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对外贸易知识点归纳总结

对外贸易知识点归纳总结

对外贸易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贸易类型1.货物贸易货物贸易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以货物为主要交易对象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

货物贸易可以分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种。

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产品卖给外国,进口贸易是指从外国进口产品到本国。

2.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通过服务的方式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包括金融、信息、文化、娱乐、健康、教育、旅游等各个领域的服务。

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出口服务和进口服务两种。

3.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全资企业、合资企业,或与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形式进行的投资活动。

4.技术贸易技术贸易是指通过技术输出、技术引进、技术合作等方式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

技术贸易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

技术贸易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形式。

5.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包括B2B、B2C、C2C等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贸易。

二、贸易方式1.一般贸易一般贸易是指进出口商品不受特殊限制,按照一般的贸易规则和程序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2.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指利用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地进行商品的生产、加工和装配,再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进出口贸易活动。

3.转口贸易转口贸易是指进口商品未进入国内市场,而是在境内再次出口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主要通过外贸公司或者贸易商进行。

4.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直接投资或者建立企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商业活动。

5.再出口贸易再出口贸易是指购买进口商品,再将其再次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

再出口交易一般由外贸公司、外包装、外加工企业或者批发贸易商进行。

6.条约贸易条约贸易是指遵循单一特定国际贸易协定和规则进行进出口贸易活动。

7.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包括B2B、B2C、C2C等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符一洋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

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

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

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5、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笔记第一讲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何谓对外贸易1.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总和;一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对外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

2.对外贸易的基础或传统内涵: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活动3.对外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易货贸易,记账贸易,转口(港澳)贸易,边境贸易4.两种基本状态:外贸顺差;外贸逆差5.直接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大化,获得商品与服务价值增值。

6.中国对外贸易三大支柱:商品贸易(货物),服务贸易,技术贸易7.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贸额/GDP=?越大说明外贸依存度越大,对外贸易的贡献越大,风险越大二.历史回顾1. 旧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征决定了旧中国的对外贸易性质是半殖民地性质特征:(a)旧中国的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控制和垄断(协定关税)(b)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料、倾销商品的需要(c)贸易对象集中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d)长期的入超和不等价交换2. 新中国成立后(a) 没收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b) 建立国营的对外贸易企业(c) 改造私营进出口业从三面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片面追求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一.国民经济恢复与重建时期的对外贸易(1950-1957)1.新中国的对外贸易起点水平很低旧中国的对外贸易不但规模小,而且连年逆差1950年全国外贸总额恢复到11.3亿美元1957年达到31亿美元并实现顺差2.商品结构出口商品: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产品:工业原料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3.贸易伙伴(贸易地理方向):苏联占对外贸易总额的57.7%东欧社会主义国家4.贸易方式以易货贸易和港澳转口贸易为主5.贸易作用“互通有无”—以我所有,换我所无,调剂余缺如何分析国家外贸:对外贸易总额、规模、结构、方式、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地理方向)、进出口盈余二.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对外贸易(1958-1977)“三起三落”三个特点:1.发展极不稳定2.停滞性3.抑制性(人为因素)1960年后与苏联不再合作其中,1973年开始出口石油,同年外汇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从1975年起,石油成为出口外汇最多的商品.三.改革开放以后(1978-1988)1.长期僵化的对外贸易体制开始松动,外贸取得较快发展2.1978年:突破200亿美元1988年:突破1000亿美元3.外贸商品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主要地位4.这一时期进口贸易增长过快,贸易失衡,造成巨大的出口创汇压力,外汇缺口巨大四.90年代初(1988-1995)1.对外贸易进出口失衡状况得到完全改观,逆差变顺差;外贸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出口商品中,工业品比重上升2.1995年:实现机电产品出口替代传统纺织品出口居出口贸易首位3.90年代初的主要问题(1)外贸经营仍然是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即:高投入低产出拼价格(2)外贸出口商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3)外贸市场结构仍存在过度集中或不够多元化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五.“十五”期间(2001-2005)1.进出口增长较快,确立贸易大国地位2.进出口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外贸结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六.2006年1.保持了近几年快速增长的态势2.外贸顺差继续扩大,但进出口增速差距减小3.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受到一定抑制4.初级产品进口比重增加;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平均水平,进出口均大幅增加。

高三对外贸易的知识点

高三对外贸易的知识点

高三对外贸易的知识点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贸易成为了各个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对外贸易的知识点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内容,更是一个了解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窗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高三学生应该了解的对外贸易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对外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劳务或其他方式进行经济交流的活动。

它有三个基本原则:互利互惠、平等互利和自由便利。

互利互惠是指各方通过贸易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平等互利是指各个国家在贸易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自由便利是指贸易应该在合理、公平的基础上自由进行,并且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来解决贸易矛盾和争端。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跨境投资。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买卖商品的活动,是对外贸易中最主要的形式。

服务贸易是指各国之间提供和使用服务的交换,如旅游、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

跨境投资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形式。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等。

此外,贸易政策和贸易壁垒也对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配额政策、汇率政策等,而贸易壁垒则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救济措施等。

这些政策和壁垒的变化会对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国际贸易组织和协议。

国际贸易组织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多边合作而成立的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些组织通过制定和推行贸易规则,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合作。

同时,还存在一些区域贸易协定,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这些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贸易壁垒,促进了地区内贸易的发展。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些对外贸易相关的概念和指标。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讲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讲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讲解中国是一个以出口驱动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政策和运作机制的理论系统性讲解。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定义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活动。

中国对外贸易的定义主要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出口是指中国将商品和服务卖给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是指中国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中国对外贸易的范围广泛,包括农产品、工业品、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

在古代,中国的丝绸、陶瓷和茶叶等产品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世界各地。

然而,在20世纪初期,由于中国的国内政治动荡和外部侵略,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干扰。

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开放政策,推动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中国开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出口和进口贸易逐渐增加。

此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了重要的全球贸易参与者,对外贸易规模逐年增长。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首先,对外贸易使中国能够利用自身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通过对外贸易,中国能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次,对外贸易可以为中国带来外汇收入。

出口贸易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保障。

同时,外汇收入还可以用于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中国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再次,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中国能够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自身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调整,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最后,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

《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研究》读书笔记模板

《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研究》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第一节选题背 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 研究综述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制度对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制度创新对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 三关于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 四关于对外贸易制度创新路径及对策的研究
第二节产权理论
第一节制度变迁理 论
第三节交易费用理 论
第一节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 二制度变迁 三制度与对外贸易
第四节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过度追求利益 二过于依靠劳动力优势 三国际环境的变化 四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第一节理论综述与变 量选择
第二节研究假设与样 本选择
第三节实证结果与分 析
第四节结论
第一节理论综述与变量选择
一理论综述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一变量设置 二样本的选取 三多元回归数理模型构建与求解
第三节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对外贸易制度对贸易总量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二对外贸易制度对贸易地区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三对外贸易制度对主要贸易国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四对外贸易制度对主要产品类别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第一节国外对 外贸易制度
第二节国外对 外贸易制度的 启示
第一节国外对外贸易制度
一美国对外贸易制度 二日本对外贸易制度 三德国对外贸易制度
第二节产权理论
一产权的内涵 二产权的形式 三产权的功能 四产权与对外贸易费用的形式 三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四交易费用与对外贸易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变迁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的现状
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二节国外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一美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二日本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三德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中国对外贸易讲稿

中国对外贸易讲稿

中国对外贸易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产生、性质和特点一、《中国对外贸易》的产生新中国建国初期开设,当时名为《中苏对外贸易原理》50年代中期,改名为《社会主义阵营对外贸易》(社会主义阵营包括前苏联、东欧八国: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以及中国、朝鲜、蒙古、越南)60年代先后改名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理论》、《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文革”合并到《中国对外贸易基础知识》80年后名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概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2000年定名为《中国对外贸易》二、《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外贸专业基础课,外贸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综合性从原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可见该课程综合概括论述中国对外贸易各方面的情况,从理论、政策、法规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宏观到微观都予以概括。

2、政策性从原名《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可见该课程对中国外贸政策的重视。

3、实践性该课程性质决定其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本课程的内容与研究对象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和基本特征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三、中国对外贸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四、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五、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六、中国对外贸易价格七、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关系八、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九、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与世界贸易第二章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课时:2课时重点掌握内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建立一、旧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征(一)、性质——半殖民地(二)、主要特征1、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控制和垄断帝国主义列强于1843年取得了协定关税特权,1845年起又侵占了中国海关的行政管理权。

至1913年,各通商口岸的外商增到处3805家,完全控制了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外汇、金融、航运、保险、商检等有关事业。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符一洋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

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

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

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重点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开放以来最为重要的支柱之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开放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下面将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重要影响因素及政策举措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发展历程:1.第一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初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贸易方式都比较有限。

主要是以出口商品为主,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上。

同时,中国采取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与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

2.第二个阶段:1992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推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加速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使得中国的贸易政策更加开放。

3.第三个阶段:2001年至今,这一阶段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当前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大幅度增长。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主要是由于中国加入WTO之后,出口市场扩大,企业国际化水平提高等原因。

二、重要影响因素: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包括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等。

例如,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贸易壁垒的打破等都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规模大幅度增长。

3.国内产业结构:国内产业结构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

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三、政策举措:1.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例如减免关税、扩大出口退税范围等。

同时,中国还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来促进贸易自由化。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中国对外贸易概括》读后感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所以对本书的阅读,增加了我对专业,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等多方面的了解。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而国际贸易也有其分类。

可按商品流向、商品形态、是否有第三国直接参加、按清偿工具、按统计标准分为不同的几类贸易形式。

当社会分工逐渐扩大并产生了国家,加上各国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际间交换的剩余产品时,国际贸易便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存在的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国际商品交换也只是局部现象,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航海业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越发紧密,促使了世界各国商品的流通,丰富了贸易商品的品种,各国生产力越发强大,社会分工也扩大开来。

国际贸易在这些条件下得以繁荣发展。

而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第二商品的结构上的变化,高技术产品增长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各种各样先进商品的发展,世界的等等变化促使了国际间的贸易等各方面发展。

在线等。

关于贸易,或者商务的英文读书笔记。

商务英语笔记小抄分享(三)作者:未知文章来源:SZ-BOC 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9-6 6:59:131.Foroverseasdeliverieswehavetorequestthatyouobtainalette rofcreditfromabank.关于对外交货,我方要求贵方应从往来银行获取信用证。

2.Withregardtotermsofpayment,weregretbeingunabletoacce ptdocumentsagainstpayment.关于支付方式,我方歉难接受付款交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讲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讲解

外商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外资在促进我国资本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尽管外资在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资金来源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除国内贷款、自筹资金 外的重要来源。2001年-2010年,外商直接 投资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超过138000 亿元的资金,在规模和比重上与国家预算内 资金不相上下。
入世十年外资全面融入中国经济体系
从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看,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了对华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亚洲、欧盟、美国 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亚洲地区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2001-2010 年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及其它投资金额共 4700.38亿美元,占我国十年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的67%。 十年来,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英属 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开曼 群岛、德国和英国。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 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0%以上。香港一直占据着中国利用 外资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一、对外贸易规模 对外贸易规模是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总量上的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对外贸易规模及其 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与位次有以下四个特点:

改革开放前后对外贸易总额两重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从实际使用外商投资规模看,2001-2010年,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累计346756个, 合同金额达到11662.2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 商直接投资金额由2001年的468.78亿美元增 长至2010年的1057.3亿美元,增长了 125.54%。 十年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7000.25亿 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考点

中国对外贸易考点

中国对外贸易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外进行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活动。

中国对外贸易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贸易政策:了解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等,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

2. 国际贸易实务:掌握进出口合同的起草、履行和管理,以及海关报关、货物检验、保险、结算等方面的操作流程。

3. 国际支付方式:了解信用证、汇票、托收、电汇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流程。

4. 国际物流管理:了解国际贸易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货物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方面的操作流程。

5.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了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政治风险等方面的风险管理方法。

以上是中国对外贸易考点的一些方面,具体考试内容和题型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和地区的考试要求略有不同,需要以当年的考试通知为准。

中国对外贸易第一章资料讲解

中国对外贸易第一章资料讲解

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经贸发展概述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一起构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个轮子。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1、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掌握三个时间点(1)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

(1980年6月)(2)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1981年11月)(3)写入宪法,作为基本国策最终确立。

(1982年12月)2、对外开放政策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此处主要掌握狭义的概念狭义: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3、对外开放政策的对象。

对外开放是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开放:4、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1)主要内容包括:A、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B.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C.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D.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E.发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F.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

(2)最主要内容包括:其中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这三项是对外开放政策的最主要内容。

(3)最根本内容指:而上述三项内容中,发展出口贸易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物质基础,因此,它是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根本内容。

(单选):(),邓小平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公之于世。

A 1978年12月B 1980年6月C 1980年12月D 1982年12月(单选):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根本内容是:A.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B.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C.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D.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答案:A二、对外开放格局1、对外开放的主要策略: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向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知识点

中国对外贸易知识点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1.国家垄断对外贸易2.贸易方式长期以¡°朝贡¡±贸易为主3.中国特有的进出口商品结构4.制约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1.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垄断。

2.商品结构畸形。

3.贸易对象单一。

4.长期贸易逆差和不等价交换。

我国对外贸易的地位1.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2.世界外贸强国的特征3 我国与世界外贸强国的差距4.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含义是: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现代化,在经济上尽快赶超发达国家水平。

对外开放的内容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也发展对外的技术输出;3.利用外资,同时也努力发展中国对外的直接投资;4.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和互利合作;5.建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的开放和西部大开发。

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1 、赋予广东、福建两省以特殊政策2、建立经济特区3、开放沿海港口城市4、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5、开发上海浦东新区*两个大局的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亚当斯密: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

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率高、成本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率低、成本高,处于劣势的产品。

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由于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存在着差异。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一、对外贸易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定义:对外贸易是指国内居民与外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一种经济活动。

2.发展历程:中国对外贸易始于古代,由丝绸之路发展为现代对外贸易系统。

中国对外贸易在开放政策下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特点1.出口贸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电子设备、服装和家具等。

外贸出口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2.进口贸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进口主要以原材料和中高端产品为主,如石油、铁矿石、机械设备等。

进口对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和消费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3.贸易伙伴: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东盟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1.外贸政策:中国实行一系列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包括贸易便利化、出口退税、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倡议等。

2.关税政策:中国逐步降低关税水平,鼓励进口和提高消费水平,促进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高水平开放。

3.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需要采取一些贸易救济措施和应对贸易摩擦的政策。

四、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挑战1.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出口和进口的增长促进了国内生产和就业。

2.影响产业结构:依靠对外贸易,中国逐渐发展为制造业强国,但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国内中高端产品不足等问题。

3.贸易不平衡: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仍然偏向出口,进口依赖度相对较低,导致对外贸易不平衡。

4.国际竞争:外部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在提高贸易竞争力和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5.双边和多边贸易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体系的规则制定和,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合作。

总之,中国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概念、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以及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经典笔记(doc 19页)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经典笔记(doc 19页)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经典笔记(doc 19页)题型:名词解释,不定项选择,计算,简答,论述。

第一章第3,4节中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交换货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或地区)角度来看,从事的是转口贸易。

区分转口贸易(合同关系经由第三国)、过境贸易(运输经由第三国)。

转口贸易中的运输问题与支付问题:可以直接运输,也可间接运输。

支付可采用对背信用证。

(二)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1、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贸易;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贸易。

2、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的货物均计为进口贸易;凡是通过海关出口的货物均计为出口贸易。

(三)对外贸易额(值)与对外贸易量1、对外贸易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其他国家(地区)进出口的货物贸易额、服务贸易额或货物和服务贸易之和。

(如未作说明,一般指货物贸易额)2、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之和(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相加),或者进口总额之和。

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指明一国出口货物的去向和进口货物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与一国国民经济或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系数)的三个公式(1)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内)生产总值之比。

反映了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

(2)出口系数是指一国出口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出口贸易对其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复习点总结1.新中国成立前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2.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通过没收对外贸易中官僚资本、建立过硬对外贸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等三个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对外贸易。

3.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支柱力量。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过新宪法。

*对外开放政策--P54.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1)容易引起贸易摩擦(2)加大了人民币值的压力(3)增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4)出口产品竞争力单一、利润薄(5)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5.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答:(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支援国内市场(3)提高科学技术水平(4)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5)增加外汇储备(6)扩大社会就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8)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6.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原因:答:(1)低成本优势;极度富裕的劳动要素禀赋(2)鼓励出口措施(3)限制进口的政策(4)西方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5)汇率低估(6)外贸环境改善(加入WTO)7.“六五”计划——(1981-1985)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特产品;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1986-1990)内容:提出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1)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中国的对外贸易》(汉英对照白皮书2011)要点

《中国的对外贸易》(汉英对照白皮书2011)要点

中国的对外贸易China’s Foreign Trad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1年12月北京December 2011, Beijing目录Contents前言Foreword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I. Historic Progress in China’s Foreign Trade二、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II. Reform of and Improvements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System三、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III.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Contributes to the World Economy四、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增长IV. Promoting Basically Balanced Growth of Foreign Trade五、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V. Constructing All-round Economic and Trade Partnerships with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六、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VI.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结束语Conclusion前言Foreword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

经过多年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国也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

第十七章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十七章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十七章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快与慢深受着对外贸易体制的约束。

本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与特点以及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第一节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跌宕起伏。

总体来看,前三十年受旧体制的限制,外贸发展相对迟缓,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发展较快。

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的增长。

一、中国外贸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占世界人口20%多的中国,外贸出口额在新中国建国之后的30多年中曾经长期只占全世界外贸出口总额的1-2%,在100多个国家中长期徘徊在第20名左右。

这一落后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建国之初的1950年,中国的出口额只有5.52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仅为0.91%,在各国出口额排行榜上排在第26位。

1959年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外贸发展最好的一年,出口额为22.61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95%,在各国出口额排行榜上大幅上升到第12位。

1976年是“文革”结束的一年,是中国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一年,也是中国外贸发展最差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的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仅为0.69%,在各国出口额排行榜上大幅跌落到第12位。

这种外贸发展的被动局面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得到扭转。

但是直到1993年,中国的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25%,才超过了1959年达到的高度;在各国出口额排行榜上也由1959年的第12位上升到1993年的第11位。

此后,中国外贸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2000年出口额达到2492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3.9%,在各国出口额排行榜上又上升到了第7位。

2003年出口额达到4383.7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5.58%,在各国出口额排行榜上进一步上升到了第4位。

近几年中国出口增长异常迅猛,2004年甩下日本,2007年又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外贸出口国。

就发展趋势看,2008年很可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出口国。

二、中国外贸近些年的发展概况(一)进出口额与增长速度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符一洋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

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

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

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5、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首先,全球化扩大了各国市场对外的开放,增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往来,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其次,全球化使各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最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的竞争,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

2、推动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空前的激烈竞争,各国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规避市场风险,将不同程度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一些地域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推进经济一体化,形成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三大区域性贸易联盟。

3、增大了全球经济风险。

由于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大,经济上“互动效应”以及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急剧增强,而现有的国际风险管理机制和能力又不足以控制危机的产生和扩散,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蕴含着极大地风险。

4、加剧了世界经济法阵的不平衡,加速了两极分化。

当前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一些国家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中不断发展壮大或则变得更加强大;另一些国家则有可能变得越来越落后,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世界经济的两极化越来越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时间比较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还未充分发掘出来,参与国际经济生活的历程还比较短。

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可以概括为“出口创汇激励模式”,即在政府鼓励多创汇的政策下,外贸主体不已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已创汇最大化为目标,从而形成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竞相出口的模式。

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贸易大国主要是指贸易规模大,而贸易强国不仅是贸易规模大,而且贸易结构合理、发展后劲足。

中国是贸易大国主要表现在:1、进出口贸易总额跻身世界前列。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0.78%到2000年的4.6%,其中进出口额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4.3%和5%。

2、中国国内市场容量和出口供给能力空前增大。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供给者,是世界第四大纺织品出口国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是鞋类、普通家用电器、自行车、手表等世界性生产和出口的大国。

3、中国的进出口意向开始左右某些重要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如近年来我国的进口举动曾多次引起某些初级原材料和农产品的国际价格波动;在出口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左右此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而贸易强国,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1、经济高度发达。

作为经济强国,在经济、技术和资本方面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高,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成为贸易强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2、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影响力强,辐射面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方向。

3、通过国际分工,贸易强国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技术的竞争优势,在质量上和技术上始终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4、对外开放程度大。

其主要标志是:一、平均关税率低;二、市场开放范围大,贸易强国不仅商品市场而且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对外开放,对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入与流出的限制性规定少。

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1、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品方面的竞争优势不大。

从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弱,在山品出口构成方面,中国主要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处于劣势。

2、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

长期以来中国的毛衣条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出口换汇成本高昂。

一是由于国际商场上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在初级产品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二是即使同类产品,由于质量差,档次低,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也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三是在制成品的出口构成上,主要通过劳动力优势和价格优势扩大出口规模,以价取胜,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较少。

3、资本流出规模较少,在国际融资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4、对外开放程度较小。

中国对外开放时间晚,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边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

对外贸易规则和只需不规范、不统一,也影响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5、对外贸易增长的波动性没事中国不是贸易强国的有一重要特性。

贸易强国多年对外贸易基本处于稳定的增长状态,而且在世界贸易前列的位置也很少变化。

而中国对外买一这些年也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增长很不稳定,波动性大。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想当长的时期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和国家外汇储备的提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压力,国际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已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具体来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主要有以下特点:1对华出口商品反倾销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和机械闹钟的反倾销指控,拉开了各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序幕。

其特点如下:一、对华反倾销在国际反倾销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我国现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指控对象;二、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三、反倾销税率逐年增加,各国进口商进口我国商品面临的税赋风险急速上升,使我国出口企业难以巩固和扩大良好的合作伙伴。

2、出了加强对化实施反倾销打击外,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来势凶猛。

自从加拿大首先发起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的措施以来,对华出口实施反补贴已达3起,虽然与对华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数量比起来不是很多,但其负面的影响效应不可忽视。

3、危害性日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主要从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品竞争力两个途径来体现:一。

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技术、环保或劳工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A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B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及时达到或适应C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二,为达到相关标准而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某些技术性壁垒虽然尚未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但企业为满足较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必须经行大量的设备与人力投入,改善经营灌流,加速技术进步。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在跨越技术性壁垒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削弱了出口竞争力。

在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中。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尤为突出。

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中美贸易双边发展与美中贸易逆差问题。

现实中,中美贸易发展离不开中美两国贸易政策的改革和协调。

入世后,美国虽然不再能够自由地采取单边贸易制裁来威胁中国,许多贸易争端将在WTO的框架下得到解决。

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制约,是的中国在一些领域内可能暂时很难满足WTO贸易标准,导致了WTO框架下中美新的贸易问题。

04年美方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达1619.4亿美元,占美国商品贸易总逆差的24.3%,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由此贸易逆差问题,成了美中贸易摩擦和冲突的核心问题。

2、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中美贸易统计差异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另一重要原因。

美国使用原产地原则吧经由香港特区转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都统计为美国从华进口,而中国使用目的地原则从中国对美出口中排出有香港特区转口到美国的产品,特别是对于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统计往往存在加大的误差。

3、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拔起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的同时,也将其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中国。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美资企业,这样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逆差转移效应、贸易替代效应和贸易创造相应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

4、货币汇率操控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2004)年在给美国国会报告中称,过去几年内,美国对世界货币高估是造成贸易逆差恶化的主要因素,而人民币兑美元低估更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一份核心因素。

但是2003年12月8日,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纽约却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结构性、转移性和互补性的,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