把握还有利于比较分析不同的内容。

只要我们知道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整个结构中的作用,我们就能比较对应来掌握这两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从理性人假说出发(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运用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来推导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而生产者行为理论也是从理性人假说出发(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运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来推导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

这样我们还可以比较等产量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性质,比较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等。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俩名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别急,慢慢来,我给你捋一捋。

其实吧,这两者的含义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弄明白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它们很简单,甚至有点像是生活中的小智慧。

你肯定知道,当东西的价格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也会跟着变化。

这种变化就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咱说说“替代效应”吧。

想象一下你去超市,看到一款你平时爱吃的巧克力,它的价格突然涨了。

原本一盒巧克力的价格是10块钱,今天一下子涨到了15块,差不多是涨了五块钱。

你心里肯定一惊,可能就不那么想买了,对吧?不过不着急,巧克力可是不能缺少的,得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于是,你看到了旁边同样是巧克力口味的其他品牌,它们的价格比你原本想买的巧克力便宜不少。

哦,这下你有了选择,转而把视线从原来的品牌移开,选择了另一个便宜些的品牌。

这种选择的变化,就是“替代效应”在发挥作用。

换句话说,价格一涨,消费者会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原理其实跟咱们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特别像?一旦有了“便宜又好”的替代品,谁还愿意多花冤枉钱呢?再聊聊“收入效应”。

这一点简单来说就是,价格一涨,咱们的实际收入就好像缩水了,买东西的钱就不够用了。

就拿刚才那个巧克力的例子来说吧,价格涨了五块钱,假设你每天的零花钱固定,那么在面对涨价后的巧克力时,你就会感到有些“吃不消”。

没办法,别的东西也要花钱,巧克力就得忍痛割爱了。

这就是所谓的收入效应:价格上涨了,虽然你并没有真正减少收入,但你能买到的东西就少了。

你看吧,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有点像,但又不太一样。

替代效应让你从原来的商品转移到便宜的替代品,而收入效应则是直接影响到你能买多少东西。

简单来说,收入效应就是你钱包的“缩水效应”,直接影响了你的消费能力。

你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和我们的消费选择息息相关。

两者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消费选择机制。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书笔记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书笔记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书笔记《生活中的经济学》读书笔记1《生活中的经济学》讲述的是茅先生在1993年留学美国,发现美国市场经济下值得学习和研究种种经济现象,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读者,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读者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

书中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三个部分,例如超市管理、后院经济、环境保护等日常点滴,篇篇反映出令人细细品味的经济学原理。

我不会具体描述本书细节,以下两点是看完之后的一些思索和感受:1、为什么一本非原理类书籍能够流传16年之久,翻版14版而经久不衰——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能够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小事情反应大道理。

这个问题一向盘旋在我心中很久,因为书中大多讲述的美国一些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例如超市中自动扫码的高效,电梯靠右站给人带来的便捷。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书笔记。

这些种种也许在16年前90年代的中国,看上去十分新鲜轰动,但是对于这天的我们,很多便捷的运作形势已经采用,为什么这本书还会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之后我渐渐明白,我们学习的是这种做学问学以致用的方法,再深奥的原理,如果透彻理解融会贯通,应用于日常现象,那才真的实现了知识的价值。

在生活中,要有敏感性,遇到事情多思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象,从现象中获得知识,构成知识储备运用的良性循环。

2、节约时间创造财富,社会道德促进发展书中提到的许多现社会存在的问题,现实依然存在,例如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问题。

书中讲到:有次作者看到马路上交通事故,只用了三分钟,当事人交换了驾驶执照,清理了事故现场,马路又恢复了平静。

他们有很完善的保险制度,更重要的是双方寻求能够理解的妥协办法,把是非放到次要地位。

这让我不禁想起前几个月在三环上两辆汽车的刮蹭事件,为了持续事故现场,两辆车足足停了4个小时,造成三环交通大瘫痪。

如果两位司机能够放下是非,协商妥协,那么节约的不仅仅仅是四个小时,还有这四个小时整个三环带个社会的财富。

用西方经济学阐述生活中的“取”和“舍”

用西方经济学阐述生活中的“取”和“舍”

生活中的“取”和“舍”保罗·萨缪尔森说:“在当今社会,谁不学习经济学,谁就不懂得怎样生活。

”而事实上,经济学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我们也常常在有意无意地在使用着经济学。

詹姆斯•布坎南在《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中提到,“人在市场关系中的行为,反映着这关系所能实现的物物交换、等价交易和多重变化关系的本性……而这些关系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恰当主题。

”而“取”和“舍”是每个人都曾面对、正在面对或者将要面对的生活决策。

但是,怎样才能在取舍之间实现利益最大化呢?这就是“权衡”的问题了。

曼昆将“权衡”与“取舍”相结合,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提出了自己总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个:“权衡取舍”原理(People Face Trade-offs)。

1在“取”和“舍”的问题上,《鱼我所欲也》中写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在孟子看来,鱼是他所喜爱的,熊掌也是他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他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事实上,孟子做出这样的决策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无论怎样的选择,其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都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自然地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进行“权衡取舍”,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N. 格里高利·曼昆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交替关系,任何一种行动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做出决策,以及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某个超市进行优惠活动或者某个服装店进行全场打折,而这似乎又是每个企业都会用到的司空见惯的方法。

那么,在薄利多销的背后,其包含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呢?事实上,道理是很简单的。

当销售市场在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

关于西方经济学作文

关于西方经济学作文

《西方经济学:一场有趣的“经济大冒险”》我和我的大学舍友阿明,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经济学的小组作业,决定好好研究一下西方经济学。

这可真是一场充满波折又趣味横生的旅程。

我们先从图书馆借了一堆关于西方经济学的书籍,那堆书放在桌上,就像一座小山。

阿明看着书,愁眉苦脸地说:“这西方经济学看着就头疼,什么供求关系、边际效益,感觉像在看天书。

” 我也叹了口气说:“没办法,谁让这是作业呢。

咱先从最基础的供求关系开始研究吧。

”于是,我们打算去学校附近的商业街做个小调查,看看实际生活中的供求关系是啥样的。

我们走进一家卖奶茶的小店,店里人还不少。

我对老板说:“老板,您这奶茶生意挺好啊,您觉得这价格和销量之间是不是有啥讲究呢?” 老板是个热心肠的大叔,笑着说:“那肯定有啊。

你看,要是我这奶茶定价太高,买的人就少;要是定价太低,虽然买的人多,但是我赚不到钱啊。

就像前阵子,珍珠的进价涨了,我要是不稍微提提价,我就得亏本咯。

这就是你们说的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价格就得往上调,不然我这小本生意可没法做。

”阿明在旁边认真地记着笔记,然后说:“老板,那您有没有试过搞一些促销活动呢?比如买一送一啥的。

这在经济学里好像是为了刺激需求。

” 老板点点头说:“试过啊,搞促销的时候,人确实会多很多。

但是吧,这促销也不能老搞,不然大家就会觉得这奶茶本来就值这个低价,以后不促销就不买了。

这就像经济学里说的,消费者的预期也很重要。

”我们谢过老板后,又来到了一家手机店。

店里的销售员正在给顾客介绍一款新手机。

我和阿明在旁边听着。

销售员说:“这款手机刚上市,配置很高,所以价格相对高一些。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等新款更多了,它的价格就会慢慢降下来。

这就是因为刚上市的时候,它的稀缺性比较高,需求也大,等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多了,供给增加,价格自然就降了。

”阿明小声对我说:“这就像西方经济学里讲的产品生命周期对价格的影响啊。

” 我回答道:“是啊,不过这实际情况好像比书里讲的更复杂,还得考虑品牌、消费者喜好这些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与我的生活
摘要: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角度,简单探讨了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基于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走向“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一方面大学毕业人数年年增长,其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60万人,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大学年年扩招,录取率节节攀升,以安徽省为例,据统计,2010年我省高考录取率达67.3%,创历史新高,也是我省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60%。

近两年,我省高考录取率大幅攀升,2009年高考录取率达到57.9%,比2008年增加6.8个百分点,2010年更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

严重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就业局面,再加上之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担心。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其中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和局部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对任何个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性的,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
或者没有适合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再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在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低可能由于技术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劳动力的不流动性等。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的失业。

在宏观经济学中还有一种关于失业的分类,即所谓的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前者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后者职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还是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根据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大学毕业生失业基本上属于被迫的自愿性失业。

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分析,其一:大学生之所以不接受现有的工作机会,是由于对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不甚满意,毕业生的期望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实际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且大学生认为在其工资中体现不出大学生上大学所应得的水平。

其二:大学生不愿意从事某些工作岗位,从经济学来分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

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良好的晋升机制。

对于大学生来说,
若不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就会宁愿选择失业,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

讨论过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我们再来讨论该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首先,针对非自愿性失业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意识,大学生既不接受现有的工作机会又不愿意从事某些工作岗位的想法是需要根本转变的,应该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现在的公司企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而且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

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得人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的。

另外,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

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这就需要大学生强化自身的素质,要做到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

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

总体来说高校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而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这一要求,就是根据要素价格理论。

用人单位愿意为大学生支付的工资以及需求的意愿取决于大学生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
MRP=MR·MP(边际收益产品=产品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产量),在MR一定的情况下,大学生的MP越高,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工资和需求的意愿就越大。

通俗的讲,如果大学生能够为用人单位带来较高的收益,那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愿意提供的工资就会提高。

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及自身劳动生产率,增强用人单位对自己的需求意愿。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指定的手段和措施。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而大学生就业又是就业问题的重点,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大学生就业与我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甚至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帮助我更好的了解了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现状,也给我自身以后就业带来了启发,我需要改变陈旧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争取毕业后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主编: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