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论述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答论述重点
一、简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答案一: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四项基本原则为“一个中心”创造政治前提,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为“一个中心”提供发展动力和条件;“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一个中心”服务的。
(2)改革开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以改革开放为实现途径的四项基本原则,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答案二:(1)“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
(2)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正确认识和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1)四项基本原则为“一个中心”创造政治前提,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为“一个中心”提供发展动力和条件;“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一个中心”服务的。
(2)改革开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以改革开放为实现途径的四项基本原则,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3)割裂它们的关系,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甚至会断送社会主义事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一:第一,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系解 名解+简答题及论述题 重点
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重点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名词解释1、胸骨角:胸骨柄上缘有颈静脉切迹,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连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翼点: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的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椎间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简答题1、简述颅中窝的结构。
答:颅中窝由蝶骨体和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
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
其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有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等。
2、鼻旁窦包括哪些?其位置、开口如何?答:鼻腔周围有四对鼻旁窦,为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分别位于相应的骨内。
其中额窦、上颌窦和前筛窦、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3、颅内底面有哪些沟、管、裂、孔?各通行什么结构?答:(1)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2)破裂孔——颈内动脉;(3)圆孔——上颌神经;(4)卵圆孔——下颌神经;(5)棘孔——脑膜中动脉;第二章关节学名词解释1、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骨盆被骶骨的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所围成的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额下方的小骨盆。
2、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接而成,构成人体中轴。
简答题1、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关节腔内、外主要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答: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关节腔内有前交叉韧带连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限制胫骨向前移位。
后交叉韧带连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限制胫骨向后移位。
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还有内、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半月板起缓冲压力、吸收震荡、起弹性垫的作用。
髌骨下缘滑膜向关节腔突入形成翼状襞,起充填关节腔的空隙作用。
髌骨上缘滑膜向上突入至股四头肌与股骨下端之间形成髌上囊,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有髌下深囊,滑膜囊起减少两接触面摩擦作用。
社区题库简答和论述的重点题
第一章简答题2. 社区有什么特点,具有哪些功能?答: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聚落的承载体。
社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社区不断地变迁。
社区具有政治、文化、维系和服务功能。
第二章简答题1.简述我国社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指参与社区管理的各类组织,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社区自治自治,;既包括社区管理工作组织,也包括社区保障制度。
社区管理责权体系。
社区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社会管理的工作体系,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体育管理、社区环境管理、社区治安管理和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等。
2.社区管理组织的含义是什么?答:社区管理组织是指能够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组织,具体而言,就是指以居民会议,居民委员会为主体,在社区党组织领导和基层政府组织的指导下,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中介组织等共同构成的网络体系。
论述题1.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措施和趋势。
答: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是走出目前社区管理困境的客观要求。
其具体措施包括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科学构建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使社区各系统运作和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管理队伍的素质;建立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手段和组织、动员等具体方法协调运作。
社区管理必将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社区管理体制的机构设置必将更加科学,职能更加清晰,工作权限更加具体,工作人员素质能加知识化、综合化;社区管理主体将真正成为有权力、有地位、有影响力的群众自治组织;社区管理体制必将逐渐同世界接轨,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管理内容、运行机制将更加进步。
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应该具有的特点包括,第一,管理组织框架具有配套性和系统性;第二,组织间的关系明确,具有整体性和连动性;第三,组织职能定位准确,具有全面性和立体性;第四,管理队伍多元而高效,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第五,管理机制有效,具有能动性和规范性。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
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
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
法理学大一期末考试-(简答-论述-)重点
一、简答题1.法有哪些的基本特征答: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2分)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分)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2分)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分)3、法的产生有哪些共同规律(理解,易考选择题)答:1、对人的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即不是对特定的人和事的调整,而是对一般人和事的调整。
(2分)2、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2分)3、从法律、道德和宗教三种规范混为一体逐渐转化为各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社会规范.(2分)4、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答: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
5分)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1.5分)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1.5分)4、国家赔偿与司法责任(1.5分)5、法的规范性作用可分为哪几种作用答:1、指引作用。
又对本人行为的指引,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
(2分)2、评价作用。
(1分)3、教育作用。
(1分)4、预测作用。
(1分)5、强制作用。
(1分)6、如何理解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理解,易考选择题)答:1、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1。
5分)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1.5分)3、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1.5分)4、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1。
5分)7、我国法律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矛盾时应遵循哪些准则答、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1。
5分)2、兼顾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
(1。
5分)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
5分)4、善于选择最佳方案。
(1。
5分)8、简述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理解即可)答:1、经济原因:法的产生是由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阶级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2分)2、阶级原因:是当时阶级划分、阶级斗争的结果,产生了私有制、国家和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利用国家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电大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汇总(小字版)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3、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
答:(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
4、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5、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答:(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6、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公共物品的提供;(4)无知和非理性;(5)不平等问题。
7、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8、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答:(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9、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答:(1)政治原则;(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3)有利于发展的原则;(4)有效管理的原则;(5)民族自治原则。
10、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简答论述重点大题
简答论述重点大题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两部分及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P13-14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形成及特点。
P143、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失败原因。
P334、戊戌变法的意义P375、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约法》性质。
P48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及局限P49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历史意义P578、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和历史条件P59 9、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的工作P62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意义P65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P6812、国民革命失败原因、意义P73 13、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方法P76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P79 15、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状况P77--7916、中国红色政权发展的原因和条件P85 17、长征胜利的意义P9318、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P102 19、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内容和意义P108 20、抗日战争阶段的两个战场及关系P110 21、抗日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P110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中的独立自主原则P11123、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P11224、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述及现实意义P14025、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115--11626、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平11927、中国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平P12028、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原因P12829、《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P14230、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P1433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考验P14832、七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P15233、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P1543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P15735、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的实际步骤P15836、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及原则P1613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特点和意义P1643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P16639、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P1744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及意义P17441、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P19142、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P1944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P19844、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及意义P21445、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PP2234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P22447、中共十七大的主题P2274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P22949、改革开放30年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历史经验和启示P23350、和平发展的道路P22551、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的总结:P22752、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范本模板】
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A、性质相同。
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简答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
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 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的本质是:(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3. 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普遍性。
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普遍性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4. 简述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二、论述题1. 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答: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论述题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论述题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
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
教育基础简答论述考点整理
教育基础简答论述考点整理教育学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答案: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内容和手段不能一刀切;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适时而教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般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3、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答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答案:1.传道者的角色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4.班级管理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5.朋友的角色(加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观)5、教师职业素养(一)道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三)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四)职业心理素养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案: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7、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1.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观:新课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教师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4、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8、简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答案:(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9、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10、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答案:1.引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答案: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简答题和论述题复习
简答题和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4、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活的灵魂?7、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是什么?8、“三个代表”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0、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怎样?13、如何理解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及意义?1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1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6、为什么说发展就是硬道理?17、怎样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19、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我们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21、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2、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23、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4、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5、在对外开放中,如何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26、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27、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8、如何提高开放型的经济水平?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篇⼀: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简答/论述第⼀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2、为什么1840年第⼀次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5、中国⼯⼈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6、近代中国⼈民反对外国侵略⽃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论述题1、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盾及其关系?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临的两⼤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4、从鸦⽚战争到⾟亥⾰命前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第⼆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简答题1、如何评价?2、怎样评价?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论述题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争的历史意义。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三章⾟亥⾰命简答题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2 、⾟亥⾰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1 、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试述⾟亥⾰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事变简答题1、五四运动前的新⽂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五四运动前新⽂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3、五四运动前的新⽂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的⼯作?7、中国共产党成⽴的历史特点是什么?8、第⼀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9、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论述题1、试论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3、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的伟⼤历史意义。
4、⼆⼤的内容及其及其意义是什么?5、国民⾰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第五章中国⾰命的新道路简答题1 、国民党是怎样实⾏⼀党专制的?2 、国民党临时⾏动委员会的⽴场和主张是什么?3 、创建井冈⼭⾰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4 、⽑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5 、中国共产党在⼟地⾰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地分配⽅法什么?6 、为什么⼟地⾰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左”倾错误?论述题1 、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2 、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什么?3 、试论中国⼯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和论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答: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期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
其表现有5各方面: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的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
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答:从1840~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成了有名无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答: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2.中国封建势力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乏。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答:1.分上层和中下层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
简答题及论述题答题要点
简答题及论述题答题要点:简答题:1. IT服务管理IT服务管理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它通过整合IT 服务与企业业务,提高了企业的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和水平。
2. 事故管理和问题管理的区别和联系问题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要查明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并找到解决此事故的方法或防止其再次发生的措施;事故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事故发生后尽可能快地恢复客户服务,即使采取的是一些应急措施而不是永久性的解决方案;事故管理强调速度;问题管理强调质量,把速度放在第二位;3. 配置项(CI)IT组件以及运用这些IT组件提供的服务被称为配置项(CI)。
配置项包括的对象配置项可以包括由IT部门所控制的所有PC硬件、各种软件、有源和无源网络、服务器、中央处理器、文件、规程、服务和所有其他的IT 组件。
4. IT基础设施库ITIL是由英国商务部制定的一套由最佳实践所构成的IT服务管理标准,该标准主要为IT服务运作和管理提供指导;是一系列书籍;是管理IT服务的最佳实践框架;是一个涉及产品、服务与组织的产业;是针对提供IT服务的唯一一部全面、可公开得到的指南。
5. 简述ITIL服务支持与服务提供的职能与流程?⑴服务支持 (Service Support):正确地做事服务台 (职能)事故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⑵服务提供 (Service Delivery):做正确的事服务级别管理IT服务财务管理能力管理IT服务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安全管理6.简述建立事故管理流程的好处?⑴减小突发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⑵最优化资源进行事件支持,合理分工。
⑶服务分轻重缓急,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⑷加强管理层的有形监控和及时反馈。
%⑸及时有效的沟通,提升用户满意度。
⑹建立知识库,进行知识积累。
⑺提供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依据。
7. 简述传统的IT管理与ITSM的区别?传统的IT管理转变ITSM 技术导向流程导向“救火队” 预防为主被动主动用户客户集中式,企业自己完成分布式,外包孤立的,分散的集成的,企业范围内的“一次性的”,混乱的可重复的, 职责明确的非正式的流程正式的最佳实践从IT部门内部考虑从业务的角度考虑面向服务的具体的运营8. 简述资产管理和配置管理的区别和联系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是对购买价格超过一定限额的资产进行监控的一套会计核算流程,它记录了购买价格、折旧、所属业务单元和所处位置等信息。
简答与论述
简答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2.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代表人物。
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的中日之间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
4.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
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
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8.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9.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使解放区出现了哪些新面貌?10.中共八大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出的指导方针是什么?1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12.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3.中共洛川会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是什么?1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16.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17.《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1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0.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2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3.1911年保路风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4.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2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是什么?26.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27.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29.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30.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什么?3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2.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3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大题整理
《纲要》简答题+论述题绪论简答题: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答:(1)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社会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趋势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一章简答题:1.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重要原因。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根本原因。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和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是什么?答: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1)在近代中国,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2)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论述题: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他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货币金融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重点
Dn 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 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经过一定过程也可以转换成现实购买力。 (4)第四层次 M4=M3+L= C+D+S+T+Dn+L L 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短期信用工具(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上铁线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 程度的流动性,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 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及特点。(货币在执行该职能时的特点) 货币的四大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支付手段; 1. 价值尺度(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 (2)特点: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具有完全的排他性,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在技术 上规定了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即:价格标准); (3)作用:减少了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提高了交换的效率;
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 (3)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下的“需求的双重巧合”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率;使简单的物物交 换发展为商品交换;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 价值储藏 (1)价值储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用作财富或者购 买力储藏的工具; (2)特点: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价值稳定的信用货币,保管成本低,流动性高; (3)作用:储存财富、储存购买力。 4. 支付手段(基本职能) (1)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 时所执行的职能; (2)特点:一般发生在赊买赊卖的商品交易中;使买卖关系发展为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 关系,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3)作用: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潜藏着使社会在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反映了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 (1)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 时所执行的职能;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 领域之外。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经济社会里,货币充当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日益成 为普遍的交易方式,如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工资、佣金,房租、地租、水电费等领域。 (3)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交易双方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发展为复杂的信用关系。这是因为,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不是简单的交换媒介,它虽然仍反映交易双方的买卖关系,但更多地反映 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在这里,债权人提供一定的有价物给债务人,并约 定在将来某一时间,债务人将有价物归还并支付一定利息,有价物可以是商品、劳务、货币
毛概考试简答题与论述题重点答案
毛概考试简答题与论述题重点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之中。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答: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者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简历了中哈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
第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知道意义是什么?答: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同意、当得建设等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P10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度P22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08年简答09年论述)P24 4.*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力量: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P26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P28 (教育对生产力的关系4,5)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了解)P30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制度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了解8.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影响真正成为现实2)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
3)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9. 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1)传统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P461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征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P51 1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教育P67 13. *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2010年简答)P110 14.*我国教学原则及运用A直观性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C巩固性原则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D循序渐进原则(2009简答)E因材施教原则(2010论述)1.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测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教育?P271)首先应该创造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最后应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3.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是?/如何有效的促进教学P81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4.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如何应用感知的规律进行教学?P91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5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P94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6.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促进知识保持?P101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7.如何合理复习?/如何同遗忘做斗争P103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8.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P111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9.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P120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10. 高创造性具有的特征P147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11.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培养P165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惩罚与奖励1.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a.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 b.了解与该学科的相关知识 c.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d.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b.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c.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补充)3)教师的心理素养4)教师的品行素养P80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b.智力发展史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a.j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 b.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c.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P1153.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是基础,行是关键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a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b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P156*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P63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机动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P142应从什么入手或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3.创造性的培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P148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接触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造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1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2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3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4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课的基本要求:1结课要有针对性2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3结课要简洁明快4结课要有趣味性*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一)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精心选择2难易要适度3数量要适当4题目要有启发性5形式要灵活(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1批改作业要及时2批改方式要灵活3要尊重学生4批改态度要认真5批改符号要统一6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4要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教学反思的作用:1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
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结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二级简答)1结课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之系统化2结课有助于检查教育学的效果3结课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4结课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结课具有教学过度的作用*当代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特点: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
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4重视先到教育技术的应用。
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教学设计的依据: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2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依据教学实际的需要 4 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做出充分准备、对谈话的内容,问题的顺序,应得出的结论、事先都要周密考虑。
2所提问题的表述要简单明确,求答范围清晰。
3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4面向全体学生(一般靠谱老师补)*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5教师自身的素养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越性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局限性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3一“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正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当前班级授课组织形式的改革: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是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