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1 复习笔记
一、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交换。
表现在: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交换越发展,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如果交换受阻,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2)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
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另一方面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①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
②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
③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既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包括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二、所有制与产权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2.产权和产权制度
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
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权能:(1)收益分享权能;(2)收益支配权能。
产权的基本特征是:(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
(2)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指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和,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三、生产力及其发展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体现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社会制度的属性,但它又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
如果抽去各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法只是它们的自然的或技术的结合方式。
没有不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力,也没有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
(3)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
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并使劳动者创造出新的劳动资料和工艺方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例如分工、协作等生产组织形式和对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经济运行的监督与调节制度进行创新等。
2.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1)分工
①形式:各种社会劳动的分工;劳动职能的分工;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②作用:分工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分工使生产工具专门化。
③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2)协作
①含义: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②协作的优越性:协作能抵消单个劳动者的差别;协作能节省生产资料;协作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协作能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协作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在很大空间上同时进行劳动。
③协作的负效应:集体成员偷懒。
因此协作所产生的新的生产力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统一的指挥和管理。
(3)机器大生产
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结果是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即用机器生产机器,人力被自然力所代替,这标志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机器大生产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
①机器大生产促进了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推进了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
②机器大生产创造了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促使生产的社会化。
③机器大生产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跳跃式的扩展能力。
3.新科技革命
新科技革命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
新科技革命的前景和可能带给社会、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至今还很难全面准确地估计,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肯定将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
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
①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当稳定,不像生产力那样积极、活跃;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当一种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之前,它就不会灭亡;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成熟时,它也不会出现。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②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从本质上说,经济体制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③两者的关系
两者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经济体制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但经济体制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2)制度创新
在经济学中,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是指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
随着生产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任何社会的制度发展过程都将是一个从制度创新,到制度均衡,再到制度创新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3)制度均衡
制度均衡是指一种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此时无论怎么样改变现存制度,都不会给从事改革的人带来追加利益,于是没有了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而一旦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如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或有了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的新发明,或社会政治环境有了变化,这时又出现了获得潜在利益的机会,制度创新又可能重新出现。
1. 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运用和改造生产资料所形成的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一个方面(另—个方面为生产关系),它反映的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体现着社会的人影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生产力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劳动者起着启动者、调整者、控制者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要素的作用更加突出。
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充当人的劳动的传导体,生产工具是基本的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是人们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
劳动对象的质量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重要的影响。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在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发展,它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质量与性能,从而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利用数学方法,构造生产函数,可以将劳动者、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作为三个变量来测度它们对产出的影响。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 生产关系
答: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
生产
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五种生产关系。
3. 所有制
答:所有制主要指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在生产中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性质。
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该社会的经济制度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到私有制,从一种形式的私有制到另一种形式的私有制,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一种形式的公有制到另一种形式的公有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
4. 所有权
答: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者对财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即法律上确认的经济主体对自身所拥有的财产的权利,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首先,资本主义私人所有权是一种以私人间排他性来界定“所有”的,可以进行市场交易并在交易运动中不断增殖的财产权。
其次,所有权和所有制不同,对所有权的解释建立在对所有制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即所有制是一个事实,是一种经济存在,而所有权作为一种权利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所有制这一经济基础在法律范畴上的表现。
再次,所有权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所有权,狭义的所有权是指资产的排他性的占有、归属、领有关系。
广义的所有权除包括刻画财产隶属关系的狭义所有权外,还包括其他内容。
5. 产权
答: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权能:(1)收益分享权能,即分享财产营运所带来的部分收益的权利。
只有通过分享财产经营收益才能证明产权的经济存在,而且产权的经济意义也就在于收益。
(2)收益支配权能,即在合法范围内,产权主体不受任何干扰,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利,特别是对收益的支配权利。
产权的基本特征是:(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
作为经济实体一般必须具有这样三个特征:①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这项财产在法定的最终归属上并不一定必须为该实体所有;②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③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
即产权一经确定,产权主体就可以在合法范围内自主地运用,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受同一财产上其他财产主体的随意干扰。
一个主体可以拥有多项产权,但一项特定产权只能归属一个主体。
(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产的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因信用制度等的发展而分离,不同的主体以财产不同形态的运动为控制对象,使得单一的财产所有权分离开来,并落在不同的产权主体手中。
6. 产权制度
答: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为基础形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组合、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现代产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7. 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等方面。
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社会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8. 经济制度
答:经济制度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行为规范。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社会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核心与基础,它决定着某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经济制度有以下几个层次和几个方面的含义。
(1)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
人类社会共有五种社会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2)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
(3)经济制度亦可指生产关系的具体存在与实现形式,即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的组织形式、权益规定、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
(4)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的总和,可称为“经济体制”。
按照资源配置方式来看,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5)经济制度还可指在一定的经济活动范围内或一定的经济组织内所规定或形成的种种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
9. 经济体制
答:经济体制是指是一个经济机体为了配置资源和对其成员分配利益所必然具有的、组织协调内部各种经济要素和全部经济活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研究的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
它主要包括一定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结构、经济决策权力结构、经济利益和动力结构、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等基本要素,是由这些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组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的有机整体。
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的是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支配经济单位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其主要任务是如何组织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如何划分经济管理中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权限和责任以及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按各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特别是资源配置方式划分,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10. 制度创新
答:制度创新是指对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各种具体规则及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变革,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一般不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往往会受到许多制度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冲破这些制约,实行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能够获得新的经济利益,是制度创新的动机和推动力量。
由于新技术革命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许多制度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取代,属于制度范畴的习惯、习俗、法律、规章、管理方式及有关的组织形式等都必然发生变革。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新的均衡和新的创新的不断演进。
二、问答题
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总过程。
它们之间存在着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生产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交换。
表现在: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交换越发展,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如果交换受阻,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2)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
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
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消费影响到劳动力的再生产、产品的实现和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生产必须以社会消费需求及其变化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
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2)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与物的关系,而是要从这种人与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
财产及其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3)产权对主体要有经济意义,即财产主体要从中获得一定利益。
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的权和利得以实现。
这样,产权在实现过程中就有着明确的经济界区,它规定主体在经济交往中行为和权利界限。
就是说,产权是被特定的经济关系所规定的主体在一定界限内对客体的各种权利,这种权利规定着财产人格化主体在经济交往中的行为和目的以及行为方式。
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答:(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为了同自然界作斗争,人们相互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而人们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物质资料和相应的经济利益。
因此,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起来的,它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就会影响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