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及对策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及对策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及对策作者:肖飞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1期【摘要】实施一定的财政政策是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经济调控手段,其中积极财政政策是指以增发国债、扩大赤字为主要方式,来避免经济消沉和市场购买力较低的情况。

为了刺激消费,需要政府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改变时,原本的积极财政政策也会暴露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然后根据我国自身的经济现状发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最后针对这些局限性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局限性;建议在世界经济的变化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能有效改善经济发展的缺陷,拉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然而,当宏观经济形势是变化莫测的,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也会出现,比如,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国债规模扩大,在财政收入有限、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债务积累迅速、偿还债务难度加重的情况下,财政风险就会应运而生。

如何在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下,能够改善自身的确点,科学有效的调控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针对我国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其他国家治理财政风险的经验,需要对积极财政政策客观的分析和改善。

一、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虽然由于我国外汇制度中资本账户管制和我国金融机构对外投资比例较小而并未对我国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也渐渐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潜在威胁。

由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严峻政府开始积极从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工业增加值得大幅度降低和贸易增长的不稳定。

总体概况来说,我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由于这次经济危机的涉及国家多而且影响极大,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受打击,外贸增长幅度下降甚至负增长,许多企业经营困难,市场经济不稳定。

(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

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原因

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原因

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原因第一篇: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原因解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原因09金融本科六班刘雪松摘要:我国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2、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3、调整国民收入的格局,增加财政规模,促进提高居民收入4、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然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或“紧缩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财政政策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我国今年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关键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危机正文: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起人们的恐慌以及对未来形势的不看好或者说彷徨,导致消费需求和对实体方面投资需求不足。

2009年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的投入其中大部分流入央企和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拿到这些资金后并没有投资实体,为了避险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房市和股市。

再加上银行房贷的优惠政策和政府的一些鼓励政策使地王频现,房价狂涨,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物价指数(PPI)也开始上升。

然而金融危机前的扩大的产能未能被消耗掉,导致产能过剩。

一旦产能过剩,经济将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企业很难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投资需求下降,一些企业会破产或被迫裁员,这将反过来威胁工人的收入和工作保障,因而他们将减少消费和投资需求。

关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问题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政策成为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是在近年来被不断强调和加强。

然而,在实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我们也要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些问题和挑战。

第一部分: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确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

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推动经济增长和抑制经济下行压力的一种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是在货币政策滞后或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稳定。

积极财政政策通常包括增加政府开支、减少税收和加大公共投资等手段。

第二部分: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势和劣势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及时刺激消费和投资,有效地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其次,积极财政政策还可以提高民众的福利和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实际收入。

但是,积极财政政策也有其劣势,如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等。

财政赤字可能会导致国家财政状况不稳定,损害国家长期利益。

此外,大规模公共投资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和浪费资源等问题。

第三部分:关键问题和挑战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可能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目标,政府需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财政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

其次是财政政策的时机问题,政府需要及时调整财政政策,避免过度投资和浪费资源。

此外,政府也需要加强财政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有效性,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第四部分:建议和措施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些积极财政政策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财政管理和监管,规范财政支出和投资,防止浪费和投机。

其次,政府需要增加对新兴产业和技术的扶持和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和增加社会保障投入等举措,提高民众的福利和生活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节方式,对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摘要:自我国98年以来,一直实行的积极地财政政策。

我国以往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如何?为什么要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实行?这将是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采用结合实际经济情况的分析方法,论证了继续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可行性,得出了继续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的结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积极地、财政政策、继续。

正文一.背景(积极财政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经济变得愈发的不稳定,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频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重灾难。

处于世界之中开放中的中国,自然屡屡受其影响。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实现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

虽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实则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1.贫富差距过大:联合国公布的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突破0.5,早已超过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2.地区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差据仍然很大。

虽然2011年上半年17省GDP增速超10%,中西部增速超过东部。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城乡差距大:2011《农村经济绿皮书》写明: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巨大,达3.23比1。

4.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空间巨大,可待进一步挖掘。

以上,由于国内外一系列的因素,造成了我国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至今,一直采用了积极地财政政策。

而当今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刚刚过去,全球经济还未在阵痛中好起来,“冰岛破产”、欧债危机、到现今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世界各国无不都在刺激经济,以防经济的“二次探底”。

而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以往我国是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口数十亿的大国光靠出口发展是不行的。

还得靠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就得靠财政。

而缩小一系列差距,解决一系列矛盾最快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通过财政。

关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围绕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展开思考,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在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首要任务。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增强消费需求,缩小供需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另外,积极财政政策还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采取了多种工具和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支出,提高公共投资水平,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重点领域的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稳定性。

二是减税降费,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和个人所得税率,增加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和投资。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

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改善民生福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稳定了经济增长。

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加和减税降费的措施,有效扩大了内需,提高了市场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是改善了民生福利。

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获得感。

三是优化了经济结构。

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资,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然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和减税降费的措施,财政收入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压力增大。

二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过度依赖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产生浪费和腐败等问题。

三是市场化程度不够。

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然较大,市场化程度不够,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竞争环境不公平。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

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

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

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

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

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读后感

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读后感

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读后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总结了其影响和作用。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等方式,可以直接带动投资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可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升级。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节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和提供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和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经济发展。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方式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复苏;而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提高税收等方式来调控经济,防止泡沫的形成。

这些调控措施可以有效地平衡经济发展的波动,维护经济的稳定。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的稳定和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提高政府支出,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的增加。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项目的建设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社会的稳定性。

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提高劳动力需求,进一步促进就业。

综上所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稳定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加快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收益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

在这两年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充实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注意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运用的相互配合。

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内容,也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抑制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

尽管在新千年纪元的头一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趋势好于上个千年里最后两年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

全球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有利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

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及建议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及建议

2011年第4期下旬刊(总第442期)时 代 金 融Times FinanceNO.4,2011(CumulativetyNO.442)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财政政策类型,而是与时俱进的一种动态适应性的财政政策举措,具体说来,积极财政政策是指在一定的国际国内经济和政治环境下,通过适度、主动地扩大财政支出,全面地考虑了国家科学发展的需要和财政的可承受力,更有效、直接、快速地刺激我国国内需求,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一、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原因和特点,只有科学分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宏观对策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不健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特殊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相当弱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过于强调发展,为了发展拉低了生态环境的标准,人为地减轻了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其中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市场资源配置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该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扩大内需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内需求总体上一直不足,是经济发展中众多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1)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得收入水平非常低下,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就社会就业的不充分,居民的总体可支配收入能力薄弱;(2)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负债率比较高,又由于央行的不断加息,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大,盈利率比较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息占用利润的现象,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资本积累受到体制内因素排斥,直接地导致了社会投资需求严重乏力,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很大的活力;(3)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参差不齐和相当大程度滞后增加了居民消费需求和社会投资需求的不确定预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内需的扩大。

分析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

分析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

分析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摘要: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

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上来;二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

其次。

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

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关于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关于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摘要: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13年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背景,财政政策的内涵、性质及其特点,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上来;二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内涵积极财政政策性质财政风险财政调整在全面评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定。

这样,我国已经连续实施两年的“积极加稳健”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延续至第三个年头。

不过,考察以往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轨迹可以发现,继续实施不等于全面复制。

相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可能包含不同的实际内容,甚至包含显著的调整或变化。

深刻认识、正确把握这些调整和变化,对于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13年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

1、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

其次。

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收入分配和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财政支出效益不高在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些支出并不都能够切实提升经济效益。

部分地方和单位倾向于过度依赖基建投资,加大了金融风险,并且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

此外,在教育、医疗等社会领域,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

2. 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突出虽然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并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高收入者数量仍相对集中,居民消费需求受限制。

社会公平与正义感受损失。

3. 财税体系需要改革完善当前我国财税体制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之处。

诸如税制设计上过于繁杂复杂、缺乏合理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多,隐性债务问题尚未根治;税收征管水平不够高效等。

二、对策为解决上述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注重项目选址的合理布局以及环保要求。

鼓励投资者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投资流向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的行业和领域。

另外,应该增加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改善公共服务供给。

确保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并提高财政支出在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使用效率。

2. 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致力于优化税收制度,在深化个税改革的同时适当考虑增值税调整。

坚决打击非法避税行为,加强财产及遗产监管审查以减少不合理积累。

此外,推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稳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衔接,并实现劳动报酬合理分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能力。

3. 改革完善财税体制要建立简明合理、公平透明的税收制度,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并清理整顿隐性债务问题。

同时,推动政府预算透明化, 以信息公开为基础, 建立全面覆盖财政预算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 提供实时数据和审计跟踪。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财政政策过分依赖于货币政策,导致其效果受限。

其次,财政政策在一些领域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不理想。

此外,财政政策在一些方面存在滞后性,使得政策对经济波动的调节能力有限。

最后,存在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导致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1. 过分依赖货币政策我国财政政策长期以来过分依赖货币政策,导致其调节效果受限。

在经济下行时,央行通过降息等手段刺激经济,但此时财政政策却并未发挥出应有的调节作用。

一方面,财政政策对经济需求的刺激作用较弱,无法有效扩大内需。

另一方面,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往往更倾向于利用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作用相对较小。

2. 执行力度不足财政政策在一些领域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不理想。

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税收减免、投资支持等方面,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

这样一来,财政政策的刺激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

3. 滞后性问题财政政策在一些方面存在滞后性,使得其对经济波动的调节能力有限。

特别是在短期经济波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往往无法及时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

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决策层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不足所致。

4. 地方政府财政运作不规范地方政府在财政运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导致财政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对财政资金的滥用,以及对项目的随意决策和执行,使得财政投入效益不高。

此外,地方政府的财政运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导致财政状况不稳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对策针对我国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 多元化调控手段为了减少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应该推动多元化调控手段的发展。

除了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外,还应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以及创新政策等方面的调控。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

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

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

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

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思与展望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思(一)积极财政政策取得的效果几年来,我国实行了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以及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免征房地产税,投资抵免所得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

透过各项经济指标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和统计,1998年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的投资规模,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达到2个百分点,2000年达到1.7个百分点。

到2000年底,财政共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连同配套资金的投入,约完成1.5万亿元的投资量。

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2001年GDP增长7.3个百分点,2002年上半年增长7.8个百分点。

从物价指数来看,到2000年4月,连续32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已经全面止跌,并首次出现正增长,2000年消费价格指数比1999年上升0.4%,2001年同比增长0.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0年同比增长9.8%,2001年6月同比增长10.3%,200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6%。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来看,1998年下半年,投资需求增幅明显上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9.7%,增幅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2.1%。

可见,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效果。

(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没有预期的那样理想,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乘数效应较小,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1.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措施来改革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没有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没有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企业下岗职工问题。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效果及其风险界限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效果及其风险界限
维普资讯
马 克 思 主 义 政 治 经 率 学 原 理
我 国 实 施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的 背 景 、
效 果 及 其 风 险 界 限
孙 蚌 珠
北 京 大 学 马 克 思 丰 殳学 院 京 1 0 7 } 北 0 8 1
f 键 词 1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 政 赤 字 ; 债 关 财 国
现 负 增 长 ,到 I9 9 8年 6月 末 增 长 幅 度 为 一2 % ,出 现 I 了 一 定 程 度 的 通 货 紧 缩 莳 势 方 面 是 物 价 出 现 负 增 金 标 准 , 发 拖 是 的 国 有 企 业 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退 休 人 员 统 筹 项 目 内 的 补
朱 锫 基 总 理 在 《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指 出 , 0 2年 我 政 20 国 将 继 续 宴 施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 当 前 , 些 学 生 对 我 国 实 一
施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的 背 景 、 技 果 等 问 题 还 不 太 清 楚 为 此 . 文 试 对 这 些 问 题 进 行 分 析 , 教 学 参 考 本 供

策 我 国 目前 采 用 的 是 积 扳 的 扩 张 的 财 政 政 策 。 就 我 国 的 实 践 来 说 ,积 槛 财 政 政 策 是 指 自 19 年 98 柬 ,在 特 定 的 国 内 外 经 济 环 境 下 , 国 实 施 的 以 刺 激 我 经 济 持 续 增 长 为 目的 , 国 债 发 行 为 手 段 ,以 财 政 信 贷 以 协 调 为 基 础 的 财 政 投 资 性 支 出 政 策
22 0 年第 4 总第 4 期 ) 0 期( 0
思 想 理 论 教 育 导 刊 l7 2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它主要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收入、放宽财政政策等措施。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探讨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影响和可持续性等相关问题。

首先,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政府可以促进投资和扩大就业。

这样一来,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高,进而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积极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增加经济创造力和竞争力。

然而,积极财政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是财政赤字的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往往需要政府增加支出,这就需要增加财政赤字。

如果财政赤字过大或长期持续,可能会引发通胀、债务危机等风险。

其次是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过分依赖政府支出可能导致资源集中在某些领域或行业,而忽视了其他重要领域的发展需求,造成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产业结构失衡。

此外,积极财政政策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带来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财政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其次,应该加强税收制度建设,通过改革税收体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减少逃税漏税现象,增加税收收入。

另外,应该加强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体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财政赤字过大、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发生。

只有通过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完善税收制度和加强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
问题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应对外部风险。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平稳发展,我国政府在财政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增加了财政支出,提高了社会投资水平。

其中,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刺激了消费和投资等活力,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帮助企业应对了内外部风险,提高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促进了经济增长。

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稳定增长,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我国通过加大财政投资支出的力度加速了经济恢复。

第二,改善了就业形势。

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我国企业加速扩大生产规模和财政支出,扩大了就业岗位。

第三,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还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风险。

首先,可能会引起通胀压力。

如果财政政策实施过度或措施不当,可能会加速物价上涨。

其次,财政政策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节奏,否则会出现过度债务或资产泡沫等问题。

此外,过强的财政干预也可能会扭曲市场竞争,导致市场失衡等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
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提高国家竞争力,但同时也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保持政策的平衡,避免出现财政风险和市场失衡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一项正确决策,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根据复杂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

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加以分析,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消费需求并未有效放大,商品零售价格和消费价格指数负增长的趋势还未根本改变。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针对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下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减少,手中无钱谈何消费,仅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无法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继续拉大,就使得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迟缓。

目前城市消费已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消费结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扩大消费就必须面对拥有九亿农民的农村市场,而积极财政政策中涉及农村的太少,国债项目只不过是农村电网改造、退耕还林还草等,资金投入少。

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在企业改制、机关减员等改革风险以及对未来生活“不可预知风险”的压力下,消费愿望受到抑制。

增发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受益者90%是城市。

再加上提高工资,增加失业金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费发放等措施,应该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主要增加了城镇居民收入。

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下岗、失业的仍在发展,居民存钱防变、防难意识有增无减。

随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原有实物性、集团性、福利性消费逐渐减少,原有体制内居民自主性支出增加。

这些居民已习以为常的生活依赖条件的变化,使居民认为未来生活变数太大。

减收增支的预期、下岗失业的威胁都导致了居民可支配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

其次,国债项目投资一元化倾向严重,配套资金货币投入少,实物投入大,民间投资并未扩大,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受到一定制约。

究其原因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在财政支出和投资本身的导向及结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两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加快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收益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

在这两年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充实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注意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运用的相互配合。

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内容,也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抑制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

尽管在新千年纪元的头一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趋势好于上个千年里最后两年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

全球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有利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

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

两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如同当年抑制总需求扩张、治理通货膨胀一样,扩大国内需求、抑制通货紧缩也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

在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登上一个新台阶之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包括经济体制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性矛盾制约日益凸显出来。

如果经济结构调整不出现大的转换,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可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都是永无止境的。

而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上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个渐进过程其实就是技术变革创新和变革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重组的过程。

目前,我国相对买方市场出现后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并且已经开始引导着企业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已经有所加快。

但是,使其能够聚集成自发推动市场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转换升级的动力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有鉴于此,不少经济学家和经济管理专家认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应适应这一发展进程的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政策连续性,直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出现比较明显的好转势头。

近来,有经济学家分析提出,即使在经济运动相对平衡的市场经济国家,扩张性政策持续2~3年也数正常范围,何况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的情况更复杂一些。

再有2~3年以至更长的时间继续执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必要的。

特别要防止经济刚刚有启动的苗头就停下来,结果可能是前功尽弃。

还要重新开始又一轮的启动过程。

日本前几年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事实上,美国在治理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结果使得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止而复使,造成政策施行的成本增大和经济复苏期拉长。

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摆脱经济衰退、刺激需求扩张政策使用的不适当断续会使经济发展的磨损更大,政策使用的成本耗费更大。

对此我们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在我国发生。

二、关于这两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分析从这两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来看,因政策实施的客体不尽相同,1998年和1999年我国需求增长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构成因素也有一定的差异。

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通过发行政府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并在当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据统计,由于新增国债投资1000亿元,使国民经济增长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新增国债建设资金加上银行配套贷款抑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急剧颓衰之势,使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3.9%的增长。

由于国债投资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国家确定的重点领域投资大幅度增加。

但由于从政策的酝酿、决策到项目选择、审批,再到资金落实到位需要一系列的时间和程序过程,以及政府各部门在宏观调控问题上缺乏抑制通货紧缩促进需求增长的经历,政策执行的衔接配合有一个从磨合到默契的过程。

尽管宏观经济部门采取了提前进入、联合办公以及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等措施,实际上政策实施是在下半年甚至更晚些时候才得到陆续启动的。

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产业发展的链条比较短,不足以拉动加工工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长和民间投资跟进等等,其刺激消费需求的效果比预期的要低。

吸取头一年的教训,在考虑1999年政策实施安排时,中央一方面强调要继续由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体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强调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

并对政策安排进行了提早部署,即在年初的计划中即安排了500亿元国债建设资金预算,于1998年底即对1999年国债投资进行一部分项目准备。

同时,及早动手组织力量从多个层次入手研究再增发600亿元国债问题、增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员收入和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调整税收政策促进出口和酌情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企业设备投资实行投资抵免所得税等政策问题。

政策的设计、运作、实施不仅有了明显的多重政策组合性,而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

从1999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尽管有不少人仍然认为国内消费需求依然不足,但全社会消费品可零售总额从下半年开始呈现出增长逐季加快之势,全年实际增长达到10.1%。

特别是在商品消费稳定增长的同时,住房、旅游、文化教育等发展性消费显著增加。

可以说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效果是明显的的。

另外,随着下半年国家刺激出口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外贸出口走出了负增长的低谷,下半年出口增长速度达到15.8%,全年平均增长6.1%。

就是说以加大出口退税率为主的刺激外贸出口的财政政策也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但是刺激投资需求的政策效应却出现了递减倾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

应该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这样一个较低的增长速度,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这也充分说明刺激需求、抑制通货紧缩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进一步说明保持政策连续性和政策力度所应有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其一,启动投资需求仍然表现为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的局面,国有企业及民间投资的倾向明显不足,据统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幅比上年回落8.9和3.2个百分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其二,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格局中,又以中央政府投资和发行建设国债中央转借地方政府的投资为主,而地方政府的投资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甚至用于国债投资配套资金的增长都非常缓慢。

据统计分析,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除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43%外,其他资金来源呈低速增长或下降的态势,例如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仅增长4.8%和1.2%。

其三,因为中央已经明确2000年实施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政策,不排除一些地方和企业为了更好地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的好处,而将投资计划拖到今年实施。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的增长速度。

但是,两年来中央通过增加国债投入,刺激投资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取得明显成效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一是政府投资大幅度增加,使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农村电网改造、生态环保建设和科技教育投入加强,不仅拉动了当前的国内需求增长,而且有利于缩小基础设施供给缺口,为以后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二是投资的增长拉动了投资类产品乃至重工业生产的恢复性增长和产业重组,使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工业经济整体运行状况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据统计,1999年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上一年高出0.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达到97.2%,比上年提高了0.67个百分点。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4%,比上年高出2.5个百分点。

1999年重工业增长持续快于轻工业,同比增长9.3%。

主要投资类产品如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生产的增长均在10%以上,投资类机电产品也呈现出较明显的恢复性增长,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等生产的增长也在10%以上。

工业品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下降幅度逐月缩小,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从10月份开始由负转正,12月份为上涨1%。

三是由于国债投资增大辅之银行配套贷款扩张,加大了企业的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使银行各层次货币供应量扭转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增长缓慢的局面,市场货币供应充足率明显改善,货币流动性比率提高。

三、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应注意进一步研究财政政策的内部配合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注意讲求多种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组合效应,以减少经济恢复过程中的政策损耗。

从这两年实施积极财政的情况看,中央在运用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工具上,已经注意了从初始阶段单一使用发行政府建设债券手段到运用增发国债、提高出口商品退税率、减低涉及商品房交易的契税和营业税、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组合手段的协调配合,发挥组合性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

但从总体上看,财政、税收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力度还不够,或者说还没有很好地考虑财政和税收政策使用上的协调一致性问题,从而减少两种政策运用上的相悖效应。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今年应该考虑使用更多一些的复合性积极财政政策--即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一致性协调配合政策,来促进经济景气回升,抑制通货紧缩迹象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尽可能减少政策之间的对冲与抵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