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80ca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6.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地的勘测、基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测量、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建筑设备安装测量等方面。
其中,勘测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建筑工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测量,为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基坑工程测量是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的测量,主要包括基坑的平面布置、深度和坡度等方面的测量,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控制。
建筑结构测量是对建筑结构的布置、尺寸、形状等方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建筑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测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设备安装测量是对建筑设备的位置、方位、高程等参数进行测量,确保建筑设备安装正确并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量方法两种。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等,通过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工地进行测量。
现代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PS定位测量、激光测量和卫星遥感测量等,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对建筑工地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也适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施工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测量支持。
在水利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水利工程的灌溉、排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在交通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交通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0c8b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9.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包括地面测量、建筑物结构测量、内部空间测量等相关内容。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本规程的要求组织施工测量工作,并确保施工测量准确可靠。
第四条施工测量工作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测量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施工测量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测量技术和专业知识,严格按照施工测量程序进行操作。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测量数据的保存和备份工作。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测量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测量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二章施工测量范围第八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建筑物地基的测量,包括地基水平、垂直度等测量工作;(二)建筑物结构的测量,包括建筑物轴线、标高、尺寸等测量工作;(三)内部空间的测量,包括建筑物内部结构、设备布置等测量工作;(四)其他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测量工作。
第九条施工测量范围应根据具体建筑工程的要求确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满足建设需求。
第三章施工测量工具及设备第十条施工测量工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测量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测量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二条施工测量工具和设备应定期检验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施工测量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第四章施工测量工作流程第十四条施工测量工作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中的实施工作、测量后的数据处理等步骤。
第十五条施工测量工作前应对测量目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确定测量方法和工艺。
第十六条施工测量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测量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七条施工测量工作后应对测量数据进行审核和处理,形成测量报告和记录,供后续工作参考。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6ccc6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e.png)
向,钢尺量距,依次定出2、3、4、5各轴线与A轴线和D轴线
的交点(中心桩),然后再定出B、C轴线与1、6轴线的交点
(中心桩)。建筑物外轮廓中心桩测定后,继读测定建筑物
内各轴线的交点(中心桩)。
1
角点
2
P
D
3 中心点
4
5
6
Q D
角点
C
中心点
B
中心点
A
M
1 角点
2
中心点
3
4
C
B
角点
A
N
5
6
3.2.3.测设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
为了控制基槽开挖深度,在即将 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 壁上测设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如右图 ,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设计标高为 一固定值(如0.500m),用以控制挖 槽深度。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 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m处 均测设一水平桩,作为清理槽底和打 基础垫层时掌握标高的依据。
(2)吊垂球引测法
用较重的垂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垂球尖 对准基础面上的轴线标志时,垂球线在楼板或柱边缘 的位置即为楼层轴线位置。画出标志线,同样地可投 测出其余各轴线。经检测,各轴线间距符合要求即可 继续施工。但当测量时风力较大或楼层建筑物较高时 ,投测误差较大,此时应采用经纬仪投测法。
3.4.3.2.楼层面标高的传递
4.竣工测量 通过实地测量检查施工质量并进行验收,同 时根据检测验收的记录整理竣工资料和编绘竣工图。
5.变形观测 对于高层建筑、大型厂房或其他重要建(构) 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及峻工后一段时间内,应进行变形观测
三、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3.1概述
施工测量前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有哪些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852fa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4.png)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有哪些建筑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通过采用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对建筑物进行精确的尺寸和位置测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测量基础测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步,它主要涉及的是建筑物的地基基础。
基础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标高测量、基坑开挖测量和基础定位测量。
地面标高测量用于确定建筑物地面的高程,以便后续施工。
基坑开挖测量用于确保基坑的准确深度和坑底的平整度。
基础定位测量用于确定建筑物基础的准确位置。
2. 结构测量结构测量主要涉及建筑物的结构元素,如梁、柱、墙等。
结构测量的内容包括结构尺寸测量、位置测量和垂直度测量。
结构尺寸测量用于确定建筑物结构元素的准确尺寸,以确保施工和安装的准确性。
位置测量用于确定结构元素在建筑物中的准确位置。
垂直度测量用于检测结构元素的垂直度,以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安装测量安装测量主要涉及建筑物的设备和材料的安装过程。
安装测量的内容包括设备定位测量、管道布置测量和设备间距测量。
设备定位测量用于确定设备在建筑物中的准确位置。
管道布置测量用于检测管道的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间距测量用于确定设备之间的准确距离,以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效果。
4. 建筑变形监测建筑变形监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建筑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和振动监测。
沉降监测用于检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以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倾斜监测用于检测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
振动监测用于检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情况,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5. 建筑物内外墙施工测量建筑物内外墙施工测量主要用于检测建筑物立面和墙体的准确性。
内外墙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墙体尺寸测量、墙体厚度测量和立面平整度测量。
墙体尺寸测量用于确定墙体的准确尺寸,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装饰效果。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125cced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e.png)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
(1)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 的,因此它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
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 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随时掌握工程进度 及现场变动,使测设精度和速度满足施工的需 要。
(2)施工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建 (构)筑物的大小、性质、用途、材料、施 工方法等因素。
2.施工测量的任务
施工测量的任务是把图纸上设计的建(构) 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放样(测设)到相应的地点,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 指导和衔接各施工阶段和工种间的施工。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施工前建立与工程相适应的施工 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放样及构件与设 备安装的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 计要求。
一般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低层建 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非装配式, 钢结构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往往局部精度高于整体定位精度。
(3)施工测量受施工干扰大。
由于施工现场各工序交叉作业、材料堆 放、运输频繁、场地变动及施工机械的振动, 使测量标志易遭破坏,因此,测量标志从形式、 选点到埋设均应考虑便于使用、保管和检查, 如有破坏,应及时恢复。
(3)检查和验收工作。每道工序完 成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 实际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实 测验收的记录,编绘竣工图和资料,作 为验收时鉴定工程质量和工程交付后管 理、维修、扩建、改建的依据。
(4)变形观测工作。随着施工的进展, 测定建(构)筑物的位移和沉降,作为鉴 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 理的依据。
第七章 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三节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 第四节 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第五节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第六节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第七节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b785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3.png)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参数。
在建筑施工中,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基础、土方工程、建筑物的定位和高程测量等。
2.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的仪器,通常用于大范围的方向测量和角度测量。
在建筑施工中,经纬仪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方位角和坐标等参数。
3.水准仪测量: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高程差的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建筑物或地面的高程。
在建筑施工中,水准仪可以用于确定建筑物的高度、地面的坡度和高程差等。
4.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测距仪可以通过发送激光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到测量仪的距离。
在建筑施工中,激光测距仪可以用于地面测量、墙面垂直度测量等。
5.钢带测量:钢带测量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通过使用钢带来测量建筑物的距离、线段的长度等。
在建筑施工中,钢带测量可以用于测量地面距离、墙体长度等。
这些测量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组合使用,以实现对建筑物的各种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仪器使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测量过程中的精确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建筑施工测量名词解释
![建筑施工测量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83f16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c.png)
题型一:名词说明1.测定:是指运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2.测设:是指用确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水准面:到处和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
4.水平面:和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5.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长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称为大地水准面,即和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6.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7.确定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9.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10.高差法:干脆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1.视线高法(仪高法):利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12.视线高:大地水准面至水准仪水平视线的垂直距离。
13.水准管轴:通过水准管零点和其圆弧相切的切线。
14.视准轴: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
15.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望见十字丝的中丝和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
16.后视点:在同一测站中和前进方向相反的已知水准点。
17.前视点:在同一测站中和前进方向相同的未知水准点。
18.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高程传递作用的点。
19.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限制点。
20.水准路途: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途。
21.闭合水准路途: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动身,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终又回到原动身点的环形路途。
22.附合水准路途: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动身,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终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途。
23.支水准路途: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动身,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是既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途。
24.高差闭合差:各测段高差代数和和其理论值的差值。
25.水平测量测站校核:用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进行校核。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69bd9749cf84b9d528ea7aa2.png)
准备工作
在施工测量之前,应建立健全的测量组织和检查制度。 并核对设计图纸,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 平面图和大样详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向设计 单位提出,进行修正。然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测设详图,计算测设数据。对施工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应进行检验、校正,否则不 能使用。工作中必须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特别是 在高空和危险地区进行测量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施工测量的特点
测绘地形图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在图纸上,而施工放样 则和它相反,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其设计位置测 设到相应的地面上。 测设精度的要求取决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大小、材料、用途和施 工方法等因素。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低层建筑物, 钢结构厂房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装配式建筑 物的测设精度应高于非装配式建筑物。 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测量人员 必须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熟悉图 纸上的尺寸和高程数据,了解施工的全过程,并掌握施工现场的 变动情况,使施工测量工作能够与施工密切配合。 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频繁,并有大量土、石方填挖,地面 变动很大,又有动力机械的震动,因此各种测量标志必须埋没稳 固且在不易破坏的位置。还应做到妥善保护,经常检查,如有破 坏,应及时恢复。
αAB A
(XA,YA)
αAP β D P
(XP,YP) 设计
(2)拨角β,量边D,得P点设计位置——检核。 拨角β 量边D 点设计位置——检核。 ——检核
角度交会法
适用: 适用:不便量距时 方法: 方法: (1)计算测设元素β1、 β2。 计算测设元素β (2)拨水平角,交出P点。 拨水平角,交出P ∇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 测设时,通常先沿AP、 AP 的方向线打“骑马桩” 的方向线打“骑马桩”, 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 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 ∇注意交会角 30Λ<γ<150Λ 30Λ 150Λ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7-3 测设平面点位的基本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7-3 测设平面点位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3c468652d380eb62946def.png)
子单元3 测设平面点 位的基本方法
一、极坐标法
二、直角坐标法
确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时,设计图上一 般是提供一些主要点的设计坐标(x,y),这 时应先根据设计坐标计算有关的水平距离和水 平角,然后综合应用水平距离测设和水平角测 设方法,在现场测设点位。具体有四种方法,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测设数据计算: A点相对M点: Δx=130-100=30m Δy=250-200=50m
X N
2.测设步骤
(1)在M点设站测设
(2)在A′点设站测设
A
(3)在B′点设站测设
M
(4)复核检查
O
Y
单元7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子单元3 测设平面点位的基本方法
三、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
角度交会法又称为方向交会法,是根据在两个以上测站测设角
度所定的方向线,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在待定点离控制点较远
或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常用此法。
1.测设数据计算
X
M、N点的水平角
βM=αMA -αMN βN=αNM -αNA 式中,αMA等为直线的方位角, 根据两点的已知坐标计算得到。
N(已知点) A
2.测设步骤
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M、
N点,以N、M点为后视方向测设 相应的水平角,两方向线交点即为
3. 经纬仪和钢尺按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在A点安置电子经纬仪,将水平度盘读数配为AB方向的方位角 值后锁定,瞄准B点后解锁,旋转照准部,当水平度盘读数为AP 的方位角时,沿此方向用钢尺水平距离D即得P点。
B
A P
单元7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子单元3 测设平面点位的基本方法
二、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
建筑物附近已有互相垂直的建筑红线、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 网时,可采用直角坐标原理确定一点的平面位置,这种方法称为 直角坐标法,其特点是计算简便,设站较多。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d59f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8.png)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
建筑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
安全。
在建筑施工测量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建筑施工测量的标准、测量方法和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建筑施工测量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筑工程中,测量标准的制定可
以帮助施工人员准确地了解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和形状等信息,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且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工程特点进行制定,以确保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
包括全站仪测量、经纬仪测量、水准仪测量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施工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测量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建筑施工测量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测量误差、数据处理不当、测量设备损
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测量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测量方法和设备,及时发现和纠正测量中的错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
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测量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测量中的问题,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促进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7、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资料
![7、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5b4870767f5acfa1c7cd89.png)
55
56
(3)第二层以上墙体施工中,为了使皮数杆 在同一水平面上,要用水准仪测出楼板四角的标高, 取平均值作为地坪标高,并以此作为立皮数杆的标 志。
19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
由城市测绘部门测定的建筑用地界定基准线, 称为建筑红线。
A d2 P
B
d1
d1
Q
1
2
C d2 3
20
2)根据附近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
在新建筑区,可以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附近 已有控制点的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建筑基线。
1
2
D1
D2
3
β2
β3
D3
B
β1
A
21
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点与点 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也不完全相符,因此,需要精
测设建筑物角桩方法:
•根据控制点、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 坐标法放样 •根据已有建筑物或建筑红线放样。
35
宿舍楼
90 N
90
P
15.000m 15.000m
l
M
Q
l
l 0.240m
l 0.240m
a
b 14.240m c 25.800m
d
检查NP的距离是否等于25.800m,∠N和∠P是否等 于90˚,其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时应先选定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然后 再布置方格网。方格网的形式可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当 场区面积较大时,常分两级。首级可采用“十”字形、 “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再加密方格网。当场区面 积不大时,尽量布置成全面方格网。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a024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a.png)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建筑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筑施工测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施工测量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建筑施工测量标准应当包括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则包括精确性、可靠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测量结果应当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还应当规定测量的方法和程序,包括测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测量成果的记录和报告等内容。
其次,建筑施工测量标准应当规定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和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形状、结构尺寸和形状、设备和管道的位置和尺寸等。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还应当规定测量的精度和控制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此外,建筑施工测量标准还应当规定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测量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检查、测量成果的审核和验收等。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还应当规定测量数据的保存和管理要求,确保测量成果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最后,建筑施工测量标准还应当规定建筑工程测量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法律法规,保障测量人员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还应当规定测量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和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测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应当包括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测量的内容和要求、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安全和环保要求等内容。
只有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测量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测量——精选推荐
![工程测量——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1a52c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b.png)
第七章施工控制测量1、什么叫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工作,其作用各是什么?答:施工测量,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的标定到目的是要将工程设计图纸中各项设计元素准确无误地标定到实地上,按照规定要求指导施工。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和施工放样。
施工控制网的作用在于限制施工放样时测量误差的积累,使整个建筑区的建筑物能够在平面及竖向方向正确衔接,以便对工程的总体布置和施工定位起到宏观控制作用,同时便于不同作业区同时施工。
2、能否用测图控制网代替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布设有何必要性?答:一般来说,不行①从点位分布和密度来看,测图控制网不能代替施工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主要目的是为测图服务的,其点位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网形要求和地形情况而定。
施工控制网则是以满足施工放样为目的,根据设计工程建筑物地结构特点来选择控制点位。
②从控制网的精度来看,测图控制网也代不能代替施工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的作用在于使测量误差的累积得到控制,以保证图纸上所测绘的内容精度均匀,使相邻图幅之间正确拼接。
精度较低。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决定的,一般应根据设计对建筑限差的要求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一般来说,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高于测图控制网。
③从控制点的保存来看,即使测图控制点的点位和精度可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也会使原来布置的控制点破坏严重。
因此,除了小型工程或放样精度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可以利用。
复杂的大中型工程要先建立测图控制网,施工阶段再建立专用的施工控制网。
3、施工控制网的特点有哪些?答:①控制网点位设置应考虑到施工放样的方便。
②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非均匀性。
③常采用施工坐标系统。
④投影面地选择应满足“按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长度与两点间实地长度之差应尽可能小”原则。
4、如何理解施工控制网的方向性和非均匀性?答:施工控制网不像测图控制网要求精度均匀,而是常常要求保证某一方向或某几个点相对位置的高精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dde51a529b6648d7c1c7466e.png)
2、安置经纬仪于A点,瞄 y AP x p x A
准B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
离
y
,定出E点。
AP
3、在E点安置经纬仪,照准A
顺时针方向测设90°得方向线
EP,以E为起点沿EP方向测设
距离
x
得设计点P。
AP
二、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1、计算测设数据
x
B
求,将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在施工现场测设(放样)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1) 建立施工控制网、进行场地平整, 2) 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测设出各个建(构)筑物
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及其各个细部点。
3) 构件与设备的安装,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中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 各部位的实际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
5) 对一些大型、高层或特殊建(构)筑物进行变形 观测,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 是否合理的依据。
6) 编绘竣工图和资料,作为验收时鉴定工程质量和 工程交付后管理、维修、扩建、改建的依据。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 1、 施工测量是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其工作直接影响工程 质量及施工进度,它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测量人员 应了解设计内容、性质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熟悉有关图纸, 了解施工的全过程,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的变动,与设 计、施工人员密切联系,使测设精度和速度满足施工的需求。 2、施工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与用 途、性质、材料、施工程序与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例如, 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装配式建筑与非装配式;连续性自动 设备厂房与独立厂房;钢结构建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 结构。
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0810a6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2.png)
1.1 建筑场地平整测量
工作要求:
场地平整时,应是土方量最小和土方运输路程最短;场地平整后应使建、构 筑物间运输方便,场地中的雨水能很快聚集和排泄。
建筑场地平整测量的一般方法
➢标定施工场地的轮廓 ➢在场地范围内设点 ➢测定方格网各桩点的标高 ➢确定各桩点的施工高度 ➢绘制计算土方量方格网图 ➢计算土方量
1.1.2 厂房柱列轴线与柱基施工测量
单层工业厂房主要是由柱子、 吊车梁、吊车轨道、屋架等安装而 成。从安装施工过程来看,柱子的 安装最为关键,它的平面、标高、 垂直度的准确性,将影响其他构件 的安装精度。
1.1.2.1 厂房柱列轴线测设
厂房柱列轴线测设
1—矩形控制网控制桩;2—矩形控制网四边;3—主轴线;4—柱列轴线控制桩; 5- 距离指标桩;6主轴线桩;7-柱基中心线桩;8-柱基
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柱列轴线桩将柱子轴线投到垫层上,弹出墨线(下图的PQ、 RS),然后用角尺定出角点1、2、3、4,供柱基立模和布置钢筋用。立模板时,将 模板底的定位线对准垫层上的定位线,从柱基定位桩拉线吊垂球检查模板是否垂直, 最后用水准仪将杯口和杯底的设计标高引测到模板的内壁上。右图为杯形基础的剖 面图。
②方格网点测设
测设出主轴线后,如下图所示,从0点沿主轴线方向进行精密丈量,定出1、
2、 3、4等点,定5点的方法是:经纬仪分别安置在1、3两点,以O点为起始方向 精密测设90°角,用角度交会法定出5点。同法测设其余网点位置。所有方格网 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志。
C
4
A
1
O
2
B
5
3
D
建筑方格网
1.1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373c3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a.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测量工作。
第三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应遵循“精确、可靠、实用、经济”的原则,确保施工工程按照设计要求精确进行。
第四条测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并能正确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合理确定测量任务,制定测量计划,并配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定点、定线、开孔等基本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及时处理测量数据,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能够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监理单位查阅。
第八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有违法行为。
第九条对于测量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测量数据的错误,应及时纠正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条对于不同工程的特殊测量要求,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第二章测量任务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要求,合理确定测量任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对建筑工程所需的各项测量工作进行分解,并确定每项测量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确定测量的控制点和测量点,并制定相应的测量计划。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对测量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明确每个测量任务的责任人和执行时间,并能够按时完成测量任务。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测量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和难点进行重点测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监测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测量工作流程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测量任务和要求,合理制定测量计划,明确测量工作的流程和步骤。
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对测量现场进行勘测和布点工作,确定控制点和测量点,并设置标志。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dc0ed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6.png)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活动,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监督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本规范制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所有测量活动,包括地基测量、基础测量、主体结构测量、装饰装修测量等工程测量。
第三条建筑工程测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测量技术标准和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测量人员,具有相应的测量技术水平,能够熟练运用测量仪器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得到准确执行。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测量管理制度,明确测量工作的责任人员和工作流程,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妥善保管测量数据和资料,建立健全测量档案,便于日后施工过程中的查阅和复核。
第九条对于施工测量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并处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地基测量第十条地基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地基测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进行。
第十一条地基测量应当包括地面水平测量、地面高程测量、地基沉降观测等内容,确保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地基测量应当选用适当的测量仪器设备,如水准仪、全站仪、测绘仪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对地基测量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确保地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对于地基测量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并处理,确保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地基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顺利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1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其内 容主要包括:
1)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网。 2)建(构)筑物的测设(放样)工作。在施工期间,
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的平面位置和 高程,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测设到相应的地 面上或不同的施工部位,设置明显的标志, 作为施工的依据。这是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包括建筑物定位、放 线;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 测量等。进行施工测量之前,除了检校 好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外,尚需做 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核相同,若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时,还需用控
制点对网点坐标进行检核。最后应埋设永久 标志。
7.2.5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对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的要求是:
第一,水准点的密度尽可能满足在施工放样时一次 安置仪器即可测设所需的高程点;
第二,在施工期间,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应保持不变。 因此,在测绘地形图时所敷设的水准点并不一定适 用,并且密度也不够,必须重新建立高程控制网。 当场地面积较大时,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 密网两级布设,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 工水准点。
7.2 施工控制测量
7.2.1 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与勘测设计阶段的测图控制网相比,施工控制网 具有以下特点:
1)控制点的密度大,精度要求较高,使用频繁、受施 工干扰多。这就要求控制点的位置应分布恰当和稳定, 使用方便,并能保证在施工期间桩点不被破坏。因此, 控制点的选择、测定及桩点的保护等项工作,应与施 工方案、现场布置统一考虑确定。
7.2.2 施工控制网的形式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两种。前者采用三角网、导线网、建筑基 线或建筑方格网等;后者则采用水准网。
选择平面控制网的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施工方案等因素进行综 合考虑。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 常用三角测量或边角测量方法建网(图11.1上“Ⅲ” 部分);对于地形平坦但通视比较困难的地区,如 扩建或改建的施工场地;或建筑物的布置不很规 则时,则可采用导线网(图11.1上“Ⅱ”部分);对 于地面平坦而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常布置一条 建筑基线(图11.2),组成简单的图形作为施工放样 的依据;而对于地势平坦,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 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图11.1上“I”部分)。总之,施工控制网的形式应 与设计总平面团的布局相一致。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所测设的三个主轴线点一般不会 严格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点与点之间距离也不会等于设 计的数值。因此,需要对点位作出调整。
点位在垂直于主轴线方向上的改正值为:
除了调整角度外,还应调整I、Ⅱ、Ⅲ点之间 的距离。先用钢尺检查及I、Ⅱ及Ⅱ、Ⅲ间的 距离,若丈量长度与实际长度之差的相对较 差大于1:1万,则以Ⅱ点为准,按设计长度 调整I、Ⅲ两点。
1.基本水准点
基本水准点是施工场地高程首级控制点,用 来检核其他水准点高程是否有变动,其位置 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无震动、便于施测和 能永久保存的地方,并埋设永久性标志。在 一般建筑场地上,通常埋设三个基本水准点, 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并按城市四等水准测 量的要求进行施测。对于为连续性生产车间, 地下管道测设所建立的基本水准点,则需要 采用三等水难测量方法进行施测。
建筑基线的布置要求是:
1)主轴线应尽量位于厂区中心,中央通道的边 沿上,其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主 轴线的定位点(即主轴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 检查点位有无变动。
2)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破坏的地方。 为了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2.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1)施工坐标系与测图坐标系的换算。为了便 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放样,在设计总平面 图上,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常采用施工坐 标系(又称建筑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施工 坐标系的坐标轴通常与建筑物主轴线方向一 致。坐标原点设置于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上, 纵轴记为A轴,横轴记为B轴,用A、B坐标 标定各建筑物的位置。如P点的设计施工坐 标为(100.000,135.000)即A=100.00,B =135.000,表示沿A轴100m,沿B轴135m。
2)方格网点的测设。如图7.1,沿纵横主轴线 精密丈量各方格网边长定出l、2、3、4、5等 点。按设计长度检测A1、12等边长,精度应 达1:1万。然后将经纬仪分别设置在2、5点 处,精密地测设出90°,用交会法定出方格 网点6,并用木桩固定点位。同法可测设其余 网点位置。网点位置的检核方法与主轴线检
采用三角网作为施工控制网时,常布设成两 级。一级为基本网,以控制整个场地为主, 可按《城市测量规范》的一级或二级小三角 测量的技术要求建立。另一级是放样网,它 直接控制建筑物的轴线及细部位置。它是在 基本网的基础上用交会法或其它方法加密的。 当厂区面积较小时,可采用二级小三角网一 次布设。
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时,也常布设成 两级,一级为首级控制,多布设成环状,可 按城市一级或二级导线的要求建立。另一级 为加密导线,用以测量局部建筑物,可按城 市二级或三级导线的技术要求建立。以下着 重介绍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的布设方法。
3.建筑物细部测设精度
它是指建筑物各部分相对于主要轴线的测设 精度。这种精度的高低取决于建筑物的材料, 用途和施工方法等。例如,高层建筑和工业 建筑的测设精度高。总之,测设的精度应根 据工程性质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精度要求过 高,将导致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浪费;过低 则会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造成工程事故。
2)建筑基线的测设。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 据建筑场地的情况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在老建筑区,建筑红
线是由城市建设规划部门测设的,可用作建 筑基线测设的依据。如图7.4,AB、AC是建 筑红线,Ⅰ、Ⅱ、Ⅲ是建筑基线点,则从A 点 d线 I′1定沿分相IA别″交B量点于方取。I向点d通量处1、过取,dBd精2、2得定确CⅡI′观作、点测红Ⅲ,∠线点沿Ⅱ的,AⅠ垂则CⅢ线方Ⅱ,,向I″若沿量与其垂取 角值与90°之差超过限差,则应对点位进行
为了施工放样的方便,在每栋较大的建筑物附近, 还要测设±0.000水准点,其位置多选在较稳定的 建筑物墙、柱的侧面。
7.3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7.3.1 准备工作 民 用 建 筑 分 为 单 层 、 低 层 (2—3 层 ) 、 多 层
(4—8层)和高层(9层以上),由于建筑类型 不同,其测设方法和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但测设过程基本相同。
7.2.4 建筑方格网
1.建筑方格网的布设
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 方格网,或称矩形网。它是建筑场地中常用的控 制网形式之一,适用于按正方形或矩形布置的建 筑群或大型高层建筑的场地。建筑方格网主轴线 与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因此,可用直角坐标 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设较为方便,且精度较 高。但由于建筑方格网必须按照总平面图布置, 其点位易被毁坏,测设工作量也较大,所以目前 正逐渐被导线所代替。
布设建筑方格网时,应根据建(构)筑物、道路、管 线的分布,结合场地的地形等因素,先选定方格网 主轴线(图7.7中A、B、C、D、E为主轴线点),再 全面布设方格网。布设要求与建筑基线相同,另需 考虑以下几点:
1)主轴线点应接近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2)方格网的轴线应彼此严格垂直。
3)方格网点之间应能长期保持通视。
2.施工水准点
施工水准点用来直接测设建(构)筑物的高程。为 了测设方便和减少误差,水准点应靠近建筑物, 通常可以采用建筑方格网点的标校加设圆头钉作 为施工水准点。对于中、小型建筑场地,施工水 准点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并 根据基本水准点按城市四等水准点或图根水准测 量的要求进行施测。
7.1.3 施工测量的组织原则
为了保证各种建(构)筑物、管线等之间相对 位置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便于分期分批地 进行测设,施工测量也必须遵循“从整体到 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首先在施 工场地上,以原勘测设计阶段所建立的测图 控制网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控制网,然后根 据施工控制网来测设建(构)筑物的轴线,在 根据轴线测设建筑物各个细部。施工控制网 不单是施工放样的根据,同时也是变形观测、 竣工测量以及将来建筑物扩、改建的依据。
7.2.3 建筑基线
1.建筑基线(建筑轴线)的布设
如图7.2,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 即在场地中央测设一条长轴线和若干条与其垂直的 短轴线,在轴线上布设所需要的点位。由于各轴线 之间不一定组成闭合图形,所以是一种不甚严密的 施工控制。它适用于总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 场地。
建筑基线的布设,是根据建筑物的分类、场地地形 等因素确定的。常用的形式有“一”字型、“L”型、 “十”字型和“T”型(图7.2)。
7.1.2 施工测量的精度
1.施工控制网精度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取决于工程建设的性质,建筑 物的定位精度等。它一般高于测图控制网的精度。 具体要求可参照有关规范规定。
2.建筑物轴线测设精度
这种精度是指所测设的建筑物与控制网,建筑红 线或周围原有建筑物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它取 决于测量精度和比例尺的大小,除自动化和连续 化生产车间外,一般要求较低。
3)检查、验收工作。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都 要经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位置和 高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实测验收的记录编 绘资料和竣工图,作为验收鉴定工程质量和 工程交付使用后运营管理、维修、扩建的依 据。
4)变形观测工作。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 (构)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 收集整理各种变形资料,作为鉴定工程质量 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4)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方格网点数应尽量少。正方形 格网边长一般为100—200m,矩形格网边长视建筑物的 大小和分布而定,一般为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整数长度。
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主轴线测设。首先根据原有控制点坐标与主 轴线点坐标计算出测设数据,然后测设轴线 点。如图7.7,先测设长主轴线ABC,其方法 与建筑基线测设方法相同,然后测设与ABC 垂直的另一主轴线DBE。即在B点安置经纬仪, 瞄准C点,顺时针依次旋转90°、270°,并 根据主点间的距离,在地面上定出E′、D′ 二两点。精确检测∠CBD′和∠C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