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引言:大鼠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解剖学结构的了解对于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至关重要。
其中,大鼠脊柱作为支撑和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剖定位的准确性对于相关实验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鼠脊柱解剖定位的相关知识。
一、总览大鼠脊柱位于背部中央,沿着背中线从头部延伸至尾部。
它由多个连续的骨骼结构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二、颈椎大鼠的颈椎位于头部和胸椎之间,共有七个颈椎。
颈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头部并保护颈部的神经。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头部背部的突起物来确定颈椎的位置。
三、胸椎大鼠的胸椎位于颈椎和腰椎之间,共有十三个胸椎。
胸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胸腔,并保护心脏和肺部。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胸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胸椎的位置。
四、腰椎大鼠的腰椎位于胸椎和骶椎之间,共有六个腰椎。
腰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躯干,并承受上体重量的压力。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腰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腰椎的位置。
五、骶椎大鼠的骶椎位于腰椎和尾椎之间,共有三个骶椎。
骶椎的主要功能是连接脊柱和尾部,支撑整个下半身。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骶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骶椎的位置。
六、尾椎大鼠的尾椎位于骶椎的延伸部分,数量因个体而异。
尾椎的主要功能是平衡和调节身体的稳定性。
解剖定位时,可以通过触摸尾部背面的骨头来确定尾椎的位置。
七、解剖定位技巧1. 触摸感受:通过轻轻触摸大鼠背部,可以感受到脊柱的轮廓和突起物,从而确定不同节段的位置。
2. 骨头结构:通过触摸背部的骨头,可以感受到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的不同结构。
3. 横切面解剖:可以通过在大鼠背部进行横切,进一步观察和确认脊柱的解剖结构。
八、解剖定位的应用大鼠脊柱解剖定位的准确性对于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在神经学、生物力学、骨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常常需要对大鼠脊柱进行相关实验。
只有准确地定位脊柱,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大鼠解剖学
大鼠解剖学大鼠(Rattus norvegicus)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解剖学教学中。
下面将介绍大鼠解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首先,大鼠的外部形态特征。
大鼠呈灰褐色,身体长约20-30厘米,尾巴长约15-20厘米,尾巴通常为身体长度的一半到两-thirds。
大鼠具有四肢,前肢有5个爪子,后肢有4个爪子。
它们有比较发达的听觉和嗅觉,眼睛相对较小。
其次,大鼠解剖学的内部结构。
我们首先来看大鼠的消化系统。
大鼠的嘴巴里有一副锐利的门齿,用于啮咬和咬碎食物。
它们有两颗上颌门齿和下颌门齿,是其典型的特征之一、大鼠的胃相对较小,被分为4个区域:贲门区,贲门腺区,主腺区和幽门区。
从胃进入小肠,通过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和回肠。
大鼠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大鼠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它通过肺动脉将血液送至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从肺回流的静脉将氧气丰富的血液输送到左心室,再由主动脉分流到全身。
大鼠的血液系统具有高度发达的血管网络,以便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器官。
此外,大鼠的神经系统是其复杂和精密的组织之一、大鼠的大脑被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大脑、小脑、脑干和丘脑。
它们的神经系统通过一系列的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相互连接,以便传递信息和控制动作。
以上是大鼠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简介,它们的解剖结构与人类有着相似之处,大鼠成为许多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通过深入了解大鼠解剖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大鼠的生理学特点和相关疾病的机制,从而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解剖大鼠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 熟悉大鼠的解剖结构,了解其器官的形态和功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成年雄性大鼠一只;2. 仪器: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刀、解剖针、解剖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光源、解剖显微镜载物台、解剖显微镜镜头等;3. 药品:生理盐水、10%甲醛溶液、70%酒精、5%碘酊、5%氯化钠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大鼠处死,解剖前应确保大鼠已死亡,以免造成实验者伤害。
(2)用生理盐水清洗大鼠体表,去除污物。
(3)将大鼠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沿背部正中线剪开皮肤,暴露肌肉和内脏。
2. 解剖顺序(1)从头至尾解剖:1)剪开颅骨,暴露大脑、小脑和脑干;2)剪开胸腔,暴露心脏、肺、气管、食管、胃、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等器官;3)剪开腹腔,暴露小肠、大肠、胃、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等器官;4)剪开盆腔,暴露生殖器官、膀胱、直肠等器官。
(2)器官解剖:1)大脑:观察大脑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大脑的各个叶和沟回;2)心脏: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心脏的四个腔室;3)肺:观察肺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肺的叶和段;4)肝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肝脏的叶和段;5)脾脏:观察脾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脾脏的叶和段;6)肾脏: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肾脏的皮质、髓质和肾盂;7)肾上腺: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肾上腺的皮质和髓质;8)生殖器官:观察生殖器官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生殖器官的各个部分;9)膀胱: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膀胱的壁和腔;10)直肠:观察直肠的形态、大小、重量,辨认直肠的壁和腔。
3. 标本处理(1)将解剖好的器官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血污和杂质;(2)将器官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浸泡24小时;(3)将固定好的器官取出,用70%酒精清洗,去除甲醛;(4)将清洗好的器官放入5%碘酊中染色,染色时间为30分钟;(5)将染色好的器官取出,用5%氯化钠溶液清洗,去除碘酊;(6)将清洗好的器官放入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
大鼠解剖文档
大鼠解剖简介大鼠(学名:Rattus norvegicus),又称为实验鼠或实验大鼠,是实验动物中最常用的一种。
由于其体型适中、繁殖能力强、易于培养和照顾以及遗传学和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相似性等特点,使得大鼠成为许多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本文档将介绍大鼠解剖的步骤和常见的解剖结构。
解剖步骤大鼠解剖的步骤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准备工作在进行大鼠解剖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常用的工具包括手术刀、剪刀、镊子、推开器等;常用的材料包括消毒液、手套、消毒棉球等。
2. 定位确定大鼠解剖的部位,通常会选择腹部或胸腔进行解剖。
在解剖之前,需要将大鼠固定在解剖台上,以确保解剖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切口在解剖部位进行消毒,然后用手术刀进行切口。
切口的位置和大小会根据研究目的和解剖结构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4. 解剖器官按照解剖结构进行一层一层地解剖器官。
常见的解剖器官包括肝脏、肺、心脏、胃肠道等。
在解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解剖器官的完整性,并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5. 检查和记录在解剖完成后,需要对解剖器官进行检查,观察可能存在的异常或病变。
同时,需要将解剖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研究分析和数据整理。
常见的解剖结构1. 肝脏肝脏是大鼠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也是解剖中常见的结构之一。
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具有重要的代谢功能和解毒作用。
2. 肺肺是大鼠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主要负责气体交换和供应氧气给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
3. 心脏心脏是大鼠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
它位于胸腔内,主要负责泵血,将氧与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4. 胃肠道胃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它包括了胃、小肠和大肠等结构。
结论大鼠解剖是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解剖可以了解大鼠内部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同时,解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解剖器官的完整性,并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大鼠解剖实验报告讨论
大鼠解剖实验报告讨论概述大鼠解剖实验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手段,用于研究大鼠的解剖结构、器官功能以及疾病模型的建立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大鼠解剖实验的相关内容及其应用。
实验方法在大鼠解剖实验中,首先需要施行安乐死,通常采用麻醉药物如巴比妥类或氯仿进行。
然后,利用手术刀、剪刀和镊子等工具,从胸骨到耻骨进行剖腹手术,暴露内脏器官。
在观察和记录鼠体表面特征后,可以连同皮肤一起剥离,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学习内部解剖结构。
实验结束后,可以进一步提取组织、器官用于后续的组织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实验。
解剖结构的观察与研究大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度较高,因此在解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解剖观察,可以深入了解大鼠各器官的位置、大小、外观特征等,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与相关疾病打下基础。
心脏大鼠的心脏位于胸腔中,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组成。
通过解剖实验,可以清楚地观察和测量心脏的体积、重量以及心脏各组织结构的组织学特征。
这将有助于研究心脏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肺部大鼠的肺部位于胸腔中,通过解剖实验可以观察和测量肺部的大小、重量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观察肺部的组织学结构,如肺泡、支气管等,以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特征和功能。
肝脏肝脏是大鼠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通过解剖实验可以观察和测量肝脏的大小、形状以及组织学结构。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参与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过程,因此对肝脏的解剖研究将有助于探索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法。
肾脏大鼠的肾脏位于腹腔中,通过解剖实验可以观察和测量肾脏的大小、形状以及组织学结构。
肾脏是体内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对肾脏的解剖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肾脏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机制。
应用与意义基础科学研究大鼠解剖实验是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大量解剖结构和器官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生物学、生理学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
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
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
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
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
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
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
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
大鼠脊柱解剖定位引言: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解剖学结构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脊柱作为大鼠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支撑和保护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对大鼠脊柱的解剖定位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鼠脊柱的概述大鼠脊柱位于背部,由多个椎骨组成。
椎骨由椎体、椎弓和棘突等部分组成,相互连接形成脊椎。
大鼠脊柱具有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运动功能。
二、大鼠脊柱的分段大鼠脊柱可以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四个部分。
颈椎位于头部和胸部之间,胸椎位于颈椎和腰椎之间,腰椎位于胸椎和尾椎之间,尾椎位于腰椎之后。
不同部分的椎骨形态和数量有所不同。
三、大鼠脊柱的解剖定位1. 颈椎解剖定位:颈椎通常由7个椎骨组成,从C1到C7。
颈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用手指轻轻摸索大鼠背部的颈部位置,找到颈椎的起始点。
(3)在起始点的基础上,逐个摸索并数出7个椎骨,即可确定颈椎的解剖定位。
2. 胸椎解剖定位:胸椎通常由13个椎骨组成,从T1到T13。
胸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从颈椎的末端开始,逐个数出13个椎骨,即可确定胸椎的解剖定位。
3. 腰椎解剖定位:腰椎通常由7个椎骨组成,从L1到L7。
腰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从胸椎的末端开始,逐个数出7个椎骨,即可确定腰椎的解剖定位。
4. 尾椎解剖定位:尾椎的数量因大鼠个体而异,一般为15-21个。
尾椎的解剖定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使其背部朝上。
(2)然后,从腰椎的末端开始,逐个数出尾椎的数量,即可确定尾椎的解剖定位。
四、大鼠脊柱的生理功能大鼠脊柱不仅起到支撑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参与身体的运动和灵活性。
脊柱通过椎间盘和关节的结构,使得大鼠能够进行弯曲、伸展和旋转等各种运动。
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特征
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特征大鼠是很多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研究人员常常使用大鼠来探究各种神经生理学的现象。
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一、大鼠自主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大鼠的自主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位于脊髓胸段和腰段的交感神经节和靠近主干交感神经的脊神经后根。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集中于脑干和脊髓髓柱、骶丛以及内脏的神经节。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前节、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后节组成。
其中,交感神经前节的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的胸段和腰段,称为交感神经前根节;交感神经节位于脊髓两侧,与脊柱相平行,称为交感神经中节;交感神经后节位于交感神经节的末端,与内脏神经相连。
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由副交感神经前节、副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后节组成。
其中,副交感神经前节位于脑干和脊髓的髓柱前;副交感神经节位于内脏神经上;副交感神经后节位于内脏神经下,与目标器官相连。
二、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特征大鼠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二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
1. 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大鼠的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神经递质去调节内脏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前节释放诸如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等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
而交感神经后节释放的主要是神经肽和乙酰胆碱(ACh)。
同时,大鼠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和ミュラー神经元的负反馈调节控制。
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通过下丘脑受体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降低心率和血压;而ミュラー神经元既有兴奋性和抑制性调节,根据情况合理地控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2.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点大鼠的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脑干细胞体去递质调节内脏器官。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副交感神经前节释放ACh递质来发挥作用。
副交感神经后节释放神经肽和ACh。
同时,大鼠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神经反射机制来实现其功能。
大鼠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的解剖结构。
2. 了解大鼠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实验动物解剖的熟练程度。
二、实验材料1. 大鼠1只(成年雄性)2.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图谱、解剖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麻醉与固定- 将大鼠用乙醚麻醉,待其呼吸平稳后固定于解剖盘上。
2. 皮肤切开- 从大鼠的颈部开始,沿腹中线切开皮肤,直达耻骨联合处。
3. 腹腔暴露- 用解剖剪剪开腹壁肌肉,暴露腹腔。
4. 内脏观察- 观察腹腔内的主要器官,包括肝脏、胃、脾、肾脏、大肠、小肠、膀胱等。
- 逐一分离并观察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5. 胸腔暴露- 在大鼠的颈部,沿胸骨中线切开皮肤,暴露胸腔。
- 观察胸腔内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肺、食管、气管等。
6. 神经系统观察- 在大鼠的颈部,沿颈椎中线切开皮肤,暴露颈椎和脊髓。
- 观察脊髓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7. 肌肉系统观察- 观察大鼠的肌肉系统,包括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等。
8. 骨骼系统观察- 观察大鼠的骨骼系统,包括颅骨、脊柱、肋骨、四肢骨等。
9. 生殖系统观察- 观察大鼠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前列腺、卵巢、输卵管等。
10. 结扎血管- 在观察完各器官后,用线结扎大鼠的颈动脉和颈静脉,使血液回流至心脏。
11. 心脏采血- 用注射器抽取大鼠心脏血液,进行相关实验。
12. 解剖结束- 解剖结束后,将大鼠解剖部位依次缝合,并清理实验场地。
四、实验结果1. 腹腔器官- 肝脏:呈红褐色,位于腹腔右上角,具有分泌胆汁、代谢等功能。
-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
- 脾:呈暗红色,位于腹腔左上方,具有过滤血液、产生白细胞等功能。
- 肾脏:呈红褐色,位于腹腔左右两侧,具有排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
- 大肠:位于腹腔下方,分为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分,具有吸收水分、形成粪便等功能。
- 小肠:位于腹腔中部,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部分,具有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等功能。
大鼠解剖 (2)
大鼠解剖
大鼠解剖是指对大鼠进行解剖学研究,旨在了解大鼠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大鼠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研究的动物模型之一,其解剖学知识对于了解大鼠生理学、病理学以及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解剖大鼠时,需要使用手术刀和解剖刀等工具,并遵循相关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和伦理规定。
首先进行表面解剖,包括移除毛发、皮肤和浅层肌肉,以露出内部器官。
然后逐层进行深层解剖,依次暴露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
在解剖过程中,常常会检查大鼠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器官。
通过观察和测量这些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和组织结构等特征,可以对大鼠的生理状态和功能进行初步判断。
解剖后,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学研究,如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操作,以便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微观结构,进一步
了解大鼠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解剖和组织学研究结果可以为大鼠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b、颌下腺
位置:是颈部腹面最显眼的腺体,其前缘在舌骨水平处与颌淋巴结相连,后界可达胸骨柄,左右两个腺体沿腹中线相接触。教案某温度、压强下化学教案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
大小:长约16毫米,宽约10-15毫米,厚5毫米。
颜色:红色。
c、大舌下腺
位置形态:位于紧靠颌下腺的前外侧面,形似眼球的晶状体。
大小:大鼠肾的长度约为15-25毫米,宽度约10-15毫米,厚度约10毫米。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化学教案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材料一表明2017年暑假海内外游学
其它:肾门-位于肾的内侧凹陷处,为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输尿管通过的地方。营养好的大鼠,在肾的内侧和外测常常围绕着大量脂肪。肾表面有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沿肾门处纵切剖开肾脏,可见色深红的皮质和色较浅的髓质。B试卷试题常压下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C试卷试题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试卷
第五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两部分。
第一节呼吸道
一、鼻孔和鼻前庭(省略)
二、鼻腔可分为前庭部,呼吸部和嗅部。
三、犁鼻器(省略)
四、喉
位置:位于咽的后面,气管的前端。
形态:喉部软骨作为三角形喉腔的支架。具不成对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且不亲自带兵出征试卷试题宰相远征化学教案会动摇国家基础试卷试题”只有景仁一人说:“您建立齐桓、晋文的功业化学教案
长度:为小肠的最长部分,大约有700-1000毫米。
位置形态:盘旋在腹腔的右方腹侧部。
3、回肠
长度:较短,约有40毫米。
位置形态:以三角形的系膜回盲褶与盲肠的末端相连,向盲肠的开口与结肠的起始部紧密相接。c试卷试题静置、倾去上层清液、过滤、洗涤、50℃以下烘干试卷试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大鼠解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鼠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了解大鼠的内部器官结构和功能;3. 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大鼠1只;2. 仪器: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镊、解剖盘、解剖针、解剖镜、注射器、生理盐水、酒精、碘伏、消毒棉球等;3. 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胃、小肠、大肠、胰腺、卵巢(雄性大鼠为睾丸)、神经系统等。
三、实验步骤1. 解剖准备(1)将大鼠固定在解剖盘上,确保大鼠头部朝向实验者;(2)用酒精棉球对大鼠体表进行消毒,然后用碘伏消毒棉球对解剖部位进行消毒;(3)在鼠的颈部做一纵向切口,剪断皮肤、肌肉、筋膜,暴露颈部血管;(4)用解剖剪剪断气管,使大鼠呼吸停止。
2. 解剖过程(1)心脏:剪开胸腔,暴露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记录心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2)肝脏:将肝脏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肝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3)脾脏:将脾脏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脾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4)肾脏:将肾脏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5)肺脏:将肺脏从胸腔中取出,观察肺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6)胃:将胃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胃的形状、大小、颜色等;(7)小肠:将小肠从腹腔中取出,观察小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8)大肠:将大肠从腹腔中取出,观察大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9)胰腺:将胰腺从腹腔中取出,观察胰腺的形状、大小、颜色等;(10)卵巢(或睾丸):将卵巢(或睾丸)从腹腔中取出,观察卵巢(或睾丸)的形状、大小、颜色等;(11)神经系统:将神经系统从头部取出,观察脑、脊髓、神经等结构。
3. 实验结束(1)将解剖过的器官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续观察和实验;(2)对解剖部位进行消毒,防止感染;(3)将解剖器材清洗干净,归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大鼠心脏呈圆锥形,颜色鲜红,心房和心室明显,瓣膜完整;2. 肝脏:大鼠肝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3. 脾脏:大鼠脾脏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4. 肾脏:大鼠肾脏呈红褐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5. 肺脏:大鼠肺脏呈粉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肺泡;6. 胃:大鼠胃呈灰白色,质地柔软,表面有皱褶;7. 小肠:大鼠小肠呈淡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皱褶;8. 大肠:大鼠大肠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皱褶;9. 胰腺:大鼠胰腺呈粉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腺泡;10. 卵巢(或睾丸):大鼠卵巢(或睾丸)呈粉红色,质地柔软,表面有卵泡(或精子)。
解剖大鼠实验报告
解剖大鼠实验报告解剖大鼠实验报告一、引言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对生物体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大鼠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在解剖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介绍对大鼠进行解剖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其解剖结构的分析。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我们选择了健康的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8-12周之间,体重在200-300克之间。
2. 麻醉和处死在实验开始前,使用乙醚对大鼠进行麻醉,确保其处于无痛苦的状态。
随后,通过颈椎脱位的方式进行处死,以保证解剖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解剖过程首先,将大鼠置于解剖台上,用剪刀剪开腹部皮肤,然后将皮肤向两侧撑开,暴露腹腔。
接着,用剪刀剪开腹腔壁,注意避免对内脏器官的损伤。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逐步解剖心脏、肺、肝脏、胃肠道、肾脏和脑部等重要器官。
三、实验结果1. 心脏解剖心脏时,我们观察到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
心脏的大小和形状与大鼠的体型相适应,心肌呈红色,有明显的搏动。
2. 肺解剖肺部时,我们发现两侧肺脏位于胸腔的上方,呈粉红色。
肺组织富含气道和肺泡,呈现出丰富的弹性和膨胀性。
3. 肝脏解剖肝脏时,我们观察到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方,呈红褐色。
肝脏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由叶状结构组成。
肝脏在体内起着重要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4. 胃肠道解剖胃肠道时,我们发现胃位于腹腔的上部,呈弯曲状。
胃壁厚实,内部有明显的皱襞,用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肠道则呈长管状,由小肠和大肠组成,起着营养吸收和废物排泄的作用。
5. 肾脏解剖肾脏时,我们观察到肾脏位于腹腔的两侧,呈豆状。
肾脏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由肾单位组成。
肾脏是体内重要的排泄器官,参与尿液的形成和维持体内水平衡。
6. 脑部解剖脑部时,我们发现大鼠的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脑组织呈灰白色,有明显的脑回和脑沟,负责人体的思维、感知和运动等功能。
四、结论通过对大鼠的解剖,我们对其重要器官的结构和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鼠解剖的实验报告
大鼠解剖的实验报告大鼠解剖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大鼠(Rattus norvegicus)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解剖大鼠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大鼠,了解其主要器官和组织的构造。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已处死的大鼠、解剖工具(手术刀、镊子、剪刀等)。
2. 实验方法:a. 将大鼠放置在解剖台上,保持其背部向上。
b. 用手术刀从胸部切口开始,沿着腹部中线向下切开皮肤和腹膜。
c. 将腹膜小心地剪开,暴露腹腔内的器官。
d. 依次解剖心脏、肺、肝脏、胃、肾脏等主要器官,并观察其结构和位置。
e. 完成解剖后,清理工作台,将大鼠遗体妥善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1. 心脏:大鼠心脏位于胸腔中,呈锥形。
心脏主要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其中心室较为粗壮。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2. 肺:大鼠的肺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肺组织松软,呈粉红色。
3. 肝脏:大鼠的肝脏位于腹腔中,呈红褐色。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合成胆汁、代谢物质、解毒等。
肝脏表面有许多小叶,内部有肝细胞和血管组织。
4. 胃:大鼠的胃位于腹腔中,位于肝脏下方。
胃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储存和消化食物。
胃壁具有多层结构,内部有褶皱和腺体。
5. 肾脏:大鼠的肾脏位于腹腔中,左右各一。
肾脏是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平衡。
肾脏由肾单位组成,包括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
通过解剖大鼠,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些器官的结构和位置,进一步了解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其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可以作为研究人类生理和疾病的模型。
通过对大鼠解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
此外,大鼠解剖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解剖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两部分。
第一节呼吸道
一、鼻孔和鼻前庭(省略)
二、鼻腔可分为前庭部,呼吸部和嗅部。
三、犁鼻器(省略)
四、喉
位置:位于咽的后面,气管的前端。
形态:喉部软骨作为三角形喉腔的支架。具不成对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
五、气管
位置:气管位于食道的腹侧。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长度:长约100毫米。
位置:从幽门发出向右后行,再折向前终于右侧。可分为降支(向右后行)、横支(水平部)、升支(向前行),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的环,包围着部分胰腺。
颜色:淡红色。
2、空肠
长度:为小肠的最长部分,大约有700-1000毫米。
位置形态:盘旋在腹腔的右方腹侧部。
3、回肠
长度:较短,约有40毫米。
第六章泌尿系统
大鼠的泌尿系统由1对肾脏、1对输尿管、单一的膀胱和单一的尿道组成。
第一节肾
一、肾
颜色形态:为一对致密的实质性器官,新鲜时红褐色、质地柔软,表面平滑,背腹略扁呈蚕豆形。
位置:左右两肾位于腹膜以外紧贴腰部脊柱两侧,右肾位置靠前,其前缘位于第一腰椎水平处,后端位于第三腰椎水平处。左肾位置稍后,比右肾约后其长度的1/2--1/4。
颜色:暗肉色。
b、颌下腺
位置:是颈部腹面最显眼的腺体,其前缘在舌骨水平处与颌淋巴结相连,后界可达胸骨柄,左右两个腺体沿腹中线相接触。
大小:长约16毫米,宽约10-15毫米,厚5毫米。
颜色:红色。
c、大舌下腺
位置形态:位于紧靠颌下腺的前外侧面,形似眼球的晶状体。
大小:宽约4毫米,厚约1-2毫米。
颜色:淡黄色。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最新精选】
第一章皮肤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
口角部、肛门、包皮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
个别的大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二章骨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锥4、尾锥27-31块。
锥式C7T13L6S4Cy27-31。
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脉通过。
2、胸椎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由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均为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较一致,约6-7毫米。
锥管直径由前面的4毫米向后逐渐缩小至2毫米。
二、胸骨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
胸骨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肉系统(省略)第四章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
消化管可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附属消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胰。
第一节消化管一、口腔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分为颈、胸、腹三部。
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位置: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属单室胃。
形态:胃小弯朝向背前方,食管在其中部入胃。
胃大弯朝向腹后方,其边缘有双层的口袋状大网膜。
贲门部外观呈半透明状,内壁有粘液腺。
大鼠体系解剖简述
3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大鼠系统解剖简述
第一章皮肤一、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二、皮肤腺有皮脂腺、汗腺和乳腺。
1、皮脂腺分布在毛囊周围。
口角部、肛门、包皮和乳头周围有特化的皮脂腺。
2、汗腺,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
3、乳腺数量大鼠的乳腺共有6对,胸部3对,腹部1对,鼠蹊部2对。
个别的大鼠有5对或者7对。
大小和形态随大鼠的年龄和性周期有明显的变化。
部位包埋在皮下组织中,由结缔组织隔与胸壁和腹壁松松地相连。
第二章骨一.脊柱大鼠的脊柱由57-61块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胸椎13、腰椎6、荐锥4、尾锥27-31块。
锥式C7T13L6S4Cy27-31。
骨性标志为第二胸椎,其棘突最高,超过其它脊椎骨。
1、颈椎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恒为7块,全无肋骨相连,横突上具有横突孔,供锥动脉通过。
2、胸椎 13块,椎骨的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由2毫米增加到4毫米〕,锥管的直径平均为3.3毫米,较颈部的锥管为狭窄。
3、腰椎 6块,每块锥体的长度比拟一致,约6-7毫米。
锥管直径由前面的4毫米向后逐渐缩小至2毫米。
二、胸骨共分为6节,最前一节为胸骨柄,第二到第五节称为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突,棒状的剑突后面接一盘状的剑状软骨。
胸骨柄长约10毫米。
第三章肌肉系统〔省略〕第四章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及附属消化器官。
消化管可分为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附属消化器官有齿、舌、唾液腺、肝和胰。
第一节消化管一、口腔1、舌全长约30毫米,不具有正中系带,但是有两条侧系带。
一、食管分为颈、胸、腹三部。
成年大鼠食管的颈-胸段长度约75毫米,腹段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在膈后的长度约15毫米,食管外径约2毫米。
位置:食管主要是沿气管背侧走行,仅在颈部稍偏左侧。
一、胃位置:横位于腹腔的左前部,其壁面几乎完全为肝的左叶所覆盖。
大小:胃重为体重的0.5%,属单室胃。
形态:胃小弯朝向背前方,食管在其中部入胃。
胃大弯朝向腹前方,其边缘有双层的口袋状大网膜。
贲门部外观呈半透明状,壁有粘液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
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
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
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
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
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
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
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
右心室组成。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
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
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10. 大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亦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
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大鼠的大脑很发达,中脑较小。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共12对。
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和其它动物相似。
实验用大鼠解剖生理学
一、概述
每年约使用3千5百万只鼠应用于研究和测试。
使用实验大鼠进行的研究包括老化,肿瘤neoplasia,药效与毒性,含特定菌之动物gnotobiology,龋齿的研究,脂质新陈代谢,维他命之作用,行为,酒精中毒和肝脏硬化,关节炎,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黄疸,果糖不耐症,高血压、胚胎学,畸胎畸形学,肾性尿崩症及传染性疾病等皆可使用大鼠进行研究。
二、解剖构造
(一) 皮肤
1. 缺乏汗腺,脚垫处可见汗腺遗迹,故散热主要依赖大鼠的尾巴,而刚出生的仔鼠则不具调节体温的能力。
2. 前后各有五只指头。
3. 大鼠尾部皮肤也不同于小鼠,其尾皮并未与皮下组织紧密黏合,故切记应由尾根部提起大鼠而勿随便抓取尾巴的其它地方,以免如同脱手套般地将其尾皮「脱下」。
(二) 头颈部腺体
1. 具三对唾液腺。
2. 哈氏腺(Harderian gland):位于眼睛后面,分泌红吡咯紫质,为眼睛周围红色结痂样沉淀物之成分,特别是在冠状病毒(coronavirus)感染所产生之紧迫。
3. 冬眠腺(Hibernating gland):褐色脂肪,暴露于寒冷的冬天下扮演一个主要产热的角色,位于颈腹侧,需注意不要与附近的唾液腺或淋巴节混淆。
4. 不具扁桃腺。
(三) 乳腺
母鼠有六对乳腺。
公鼠残存四对,且无乳头。
(四) 骨骼
1. 具锁骨。
2. 肠骨坐骨及耻骨愈合成无名骨。
3. 在成年大鼠的长骨骨髓,大多数是由脂肪所取代的,因此
不能使用较老的大鼠长骨作为取得骨髓的来源。
(五) 消化系统
1. 口腔
(1) 门齿终生不断地成长。
(2) 珐琅质只在门齿靠近嘴唇的这一面,有助于维持牙齿切缘的锐利度。
(3) 缺乏饮水受器。
2. 食道
食道经一个”折”后进入胃部,这个折样的生理构造使大鼠不易呕吐。
3. 胃、肝、胰
(1) 大小鼠不易呕吐,因缺乏呕吐反射。
(2) 肝分为四大叶:中央叶,右叶,左叶,与尾叶。
(3) 没有胆囊。
(4) 胰弥漫分布于十二指肠弯遍及整个胃脾网膜,与附近的脂肪组织相比颜色较深且较坚韧。
(六) 生殖系统
1. 雄性生殖系统
(1) 睪丸于出生后30至40天后下降至阴囊。
(2) 附属性腺包含输精管腺、二对摄护腺、二个储精囊及凝固腺。
(3) 凝固腺及除经囊分泌的液体可形成阴道拴子,塞于阴道
中持续18-24小时。
2. 雌性生殖系统
(1) 大鼠不如小鼠会筑巢穴,故在饲育笼中不用提供易于筑巢穴的垫料,而以吸湿性佳的垫料为较重要的考虑。
(2) 双子宫角,每个皆连接到子宫颈。
大鼠基本生理数值
平均寿命 2.5-3.5年
成年公鼠体重 450-520 g
成年母鼠体重 250-300 g
出生体重 5-6 g
体温 35.9-37.5 ℃
体表面积10.5 ×(体重克数)2/3
耗氧量 0.84 mL/m2/g
食量摄取量 10 g/100g/day
水摄取量 10-12 ml/100g/day
消化所需时间 12-24 小时
性成熟:公鼠 65-110天
性成熟:母鼠 65-110天
发情周期 4-5 天
妊娠期 21-23天
产后发情具生育能力
每窝仔数 6-12只
离乳所需天数 21天
下/上切齿长出日龄 9/13
开耳日龄 3-4天
长毛日龄 6-8天
开眼日龄 12-15天
繁殖期间 350-440天
排尿量(每100g体重/天) 5.5 mL 尿液酸碱值 7.3-8.5
染色体数 42
呼吸速率 70-115/min
潮气容量 0.6-2.0ml
耗氧量 0.68-1.10ml/g/hr
心跳速率 250-450/min
血容 54-70mg/kg
血压 84-134/60mmHg
红血球数 7.0-10.0×106/mm3
血球容积 36-48%
血红素 11.0-18.0 mg/dl
白血球 6-17×103/mm3
中性球 9-34%
淋巴球 65-85%
嗜酸性球 0-6%
单核球 0-5%
嗜碱性球 0-1.5%
血小板 500-1300×103/mm3血清蛋白 5.6-7.6 g/dl
白蛋白 3.8-4.8 g/dl
球蛋白 1.8-3.0 g/dl
血糖 50-135 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