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如图所示,P、M、N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其中M、N在同一条电场线上,AB是过M点与电场线垂直的直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在M点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其在N点受到的静电力
B.将负电荷从M点移到N点再移到P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M、N两点电场强度相等,所以M点电势等于N点电势
D.M、N两点间电势差大于M、P两点间电势差
第(2)题
如图,梦天实验舱从圆轨道I先变轨到椭圆轨道II,再变轨到圆轨道III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
它在圆轨道I和III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周期分别为、,加速度分别为、,机械能分别为、。
则()
A.B.
C.D.
第(3)题
甲、乙两列机械波在同一种介质中沿x轴相向传播,甲波源位于O点,乙波源位于x=8m处,两波源均沿y轴方向振动。
在t=0时刻甲形成的波形如图(a)所示,此时乙波源开始振动,其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乙波的传播速度,质
点P的平衡位置处于x=5m处,若两波源一直振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波的波长为2m
B.质点P为振动的减弱点
C.在t=1.5s时,质点P开始振动
D.在t=2s时,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振动
第(4)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A上放有质量为2m的木块C,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块C迅速移开,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木块C移开的瞬间( )
A.木块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迅速变为2mg
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
C.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弹簧的弹性势能立即减小
第(5)题
某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B.C.D.
第(6)题
如图所示,一宽度为L的光滑导轨与水平面成α角,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导轨上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电阻不计。
一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从导轨顶端由静止释放,设导轨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将做匀加速运动
B.释放的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g cosα
C.金属棒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D.金属棒下滑相等距离的时间内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荷量越来越多
第(7)题
如图所示,电源内阻等于灯泡的电阻,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某位置时,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灯泡L正常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该位置向a端滑动,则()
A.灯泡将变亮,R中有电流流过,方向竖直向上
B.液滴带正电,在滑片滑动过程中液滴将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C.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输出功率也增大
D.滑片滑动过程中,带电液滴电势能将减小
第(8)题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
A.前4秒内,质点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B.前内质点的位移是2m
C.第内质点的位移是D.前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倾斜平行固定,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导轨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
导轨处于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中。
一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为L的金属棒垂直跨放在导轨上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
金属棒从导轨下端附近的M处以初速度沿导轨向上运动,经时间t到达最高处N,再经一定时间返回M处,金属棒返回M时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导轨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与M之间的距离为
B .金属棒从M 到N 的过程中,流过金属棒横截面的电量为
C
.金属棒从M 到N 再到M 整个过程中,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D .金属棒从N 返回M 的时间为
第(2)题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
酒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表中“反应距离”是指“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
假设汽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制动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速度/反应距离制动距离正常酒后正常酒后
157.515.022.530.0
A .若汽车的初速度增加一倍,制动距离也增加一倍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D .若驾驶员酒后以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处有险情,则不能安全停车
第(3)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不仅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也可以
B .岩盐是立方体结构,粉碎后的岩盐不再是晶体
C .地球大气的各种气体分子中氢分子质量小,其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挣脱地球吸引而逃逸,因此大气中氢含量相对较少
D .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只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
E .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第(4)题
如图1所示,两根相距为L 的长直光滑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间连接阻值为R 的电阻,质量为m 的金属杆垂直于导轨放置并与两导轨接触良好。
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金属杆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与速率平方的关系如图2所示。
若不计金属杆和导轨的电阻,则( )
A .金属杆的加速度大小为
B .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与速率成反比
C .金属杆在处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D .速率从增大到的过程中,金属杆的位移大小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一传送带装置模型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底端经一长度可以忽略的光滑圆弧与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相连接,传送带的速度恒为,方向水平向左(逆时针转动)。
质量的物体从高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与斜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又会回到斜面上。
已知
,,g 取。
求:
(1)物体第一次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和所用时间;
(2)物体在传送带上第一次速度为0时到传送带A 端的距离。
第(2)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右端与半径为R=0.5m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的内侧相切于Q点,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将质量为m=0.2kg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P点,小物块随传送带向右运动,经Q点后恰好能冲上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N。
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取g=10m/s2
(1)求传送带的最小转动速率v0.
(2)若传送带PQ之间的长度为4m,传送带以(1)中的最小速率v0转动,求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及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的功W。
第(3)题
如图所示,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放在高度h=5.0m的直杆的顶端,一颗质量的子弹以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击中小球,并穿过球心,小球落地处离杆的距离。
取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和落地瞬间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
(2)子弹落地处离杆的距离;
(3)子弹穿过小球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第(4)题
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密闭容器内封闭有压强为的空气,现用抽气筒缓慢从容器底部的阀门处(只出不进)抽气两次。
已知
抽气筒每次抽出空气的体积为容器容积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1)容器内剩余空气的压强p;
(2)容器内剩余空气和抽出空气的质量之比k。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某幼儿园欲建造一个滑梯,根据空地大小和安全需要,对制作滑梯的板材与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一定要求。
小明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板材与儿童裤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他先取一种板材水平固定在桌面上,物块(用儿童裤料包裹)受重物的牵引在板材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细绳始终与桌面平行。
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板材上,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记录了物块的运动的情况。
(1)图丙为小明同学选取重物落地后的一段纸带,1、2、3、4、5是他选取的5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的测量结果,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利用纸带测得的数据可求出打第2个计数
点的速度大小为___m/s,该物块在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板材与儿童裤料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
第(2)题
某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一个电阻R的阻值,他们先用欧姆表“×10”挡进行测量如图所示。
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实验室给出了以下器材:
电流表G1(0~50mA,内阻r1=3Ω);电流表G2(0~100mA),内阻r2约为10Ω);
定值电阻R1(R1=15Ω);滑动变阻器R2(0~5Ω);
干电池(1.5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多用电表欧姆挡的读数为_________Ω;
(2)在下面方框里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
(3)若某次测得电流表G1、G2的示数分别为I1、I2。
则被测电阻的大小R=__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物理量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