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1-中西哲学史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1-中西哲学史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1-中西哲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93e9bb364a7302768e99395c.png)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本《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都是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西方哲学史的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近代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法国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则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南北朝哲学、隋唐哲学、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潮。
要求考生熟悉中西哲学史上主要哲学家的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主要命题,并能够对各种最为重要的哲学理论的内在思想结构和基本理路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备理性推理和哲学论证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把握和理解中西哲学史上主要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基本概念及其内在的思想结构。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哲学论证的能力,并具备哲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中西哲学史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西方哲学史(一)前苏格拉底哲学1.米利都学派;2.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万物的数学基础;3.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与流变问题;4.古希腊的原子论者。
(二)智者与苏格拉底1.智者运动的哲学意义;2.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3.苏格拉底的理智助产术与知识论;4.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思想。
(三)柏拉图哲学1.回忆说与知识论;2.理念论;3.政治哲学。
(四)亚里士多德哲学1.范畴理论和三段论;2.形而上学;3.伦理学;4.政治哲学。
(五)晚期希腊哲学1.伊壁鸠鲁主义;2.斯多葛主义;3.怀疑主义;4.普罗提诺。
(六)教父哲学1.护教学者;2.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3.伪狄奥尼修斯与波爱修。
(七)经院哲学1.早期经院哲学;2.经院哲学的繁荣与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体系;3.司各脱、奥卡姆和埃克哈特。
(八)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人文主义运动;2.马基雅维利;3.宗教改革。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6ab08aaeaad1f347933f18.png)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01)学院名称(盖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3年 7月 15 日《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01)一、考核要求《中国哲学史》着重探究从先秦到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时期内重要哲学家与重要哲学流派的哲学思想与问题意识,其具体内容有:先秦诸子哲学、两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哲学等。
本科目要求考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发展、高潮,全面了解中国哲学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及其内在逻辑联系。
通过本科目的考核,使考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进而了解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基本精神和思维方法,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西方哲学史》属于哲学系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以及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线索。
二、考核评价目标《中国哲学史》的考核要使考生掌握中国古代重要哲学家和重要哲学流派的主要哲学思想,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内在逻辑和主体精神,初步能够对中国数千年来的哲学进行分析和评价,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阅读古代哲学文献的能力。
《西方哲学史》考核评价目标:第一,要掌握西方哲学家所使用的主要概念。
如:柏拉图的“理念说”,亚理士多德的“四因说”。
第二,要掌握西方哲学家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如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不同,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不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不同。
第三,要有“哲学史”的意识,即,了解不同哲学家思想流变的逻辑线索,如: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前代德国思想家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吸收了何种养料他们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14-中国史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14-中国史](https://img.taocdn.com/s3/m/647af336844769eae009ede1.png)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4-中国史”考试大纲《中国史》是中国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中国史》考试大纲根据中国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以期了解考生对于中国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国史考试涵盖考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较深入地理解中国史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较清晰地把握中国史的发展脉络、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史学术前沿,并能够展示出考生分析和解决中国史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试卷结构与题型1.名词解释(8-10 题)2.简答题(4-5 题)3.论述题(2-3 题)四、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先秦秦汉史1.中国文明起源的时代与良渚文化、陶寺遗址、二里头文化2.中国早期国家起源时代及其条件3.西周宗法制度与封邦建国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5.战国时期的诸子与百家争鸣6.先秦秦汉时期重要人物的评价:周公、齐桓公、孔子、老子、秦始皇、汉武帝7.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及其历史影响8.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9.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史1.魏晋南朝政治史、政治制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2.十六国北朝政治史、政治制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3.魏晋南北朝文化演变的基本线索,以宗教、儒学、文学、清谈思想为核心4.十六国北朝民族分裂、民族融合的线索、基本规律及胡化政权的基本特征5.孙吴东晋南朝对江南的开发及其与南方土著民的关系6.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发展的若干线索及相互影响7.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如诸葛亮、曹操、北魏孝文帝、梁武帝等8.重要战役的战略、战术分析及其对政局的影响第三部分:隋唐史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隋朝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3.隋末农民战争的结局与影响;4.唐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5.唐太宗与贞观之治;6.武则天至玄宗时期政局的演变;7.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8.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及其对唐王朝的影响;9.两税法的改革;10.宦官专权与晚唐政治;11.唐朝对外关系与中外文化、经济交流;12.唐朝在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史学等方面的成就;13.唐朝的灭亡与五代十国的形成;14.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f85515650066f5335a8121dd.png)
621彭松、于平:《中国古代舞蹈史纲》,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版
822李永明:《芭蕾教学法》,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唐满城、李正一:《中国古典舞蹈身韵》,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吴式凯:《和声艺术发展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陈铭志:《赋格曲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619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版
李荣有:《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京华出版社2001年5月版
821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超然பைடு நூலகம்《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813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亦澄:《新闻采访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16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泛读近两年专业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现代传播》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333-教育综合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333-教育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46e1bcfd76a20029bd642d8a.png)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招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本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四门课程,分别为《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与《教育心理学》,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各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三、考试内容《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1.生物起源说2.心理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征2.近代教育的特征3.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2.教育的政治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5.教育的人口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本《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都是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西方哲学史的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近代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法国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则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南北朝哲学、隋唐哲学、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潮。
要求考生熟悉中西哲学史上主要哲学家的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主要命题,并能够对各种最为重要的哲学理论的内在思想结构和基本理路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备理性推理和哲学论证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把握和理解中西哲学史上主要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基本概念及其内在的思想结构。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哲学论证的能力,并具备哲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中西哲学史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西方哲学史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
1.米利都学派;
2.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万物的数学基础;
3.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与流变问题;
4.古希腊的原子论者。
(二)智者与苏格拉底
1.智者运动的哲学意义;
2.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
3.苏格拉底的理智助产术与知识论;
4.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思想。
(三)柏拉图哲学
1.回忆说与知识论;
2.理念论;
3.政治哲学。
(四)亚里士多德哲学
1.范畴理论和三段论;
2.形而上学;
3.伦理学;
4.政治哲学。
(五)晚期希腊哲学
1.伊壁鸠鲁主义;
2.斯多葛主义;
3.怀疑主义;
4.普罗提诺。
(六)教父哲学
1.护教学者;
2.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3.伪狄奥尼修斯与波爱修。
(七)经院哲学
1.早期经院哲学;
2.经院哲学的繁荣与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体系;
3.司各脱、奥卡姆和埃克哈特。
(八)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1.人文主义运动;
2.马基雅维利;
3.宗教改革。
(九)近代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
1.培根;
2.霍布斯;
3.洛克;
4.贝克莱;
5.休谟;
6.笛卡尔;
7.斯宾诺莎;
8.莱布尼茨。
(十)法国启蒙哲学
1.法国启蒙哲学综观;
2.卢梭。
(十一)德国古典哲学
1.康德;
2.费希特;
3.谢林;
4.黑格尔。
四、掌握重点
(一)智者普罗泰戈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二)柏拉图哲学
(三)亚里士多德哲学
(四)中世纪哲学有关“共相”问题的争论
(五)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哲学思想
(六)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
(七)贝克莱和休谟的经验论
(八)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哲学体系
(九)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
(十)黑格尔的逻辑学、法哲学和历史哲学思想
五、主要参考书目
【1】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中国哲学史
(一)先秦诸子哲学
1.儒家哲学:孔、孟、荀、子思、《周易》;
2.道家哲学:楚简《老子》、通行本《老子》、庄子;
3.墨家哲学:墨子;
4.名家哲学:惠施、公孙龙;
5.法家哲学:韩非子。
(二)汉代哲学
1.汉初黄老之学;
2.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3.王充的哲学思想;
4.《淮南子》;
5.谶纬神学。
6.汉代学术史著作:《汉书·艺文志》、《论六家要指》
(三)魏晋南北朝哲学
1.正始玄学:何晏、王弼的哲学思想;
2.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的哲学思想;
3.裴頠与欧阳建的哲学思想;
4.郭象的独化哲学;
5.魏晋道教:葛洪的哲学思想;
6.魏晋佛学:僧肇、道生、慧远;
7.范缜的哲学。
(四)隋唐哲学
1.隋唐佛教哲学: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2.隋唐道教哲学: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李筌;
3.隋唐儒学:孔颖达、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
(五)宋明理学
1.北宋儒学: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王安石;
2.南宋儒学: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
3.明代哲学:王阳明、罗钦顺、王廷相;
(六)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潮
1.李贽的哲学思想;
2.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3.顾炎武的哲学思想;
4.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5.颜元、戴震的哲学思想。
四、掌握重点
(一)中国哲学家的核心思想
(二)中国不同哲学流派的思想异同
(三)中国哲学不同派别的总体发展脉络
(四)儒释道之间的冲突、互动与融合
(五)中国哲学的特质
五、主要参考书目
[1]马工程教材《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刘文英主编:《中国哲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制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编制日期:2017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