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两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困扰我国经济

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

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仅有

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加快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

伐,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收益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在这两

年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充实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

注意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运用的相互配合。这些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的内容,也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抑制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有益

的经验借鉴。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尽管在新千年纪元的头一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趋势好于上个千年里最后两年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全球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有利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

两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如同当年抑制总需求扩张、治理通货膨胀一样,扩大国内需求、抑制通货紧缩也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在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登上一个新台阶之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包括经济体制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性矛盾制约日益凸显出来。如果经

济结构调整不出现大的转换,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可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都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上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个渐进过程其实就是技术变革创新和变革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重组的过程。目前,我国相对买方市场出现后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并且已经开始引导着企业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已经有所加快。但是,使其能够聚集成自发推动市场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转换升级的动力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有鉴于此,不少经济学家和经济管理专家认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应适应这一发展进程的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政策连续性,直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出现比较明显的好转势头。近来,有经济学家分析提出,即使在经济运动相对平衡的市场经济国家,扩张性政策持续2~3年也数正常范围,何况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再有2~3年以至更长的时间继续执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必要的。特别要防止经济刚刚有启动的苗头就停下来,结果可能是前功尽弃。还要重新开始又一轮的启动过程。日本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事实上,美国在治理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结果使得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止而复使,造成政策施行的成本增大和经济复苏期拉长。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摆脱经济衰退、刺激需求扩张政策使用的不适当断续会使经济发展的磨损更大,政策使用的成本耗费更大。对此我们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在我国发生。

二、关于这两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

从这两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来看,因政策实施的客体不尽相同,1998年和1999年我国需求增长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构成因素也有一定的差异。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通过发行政府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并在当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据统计,由于新增国债投资1000亿元,使国民经济增长提高了1.5个百分点。新增国债建设资金加上银行配套贷款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急剧颓衰之势,使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3.9%的增长。由于国债投资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国家确定的重点领域投资大幅度增加。但由于从政策的酝酿、决策到项目选择、审批,再到资金落实到位需要一系列的时间和程序过程,以及政府各部门在宏观调控问题上缺乏抑制通货紧缩促进需求增长的经历,政策执行的衔接配合有一个从磨合到默契的过程。尽管宏观经济部门采取了提前进入、联合办公以及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等措施,实际上政策实施是在下半年甚至更晚些时候才得到陆续启动的。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产业发展的链条比较短,不足以拉动加工工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长和民间投资跟进等等,其刺激消费需求的效果比预期的要低。

吸取头一年的教训,在考虑1999年政策实施安排时,中央一方面强调要继续由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体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强调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并对政策安排进行了提早部署,即在年初的计划中

即安排了500亿元国债建设资金预算,于1998年底即对1999年国债投资进行一部分项目准备。同时,及早动手组织力量从多个层次入手研究再增发600亿元国债问题、增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员收入和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调整税收政策促进出口和酌情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企业设备投资实行投资抵免所得税等政策问题。政策的设计、运作、实施不仅有了明显的多重政策组合性,而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从1999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尽管有不少人仍然认为国内消费需求依然不足,但全社会消费品可零售总额从下半年开始呈现出增长逐季加快之势,全年实际增长达到10.1%。特别是在商品消费稳定增长的同时,住房、旅游、文化教育等发展性消费显著增加。可以说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效果是明显的的。另外,随着下半年国家刺激出口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外贸出口走出了负增长的低谷,下半年出口增长速度达到15.8%,全年平均增长6.1%。就是说以加大出口退税率为主的刺激外贸出口的财政政策也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但是刺激投资需求的政策效应却出现了递减倾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应该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这样一个较低的增长速度,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也充分说明刺激需求、抑制通货紧缩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进一步说明保持政策连续性和政策力度所应有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其一,启动投资需求仍然表现为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的局面,国有企业及民间投资的倾向明显不足,据统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幅比上年回落8.9和3.2个百分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二,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格局中,又以中央政府投资和发行建设国债中央转借地方政府的投资为主,而地方政府的投资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甚至用于国债投资配套资金的增长都非常缓慢。据统计分析,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除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43%外,其他资金来源呈低速增长或下降的态势,例如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仅增长4.8%和1.2%。其三,因为中央已经明确2000年实施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政策,不排除一些地方和企业为了更好地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的好处,而将投资计划拖到今年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的增长速度。但是,两年来中央通过增加国债投入,刺激投资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取得明显成效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是政府投资大幅度增加,使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农村电网改造、生态环保建设和科技教育投入加强,不仅拉动了当前的国内需求增长,而且有利于缩小基础设施供给缺口,为以后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二是投资的增长拉动了投资类产品乃至重工业生产的恢复性增长和产业重组,使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工业经济整体运行状况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据统计,1999年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上一年高出0.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达到97.2%,比上年提高了0.67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4%,比上年高出2.5个百分点。1999年重工业增长持续快于轻工业,同比增长9.3%。主要投资类产品如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生产的增长均在10%以上,投资类机电产品也呈现出较明显的恢复性增长,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等生产的增长也在10%以上。工业品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下降幅度逐月缩小,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从10月份开始由负转正,12月份为上涨1%。三是由于国债投资增大辅之银行配套贷款扩张,加大了企业的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