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目标包括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
战略重点与措施
重点领域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 括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和建 设;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 建设;四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
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经济带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 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于开展国内外经济合 作与交流。
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
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品质和
形象。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 务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 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现代服务业
加强资金监管
03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
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人才保障措施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长江经济带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一 批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环保 等领域的人才队伍。
推动人才交流
建立健全人才交流机制,鼓励跨区域、跨行业的人 才流动和合作,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发展阶段,长江经济带注重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 群。
在提升阶段,长江经济带加强 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高 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支撑和带动作用。
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策略方向
新质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策略方向在探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来驱动这一进程?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生态、社会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复杂议题。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长江经济带的独特性。
它如同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穿过中国的腹地,连接着东部的经济繁荣与西部的资源丰富。
然而,这条巨龙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因此,推动其高质量发展,需要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理念——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和可持续性。
它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
这种生产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一种颠覆。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新质生产力呢?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技术创新: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大力推广绿色技术、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前沿科技,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
2.产业结构调整: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重化工业和资源型产业。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生态保护与修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威胁到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实现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
5.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长江经济带三级考点
长江经济带三级考点
长江经济带三级考点指的是《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中的“三极”是今年中考的考点。
下面我来说说三极是什么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通过促进交通的互联互通,增强南北两侧腹地重要节点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地理题目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地理题目【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左图为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长江下游湿地类型饼状图。
(1)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表现一般是上游区域向下游区域输出____;下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输出____。
(2)长江下游占比最大的湿地类型是____;环境污染、____和泥沙沉积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
(3)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原则,长江经济带地区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
【答案】能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近海岸湿地围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地区东西向联系【解析】(1)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多,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表现一般是上游区域向下游区域输出能源、劳动力;下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2)由图示可知,长江下游占比最大的湿地类型是近海岸湿地;环境污染加剧湿地破坏、围垦减少了湿地,下游流速慢,泥沙沉积也是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3)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原则,长江经济带地区应采取的对策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减轻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共治;加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地区东西向联系,促进流域共同发展。
【题目】(美丽湖南人地协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让“一湖四水”清流汇入长江,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一、引言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深远的历史及文化底蕴,以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由此,探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9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的GDP总量已经突破30万亿元,人口也超过4亿。
但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的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浮现,这也给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3.1 制定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地区涉及多个省份和城市,制定全面可落实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体现地区特点,具有全局视野,整合各地区产业发展,构建一体化基础设施,推动在吸引投资、促进区域协作、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更好成效。
3.2 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应做好城市的规划管理,重视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能够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
3.3 抓好生态保护与资源整合长江经济带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资源却显得十分紧缺。
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实现土壤水质的全面治理,节约资源,整合长江经济带资源,加强环保法规的监管,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
四、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4.1 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生态保护在社会力量投入上,应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发挥社会监督、合作、融合的作用,形成资源节约、互惠共赢的新模式。
4.2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针对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城乡差距大、经济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必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多方联合、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多项主要任务,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一、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长江水道存在瓶颈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把长江经济带建成黄金经济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3年7月,国家领导人在武汉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全文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全文一、前言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发展千差万别,资源分配、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当前,长江经济带在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新形势下,需要制定一份适用于各地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本方案将从政策导向、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二、政策导向政策导向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应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产业特点,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
政策导向应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转移、企业国际化等关键因素为重点。
1、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资金的规模。
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比例。
2、加强产学研合作。
政府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政府要加大智力支持,吸引高素质人才,鼓励他们创新创业。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为企业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服务。
三、产业布局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应以“绿色、智能、高端”为导向,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形成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
1、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2、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如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
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化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8.13•【文号】交办水〔2018〕104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8〕104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等要求,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大力提升和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加顺畅、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大宗散货铁路、水运集疏港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上海洋山集装箱江海直达比例达到20%.二、主要任务(一)着力补齐联运基础设施短板。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长江经济带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长江经济带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发展战略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为实现这一目标,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发展路径。
首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长江经济带地区一直以来都以制造业为主导,但随着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和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将经济重心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
这包括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及提高教育培训水平等。
其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涵盖了多个省份和城市,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为了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协调发展以及加强资源配置等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经济带的竞争力。
第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长江的水污染问题。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生态修复等,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首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将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提升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
其次,长江经济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物资流通通道,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优化物流和供应链,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效益提升。
此外,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还将促进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推动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然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也面临一些挑战。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建议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带之一。
然而,长江经济带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环境污染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人口密集地区,产业集聚和大规模工业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对策建议如下:1. 加强环保监管:政府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环保监管体系,对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合规运营,减少环境污染。
2. 推进绿色发展: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加大环保投入:政府应增加环保投入,用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并加大对环境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环境治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二、产业结构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重点发展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导致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和重复,缺乏创新和竞争优势。
对策建议如下:1. 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促进创新创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产生和应用。
3. 打造产业集群:鼓励企业进行合作和协同创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产业链的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三、生态破坏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
对策建议如下:1. 加强生态保护:政府要加大生态保护投入,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
2. 推进生态补偿: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补偿。
3.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
长江经济带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
长江经济带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长江经济带是指以长江为核心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带状区域。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长江经济带改革与发展政策得以制定和推行,旨在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长江经济带改革政策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改革,相关政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长江经济带改革政策要求各地积极参与长江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长江经济带改革与发展政策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长江经济带改革政策强调优化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水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改革政策鼓励各地区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通过加强城市群建设、开展跨区域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措施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相关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深化改革开放。
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措施提倡深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2. 加强科技创新。
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措施鼓励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技和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长江经济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3. 改革投融资体系。
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措施要求改革投融资体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投融资机制改革,促进资本和技术的有效流动。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长江经济带发展政策措施要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长江经济带改革与发展政策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长江经济带改革与发展政策已经取得一系列显著效果:1. 经济增长持续向好。
长江经济带规划
长江经济带规划长江经济带规划是指中国政府在长江沿线地区开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
长江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水道和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长江经济带规划旨在促进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江经济带规划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沿线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规划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缩小沿线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同时,还要加强水利建设,遏制洪水灾害,提高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长江经济带规划要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规划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服务业。
同时,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第三,长江经济带规划要加强生态保护。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区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规划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保护和修复长江湿地,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最后,长江经济带规划要加强区域合作与开放。
规划要推动长江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强区域合作,打破行政界限,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要进一步开放,吸引外部投资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总之,长江经济带规划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通过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规划还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并且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长江大保护的范围、对象和思路
长江大保护的范围、对象和思路作者:李琴陈家宽来源:《中国周刊》2017年第01期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习总书记强调,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这次会议是长江经济带建设新的里程碑,将载入史册。
长江大保护需要科学智慧历史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矿产资源和空间资源是中华古文明起源、发展和繁荣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今后,长江流域的资源不但是长江经济带建设最重要的自然资本,而且长江流域和我国海岸带将一起成为我国能否实现中国梦最为关键的自然地理区域。
但是,长江大保护与大开发之间的博弈也愈演愈烈。
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门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置部门和地方利益于全局利益之上。
习总书记的讲话标志着长江流域的发展经历了从“大开发”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再到“大保护”的重大战略演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长江流域正在走向共同繁荣和代际公平的生态文明时代。
据我们对已有文献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是主流媒体对习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讲话的报道和解读,长江流域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环境保护NGO的摇旗呐喊,以及民进、民建和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为主的参政议政文章。
它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政策建议。
这些报道和政策建议对推动长江大保护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实施长江大保护的战略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也注意到,学术界对“长江大保护”的理论探讨明显滞后,在大保护的科学依据和有效保护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理论空场。
由于对“长江大保护”还缺少深度的科学认识,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明明是上百亿投资的重大水利工程却贴着生态工程的标签堂而皇之登场,尽管支持者在主流媒体上发表的种种言论谬误百出,但反对方也缺乏强有力的反驳。
长江经济带 实施方案
长江经济带实施方案长江经济带实施方案。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战略支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经济带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我们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加大水域环境治理力度,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
我们将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经济带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发展。
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江经济带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
我们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发展。
五、深化改革开放。
长江经济带地区改革开放水平相对较低,体制机制不够灵活。
我们将深化改革,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地区改革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开放步伐,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推动长江经济带地区对外开放。
六、加强科技创新。
长江经济带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创新驱动发展不足。
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七、促进人才培养。
长江经济带地区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们将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推动人才流动和交流,促进长江经济带地区人才结构优化和人才队伍建设。
总之,长江经济带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相关问题探讨
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相关问题探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打造马鞍山市经济新常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以马鞍山市郑蒲港发展为例,对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理论定位、对马鞍山市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对策建议作了相关理论上的探讨。
一、对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1.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进入非梯度形的“后极化时代”。
长江流域城市带经济发展出现“三化现象”,即多极化、同质化和扁平化,沪杭宁汉渝蓉苏甬等叠合型的“多足鼎立”、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圈嵌套式“群雄并起”,沿江其他兄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迅速崛起,这种新现象可以用“后极化时代”来概括,这是典型的“大树旁边长大树”。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应取向于创新转型、调整升级和协调一体化。
面对国家发展战略,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要有新思路,经济的转型、结构的调整与发展的升级要有实质性进展,协调一体化要迈出大步伐,才能够担当起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新支撑带”的重要角色。
3.长江经济带的打造应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李克强总理指出:“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
”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4.长江经济带的对接举措应加强顶层科学设计。
各经济区域应制定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岸线开发、港口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前谋划重大项目。
二、对马鞍山市呼应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2)培育异型钢生产交易产业园,发展马鞍山轨道产业,加强综合保税区建设,培育临港产业。
由于郑蒲港位于江西片区,并且是新建港口,周边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为把郑蒲港打造成万里长江上最后一个第四代港口,迫切需要培育临港产业。
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结合马鞍山市产业特点,为培育临港产业,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建议之一,按照“一链一基地四园区”发展战略的思路,建议在郑蒲港新区培育异型钢生产交易产业园。
之所以提出该建议,一方面,是针对我市主导产业之一――钢铁,其中的普通钢产能过剩严重,产品利润率非常低,而异型钢是以普通钢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的,产品附加值高;另一方面,是基于部分异型钢的运输需要专用码头与路线。
统筹推进“四个长江”建设全力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四个长江”建设全力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者:马建华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19年第02期一、治江事业发展现状与问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与治理开发好长江,既关系到流域人民的福祉,也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治江工作提供了总体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的保护发展,2016年1月、2018年4月,先后2次视察长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长江保护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长江委近70年来一直致力于长江的保护与治理开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年来,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长江委与流域各地一道,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四大体系”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有效支撑保障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立。
长江上游初步形成了由干支流水库、河道整治、堤防护岸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中下游基本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三峡水库为骨干,其它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T程、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等相配合的防洪工程体系。
堤防总长约6.4万km,干支流已建成水库5.19万座,总库容约4141亿m3,大型水库329座,其中防洪骨干水库52座,总防洪库容629亿m3。
长江流域气象水文站网已基本控制流域降雨水情变化,流域水文气象自动测报系统、预报调度系统为防洪减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二是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以大中型骨干水库、引水、提水、调水工程为主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全面提高。
2017年,全流域供用水量2060亿m3,流域水电装机容量约23.7万MW。
建成了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一大批流域控制性水利水电T程,南水北调中线东线一期工程建成并向北方供水。
长江航运快速发展,航运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17年干支流通航里程约7.1万km,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达26.9亿t。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全文
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全文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新引擎成为必要之举。
而长江经济带,则是探索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新路径的重要区域。
为了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与全局的协调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制定“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的指导思想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强统筹协调,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协同发展新高地。
二、主要任务:1、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等产业为重点,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挖掘新兴产业增长潜力,加快研发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创新园区、科技孵化器等载体,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
3、推进资源高效利用。
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实施绿色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力度,打造绿色循环发展产业链。
4、落实区域协调发展。
强化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的合作,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发挥集群效应,打造带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重点任务:1、推动信息化产业发展。
深入推进信息化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挥传统制造业基础,抓住物联网、互联网+等新趋势,推进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建设。
2、加强生态环保产业建设。
打造长江流域绿色生态经济区,加强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加强城市环保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3、加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力度。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推进污染防治,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产业。
4、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发挥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作用,推进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文化、旅游、物流等的发展。
四、实施支持政策: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2、推动国际合作交流。
长江货源分析报告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构想,在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辖区包括9 省2 市,其发展战略要求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国家为此勾勒出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宏伟蓝图,那就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下游着眼于自贸区试验田的创新发展,长三角城市集群发展、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武汉为协助区的中游着眼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以重庆为“龙尾”的上游着眼于成渝经济区发展以及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管理保护。
由此可见,重庆-泸州-宜宾港口群,在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长江上游由点轴发展,再向点轴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如何让作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重庆港,带动同时作为“龙尾”的泸州-宜宾港口群经济腾飞起来呢?重庆—泸州—宜宾港群货源结构分析根据长江上游三大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统计,分析重庆-泸州-宜宾港口群的货源结构,进而分析货源的腹地经济及产业布局。
1、重庆港货源结构重庆所辖的9 区2 县是重庆港的主要依托货源,云、贵、川的部份地区是重庆港的经济腹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重庆“亲水”产业主要包含:能源方面,煤炭、石油和磷矿是重庆港的主要货源,能源物料约占总货源的25%摆布;机械工业方面,重庆是全国汽车、摩托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机械制品约占总货源的20%摆布;冶金工业方面,钢铁工业非常发达,在西南居第二位,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冶金制品约占总货源的18%摆布;化工工业方面,重庆是全国化学药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化工产品约占总货源的16%摆布;轻工业方面,重庆主要以食品和纺织为主,其食品和纺织品约占总体货源的8%;电子工业方面,重庆即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因此电子产品约占总体货源的7%摆布;其他工业的货源约占6%摆布。
2、泸州港货源结构泸州市现有主导产业为:酒类创造、能源行业、机械行业、化工行业、食品加工。
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
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地位日益凸显。
新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如何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背景进行简要回顾,阐述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将分析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为后续的新思路提出提供现实依据。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阐述三大新思路:一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二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促进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地区协调发展。
每个新思路都将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文章将总结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的重要意义,强调其在推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也将对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新思路一: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新时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创新驱动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平台,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另一方面,要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