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篇)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37b8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5.png)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对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对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唐山市西北片区BT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各BT承包商施工机械、特种设备拆装、使用管理。
3规范性引用文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____《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____【____】____号令《起重机械危险标志》GB15052-____4职责4.1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在BT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应建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指定专职安全工程师进行管理。
4.2工程项目管理督查部是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对BT承包商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____项目监理部对BT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督,负责对各BT承包商进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拆装安全资质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
4.4BT承包商负责按照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的要求,对本标段范围使用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进行管理。
5内容和要求5.1施工机械的管理5.1.1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应对各BT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管理机构和人员、机械的状况和资质进行审核备案。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电梯进入施工现场前,各BT承包商应将施工机械的拆装资质、机械状况、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度和措施方案等报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监理部审核,并应对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5.1.2大型起重机械的工作场地、轨道基础和轨道铺设,必须符合本机型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起重机械轨道应有专人维护和清理。
5.1.3在用的大型施工机械、吊笼、施工电梯要求执行挂牌制度。
挂牌内容包括机械安全检验合格证、额定起重量、操作人员姓名、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52d3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8.png)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公司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结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在我公司施工的工程项目中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的租赁、购置、____、拆卸、顶升、附着、使用、维修、检验检测活动及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包括。
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
第四条公司质量安全部是起重机械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区域公司负责起重机械安拆方案审批,相关资料的,安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助项目管理部、项目部做好报验工作;项目管理部、项目部负责自有起重机械选用,安拆方案编制、报验、使用、维修保养及相关的监督检查等日常性管理。
第二章选用与进场第五条项目管理部、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结构层次、高度跨度、现场条件等选用适合工程施工的起重机械,优先选用种类、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已在施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起重机械。
第六条选用的起重机械必须具备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以及设备履历书等随机资料。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起重机械不得购置:(一)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明令淘汰的;(二)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三)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四)安全保护装置配备不齐的。
第八条凡使用租赁起重机械的项目管理部(项目部),应当首先对租赁单位进行调查评价,经评价合格后方可签订租赁协议,明确各自在起重机械租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租赁使用:(一)出租单位未能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告知备案的;(二)无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三)属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明令淘汰、规定不准使用的;(四)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和维修价值的;(五)经检测达不到国家和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最新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81e7c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e.png)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最新一、总则特种设备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建筑施工机械等。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二、特种设备的管理机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立专门的特种设备管理岗位,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登记备案、检验、维保等工作。
三、特种设备的登记备案1.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更换等情况必须进行登记备案,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和登记。
2.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的具体情况,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安装位置等。
3.特种设备的登记备案材料包括特种设备的证明文件、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安装调试记录等。
四、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维保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保,及时修理设备故障。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加强人员培训,确保使用人员熟悉设备的操作及处理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
五、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1.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确定。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合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检验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
4.特种设备检验合格后,特种设备管理部门会出具合格证明,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妥善保管并定期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的使用情况。
六、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标准的,必须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包括设备的封存、拆除等。
特种设备报废处理必须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并进行备案。
特种设备报废处理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不能私自处理或处置。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778b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d.png)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三、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经过特殊批准或者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起重机械、锅炉、电梯等。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二)1. 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及验收(1)特种设备的购置需经过特殊批准或者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的认定,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购程序。
(2)特种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及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技术交底。
(3)特种设备的验收必须由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及维护(1)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做到合理使用,杜绝超负荷、过载等不安全操作。
(2)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必须由专人进行,记录检查情况,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特种设备的定期维护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并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护,严禁进行非法维护和改装。
(4)特种设备的维修和加固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及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
3. 特种设备的安全培训和教育(1)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其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持有相关证书。
(2)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定期组织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4. 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管理(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流程,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
(2)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向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保护现场的证据。
特种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
![特种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ac247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8.png)
特种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特种机械设备是指用于特殊工程施工、生产制造及其他特定用途的机械设备。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安全可靠地使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下面将就特种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购置与验收管理1.设备购置程序:对特种机械设备的购置,应先进行需求分析、预算编制、招标采购等程序,确保购置过程公开、透明。
2.设备验收标准:在购置完成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二、设备保养与维护管理1.定期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周期、责任人和保养内容,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2.保养记录和报告:对每次保养进行记录,并及时编写保养报告,以备查证。
三、使用管理1.设备使用登记:对特种机械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商、购置时间、使用部门等信息。
2.设备使用规程:制定设备使用规程,明确设备的使用范围、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3.监督检查与使用情况报告:定期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编写使用情况报告,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
四、设备安全管理1.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员工培训和考核。
2.设备定期检测:对特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3.事故报告和处理:对设备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设备报废与更新管理1.设备使用寿命评估:对设备使用寿命进行评估,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2.设备报废程序:制定设备报废程序,包括报废审批、资产处置等程序,确保设备报废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3.设备更新计划与采购:根据设备使用寿命评估和生产需要,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及时采购新的设备。
六、设备档案管理1.设备档案建立:对特种机械设备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登记、购置合同、验收记录、维修记录、报废记录等。
2.档案保管与备份: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对设备档案进行保管,并进行定期的备份和防火防水工作。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2篇)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bb867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8.png)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一、企业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在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内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上述设备我们只有加强日常管理,遵守法律法规,才能消除隐患,使设备更好为生产服务,为此对上述特种设备作出如下安全管理规定:1、施工企业购置特种机械设备,先考察生产厂家是否在相应资质,是否有国家质量局认可的生产许可证、经检验产品合格证和制造监督检验证明。
2、施工企业租赁特种机械设备,首先要考虑该项租赁单位或个人是否具有相应的租赁资质,严禁借用资质,并对租赁的设备检验是否有生产厂家的设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及相应计算数据(产品说明书),同时经有关部门对租赁设备验收是否合格,并具备产品验收合格证。
3、对特种设备的装拆,首先审核装拆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装拆资质,装拆人员是否经过技术培训,持有有效的上岗证。
严禁借用装拆资质和无证上岗,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装拆方案,经有关技术人员签证,____前要对设备进行验收,并进行书面安全交底,现场要有专人监护并做好____记录。
____完毕,先进行自检,然后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合格方能使用。
14、对特种设备使用,操作指挥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技术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每天要做好例行检查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对特种设备要有定期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
6、特种机械设备,要定期报废、更新,严禁超期____,带病作业。
7、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在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必须保证特种设备档案的完整、准确。
8、特种机械一定要有____拆卸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安、升、降、拆等任务。
____、拆卸、升降方案由项目工程师确认,合同由经营科、安全科确认。
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由____单位负责填写,由项目部审核,报公司批准后进行施工。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e76e4e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a.png)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相关推荐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通用10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1、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提供本台设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记录”,对不满足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给予清退出场。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
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
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施工机械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7a973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4.png)
施工机械管理制度施工机械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设备,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施工机械的合理管理和使用,制定施工机械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施工机械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规范施工机械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施工机械管理责任制度1. 由项目经理或施工经理负责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登记、验收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1. 存放:机械设备应存放在指定场地,保证安全可靠,并按规定进行防雨、防尘等措施。
2. 登记:对每一台机械设备进行登记,包括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时间、厂家、出厂编号等信息。
3. 验收:对机械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合同要求,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
4. 维修: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并建立健全的维修记录和维修档案。
5. 报废:对超过使用寿命、严重损坏的机械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填写相关报废记录。
三、施工机械的使用1. 使用前准备: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使用规范: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使用和乱开乱停。
3. 使用期限:机械设备的使用期限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应进行检测和鉴定。
4. 设备保养: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5. 报修报告:对于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的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并填写相应的报修报告。
四、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1. 安全培训:对使用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严禁穿戴过大或过小的衣物。
3. 安全检查: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023d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c.png)
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建筑工程压缩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等。
然而,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得到合理的安全保障,就可能会对工程安全带来隐患。
因此,制定适当的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二、制定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大型施工机械和特种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四、安全管理职责(一)公司领导层公司领导层应当制定安全管理方案,组织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及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等工作,确保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具有资质齐全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担负以下职责:1、根据法规和公司要求对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与程序进行完善,制定和实施行业和本企业的安全规定及标准;2、负责对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3、发现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三)管理人员1、负责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命计划、安全检查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给出安全报告;2、对使用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对使用工具和设备人员的考核和评估;3、对有关安全保障措施、操作规程及安全警告标志等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保证使用人员遵守工作规程;(四)作业人员1、遵守公司安全保障规定和操作流程,正确使用或操作所配备的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2、勿修改、拆除安全装置,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问题应当立刻上报,并及时处理。
五、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尺寸和重量限制为确保使用大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安全,我们的公司制定了如下限制:1、对于高处作业的设备,必须满足安全系数大于1.5;2、对于较大的设备,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操作,防止意外碰撞;3、严禁使用没有经过检验和维修的设备;4、对于超出公司规定的大型设备,必须在项目计划中提出,进行上级部门确认。
特种设备施工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施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7047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施工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特种设备施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第三条特种设备施工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环保。
第四条特种设备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五条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办理特种设备施工许可,并取得相应资质。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施工设备安全可靠。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第三章施工过程管理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和工具的管理,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章施工验收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在施工完成后,应当组织自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验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进行检验检测。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施工质量、安全性能进行检验检测,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工程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工程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1136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c.png)
工程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项目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程项目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3. 责任部门工程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由项目部负责,包括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维护和使用等工作。
4. 特种设备管理项目部负责特种设备的选型、采购,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安装和验收。
5. 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培训和考核项目部负责对特种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管理能力。
6. 特种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项目部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7.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项目部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报告和记录。
8. 安全监督和检查项目部负责定期开展安全监督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9. 培养特种设备安全文化项目部负责培养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组织安全教育活动。
10. 违纪违规处理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项目部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暂停使用特种设备等措施。
11. 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项目部负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12. 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及修改权归项目部所有,如有变动将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新规定执行。
工程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为了能充分发挥特种设备(起重机械)的作用,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质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准确、迅速地完成特种设备使用,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职责。
麻涌预制场施工处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逐级考核”的管理模式。
相关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调动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和正确的履行其职责,确保特种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一)机材办公室为施工处特种(起重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1、负责组织贯彻国家或上级有关特种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通用10篇)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9506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6.png)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通用10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篇一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由出纳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王月杰同志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篇二一、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三、医院安全生产责任人及主管培训工作的副院长对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医院年度培训计划。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六、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2c9f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e.png)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局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维护施工生产的正常秩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程局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局内工程施工生产中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和特种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____第____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l、起重机械:额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门机、塔机、缆机、龙门吊、吊车、卷扬机、固定扒杆等;2、升降设备(装置):额定起重量≥0.5t的电梯、吊栏、滑模;3、压力容器:气瓶、制冷设备、空压设备及压力管道;4、运输索道;5、锅炉:容积≥30L的承压锅炉;6、其他有关设备;不包括各种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和移动施工设备。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建筑安装施工作业。
主要包括:1、电工作业:电气安装、维修、值班。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电焊、气割、气焊。
3、起重机械作业:门式、塔式、桥式、缆索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司机、安装维修;施工升降机、电梯司机、安装维修;卷扬机司机;铁道专用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信号、司索等。
4、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场内运输汽车、轨道机车、铲车、叉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电机车、翻斗车、农用车等。
5、登高架设及高空悬挂作业:各种排架、平台、栈桥的架设拆除;外墙、坝面清理、装修;悬挂设备安装维修。
6、制冷作业:制冷设备操作、维修。
7、锅炉作业:司炉、维修、水质化验。
8、压力容器操作:空压设备,氧气、乙炔站设备操作维修等。
9、爆破作业:爆破器材运输、储存、加工、使用、销毁等。
10、金属探伤检测作业:射线、超声波探伤。
1l、建筑防水作业。
12、其它有关作业。
不包括国家道路交通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驾驶。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d8df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c.png)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指的是在施工作业中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挖掘机、压力容器等。
第三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参与施工作业的员工。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第五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管理。
第六条本企业应建立健全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购置管理第七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购置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并经过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八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购置应根据施工作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购置应进行合理的投资评估,明确投资回报周期和效益。
第十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购置程序应包括需求分析、设备选择、招标采购、验收等环节,并做好相应的文件归档。
第十一条购置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经费应逐年纳入企业预算,并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购置的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应有完整的说明书、合格证、维修记录等文件,并做好备案保存。
第三章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第十三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十四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由具有相应操作资质的人员进行。
第十五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证书,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十六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场所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第十七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的维护记录和保养计划。
第十八条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检查与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1533c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f.png)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制定的规章制度。
二、管理机构:1. 建立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
2. 管理机构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准入管理:1. 所有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安全规范的要求,并经过相应的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四、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管理:1.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违章操作和未经许可进行维修、改装等行为。
五、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1. 对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日常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和操作性能。
2. 对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和缺陷。
六、紧急情况的处置:1. 对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发生故障、事故等紧急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对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七、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1. 对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变能力。
八、安全记录和报告:1. 对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情况、事故发生情况等。
2. 对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安全管理和处置工作。
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0925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1.png)
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特种设备的管理,保障工程安全生产,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督和检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适用于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各类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电梯、起重设备等。
第三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
第四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应建立健全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第六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应健全各级组织机构,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七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八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人员第九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包括管理委员会、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等。
第十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管理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第十一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是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维修等。
第十二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从业资格和技术水平,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承担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工程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四条工程特种设备的管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验收、使用等。
第十五条工程特种设备的选购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六条工程特种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全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第十七条工程特种设备的验收应由相关部门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第十八条工程特种设备的使用应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流程进行,确保设备及人员安全。
第十九条工程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及时进行,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施工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特种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857f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2.png)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施工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保障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1.3 我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2.2 设备管理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编制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检验、维修、改造、报废等工作;(3)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4)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5)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2.3 各项目部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项目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3.1 设备管理部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特种设备操作规程;(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维修、改造、报废制度;(4)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3.2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3 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维修、改造、报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4 特种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5 特种设备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6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3.7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四、特种设备事故处理4.1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配合事故调查。
4.3 事故调查结束后,应按照事故原因、责任和整改措施进行总结,并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52632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6.png)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文件。
以下将详细介绍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
一、机械与设备购置和验收管理1. 施工机械与特种设备的购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且必须具备合法证书和检验报告。
2. 购置前,需进行多方比较、谈判和评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机械与设备。
3. 购置完成后,对机械与设备进行验收,验收要求严格,确保机械与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二、机械与设备登记管理1. 每台机械与设备都要进行登记,登记包括机械与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部门、购置日期等相关信息。
2. 登记后,需要建立台帐,实时更新机械与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3. 使用部门和机械与设备管理部门要共同监督,确保机械与设备的合理利用和充分使用。
三、机械与设备的日常管理1. 机械与设备的日常管理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技术培训。
2. 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机械与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和超负荷使用。
3. 机械与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要及时进行,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配件。
4. 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机械与设备的清洁,防止积尘和腐蚀。
四、机械与设备的安全管理1. 机械与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在使用机械与设备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3. 对于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4.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机械与设备,必须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五、机械与设备的维修管理1. 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维修经验,严禁无证人员进行维修。
2. 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维修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3. 维修完成后,需进行测试和试运行,确保机械与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机械与设备的报废管理1. 机械与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时,必须报废,并将其退出使用。
2. 报废前,需制定详细的废弃处理方案,并进行环保审核,确保废弃处理的合法和安全。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dd16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5.png)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制度:1. 施工机械管理机构应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包括机械设备的购置、使用情况等详细信息。
2. 高风险施工机械应设备专人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维护和保养。
3. 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4. 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应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方法,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件。
5. 施工现场应设置显著的警示标志,防止非相关人员靠近机械设备,避免意外发生。
6. 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7.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动力源,确保其安全停放。
8. 发生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机械设备,并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购置、检测等详细信息。
2.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 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件,并熟悉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4.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规程,禁止超负荷使用和违规操作。
5.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使用相关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设备操作安全。
6. 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特种设备,并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7. 特种设备的安装、拆卸和维修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
以上是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
同时还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为加强施工机械、工器具及特种设备(以下统称“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1、进场检测验收设备进场时要进行检测验收,设备验收时要有产品合证书,并有监理在场,通过验收后必须向监理部门报验,获批后方可投人使用。
2、设备安全管理“三定”各种设备的使用应定人、定设备、定岗位,由专业技术人员专人操作,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 目标规范公司建筑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杜绝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中建二局东北分公司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3. 规范性引用文件:《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动部)《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能源部)4.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4.1. 公司设物资设备部建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
4.1.1工作职责:4.1.1.1负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监督各项目部针对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作情况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
4.1.1.2负责公司有关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的制订、修订。
4.1.1.3负责对项目部安全技术措施中使用大型施工机械、特种设备需用提供支持,对特种设备(起重机械设备)安装维修资质进行审查,并做好管理工作。
4.1.1.4对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按照事故调查规程和“四不放过”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分析,督促防范措施的制订、审批、实施。
4.1.1.5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大、中型起重机械(含电梯)、特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状况、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进行全面检查。
4.1.2专职机械管理人员承担以下职责:4.1.2.1负责对项目进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机械状况和资质进行审查备案,建立相应机械管理台帐。
4.1.2.2熟悉公司购置和使用、租用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常见故障,掌握机械数量和分布以及技术状况和安全操作规程,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况,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4.1.2.3负责对各项目使用的机械设备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报表的检查并汇总。
4.1.2.4负责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起草和贯彻执行上级的规章制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4.1.2.5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其他工作。
4.2. 公司分管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工作职责:4.2.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组织制订实施细则并负责检查执行情况;4.2.2组织编审项目技术装备规划、机械设备管理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并组织实施;4.2.3组织编审机械化施工和重大设备吊装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4.2.4组织编审重大机械设备更新改造、大修、安装、拆卸的方案;4.2.5负责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生产,编制和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组织机械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4.2.6有计划的组织各类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4.2.7组织学习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技术、维修技术,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和机械化施工水平。
4.3 机械员管理员工作职责:4.3.1熟悉项目部所用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常见故障,掌握机械数量和分布,以及技术状况和安全操作规程;4.3.2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的建账、立卡,掌握机械价值和台班、维修等费用定额;4.3.3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报表的填写、汇总、收集和上报;4.3.4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贯彻执行上级的规章制度,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4.3.5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的租用、领用和保养、修理等工作;4.3.6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其他工作。
4.4 大型起重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机长负责起重机全面工作,并组织做好检查、保养、润滑、记录、监测等工作,大型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工作。
5.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内容的要求由于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有依据,操作有方向,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管理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方能显现能量。
5.1 加强资质管理加强专业队伍管理和过程控制,抓好资质管理,无资质不得进场施工。
项目部应对施工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和人员、机械的状况和资质进行审查,审查结果要进行备案。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施工电梯进入施工现场前,分承包商应将施工机械的拆、装资质、机械状况、机构和人员、制度和措施方案等报项目部审查。
5.1.1 项目部作为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使用方,所购置(租赁)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和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监督检验合格证书,必须是有设计、制造资质认证厂家的产品。
进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出厂技术文件齐全,使用年限合格;进场的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设备结构、技术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等均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5.1.2 安装、修理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先向所在地区的省级劳动部门申请安全认可,并取得安全认可证书。
5.1.3 对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机械安装、拆卸应实行专业资质管理,对从事安装拆卸的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岗位证书。
5.2 施工机械的管理5.2.1 使用单位与安装单位、施工人员必须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开工前需填写安全措施交底卡;分承包单位作为投保单位,为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工伤意外伤害保险。
5.2.2 大型起重机械的工作场地、轨道基础和轨道铺设,必须符合本机型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起重机械轨道应有专人维护和清理杂物。
5.2.3 在用的大型施工机械、电梯、施工电梯要求执行挂牌制度。
挂牌内容包括机械安全检验合格证、额定起重量、操作人员姓名、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驾驶室还应当有主要性能及润滑系统图表等。
5.2.4 大型施工机械、电梯、施工电梯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严禁带故障作业。
5.2.5 大型起重机械超负荷作业(不得超过额定负荷的10%)或吊大型物件时,应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及应急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组织讨论评审、批准确认,报项目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进行作业。
5.2.6 大型起重机械进行双机抬吊作业,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经项目部内部审核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组织讨论评审、批准确认,报项目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进行作业。
5.2.7 需要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的作业项目必须在开始施工前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起重作业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应有施工技术负责人在现场指导:5.2.7.1重量达到起重机械额定负荷的90%及以上。
5.2.7.2两台及两台以上起重机械抬吊同一物件。
5.2.7.3起吊精密物件、超载、超高、超宽、超长不易吊装的大件或在复杂场所进行大件吊装和重大、精密、价格昂贵设备的装卸及运输;5.2.7.4爆炸品、危险品必须起吊时。
5.2.7.5 起重机械在输电线路下方或在发电、变电运行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及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
5.2.7.6特殊高处脚手架、金属升降架、大型起重机械拆除、组装作业。
5.2.8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电梯保养和维修必须贯彻“定期保养、强制进行、计划维修、按需进行”的原则制定保养、维修计划。
5.2.9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电梯的安装、拆卸、试验,项目部均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内部审核后报监理单位批准,报项目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进行。
施工方案应包括安全保证体系(特别是安全专职、特殊作业人员、操作人员的资质证、上岗证),安全技术措施,危险点、危险源的辨识与预控措施等。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装备应符合相关方规定的要求。
制定安装维修(拆除)施工方案、起重设备负荷实验至少要在施工前三天报审。
5.2.10 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升降机、电梯安装完毕后,要求按规定进行调试、自检、对各部位的安全装置进行可靠性试验。
经技术监督局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2.11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装架设前应对架设机构进行检查,保证机构处于正常状态下。
安装时风速应符合有关规定。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指挥、安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5.2.12 安装修理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技术文件和施工质量资料,在竣工验收后,交由使用单位存入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2.13 使用起重机吊物料时应先试吊,不准斜吊、拉吊。
信号不明、挂钩不当、物件有尖锐楞角未垫好、重量不明或超负荷等不准起吊。
吊杆下及其转动范围内禁止站人。
5.3 特种设备的管理5.3.1 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公司三个体系文件的要求,编制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报公司安全部门备案。
5.3.2 进场特种设备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5.3.3 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取得许可证的单位进行。
5.3.4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5.3.4.1电梯安装前土建工程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
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5.3.4.2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应当服从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并订立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5.3.4.3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
5.3.5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5.3.6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5.3.7 锅炉、压力容器应严格执行安装质量三级验收制度,并接受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要求,向有关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申报手续,并取得使用证书。
5.3.8 要求各相关方对在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制定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操作的要求。
5.3.9 对锅炉、压力容器检修、技术改造等,要编制相应检修计划、技术措施方案,报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5.3.1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5.3.10.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5.3.10.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5.3.10.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3.10.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5.3.10.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