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
俄狄浦斯情结解释
俄狄浦斯情结解释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
它描述了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对父母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由无意识的爱和敌意欲望组成。
这种情结表现为儿童对异性父母的性欲望和对同性父母的敌意冲动。
俄狄浦斯情结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俄狄浦斯。
据传说,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后来,他知道真相后,承受不了内心的痛苦,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流放了自己。
弗洛伊德用这个神话故事来解释儿童对父母的爱恨情绪。
俄狄浦斯情结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儿童对父母产生强烈的情感依恋,同时对父母的爱恨情绪也在无意识中形成。
这种情结在儿童3-5岁时达到高峰,然后进入潜伏期。
在青春期,俄狄浦斯情结会再次出现,但可以通过对象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
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个体的性格形成、欲望倾向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人在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困扰。
然而,在现代文明和社会规
范的约束下,这种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抑制和转化。
浅析俄狄浦斯情结
浅析俄狄浦斯情结1000字俄狄浦斯情结是指个体通常在儿童时期,到达性快乐阶段时,曾被周围的人以及社会环境的种种限制、批判、期待等心理力量所束缚,导致心灵深处不断出现非法欲望。
这些欲望不能公开表露,却对自己产生无法抵挡的吸引力,从而发展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冲突和内向的挣扎状态。
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为了解释汉斯的恐惧症所提出的一个概念。
弗洛伊德按照汉斯的描述构建了一个故事:一个少年式独生子,家里有一个新生婴儿,他曾经拥有的母爱就分流到了新生儿身上,因此少年就产生了父亲是个威胁自己的人的想法,产生了一种渴望婚姻又害怕的矛盾感觉。
他在梦中看到一头大马,这头马本身可能是代表父亲的符号,后来这头马又变成了一个女孩的化身,于是汉斯心中就产生了既想娶这个女孩,又害怕她会比较亲近自己父亲的矛盾心态。
俄狄浦斯情结并不只是适用于男孩或少年,女孩或女性同样具有类似的内心冲突和抵抗。
然而弗洛伊德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情结更多发生在男孩身上,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男性在早期的发育阶段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剥夺、强加等压力,从而导致了一种被迫压抑自我的矛盾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很难找到适当的解决方式来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很多时候,这种困境可能会演化为一种长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伴随个体一生,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精神健康。
理解俄狄浦斯情结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内心的冲突和寻求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许多具有类似性质的问题,比如:情感上的矛盾、自我身份认同、追求自由又惧怕失去、自己期待、家庭和教育中的受限等等。
这些问题的传统解决方式可能是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或寻求更多的建议来缓解自己的困境。
然而,这些方法有时可能无法直接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个体可能需要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内心感觉,以及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
这种内省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却是必要的,只有在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后,个体才能真正摆脱自己的束缚,拥有更健康自由的生活方式。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病理学解读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病理学解读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在个体心理发育过程中,儿童对父亲的欲望与母亲的竞争的焦虑,以及对儿童性欲望的禁忌等心理因素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
它是由儿童时期的家庭关系和性发育经历对个体心理产生的一种影响。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病理学解读主要关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关系与心理发展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与个体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父亲作为权威的象征,母亲则是儿童的主要依恋对象。
儿童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对于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分化会渐渐形成。
父亲在儿童的心理中具有权威和竞争对手的双重身份,而母亲则是被儿童欲望与竞争的对象。
二、禁忌与焦虑的发展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是儿童对性趋向和禁忌的认识与体验。
儿童在性发育过程中会产生与父母性关系相关的各种情感与需求。
然而,社会文化对于儿童性欲望的表达有所禁忌,并通过道德规范与社会制度对其进行抑制。
这种社会禁忌与儿童性欲望的冲突引发了儿童心理上的焦虑。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为了应对来自禁忌与焦虑的冲动和冲突,儿童会形成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心理学中指的是个体为了防止冲突与焦虑的自动心理过程。
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形式包括否认、投射、倒退等。
四、心理成长与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是个体心理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要促使个体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有利于儿童性发育的良性成长。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合适的家庭教育和性教育,以及适度的社会支持和接纳,个体可以逐渐摆脱对父母的竞争焦虑和性欲望的禁忌,从而实现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结:俄狄浦斯情结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心理结构,它关注于家庭关系、禁忌与焦虑的发展、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以及心理成长与解决等方面。
理解俄狄浦斯情结对于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和解决相关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个体可以更好地解决俄狄浦斯情结,实现心理健康的发展。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失控心理症状与自我调节的困境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失控心理症状与自我调节的困境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失控、心理症状与自我调节的困境俄狄浦斯情节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一部著名悲剧。
故事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由于种种原因,陷入了一个心理失控的局面,伴随着各种心理症状,同时他也面临着自我调节的困境。
本文将对俄狄浦斯情节中的这些心理失控现象和自我调节问题展开探讨。
一、心理失控的症状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迷惑和困惑。
在无意之中,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结婚生子,这个事实将他推入了深深的内心冲突和痛苦之中。
他对自己的身份以及与父母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疑惑,这种不安和焦虑的情绪使他的心理状态开始失控。
其次,俄狄浦斯开始出现妄想和幻觉。
当他得知真相后,他开始产生一些荒谬的想法,例如自己和母亲的婚姻是上天的安排,自己是神的子民等等。
这些妄想和幻觉使他进一步远离现实,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导致他的心理状态越发失控。
最后,俄狄浦斯在知道真相后开始出现自卑和自责的情绪。
他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是一个可恶的人。
这种自卑和自责的情绪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内心痛苦和心理失控。
二、自我调节的困境俄狄浦斯情节中的心理失控使得他陷入了自我调节的困境。
首先,他无法自洽。
在得知真相后,他对自己的身份和婚姻感到非常愧疚和内疚,但他又无法摆脱对母亲的爱和对自己权力的渴望。
这种内在的矛盾使得他无法达到心理的平衡,无法自我调节。
其次,他无法与现实和解。
俄狄浦斯情节中的主人公在得知真相后,试图将自己的罪行抛诸脑后,并试图继续扮演着英雄的角色。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无法逃脱罪责和命运的束缚。
他的种种努力最终都无法改变他已经犯下的罪行和他所承受的报应,这种无法与现实和解的困境使得他的心理失控更加严重。
最后,他无法接受社会的评判。
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被社会所谴责,他不仅面临家庭的破裂和孩子的离去,还面临人们对他的惩罚和唾弃。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反应愤怒恐惧与沮丧的情绪体验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反应愤怒恐惧与沮丧的情绪体验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反应:愤怒、恐惧与沮丧的情绪体验俄狄浦斯情节是古希腊戏剧中的经典故事,以其深刻的心理描写和情绪展示而闻名。
在该情节中,主人公俄狄浦斯经历了一系列悲惨的事件,从而引发了他复杂多样的情绪反应,其中包括愤怒、恐惧和沮丧。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情节中的这些情绪体验,并对其原因进行解读。
一、愤怒的情绪体验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俄狄浦斯不断受到外界的冷嘲热讽和指责,这引发了他强烈的愤怒情绪。
当他得知自己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结婚时,他的羞耻感和愧疚感加重了他的愤怒情绪。
俄狄浦斯开始质问上帝和命运的公正性,他不解为何自己要承受如此重大的罪恶,这导致了他对上天的愤怒。
此外,当俄狄浦斯发现他的家族遭受了诅咒,他的怒火进一步升级。
他愤怒于命运的捉弄和自己无法摆脱的困境,这使他产生了对整个世界的愤恨情绪。
二、恐惧的情绪体验在俄狄浦斯情节中,恐惧是主人公内心最深层的情绪之一。
俄狄浦斯不断追踪他过去的罪行,他对真相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后果感到恐惧。
他担心真相一旦曝光,他将面临的惩罚和社会的唾弃。
此外,当他得知自己妻子就是自己亲生母亲时,他体验到了极大的恐惧。
他意识到自己深陷一个无法挣脱的恶循环中,这一发现使他感到被恶运缠绕的不安。
三、沮丧的情绪体验由于不断查明真相,俄狄浦斯情节中的主人公逐渐陷入沮丧。
他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感到沮丧,他无法摆脱他被命运紧紧束缚的事实。
他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虚无感和无助感,这进一步加重了他的沮丧情绪。
俄狄浦斯还经历了巨大的心理挣扎,他对自己的罪行感到深深的懊悔和痛苦。
他对自己父母的暴行产生了强烈的自责,这使得他的沮丧情绪达到顶点。
总结:俄狄浦斯情节激发了主人公复杂多样的情绪反应,包括愤怒、恐惧和沮丧。
这些情绪体验不仅体现了俄狄浦斯作为一个个体的心理困境,也暗示了人类面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真相的恐惧。
通过对这些情绪的刻画,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古希腊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解读.doc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解读“俄狄浦斯情结”(又译为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力比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生殖器阶段,儿童身上发展出一种恋母情欲综合感,这种心理驱使儿童去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于是男孩就把母亲当作性爱对象而把父亲当作情敌,这样男孩就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
⑴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位犯有杀父娶母罪过的人物,索福克斯以这一神话传说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忒拜国瘟疫盛行,天神宣告,只有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伏法,才能消灾祛祸。
前王外出,与卫兵一起遇害,至今不知凶手是谁。
国王俄狄浦斯严厉诅咒凶手,并号令全国追查。
先知却说,凶手就是俄狄浦斯本人。
俄狄浦斯出生时有神谕,说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他被抛弃在荒山上,辗转成了科林斯国王之子。
成年后他得知神谕,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预言,逃出科林斯国,在途中与人抢道,将主仆数人打死。
他来到忒拜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
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符合当初神谕所说的杀父娶母。
经过一番追查,事实俱在,俄狄浦斯正是凶手。
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俄狄浦斯是由于受制于双重“上帝”即命运女神和无意识而误入了杀父娶母的绝境,他在尚未出生之前,太阳神就曾预言,他将要杀父娶母,未出生就被预言要“杀父娶母”,这似乎是他命中注定要经历的。
但是他也曾尝试逃避。
在第三场中,俄狄浦斯曾说:“罗克西阿斯曾说我命中注定要娶自己的母亲,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因此多年来我远离科林斯国”。
⑵这可以表明俄狄浦斯的理智的,理性的自我战胜了快乐至上的本我。
但是命运捉弄了他,他在无意识来到忒拜的路上,却与自己的生父拉伊俄斯王不期而遇,并发生口角致使他误杀了自己的生父,后来又被拥为新国王,并与国王的遗孀结婚,真正的走上了“杀父娶母”的道路。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俄狄浦斯都是不知情的,是在他的无意识中进行的。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分析性别角色与社会期望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分析性别角色与社会期望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分析:性别角色与社会期望俄狄浦斯情节是希腊悲剧的经典代表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分析元素。
本文将从性别角色与社会期望的角度出发,对这一情节进行深入探讨。
一、性别角色的困境在俄狄浦斯情节中,男性和女性角色都面临着困境。
首先,男性角色承载着家族的命运和责任。
俄狄浦斯作为国王和城邦的领导者,被期望具备强大和无所畏惧的特质。
然而,在发现自己是被父母遗弃的真相后,他的自我认同遭到了严重的冲击。
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这种心理困扰损害了他的领导力和自信心。
与此同时,女性角色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也受到了限制和困扰。
尤克忒庇雅作为俄狄浦斯的妻子和母亲,被期待成为顺从和无条件支持丈夫的典范。
然而,她在得知丈夫与她的儿子是亲生关系后,不仅陷入了情感的混乱中,而且还面临了艰难的道德选择。
她被迫面对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与道德伦理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她的苦恼和痛苦。
二、社会期望的压力除了性别角色的困境,社会期望也对俄狄浦斯和尤克忒庇雅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在古希腊社会中,男性被视为家庭和城邦的支柱,他们承担着维护家族荣誉和城邦利益的责任。
因此,当俄狄浦斯发现自己是杀死父亲并与母亲结婚的罪人时,他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这种社会期望的压力迫使他采取极端的手段来保护他的尊严和地位。
而对于尤克忒庇雅来说,社会期望更多地关注于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她被期待成为一个无条件支持丈夫的完美妻子,而当她意识到自己与丈夫的亲属关系时,她被迫在道德与家庭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社会舆论和道德要求的制约使她感到十分束缚,进一步增加了她身心的负担。
三、心理分析解析在俄狄浦斯情节中,性别角色与社会期望相互交织,对人物形成深刻的心理影响。
男性角色的挣扎和困境体现了他们在强大与脆弱,责任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冲突。
他们被期待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支柱,却面临着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境。
相比之下,女性角色在情节中的矛盾和困境更多地来自于对道德伦理的挣扎。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
作者: 安安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25
出版物刊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6-127页
主题词: 俄狄浦斯情结 心理学 《俄狄浦斯王》 解读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中心思想 剧作家
摘要:精神分析学派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器期(大约3~6岁)的后期,将经历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俄狄浦斯的王子,讲述了他没有逃脱预言而弑父娶母,最后落魄流浪的故事。
而狭义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心思想就是男性儿童(或成人)内心弑父娶母的欲望。
七大视角全面理解俄狄浦斯情结
七大视角全面理解俄狄浦斯情结引言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欲望的心理组织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构,即个体自身,所爱的客体对象,执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随爱与恨,及恐惧等等冲突矛盾的情绪。
它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人类的两性差异和乱伦禁忌。
中文语境有时也有说成“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虽然这不够精确。
1910年,弗洛伊德在对精神分析所作的五次演讲中,首次将俄狄浦斯情结作为“神经症的核心情结”提出。
之后,克莱因在英国开展了客体关系理论工作,鉴于儿童精神分析的观察和个人理解,强调俄狄浦斯情结发生在一周岁内,并将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石解释为好客体和坏客体的整合所造成的。
这导致了客体关系学派和古典精神分析激烈地争论。
1981年,忠实于弗洛伊德早期环境创伤论的科胡特,再次对俄狄浦斯情结作了全新的解释,他在承认俄狄浦斯情结的确存在,并且是构成冲突性神经症核心情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父母对于儿童同理失败的结果。
阿奢世王情结是由日本的精神分析分析家小泽平作(Heisaku Kozawa)提出,他应用了流传在东方的古代传说,来对应解释于西方社会的俄狄浦斯情结。
之后,小此木齐吾(Keigo Okongi)、河合隼雄(Hayao Kawai)对此也作了讨论。
但这在西方人占有主导地位的精神分析界,很少为精神分析界所注意。
人类学家对俄狄浦斯情结也曾有各种讨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在相对西方文化的异文化田野工作背景下,质疑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全球普遍化的观点,但有学者回应道,田野工作的经验只说明俄狄浦斯情结表现的差异,而对于俄狄浦斯情结三角结构的叙述上并没有动摇,这引申更广泛的讨论,来促进俄狄浦斯情结的认识广度。
例如中国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制度下,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存在的。
本文试图简介索福克勒斯的古代文本、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视角、以克莱因为代表的客体关系学派、以科胡特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
俄狄浦斯期的自恋与自卑心理
俄狄浦斯期的自恋与自卑心理自恋和自卑是人类存在的普遍心理现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些情绪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古希腊悲剧中,俄狄浦斯这一形象成为了自恋和自卑的代表。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期的自恋与自卑心理,并分析其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影响。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传奇人物,他是底比斯国王拉奥斯的儿子。
在他出生之时,拉奥斯将其绑在脚踝上悬挂在山崖上,企图摆脱预言说他将会由自己的儿子杀死的命运。
然而,这一计划失败了,俄狄浦斯被救起并被送到科林斯养育。
从出生的际遇可以看出,俄狄浦斯一直背负着被抛弃和抛弃的阴影。
这种内心深处的恐惧和自卑感塑造了他自恋的一面。
在成年后,俄狄浦斯被困扰着一个疑问,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他迫切想寻找真相,这体现了他对自我认同的渴望,以及对自己来自何处的强烈好奇心。
这种自我关注和自恋的心理,推动着他在整个故事中不断追问、追索。
不幸的是,当俄狄浦斯最终揭开了真相,确认自己就是杀死拉奥斯的凶手时,他的自恋心理转变为极度的自卑感。
他意识到自己无意间杀了亲父,为国家带来了灾祸,这种强烈的虚荣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深陷自我贬低的情绪中。
这种自卑感进一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俄狄浦斯想从神谕中获得答案,以弄清他应该如何面对内疚和羞愧,找到解脱的办法。
他希望通过解开疑团,找到答案来减轻内心的重负。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他却越陷越深,最终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命运。
以上是对俄狄浦斯期的自恋与自卑心理的简要分析。
这种内心矛盾的存在,为整个故事提供了情感上的冲突和推动力。
自恋和自卑是人性的两面,都会对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通过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些情绪,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和超越。
在今天的社会中,自恋和自卑依然是存在的。
我们不乏自恋者试图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权力和成功;同时也有自卑者过度贬低自己,生活在压力和困境中。
因此,我们需要从俄狄浦斯的故事中汲取教训,正视自己的自恋和自卑情绪,寻找平衡的方法。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自我矛盾自我接纳与自我否定的挣扎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自我矛盾自我接纳与自我否定的挣扎心理自我矛盾是人类内心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在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的情节发展充分展现了这种自我矛盾以及自我接纳与自我否定的挣扎。
本文将就俄狄浦斯的心理自我矛盾、自我接纳与自我否定的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从故事一开始,俄狄浦斯就被设定为命运的牺牲品。
当他得知自己将杀死父亲并娶母亲的预言时,他明显感到矛盾。
他不愿意相信自己会成为这样的人,于是决定远离家乡,以避免这个预言的实现。
这种心理自我矛盾在他离开科林斯并嫁给离他们家族更近的科林丘斯人之后也变得更加明显。
一方面,他想要躲避命运的安排,但另一方面,他又渴望寻找自己的真正身份,这就是他心底的自我。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的挣扎也逐渐加深。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俄狄浦斯发现自己早已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这个事实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深陷自我否定中。
他不相信自己竟然成为了恶之源,既无法接受自己,又无法忍受以前的无知。
这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在他后来得知自己盲目行走的那个时刻达到了顶点。
他终于意识到,无论他做什么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一直以来他都是被操纵的玩偶,这种自我否定的挣扎导致他最终选择自我毁灭。
然而,正是在这个自我毁灭的过程中,俄狄浦斯也实现了一种自我接纳。
他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并没有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他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出于无知,不是故意的,他开始思考自己的责任,并决定承担自己的罪行。
自我接纳的过程既是对现实的勇敢面对,也是对自身的深刻反思。
以此,他最终放弃了所有的尊严与荣耀,不再逃避自己的过去。
总之,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自我矛盾、自我接纳与自我否定的挣扎在《俄狄浦斯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通过故事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在面对命运与现实的摧残时,不断尝试寻找真实的自我,最终做出了自我接纳与否定的选择。
这样的剧情给予了读者深刻的思考,也使《俄狄浦斯王》成为了一部经典的作品。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演绎自我解脱与命运转变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演绎自我解脱与命运转变在希腊悲剧中,俄狄浦斯的故事被讲述为一个寓言,探讨了人类与命运之间微妙的关系。
通过心理演绎自我解脱的过程,俄狄浦斯经历了一系列的命运转变。
本文将探讨这个主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一、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对立俄狄浦斯是个英勇而聪明的人,但他却深陷命运之网。
在一系列的悲剧事件中,他逐渐领悟到命运的无情与自己的无力。
这种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对立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冲动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冲突,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内在冲动和外界条件的双重影响。
同样地,俄狄浦斯也在命运与自己的选择之间挣扎。
他不断尝试逃避命运,但最终发现自己无法改变宿命。
二、心理演绎的过程在俄狄浦斯的心理演绎过程中,他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包括冲突与否认、愤怒与抗拒、接纳与理解、宽恕与原谅以及自我解脱。
首先,当问题暴露时,俄狄浦斯陷入冲突与否认的阶段。
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拒绝承认真相。
这一阶段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抵制机制,个体拒绝接受痛苦的现实。
其次,俄狄浦斯经历了愤怒与抗拒的情绪。
他开始对自己的命运和众神的不公正感到愤怒,抗争并试图改变已注定的命运。
这表现出他的反抗心理。
然而,当他无法改变命运时,俄狄浦斯进入了接纳与理解的阶段。
他逐渐接受了事实,并开始理解他过去的行为对自己及他人所造成的影响。
这些阶段显示了他的个体成长。
在接纳与理解之后,宽恕与原谅成为俄狄浦斯心理演绎过程的一部分。
他学会了宽恕自己的错误以及他人可能带来的伤害。
这是他解放自身的重要一步。
最终,俄狄浦斯进入了自我解脱的阶段。
他放下了过去的痛苦和悔恨,接受自己的命运。
这种自我解脱带给他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三、命运转变的启示俄狄浦斯的故事赋予了我们一些关于命运转变的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
否认和抗拒只会加重心理负担,并阻碍个体的成长。
其次,理解和宽恕是解脱心理困扰的关键。
通过理解和宽恕自己和他人,我们可以放下过去的伤痛,成长并继续前行。
浅析俄狄浦斯情结
浅析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也是其重要学说之一。
该词源于希腊底比斯英雄俄狄浦斯的传说,他无意杀死了生父,娶生母为妻。
弗洛伊德1900年在《释梦》一书中解释道:Oedipus Complex是指“子女对异性生身亲长的性卷入欲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同性亲长的敌对态度感,始见于3-5岁。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男孩的这种恋母情结只发生在潜意识状态中,并不为男孩自己所察觉、承认和肯定,也不会有意识地去执行。
对父亲有一定敌意也属正常,这都是由于对母亲不同程度依赖和眷恋所引起的。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
他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引起观众的共鸣,感动的情景来印证其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
由此又演绎出了另外几种情结,即母子之间的“恋子情结”和父女之间的“恋父情结”、“恋女情结”。
在西方文学批评中谈论最多的是杀父恋母情结。
这一情结的内容是指一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伦理倾向:即儿子偏爱母亲,拒斥父亲;女儿偏爱父亲,疏远母亲。
在儿子看来,父亲是社会权势的象征,父亲要儿子必须服从他的意志,特别是妨碍自己早期的性快乐和对财产的享用。
母子的关系似乎更为纯真,不为任何自私的意念所干扰;女儿则把母亲看作是限制她意志取向的权威人物,特别是严厉管教她,要求她必须遵守社会公认的关于性自由的禁制,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就是她的情敌。
当然,这种情结是由原始意识逐渐积淀为潜意识的。
在意识中,它仅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亲昵,爱抚的愿望以及同性父母不在时的欢喜与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超我(受道德约束的行动)的逐渐形成,这种潜意识被压入意识深处,但这个人类最原始的情结却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很多文学名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现着这一情结: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王子及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中的保罗。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杰出的作家,他运用精神分析进行文学创作,虽然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但在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上,他们可谓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形成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形成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经典形象,他的故事揭示了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和人格形成。
通过对俄狄浦斯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心理的起源和变化。
1. 初生时期俄狄浦斯在他出生时被遗弃,这一事件对他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成为了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孩子,这使他在早期与母亲的情感联系受到了损害。
这种早期的分离和缺乏情感依恋对俄狄浦斯的人格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
2. 自我认同的建立随着俄狄浦斯成长,他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和目标。
他的意识逐渐觉醒,他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我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过程是他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
他希望通过追求真相来找到自己的身份,即揭示自己的真正身世。
3. 自卑感与傲慢心态当俄狄浦斯逐渐揭示出自己的身世后,他陷入了自卑感和傲慢心态之中。
他对自己那个残酷的命运感到愤怒,却又认为他能够解开谜题,逃离命运的束缚。
这种自卑与傲慢的心态产生了他人格中的矛盾因素,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4. 内心冲突与自责俄狄浦斯发现了自己与悲剧事件的关联,他在内心中经历了巨大的冲突。
他忍受着自责和痛苦,意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个无助的受害者,而是一个作出错误决定的罪人。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自我毁灭与洞察力俄狄浦斯最终意识到,正是他的傲慢和自负导致了他的命运。
他面对现实,并接受了他的悲剧命运。
他在自我毁灭的过程中获得了洞察力,看到了自己以及人类的弱点和局限性。
通过对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形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悲剧作品中对人类心理的深刻透视。
俄狄浦斯的经历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形成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自我认同、内心冲突和悲剧命运等问题,这些问题塑造了我们的人格。
最后,俄狄浦斯情节的故事提醒我们要谦卑和谨慎,不要过于自负和傲慢。
通过了解我们的内心冲突,并接受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格,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俄狄浦斯期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自我意识与自恋倾向
俄狄浦斯期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自我意识与自恋倾向俄狄浦斯期是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主要关注个体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以及自恋倾向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深入探索了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对个体自我价值的内化和外化过程。
以下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俄狄浦斯期对自我意识与自恋倾向的研究成果。
一、认知发展中的自我意识在俄狄浦斯期,个体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和特点的认知。
在儿童认知发展的早期,儿童主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环境的反馈来逐渐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个体差异。
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学习,个体持续加深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
研究发现,俄狄浦斯期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两个维度: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
自我描述是指个体对自身特征和身份的认知,例如“我是一个勤奋、乐观的人”。
自我评价则是个体对自己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自我判断,例如“我做得很好”或“我失败了”。
这两个维度的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其后的行为和情绪产生影响。
二、自我意识与自恋倾向自恋倾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高度自我满足感和自我重视的倾向。
在俄狄浦斯期,自恋倾向逐渐显现并开始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研究表明,个体在自我意识较弱的情况下,自恋倾向较低;而当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较高时,自恋倾向也相应增强。
自恋倾向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环境、教育方式以及个体心理特征等。
在俄狄浦斯期,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对自恋倾向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过度的表扬和过高的期望可能会导致个体过度关注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从而增强自恋倾向。
三、俄狄浦斯期的干预策略针对自我意识和自恋倾向的发展,在俄狄浦斯期,可以采取一些干预策略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首先,家庭和学校应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认可,但也要适度约束过度的自我中心思维。
其次,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关注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需要。
此外,老师和家长应注重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俄狄浦斯期的心理解读性别认同与性取向的心理发展
俄狄浦斯期的心理解读性别认同与性取向的心理发展俄狄浦斯期(Oedipal period)是心理学中指的儿童发展阶段,它强调了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心理发展。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期对个体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家对此进行的心理解读。
1. 俄狄浦斯期与性别认同俄狄浦斯期通常发生在3至6岁之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一期间,男孩与父亲产生了竞争与冲突,而女孩则与母亲竞争父亲的关注。
这种竞争与冲突的过程对儿童的性别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俄狄浦斯期,男孩倾向于与父亲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视父亲为自己成为男性的榜样。
这种情感联系建立了男孩对自己性别认同的基础,并为他们未来的性取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女孩则会通过对母亲的模仿来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
2. 俄狄浦斯期与性取向俄狄浦斯期对于儿童性取向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这一阶段对异性父母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这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男孩对母亲产生欲望,女孩对父亲产生欲望。
然而,这种欲望与亲密感通常在俄狄浦斯期后逐渐消失,并被替代为与同性的情感联系。
这被心理学家解读为儿童性取向从异性向同性转变的过程。
经历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儿童通常会以异性为吸引对象,进而决定自己的性取向。
3. 心理解读的争议和讨论俄狄浦斯期及其对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讨论。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一阶段在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另一些则认为它被过度强调了。
俄狄浦斯期阶段所描述的情况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个体,也不能完全解释个体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复杂性。
许多其他因素,如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对个体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产生影响。
4. 个体差异与心理发展除了俄狄浦斯期的理论,现代心理学也越来越重视个体差异对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影响。
不同个体在性别认同和性取向上表现出多样性,这受到遗传、神经生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纠结欲望与道德的心理冲突与妥协
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纠结欲望与道德的心理冲突与妥协俄狄浦斯情节的心理纠结:欲望与道德的心理冲突与妥协在古希腊悲剧中,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整个剧情围绕着主人公俄狄浦斯展开,他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纠结与冲突。
这其中,最显著的便是他的欲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以及最终的心灵妥协。
本文将通过对《俄狄浦斯王》的分析,探讨这些心理纠结的原因,并探讨俄狄浦斯是如何在复杂的心理压力下找到自己的妥协。
首先,俄狄浦斯的欲望是他心理纠结的源头之一。
作为一位英雄与国王,俄狄浦斯拥有权力和荣耀,但他同时也追求其他的欲望,尤其是对真相的渴望。
当神谕告诉俄狄浦斯他注定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结婚时,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世,并决心揭开事实的面纱。
他的欲望带给他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然而,这与他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和道德伦理产生了冲突。
其次,道德的心理冲突是俄狄浦斯心理纠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希腊社会中,杀死父亲娶母亲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为。
然而,由于逃避神谕所预言的命运,俄狄浦斯不知情地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拉伊奥斯,并与自己的母亲约克瑟波结婚。
当真相最终浮出水面时,俄狄浦斯不得不面对他道德冲突的现实。
他意识到自己是如此荒唐地践踏了道义,在悲伤和愧疚中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在这种纷琐的心理纠结和道德压力之下,对于俄狄浦斯来说,找到心灵的妥协成为了生存的必然。
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接受现实。
他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逐渐展现出他的坚韧和果敢。
俄狄浦斯毅然决然地盲目了自己的眼睛,并将自己流放出城。
这样的举动不仅表明了他的忏悔和自罚,也展示了他对血缘关系的尊重和对神谕的顺从。
然而,妥协并不代表和解或者解决问题。
对于俄狄浦斯来说,妥协是他内心混乱情绪的一种方式,是他在道德与欲望之间找到平衡的方法。
他是否应该为自己无意中犯下的罪行受罚?这种深深纠结的问题在他流亡他乡的日子里不断困扰着他。
尽管他采取了行动,但他的内心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
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引言俄狄浦斯情结是由古希腊文学中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角色所引发的一种心理现象。
这一情结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母亲的迷恋和对父亲的反抗。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起源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
在《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中,主人公俄狄浦斯杀死了他的父亲拉奥斯,并娶了他的母亲约克忒,而他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当真相揭示后,他感到极度的愤怒和绝望,并最终自杀。
特点俄狄浦斯情结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母亲情结: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人们开始重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俄狄浦斯情结中的母亲情结表现为对于母亲的情感依赖和无法解脱的迷恋。
2.父亲反抗:俄狄浦斯情结中,主人公对于父亲的反抗表现为对父权的抗拒和对父亲的敌意。
这是由于对父亲的竞争和对父亲权威的反感所导致的。
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俄狄浦斯情结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1.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中的母亲情结可能导致个体在日后的性格和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对母亲的依赖,甚至产生一种对母亲的迷恋。
2.父亲反叛: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父亲反抗可能导致个体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对父权的厌恶和对权威的反抗。
这可能对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社交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会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总结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种源自于古希腊悲剧中角色的心理现象。
它表现为对母亲的迷恋和对父亲的反抗,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一情结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并指导我们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俄狄浦斯情节的情感心理学愤怒悲伤与接受的情感反应
俄狄浦斯情节的情感心理学愤怒悲伤与接受的情感反应俄狄浦斯情节的情感心理学:愤怒、悲伤与接受的情感反应俄狄浦斯情节是古希腊戏剧中的经典故事,它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情感心理学研究人的情感经历、情感表达以及情感调节等方面,因此可以为我们解读和理解俄狄浦斯情节中所展现的情感反应。
本文将从愤怒、悲伤和接受的情感角度,探讨这一经典情节中人物的情感心理。
一、愤怒的情感反应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主人公俄狄浦斯在发现真相后经历了愤怒的情感反应。
一开始,他对眼前的真相感到愤怒,怀疑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愚弄。
这种愤怒情感表现出他的不接受现实和对命运的抗争。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常常源于对自身权益或尊严的威胁。
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他发现自己曾娶亲生母亲、杀害亲生父亲,因此对命运和众神感到愤怒。
俄狄浦斯的愤怒情绪表现出他的痛苦和不满,体现了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否定和愧疚。
愤怒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也容易导致冲动和暴力行为。
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调节对于正常的愤怒处理至关重要。
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俄狄浦斯的愤怒情感需要得到适当的管理和调节,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二、悲伤的情感反应悲伤是另一种俄狄浦斯情节中人物常表现出的情感反应。
主人公在面对悲惨的真相时,经历了深深的悲伤与绝望。
他对自己的无知和命运的不可抗拒感到悲伤,同时还有对过去的痛苦回忆和未来的不安。
悲伤是一种对损失或不幸的情感反应,通常伴随着沮丧和痛苦。
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俄狄浦斯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他所导致的后果深感悲痛。
他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过去,未来也将充满挣扎和痛苦,这些触发了他更深层次的悲伤。
情感心理学认为,悲伤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对于悲伤情绪的合理表达有助于情感的消解和调节。
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俄狄浦斯的悲伤情感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他接受现实并逐渐走出困境。
三、接受的情感反应接受是俄狄浦斯情节中的另一情感反应,它代表了人们面对现实并与之和解的能力。
在俄狄浦斯情节中,主人公通过在悲伤和愤怒中反思自己的过去和行为,最终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俄狄浦斯期的心理需求与满足感
俄狄浦斯期的心理需求与满足感俄狄浦斯期是指人类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类在这个阶段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需求和对这些需求的满足感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期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获得满足感。
一、亲密关系的需求与满足感在俄狄浦斯期,个体渴望与他人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这是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
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个体能够获得满足感,并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例如,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连接,为他们提供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满足心理需求。
二、自我认同的需求与满足感俄狄浦斯期的个体渴望被接受、理解和认同。
他们渴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个体会寻求与他人的共鸣,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
在学校中,学生可能试图通过参与校园社团、加入球队或者与同学进行合作来寻找自我认同的满足感。
三、学习与成长的需求与满足感在俄狄浦斯期,个体跨入了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们渴望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获得成长和满足感。
从幼儿园到中学,个体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参与课堂活动以及参观考察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学习成长需求。
四、自主性与独立性的需求与满足感在俄狄浦斯期,个体希望独立思考、做出决策,并承担起个人责任。
他们追求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获得自我满足感。
个体可能通过参与家务、自我管理时间、规划自己的学业或者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满足自主性需求。
五、社会接纳的需求与满足感在俄狄浦斯期,个体渴望在社会中被接纳和认可,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追求社交交往,以获得满足感。
个体可能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团队或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兴趣等方式来满足社会接纳的需求。
总结:在俄狄浦斯期,个体存在着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并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得满足感。
亲密关系、自我认同、学习与成长、自主性与独立性、社会接纳等需求的满足,都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俄狄浦斯期个体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禧元年十二月乙卯务观东篱书。
文中追述了唐大中后诗风的变化,陆游以宽广的胸襟、客观的态度从历史流变中评说倚声的功过。
诗文、别集之后的评论是陆游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
他的论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评思路,即对于任何一种文体,它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流行,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核心话语,那么它就总有了在那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特定的历史价值,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研究意义。
附于经籍之后的短文,记录整理、收藏、校订的情况,颇具考证风格。
如《跋老子道德古文》先叙述了版本流传的情况,接着简要说明了今世罕见的原因,并对自己二十年来的苦求终于得到收获,书籍得以保存感到欣慰。
文章语言严谨,文风朴实。
书画、法帖、碑铭之后的文字则或考证学术问题,或记录流传情况,或阐释艺术特征,或抒发复杂感情,信手拈来,别具风味,从中可看出宋代文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陆游此类题跋作品,能将多种艺术相结合,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如《跋兰亭序》云:“观兰亭者当如禅宗堪辨,入门便了”,将书法与佛法相结合,以禅宗的妙悟指明了书法欣赏的门径。
而《跋临帖》:“此书用笔,霭霭多态度,如双钩钟王遗书,可宝藏也。
”虽然只有二十字,却将笔法的神态活现出来,通过古今比较肯定了书的价值。
一种文学体裁的形成与确立,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与其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密不可分,但更基本、更直观也是更重要的还是这种文体本身的体式特征。
创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文章的指向,也是体式变化的主要因素。
陆游的题跋文有的只是单纯性地记录,以做材料证据,如《跋Ν庵语》:“乾道庚寅十月入蜀,舟过公安二圣,见祖珠长老,得此书。
珠自言南平军人,得法于庵云。
”短短三十四字,交待了时间、地点、书的来历,叙事平实简单,如行云流水,未掺杂其他抒情、议论成份。
此类只对载体记录而不生发的作品在陆游题跋文中并不多见,他大量的题跋作品都不限于对载体的解释、介绍,而是进行多面生发,力尽其变。
如《跋吕侍讲岁时杂记》中将昔日与今夕对比,反映战乱带来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在节物风俗,更在志气人心,“求新亭对泣者”不易,作者唯有抚卷嘘叹。
对题跋文体制变化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作者的创作目的。
陆游的题跋文有多种写作因缘,或忧念国家时事,或追忆故人旧事,或批评文坛风气,或指引、鼓励后进。
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自记,作者对所接触的载体进行叙述、记录或评说;一类是应他人请求而作,涉及到所托之人,为题跋文体式变化增添了新的因素。
第一类在陆游的题跋文中占大多数,此类文章多是有感而作,议论、描写、抒情不拘于一处,内涵丰富,包容极广。
如《跋文武两朝献替记》、《跋云丘诗集后》、《跋徐侍制诗稿》等。
陆游题跋文的表现手法多样,比喻、排比、对比等往往融于一体。
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最见风神。
大致可分为同一领域的比较和不同领域之间的比较两种。
同一领域内还有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分别。
如《跋乐毅论》中写道:“《乐毅论》横纵驰骋,不似小字;《瘗鹤铭》法度森严,不似大字。
此后世作者所以不可仰望也。
庚申重九日陆某书。
”《乐毅论》世传系王羲之亲书于石,其突出特点是起笔收笔了无痕迹,宛如天来,既各具风姿,又左右顾盼,相映成趣。
于古朴中有逸趣,风雅中不失凝重。
而《瘗鹤铭》相传是王羲之悼鹤而作,他以鹤舞的神韵运笔,气势宏逸,神态飞动。
陆游在此以二碑文作横向比较,虽同出一人之手,却笔韵各异,神态多姿。
题跋文领域的开拓与创新,促进了宋文的繁荣,而陆游的创作又代表了南宋题跋文发展的新高度。
宋代散文对文体的回归,对自我的关注,对意义的追寻,对议论的爱好,都为题跋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宋代文化的全面繁荣,也为题跋文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和宽广的领域。
即使是在南宋偏安的状况下,文化的影响仍是巨大的。
它不仅丰富了题跋的表现内容,而且赋予它深沉的时代深意。
题跋文的价值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它与其他文体的相互影响,以及它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安 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025) 精神分析学派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器期(大约3~6岁)的后期,将经历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俄狄浦斯的王子,讲述了他没有逃脱预言而弑父娶母,最后落魄流浪的故事。
而狭义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心思想就是男性儿童(或成人)内心弑父娶母的欲望。
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是:“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欲望的心理组织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621·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构,即个体自身,所爱的客体对象,执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随爱与恨,及恐惧等等冲突矛盾的情绪。
它存在的外在条件是人类的两性差异和乱伦禁忌。
”[1]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心理学角度理解俄狄浦斯情结。
一、弗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的提出这种情结,是弗洛伊德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的。
他发现对父母一方的强烈妒忌反映能够产生足够的破坏力。
这种破坏力会产生恐惧,并因此对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产生永久性的困扰和影响。
由于时常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因此弗洛伊德假定这样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并认为这是神经症的核心。
1913年,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其母亲,他总想占据父亲的位置,以完全占有自己的母亲。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父亲拥有对其姐妹和女儿独占的性权利。
于是儿子进行反抗,杀掉父亲并吃掉。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感到罪孽深重,儿子压抑了他对母亲、姐妹和他的女儿的性欲。
乱伦禁忌和族外婚就是这样产生的。
弗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家,在精神分析临床心理治疗经验总结中,认为儿童在3~6岁的早期成长———相对晚于口唇期和肛门期二期的性器期———过程中,与父母的爱恨冲突会形成最基础的人际关系,这一基础的人际关系,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
那么很显然,古典精神分析家们认为儿童在早期就陷入了一种三角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中,儿童会体验到不同的冲突和和谐,进而产生了包括嫉妒、内疚、焦虑等在内的复杂的情绪。
如果这种三角关系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孩子所产生的嫉妒、内疚、焦虑等不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那么这就会对儿童未来的人际交往等产生不良的影响。
而弗洛伊德认为这种童年期的不良经历是神经症的核心情结。
然而,如果单纯的把俄狄浦斯情结理解为“恋母”或者“恋父”则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的曲解。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同性的亲子联合起来攻击异性的一方家长,这也会使得儿童未来对与异性的交往产生困难;又比如,我们还会看到异性亲子的联合,这样便会使得儿童的自我认同产生困难,性别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对同性一方的家长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虽然这种内疚感与普通的恋父/母而产生的内疚有所不同)。
二、克莱因学派客体关系理论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然而弗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的这种观点却被各种随之而来的理论所攻击或否定。
如克莱因学派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存在于儿童一周岁以内。
在儿童发展的“抑郁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会有一个婴儿本身与好客体和坏客体的三角关系,构成一个人生最早期的基本俄狄浦斯结构,与抑郁焦虑一起表现出来,同时与爱恋相关的性幻想也出现,试图修补原来的攻击(对坏客体的攻击)所造成的结果。
克莱因认为这是儿童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关系,在这一阶段,害怕失落好客体是俄狄浦斯冲突的根源。
婴儿由于担心好客体会毁灭,而使用了否定与全能的躁症机制来对抗愧疚、绝望及被消灭掉的感受。
至于这个好客体和坏客体,简单来说,是儿童在偏执-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和抑郁位置(de2 pressive position)所产生的能给其安全感或非安全感的客体(好乳房与坏乳房),而随着儿童的成长他将发现这个好客体和坏客体是同一个客体,因而会因自己原来对坏客体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内疚感并试图弥补。
三、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解释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发生时间的解释上,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新解释与古典精神分析几乎是一致的,也是3~6岁的性器期。
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结构方面,科胡特同样也是注重儿童以及双亲的三角关系结构的,甚至也认为神经症起源的基础是俄狄浦斯情结。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科胡特和古典精神分析对俄狄浦斯情结真正的差异是存在于起源学上的。
在古典精神分析看来,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几乎是一种本能,是儿童在经历性器期时的必经阶段,科胡特却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结果。
科胡特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本来是一种人类种系延续的健康喜悦之情,所以只有在父母不能以没有敌意的坚决和没有诱惑的深情去同理儿童对于种系延续的喜悦之情,或者过度放纵,或者令儿童创伤性的回应时,那么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才会成为真正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才会成为未来神经症状的源起。
四、其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俄狄浦斯情结就不会发生。
由于我对其他理论没有做仔细的研究,因此不敢妄论其正确性与可信度,但是我认为这种提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狭隘地理解了俄狄浦斯情结,如同我在一开始讨论精神分析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时说过,如果偏执地只将俄狄浦斯情结理解为“恋父”或者“恋母”,这将是对弗氏提出的概念的曲解,包括日本学者提出的东方的“阿奢王情结”等。
理论的存在总有其道理,我想在日后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解读,希望那时候能给出不是这样一个略显浅薄暧昧的结论。
·721·第10期 安安: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