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办培训资料
河长制9号令培训资料
河长制9号令培训资料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些地方,水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为了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我国于2016年推出了河长制,这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治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河长制,我国政府于近期发布了河长制9号令培训资料,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河长制是指由政府组织,以河长为主要责任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一种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度。
河长制的实施,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的河长责任制,加强河道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河长制9号令培训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培训资料介绍了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河长制是一种以河长为主要责任人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度,其核心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治理”。
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建立健全的河长责任制,实现河长制的有效运行。
其次,培训资料详细介绍了河长制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河长制的组织架构包括中央、省、市、县四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分别负责本级河流的管理和治理工作。
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河长制的建立、责任划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等环节,确保河长制的顺利运行。
再次,培训资料介绍了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
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包括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灾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巡查监测、问题整改、宣传教育、协调联动等,要求河长和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加强河道管理,推动水环境治理。
最后,培训资料强调了河长制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效果。
河长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河长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加强河道管理,推动水环境治理,可以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总之,河长制9号令培训资料的发布,对于加强河长制的实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相关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河长制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熟悉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认识到河长制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效果。
民间河长培训计划
民间河长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视不断增强,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加强对河流的管理与保护,培养一批懂得河流治理的专业人才,我国应运而生了民间河长制度。
作为河流保护的重要一环,民间河长在整治河流、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开展环境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民间河长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特定编制了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面向广大市民中对河流保护有浓厚兴趣的人员、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对本地区的河流情况比较熟悉,愿意参与民间河长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动员能力的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分子。
三、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培训:介绍河流基本知识,包括河流生态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治理手段等内容。
2、法律法规培训:介绍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了解民间河长的法律责任和权利。
3、实操技能培训:学习相关技术和方法,如水质检测、垃圾处理、水生植物养护等。
4、应急处置培训:学习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方法,包括河流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处置流程等内容。
5、环境教育培训:学习如何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
6、实践培训:实地走访、调研当地河流,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了解本地河流的实际情况。
四、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2-3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2-3小时。
五、培训方式1、理论学习:由专业人员授课讲解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河流治理和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现场体验:组织实地走访、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学员亲身体验河流保护工作。
六、培训地点培训地点选择在当地水系丰富的地区,离市中心较近,便于学员参与培训。
七、培训考核1、培训期间将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操能力、河流调研报告撰写等。
2、通过考核者将颁发结业证书。
八、培训资金培训资金将由当地政府承担,用于培训场地租赁、教材购买、师资费用等。
九、培训办法1、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培训计划。
河湖长专题履职培训计划
河湖长专题履职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河湖长作为基层环保工作者,承担着保护和治理河湖水域的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河湖长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履行其工作职责,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河湖长全面了解河湖保护治理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提升其能力水平,促进河湖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二、培训内容1. 政策法规培训涵盖《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保护法》、《河湖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详细介绍各项法规的内容、适用范围及实施细则,使河湖长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 水质监测技术培训主要包括水样采集方法、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水质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技术操作,以提升河湖长的水质监测能力。
3. 湿地保护和恢复技术培训介绍湿地保护的特点和意义,湿地恢复的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帮助河湖长掌握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技术知识。
4. 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培训重点介绍河湖水质治理、底泥污染修复、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技术措施,培养河湖长对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5. 社会管理与宣传技术培训通过宣传教育的技术手段和社区管理的经验分享,帮助河湖长提高社会管理和公众宣传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6. 紧急事件处理和抢险救援培训针对突发事件处理和抢险救援的情况,提供实际操作演练和理论指导,以强化河湖长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7. 业务知识和案例分享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成功的实践者等进行业务知识的分享和案例解析,为河湖长提供实用的经验和教训。
三、培训方法1. 线上网络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视频课程、在线讨论等形式的培训,方便多地区河湖长参与。
2. 现场实操培训组织实地考察和实操演练,实地学习和参观相关项目,为河湖长提供真实的操作和体验。
3. 专家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成功的实践者等进行专题讲座和研讨,提供专业指导和实务经验。
4. 业务对接和交流会组织河湖长交流会和业务对接会,促进信息沟通和经验分享,帮助河湖长学习和互助。
河长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为了加强河长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提高河长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需要对河长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提高河长履职能力,推动河长制度的深入落实。
二、培训内容1. 水利政策法规知识:学习国家相关的水利政策法规,包括水利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掌握法规精神和内容,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2. 河长制度知识:深入了解河长制度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明确河长的职责和权限,掌握河长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河流水质监测技术:学习河流水质监测方法和技术,掌握水质监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了解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
4. 水生态保护知识:了解水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习水生态保护的理论和技术,掌握湿地保护、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5. 水资源管理技术:学习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法,掌握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的技术,了解水资源调配和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6. 河长工作实务:学习河长工作的具体实务,包括巡河、整治、宣传等工作内容,掌握问题发现、处置和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7. 其他相关知识:学习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等相关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
三、培训形式1. 理论培训:组织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进行讲座和授课,开展理论学习和交流研讨,使河长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理论知识。
2. 实践培训:组织河长实地考察和调研,开展巡河实习和水质监测实训,使河长了解实际情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开展在线学习和讨论,为河长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4. 交流研讨:组织河长之间的交流研讨会,分享工作经验和做法,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河长工作效率和水平。
1. 河长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对各级河长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2. 相关部门及人员:对水利、环保、地政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培训,增强部门间合作和沟通。
3. 社会公众:开设水利科普讲座和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水利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举办河长培训计划
举办河长培训计划一、河长培训计划的目的河长培训计划的目的是提高河长队伍的专业水平,增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河长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河长工作,为实现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加强河长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办事,准确履职。
2. 提高河长的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对河湖水体的水质、水量、水生态等进行科学监测、分析和评估,有效开展河长巡查监督工作。
3. 加强河长的沟通协调和公共关系技能,使其能够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增强河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河长培训计划的内容和方式1. 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法律法规知识是河长工作的基础。
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中,需要对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讲解,使河长队伍准确把握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履职。
2. 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知识是河长工作的重点。
在这方面的培训中,需要对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进行讲解,使河长队伍掌握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水平。
3. 河长巡查监督技能培训河长巡查监督技能是河长工作的重要环节。
需要对河长巡查监督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使河长队伍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巡查监督工作。
4. 沟通协调和公共关系技能培训沟通协调和公共关系技能是河长工作的关键。
需要对河长队伍进行沟通协调和公共关系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培训方式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需求和学习习惯的河长队伍。
三、河长培训计划的实施1.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时间表在实施河长培训计划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培训的内容、方法、时间和地点,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2. 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积极支持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积极支持河长培训工作,为河长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力支持,确保河长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河长制培训内容范文
河长制培训内容范文Training on river chief syste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river chief system and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河长制培训对于有效实施河长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Through training, river chief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cquir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ism. 通过培训,河长可以更好地了解责任、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并提升其专业水平。
Moreover, training also helps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various stakeholders, includ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此外,培训还有助于加强政府官员、环保部门以及当地社区等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River chief system training should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legal framework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wat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strategies. 河长制培训应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法律框架、环保政策、水管理技术以及社区参与战略。
河长制培训课件
河长制培训课件河长制培训课件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管和保护,我国推行了河长制,以加强对河流的管理和保护。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河长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开展了河长制培训工作,以提高相关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一、河长制的背景和意义河长制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建立起河长负责制、河长监管制、河长考核制和河长问责制的一种水资源管理制度。
它的实施旨在加强对河流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河长制的实施对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河长制,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河长制的实施还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二、河长制培训的目的和内容河长制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河长制的顺利实施。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训人员需要了解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明确其职责和义务,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2.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培训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熟悉其内容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工作。
3. 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
培训人员需要学习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如何准确地评估河流水质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河长制的组织和管理。
培训人员需要学习河长制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了解如何建立河长制的工作机制和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5. 河长制的宣传和教育。
培训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河长制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河长制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河长制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和特点。
常见的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
河长制年度培训计划
河长制年度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河长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设立河长制度,推动河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河湖管理主体责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提高河长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制定了河长制年度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提高河长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河长制相关工作的需求;2.培养河长制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工作动力;3.加强河长制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培训内容1.理论知识培训(1)生态文明和河长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2)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3)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2.专业技能培训(1)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学习;(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技能培训;(3)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的培训。
3.管理能力培训(1)危机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的培训;(2)组织管控、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训;(3)领导力与决策能力的培训。
4.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1)对成功的河长制工作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2)组织河长制经验交流会,促进河长制工作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
四、培训方式1.课堂培训采用线下课堂教学,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深入授课,组织学员参与讨论和交流。
2.实地考察安排学员到各地的典型河长制工作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应用。
3.网络培训结合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课程,方便学员进行自主学习。
五、培训安排1.培训时间:每年至少安排2次培训,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2.培训周期:每次培训周期为1周,共计10天。
3.培训内容:每次培训分为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和案例分析等模块。
4.培训方式:每次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地考察和网络学习。
5.培训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培训地点可在各地市进行轮换安排。
六、培训评估1.学员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考试和评价,以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培训满意度。
河长制培训课件
河长制培训课件河长制培训课件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河流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推行了河长制,通过设立河长,加强河流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
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河长制的理念和实施方法,河长制培训课件应运而生。
河长制培训课件是一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系统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大众普及河长制的相关知识。
它包括了河长制的背景与意义、河长制的组织架构、河长制的职责与权力、河长制的工作流程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河长制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式,从而积极参与到河流保护中来。
河长制培训课件的编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首先,它需要全面准确地介绍河长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包括《河长制实施办法》等。
其次,课件还应该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对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分析,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河长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课件还应该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南和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实施河长制。
河长制培训课件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政府部门的培训,帮助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河长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它可以用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河流保护中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河长制培训课件还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河长制培训课件的编写和使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河长制的不断推广和完善,课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同时,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学校等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河长制的实施,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河流。
总之,河长制培训课件的出现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实施河长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通过培训课件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河长制的相关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河流。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推行河长制工作培训计划
推行河长制工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有效保护河流水体,改善水质环境,推广并实施河长制工作,各地区纷纷制定了相关计划和政策,同时也对各级河长进行了培训。
本培训计划旨在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培训与推广,提高河长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行政能力,使得河长制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各级河长、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员。
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分别设置不同的培训项目和内容。
三、培训内容1. 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河长制的由来和发展历程(2)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政策法规(3)河长制的工作机制和作用2. 河长制的工作职责(1)河长的基本职责和权利(2)河长制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流程(3)河长制与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3. 水质监测和污染治理(1)水质监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污染源的识别和治理技术(3)水环境保护案例分析4. 社区公众教育和参与(1)社区公众对水环境的认识和重要性(2)社区公众教育的方法和策略(3)社区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的方式和途径5. 河长制工作的具体案例和经验分享(1)国内外河长制工作案例(2)河长制的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分享(3)探讨河长制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四、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将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包括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方式,以满足参训人员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方式。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计划将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分段培训的方式,具体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培训时间一般会安排在非工作日或下班时间,以确保参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果。
六、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将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定期跟踪督导和效果评估,以了解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
同时,还将定期组织河长制工作经验交流会,以分享和总结培训中的收获和经验。
河长湖长履职规范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河长湖长制度概述 • 河流湖泊保护基础知识 • 履职规范与实务操作 • 案例分析:成功实践经验分享 •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 • 培训总结与行动指南
CHAPTER 01
河长湖长制度概述
制度背景与意义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河长湖长制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 效举措。
河长湖长职责与权力
职责
各级河长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 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相关部门和下一 级河长湖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
权力
各级河长湖长具有相应的调度权、监督权和处置权。他们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 度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湖长的履 职情况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处置,并向上级报告。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 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加强实践锻炼
善于总结与反思
在工作中不断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 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
THANKS
[ 感谢观看 ]
点。
结合河流湖泊保护与管理目标, 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时
间表。
加强沟通协调
积极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协 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
河流湖泊保护管理工作。
接受社会监督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公众的监 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问题。
持续学习和发展建议
不断学习新知识
参加培训与交流活动
关注河流湖泊保护与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 和研究成果,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培训计划 河长制
培训计划河长制一、培训目的为了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工作,提高河长制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促进河长制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此培训计划,以提升河长制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河长制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河长、河道管理人员、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河长制相关政策法规知识通过专家讲解、现场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系统地传授国家有关河长制政策法规,使学员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 水环境保护知识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专家的讲解,学员深入了解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方法、监测技术等内容,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并具备相关技能。
3. 水质检测与监测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现场演示与讲解,培训学员掌握一定的水质监测技能,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水质监测仪器,提升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4. 河长制工作实务通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解,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河长制相关工作的执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训学员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5. 河长制相关软件应用培训学员学习河长制相关的软件应用,如GIS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软件等,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6. 危险品管理知识对于河流上游及周边地区危险品的管理知识进行培训,确保危险品不会对河流造成损害。
7. 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学员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10天,培训地点选定在离河流较近的地方,以方便学员们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五、培训方法1. 专家讲座邀请河流管理领域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全面、深入讲解和交流,为学员们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学术知识。
2. 现场指导组织学员们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学习,提高学员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分组讨论培训班采取小班教学,根据学员的不同岗位和职责,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以便于每个学员的问题得到解决,促进学员们在岗位上的工作水平的提高。
河长制培训计划方案
河长制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河长制培训计划是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而制定的,旨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提高河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河道和水域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以确保水域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良好,同时也为更好地实施水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相关环保法规政策,熟悉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法院,了解环保执法程序和方式;2. 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了解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河长制基础知识:了解河长制的核心价值、主要内涵和任务职责,学习河长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4. 巡查和监管技能:学习行政监察、执法检查的业务知识和执法程序;5. 河长制实践操作:学习如何实施河长制,学会编制河长制相关规划文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6. 治理方案设计:学习环境治理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等相关技能;7. 河道保护与生态修复:学习与了解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利用技术;8. 应急处理技能:学习环境应急事件的预警与处置技能;9. 沟通、协调与服务技能:学习如何和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如何与社会公众沟通,解决环保矛盾;10. 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学习河长制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三、培训对象1. 担任河长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河长办工作人员、河长、河道管理者等;2. 监管、执法和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人员;3. 具有一定环保基础的社会公众、环保社团从业人员等。
四、培训形式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包括理论课程、案例分析、座谈交流、现场考察等。
五、培训时间接受培训的时间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 普及阶段:河长制相关理论知识,时间约3个月;2. 提高阶段:通过案例分析、沟通协调等方式,提高河长制相关的操作和治理水平,时间约3个月;3. 实践阶段: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巩固和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时间约3个月。
六、培训方法1.组织专家授课:邀请水利、环保等领域专家授课,专题讲解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2.组织座谈研讨: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多方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3.现场考察实践:组织实际情况的现场考察和实践操作,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受实际操作;4.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员学习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
乡级河长制培训计划
乡级河长制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乡级河长制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其目的是通过设立河长制,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的河长制度,强化对河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为了提高乡级河长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特制定此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乡级河长制工作人员,包括乡级河长、河管员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河长制政策法规介绍国家有关河长制的政策法规,包括《河长制实施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明确乡级河长的职责和权利,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依法履行职责、做出决策。
2. 河流环境保护知识介绍河流环境的特点、生态系统、水文地质特征等知识,使乡级河长制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水环境保护知识,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所辖河流。
3. 河流监测与评估学习河流水质、水量、生态状况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并学习如何利用监测数据对河流环境进行评估,为河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4. 水环境治理技术介绍水环境治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使其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5. 社会管理能力学习乡级河长工作人员在河长制工作中的社会管理能力,包括政策宣传、社区协调、矛盾调解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与社会各界进行合作。
6. 河长制工作实践安排乡级河长制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通过参观学习先进的河流管理案例,了解相关工作流程和方法。
四、培训形式1. 讲座式培训设立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河长制工作中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等进行深入讲解。
2. 实地操作培训安排乡级河长制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操作培训,学习水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3. 观摩学习安排乡级河长制工作人员到其他地区进行观摩学习,了解其他地区的河长制工作经验,并与其他地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四、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专题讲座和实地操作培训,为期15天;第二阶段为观摩学习,为期15天。
河长制培训方案
河长制培训方案背景和意义河长制是一项旨在维护和改善中国水环境的政策,目标是提高河流的生态和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们的福利。
河长制的实施需要需要一个富有责任感和能力的管理人员,河长应当在贯彻条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河长机制,加强河长和群众之间的联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培训河长,使之了解不同的控制措施,与群众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推广河长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进行河长制培训,并提供转化成实际行动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训内容河长制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了解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河长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了解河长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掌握河长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
2. 加强河流环境水务管理的能力•探讨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的经验;•学习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控制水环境的污染;•学习如何管理与监督各部门的工作。
3. 深入实践和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河流和水体的实际管理;•对常见问题分类,讨论有效制度、程序和方法;•加强和增强群众组织,例如组织水土保持工作小组和志愿者队伍,推动河长制体系厘清;4. 其他•加强河长与群众的互动沟通和社会保障;•了解知名河流保护和管理机制,并对比与吸收成熟经验;•探索与公民、企业、NGO组织等各方合作的方式和机制。
培训方法和渠道河长制培训方式和渠道,包括:1. 线下培训•集中安排领域专业领导的线下讲座;•分组探讨和实践分享,以便概念更具可操作性;•实地考察学习,此中重点关注本地实际情况。
2. 线上培训•开设线上课程和网上会议,鼓励河长体系参与者全球维度的经验和问题交流;•利用直播、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推广河长制培训内容。
推广方案•借助政府领导力和现成案例,宣传河长制的形象和效果;•生动、实践性和现代化化,鼓励更多群众参加河长制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媒体、电视等专业渠道,提高河长制的触达率。
总结河长制的实施是实践行动,需要河长管理体系,河长制培训是制度和实践中间的环节,不只有推广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改善河流环境和维护生态文化奠基的形象。
河长办培训资料
一、河长制定义1.什么是河长制?河长制是各地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地方党政领导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的一项制度创新。
河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2.河长制有什么意义和作用?(1)意义:落实发展绿色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解决中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推行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2)作用: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履行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促进河湖管理有人、管得住、管得好,河湖功能逐步恢复,有利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
3.实行河长制要解决什么问题?实行河长制,可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对河湖管理保护的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
以河长制为平台加强部门联动,可有效解决涉水管理职能分散、交叉的不足,形成河湖管理保护的合力。
同时,积极吸纳社会群众参与,有利于建立全民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污染水体、电鱼毒鱼等制约河湖保护的突出问题。
4.河长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加强水资源保护。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政府责任,严格考核评估和监督。
(2)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制定河道岸线规划,明确河道岸线和河道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划定河岸生态保护蓝线,在河岸划定一定区域作为河流生态空间管制界限。
(3)加强水污染防治。
落实《龙岩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河湖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严格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
(4)加强水环境治理。
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
河长制培训课件 PPT
3、随机抽查监督
• 不定期对河道专管员巡河记录进行抽查,确保日常巡查规范开展;随机抽查专管员 电话,看是否及时、规范接听。对以上抽查发现问题的专管员及时督促,对多次督 促仍不作为的河道专管员及时上报镇河长办或河长处理。
15
村级河长履职注意事项
今年来,中央、省、市都会不定期到镇、村开展河长制暗访 督查;省、市河长办制定了对各级河长履职情况开展“一月一抽 查”的实施办法。对抽查发现的未按要求履行河长职责的河长进 行通报批评,严重的要严肃追求责任。
请各位村级河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履行好河道巡查、治理、 管护各项职责,当好一河之长,真正做到“守河有责、治河尽责、 护河担责”,守好河长制的“最后一公里”。
公示牌上的电话要有人接听,并规范作答; 巡河记录要规范填写; ③河流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确保河道干净整洁;
谢 谢!
引导公众参与
告知群众河长公示牌、微信 随手拍、监督电话等参与河 流问题举报方式,提升公众 参与度;发现群众破坏河道 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宣传,提 升公众保护意识。
(四)履职监督“严把关”
按照省、市河长办要求,我县通过“县统筹、镇聘用、村推荐”组建了一支209名的河道专 管员队伍。作为河流巡查管护的第一执行人,需要县、镇、村三级共同监督其履职尽责,确保 河道日常管护常态化开展。村级河长作为第一级监督者,应对专管员履职情况进行“严把关”。
如何当好一名村级河长
一
心里有本“河流帐”
二
河流治管“抓到位”
三
当好护河“宣传员”
四
履职监督“严把关”
(一)心中有本“河流帐”
01 河流基本情况
包括河流名称、级别、所属流域、流 域面积、长度、流向、流经村落、人 口等。
河长履职培训计划
河长履职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河长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自身责任和职权,维护河流水域的环境和生态安全。
2.掌握水域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技能,能够对河流水域的水质、生态和环境进行有效监管和评估。
3.学习河流水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河流治理的方法和措施,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水域环境的改善。
4.提高河长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推动河流水域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二、培训内容1.政策和法律法规培训学习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包括《河长制度实施办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了解河长的职责和权利,明确法律责任和管理权限,推动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工作。
2.水域环境监测和评估学习水域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水质监测、生态评估、环境监测等,了解监测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掌握水域环境的基本情况和问题,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河流水域管理知识和技能学习河流水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河流水域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水域生态保护等,了解河流治理的方法和措施,学习相关的案例和经验,提高治理水域的能力。
4.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培训提高河长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包括组织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水域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培训形式1.理论授课通过专家学者的授课,讲解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介绍案例和经验,帮助河长更好地了解河长制度,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
2.实地考察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走访河流水域,了解实际情况,观察水域环境,学习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技能,掌握河流水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学习相关成功的管理案例和经验,了解相关的问题和挑战,提高河长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培训保障1.专家教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河流水域管理专家进行授课,保障培训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河长办培训资料
河长办培训资料在中国,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为了推动河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许多地方政府设立了河流管理机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河长办。
河长办负责监督河流的治理工作,并提供相关培训资料,以提高河长和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河长办培训资料。
首先,河长办培训资料通常包括关于河流生态系统的知识。
了解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对于河长和其团队非常重要。
资料中应该包括河流的起源和流域的特点,以及河流中的水质、水生生物及植被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污染、水位调整、引水等因素,以便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治理方案。
其次,河长办培训资料还应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
河长在履行其职责时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河流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中可以介绍相关的水法、环保法以及涉及到河流保护和治理的各项政策。
同时,还可以介绍国际上的一些标准和指导原则,用于参考和借鉴。
此外,河长办培训资料还应该涵盖河流管理和监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应用于河流的管理和监测工作中。
资料中可以介绍一些常用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如水质监测仪器、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等。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以帮助河长和其团队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治理工作。
最后,河长办培训资料还应该包括沟通和协商的技巧。
河长的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和监督,还需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河湖生态环境的改善。
资料中可以介绍一些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技巧,如会议组织、文件准备、表达技巧等。
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和经验分享,以帮助河长和其团队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挑战。
总之,河长办培训资料对于河长和其团队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河流保护和治理工作至关重要。
这些资料应该包括河流生态系统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沟通和协商技巧等内容。
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河长和其团队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河流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河长制培训课件
河长制培训课件河长制是我国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水域的保护和管理。
为了提高河长制的实施效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积极开展河长制培训工作,以提升河长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一、河长制的背景和意义河长制作为一种新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旨在解决我国水污染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通过设立河长制,可以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河流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
二、河长制培训的目标河长制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河长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有效地履行河长职责,推动河流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河长制培训的内容1. 法律法规知识河长制培训的重点之一是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河长需要了解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掌握河流湖泊保护和治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只有了解了法律法规,河长才能够依法行使职责,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是河长制的重要环节。
河长制培训中,需要对水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介绍和培训。
河长需要学习如何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3. 水资源管理河长制的目标之一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
因此,河长制培训中也会涉及水资源管理的知识。
河长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掌握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法,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河长制培训的方式和途径河长制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
一方面,可以开展集中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授课,传授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享的方式进行培训,让河长亲身感受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五、河长制培训的成效与问题河长制培训的成效是需要进行评估和总结的。
通过培训,河长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提升,推动了河流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培训效果的评估不够科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河长制定义1.什么是河长制?河长制是各地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地方党政领导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的一项制度创新。
河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2.河长制有什么意义和作用?(1)意义:落实发展绿色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解决中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推行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2)作用: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履行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促进河湖管理有人、管得住、管得好,河湖功能逐步恢复,有利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
3.实行河长制要解决什么问题?实行河长制,可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对河湖管理保护的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
以河长制为平台加强部门联动,可有效解决涉水管理职能分散、交叉的不足,形成河湖管理保护的合力。
同时,积极吸纳社会群众参与,有利于建立全民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污染水体、电鱼毒鱼等制约河湖保护的突出问题。
4.河长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加强水资源保护。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政府责任,严格考核评估和监督。
(2)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制定河道岸线规划,明确河道岸线和河道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
划定河岸生态保护蓝线,在河岸划定一定区域作为河流生态空间管制界限。
(3)加强水污染防治。
落实《龙岩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河湖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严格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
(4)加强水环境治理。
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
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5)加强水生态修复。
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
5.河长制工作职责是什么?(1)总河长职责。
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河长制工作,分别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
(2)市、县级河长职责。
负责牵头协调推进河库(湖)突出问题整治、水污染综合防治、河库(湖)巡查保洁、河库(湖)生态修复和河库(湖)保护管理,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检查督导下级河长、库长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
(3)乡镇(街道)河长职责。
负责本辖区内河库(湖)管理工作,制定落实河库(湖)管理方案,组织开展河库(湖)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配合执法部门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4)村级河长职责。
负责本村范围内河库(湖)整治工作,落实专管员职责,确保河库(湖)监管到位、保洁到位、整治到位。
6.我市“河长制”实施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到2017年3月底,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工作机制;2017年6月底,建立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2017年底,全面建立完善、高效的河长制工作体系。
(2)到2018年底,全市河长制管理实施常态化,全市主要河道基本达到“无杂物漂浮,无违章建筑,无护岸坍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的“五无”标准和河道直排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测控、全处理”的“三全”目标,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河道环境显著改观。
(3)到2019年底,全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污染严重水体及城市黑臭水体明显减少,主要流域和湖泊生态环境稳中趋好,形成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
(4)到2020年,全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污染严重水体及城市黑臭水体大幅度减少,主要流域和湖库生态环境全面达到省政府要求。
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5.32亿立方米以内;九龙江、闽江、汀江、梅江4条主要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95%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城市(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主要湖泊水库水质达标率总体达100%;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7%;有效遏制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现象,维护河库(湖)生态安全,基本建成河库(湖)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二、如何精准实施“一河一策”“一河一策”是河长制精准施策关键,每一条河流水质好了,河流环境整体才会变好。
那么,“一河一策”该怎样精准实施?1、开展河流情况全面排查。
江河湖泊的污染程度、种类、因子及来源、生态脆弱程度等不同。
此外,受地域、历史、人文、产业等因素影响,其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也存在差异,不可能一个方案“包打天下”。
因此,排查内容应包括各河流、支流及流域的区域面积、覆盖人口、各季节蓄水量(流量)、使用功能、流境地域(市、县、乡镇、村居)、岸线、承载能力、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畜牧养殖业、城乡生活污水等排放量,面源污染的农药化肥等)、船泊及码头、排污口、环保水利及各类设施、水箱养殖、非法采砂、坡岸水土流失、非法垦植、沿岸植被,以及跨区域上游的综合情况等,不留死角。
对可能出现的污染潜因、生态安全隐患做出预估和评价,分流域、区域、单河建立信息平台和档案,绘制详细情况图,为决策施策提供支撑。
2、因地因河增强施策针对性。
在充分掌握河湖情况基础上,全面分析,编制本地区水环境防治与保护规划,进行河流生态功能区划定,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
在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一河一策”行动方案。
针对每条河湖的特有情况,实施主河与支流同步治理,水域与陆域同步推进,整治与保护、生态修复紧密结合,监管与执法双管齐下等综合防治措施。
分级分层分年度制定河(湖、段)长工作实施方案、计划,突出方案及计划的全面性、周密性、可持续性。
方案、计划、对策、措施的制定,应由各地方政府或河长牵头,各有关方面参加,邀请熟悉情况的群众代表参与,严密组织,合理制定,下足功夫,切忌大而空。
3、综合施措水陆域全面覆盖。
污染在河里,问题在岸上,要实施水域陆域、区域流域协调共治。
加强河流陆域工业、生活、畜禽养殖等水污染防治,加大投入,抓好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地毯式查清雨污管网,解决雨水污水管网漏接错接及不到位问题,实现雨水污水分流;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提高管网覆盖率。
封堵通往河流的排污口,未处理或不达标的污水不可直排河流,一时建不了污水厂的可采取氧化塘、微动力等措施,避免污水进河。
开展船舶、采砂、围垦、尾箱养鱼、电毒炸鱼等危害水体水质安全行为的综合整治。
及时打捞河面漂浮物,做好蓝藻防控处置。
全面开展陆域环境整治,加强流域生活垃圾及工业固废等及时清除、储运、规范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削减污染增量;取缔河湖环境敏感区域的涉水、重金属、化工、危废企业;实施生态岸林植造、生态湿地恢复、河道疏浚、水生植物繁殖、坡岸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整治等系列生态工程。
加强环保、防洪、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
保持河(湖、段)长工作的调度、巡查、督察、考核、奖惩、追责常态化,高度施压。
强化流域生态修复、协调共治,实现人与河湖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三、河长制的相关制度有哪些?全面推进河长制需要建立健全“六项重点制度”,推动河长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由总河长或河长负责牵头召集河长办公室和责任单位,定期召开河长办联席会议,也可邀请河道警长、民间河长代表等参加会议,协调解决河库(湖)保护管理重点难点问题。
(2)建立监管巡查制度。
市级总河长每年、河长每半年召开一次河长现场推进会,协调解决河库(湖)保护管理重大问题;县级总河长每季度、县级河长每月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乡镇级河长每月现场推进至少两次以上,定期通报河库(湖)管理保护情况;村级河道专管员每日巡查1次以上,巡查情况当日报村级河长办处理;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1次以上河长制落实情况视察活动;县级河长办每月向市河长办上报本月工作开展情况。
(3)建立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制度。
对于巡查发现、群众反映、媒体曝光的河湖安全重大问题,乡村河长办应第一时间报告,接到指令后,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快速反应,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村级人员1小时内、乡级人员2小时内、县级人员3小时内、市级人员半天内到达现场处置,一天内拿出处理意见。
(4)建立述职报告制度。
每年年底,下级河长要向上级河长书面述职报告,主要汇报履行职责、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并由上级河长对下级河长进行评价。
(5)建立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
对水质不达标等重大河湖隐患由(总)河长签发督办单,各级河长办进行督办。
凡列入总河长、河长督办的事项,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并由河长办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验收后,方可核销。
(6)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建立全市河库(湖)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河库(湖)水质情况、河长信息公示、河道巡查记录、问题网上举报、举报处理跟踪、直线反馈销号、查询统计提醒等基础数据信息化、系统化。
四、龙岩市基层河长巡查内容1、基层河长巡查内容(1)查看涉及河库(湖)环境卫生的工矿企业(含工业园区),是否存在乱排污、乱扔废弃物等现象;(2)查看涉及河库(湖)环境卫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特别要加强养殖业(含网箱养殖)污染情况的巡查,是否存在乱排养殖废水,网箱养殖是否过密等现象;(3)查看涉及河库(湖)环境卫生的重点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存在乱排污水、乱堆弃渣等现象;(4)查看涉及河库(湖)环境卫生的城乡污水排放、垃圾处置等,是否存在乱排污水、乱弃垃圾等现象;(5)查看河道“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是否存在“四乱”现象;(6)查看影响河库(湖)环境卫生、破坏水源地、影响饮用水安全现象;(7)查看各地餐饮店、洗车场及美容美发店,是否存在乱排废污水的现象。
(8)是否存在非法电鱼、网鱼、药鱼等破坏水生态的行为;(9)河长公示牌等涉水告示牌设置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倾斜、破损、变形、变色、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
2.我市河长制特色——河道警长制(1)河道警长制。
全市公安机关对应全市河长体系,配置市、县公安局和乡镇(街道)派出所三级“河道警长”,实现“河道警长”与“河长”全配套,通过公安机关的“警长制”,服务保障治水工作顺利开展。
(2)河道警长职责。
各级河道警长是打击河道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的第一责任人,以“河道警长制”为平台,立足公安机关职责,牵头组织包干河道的相关工作,并密切联系“河长”,及时向“河长”请示汇报,当好“河长”的参谋助手。
全面搜集、掌握包干河道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重点排污点等相关情报信息;配合属地党委、政府,排查化解因治水工作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依法严厉打击涉嫌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盗窃破坏治水设备和河道安全设施、黑恶势力插手干扰破坏涉水工程等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包干河道周边区域及村居的日常治安巡查,依法维护治水工作现场秩序;配合职能部门宣传涉水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