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
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数学建模教学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呼唤教师和学生的转变,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
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地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培养,而数学建模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实际问题解决经验和跨学科的知识。
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是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一大挑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地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数学建模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需要时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成为了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教材和教学资源也是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数学教材更多地是按照数学知识的体系和规律编写的,而数学建模教学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需要有一批适合数学建模教学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更新也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中需要克服的一大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发展。
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等方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尝试
的课题 , 任何 一 种 固定 的教 学 模 式 都 是 危 险 的 , 望我 们 的教 希 学 方式 能 日新 月异 , 带 给 学 生 最 好 的 教 学效 果 , 也 是 我 们 能 这
作 为教 师 的职 责所 在.
活. 引导 学生 关 注社 会 , 数 学 知 识 分 析 和 解决 诸 如 环 境 保 ② 用 护、 煤矿 安 全 、 约资 源 以及 投 资 、 票 、 ( ) 等 问题 , 现 节 彩 存 贷 款 体
学习数 学 的价 值. 必 要 时 , 带 领 学 生 走 出教 室 、 出课 本 , ③ 可 走
是 问题 要 激发 不 同 层 面 学生 的成 功 体 验. 讲 究 实 效. 师 在 ② 教
教 学备 课 过程 中要 认真 思 考 以下 问题 : 一是 为 什 么这 节 课 要进 行 合作 探 究学 习 ?不用 可 以吗 ?二 是 如果 要 合 作探 究 , 哪一 个 数 学知 识 有用 ?三 是 如 何 引 导 学 生 学 会交 往 、 学会 倾 听 、 会 学 表达 , 提高 合作 探究 的 能力 ?新课 程 标 准下 高 中 数学 教 学方 法 是 广大 教 师面 临的 一个 巨 大的 挑战 , 一个 需 要 长期 艰 难探 索 是
同时 , 现实 问题 的解 决 中表 现数 学 概 念 , 握 数 学 方法 , 成 在 掌 形 数 学思 想 , 能促 进在 以后 遇 到相 关 问题 时 自觉地 动 用有 关 数 更 学 经验 去思 考 、 解 决 问 题. 就 要求 教 师善 于在 课 始 阶 段设 去 这 计 一个 好 的教学 情 境 , 领 学 生进 入数 学 的殿 堂 , 开 思 维 的 引 展 翅膀 , 开启 智 慧 的大 门.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各个中学、小学等都在进行着教学方式的改革并完善,许多更加适应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增强了教师对于教学方案的创新能力,这将大大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标准对于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并激发了它们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的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教学启发式教学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背景要求教师要对各个科目的教学任务进行整体的革新,用变化着的教学方式、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这门科目,教学内容较多,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它的学习难度也相对较大。
新课程背景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就是要求教师认真整体、总结备课方案,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数学教学的方案,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效率。
新课程标准反对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注重改革教学理念,将整个课堂的中心放在学生身上,将教学重点落实在每位学生身上,而不是偏向于学习能力强的一些学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听取学生在教师教课方面的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比较难学,教师更加注意不能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案去进行数学教学,要注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领域中,用启发式教学的模式指导着学生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与数学的发展空间。
在实践中创新适合于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
二、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中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与实践相结合,在启发式教学的指导下参与到数学的研究创造中,那么是不能够真正实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的。
中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解析2024
中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解析2024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在2024年推出了一套新的中学生数学课程标准。
本文将对这套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的解析,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2.1 课程结构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将原来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合并为统一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教学。
2.2 学习目标的调整新课程标准将学习目标从原来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调整为“知识与理解、应用与实践、探索与创新”三个维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3 教学内容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增加了许多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4 评价方式的创新新课程标准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试外,还增加了实践操作考试、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3. 教师应对策略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3.1 更新教学观念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2 提升自身素质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了解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应对新的教学要求。
3.3 改进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更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学习、小组合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4 加强学生评价教师需要加强学生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结语新课程标准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积极应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浅谈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浅谈滨海县天场初级中学汪少青【摘要】新课标强调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旧有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制约课改的深入发展。
数学教学应重视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不仅重视结果,更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探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比照新课标,教师旧有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明显与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相抵触。
如何更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总结。
本文试图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
一、重视情景创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
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
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面目可亲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诞生均有它的实际背景,比如学习点到直线的概念时,可以用熟悉的立定跳远的例子来理解,在不等式中用学生熟悉的天平说明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从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中引出线段大小比较方法等等,又如: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外部, 一只蚂蚁从顶点A沿纸箱表面爬到顶点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多少。
生动手用剪刀剪开准备的纸盒进行思考。
比如我们学习计算储蓄、利息方法后,布置作业让每位同学走入银行,了解现在银行中的各档利息,再了解应扣除的利息所得税,然后自己编拟数学题,自己建模进行解决。
也可让学生了解市场上的“大放血”、“股票”、“住房建筑”、“台风预报”等所隐藏的数学问题,尔后在教师启发和协作下,将某一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
这样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实践感受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意识。
又比如,在学习《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使用》时,我创设这样的情景:李先生有一个小工厂,管理人员由李先生、他的弟弟、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5个领工和10个工人组成。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那在这种情势的要求下如何才能满足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要求,并且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一、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数学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学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
”目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学法指导不仅使学生要学,更要使学生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是做学习的主人。
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根据数学学习的过程,应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1.预习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给予重视。
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理过程。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探究作者:樊冬梅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年第06期一、前言在数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注重学生对于数学专业知识点掌握情况,所以在我国的教育范围内,大多的教育形式都是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教授,学生坐在下面听.教师要完成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要听一节课,至于课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收程度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够了解.而新的课程标准则大改传统教学理念,数学的教学不再单单注重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师生共同探索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这就大大丰富了教师的上课内容.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更大程度上作为一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监督者,参与者.这样的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老师更加自由地安排课程,使学生与老师更好地配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能力,创新实践精神.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必定会引出新的教学方法,只有有了更好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够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下面,就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下几种建议:1.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给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师可以不再以让学生掌握重点的数学知识点为惟一目标.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爱好,学生的人数,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不再需要按照教材一步一步地讲解,而是把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的要求就是老师要通过教学设计把学生认为无聊的学术性概述转化成学生愿意接受的具有认知形态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函数的时候,先给学生们讲讲函数产生的社会背景,引出函数理论的数学家,再把函数与生活实际中的会计事务等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把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习得数学知识.2.营造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国教育界倡导的优良传统.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经常表现为对教师的敬畏,学生害怕老师,所以很少与老师交流,只是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也不太敢参与到课堂当中.所以营造一个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中学数学的教学更是应该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进行.数学是一门理科性十分明显的学科,这需要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活跃状态,随时接受新知识,随时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去.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和老师都是参与者,只是角色和任务不同.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太难,学不会,是因为没有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与学生才能实现学习上的交流,学生可以很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老师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共同提高.在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工作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许多学生害怕老师提问,那么老师可以一改上课点人回答问题的习惯,学生会就可以直接站起来说,与大家分享其数学想法,这样不会的学生也不用再担心老师提问,可以更加安心地进行学习.对于站起来与大家分享想法的学生,老师要给予赞扬,通过树立榜样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或者,对于一个数学问题,会的同学举右手,不会的同学举左手,这样老师可以明确地知道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可以照顾到学生的感受.总之,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很深的影响.3.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每个班级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速度并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学生.所以,老师在进行班级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快速授课,这样会使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情绪.也不能只考虑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进行缓慢授课,这样会影响课程进度.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有所收获.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在课下多辅导,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促进学习进步.对于整体教学而言,老师要考虑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偏好,如果学生喜欢互动式教学,老师就采用互动式教学,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效果更好.4.积极鼓励学生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数学.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在学生的学习出现错误的时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纠正.例如,对于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要多警示,引起学生注意,而不是直接批评.三、小结综上所述,教师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深入落实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知识的探索者.。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随 着基础 教 育的浪 潮 而来 , 课 程在 课 程 功能 , 新
结构 , 内容 , 实施 , 价 和 管 理 方 面 都 较 原 来 的课 程 评 有 了重 大 的创 新 和突破 。这 将 给每 一 位数 学 教 师都 国中小这 场变 革 中掂 出 自己的分 量 。找 到
理 , 物 , 理 当 中的应 用 。引导 学 生走 出教 科 书 , 生 地
带 来严 峻 的挑 战 。这 场新 的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 使 我 识 结 构 ; 将 要学 会 开 发 利 用 课 程 资 源 。教 师 职业 的一
变每 天都 在进 行着 的 习 以为 常 的 教学 方 式 , 学 行 教
达 正 香
( 阳 中学 , 肃 临 洮 7 0 0 ) 洮 甘 3 5 0
摘
要 : 学 改 革 是 新 课 程 改革 的 一 场 攻 坚 战 : 师 走 进 新 课 程 必 须 从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学 方 法 、 生 思 想 、 学 教 教 教 学 数
知 识 应 运 和 非智 力 因 素 等 方 面 进 行 数 学 教 学 的 研究 。 关 键 词 : 师 : 课 程标 准 下 ; 学 研 究 ; 学 教 新 教 数
自己的位 置 , 一位 数学 教师 还应 改变 教 育观 念 , 每 改
2 教 师 工作 方 式 的研 究
教师之 间将 更 加 紧密 的合 作 ; 改 善 自己 的知 要 个 特点 , 是单 兵 作 战 , 新 课 程 的综 合 化 特 征 , 要 而 需 教师与更 多 人 , 更 多空 间更加 紧 密 的合 作 , 在 新课 程 提 倡培 养学 生 的综 合 能 力 , 综 合 能 力 的培 养 需 要 而 教 师集体 智 慧 的发 挥 , 因此 必 须 改 变 教 师之 间 彼 此 孤立 和封 闭 的现状 , 师必 须学会 和他 人 的合 作 , 教 与 不 同学科 的 教师 打 交 道 , 种 配 合将 直 接 影 响课 程 这 研究 的质 量 , 课 程 呼 唤 综 合 性 教师 这 是 一 个非 常 新 值得 注意 的 变 化 , 数 学 的应 研 究 数 学 在 化 学 , 教 物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数学是中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考生的考试成绩,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从基础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推理、思考、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解题方式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使中学数学课堂变得单调乏味,学生学习也变得消极,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新课标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有意义,要有挑战性,要有观察、验证、推理、交流、逻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1.新课改下创新与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意义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更新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另外,对中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影响。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教学计划。
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而最新的课改要求则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的问题,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数学与自然、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和信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从上述的标准与要求可以看出,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教育形势,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真正做到以老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备课、讲课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核心作用,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要充分利用课堂自由、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培养积极的创造力等。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如:方程 的 正根的个数是多少? 直接计算不容易, 把方程转化为两个函 数,分别作出图像, 交点中的正的x值
x 2 5x 2
2 x
就是正根。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原则 数学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水平。 低级水平是介绍数学概念,陈述数学定理 和公式,指出解题的程式和套路,以便通过考 试。 高级水平是着眼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 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 的数学思考,经过思维训练,获得数学美学的 享受。
南阳市教育局召开研讨会
双分管理教学课堂掠影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先学后交,展示自我”教学模式
焦作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 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 ”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 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 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 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
4.教师合理引导和学生探究发现相结合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的参与主要是学生 对于数学问题(包括数学习题)的探究,而教 师的引导,则主要表现为知识讲授的计划、数 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提供 适当帮助等。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发 现活动将陷入盲目无章、毫无效率,三维目标 无从实现;而没有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 探究,知识就无法转化为能力,学生也不能获 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数学教育的三大功能: 1 实用性功能 2 思维训练功能 3 选拔性功能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新课标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摘要】: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课堂经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重要原则是”以学生为本”,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
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是学生的组织者,是问题和资料的编写者、提供者,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
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
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情感关系数学课相对于其它课来说有点枯燥,所以首先应该在情感方面产生互动,因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之一。
首先,爱与欣赏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爱与欣赏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与欣赏是学生的基础心理需求。
课堂气氛的好坏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参与程度。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实践与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都意识到,教学必须有革命性的变化,必须体现新思路。
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界推广新课标、新理念的浪潮中,它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场大考验。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后,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课堂教学中我做了许多有益探索。
一、用“活”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做数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是学生藉此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线索和教师赖以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新课程为教材的多样化和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由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很强的开发能力。
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
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
二、教会学生学习(一)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步骤。
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0.5x+1=0.2。
我们通过思考,就能提出问题:在实际问题中碰到的方程也都是那么简单的吗?例如:(1)解方程:5x+2=7x-8;(2)解方程:2(2x-2)-3(4x-1)=9(1-x)。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摘要:新的课程背景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表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还表现在作业的布置、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掌握上,教学实践证明,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新的理念的引入,开放式、合作式,多种方法的使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方法;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19-02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实行了一段时期,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获得知识与技能。
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务必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善于利用开放式、合作式等新的方法配合多媒体使用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热情,掌握基本的方法1.兴趣教学至关重要。
兴趣能够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数学中体验到乐趣,这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新鲜感,在这时,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这一点,把学生吸引到数学教学中来,同时,要根据新课程中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让他们从听懂一节课,解决一道数学难题做起,到他们不断地取得好成绩,使他们不断地处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不要让他们认为,中学和小学一样,都是一味的枯燥教学,从而挫伤其对数学的情感。
2.教学难度要要循序渐进。
还是那句话,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就枯燥地做一些难题,使其失去兴趣,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上要循序渐进。
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在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学生掌握的情况,引导学生逐步地进入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中,这样,就比直接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讲解要简单得多。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摘要】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往往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总给人以呆板、枯燥、抽象、冷漠的印象。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提出看法,以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反思;教学方法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往往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总给人以呆板、枯燥、抽象、冷漠的印象。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
一、从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标准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个个达标,人人过关,而事实上并不可能都过关,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同样的作业,采用统一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类似的特点和思维方式。
新课程要求我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在知识掌握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在兴趣方面、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方法,理解掌握知识深度等方面的差异。
并针对这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练习和作业,同时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在教学中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想象力比小学生想象有所发展,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并且想象趋于现实化与创造性。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进行自我的研究与集体的讨论,发展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使其具有他们自己的独创性,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这个阶段初中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外露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的想象、即兴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多表扬少批评。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数形结合”的教与学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数形结合”的教与学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中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数形结合”的教与学,分析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其对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阐述数形结合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数形结合在概念理解、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作用。
接着,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学数学教与学中数形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本文将对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与学中的前景进行展望,探讨未来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数形结合的理论基础数形结合是数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它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
数形结合理念源于数学的本质属性。
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科学,它通过符号、公式和理论来揭示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数形结合的理念强调将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与具体的图形和图像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实现的。
数形结合教学策略通过图形和图像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和理论的直观感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和理解深度。
同时,数形结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也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数形结合教学策略通过图形和图像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探讨[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标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营造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互动内化,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新课标特别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身心获得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融进学生探索掌握方法和理解应用知识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实验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加法法则时,先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事实上,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运动的结果与行走的方向有关,具体有4种情况: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3)若第一次向东走第二次向西走;(4)若第一次向西走第二次向东走。
则他分别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为此,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学生可通过实际实践或画数轴对4种情况进行讨论,探索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探索——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的状况。
二、加强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
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探究
新校园XinXiaoYuan教学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探究杨娴(岳池县顾县中学,四川广安6383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与落实,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理论已不再适合我国目前的数学教育现状,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和创新。
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法与方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具备多样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对传统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容易忽略的地方进行改善和创新。
初中数学教学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但是初中生的心理年龄小、思维还不够缜密,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设计者,不仅要采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
一、初中数学教法与学法的现状目前,我国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与学习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很多数学教师仍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进而导致对新课改的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准确,继续以“复制式、灌输式、题海战术”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初中数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还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导致课堂效率很低。
有很多初中生学习方法不得当,且学习态度不端正,最终导致学习数学事倍功半。
因此,笔者认为,若想切实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必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一起着手,对初中数学教法和学法不断改善和优化。
二、改善初中数学教法教师应该使用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有效交流沟通,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所有初中教师的共同教学目标。
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法提出了几点建议:1.教法应以学生为本传统的初中数学教法,在课堂上以教师为本,一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而在教学方法上 , 教师务必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激发学生 的
学习欲望,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善于利用开放式、 合作式等
新的方法配合多媒体使用来达到教学 目的。 激发学生的热情 。 掌握基本的方法 1 . 兴趣教学至关重要。 兴趣能够使学生从枯燥无 味的
一
、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获得知识与技能。
g r y / t h i r s t y / t i r e d 等词汇时 ,可利用夸张的体态语来表达 , 同 时让学生参与模仿 , 使他们 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中。
5 . 组织各类活动 , 设置情境。兴趣对学 习的态度与动 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 教师必须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 的浓厚兴趣。 初 中生 的好奇心 、 表现欲较强, 如果教师能够 把教学 内容设计成表演 、 游戏 、 竞赛等形式 , 那一定能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 利用多媒 体 , 提供直观情境 。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形 象思维为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 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和形象性。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 、 声音 、 视频、 动画等多种 形式可 以把好多生活情景直观、 生动 、 完整地再现 , 学生喜 闻乐见 , 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 活跃课堂气氛 , 而且使课堂教学形象化 、 具体化 、 情境化 , 提 高了课堂教学 效果 。
一
4 . 运用体态语 , 创造情境 。体态语能使抽象 的东西形 象具体化 ,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生动活泼、 夸张但得体有效
的手势 、 表情 、 动作等体态语 , 既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 化, 又活跃 了课堂气氛 , 容 易引起学生注意 , 激发 学习兴 趣 。在课堂上 , 教师应尽可能借助体态语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词 、 句子 、 句型和语法 。 例 如 在 教 学 单 词 b i g / s m a l l / f a t / t h i n / t a l l / s h o r t / h u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发表时间:2010-11-18T17:00:56.3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张常青[导读]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
张常青(陕西省周至县哑柏镇初级中学710406)摘要: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方法探索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应逐步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变苦学为乐学,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着“四重四轻”,即: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重教学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
因此,我们在吸取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下面我粗浅地谈谈在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点认识。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
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
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
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了“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即教育的情感性。
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①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②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性,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会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①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
②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
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③运用探究式教学。
教学中,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
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
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
“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能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能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
“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
“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或者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
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重要性。
“写”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
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4、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问题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例如,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① 4.5cm;②6.5cm;③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改造为一道开放式问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以北偏东30°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
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
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发展,如“该城市遭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应深入了解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相对有效的分组形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有时有的教师分组为了方便,常常把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或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但是,通过多次活动开展的效果来看:合作比较勉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得不够深入,小组之间的差异明显。
目前比较流行“异质分组”,也就是按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地促进优势互补,有时效果的确很好,但有时效果也并不十分明显。
笔者通过多次实践表明,对于活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宜采用“异质分组”,可以强化组内合作;对于思考性、探索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宜采用“同质分组”,可以强化组内交流、组间互补。
在两种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下,还可以进行组内分组、组间交叉交流、自由选择合作小组等多种合作形式。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体现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总之,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他们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