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教案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春到梅花山》。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美丽变化。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梅花山的景色特点。
(2)学会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法,感受春天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2)学会保护环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图片素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引出本课课题《春到梅花山》。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图片展示(1)教师展示梅花山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梅花山的景色特点。
(2)学生讨论梅花山的美丽之处,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4. 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色,写一段话描述春天的美好。
3. 家长协助检查作业,签名确认。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纪律管理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时的情感表达,是否自然、投入。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春到梅花山教案(精选7篇)
春到梅花山教案(精选7篇)春到梅花山篇1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3、简介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
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下呢?二、初读指导1、(课件播放梅花开放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课件播放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hán háiāi piàn fāxiū xī寒气还没有挨着一片散发休息huān shèng jīng yíng tòu yǒng欢乐盛开晶莹透亮涌动(2)让学生同桌互读,个别读,集体读。
5、出示长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1)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6、齐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①梅花什么时候开放?②在远处看,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③到近处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点?2、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答案,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3、指名回答问题,相机理解有关词句并指导朗读。
①"早春" "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②“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表演一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开放的梅花?(想表演的小朋友上台来,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表演盛开的梅花,并对着坐着的学生说“瞧,他们这个样子,就是一个挨着一个。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梅花山的美景。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春天和梅花。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对春天和梅花山美景的感受。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和写作等手段,创作出表达对春天和梅花喜爱的作品。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春到梅花山》描述了春天的梅花山美景,描绘了梅花的盛开和春天的气息。
课文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感人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梅花山的喜爱和赞美。
2.2 相关知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梅花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坚强和纯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提问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特征和梅花的美。
3.2 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春到梅花山》,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对春天和梅花山的喜爱和赞美。
3.3 讨论与表达: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分享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和梅花山美景的感受和想象。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创作等,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4.2 学生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创作环节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度、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春到梅花山》。
5.2 教学图片:春天的图片和梅花山的图片。
5.3 绘画材料:画纸、彩笔、水彩等。
5.4 写作材料:作文纸、铅笔、橡皮等。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步骤一:导入活动(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印象。
教师简要介绍梅花山及梅花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的好奇心。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春到梅花山》。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梅花山春天的美景。
(2)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梅花山的相关知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梅花山春天的美景。
3. 品读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2)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 实践环节(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最喜欢的梅花山景色,并说明原因。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山春天的美景。
(2)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景色,写一篇关于春天美景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
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梅花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梅花山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读写结合: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到梅花山》教案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到梅花山》。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花山的美丽景色。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梅花山的春天景色。
(2)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到梅花山》。
(2)理解课文内容,描述梅花山的春天景色。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春到梅花山》的课件或黑板。
(2)梅花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春到梅花山》。
(2)准备好笔和本子,用于记录生字词和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梅花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梅花山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春到梅花山》。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形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疑难问题。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5. 描述梅花山的春天景色:(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梅花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景色。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描述梅花山的春天景色。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梅花山春天景色的短文。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1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识字。
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设计流程:一、看图,逐步揭题1、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
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你能想带些什么?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二、认读课文,把握内容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
(出示读书要求)(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
(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
(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体验(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春到梅花山》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和赏梅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梅花的特点。
(2)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以梅花为题材,创作一幅画作或写一首小诗,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欣赏美好事物,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和赏梅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梅花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的描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梅花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4)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搜集关于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和赏梅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梅花资料。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梅花山美景。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讲解、示范。
3. 品析课文(1)学生汇报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梅花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
(3)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梅花知识。
4. 实践环节(1)学生以梅花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尝试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小诗,互相欣赏、学习。
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优秀模板4套)
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优秀模板4套)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套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春到梅花山(用绿粉笔板书“春”,用红粉笔板书“梅花”)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课题?(指名读)你读得真好,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再去南京的梅花山欣赏一番。
多媒体播放梅花山的美丽景色。
(师有感情口述第一自然段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板书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春意盎然,梅花的美丽颜色。
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
】过渡:梅花山的梅花开得美吗?你也打开课本读读第一自然段吧!二、朗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1、出示第一句: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1)指名读。
(多名)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2)“早春”是什么时候啊?天气怎样啊?现在已是早春,你感觉温度怎样?你看校园里其它的花儿都开了吗?(3) 春天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啊,堪称“报春使者”。
【此环节的设计,通过调动学生生活体验,与其它花儿的比较,体会梅花开的早。
】(4) 齐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了什么?(抓住“满山”,理解梅花的多。
)播放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满山的梅花”。
板书:满山的梅花(5) 漫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梅花,你能把满山都是梅花的景象读出来吗?读给同位小朋友听一听(抓住“早春”、“满山”等进行评价)。
过渡:满山的梅花,红的胜火,白的似雪。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出示第二句: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多媒体演示)(1) 男女生分组读,看图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体会梅花的多。
读了这句话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用上学过的词“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2) 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我们站在梅花山下,远远地看那山上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极了,真让人喜爱。
《春到梅花山》的教案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到梅花山》。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花山春天的美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归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到梅花山》。
(2)理解课文内容,描述梅花山春天的美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归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春到梅花山》,相关图片,生字词卡片。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春到梅花山》。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
(2)学生分享他们对梅花山春天美景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所学知识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描述梅花山春天的美景。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春到梅花山》的内容。
2. 家长协助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3.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朗读与背诵评价:评估学生对课文《春到梅花山》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3.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春到梅花山教案优秀
春到梅花山教案优秀春到梅花山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梅花是报春的使者,以及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春姐姐真神奇,她轻轻一吹,梅花山就醒来了。
齐读课题。
2、师生共同简介梅花山。
3、今天,我们也到梅花山去郊游,好吗?一起唱《郊游》歌。
【从儿童的童话视角出发,创设梅花山醒来了的情境,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急于想知道醒来的梅花山是什么样子。
因此,学生很快便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初读感知1、(出示梅花山的画面)我们现在来到了梅花山。
下面,请文字帮忙,带你去游览梅花山。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梅花山是个怎样的世界?3、默读课文。
思考: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梅花山的美呢?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
【此环节设计了三种形式的读:自由读、听读和默读(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学生学会默读)。
这样设计,不但让学生充分地接近文本,而且培养了学生各种读的能力,同时又体现了朗读的层次性,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比一遍要求高。
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要求面前,读书的积极性很高,又读得有趣有味,又充分感知了文本。
】三、品读感悟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梅花山的美呢?或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呢?为什么?(以下环节,以学定教,随机生成,学生交流哪处,就顺势品读哪处)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找出句子。
2、教师指导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本环节,无须教师的讲解,学生边读边思,没有什么烦琐的问题,只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舞台。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理解,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学生拥有了读的时间,说的权利,真正体现了自主阅读,实现了个性化阅读。
通过交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有了很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
《春到梅花山》教案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春到梅花山》。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特点和春天的气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春到梅花山》。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特点和春天的气息。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梅花图片或实物。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梅花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对梅花的认识。
(2)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朗读训练(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 欣赏梅花(1)学生展示自己对梅花的绘画或摄影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5. 讨论与交流(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特点和春天的气息。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梅花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的特点和春天的气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学会了欣赏自然美,培养了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培养,增强了珍惜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春到梅花山》教案及评课稿
《春到梅花山》教案及评课稿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春到梅花山》,使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和欣赏梅花的美丽,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梅花的特点、生长环境及欣赏梅花的技巧。
2. 教学难点:梅花的精神象征及其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春到梅花山》及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梅花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梅花山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梅花的特点、生长环境及欣赏梅花的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梅花,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梅花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 拓展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梅花的分布特点及保护措施,提高自然科学素养。
评课稿:本节课教师以美丽的梅花山景色为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课文学习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环节,教师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亲身感受梅花的美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本节课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但在拓展作业部分,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梅花保护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六、教学反思在这一章节中,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
《春到梅花山》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春到梅花山》的基本内容,了解梅花山的地理位置、梅花的特点以及春天的变化。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性。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春到梅花山》的基本内容,了解梅花山的地理位置、梅花的特点以及春天的变化。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梅花山的地理位置、梅花的特点以及春天的变化。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准备课文《春到梅花山》的相关材料,包括课文文本、图片、视频等。
4.2 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梅花山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 讲授新课教师详细讲解课文《春到梅花山》,使学生了解梅花山的地理位置、梅花的特点以及春天的变化。
5.3 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5.5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和思考。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6.2 作业评价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组织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梅花山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梅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
7.2 举办主题活动教师可以举办以春天和梅花为主题的活动,如绘画、摄影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品种及观赏价值;(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提高学生摄影技巧,学会捕捉美好瞬间。
2.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梅花山,观察梅花的生长状况;(2)引导学生运用摄影技巧记录梅花山的美丽景色;(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2)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梅花精神;(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梅花简介(1)梅花的生长习性和品种;(2)梅花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2. 第二课时:摄影技巧入门(1)摄影基本知识;(2)摄影构图技巧;(3)摄影用光技巧。
3. 第三课时:实地考察梅花山(1)组织学生前往梅花山,观察梅花的生长状况;(2)引导学生运用摄影技巧记录梅花山的美丽景色;(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4. 第四课时:摄影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摄影作品;(2)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第五课时:梅花精神传承(1)学习梅花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3)分享心得体会,传承梅花精神。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材;2. 设备:摄影器材、投影仪、白板等;3. 材料:梅花图片、摄影作品等;4. 场地:梅花山、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梅花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2. 授课:讲解梅花的生长习性、品种和观赏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精神;3. 实践: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梅花山,运用摄影技巧记录美丽景色;4. 展示:学生展示摄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5. 总结:引导学生学习梅花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传承民族文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摄影作品的质量和创意;2. 学生对梅花生长习性、品种和观赏价值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梅花精神的理解和体会;4. 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篇一: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春到梅花山教学过程:一、导入1、春天到来,百花盛开,使我们稳步迎着春风、洗澡着美好的阳光荣登这美丽地梅花山吧!2只有读准这些词语的小朋友,才能顺利进入梅花山哦!快快快,我们一起来读吧!早春寒气报春挨着满山一朵一朵温润晶莹剔透片片彩云散发出香气生:指名分行读,开火车读生:齐读词语师:适时评价、正音。
4、通过上节课的自学,谁能够说大家课文主要写下了谁春至梅花山干什么?出具句式:春天,(谁)至梅花山(干什么)。
生1:人们春到梅花山看梅花。
生2:人们春至梅花山观赏梅花。
生3:人们春到梅花山赏梅。
【你真是可以读书的孩子,把长长的文章念了短短的一句话】二、学习新课。
1、过渡阶段语:就要我们也跟随着人们的步伐步入梅花山共同赏梅吧!出示画面(梅花山上各种梅花的照片)2师:梅花山上盛开了五颜六色的梅花,你能够用哪些词语去形容这些梅花?生1:美丽的梅花生2:漂亮的梅花生3:五颜六色的梅花【评价孩子的答案,需拔高,如:你是从数量的角度来说的,你是从颜色的角度来说的等等】3、师:你们眼中的梅花可以秀色,想要看一看大作者就是如何通过语言将梅花的美丽整体表现出的吗?我们先来看这句出示句子: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自己念,王莎莎念,大老师孙玉。
(哪位小朋友说实话试试?)【通过你的朗诵,老师也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师:可是老师也不知道梅花到底美在哪里,你能把美的词语找出来吗?a、颜色美:片片彩云生1:盛开的梅花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非常好看。
出具“像是蓝天下片片彩云”的图片,鼓励孩子看看图。
(你见过“片片彩云”吗,我们一起来观赏图片吧)师:是啊,它们有的红艳艳的,有的粉嘟嘟的,有的金灿灿的,远远望去,可不就像是片片彩云。
我都忍不住想要回头再读读作者笔下美丽的句子了,你们想吗(指名读)b、数量美:你紧挨我,我紧挨你(这说明了什么呢)(数量很多)什么样的靠着才叫做紧挨呢?请中间四位同学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什么叫“挨着”(哦,原来这样紧紧地靠在一起就是“挨着”啊)出具:荷花池的图片瞧,“满池的荷叶,(),(),亲密极了。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和欣赏梅花的美。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通过观察梅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梅花,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诗词、绘画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梅花的基本知识:梅花的生长特点、品种、花期等。
2. 梅花的美学价值:欣赏梅花的美,学习梅花的精神。
3. 实地观察梅花:组织学生到梅花山实地观察,记录梅花的生长状况。
4. 创作与展示:学生运用诗词、绘画等表现手法,创作与梅花相关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梅花的基本知识、美学价值以及实地观察梅花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诗词、绘画等表现手法创作与梅花相关的作品。
1. 讲授法:讲解梅花的基本知识和美学价值。
2. 实践法: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梅花,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3. 创作法:引导学生运用诗词、绘画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梅花的基本知识资料、实地观察梅花的相关设备(如望远镜、画具等)。
2. 教学场地:教室、梅花山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梅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梅花的生长特点、品种、花期等基本知识。
3.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前往梅花山,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形态、颜色、香气等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 欣赏梅花的美: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探讨梅花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5. 创作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诗词创作或绘画,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点评。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金奖教案
填空练习。
“像”字说话训练。
有感情地读课文。
巩固昨天学习的内容
20分钟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偏旁组字。
朗读课文。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反思与重建: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4、春到梅花山
学校
觅渡桥小学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4春到梅花山
教时
三教时
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春到梅花山》教案:感悟诗词魅力阅读策略
一、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阅读不同诗歌的注解和诗人的介绍,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2、启发性提问:在学生阅读注解和诗人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3、课堂讲解: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进行课堂讲解,着重讲解诗歌的结构、词汇和意义等方面。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背景和意义2、诗歌的结构和韵律3、阅读诗歌的策略和方法三、教学难点1、诗歌的韵律和语言难度较大2、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弱,需要进行启发性教学3、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本的主题和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分组阅读(2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个小组分别阅读不同诗歌的注解和诗人介绍。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解和诗人介绍,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3、策略性阅读(25分钟)教师讲解阅读诗歌的策略和方法,包括重点词汇的理解、结构和韵律的分析以及情感体验和联想等方面。
4、诗词韵律分析(20分钟)教师分别讲解每个小组阅读的诗歌,在语言、韵律、结构等方面进行剖析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5、情感交流(10分钟)学生在了解诗歌的背景、意义并根据诗词韵律分析之后,可以自然地产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联想和体验。
教师通过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思考,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5分钟)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诗歌的背景、意义和韵律等方面,强调阅读诗歌的策略和方法,并提出一些阅读建议。
五、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根据总结发表诗歌阅读心得体会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交流和体验4、学生课后完成阅读习作六、教学参考[1]《唐诗三百首》[2]中国古诗词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到梅花山》
通州区五总小学葛燕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
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
2.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梅花图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感知,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为主要任务,融识字学词于读书活动之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读书中学习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教师板书:梅春到花山(学生仔细看老师写字,相机指导)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让学生齐读)
二、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多媒体出示词语。
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挨着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散发清香
报春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
三、精读课文,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1、过渡:春姐姐还带来许多漂亮的梅花图片,谁学得好,读得好,就奖励给他,(出示图片)漂亮吗?那就加油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
(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3、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姐姐的脚步,边赏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
(播放舒缓的音乐、师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那刚才老师读的是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
1、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是什么时候?气候怎么样?读读整句话。
现在已进入春天的第二个月,今年春节刚过,还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那时已经立春了,春天刚到,人们还穿着毛衣、棉袄,天气还很冷。
就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梅花就开了,山上山下,左左右右,都是梅花。
(出示图片:雪中盛开的梅花),看到了吗?梅花是不怕冷的。
再读这句话,读出梅花不怕冷的精神来。
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3)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
)
教师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
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
(“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看图片,满山盛开的梅花)
板书:满山的梅花
(4)教师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
谁来读读这句话?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读第2句,说说梅花山上梅花开放是怎样的景象?
(1)交流学习所得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自由读。
“你、我”都指什么?“挨”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做个动作告诉大家?(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体会到梅花的多。
)
(3)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
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什么?
(4)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
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有粉的、白的、红的,就像天空中飘来的彩云,好看极了。
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
(5)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仿佛看见了一朵朵、密密麻麻的梅花。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
(出示一枝梅花特写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
(3)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
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
(4)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5)教师与学生赛读,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
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如果是你在梅花山上,你会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5、是啊,梅花山花多,人多,看花的人个个笑逐颜开,欢呼声、赞叹声连连不断,照相的、摄影的到处都是,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此时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书:欢乐的海洋)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跟随春姐姐来到了梅花山,欣赏到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让我们听着美妙的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读全文)其实梅花从古到今,有很多的文人都写诗词赞美梅花,课后同学们收集一些,好好读一读。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练习写好本课生字。
3、积累好词好句,用“_____喜爱_____。
”练习说话。
4、拓展学习,画梅花,赞梅花,唱梅花。
教学过程:(略)
(出示幻灯片,“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
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
花的人流,有的在___,有的在___,还有的在___,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生试着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