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成因分析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突破五 特殊地貌的成因分析
特殊地貌的成因分析
地理
突破点1 河流阶地
(1)在地势较低平的地方,河流的侧蚀和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漫滩。 (2)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3)河流下切至地下含水层,地下水汇入,流速减慢,河流进行新的侧蚀和堆 积,形成新的河漫滩。 (4)原来的河漫滩成为阶地。 (5)河谷里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于是形成一级阶地、二级阶地等。
典型例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 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 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见下图)。
材料二 下图a、b、c的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 (1)读材料一判断,河流阶地属于哪种地貌类型?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 用是什么? (2)读材料二,按a、b、c三个阶段顺序,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最可能是( A )
A.向西南 B.向北
C.向湖
D.向东
解析:第1题,图中布哈河三角洲面积较大,主要由来自河流的沉积物至湖口 沉积形成,风力沉积形成的面积较小,分布在三角洲东北部边缘。第2题,根 据材料信息,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形成与湖岸线平行的风成沙丘,沙丘的沙 源是湖床;沙丘的形态呈新月形,向湖凸出,而新月形沙丘凸出方向为迎风 坡,由此可以判断三角洲盛行东北风。从而判断风沙堆积区的拓展方向最 可能是向西南。
本课结束
对点训练
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第1~2
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B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2.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堆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高考地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一、明确答题方向1.自然环境特点——性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
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分析可从①气温高低: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高低,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②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这类题目要排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
这也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地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因素;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
例1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
【答案】临海空气湿润,水汽丰富;地形抬升致雨;西北来的冬季风经海洋变性,水汽易达到过饱和。
【技巧点拨】这是小范围局地因素所致。
例2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
【答案】同:两者均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因为两均处于30°~40°N的大陆西岸。
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
因为旧金山受西风控制时间长;洛杉矶受副高控制时间长【技巧点拨】这是大地理环境因素所致。
2.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例3 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答案】成因: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③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高考地理微专题5.3 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
微专题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知识精析】一、林线1.概念: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
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2.影响林线分布的热量因素(1)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3.影响林线分布的水分因素(1)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3)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4.影响因素具体分析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
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
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
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③其它要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二、中国高山林线高度分布规律①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
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
②在30°N以南,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③在藏东南一带(约29°N——32°N,94°E——96°E)达到4600米,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三、林线分布举例分析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与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干热的焚风等相关)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
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准备了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希望你喜欢。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
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
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
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
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
三、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温带荒漠所达的最高纬度(40°S—52°S)。
而同纬度的西侧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形成原因有: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居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②该地全年受西风带,西风气流控制,西风气流越过安第斯山后是反气旋下沉气流形势,使得本区干燥少雨;③本区因纬度高,温带气旋到达机会少,降水较少;④寒流的影响,沿岸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沿岸少雨。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店铺整理了⾼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站更新。
⾼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考考查的重点。
河流⽔⽂特征包括⽔量、⽔位、汛期、含沙量、有⽆结冰期、凌汛、⽔能; 河流⽔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密度、落差或峡⾕分布。
河流⽔系特征和⽔⽂特征考查⽅向有三个,⼀是建⽴的⽔系⽔⽂特征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是不同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与⽐较;三对具体河流⽔系⽔⽂特征进⾏成因分析。
(⼀)河流⽔⽂特征 径流量 (1)径流量的⼤⼩---------取决于五⽅⾯:第⼀,降⽔量的多少;第⼆,流域⾯积的⼤⼩;第三,⼲流的长度;第四,⽀流的多少;第五,蒸发量的⼤⼩ 以⼤⽓降⽔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量主要取决于降⽔的多少,以⾼⼭冰雪融⽔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主要取决于⽓温的⾼低。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或⼩,若⼤的话,汛期在什么季节(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主要取决于地形、植被覆盖率、过⽔地⾯⼟壤的疏松程度。
3、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温有关。
最冷⽉均温⼩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4、流速--------湍急、⼤、急 5、⽔能--------⼤⼩取决于⾼差的⼤⼩和⽔量的⼤⼩。
(⼆)河流⽔系特征 1、河流的长度和流向 2、流域⾯积⼤⼩ 3、⽀流的多少及其长短和分布(对称的、向⼼的、辐射的)-------地势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从⾼处流向低处,所以,⼭地常形成放射状⽔系,盆地常形成向⼼状⽔系。
例如,下图为四川盆地的等⾼线及河流分布图,从图中可以发现,盆地周围海拔⾼,等⾼线闭合,河流由周围向盆地中部汇聚,形成向⼼状⽔系。
4、地上河(河道平直、弯曲、地上河) 5、⼊海⼝(有没有⼊海⼝) 6、河流是否弯曲 补充:河流流向的判读 1、根据河流名称判断 这种判断⽅法的应⽤基于平时对世界河流的分布及流向的识记,可⽤于熟悉的河流流向的判断,例如:长江、黄河和尼罗河、亚马孙河、恒河、刚果河、墨累----达令河、密西西⽐河。
高考地理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角度训练]
生物多样 性减少
[方法归纳 ] 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的思路 (1)原因分析 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 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 自然 大小、风向等 ① 原因 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 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 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堆积强度等
[审题流程 ] 第一步:审材料,获取信息 第二步:组织语言,正确解答
[答案 ] 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 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 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 水土保持更稳定。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特征及应用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 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 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 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 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 地退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分析某地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区域 地理环境特征 →剖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构建引发的环境变迁 因果链→总结与之相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
②人为原因: 主要包括当地的农业结构、 居民能源消费结构、 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2)注意事项 ①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针对性地对某 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说明。 ②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即包括 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对人类活动的规划、管理等。
[题型突破 ]
积物自然充满 气候恶化、水 湖泊和沼泽; 旱灾害加剧、 湿地干涸 人为原因:土 水污染加重、 壤侵蚀、环境 生物多样性减 污染、围湖造 少等 田等
高二地理学生考试失分原因分析及措施
文科学生常见地理失分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通过对多年高三学生出错问题的分析整理,归纳梳理得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结合学生的学情状况以及我校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如下:一、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在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越近高考,学生的审题问题暴露的越显著,有时甚至整题跑题。
随着山东省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考命题难度虽然在知识目标方面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命题,但是依然强调能力立意。
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区分度主要通过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来体现,审题是极好切入点。
审题包括阅读材料、分析图表来提取有用的信息、审题干、审设问。
对于读图提取信息能力是我们地理学科特别强调的,如果没有很好地从材料、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没有明确题目所设置的潜在环境、没有注意到问题的限定约束,这样答得再多也很难得分.表现问题多多,表现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未审清题目材料的“主旨”,导致回答问题分不清主次,本末倒置,主要方面抓不住,次要方面却写得很多。
如“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关键是要答出狭长的原因,而不是分布的原因。
对策:解题时要根据关键词确定得分点的基本方向。
如分析区位因素时,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影响时,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社会经济因素等。
(2)不能够充分重视引导性语言和高考行为动词,如“据图一”或“由材料二可知”,不能明确信息提取的方向;理解“分析、简述、概述、说明、比较等等”行为动词,不能够明确设问的要求,限定了答题思路和方向。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正确选项,但也有一些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的错误选项。
(3)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明确“主语”导致答非所问,出现方向性错误。
“与美国西部相比较,我国西部开发中更为不利的条件有哪些?主语是我国西部不是美国西部。
(4)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图像,不能熟练掌握读图技巧,导致无法有效提取主要信息。
新高考地理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
考点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堆积。
黄土主要来源于风力携带北方泥沙沉积形成。
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黄土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拓展提升】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突出,致使农业生产广种薄收、单产较低。
近50年来,我国对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淤地坝(图),即在沟道内筑坝、拦泥淤地,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但在不同阶段,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表)。
表为不同时期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2)比较建坝淤地和植树种草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差异。
(3)结合材料,总结我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答案】(1)缓解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供应。
(2)建淤地坝:拦截沟谷泥沙,减少沟道侵蚀;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坡面侵蚀。
(3)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等措施解决问题;治理措施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定条件下适度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
【分析】(1)黄土高原人地矛盾突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修建梯田,可以减缓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
(2)淤地坝属于工程措施,其主要作用重在拦截沟道里面的泥沙;植树种草属于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减少破面的侵蚀。
(3)由表格内容可知,黄土高原治理的目的是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一定条件下适度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淤地坝、植树种草等措施体现的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方面的治理措施,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地处黄河中游,流域内植被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1970年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和淤地坝建设,1999年以来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详细解读第九讲地貌成因(共38张PPT)
有害的作用。例如,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自然植被,促
使地表加速侵蚀,加重水土流失,从而加速河床、湖泊和水库的
泥沙淤积,并使沿岸港口发生淤塞;在山区还可能诱发滑坡和泥
石流等灾害。我国黄土高原地表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就与
几千2020/年6/10 来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有密切关系。
25
能力提升:地貌成因的分析思路
2
1
课标解读:地貌成因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 课标解读:地貌的形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内 力作用的部分:如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外力作用部 分:如流水侵蚀地貌的沟谷地貌和独特的岩溶地貌,流水堆积 地貌的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以及其它如冰川、风力 和海浪等外力地貌。近期的高考中,多利用景观图,灵活考查 学生说明地貌形成过程。地貌成因分析可以从内力作用、外力 作用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概括。
2.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外力:河流携带泥 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
3.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 ②外力:汾河、渭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4.台湾山脉的成因:内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抬升而成
5.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 而成
13
能力提升:火山形成的地貌
2020/6/10
14
能力提升:常考山地类型的判断
2020/6/10
15
能力提升: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
2020/6/10
16
能力提升: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2020/6/10
17
能力提升:侵蚀地貌
2020/6/10
18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1.自然地理类(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分)(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归纳整合
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归纳整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以看出,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植被分布特征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环境的演化特点,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因此复习时应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进行透彻的理解,对地形、地貌与植被等地理要素的关联程度深入挖掘。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构建知识因果链条,理顺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
在复习时可以适当进行微专题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气候→地形,地形→河流等。
★★重难点突破★★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考向透析]此考点的考题往往涉及两种问题,一是直接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区域地理要素的区域特征,或某地理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地理要素或其他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二是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评价某项人类活动是否合理。
试题载体往往涉及到区域图、景观图、人们的地理实践活动等。
[学法指导]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区域整体性和区域要素进行分析。
(1)分析地理环境特征:结合各种区域图、景观图,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特点。
从地理位置出发,结合地形,从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多方面解析分析描述。
(2)分析地理环境变化: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产生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分析区域环境的相互影响: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找出哪一要素是联系这两个区域之间的纽带,分析这一问题在两个不同区域产生的“因”和“果”。
通常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通过地理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析。
(4)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成因类地理综合题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成因类地理综 合题
例:(2012绍兴二模)图11 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 人/km2, 2010 年人均GDP 为27000 美元,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图 12 为图11 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气温年较差大小的成因分析
纬度:低纬度小于高纬度; 海陆: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 地形:山麓大于山顶; 下垫面反射率:裸地﹥绿地; 天气:晴天大于阴天高。考地Z理x.复x.习k课件:成因类地理综
合题
例: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资 料如图2(折线为气温,柱状为降水),读图回答。
例:(2011宁波十校)图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 罗斯人称为 “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6分)
小岛小海周岛围周四围面四环面海,环水海汽,充水足汽(充2分足)(;3分); 且岛且屿岛附屿近附寒近流寒经过流,经水过温,较水低汽(遇2分冷)凝;结(3分) 水汽从遇而冷形凝成结大,雾从而高形考地成理复大习课雾件:(成因2类分地理)综 。
冬季盛行西南风,气候温和;(2分)沿岸黑海冬季有 增温作用; (2分)冬季北部大高加索山脉削弱了南下 的冷空气。 (2分)高考地理复习课件:成因类地理综
合题
◇降水特征成因分析 特征:(描述角度: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的大小;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年雨型、少雨型、夏 雨型、冬雨型) 原因:自然: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下垫面 (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暖流或寒流)、湖泊、河流、 植被覆盖状况);人为: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城市雨岛 效应
合题
例:(2008宁夏)图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 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 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
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高考地理总复习 聚焦核心素养4 湖泊的成因和特征
•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 程。
• 【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 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 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 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从而断裂发育。
【高考素养解码】
• 1.湖泊的盐度分析——区域认知
• 湖泊有外流河道,湖中的水终又流向它处,促进盐分排 出,湖泊中的盐分就不会太高,形成淡水湖。
• 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 的河流流入和流出。
• 咸水湖通常是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湖泊的蒸 发量往往超过湖泊的补给量,导致湖水不断浓缩,含盐量日 渐增加,这样很快就成了咸水湖。有些咸水湖则是海湾形成 的,如里海。
• (7)海成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 开,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状态的湖泊,也称潟湖。有的潟湖 保留有与海相连的狭长通道,有的则完全不通。一些形成年 代较久的古潟湖,因长期与海隔离,陆上淡水注入,已逐渐 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迹湖,如浙江杭州的西湖。
• (8)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 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 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 (2)关联教材知识:岩层断裂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容 易形成河流。区域属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 (3)判断解答: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 南横断山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 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使 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第二级 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印度 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石 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断裂发育。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 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 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多沿断裂分布。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1.地理原因(地理判断与比较及原因分析)原因问题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地理重在自然)(因素)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例1: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①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②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④城市人口密集,汽车尾气等排放加剧温度提高。
例2: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③白昼长,日照时间长;④沙漠广布,增温快⑤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分析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原因:例3: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升温快,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故日较差大。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类型及原因分析)例4: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②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例5: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
高考地理专题分析,综合题——原因分析型
高考地理专题分析题型8 原因分析型1.(2013·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答案(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岛国,经济发达。
(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
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气候的判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火山的形成等,都需要准确的区域定位。
(1)根据图例以及岛国的特点,可以看出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与海运,航空运输成本高,因此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2)从纬度可以看出,南岛处在40°S以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西侧迎风坡降水较多。
(3)经济发展优势包括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从纬度(分析气候)、地形(地势平坦)、交通、城市分布等方面分析。
(4)新西兰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火山旅游活动,包括游览火山形成的地貌景观、地热资源(温泉)的利用等。
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常考综合题 地形特征描述及成因分析课件 鲁教版
-12-
模型建构
模型应用
模型迁移
读图能力
-13-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目 录 [迁移应用](1)图示海热拔点、地聚势起焦伏归→地纳形拓特展征。经纬度等→板 块位置及气候→推断地形形成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及其表现。
CON(T2)E流N域TS内地形高差大,河流流速快,入海口泥沙沉积少;从纬度位
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典带雨题林广试布做(植被评覆析盖指率正高),水土流失较轻,河
流含沙量小;入海口附近大陆架窄小,泥沙较难沉积成陆。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9-
模型建构
模型应用
模型迁移
读图能力
-10-
[套用模型](1)图示信命息题:等高调线研数值明及析其变考化向(周高中低),水系形
CON①T内EN力T作S 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
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②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 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作用)。如河口三创角洲新的模形成拟条件预:河测流演挟练带大量的泥沙(物质
目录
CONTENTS
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5-
模型建构
模型应用
模型迁移
读图能力
-6-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
、
,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目 录 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答案: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气密度)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地形地势(海拔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隔)③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⑤洋流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状况)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隔)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④洋流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5.影响气候的因素: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境(降水)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②洋流③陆地气候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①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 ②洋流③结冰、融冰④河流径流的注入⑤与外界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①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 ②气象条件(风向) ③天文条件(日、月、地位置)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②水循环活跃程度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②径流:营养物质多少③纬度:温带水域④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12.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洋流13.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②强烈上升气流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14.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②地表状况(震中距大小)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15.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农业机械16.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②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③交通:交通便利④科技:先进的科技17.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①原料,动力(燃料)②土地、水源③劳动力④市场⑤交通运输⑥农业基础、技术⑦政府政策18.新兴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区位因素:①地理置优越②环境优美与气候宜人③科技基础④教育和劳动力素质水平⑤交通运输⑥地价、地租高低19.古代中低纬度河流冲积平原区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地形平坦③水源:灌溉水源充足④土壤:土壤深厚肥沃,导致灌溉农业发达,提供农副产品多20.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②地形③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①资源②交通(港口城市、交通、枢纽、运河城市)③政治④宗教⑤旅游⑥科技⑦军事⑧经济状况: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2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①货物性质②货物数量③时效性④运价⑤运距22.修建公路、铁路等交通线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少高山、沙漠、峡谷、陡坡等) ②地质状况(冻土,喀斯特地貌,地壳活动)③水文状况(河流、湖泊、沼泽) ④气候:温暖湿润,少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①沿线经济状况②沿线地区资源分布状况③沿线人口状况(民族分布)④城市分布状况⑤科技水平是基础23.影响交通线弯曲变线的因素:①可能要求通过更多城市、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地区②促进更多地区资源的开发③带动更多城区经济发展,增加运输量④避开不利自然条件⑤利用原有铁路公路运输建筑物资24.影响内河运输发展的因素:①内河运输优点②水系特点(干、支流)③水文特点(流速、流量变化)④是否有运河与天然航道联系⑤运输方式是否构成综合运输网⑥是否具有市场、经济效益(流域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运输量大)25.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1)水域条件:①临海或临河,提供航行停泊条件②港阔、水深、避风、不冻、海岸线曲折(2)陆域条件:自然条件:①地形平坦便于筑港社会经济条件:①经济腹地广,经济腹地经济发达②城市依托③交通条件便捷④港口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好⑤特殊政策(自由港,自由贸易区)26.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①市中心边缘地区地价较低,土地租金低,且场地较大②与市内干道系统有便利、直接的联系③有便捷的外界交通联系27.影响飞机场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地形开阔平坦②坡度适当,利于排水③有坚实的地质基础,保证飞机起落平稳④雾低云少,能见度好⑤跑道平行于风向修建,便于飞机逆风升降(2)社会经济因素:①城市经济状况②离城稍远,地价低③与城市有便捷的其它交通联系,便于客、货聚散④远离居民区,减少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噪音污染⑤附近不能大量养鸟⑥不能有高层建筑⑦不能有干扰飞机升落的通讯设备28.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①供给条件(离经济发达地区近,接近商品来源区)②市场条件(商品的销售、服务)③位置及腹地条件④交通条件(海、陆、空三位一体)⑤人们的消费能力⑥服务质量⑦商业活动基础设施29.影响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①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A.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的速度超过环境再生资源速度B.向环境中排放弃废物的速度超过环境口净能力和承载能力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0.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及自然资源②地形地势③地理位置(2)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基础、开发历史②民族心理与思维观念③产业结构④城镇化水平⑤生产力水平⑥政策影响⑦国际化和利用外资的程度⑧科技实力3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地貌:沟谷发育,地表崎岖破碎,坡度大②气候:集中性降水且多为暴雨③土壤:疏松,易被侵蚀④植被:稀少,覆盖率差,地表失去植被保护⑤河流:河网密布、水系发育,河流侵蚀切割作用强(2)人为因素:①毁林开荒,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乱开矿,地表破坏32.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沟谷,容易使流水快速汇集②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岩石99破碎③气候:出现暴雨或高山冰雪融水④植被:植被破坏严重(2)人为因素①不合理的采石开矿,弃土弃渣大量堆积谷中②工程建设破坏山坡表层③植被破坏,山坡失去植被保护33.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山区,地形起伏大②断层发育③多暴雨(2)人为因素:①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②开挖边沟,边坡34.荒漠化的形成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风化作用强,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②大风日数多而集中③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干燥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乏植被保护(2)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农垦③过度放牧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35.长江洪水产生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长江流经地区大部份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产生(气候、水文特征、水系特征)②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川江河段,北面汉江水系,南面洞庭湖水系同时来水,多股洪水汇合,出现特大洪水(2)人为因素①植被:过度砍伐,陡坡开荒。
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下降②泥沙:水土流失加剧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排水不畅,同时水位抬高③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36.影响荆江河道洪水危害的因素①地形:地处巫山与平原转换位置,河流出山区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抬升河床②该处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③河道特别弯曲,排水不畅,泄洪能力低37.影响春旱产生的因素①气温:春季,气温迅速回升②降水:雨带未到达,降水少③风:风沙多,蒸发量大38.影响洪涝产生的因素①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②地形:地势低平③河流:河流下游排水不畅39.影响盐碱形成的因素①地势低平,多洼地,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尤其是春、秋两季)使土壤中盐份向地表聚集②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表层,加之蒸发旺盛,水中盐份向地表聚集,形成土地次生盐碱化③湖泊萎缩,湖底沉积盐层裸露在外④大风扬沙天气,使地表聚集的盐粒扩散40.影响风沙形成的因素①春季多大风气候(天气)②春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干旱,多风沙③离风源、沙地近,且当地自然植被稀少,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④人口稠密,农耕历史悠久,不合理耕作制度造成地表沙化⑤不合理开垦,植被破坏严重,致使风沙肆虐,出现沙荒地⑥不合理的城市工程建设,造成地表裸露,沙质物多41.回归沙漠带上“绿洲”(23º26′穿过我国的东南部)形成因素①海陆位置→季风环流②气候和降水③台风影响42.林业基地形成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森林资源丰富②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基础②机械制造基础③交通和市场43.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交通②地理位置③经济腹地④劳动力素质与数量⑤农业基础⑥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4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方式,交通,商业,城市)②开发历史③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45.生育率(出生率)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婚姻制度③生育政策④避孕技术⑤文化与宗教⑥性别结构⑦社会观念(2)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等)46.死亡率的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受教育水平④医疗卫生条件⑤宗教(2)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等)47.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自然增长②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状况48.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①资源②科技③对外开放程度④消费水平49.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①社会制度②经济形成③文化传统④科技知识⑤伦理道德(2)自然环境因素①原生环境(地形、气温、湿度、降水、土壤)②次生环境(物理、化学、生物)(3)人的遗传因素5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②土壤③水④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发展(经济收入、就业、经济布局)②交通和通信③文化教育④婚姻家庭(3)政治因素①政策②政治变革③战争51.影响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的因素①城市化和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②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③城市比农村有更多就业(机会),更高收入、更好生活水平④城市比农村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和基础设施⑤交通迅速发展,为农村人口迁移提供条件5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1)自然因素①地形地貌②河流(2)社会经济因素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53.商业区(城市分区中)形成的区位因素①大量消费人群(流动人口多)②便捷交通③历史延续54.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①历史因素②经济因素(地租高低、付租能力、交通通达性、距市中心距离)③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信仰、种族④行政因素55.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①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②城市历史③自然环境④交通56.城市内部形成不同功能区的因素①城市土地有限,各地区的交通通达度和地租差异大②各种功能活动付租能力差异大,同类活动聚集在地租相同(近)区域,产生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57.影响事物是否文化景观的因素①是否固定在地表②是否是人类创造物58.判断文化扩散的依据①是否跨过行政区界限②源地与靶地是否同属一个文化区③是否有高山、海洋、沙漠等自然隔绝障碍④是否把文化像接力棒式由近及远,由不同人完成向外扩散⑤文化通过大范围、跨越式、跳跃式由一个人向外扩散⑥使原有文化区、扩大、扩展,形成新文化区59.旅游选择的影响因素(1)主体条件①有旅游欲望②有闲暇时间③有一定经济基础条件(2)客体选择条件①旅游资源有观赏价值②交通运输条件便利③旅游地的经济距离(3)旅游方式选择①单独出游②随旅行社出游60.影响旅游业发达与否的因素(影响旅游资源大小的因素)(1)游览价值①资源的质量(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②集群状况(单独群集)③地域组合状况(非凡性,避雷同)(2)市场距离①最优吸引半径内是否有经济发达地区(3)交通位置及通达性(4)地区接待能力(5)旅游资源的环境承载力61.从全球来看,地缘冲突的影响因素①政治冲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②经济冲突(经济大国贸易摩擦、争端加剧,争夺世界经济霸权斗争加剧)③国际竞争(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恶化,南北关系紧张)④地区内部矛盾(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的矛盾与纠纷)62.地缘冲突较激烈的地区(热点地区)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资源丰富③人文地理条件(民族、宗教矛盾)④外来势力干涉63.阿以冲突的影响因素①巴勒斯坦问题②耶路撒冷问题③被占领土问题④水资源问题⑤维护自身利益,插手中东事务64.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①科技进步②跨国公司65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占优势的影响因素①制造业、金融业发达②科技基础雄厚③基础设施完善④法律制度健全⑤低价进口原燃料,高价出口制成品,高科技产品,输出资本与技术66.国家综合国力影响因素①基本实体(生存空间大小,位置优势,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②经济力量(工农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信能力,国际竞争力)③军事力量④内政和外交⑤科学和技术67.地形特点的概括①地势(高低走向倾斜起伏)②海拔③地形的种类、分布④地形的组合状况,组合结构68.河流水文特征的概括①流量②水位变化(季节、年际变化)③流速④汛期⑤含沙量⑥冰期⑦主要补给方式⑧水能⑨航运价值69.河流水系特征的概括①河流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干支流状况)④水系形状⑤河道弯直、宽窄、深浅、高低(河床特征)70.水资源不足的影响因素(缺水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①水大量蒸发与下渗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2)人为因素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大增②环境污染③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④水资源利用效率低71.修建核电站的区位因素①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②常规能源缺乏③核能能量巨大、密集,核燃料运量小,建成后,成本低,效益高④核电站建设地区适应能力强72.修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①能源需求量大②常规能源缺乏③风力较强(牧场、海岛)④风能清洁无污染,成本低73.水能丰富的影响因素①落差②流量③河流多少(支流)74.修建水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①落差大水能丰富②良好坝址,建站工程量小,投资少(口袋形)③市场:离经济发达区近,能源需求量大④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修成后,成本低、收益大、积累多,可发挥综合效益(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供水、调节气候、环境)⑤淹没情况:地处峡谷,耕地、城镇淹没少,迁移人口少75.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影响因素①地形起伏②洋流76.经济特点概括①经济发达与否,发展程度高低②经济类型③工业布局④工业结构(工业部门是否齐全)⑤农业(地位,主要部门)77.多地震的影响因素①板块边界附近②两大火山地震带上78.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①地形平坦②土壤深厚肥沃③灌溉水源充足④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79.小麦生长的影响因素①气候干旱,降水较少②地形起伏平缓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80.棉花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①地势低平②土壤呈沙性③光照充足,热量丰富④灌溉水源充足81.茶树的生长影响因素(自然因素)①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②地形为丘陵低山,有良好的排水系统③土壤呈酸性(红壤)82.甘蔗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度较高(热带草原气候有利,甘蔗生长后期为干季,晴天多,利于甘蔗生长和糖份积累)②土壤:土壤肥沃(多火山灰尘积土壤,通气、保水保肥,适宜甘蔗生长)→需肥量大,生长期长83.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①地形:各类地形均可种植②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土壤:土壤深厚肥沃④水源:有充足灌溉水源⑤大豆、玉米轮作,提高土壤肥力84.花生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①气候:亚热带、暖温带地区②地形条件:丘陵低山地区③土壤条件:沙土,通气透水性好85.甜菜生长的习性①气候:干旱地区,温凉地区生长周期短②土壤耐盐碱86.内陆湖面积萎缩的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