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本文介绍了XXX数学教研组的中期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使数学知识更有生命力,更能体现研究的价值。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研究知识与解决生活问题还有一定的隔阂,教师需要设计更有效的研究活动,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在实验研究中,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理论研究,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我们在课题组成立之初就组织成员认真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和相关理论知识,如《高效课堂教学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等。
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实效性,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研究、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形式。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研究方式,让数学研究过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
通过研究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我们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自“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开展以来,校领导小组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形式多样的课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使得研究人员开阔了视野,吸取了经验,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及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我们在实施该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把着力点放在“生活——数学——生活”上,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
2. 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日益丰富,他们对数学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数学教学资源的丰富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数学应用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生活化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购物、找零等生活场景,学习人民币的使用方法。
2.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
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
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凑整、取整”。
比如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274+(2+98),而对276-98=?既可以276-98=276-100+2,也可以276-98=100-98+176。
这些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经验相联系的。
妈妈买饮水机用了276元,买了一件衣服用了98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衣服用了100元,就用了276+100,可衣服比100元少了2元,所以要276+100-2;或者妈妈带了276元,买东西用了98元,还剩多少钱?妈妈可能会拿一张百元钞票,而留下176元,付了98元,应找回2元,所以有276-98=100-98+176=178元。
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经常感到无趣、枯燥,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和方式。
一、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能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情境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知数学的存在和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可以引入一些故事、游戏等元素,使数学知识更加具体生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快乐。
四、评价体系在评价方面,要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和单一笔试的评价方式,而是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除了定期的考试和测验外,还可以采用作品展示、实际操作、口头答辩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兴趣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房间的大小,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蛋糕、水果等实物进行分数的切割和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3. 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生活化,就是要让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和方法来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呢?以下是几点可以做到的做法。
一、引入教学资源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需要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来感受数学知识。
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来进行教学,比如水果、文具、玩具等等,通过这些实物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
二、情境化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加减法的应用。
比如在购物、做饭等情境中,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游戏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游戏化的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四、实践教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数学考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
比如可以带学生去超市进行价格比较和计算,或者到花园进行度量和面积的测量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教学案例以上就是几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做法,通过这些做法,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老师们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和生动。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引言数学教学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更是数学学习的起点。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教师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蛋糕、水果等)进行分数的切割和比较。
2.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测量、计算、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并计算出面积。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小学数学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
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
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
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尝试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尝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同时用获得的活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景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人数学的学习。
一年级的新教材注重把例题改变为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幅幅画面,就是以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
对于旧教材中一些脱离现实背景的内容,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整容”,利用实物、实例、动手操作、童话故事等创设情景,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再现生活。
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教师启发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运动着的物体个数,教师先利用媒体展示生活场景:一个热闹的交通路口,小汽车、摩托车、卡车、公共汽车等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提出问题:交警叔叔想知道车流量的情况,你能告诉他吗?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情景,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他们忙碌地观察、记录,虽然第一次有点杂乱无章,第二次也没来得及记清,但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景的刺激下,学生兴致盎然,他们的学习策略由模糊到清晰,思维由浅人深,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最好的统计方法,在亲历数据搜集的过程中体会到统计思想方法的价值。
另外,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化静为动也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如相遇问题中“相向、相对、相背而行”这些概念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上讲台走一走、演一演,让他们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领悟这些概念的内涵。
又如“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中,大多数同学已认识人民币,静态的“认一认”已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我尝试设计了动态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在活动中体‘验元角分的关系,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分享教学成果
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成果 与同行分享,促进交流合 作,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 学的创新与发展。
06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保障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加强数学教育理论学习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理论素养。
收集反馈信息
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 生活化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 方案。
分析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测验成绩等进行分析,评估 生活化教学的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总结反思阶段
总结教学经验
对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成功 经验和存在问题。
深化教学研究
设计生活化评价任务
布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评价任务,如家庭理财计划、社区环 境调查等,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综合运用观察、记录、测试、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 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 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方式生活化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合作交流与探究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 ,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 学习数学。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生活中 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探究精神。
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动手操作等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 知识的应用。
教学评价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 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论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身边感兴趣的事物理解数学知识,并能最终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一改传统教学方式死板沉闷的特点,新鲜有趣,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主动感受,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接受新知识,激发学习动力。
1.2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化教学就是做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用学生通俗易懂、容易理解的方式,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现象将课本知识呈现出来,并最终回归与实践,将抽象的问题归于具体,将复杂的问题归于简洁,不再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枯燥讲解,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知识的掌握,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生活化教学。
2.3课后巩固。
课后的巩固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例如我们之前讨论的“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后,让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商店里买一些学习用具。
在询问过多少钱之后自己付款,有家长监督,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
当学生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地拿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时,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成功交易之后,学生会因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买东西的.任务而高兴不已,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对自己的生活是有帮助的,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动力十足地进行下面的学习。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候学习数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如何让数学变得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生活为出发点,以真实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实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活化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生活的美好。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可以使孩子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学习潜能。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关联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是实用的,具有现实意义。
在教学时可以引入购物、银行、游戏等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这些情境进行数学计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体验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游戏和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探索数学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也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3.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不可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一)合理充分地利用校园生活教学资源多媒体等设施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利用不仅提高教师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
用模型、幻灯、录像以及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把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可以把学生吸引到数学的世界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穷。
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
从学生眼前熟悉的事物入手,在生活中找出抽象数学知识的相关原型,便于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身边事物与数学存在着密切联系,懂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意识。
(二)合理充分地利用家庭生活教学资源家庭生活教学资源是学生熟悉的资源,是对校园生活教学资源的延伸。
教师在课堂上所利用到的学生家庭生活中熟悉的教学资源,学生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数学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不仅要“学”,而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而家庭生活资源给教师学生提供了方便地利用,比如家庭收入、存款等问题的解决,学生遇到问题时懂得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试着独立去解决,既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合理充分地利用社会生活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知识息息有关。
当学生假期在社会上的各个场所游玩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知识得以解决,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作出教学意义的对话与沟通 � .这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读物数与总人数的比是46
数学 2008� 1
18
学" 的转变, 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但数学 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 实践, 模拟, 推断等探索 性与挑战性活动,为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必须做好 数学教学科 学性和 生活性 的有机 结 合, 把探索过程生活化.例如, 在进行 "圆的周 长" 教学时是 这样设计的 : 首 先, 复习迁移 , 激 疑导入. 出示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三种图形卡 片, 让学生说 一说它们周 长的计算 方法, 并思 考: 圆的周长指什么? 怎么测量? 其次, 小组合 作, 动手操作. 各小组拿出预先准备好的铁环,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铁环的周长.方法一: 用 线绕铁环 一周, 再拉直量 出它的长 度, 得到 铁 环的周长.方法二: 把铁环沿着展开的卷 尺滚 动一周, 直接测出它的周长. 方法三: 沿直线滚 动铁环, 测出 它走过的长 度, 除以它 滚动的 圈 数, 计算出它的周长.通过这几种测 量结果的 对比, 得出一个比较精确的周长数据 .然后自 主探索, 合作交流, 展示各组的铁环, 观察 其大 小和它所对应的周长数据, 猜想圆的周长与什 么有关,最后探讨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并进行实验检验, 巩固提高. 这样, 通过亲身经 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 不是深不可测的, 不仅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 趣, 而且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3.进行生活化的练习设计.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 目 的.因此, 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 "学" 和 "用" 之 间的桥梁, 把练习设计生活化. 这样, 既加深了 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又可以在解 决问题的过 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并产 生积极的情 感体验.如教学 "最大公 约数" 后, 根据生活实 际, 为学生留下一道开放性 , 实践性的作业: 学 校新建的语音室需要铺设地板砖, 请你抽时间 去测量一 下语音室 的长和 宽,逛一 逛建材 市 场, 帮学校选 择一种适合 的方形 地板砖 , 并算 一算需要多少块才能正好铺满教室. 在这个过 程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 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而且在 实践活 动中渗透 了合作 意 识, 社会交流 能力的培养 , 充分体 现了素质 教 育由 "重知识传授" 向 " 重能力培养" 的转变, 使 数学学习活动向社会拓展, 向生活延伸. 总之, 数学教师 不仅要 有广博 的数学 知 识, 还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 .这样才能帮助学 生学有价 值的数学 ,让学 生在生活 中运用 数 学,从而 让学生的 数学学 习生活变 得丰富 多 彩.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一、课题的提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然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不能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
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方法,把学生生活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过程1、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
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已经成为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生活化的实践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我将以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为话题,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探索。
我注重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实践探究任务。
在教学小数加减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小明买水果”的实践探究任务。
任务内容是:小明去水果摊买了一斤苹果和两斤香蕉,共花了9元钱。
学生通过观察问题、收集信息、归纳总结等活动,发现苹果和香蕉的单价以及解答全文推算的方法。
通过这个实践探究任务,学生既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我注重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实践探究方法。
在教学几何的时候,我通过实际测量学生们的手臂长度,引导他们研究手臂长度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制作表格、绘制图形等形式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和技巧,而且理解了均等两边、相似、比例等数学概念,并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注重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实践环境。
如在教学有关时间的知识时,我建立了一个模拟超市的角色扮演环境。
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售货员,在超市中购买商品、结账和找零。
通过实际操作中,学生亲身体验了时间的概念,对时间的大小、持续和联系等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对时间的认知更加深刻、准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在教学判断大小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和重量,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分数的应用时,我鼓励学生制定饮食计划、完成食物的分配和比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以生活为基础,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下面介绍一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1. 掌握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等,以此为基础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传授数学知识。
2. 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举实例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几何的时候,可以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地标建筑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
3. 引导探究和合作学习: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实践和应用: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可以通过购物、做饭等实际情境来进行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动画、音频等方式展示数学概念和问题,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使用电子白板展示几何图形的构造过程,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数学练习等。
6. 课外拓展活动: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将数学知识融入到课外生活中去。
比如组织数学趣味竞赛、数学实验室活动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共3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共3篇) 第一篇: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1.设置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很多教师以往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性,经常过多地关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理论,而忽视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了解、认识、体验并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数学教学的呆板化、机械化和抽象化,人为地加大了数学学习的难度,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
直观认知是小学生的主要认知方式,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情景设置,借助生活化情景,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结合生活现象来认识数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农村小学生对情景、游戏等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从农村生活实践中寻找素材,创设生活化情景,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在生活化情景中体验数学,引起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学生思维和数学抽象概念之间的矛盾。
教师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如在教学计算小数应用题时,针对传统应用题教学题材内容死板、人为编造生硬情境、脱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状,教师创造性地把数学问题与农村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堂上设计了学校食堂向种菜大户李大爷购买土豆20千克,每千克3.6元,茄子15千克,每千克2.8元,请你为食堂算算应付给李大爷多少钱。
将上述实际问题提供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2.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易于学生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成长的环境与城镇小孩明显不同,其认知能力有限,社会知识有一定欠缺,此外农村小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多是农村的见闻,他们所接触的父母、亲朋和玩伴又多是说当地的方言,因而对课本语言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这也就要求农村小学教学中的语言应该精炼实用、通俗易懂,避免照本宣科,这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丰富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导致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缺乏生活化、趣味性和实践性。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1. 了解小学生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为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提供理论依据。
2. 探索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3. 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1. 小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关系(1)分析小学生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探讨小学生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2. 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数学问题情境的表现形式。
(3)鼓励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创设过程和效果。
(2)总结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经验。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小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以及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相关理论。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需求和期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创设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
4. 行动研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观察、记录并分析其效果。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2.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3. 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生活技能。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成为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
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以学生生活为背景,设计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可以以“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如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开展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24点”、“数独”等数学游戏,既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强化生活应用,培养实践能力(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分析它们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如制作几何图形、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
(3)组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举办数学知识竞赛、数学解题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3.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融入生活元素,丰富教学内容(1)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可以引入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统计学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5-09-07T15:33:23.44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作者:李小梅[导读] 渠县三汇镇第五中心学校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李小梅
(渠县三汇镇第五中心学校渠县 635200)《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究竟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呢?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很多学生总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深奥难理解,造成之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学生学到的理论性过强的抽象的数学。
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并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而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筛选、补充、整合、自主设计学习内容,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把教材中那些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习自己身边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借助生活经验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起到了沟通实际问题与其数学含义的桥梁及思维杠杆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努力把数学知识置于实际情景中去,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笔者在教学《利息》一课前,就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去银行存款、取款。
同学们在存款的过程中知道了存款的意义,通过与服务员的交流,懂得了存款和利率的种类。
在取款的过程中学习并初步接触到税前利息、税后利息及本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几家储蓄机构利率的观察和比较,懂得了利率的高低是由中央人民银行根据需要统一调节的。
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和基础,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也就感觉比较轻松,并感受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的乐趣。
三、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
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
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
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
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
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五、设计生活化的数学练习
教材中有一部分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为此,在练习环节将原有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的习题,做适当的改变,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多媒体显示一个花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
母亲节到了,老师来到了这家花店想给妈妈买一束花。
问:老师想买7支康乃馨,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老师想用30元钱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
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
这样进行教学,既把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体验生活中数学的无穷魅力,又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促使学生以积极的、轻松的、愉快的心态投入学习,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课堂上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