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汉中段水文特性分析
2011年汉江流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 华 西秋雨 ”是我 国西 部地 区秋季 多雨 的特 殊 天气现象 ,因其 雨 日多 、雨 量小 的特点 ,又被 老 百姓 称之为 “ 雨淋 ” 。然 而 2 0 1 1年 9月 ,陕西
第一 次降水 过程 中 , 强 降水 主要 集 中在 5至 7日, 关 中陕南地 区过 程降水 总量均 超过 5 0 mm, 关 中 大 部及 陕南南 部超过 1 0 0 mm, 3 d内关 中和陕南 地 区 出现暴雨共 计 5 3站 次 ,大暴雨 1站次 。9 月
1 6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4 3 5 4( 2 0 1 3 )0 2 —0 0 1 6 —0 4
陕
西
气
象
2 0 1 1年汉 江 流域 秋 汛气 象 水 文 特征 分析
卢 珊 , 贺 皓 ,高红 燕
( 陕西省 气 象服务 中心 ,西安
摘
7 1 0 0 1 4 )
基 金项 目 :陕 西 省 气 象 局 2 0 1 3年 度 气 象 科技 创新 基 金 项 目 ( 2 0 1 3 M-3 6 )
2 0 1 3( 1 )
卢 珊等 ; 2 0 1 1年汉 江流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9至 1 4日,即第二 次过 程主 要降水 时 段 ,关 中陕
南过 程降水 总量 超过 5 0 mm,陕南 大部 都 在 1 0 0
要: 利用 常规气象观测 、 NC E P / N C AR 1 。 ×1 。 再分析资料及安康 、 石泉两地水情观测资料 , 对
2 0 1 1 年 汉 江 流 域秋 汛进 行 了气 象 水 文 特征 分 析 。 结果表 明: 2 0 1 1 年 汉 江 流 域 秋 汛 属 于典 型 的 华 西 秋 雨 形 势 。西 部 低 槽 槽 底 冷 空 气 不 断 分 裂 南 下 ,与 剐 高 外 围 的 暖 湿 气 流交 汇 于关 中陕 南 地 区 ,是 汉 江 流 域 秋 汛 产 生 的 有 利 天气 背 景 } 2 0 1 1 年 汉 江 流域 秋 汛 期 间 。 台 风 外 围 的偏 东气 流与 剐高 外 围 的偏 东 气 流 汇 合 .并 在 西 进 中在 四川 东 部 形 成偏 南气 流 ,为 雨 区 提 供 了充 足 的水 汽 f汉 江流 域 面 雨 量 同安 康 、石 泉 两 地 的 入 库 流 量 有 着 相 同 的 升 降趋 势 ,在 汉 江 流 域 面 雨 量 出现 明 显 的雨 强 之 后
汉中盆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水质评价
doi:10.3969/j.issn.1009-3230.2019.05.006汉中盆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水质评价祝虎林(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ꎬ西安710054)摘㊀要:文中从自然环境入手ꎬ主要反映了汉中盆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ꎻ选取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分析结果ꎬ采用F值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ꎬ对其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ꎬ并就水质状况全面地提出了地下水防护建议ꎮ关键词:环境水文地质ꎻ地下水水质ꎻ评价中图分类号:TD12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9-3230(2019)05-0022-03Environmental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andGroundwaterQualityAssessmentinHanzhongBasinZHUHu-lin(ZhongshanNuclearIndustryGroup214TeamCo.ꎬLtd.Xi an710054ꎬChina)Abstract:ThisarticleobtainsfromthenaturalenvironmentꎬmainlyreflectstheHanzhongbasinenvironmental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SelectrepresentativegroundwaterqualitymonitoringresultsoftheanalysisꎬusingFvalueevaluationmethodand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toevaluatethegroundwaterqualityandpresentwaterqualitycomprehensivelyforGroundwaterprotectionSuggestions.Keywords:EnvironmentalhydrogeologyꎻGroundwaterqualityꎻEvaluate收稿日期:2019-02-10㊀㊀修订日期:2019-03-18作者简介:祝虎林(1964-)ꎬ男ꎬ本科ꎬ高级工程师ꎬ主要从事水文地质㊁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调查与管理工作ꎮ1㊀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盆地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勉略带勉略区段中东部ꎬ从勉县到洋县间ꎬ受控于勉略构造带和阳平关-宁陕断裂带ꎬ形成一个秦岭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上及其南侧的新生代断凹盆地ꎬ盆地以勉略带及勉略带及阳平关-宁陕断裂带为北界ꎬ主体位于扬子地块北缘汉南地块之上[2]ꎬ如图所示ꎮ(1)潜水补给来源除接受周围山区基岩裂隙水㊁岩溶水补给外ꎬ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ꎮ由于当地雨量充沛ꎬ地表水水系发育ꎬ所以其补给源很丰富ꎮ此外盆地内的灌溉网系也是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ꎮ汉江及其主要支流的高位区ꎬ一般接受地图㊀汉中盆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图下水的排泄ꎬ仅局部河段及河曲地带ꎬ河水反补给地下水ꎮ盆地内潜水流向由盆地南北边缘向中部流动ꎬ其径流特征随各地水力坡度㊁含水层岩性等的不同而不同ꎮ从盆地边缘至中部ꎬ富水性不断增强ꎬ水位埋深逐渐变小ꎬ汉江及其支流的一级阶地和高漫滩为强富水地段ꎬ水位埋深0.5~5.5mꎬ上覆盖层为粉砂质粘土或砂层ꎬ易接受降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应用能源技术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5期(总第257期)水渗入补给ꎬ水位年变化幅度1~3mꎬ水力坡度3ɢ~5ɢꎬ渗透系数一般15~35m/dꎮ二级阶地属于中等富水地段ꎬ地下水水位埋深6~18mꎬ年变化幅度2~3mꎬ水力坡度6ɢ~10ɢꎬ渗透系数5~15m/dꎮ三级阶地及山前坡地洪积平原ꎬ潜水埋深20~35mꎬ地下水一般不易直接接受降水渗入补给ꎬ而以接受山区地下侧向径流及沟谷内地表水的补给为主ꎬ水位年变化幅度3~5mꎬ水力坡度10ɢ~20ɢꎬ含水层中一般含有粘性土ꎬ渗透系数小于5m/dꎬ渗流速度慢ꎮ目前ꎬ该地区工农业及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主要是河漫滩及一㊁二级阶地的潜水ꎬ但由于潜水含水层埋藏浅ꎬ覆盖层薄ꎬ易遭受工业排污及生活垃圾和农药㊁化肥的污染ꎮ(2)区内承压水广泛埋藏于一㊁二级阶地下部的冲湖积层中ꎬ含水岩层不仅在水平方向有相变ꎬ而且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也较大ꎬ并相互交替ꎬ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蓄水空间:丰富的地表径流和充沛的大气降水ꎬ通过盆地边缘上部松散砂层及上游河床的渗漏ꎬ为承压水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来源ꎮ此外ꎬ在山前地带基岩裂隙水及溶洞水沿基岩与松散层接触带以侧向方式补给承压水ꎮ在一定条件下区内第四系承压水与潜水存在着相互补给关系ꎮ(3)地下水的开采条件六十年代以来ꎬ汉中盆地大规模兴建工厂ꎮ由于工农业迅速发展的需要ꎬ地下水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ꎮ多数工厂位于二㊁三级阶地以上及低山丘陵区的一些山沟里ꎬ位置比较高ꎬ且位于河流上游ꎮ其供水水源地的开发多是由浅到深ꎬ由潜水到承压水ꎬ水源井多数位于富水性较强的河漫滩及一㊁二级阶地ꎬ位置比较低ꎬ居于工厂下游ꎮ2㊀地下水水质评价采用盆地内近年来所建立的5个水源地具有代表性的5个潜水钻孔的水质检测数据ꎬ据分析ꎬ区内地下水属渗入成因型ꎬ其水化学成分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通过溶滤作用㊁脱碳酸作用㊁脱硫酸作用㊁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及混合作用等多种作用形成的[3]ꎮ其水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ꎬ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低矿化度ꎬ低硬度ꎬrHCO3>r(Ca+Mg)ꎬ且只具有暂时硬度ꎬ水中SO42-及Mg2+含量低ꎬ而NH4+㊁NO2-含量普遍偏高ꎮ为进一步综合评价区内水质ꎬ选取总硬度㊁溶解性总固体㊁氯离子㊁硫酸根㊁亚硝酸盐㊁硝酸盐等6个指标为评价因子进行评价计算ꎬ评价标准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ꎮ5个钻孔中选取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见表1ꎮ评价方法采用F值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ꎮ㊀表1汉中盆地2012年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㊀mg/L孔号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Cl-SO42-NO2--NNO3--N勉1205.2374.68.967.20.0034.57汉2237.7420.321.330.30.11324.83城3218.0346.04.7933.00.0127.1洋4245.2455.031.925.90.01426.98西5117.6231.15.324.00.1263.531)F值评分法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计算方法ꎬ首先计算各个水样单项组分评分ꎬ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级别ꎬ再按照单项组分评价标准表得出Fi值评分[4]ꎮ然后再按照下面两式计算出各个监测点的F值ꎬ对照地下水水质分级标准表ꎬ得出5个监测点所属的质量级别ꎬ见表2ꎮ㊀表2F值评分法评价结果序号F值评分水质分类勉10.92Ⅱ类良好汉27.38Ⅴ类极差城32.32Ⅲ类较好洋44.44Ⅳ类较差西57.19Ⅳ类较差㊀㊀(2)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隶属度计算公式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ꎮ以5个钻孔水样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度构322019年第5期(总第25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应用能源技术㊀成5ˑ6阶的模糊矩阵Rꎬ再求取1ˑ6阶的权重矩阵Wꎬ最后进行模糊综合运算ꎬ得到评价指标隶属于各评价等级的程度矩阵Bꎬ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ꎬ选择最大值所对应的等级为评价指标的等级ꎬ计算公式:B=WˑR=(μiⅠμiⅡ㊀μiⅢ㊀μiⅣ㊀μiⅤ)[5]ꎮ经过计算ꎬ5个监测点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ꎮ㊀表3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孔号隶属度μikμiⅠμiⅡμiⅢμiⅣμiⅤ水质等级勉10.3310.352000Ⅱ级水汉20.1240.0720.2830.2440.482Ⅴ级水城30.3330.2440.16600Ⅰ级水洋40.2020.1310.3020.5010Ⅳ级水西50.0810.062000.771Ⅴ级水3㊀评价结论及地下水防护建议(1)从盆地中30余钻孔水质分析总体反映ꎬ整个汉中盆地的水质特征:低矿化度(一般200~500mg/L)ꎬ低硬度(<10度)ꎬ低SO42-ꎬ而NH4+㊁NO2-㊁NO3-偏高(个别的超指标十几倍以上)ꎮ这与汉中盆地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关ꎮ特别是东部低山丘陵区和城镇附近更为突出ꎮ(2)从上述选取的5个钻孔潜水分级评价看ꎬ整个汉中盆地供水水源的水质综合分类ꎬ水质异常指数偏高ꎬ水质等级偏低ꎬ个别因遭受污染ꎬ五毒指数超标ꎬ出现差质水及极差质水ꎮ(3)汉中盆地的部分地区ꎬ浅层潜水已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ꎬ个别地区汞超标3~18倍ꎬ其它如砷㊁氰化物也有超标ꎮ由于河水与地下水存在着相互补给关系ꎬ以及上部潜水层与下部承压含水层有着较为密切的水力联系ꎬ因而出现由局部污染逐渐扩大的趋势ꎮ也有部分供水井在开采地下水时ꎬ没有严格的止水措施ꎬ使上位区被污染的潜水影响到了下部承压水ꎮ(4)汉中盆地的工业布局不够合理ꎬ多数工厂厂区在二㊁三级阶地以上或山沟里ꎬ位置比较高ꎬ居于河源上游ꎬ而供水水源位于河漫滩或一级阶地ꎬ位置比较低ꎬ居于工厂下游ꎬ或水源地位于工厂排污口下游ꎬ因而产生了自身污染ꎮ也有的上游工厂污染下游工厂ꎬ且多数供水水源未设置卫生防护带ꎮ(5)污水排放及污水灌溉是水资源遭受污染的原因之一ꎬ因此工厂废水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进行处理ꎬ在供水水源上游及卫生防护带内不得进行污灌ꎬ以确保水源地水质不致恶化ꎮ(6)建议今后新建和扩建工程及工业发展应尽量做到统筹规划ꎬ合理布局ꎬ进行环境影响预测ꎮ在选择厂址及供水水源时ꎬ应充分考虑该区的地质环境及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地方病等因素ꎮ(7)近些年来城镇人口急剧增加ꎬ相应的生活用水需求量在增加ꎬ同时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也在增多ꎬ要解决这些矛盾ꎬ在此建议ꎬ水源地开发尽量规划在当地河流上游ꎬ污水处理场及垃圾处理场尽量规划在河流下游ꎬ处理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ꎮ参考文献[1]㊀中国地质学会首届环境水文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环境水文地质理论及方法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87.[2]㊀张国伟ꎬ等.秦岭勉略构造带与中国大陆构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6.[3]㊀林年丰ꎬ李昌静ꎬ钟佐燊ꎬ等.环境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90.[4]㊀国家技术监督局.GB/T14848-93ꎬ地下水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ꎬ1994.[5]㊀蒋㊀辉ꎬ等.环境地质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08.4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应用能源技术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5期(总第257期)。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3.Research Institution for Water Securityꎬ Wuhan Universityꎬ Wuhan 430072ꎬ China
4.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ꎬ Planningꎬ Design and Researchꎬ Wuhan 430010ꎬ China
其中 ρ( TN) 超标最严重. ②为深入辨识 TN 负荷对研究区域水质的影响ꎬ通过情景分析发现控制 ρ( TN) 可有效改善汉江中下游
干流水质状况. ③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层次聚类分析表明ꎬ在时间上将研究时段分为 2 类ꎬ基本对应于汉江中下游的汛期和
非汛期ꎻ在空间上将水质监测断面( 沈湾、泽口、新沟、宗关、转斗、皇庄、汉南村、石剅、白家湾、余家湖、罗汉闸) 分为 3 类ꎬ其中第
Zhuangdouꎬ Huangzhuangꎬ Hannancunꎬ Shilouꎬ Baijiawanꎬ Yujiahuꎬ Luohanzhaꎬ among which the third one wa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3 sub ̄categor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s of the sections. Furthermoreꎬ the nutrient st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in MDHR and divided the time into two categoriesꎬ basical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lood season and non ̄flood season in the study
汉中的气候特点特征是什么
汉中的气候特点特征是什么汉中的气候特点特征是什么汉中市,陕西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简称“汉”,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被誉为“汉人老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汉中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汉中的气候特点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
年均气温14℃。
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
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降水:汉中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湿空气,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其次是西太平洋。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低涡下部的西南季风北上,经西藏、云南及四川西北部到达本区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随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输入本区上空。
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主要是蒙古高压)控制,多西北季风,形成寒冷干燥少的天气。
春秋为过渡季节,春暖少雨,秋凉多雨,气候湿润。
地面植被、水库、河流、田园等所蒸发于空间的水汽参与降水甚微。
来自西南、东南的暖湿气流受巴山、秦岭阻隔,使得区内雨量充沛,但由于两山位于西南气流的路径上,由于中低层云系的水汽系统辐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响,使本区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悬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mm之间。
其中南部米仓山最为丰富,成为陕西之冠。
湿度:整个汉中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态势,基本呈南大北小。
汉江平坝、巴山山地70~80%;秦岭山地73%。
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较大。
9、10月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个月汉江平坝、巴山山地为75%~80%;秦岭山地58%~66%。
风:区内年均平均风速介于1-2.5米/秒之间。
鲜见大风天,年均不到2天,周边郊县则有不同。
汉中的地理环境地貌汉中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昏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它较高的山峰有佛坪县光头山2838米、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勉县光头山2606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
汉江上游汉中段近50年实测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1006 2610(2020)02 0026 06汉江上游汉中段近50年实测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李 婧,赵 鸿,李百凤,刘蕊蕊(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摘 要:河流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河流实测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具有重要意义㊂选取汉江上游汉中段武侯镇站㊁汉中站㊁洋县站典型水文站,采用Mann-Kendall 统计检验和小波函数分析汉江上游汉中段长系列实测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㊂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江上游汉中段实测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上下游站实测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下游站较上游站的减少趋势明显;3个水文站近50年年平均实测径流序列突变发生在1991年,且呈现出约7a 的变化周期㊂关键词:实测径流量;M-K 检验;小波分析;汉江上游汉中段中图分类号:TV12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006-2610.2020.02.006Analysis of The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noff Measured at The Hanzhong City Sectionin Upper Hanjiang River in The Past 50YearsLI Jing ,ZHAO Hong ,LI Baifeng ,LIU Ruirui(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iv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ed river runoff.The typical hydrological stations of Wuhouzhen Station ,Hanzhong Station and Yangxian Station at Hanzhong City section in Upper Hanjiang River were selected ,and Mann-Kendall statistical test and wavelet func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ed long series annual runoff of Upper Hanjiang River.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the 1990s ,the measured runoff at upper reaches of the Hanjiang River is decreasing generally ;the changes in measured annual runoff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tations are similar ,and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downstream stations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upstream stations ;The annual average runoff mutation measured at the three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past 50years occurred in 1991and showed a cycle of about 7years.Key words :measured runoff ;M-K test ;wavelet analysis ;Hanzhong upper reaches of Hanjiang River 收稿日期:2019-12-28 作者简介:李婧(1986-),女,陕西省汉中市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设计工作.0 前 言伴随着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提升,河流生态环境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㊂径流量作为判断河流生境质量的指标之一[1],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流域的生境健康㊂汉江上游汉中段流经汉中市区,人类活动对该河段的水文情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径流的变化也将影响到流域内的取水条件㊁小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2]㊂因此,对汉江上游汉中段实测径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汉江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流域的水文情势也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㊂汉江上游河段作为南水北调㊁引汉济渭等多个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对该河段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水文站点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汉江上游径流时空变化特征㊁降雨径流关系㊁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汉江上游引取水工程㊁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依据㊂但之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安康㊁湖北境内,针对汉江上游汉中段较少㊂本文即以汉江上游汉中段为研究对象,分析近50年该河段实测径流的变化趋62李婧,赵鸿,李百凤,刘蕊蕊.汉江上游汉中段近50年实测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势和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汉江上游汉中段的实测径流变化特征提供一定的参考㊂1 研究区概况汉江于汉中市宁强县嶓冢山发源,由西向东流经汉中市七县区后入安康地界㊂汉江流域汉中段地势结构为两山加一川,汉江源头至武侯镇水文站以西约83.1km地貌为秦巴山地峡谷段,武侯镇水文站至洋县黄安坝约118.3km地貌为汉江上游平川段㊂流域内河流多属山溪性河流,支流众多,河网密度达1.5km/km2以上,水系发达,呈南北流向排列于汉江两侧,显现为扇形且不对称㊂汉江汉中段设有武侯镇水文站㊁汉中水文站和洋县水文站,3个水文站均于1990年被确定为国家重要水文站(见图1)㊂武侯镇站控制汉江干流河长83.1km,流域面积3092km2;汉中站控制汉江干流河长134.5km,流域面积9329km2;洋县站控制汉江干流河长201.4km,流域面积14484km2㊂汉江流域上游降水量丰枯交替明显,年际变化大,变差系数C v值约为0.65~0.67㊂该区域径流多由降水补给,补给量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80%以上㊂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7 10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7.7%,12月 次年3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6%㊂武侯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1亿m3,汉中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9亿m3,洋县站多年平均径流为56.5亿m3㊂图1 汉江上游汉中段河流水系及水文站示意图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1 数据来源研究所采用的武侯镇水文站㊁汉中水文站㊁洋县水文站长系列实测径流数据由汉中市水文局整编,时间尺度为1971 2017年,数据格式为年平均径流量㊂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采用线性趋势法㊁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和小波函数分析法㊂线性趋势法采用最小平方法计算,通过直线斜率来表示变化趋势的一种外推预测方法[3]㊂MK检验法是被世界气象组织推荐并广泛采用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该方法不受变量分布特征的限制,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适用于水文变量的趋势分析[4]㊂MK检验由时间序列组成的正序和逆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水文序列的变化趋势㊂根据2条趋势线是否超过临界线来判断水文序列变化趋势是否显著,通过2条趋势线在临界线之间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来判断水文序列突变开始的时间㊂小波分析是常用的分析时间序列的变化尺度和变化趋势的方法,研究不同尺度(周期)随时间的演变,具有多分辨率分析和对信号的自适应性特征[5]㊂小波变换系数代表了该时间尺度下径流序列的变化特征㊂小波变换系数为正值说明径流量较大,负值说明径流量较小,且其绝对值越大所对应的时间尺度变化越显著[6-7]㊂3 结果与分析图2 实测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径流量对比图3.1 实测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根据年代划分,将1971 2017年47年长序列实测径流量统计为20世纪70年代至今,并分别计算各年代的实测平均年径流量㊂从图2可以看出,72西北水电㊃2020年㊃第2期===============================================20世纪80年代是该系列中实测径流量最大的年代,其后的时间序列实测径流量均值均未超过80年代㊂20世纪90年代实测径流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已有研究表明,汉江流域上游在1991 2000年间是枯水年,平均降水比多年平均降水少78.2mm,降水的减少是实测径流量减少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8]㊂随着时间序列的逐年递增,年实测平均径流量逐渐接近于多年实测平均径流量㊂以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基础,计算不同年代实测年径流量的距平百分比见表1所示㊂从表1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实测径流量表现为增加,且增加幅度达到了50%左右,其他年代的实测径流量以减少为主㊂80年代后,年实测平均径流量开始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测径流量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到21世纪10年代,实测年径流量整体趋势呈现为增大,武侯镇站的实测年平均径流量已经超过了多年实测平均径流量,增加幅度为7.2%㊂表1 不同年代实测平均年径流量距平百分比表/%根据以上分析,汉江上游汉中段近50年实测径流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㊁后减少㊁继而增加的趋势㊂较多年实测平均径流量分析,20世纪70年代主要为平水年㊁80年代为丰水年㊁90年代为枯水年㊁21世纪00年代偏枯㊁到10年代以平水为主㊂3.2 实测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3.2.1 线性趋势分析图3绘制了汉江上游汉中段武侯镇站㊁汉中站㊁洋县站47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图㊂从图中可以看出,3个水文站实测径流量年倾向率均为负值,说明从1971 2017年汉江上游汉中段实测年平均径流量表现为逐渐减小的趋势,年倾向率从上游武侯镇站到下游洋县站逐渐减小,且减小趋势逐渐增加㊂从汉江上游汉中段的河流水系图分析,尽管武侯镇站以下汉江两侧支流分布众多,但武侯镇站以下段径流趋势整体呈现出减小的状态㊂汉中站上游城镇人口聚集区域较武侯镇站明显增加,生活生产取用水量的增加㊁水利设施的开发㊁区域下垫面条件受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造成汉中站径流量递减趋势大于武侯镇站㊂洋县站在受到上游来水影响和汉中站至洋县站区段取用水设施建设㊁下垫面条件改变的作用,径流量的年倾向率较汉中站进一步减小㊂图3 不同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过程及其变化趋势图(1971 2017年)3.2.2 M -K 检验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武侯镇站1991 2008年的实图4 武侯镇站实测径流量趋势检验图测径流序列呈下降趋势,但UF 曲线并未超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这个年度区间径流量减小不明显㊂UF 曲线和UB 曲线在信度线之间的交叉点出现82李婧,赵鸿,李百凤,刘蕊蕊.汉江上游汉中段近50年实测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在1991年㊁2009年㊁2013年,说明实测径流量在这几年发生了突变㊂以1991年为分界点,分界点之前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13亿m3,分界点之后至2009年间的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8.53亿m3,比之前的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减少了4.47亿m3;2010 2013年间的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15.85亿m3,比1991 2009年间平均实测径流量增加了7.32亿m3;2014 2017年间的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9.05亿m3,比2010 2013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减少了6.8亿m3㊂汉中站1971 2017年UF曲线均在琢=0.05显著性水平线内,说明这47年间汉中站的实测径流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1990 2002年间实测径流序列呈现下降趋势(见图5)㊂47年间UF曲线和UB曲线在信度线之间的交叉点出现了3次,分别为1991年㊁2004年和2015年㊂1971 1991年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37亿m3,1992 2004年间的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22.74亿m3,减少了14.26亿m3;2005 2015年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35.23亿m3,较1992 2004年间平均实测径流量增加了12.49亿m3㊂图5 汉中站实测径流量趋势检验图洋县站1990 2008年的实测径流序列呈下降趋势,仅2006 2008年区间的UF曲线超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这3个年度区间的实测径流量减小明显,其余年份变化趋势并未超过显著性水平0.05的临界线(见图6),表明这些年份实测径流下降趋势并不显著㊂UF曲线和UB曲线在信度线之间的交叉点出现在1991年㊁2009年㊁2014年,说明实测径流量在这几年发生了突变㊂1971 1991年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64亿m3,1992 2009年间的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39.15亿m3,减少了24.85亿m3;2010 2014年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62.98亿m3,较1992 2009年间平均实测径流量增加了23.83亿m3;2015 2017年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35.41亿m3,较2009 2014年间平均实测径流量减少了27.57亿m3㊂图6 洋县站实测径流量趋势检验图3.2.3 小波分析通过对武侯镇站近50年的实测径流序列进行小波分析(见图7)可以看出,在小波方差图中存在2个峰值,对应的时间尺度分别为8年㊁27年,进一步分析小波变换系数,振荡周期在7年和22年的时间尺度上比较明显,实测径流变化呈现出大小交替的过程,其中,1978 1980年㊁1985 1987年㊁1991 1995年㊁2005 2010年㊁2015 2017年的小波系数为负,表明该时段实测径流量较小;1974 1977年㊁1981 1984年㊁1988 1990年㊁1996 2004年㊁2011 2015年的小波系数为正,表明该时段实测径流量较大㊂通过汉中站实测径流序列的小波分析(见图8)结果可以看出,在小波方差中存在3个峰值,对应的时间尺度分别为8年㊁15年和26年,进一步分析小波变换系数,在7年和21年的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明显,并且出现了实测径流量的大小交替,其中, 1992 2003年的小波系数为负,表明该时段实测径流量较小;1981 1991年㊁2004 2014年的小波系数为正,表明该时段实测径流量较大㊂通过对洋县站实测径流序列进行小波分析(见图9)可以看出,在小波方差中存在2个峰值,对应的时间尺度分别为7年和26年,进一步分析小波变换图,在7年和21年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明显振荡92西北水电㊃2020年㊃第2期===============================================周期,并且出现了实测径流量的大小交替㊂从3站的小波变换可以看出,7年时间尺度上所表现出的震荡周期在1971 1991年间显著,小波变换系数大多数为2;在1991年之后的振荡周期存在,但不显著,小波变换系数均小于1㊂说明1991年之后汉江上游汉中段实测径流序列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明显,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实测径流序列的周期性㊂图7 武侯镇站实测径流量小波分析图图8 汉中站实测径流量小波分析图图9 洋县站实测径流量小波分析图 综上分析,M-K 检验武侯镇站㊁汉中站㊁洋县站1971 2017年间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均呈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且47年的实测径流序列均在1991年发生了突变,这与已有研究汉江上游安康站的序列突变时间是一致的[9-10]㊂利用小波函数对3个站47年的实测径流序列周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3个站的年平均实测径流量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短周期基本为7年左右,长周期基本为21年左右㊂03李婧,赵鸿,李百凤,刘蕊蕊.汉江上游汉中段近50年实测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4 结 语通过对汉江上游汉中段3个水文站近50年实测年平均径流量分析表明,该时段实测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有一定幅度的减少,特别是1991 2000年实测径流量平均减小幅度约30%左右㊂20世纪80年代实测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增加近50%,进入90年代后实测径流量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㊂通过统计检验分析表明,汉江上游汉中段1971 2017年的实测径流序列表现为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实测径流突变时间发生在1991年,实测径流序列呈现出约7年的变化周期㊂汉江上游汉中段实测径流量近年来受到城镇取用水,水利设施开发,区域下垫面条件改变的影响呈现出的减少趋势㊂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将改变现有的环境条件,实现河流生境的健康发展,后续将围绕人类活动及生态改善对径流量的影响作进一步的研究㊂参考文献:[1] 陈淼,苏晓磊,黄慧敏,等.三峡库区河流生境质量评价[J].生态学报,2019,39(01):192-201.[2] 蔡宜睛,李其江,刘希胜,等.三江源区径流演变规律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10):1-5.[3] 肖敬,石朋,董增川,等.西南河源区径流演变规律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33(04):457-463.[4] 张海荣,周建中,曾小凡,等.金沙江流域降水和径流时空演变的非一致性分析[J].水文,2015,35(06):90-96. [5] 韩熠哲,马伟强,王炳赟,等.青藏高原近3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7,36(06):1477-1485.[6] 郭梦京,周孝德,李鹏,等.近50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02):52-57.[7] 魏光辉.新疆黄水沟1956-2013年径流变化特征研究[J].西北水电,2015(03):1-5.[8] 张洪刚,王辉,徐德龙,等.汉江上游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周期统计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05):27-30. [9] 严栋飞,解建仓,姜仁贵,等.汉江上游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27(06):13-19. [10] 何自立,史良,马孝义.气候变化对汉江上游径流特征影响预估[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6(06):37-43. (上接第25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建设,组成智能变电站的重要一次设备 智能变压器㊁智能开关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10]㊂近几年,智能化相对滞后的水电站也开始融入智能电网建设中㊂西北院设计的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㊁龙羊峡GIS改造㊁金川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都已开展智能化设计,智能变压器㊁智能GIS㊁智能机组等等一批智能化电气设备也将在这些项目使用㊂3 结 语西北院建院70年,特别是近10年来,西北院的发展日新月异,水电站的设计理念㊁设计手段㊁设计产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㊂西北院电气专业一直非常关注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电气设备生产制造水平的发展㊁新技术㊁新材料和新产品等等新事物,并将其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中,确保我们设计的电站与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匹配,站在行业的前沿㊂过去的西北院有70年辉煌历史,一直是水电行业的领头羊,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负使命,勇往直前㊂参考文献:[1] 李林合.大型水轮发电机支路不对称定子绕组理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2] 葛杨.发电电动机定子绕组4支路与7支路设计方案对比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3] 何雪飞,朱南龙,何万成.发电电动机定子绕组4支路技术+在荒沟抽水蓄能电站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7(06):271. [4] 赵力楠,元复兴,刘广义.真空发电机断路器国内外发展水平[J].高压电器,2011(08):80-84.[5] 覃彩芹.植物变压器油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8(03):5-9.[6] 胡宇,郭宇光,郭琳.天然酯变压器在延安黄河引水工程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8(05):146-148.[7] 邓凯.预装式变电站在电力行业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9(11):111-112.[8] 杨玉龙,崔世辉.预装式变电站与常规式变电站的对比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2).[9] 桑志强,康本贤.800kV GIL工程设计[C]//第二届水力发电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409-416.[10] 易小娟.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10):231-232.13西北水电㊃2020年㊃第2期===============================================。
汉江河流域段的水质监测调查与分析
汉江河流域段的水质监测调查与分析作者:赵萌萌雷小翠魏淑婷李丽玲来源:《人间》2016年第18期摘要:利用实地考察与实验研究汉江水质。
综合各项调查结果对汉中区域的水质治理提出建议与措施。
构建汉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系统,为流域的水环境保护提供操作平台和决策环境,创建一个实时的在线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系统。
达到简易装置检测汉江水质。
关键词:汉江流域;水质;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45-01一、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工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使天然水体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污染。
进行长期的监测资料,实施准确可靠地污染监测,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污染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
二、概念(一)汉江概念。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
(二)汉江流域概念。
汉江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的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
流域北部以秦岭、外方山及伏牛山与黄河分界;东北以伏牛山及桐柏山与淮河流域为界;西南以大巴山及荆山与嘉陵江、沮漳河为界;东南为江汉平原,无明显的天然分水界限。
三、水质污染状况调查(一)材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的选择目标河段:选取南郑滨江文化公园-汉江桥闸-下游路段为实验目标河段采样点:设立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并在其三个断面水面下0.5m处设采样点。
采样时间:根据枯水期为段。
我们设立四次采样时间,枯水期一次,丰水期两次,平水期一次。
(二)监测时间及项目。
调查时间:2015.07.06;2015.09.06;2015.00.06;2016.03.06对水质进行监测。
监测项目:PH、硬度、化学耗氧量(GOD)及采样当天的物理指标(天气、温度、湿度)四、监测结果五、水质现状评价通过数据发现采集水样PH始终接近8.5,甚至超过8.5,说明水质呈碱性,属于轻度污染。
汉水流域水利历史文化浅析
楚文王熊赀立 ,迁都郢以加强对汉江地 区的控制 ,
造成 了严重的副效应 。“ 每当夏季暴雨 ,汉水水涨 , 并进一步攻 占申、 邓、 蔡等 国。 楚成王之时 , 有 “ 楚 泥沙俱下 ,每每造成严重水灾 ,修治河道 、修建大 地千里”之称 ,江汉诸 国多为其附庸。到楚庄王之
堤 成 了汉 水下 游最 重要 的工 程 。
起源的美丽神话 ,大禹治水则是体现中国文明兴起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 ,加之秦岭 、大 巴山山势高
过程 中与水斗争的著名传说 。在文明发展过程 中, 耸 ,对冷暖气流造成 阻滞抬升从而形成降水 ,故成 人们依赖河流 ,同时又不断改造河流使其更好为人 为中国传统 的农业种植区。但是降水 的季节分布不 类发展服务 ,形形色色的水利工程伴 随着人类文明 均 ,夏秋多暴雨 、雨量大 ,而冬春相对干旱 、降水 成长 。汉水流域地跨陕、豫 、鄂诸省 ,是长江流域 少 ,易引起 自然灾害。特别是乾嘉时期以来 ,秦 巴 第二大流域 , 其水文情况复杂,自古水利建设不断。 山地涌人的大量移 民, 破坏森林 , 种植玉米 、 番薯、 古代 ,汉江水利建设为 “ 湖广熟 、天下足”农业格 土豆等美洲高产农作物 ,造成秦巴山地 自 然环境 的 局提供有利条件。今天 ,在南水北调 的大背景下 , 汉水水利工程必将扮演更为重要 的角色。
发 ,才能让汉水文化愈久 弥香 。
关键 词 :汉 水 ;水 利 文 化 :流 域 文化
中图分类号 :P 3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3 — 1 3 3 2( 2 0 1 3)0 3 — 0 0 0 7 — 0 7
在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 河流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一地 区的主要地貌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位于秦 河 谷地 带 往往 是 孕育 人类 文 明之所 ,文 明 的兴 起 又 巴山区西段 ,北有秦岭 ,南有大 巴山,汉水 自西向 往往充满了与水的抗争。诺亚方舟是有关西方文明 东横贯而过 ,水流湍急 , 水力资源丰富。这一地区
汉中市水能资源
汉中市水能资源简介一、汉中市水能资源基本情况及特点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是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发源地,区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0 0 0 m m,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总量为2 1 7 . 6 亿m 3 ,其中流域自产水为1 4 4 . 1 亿m 3 , 容水量7 3 . 5 亿m 3 。
市内地形起伏大,峰岭峻俏,河流密布,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 的有7 条,500~1000 km2 的有14 条,100~500km2 的有44 条,10~100 km2 的有500 条,河网密度约1 . 6 k m / k m 2 。
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水量蕴藏着极大的水能资源。
根据多年来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勘察选点及县级水电区划普查结果,汉中市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 6 0 万k W ,可开发容量1 0 9 . 8 万kW ,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小于5 万k W )可开发利用容量为8 4 . 3 万k W 。
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褒河、胥水河、西流河、西汉水、酉水河、金水河、泾洋河、巴水河、沮水河等1 6 条较大支流上,规划梯级电站总装机达6 4 . 7 3 万k W ,约占全市小水电可开发容量的7 7 % ,见表1 。
目前在这些河流上已建成电站装机1 2 . 6 8 万kW ,在建电站装机7 . 4 5 万k W 。
汉中水能资源有如下特点:1 . 水资源和小水电资源丰富,但大中型水电项目缺乏。
汉中市所在的秦巴山区降水充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5 8 0 0 m 3 ,人均小水电资源占有量0 .2 2 6 k W,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尽管汉中市水能理论蕴藏量、小水电可开发量分别占陕西省的1 8 % 和3 7 . 6 % ,是全省水能资源开发的重点,但和千河之省的四川省小水电资源相比还不算丰富,四川省平均每个水电县占有量约2 0 万k W ,汉中市平均每个县仅约8 万k W ;规划的大中型水电项目更是缺乏,仅有1 处,为汉江干流上的黄金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0 万k W 。
汉江武侯镇站以上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汉江武侯镇站以上流域水文特性分析汉江武侯镇站以上流域水文特性分析刘剑军(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武侯镇水文站陕西勉县724200)摘要依据汉江武侯镇以上流域武侯镇,铁锁关,茶店3处水文站的资料,对流域降水,径流,蒸发,泥沙等水文要素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流域的水文特性,为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提供了依据关键词汉汪;水文特性;降水量;径流量中图分类号:TV12文献标识码:A1流域概况汉江武侯镇站以上流域地处汉}i盆地西端边缘地带,流域北依粲岭,南障巴山,米仓…,西与嘉陵江流域相邻流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问有局部平坝谷地.海拔高程徉550m~2500m之间图1汉江武侯镇以上流域水系站网图汉江源头有南,中,北=i源之说.南源发源于宁强县玉带河j:游牢固关,北源位于沮水河七游秦岭紫柏th,中源发源于宁强县大安镇以阿的【i靥冢山石牛涧..武侯镇站以上流域呈扇形,流域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主要支流左岸有沮水河,岸有玉带河,中部为汉江f:流汉江武侯镇站以上流域面积3092km,其中沮水河流域面积1747kin:,茶店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683km!,一K带河流域面积831km,铁锁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433k,干流及区问面积976km2.茶店站,铁锁关站及区间流域面积,分别占武侯镇站流域面积的54.4%,14.O%,31.6%.流域水系站网如图l所示该流域属北亚热带北缘暖温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升温迅速,间有”倒春寒”现象,秋凉温润多连阴雨.据勉县气象局资料分析,1959年一2007年多年平均气温为14.2℃,极端最高气温38℃(1995年),极端最低气温一10_2℃(1991年).无霜期256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83.4h2流域降水特性武侯镇站以上流域受季风影响,形成降雨的暖湿气流主要来自盂加拉湾和西太平洋.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根据1981年至2005年25年降水资料分析,武侯镇,铁锁关,茶店3站3~5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9.4%;6~8月占50.I%;秋季9~l0月占24.3%;冬季基本受西北气流控制,降雨较少,整个冬季l2~2月约占331%. 汛期5~10月6个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4.6%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95.8ram,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范围在593~1681mm,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24倍.从3站198l~2005年降水资料可知,铁锁关站1981年年降水量1755.2ram,为流域内3站25年降水量最大值;1991年汉江武侯镇站年降水量541.3mm, 为流域内3站25年降水量最小值,铁锁关,茶店,武侯镇3站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7O, 2.87和2.96倍.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在0.25—0.30之间.流域内上世纪7O~8O年代为相对多雨期,9O年代降水量偏小.铁锁关站1974年~1989年(16年)降水量均值为1057.6ram,1990 年~2005年(16年)均值为929.4mm,后16年平均降水量比前16年平均降水量偏小12.1%.茶店1974年~1989年(16年)降水量均值为958.4mm,1990年~2005年(16年)降水量均值为769.1mm,后16年平均降水量比前16年平均降水量偏小19.8%.武侯镇站1974年~1989年(16年)降水量均值为892.2ram,1990年~2005年(16年)降水量均值为741.7mm,后16年平均降水量比前l6年平均降水量偏小16.8%.并且流域内降水量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别.根据1981—2005年的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铁锁关,武侯镇,茶店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005.6mm,821.9ram,859mm.铁锁关站年降水日数在135~161天,平均148天;茶店站在l12~144天,平均129天;武侯镇站在ll4~134天,平均120天.可知铁锁关站年降水量最大,降水日数最多,茶店站次之,武侯镇站处第一一3流域径流特性流域径流由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十分明继续上升;②庠水位仍在继续上涨,水库大坝有决口或溃坝危险.措施:①由县防汛指挥部立即向下游发布危险信号,通知水厍下游河川所有厂矿,村庄,学校,城镇职1,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②抢险人员上坝装好编织袋,准备堵截决口及坝顶薄弱环1,,并加高子堰,力争洪水不漫顶,大坝不决口,间时增加观测次数,做好各项记载;⑧按照防,抢,撇方案组织撤离,撤离期间由县公安局和当地派出所,负责做好撤离区治安保卫工作.5结语水库防汛lT作中,要始终认真贯彻”安全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实际,提早动手编制完成水库的防汛预案.切实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水库防汛责任制,加强抢险队伍,车辆及防汛物资的储备,开展汛前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争取资金解决,消除度汛隐患.同时,加强防汛值班,坚持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确保汛情传递,最终实现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姻鐾穗疑麟(责任编辑:周蓓)浅析水利行业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马育(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16)摘要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尤其对于水利,建筑等资金流动大,人员财会知识少的行业,该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文中具体分析了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的突出问题,建议采取法规保障,教育为先,强化监督,从严执法,行业自律的综合措施,重塑会计行业诚信行象.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对约束广大会计工作者的行为,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情况下,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会计界所有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识码:C1当前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矛盾日益突出.会计职业道德环境趋于恶化,原有会计行为模式和职业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权威的失落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部分会计职业人员缺乏敬业爱岗,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职业习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模糊;缺乏应有的会计职业信念和责任感.因而,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经常为他人所左右,不能公正地对待利益各方,牺牲国家及社会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不少会计职业行为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淡薄,缺少会计职业纪律观念,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经常显.汛期水量较丰,洪水期集流快,洪水陡涨陡落,峰现时间短.枯水期流量较小.根据3站径流资料分析,83.4%的径流量集中在汛期5~1O月;59.7%的径流量集中在主汛期7~9月;非汛期l~4月及l1~l2月径流量仅占年径流量的17%左右.年最大流量多发生在6月至10月.径流年际变化较大.根据铁锁关,茶店,武侯镇站1974年~1996年径流资料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2.56亿m,5.07 亿m和12.0亿m,,最大年径流量分别为最小年径流量的4.95,7.6l和6.83倍.铁锁关,茶店,武侯镇站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别为591.2mm,301.2mm和388.1mm,其分布呈南大北小的趋势,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 4流域蒸发特性对流域内铁锁关和武侯镇站进行水面蒸发量观测.铁锁关站采用80cm套盆蒸发皿,武侯镇站1938年~1989年采用80em 套盆蒸发皿,1990年~2007年采用E601 型蒸发器进行蒸发观测.为了便于分析比较,蒸发量数据依据《中国水资源评价》中陕南汉江E8Q/E601换算系数0.85,统一换算为E601型蒸发器观测值对比.铁锁关和武侯镇站多年平均蒸发量分别为677.8mm和699.8mm;年最大蒸发量分别为最小蒸发量的】_7O和1.68倍;5~1O月蒸发量分别占全年蒸发量的69.83%和70.58%.冬季气温低,水面蒸发量小,最小月蒸绽垦一般出现在当年12月~次年2月; 夏季气温高,水面蒸发量大,最大月蒸发量一般出现在每年的6~8月.蒸发量地域分布与降水相反,即由南向北递增,并且山区小于平坝谷地.3.83%,2.26%和2.26%.实测资料表明,输沙量年际变化非常大,年内分配极为不均.输沙量较大的年份主要集中出现在大洪水的年份.从年内变化看,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而汛期则主要集中在较大的洪水过程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山地岩区风化,丘陵及平原粘土易冲蚀产生泥沙.5流域泥沙特性6结语武侯镇站以上流域内各河流,非汛期及汛期平水期含沙量很小,河水清澈;但汛期,主要是洪水期,受暴雨侵蚀,洪水冲刷,河流含沙量较大.根据铁锁关站1960年~1996年,茶店站1966年~1977年及1984年~1997年,武侯镇站1956年~2007年不同年限的泥沙系列资料统计分析,铁锁关,茶店,武侯镇3站多年平均输沙率分别为13.5k,14.5kg,s,72.0kg/s;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55kg/m,O.99kg/m,1.84kg/m,多年平均输沙量分别为42.6,45.8,227万t.历年最大输沙量分别为最小输沙量的144,359, 932倍.各站汛期5~10月输沙量分别占年平均输沙量的94.6%,95.6%和99.O%;其中主汛期7~9月各站分别占年平均输沙量的76.5%,87.5%和86.4%.各站非汛期l~4月,11—12月输沙量只占年输沙量均值的武侯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特性大概可归纳为:铁锁关,茶店,武候镇3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1100mm之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53.5%,55.8%,55.5%左右,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多年平均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具有一致性, 3站年径流深地域分布也与降水量相似;蒸发量在地域分布上呈山区小于丘陵,丘陵小于平原;多年平均输沙量则年际变化很大, 年内分配极为不均,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的洪水时段.该流域位于汉中盆地西部,地处汉江汉中平川段的上游,其水文特性对汉中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汛抗旱,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具有重大影响,其规律可供具体的规划建设参考利用.鹚辇强弱酾;(责任编辑:周蓓).--LcJ1,,.__L(了)◎。
汉江
1954年12月在陕西修建最早的水库-强家湾水库。1955年6月竣工,1958年后再次修渠加坝,调濂(水)引 红(红寺坝水),坝高26米,蓄水756万立方米,灌地3.4万亩,年发电量60万度,水面养鱼124万尾。
唐白河,系唐河与白河的合称,由源出河南方城县伏牛山的唐河和源出河南嵩县的白河,流至湖北襄樊市双 沟镇汇合而成。至襄樊市东津镇注入干流。以白河为源,全长312千米(唐白河口至白河源),流域面积平方千 米,多年平均流量182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226米。整个水系略成扇面状,干支流在山地的长度很短,白河自黑 山头以上仅90余千米,唐河自金店以上仅30余千米,河身大部分在平原上。干支流进入平原后,河曲发育,并有 局部改道现象,如新野以东有老白河,为东汉以前白河正流,从老白河沿河集镇残碑断碣推测,过去曾通航。南 阳瓦店区东湾原来在白河以西,现已改在河东。唐白河下游从前纳清河以后在现在的清河口流入汉江,后因改道 淤塞,始改道南流至张家湾入汉江,而清河则单独入汉江。唐河的河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类似的变化较少。唐 白河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地均在南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汉江流域位于北纬30°8′~34°11′,东经106°12′~114°14′,距海洋甚远。全区北有秦岭、外方山 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 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东南向敞开的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一 般高程在2500~3000米之间,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我国南北气候 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汉中盆地水文地质基本特征
阐述 ,为农业 生产 、水利规 划提供科 学依据 , 而且也是 工业布局城 市规划 以及 区域水 资源综合 管 理的可靠依 据 。 关键词 :汉 中盆地 ;水文地质 ;特征 ;
Ab s t r a c t : Th i s a r t i c l e t h r o u g h t O t h e Ha n z h o u n g b a s i n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h y d r o l o g i c a l g e o l o g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o t a l a mo u n t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s t a t u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科 技 论 坛
汉 科 技
2 0 1 4 年3 期
汉 中盆 地 水 文地 质 基 本 特 征
李 圣灯 ,程芳芳 2 ,强帆
( 1 . 陕西核工 业工程勘察院 ,陕西西安 7 1 0 0 5 4 ;2 . 陕西核工 业地质局二一四大队 ,陕西西安 7 1 0 0 5 4 )
摘
要 :本 文 通 过 对 汉 中盆 地 地 质 环 境 、 水文地质基本特征 水资 源总量 、开发 利用现状进行
级 阶地 、 Ⅱ级 阶地 、Ⅲ级 阶地 、Ⅳ级 阶地 ,其 地 貌特 征如 下 :
域水 资源综 合管理 的可靠依据 。采取合理 的取 水 技术手段 ,科学开发盆地地 下水 资源 ,对保
证 盆 地 地 下 水 资 源 的可 持 续 利 用 及 整 个 汉 中 地 区 的和谐 发 展 具重 要 战 略 意义 。
汉中市水能资源
汉中市水能资源简介一、汉中市水能资源基本情况及特点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是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发源地,区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0 0 0 m m,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总量为2 1 7 . 6 亿m 3 ,其中流域自产水为1 4 4 . 1 亿m 3 , 容水量7 3 . 5 亿m 3 。
市内地形起伏大,峰岭峻俏,河流密布,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 的有7 条,500~1000 km2 的有14 条,100~500km2 的有44 条,10~100 km2 的有500 条,河网密度约1 . 6 k m / k m 2 。
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水量蕴藏着极大的水能资源。
根据多年来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勘察选点及县级水电区划普查结果,汉中市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 6 0 万k W ,可开发容量1 0 9 . 8 万kW ,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小于5 万k W )可开发利用容量为8 4 . 3 万k W 。
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褒河、胥水河、西流河、西汉水、酉水河、金水河、泾洋河、巴水河、沮水河等1 6 条较大支流上,规划梯级电站总装机达6 4 . 7 3 万k W ,约占全市小水电可开发容量的7 7 % ,见表1 。
目前在这些河流上已建成电站装机1 2 . 6 8 万kW ,在建电站装机7 . 4 5 万k W 。
汉中水能资源有如下特点:1 . 水资源和小水电资源丰富,但大中型水电项目缺乏。
汉中市所在的秦巴山区降水充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5 8 0 0 m 3 ,人均小水电资源占有量0 .2 2 6 k W,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尽管汉中市水能理论蕴藏量、小水电可开发量分别占陕西省的1 8 % 和3 7 . 6 % ,是全省水能资源开发的重点,但和千河之省的四川省小水电资源相比还不算丰富,四川省平均每个水电县占有量约2 0 万k W ,汉中市平均每个县仅约8 万k W ;规划的大中型水电项目更是缺乏,仅有1 处,为汉江干流上的黄金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0 万k W 。
汉中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_secret
汉中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摘要:汉中市位于陕南西部,全市辖11个县(区)。
汉中市现有东、西郊和石拱3个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其中,东、西郊水源地分别位于汉中市城区东郊和西郊汉台区境内,石拱水源地位于汉中市市区以南、汉江以北南郑县境内.关键字:汉中市地下饮用水水质评价一、水源地概况1.自然环境汉中市位于陕南西部,全市辖11个县(区)。
汉中市现有东、西郊和石拱3个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其中,东、西郊水源地分别位于汉中市城区东郊和西郊汉台区境内,石拱水源地位于汉中市市区以南、汉江以北南郑县境内。
均处于秦岭褶皱带与大巴山台坳褶皱带之间的汉中盆地中部,汉江冲积平面上,地势平坦开阔,微向河床倾斜。
属汉江一、二级阶地。
土壤多为黏土、亚黏土、亚砂土。
2.水文气象水源地区域内地表水源主要有汉江河,其余均为农田灌溉和排洪渠道。
基本情况如下:汉江:河长1577km、流域面积15.9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1.2m3/s、年径流量31.90亿m3;属于少沙河流,年均含沙量0.79kg/m3、年输沙量235.5万t,侵蚀模数274t/km3·a。
石燕子河河长4km,该河为市区东郊主要纳污水体亦作泄洪与灌溉用。
东排洪渠:河长5km,该渠承纳沿途工业污水和农田排水。
西排洪渠:河长4.6km,该渠承纳沿途工业污水和农田排水及市区西域下水道生活污水等。
汉中属亚热带季风地区,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约11℃~14℃,日照较少。
多年平均降水量921.00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夏秋多。
市规划区内汉江以南平均降水量973.00mm、江北为884.4mm。
3.城市经济及发展规划2000年市规划区人口67.8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39.5万人,工农业总产值45.55亿元。
其中工业产值42.12亿元,农业产值3.43亿元。
2010年市区人口52万城市建设总用地4784hm2人均92m22015年市区人口61万,城市建设总用地5747hm2人均94.2m2。
汉中断陷盆地东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园 lllJ i tl FJ i ll i t li - 髓・张
图 1 中盆地构造纲要 图 汉
图 2 陕西省洋县城 区附近 地质 地貌图
-
14 0
新 统 ( 2) 河 漫 滩 、 河 床 相 沉 积 的 砂 Q4
粒含量高 ,呈半胶结 ,坚硬 、致密 ,相对
隔水。
淤泥质沉积。
要 分 布 于 汉 江 一 级 阶 地 区 , 岩 性 为 粉 质 其 黏 土 、粉 土 、砂 和 卵石 。该 层钻 探 揭 露 厚 度 9 5 其 中砂 、卵石层位于下部 , ~1m, 厚
水形势十分严峻 , 公司为开 辟新 的地 下 该 水水源地 ,多次在城 区附近开展水文地 质
形成潜伏的地 堑槽形谷和地垒桌状山;部 分微 型块 的进一 步解 体升 降 ( 北升 、南
降) ,使基底地形 、沉积特征进一 步复杂
化。
2 地层岩性简述
区内出露的地层从南到北为第四系全
12勘察 地貌特征 .
1 地质构造及地 貌特征
1 1地质构造特征 . 洋县 城区位于汉中断陷盆地 东部 。大 地构造位置处在秦岭褶皱带与大 巴山元台
拗褶皱带之 间;盆地南部主要是 大巴 山元 台拗褶断带的次级构造单元——汉南元古 拱起 ( 1 。 图 )
汉 中 盆 地 属 于 断 承 性 的 断 块 陷 落 盆
较发 育 。
性主要为粉 质黏土 、 粗砂 、 砾砂夹 中砂。 粉 质黏土以黄褐 色为主 ,局部 为黄色 、灰黄 色 ,以粉 粒、粘粒 为主 ,局部 夹有砂或岩
屑 ,坚硬 ,厚度一 般为 2 m。一般分布 ~4 于该 层 的顶部 和 底部 ,局部 中部 亦 有夹 层 ,为隔水层 ;粗 砂 、砾砂夹 中砂 ,含小 卵 石 ,灰 色 ,夹 灰 白 色 ,卵石 粒 径 一 般 小
2017年汉江秋季洪水特性及预报调度分析
的 水 雨 情 发 展 、洪 水 地 区 组 成 、水 情 预 报 及 水 库 调 度 等 ,解 析 了 汉 江 此 次 秋 汛 过 程 的 降 雨 、洪 水 特 性 ,水 情 预 报
精 度 水 平 及 水 库 调 度 的 成 效 。 分 析 表 明 :汉 江 9 月 上 中 旬 降 雨 起 筑 底 作 用 ,9 月 2 3 日 开 始 的 连 续 强 降 雨 过 程
收 稿 日 期 :0 1 7 - 1 0 - 2 3
作 者 简 介 :李 玉 荣 ,女 ,高 级 工 程 师 ,主 要 从 事 水 文 预 报 工 作 。E - m a il:40301604@ q q .c m
2
人民长江
2017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撑 ,为汉江秋汛抗洪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1 降雨发展过程及特点
1 1 雨情发展过程 2017年 8 月 2 8 日至1 0 月 1 1 日,汉江发生明显秋
km2,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控 制 流 域 面 积 9. 5 2 万 km2, 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控 制 流 域 面 积 4. 6 8 万 km2;钟
祥以下为下游,两岸筑有堤防,河道 逐 渐 缩 窄 ,在泽口 处有东荆河分流汇入长江,水 系 分 布 见 图 1 汉江是 雨洪河流,暴雨洪水经常发生在7 〜1 0 月 ,有夏季洪水
摘 要 :2 0 1 3 年 丹 江 口 大 坝 加 高 工 程 完 成 后 ,遭 遇 连 续 枯 水 ,各 年 度 蓄 水 严 重 不 足 ,2 0 1 7 年 发 生 明 显 秋 汛 ,防汛
部 门 科 学 调 度 ,取 得 了 统 筹 防 洪 、大 坝 蓄 水 安 全 与 监 测 试 验 等 多 目 标 共 赢 的 成 果 。 通 过 分 析 汉 江 2 0 1 7 年 秋 汛
浅析陕西省境内汉江干流洪水变化规律
义。
2 汉 江 干 流 水 文 站 设 计 洪 水 分 析
鉴 于汉 江 上游 干 、 支 流 上建 有 蓄水 工 程 , 改 变 了部 分 水 文站 洪水 资料 的一 致性 , 需对 这 些水 文 站 受 影 响年 份 的洪 水
做还 原计 算 。 经 过分析 , 汉 中站 上游 的石 门水库 对 汉 中 站洪 水影 响 微
水 汽 绕过 青藏 高原 南侧 , 由云贵 高 原 经 四川 盆 地 翻 越米 仓 山
输入 ; 西太 平洋 水 汽 在 东 南 气 流 的 引 导 下 进 入 云 贵 高 原 后 , 经 四川 注入 陕南 。该 流域 的暴 雨 最 早 发 生在 3月 , 最 迟发 生 在 1 1月 , 但 量级 和 强度较 大 的 暴 雨一 般 发 生 在 7—9月 。暴
小, 不考 虑对汉 中站 洪 水 资 料 系 列 的 还 原 计 算 ; 石 泉 水 文 站 上 游 的石泉 水 库汛 期 调 节 库 容 很 小 , 泄流能力大 , 电站 的 建
模 数 变化 范 围为 0 . 6 l 9—0. 2 2 3, C v值 变 化 范 围 为 0. 7 2~0. 4 3。
[ 关键词 ] 汉 江上游 ; 设计洪水; 变化 规律 [ 中 图分 类 号 ] T V 1 2 2 . 2 [ 文 献标 识码 】 B [ 文 章编 号 ] 1 0 0 4一l 1 8 4( 2 0 1 3 ) 0 4—0 1 2 6—0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水文特性及变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水文特性及变化李雨;郭卫;王雪【摘要】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trend of hydr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middle lower Hanjiang River before the water diversion of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the long term data at 4 hydrologic stations and 18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n the mainstream were selected and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ann-Kendall test and Spearman test were u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fall in most regions of the basin has no noticeable changes while the temperature has obvious rise trend. The average annual runoff from 1999 to 2013 is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1956 to 1998, however, there is no obvious trend. Several changing periods of dry-wet years occurred from 1956 to 2013, among which, the period from 1992 to 2002 was the successive dry year and the period from 2002 to 2013 was the wet year in general.%基于汉江干流的4个水文站及18个国家气象站的长序列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秩次检验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流域水文特性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汉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降雨无明显变化趋势;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 4个水文站1999~2013年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值较1956~1998 年序列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小,但总体上无趋势性减小和增加规律. 1956 ~2013年间汉江流域径流经历了多次丰枯变化期,其中1992~2002年间为连续枯水期,2002年以后径流总体偏丰.【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5(046)023【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水文特性;变化趋势;Mann-Kendall检验;Spearman检验;汉江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者】李雨;郭卫;王雪【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管理中心,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7南水北调工程是实施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变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跨世纪重大战略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
汉江汉中平川段洪水特征与组合遭遇简析
汉江汉中平川段洪水特征与组合遭遇简析
张玲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02(000)0z1
【摘要】本文在对实测水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汉江汉中平川段洪水的特征和组合情况,对指导汉江汉中平川段防洪有一定参考作用.
【总页数】1页(P105)
【作者】张玲
【作者单位】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汉中,7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汉江汉中平川段防洪治理工程的湿地保护对策研究 [J], 王海山
2.汉江上游汉中平川干流段防洪除险技术探讨 [J], 苏保全;方启文;陈自勇
3.汉江干流平川段河床变形分析 [J], 阴宇宙;张欣;李正原
4.汉江汉中平川段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J], 赵鸿;张振师;张乃畅
5.护基坝与汉江洋县平川段防洪治理探究 [J], 杨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江上游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汉江上游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李文浩
【期刊名称】《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4(15)2
【摘要】通过安康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论述了汉江上游流域内降水、径流、泥沙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暴雨洪水特性、水力资源有效利用两个主要问题。
【总页数】5页(P54-58)
【关键词】水文特性;暴雨洪水;汉江流域
【作者】李文浩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水文水资源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基于SRTM DEM的陕南汉江上游流域水文特征模拟研究 [J], 詹蕾
2.汉江流域汉中段水文特性分析 [J], 王延安
3.汉江武侯镇站以上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J], 刘剑军
4.汉江上游水文特性的初步分析 [J], 杨永德;邹宁;郭希望;胡琴
5.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上游水文极值事件的影响 [J], 徐若兰;陈华;郭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汉江流域汉中段水文特性分析
作者:王延安
作者单位:汉中水文勘测局,陕西,汉中,723000
刊名:
陕西水利
英文刊名:SHAANXI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2011(2)
1.李文浩汉江上游流域水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2)
2.秦礼晶石马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大众科技2011(5)
3.陈剑池.范可旭.李中平.张洪钢唐家山堰塞湖区域水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人民长江2008,39(22)
4.杨英杰.吉相臣铁岭地区水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硅谷2009(18)
5.张章新.ZHANG Zhang-xin闽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水文2000,20(6)
6.王云花西双版纳地区水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水文2003,23(4)
7.申宿慧.贾仰文.牛存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特性分析[会议论文]-2007
8.沈建刚.倪雄.潘崇伦.SHEN Jiangang.NI Xiong.PAN Chonglun防汛预警系统在防汛减灾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水利信息化2011(2)
9.杨晓军.Yang Xiaojun忻州市阳武河水文特性分析[期刊论文]-山西水利2010(4)
10.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抗旱减灾取得显著成效[期刊论文]-中国水利20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anxsl20110207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