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 日照充足强烈干燥
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日照充足强烈干燥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日照充足,气候干燥。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宁夏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地理特征、农业、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阐述宁夏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当地的影响。
一、地理特征宁夏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沙漠环绕其大部分区域,尤其是海西蒙古沙漠、贺兰山沙漠和洪水河沙漠。
这使得宁夏面临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
加之海拔较高,地势相对较低,山地较少,水源稀缺,使得干旱气候在宁夏地区得以进一步加剧。
二、农业宁夏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农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由于缺乏充足的水资源,农作物种植面临很大的挑战。
传统的农业模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然而,宁夏人民积极探索适应干旱气候的农业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利用滴灌、节水灌溉等水利技术,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适应性强的农作物、耐旱性较强的植物得到了广泛种植。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宁夏干旱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三、人居环境干旱气候对宁夏的人居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缺水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宁夏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供水条件。
特别是利用地下水资源,建设了大量的水井和水塔,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宁夏注重城市绿化、建设公园和植树造林,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的舒适度。
四、生态环境干旱气候对宁夏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宁夏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沙尘暴频发。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宁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进行荒漠化治理,加强沙漠边缘的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暴的频发。
同时,在资源利用方面,宁夏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大力推广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之,宁夏以干旱气候为主,这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然而,宁夏人民勇于探索、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渐在适应干旱气候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宁夏将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最新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最新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1一、荒漠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⑵形成⑶主要表现⑷影响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2.地貌特点: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2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的安达里海。
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阿拉伯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
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世界的“石油海峡”。
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平洋。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通道。
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
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
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
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
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世界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和航运要道。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南太平洋。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
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3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高三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知识点
高三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知识点高三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知识点汇总1、背景:⑴位臵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x疆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臵: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2、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臵: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少,气候异常干旱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③大风吹杨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治理: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s();【高三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知识点汇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一、考点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及体现(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二、例题分析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
表1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1.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答案1.C2.D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由表1可知,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是111.32万km2,由此判断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故A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风蚀,故B错误;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故C正确;由表1可知,有人类活动的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面积相对较小,未利用土地荒漠化面积较大,由此判断荒漠化大部分发生在无人类活动的地区,故D错误。
第2题,由表1可知,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未利用土地,说明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类活动,故A、B、C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风蚀和水蚀,即和近地面的水平气流(风)和地表径流(水)的侵蚀有关,故D正确。
三、跟踪训练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
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1—3题。
中学物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沙漠_______________。
4.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
联系广大的
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
海上航运的中枢,
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5.气候:属于 气候,气候特征
是
,
。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6.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
、经济发展水平
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A 能源丰富
B 海陆空交通运输业发达 C 劳动力充足
D 科技力量雄厚
6.读“长江三角洲”图完成。
A
E
DG
填出字母所代表 的地理事物: 范围:主要包括
H
BF
C
B
、A
H
南部和 C
北部地区;
(2)河流、海域:D
,有“
”和“
”
之称;E
,F
;岛屿:G
,面积仅次于台
湾岛和海南岛,为我国第三大岛。
(3)这里以
(地形)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2. 塔里木盆地的主要环境问题。
难点——塔里木盆地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
【沙漠和戈壁广布】
位置和范围: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
南部,
山脉和
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深入内陆,远离海洋
2)周围高山环抱,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造成气候干
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沙漠和戈壁广布,最大的
。
7.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
是我国最重要的
。其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
作用。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鲁教版
第13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易错提醒] 荒漠化不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碱化、云贵地区的石漠化。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易错提醒] 西北地区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其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2018·山西太原期末)我国荒漠化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四种。
以下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四类荒漠化比重表,读表完成1~2题。
1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下列措施对该省级行政区荒漠化防治最有效的是( )A.禁止采矿B.建设防护林C.实施封沙禁牧D.实施生态移民答案1.D 2.B(2019·四川绵阳一诊)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危险性,是客观评价由降雨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
重庆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西北部和中部丘陵、低山为主,东部靠大巴山、武陵山山脉,长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
塔里木盆地
1 活动:请将下列景观与实地一一对应。
3
C
B
A
2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成因 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挡, 海洋水汽很少输送到这里。 ②东西跨经度广,降水自东 向西减少。
2.表现 ①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吐鲁番盆地——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盆地中的艾丁湖是 我国陆地上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
的铁路接轨。
南疆铁路(哈密——喀什):对发展南疆经济和开
发资源起到重要作用(对石油和棉花生产有利)。 民航事业发展迅速
乌鲁木齐、喀什、伊宁、海拉尔都建有航空港
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
• •
(1)西气东输工程线路:
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 区,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 盆地。这四大盆地的气区全部分布在我国中西 部。 • 主干线沿途经过的主要省份有:新疆、甘 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 上海。
准噶尔盆地
塔 里 木 盆 地
典型例题
例题1:(06年上海卷)阅读“甘
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 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 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 (1)甘肃省位于我国 西北 部, 西南以 祁连 山脉为界与青海省 • 相邻,地处地势第 二 级阶梯, 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西北—东南 走 向, 黄河 河流经本省省会 兰州 市。 •
一、位置和范围
• 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 阿尔金山以北 • 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 河西走廊、呼伦贝尔草原;天山、阿尔泰山、阴 山 •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 民族:主要是汉族,约占人口的3/4,少数民族有 内蒙古、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地理课件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⑴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 聚集而形成。
五.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时期 古代(唐宋后) 近代(清代后) 现代(建国后) 人为因素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移民实边”、“开放蒙禁”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区
5.影响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a.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
长城以北 b.行政区范围: 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 c.气候范围 :
降水量在400mm 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 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A
B
C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特征?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c.调节农、林、牧地之间的用地关系 e.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f.控制人口增长
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⑴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⑵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⑶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 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 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加速荒漠化进程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和不合理利用。
【高中地理】第18天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高二地理人教版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为塔里木盆地某内流河及附近农业区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位于A.天山北侧B.天山南侧C.昆仑山北侧D.昆仑山南侧2.甲河流1月份主要补给水源是A.冰川水B.雨水C.湖泊水D.地下水3.乙农业区最易发生盐碱化现象的时间是A.2月B.4月C.8月D.10月【参考答案】1.C 2.D 3.C2.甲河是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1月,气温低,几乎没有冰雪融水,且降水量小,所以甲河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故选D。
3.乙农业区是绿洲农业,夏季,作物处于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分。
由于此时气温高,蒸发旺盛,再加上灌溉不当易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故选C。
学*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①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亚欧大陆的腹地。
2.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②,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
3.气候:以干旱为主的③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④,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随之减少。
4.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⑤、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参考答案】①400mm ②盆地③温带大陆性④递减⑤草原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引起图示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降水C.热量D.洋流2.促进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规划农业用地B.发展立体农业C.退田还湖D.保护湿地读下面两图,完成3—4题。
3.图中A.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B.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C.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贺兰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4.宁夏A.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南部山区B.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C.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D.中西部以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答案】1.B 2.A2.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为合理规划农业用地。
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特征
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干旱区是中国的重要地区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特征而闻名于世界。
其地理位置北纬35°30′-49°08′,东经73°40′-104°47′,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
本文将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为您介绍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特征。
一、气候特征西北干旱区的气候特征是寒冷干旱、风沙天气多。
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冬季长,夏季短。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风向偏西北,气旋活动频繁,雨量很少。
冬季时常受冷空气和风沙袭击,严重的雪灾和旱灾使得这个地方的气候对于农业有很大的影响。
二、地形特征西北干旱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差较大,有大量的山脉和高原。
大部分区域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与此形成的特殊的微气候条件,使得该地的气候更加干旱。
此外,该地区尚有莽莽大漠、甘肃峡谷等特征明显的地貌。
整个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势明显,真正意义上成了西北干旱区的大自然风光。
三、水文特征由于缺乏降雨,加之河流泉眼常年干涸,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极为匮乏。
流经该区的黄河、洛河等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外地,同样的,沙漠里的吐鲁番地势低,盐碱地多,灌渠自然不成。
仅仅是位于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地区,由于长期积累的积雪,才成了青藏高原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四、植被特征植被是地球上自然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
在西北干旱区,独特的干旱气候和特殊的地形条件造就了其丰富多彩的植被。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植被分布十分分散、稀疏、贫瘠,大多数区域是以荒漠为主,草原、林地面积较少。
其中,荒漠植被特别突出,以天山沙漠和库姆沙漠为代表,故民间俗称其为“地狱”。
总之,西北干旱区被誉为中国少有的自然环境特征的集成地,这些特征深刻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之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具体内容:生态环境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知识点,希...生态环境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知识点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概述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3、基本过程: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及其主要气候特征
通常将年降水量小于200(或250)毫米的地区划为干旱区,年降水量200(或250)—500毫米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区。
用这种降水量指标衡量,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世界大陆干旱和半干旱区的总面积约为4800万平方公里,占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遍及世界各大洲50多个国家的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区的面积约为280万平方公里,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的面积约为21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西起西北国界,东达大兴安岭西麓,大约包括16个省、市、自治区的965个县,其总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有耕地约7.7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1%,其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占65%,特别是内蒙古包头以东的长城沿线和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99.7%的耕地都是旱地。
而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的83%又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所以干旱是西北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灾害。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农业气候的主要特征,一是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多,农作物光合生产潜力大。
二是热量条件较好,可使农作物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物质的累积。
三是降水量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匀,农业干旱频率高,农作物产量较低。
面积辽阔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不仅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而且在现代农牧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美国以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为主的西部17个州,提供给这个国家80%以上的农牧业产品;苏联中亚干旱和半干旱区,近年来提供全苏45%的商品粮;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农牧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是小麦、玉米、棉花和杂粮以及畜产品的生产基地。
西北内陆干旱平原,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其外围有高山环绕,山区有较大而稳定的降水,每年通过428条大小内陆河流,为山前平原提供约787亿立方米的出山径流量,形成许多串珠状的灌溉绿洲,很适宜发展瓜果、甜菜等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产。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改革开放首先在沿海起步,东部地区首先接受海 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经营方式
1. 我国的农业基地有哪些类型?
粮、棉、油、糖、出口基地等 ——东部的农业基地主要有哪些?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淮地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中部的农业基地主要有哪些?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 阳湖平原等(河套平原) ——西部的农业基地主要有哪些? 成都平原、南疆地区等(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这些农业基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如何? 生产条件好、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 ——东部的农业基地对工业发展有何作用? 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工业的雄厚基础
50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植被特征 由东往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单位:mm
200
C
胡杨林
A
50
B
荒漠
草原
荒漠草原
4、河流特征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且多季节性河流
地形:
以高原山地 73°E 为主,平均 海拔4000米。
青藏地区
104°E
40°N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河流与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 地;(三江源、 中华水塔)②高 原湖泊星罗棋布。 (咸水湖)
信息 技术
资金 产品
能源
矿产 资源
1、加快发展 能源、原材料 工业,主要是 电力、煤炭、 石油、有色金 属、矿产、建 材的开发建设 2、大力发展 农业,促进粮 食和其它经济 作物的发展
引进 资金
技术 设备 资金 发展
资源 电力
对外 贸易
开发 海洋 资源
食品 农副 产品
1.三个地带的发展除了因地制宜,按照自身特点安排 开发整治的重点外,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加强横向联合,互补发展——协调发展 2.读教材图1.17,西部大开发的西部与我们所讲三个 经济带的西部是否一样? ——增加了东部的广西,中部的内蒙古,共12个省区 ——面积71.5%,人口28.7%,GDP16.9% 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措施有哪些?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概述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3、基本过程: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三项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两条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4、五条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5、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沙障资料整理自网络与教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整理者删除。
西北地区
气候 小结: 干
旱 少 雨 的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冬冷夏热 气温日、年较差大 降水稀少 光照强 多大风天气
多沙尘暴天气(有风、有沙)
寒潮 暴风雪
灾害性天气
读“西北地区”,回答:
• 山脉:A___阴__山______;B__祁___连__山____;C__阿__尔__泰__山__; D____天__山_____;E___昆__仑___山___;F_阿___尔__金__山__。H___贺__兰__山____。
盛产小麦、水稻、 棉花、瓜果、甜菜。
(2012.海南高考)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
品种,近年来深加工,产品远销各地。
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
树,主要是因为其
A
A. 耐旱
B. 耐涝
40°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2.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
城镇
自然灾害是
D
100
中温带
暖温带
<200毫米
>50毫米
内流河为主,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 内流河为主,塔里木河是我国 最长的内流河
稍好,多固定沙丘
极差,多流动沙丘
六.土壤
西北地区自然景观
“雅丹”地貌
移动沙丘
风蚀蘑菇
发育差,多沙质沉积物
自然 小结:
深居 内陆
地形 阻挡
气候
干旱(大 陆性强)
河流:西北地区河流少,多属内流河;水量 小,汛期短,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普遍断 流;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
120°
大 呼伦贝尔草原 兴
安 岭
地质学知识:内陆干旱区的地貌发育分析
地质学知识:内陆干旱区的地貌发育分析地貌发育与内陆干旱区息息相关,因此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时,需要深入了解干旱区的地质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内陆干旱区的地貌发育。
自然条件干旱区的气候和水文条件是影响地貌形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内陆干旱区的气候条件特殊,干旱程度强烈。
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温度变化大等气候条件使得内陆干旱区的地貌形态与一般地区存在很大不同。
首先,在内陆干旱区,侵蚀作用比沉积作用更加显著。
缺乏降雨的内陆干旱区,如果没有其他流域补给,河流水量较小,流速缓慢,河势缓,河流侵蚀力较低,但是,由于降雨量极少,河流床面几乎无水流冲击和扩大侵蚀力的作用,只能依靠其他力量进行侵蚀。
强烈的风蚀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作用,最终导致盆地内降低的地区逐渐被侵蚀,形成深邃的河谷和大量的陡峭悬崖。
其次,内陆干旱区的现代流域和古河流模式也大不相同。
由于干旱程度极大,降雨较少,多数河流在冬季霜冻时,河床水位降低,流速减小,流域范围缩小。
干旱区又大风起伏,风可以割蚀和风化河流侧壁,形成巨石或风雕地貌。
最后,强烈的蒸发和沙漠化是内陆干旱区地貌发育的另一个特征。
内陆干旱区年蒸发量很大,表层沙土层容易失去水分,形成高原、盆地、沙漠。
沙漠是最极端、最典型的干旱区类型,沙漠地貌共有南北两大区系:沙漠高突区和沙漠平原区。
沙漠高突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沙漠平原地区则以中亚为主,两大类型沙漠的形成都受到了自然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内陆干旱区地貌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类不断发展,内陆干旱区的资源利用和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内陆干旱区,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是导致地貌演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内陆干旱区更与之相关联的河流干涸情况不断加剧,导致水资源短缺,并且,由于干旱区域天气与湖泊的蒸发强度巨大,导致大面积湖泊消失。
湖泊消失对干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对干旱区地貌形态的演化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 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 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点拨:
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 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紧 紧 相 邻 的 沙 漠 和 绿 洲
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 点拨: 迎风坡,随着高度升高降水量增加。受天山山脉 阻挡的影响,南疆与北疆干旱程度不同。绿洲主 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沿河流呈串珠状分布。原 因是河流水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和盆地地形雨。
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
西
降水 海陆位置 载畜量
少
距海远 小
部
以下 200mm以上
荒漠化
1.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 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 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 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 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化的景观。
2.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 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3.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
(1)过度樵采 为了增加收入
无节制采挖药、菜 严重破坏草场 人口激增 过度樵采 加速荒漠化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物 破坏固沙植物
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 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 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2)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超载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倘不奋发,惟有失败,顾影自怜——托马斯
编号:gswhdlbx—005
文华高中高二地理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教师版)编写人:吴磊审核人刘文明编制时间:2014年9月10日学习目标
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 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重点难点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学法指导
1. 学好本节内容,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
2. 通过案例,学好分析解决环境与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3. 通过知识的网络化处理,理清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一)、荒漠化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荒漠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耕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荒漠化的一般过程:
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三)几种荒漠化的成因
(1)石质荒漠化
在我国的石质山区,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的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型于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
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1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2降水多且集中,对地表冲刷强烈;3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失去植被的保护。
(2)土地次生盐渍化
成因:1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2引水灌溉,导致灌溉区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
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3)、荒漠、荒漠化与沙漠化
荒漠是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沙地等,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的荒漠或类似于荒漠般景观的过程,其结果是可能出现荒漠景观。
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锋利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位置:__大兴安岭______以西,昆仑山—__阿尔金山_____—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_新疆____、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___,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4.主要景观:以_草原、荒漠____为主。
5.内部分异:以__贺兰山______为界,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
(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__微弱___,__物理___风化和_风力_____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__戈壁______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_差_____,平地多疏松的__沙质沉积物________;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_冬春干旱______季节。
(2)__气候异常______: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合作探究
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植被葱郁,是“绿色中国”;北方多广阔的“黄土地”,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广布,荒沙漫漫,是“金色中国”;大西南青藏高原雄浑巍峨,冰川连绵,雪峰皑皑,是“银色中国”。
今后“彩色中国”的生态建设方向是:“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当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要永葆“银色”。
1.简述“金色中国”的位置与范围。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主要指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试说明荒漠化发生的类型有哪些?
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怎样理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特征?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使西北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都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环境的每一个特征都深深打上干旱的烙印,干旱是西北自然大舞台的主角.
4.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和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的成因是否一样?
不一样。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控制,气
候干旱。
5.每逢干旱,西北绿洲地区的人们不盼阴天盼晴天,这是为什么?
高山冰雪融水是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冰雪融水多,从而能够缓解旱情。
四、当堂检测
1.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分布最广的荒漠化类型是( A )
A.风蚀荒漠化B.冰蚀荒漠化
C.水蚀荒漠化D.盐渍荒漠化
2.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 D )
①风力侵蚀②流水侵蚀③气候干旱④毁林开荒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泰安高二期中质检)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3.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C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4.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5.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A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高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
黄土峁是指( B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
图回答6~7题。
7.该流域( A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8.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B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