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矩阵图

合集下载

矩阵图

矩阵图

八、矩阵图(续)
矩阵图的主要用途 确定系统产品开发、改进的着眼点; 确定系统产品开发、改进的着眼点; 产品的质量展开以及其他展开,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机能展开 产品的质量展开以及其他展开,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机能展开(QFD) 之中 系统核实产品的质量与各项操作乃至管理活动的关系,便于全面地 系统核实产品的质量与各项操作乃至管理活动的关系, 对工作质量进行管理; 对工作质量进行管理; 发现制造过程不良品的原因; 发现制造过程不良品的原因; 了解市场与产品的关联性分析,制定市场产品发展战略; 了解市场与产品的关联性分析,制定市场产品发展战略; 明确一系列项目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关系; 明确一系列项目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关系; 探讨现有材料、元器件、技术的应用新领域; 探讨现有材料、元器件、技术的应用新领域;
因素C 因素 因素B 因素 Y1 Y2 Y3 Y4 Y5 Y6 Y7
T型矩阵图 型矩阵图 因素A 因素 2 因素A1 因素 因素A 因素 0
因素A 因素
因 因 因 因 因 因 素 素 素 素 素 素
C0 C1 C2 C3 C4 C5
八、矩阵图(续)
X型矩阵图 型矩阵图 Y型矩阵图 漆浓度低 预烘时间短 定子性能差 转子缺陷 风叶不配套 风叶角度与电 机不匹配 轴承不合格 精加工精度差
——表示有强相关(或密切相关) ——表示有强相关(或密切相关)关系 表示有强相关
性能
绝缘强度低
耐压击穿
功率大
转速低
启动性能差


——表示有关系(或弱相关) 表示有关系 ——表示有关系(或弱相关)
八、矩阵图(续)
矩阵图的种类 按矩阵图的型式可将矩阵图分为L型 按矩阵图的型式可将矩阵图分为 型、T型、X型和Y型四种 型 型 型

矩阵图

矩阵图
矩阵图 和 矩阵数据分析法
一、什么叫矩阵图及其目的
1、从事件中找出2群要素,分别排列成行与列
2、找关系:在两群要素之间,考察各成对因素之间 是否有关联或关联程度如何。
二、矩阵图的类型
FB方向 A方向 a1 a2 a3 a4 b1 b2 b3 b4
a5
a6
L 型矩阵图
C 工序
…… c1 c2 c3 c4
大山—未婚,男 小花—股长同学,未婚,女 大雄—25岁,男 总经理—董事长孙子,男
年龄 婚姻 性别 姓名 职务 董事长 董事长之孙 总经理 副总 经理 副总女婿 课长 股长 同学 未 男 大山 男 大河 邻居 未 女 小花
大河—董事长邻居,男 小美—已婚,女 小丽—未婚,女 课长—副总的女婿
25 已 女 小美 男 大雄 未 女 小丽
G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良好
△:稍差
× :差
案例2:
公司有6名主管: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课长、 股长,他们的名字分别为:大山、大河、小花、小美、大雄
、小丽。已经知道相互关系如下: 大山—未婚,男 小花—股长同学,未婚,女 大雄—25岁,男 总经理—董事长孙子,男 大河—董事长邻居,男 小美—已婚,女 小丽—未婚,女 课长—副总的女婿
A 原因 B 现象
b1 b2 b3 b4 ……
a1
a2
a3
a4
……
T 型矩阵图
C c4 c3
c2
c
1
b4 B
b3
b2
b1
a
1
a2

风险评估方法课件9 第九章 图形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方法课件9 第九章 图形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矩阵图法评价风险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引发 风险的重要因素。但是,用◎、○或△等符号表示不良现象及其原因等造成的 关联程度时,由于容易掺入评价者的主观见解,所以要完全真实反映风险的 状况具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如果能够得到多数有经验者的一致意见,也是 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长期经验所证明的满意结果的。
图9-2:时尚制衣公司的内部流程
图9-3:时尚制衣公司的外部流程
理论
(2)实物流程图和价值流程图。实物流程图反映的是某种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完 成的生产全过程,除了像上述流程图那样将各个生产环节按照顺序用带箭头的连线连接起来 以外,每个环节(如车间A、仓库B)中还标出产品名称,连线上则标出流动产品的数量。 从实物流程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车间A的产品供给车间 C和D,车间C生产出的材料又供给车间E等。由于连线上标出了产品流动的数量,如果某个 生产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所受的影响就很容易推断出来。价值流程图和实物流程图非常 相似,所不同的是,在实物流程图中,各环节以及环节之间的连线上标出的是物品的名称和 数量,而价值流程图标出的是物品的价值。流程图的优点在于清晰、形象,基本能够揭示出 生产经营环节中的风险。但流程图只强调了事故的结果,并不关注损失的原因。
因素Z1 因素Z2 因素Z3 …
W3 W2 W1
因素Y1
因素Y2
因素Y3

第三节 流程图分析法
理论
流程图分析法是对流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逐一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风险, 找出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分析风险产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整个组织可能造成的不利 影响。流程图是指使用一些标准符号代表某些类型的动作,直观地描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 步骤。流程图法将一项特定的生产或经营活动按步骤或阶段顺序以若干个模块形式组成一个 流程图系列,在每个模块中都标示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从而给决策者一个清 晰的总体印象。在企业风险识别过程中,运用流程图绘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可以将 与企业各种活动有影响的关键点清晰地表现出来,结合企业中这些关键点的实际情况和相关 历史资料,就能够明确企业的风险状况。

云质QMS说质量 - 质量工具之矩阵图

云质QMS说质量 - 质量工具之矩阵图

1.什么是矩阵图20世纪末,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科幻电影《The Matrix》。

《The Matrix》三部曲展现的是,人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由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智能“矩阵”控制的虚拟世界,一切看似“真实”的信息由其创造并传播,人类为了Freedom与“矩阵”Fight。

在数学中,矩阵(Matrix)是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

这一概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

矩阵是高等数学中的常见工具,也常见于统计分析等应用数学学科中。

在物理学中,矩阵在电路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

当前非常热门的计算机领域,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都是基于矩阵形成的算法。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质量知识库等为基础,质量管理也将向智能化进化。

矩阵在组织管理中有很多应用,比如风险评估矩阵、概率影响矩阵、道斯矩阵(SWOT分析)、职责分配矩阵RAM(RACI)、散点图矩阵、相关性矩阵、优先级矩阵、波士顿矩阵等,使用这些矩阵可以更有效和高效进行战略决策、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持续改进等,矩阵图则是质量管理人员常用的QC新七种工具之一。

矩阵图,是从需要分析的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组,分别排成行和列,找出行与列交叉点的关系或相关性的大小,从而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

矩阵图可以展现2组或2组以上成对因素间的关系,同时能获得更多的相关性信息,其特点如下:(1)分析成对的影响因素,方便做多元性评估;(2)成对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清晰明了,便于确定重点;(3)可根据多元性评估,将潜伏的各项因素找出来;(4)在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等手法已分析至极限时,可以结合使用矩阵图。

例如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按照“紧急”和“重要”2组成对因素(时间组:紧急/不紧急是一组,重要程度组:重要/不重要为另一组)组成的矩阵图,只不过是更加清晰地放在二维坐标轴的四个象限里而已。

在复杂的质量问题中,往往存在许多成对的质量因素。

质量改进之新七种工具概述

质量改进之新七种工具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图5-7 铸造质量问题、设备工装、工艺管 理关系分析Y型矩阵图
5.6 矩阵图的注意事项
– 1.正确选型,根据不同的因素分析选择适宜的 图形;
– 2.因素组内的各因素应在同一层次; – 3.因素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明显; – 4.QC小组使用矩阵图选择课题时,应关注矩阵
图中的着眼点; – 5.在进行矩阵分析时应独立考虑要选择的课题

QC小组在实施过程中可使用PDPC法辅助实现对策目标,
也可用它在构思新的设计方案时优化方案,实现小组目标。
4.5 PDPC法应用步骤
• 1.确定所要解决的课题,提出实现目标值; • 2.提出达到理想状态的手段、措施实施方案; • 3.对提出的措施,逐项进行可行性分析,充分预测可能
的结果及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新的可行性措施和方案; • 4.综合考虑时间顺序、经济性、可靠性、难易程度和效
– 5.确认关联关系。 – 6.评价重要程度。
5.5 矩阵图的应用实例
• 例1:
– 某厂QC小组为提高某电机输入功率,通过运用 L型矩阵图法,对影响电机性能的相关关系进 行了比较分析。见下图。
图5-6 电机性能差原因分析L型矩阵图
• 例2:
• 某铸造厂QC小组为了解决汽车缸体铸 件产出率低的问题,针对涉及的设备工装 、工艺管理和铸造质量问题三个事项,选 用了Y型矩阵图进行了分析,见下图。
• 重要程度:
– 因直接到现场去接触事物有时是有限制的,所 以,为了广泛收集情况,这种间接调查方法也 是有效的。
③.头脑风暴法
• 含义:
– 头脑风暴法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 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 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思想风暴,毫无顾忌 、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集体创造性 思维的办法。

矩阵图与甘特图概述

矩阵图与甘特图概述

甘特图
• 甘特图是本世纪初亨利.甘特开发的,内在 思想简单,基本是一副线条图,所以也称 条状图(Bar Chart)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 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 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 计划要求的对比。
甘特图的作用
• 通过甘特图,管理者可以方便地弄清一项 任务(项目)还剩下哪些工作要做,并可 评估工作是提前还是滞后,亦或正常进行, 是一种理想的控制工具。
• 2.T型矩阵图:它是由两个L型矩阵图组合而成的; • 3.Y型矩阵图:它有三个事项,其中两两相对应的事项
分别构成三个L型矩阵图,所以Y型矩阵图是这三个L型 矩阵图的组合; • 4.X型矩阵图:它是由4个L型矩阵图组合而成。X型矩阵 图适用面受到一定限制,但如果使用得当仍会收到相 应的效果; • 5.C型矩阵图:它有三个事项A、B、C,分别以A的元素、 B的元素和C的元素为边画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因此C型矩阵图中元素的交点是三维空间点。 • 6.P型矩阵图
矩阵图与甘特图的应用
矩阵图
• 矩阵图法是从多维问题的事件中,找出成 对的因素,排列成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 图来分析问题,确定关键点的方法,它是 一种通过多因素综合思考,探索问题的好 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矩阵图的形式如下图所示,A为某一个因素群,a1、a2、a3、 a4、…是属于A这个因素群的具体因素,将它们排列成行;B 为另一个因素群,b1、 b2、b3、b4、…为属于B这个因素群 的具体因素,将它们排列成列;行和列的交点表示A和B各因
风叶角度与电 机不匹配
轴承不合格 精加工精度差
绝缘强度低 ● ●
耐压击穿 ○ ○
功率大
● ● ○ ●

转速低

矩阵图法的案例分析

矩阵图法的案例分析

L1
L2
L3

Li

Lm
R1
R2

R3



Ri


Rm
矩阵图法的特点
1.可用于分析成对的影响因素; 2.因素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便于确定重点; 3.便于与系统图结合使用。
矩阵图的类型
L 型矩阵图 A&B T 型矩阵图 A&B,A&C Y 型矩阵图 A&B、C, B&A、C, C&A、B X 型矩阵图 A&B、D, B&A、C,

手续太售脱节


原材料供应不及时


■■■
17

■ ▲▲▲ ■
15
◎■
◎▲
■ 22
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
■ 16
计划不准确

5
没有信息中心

信息 管理
没有信息网络

不了解市场

▲ ■ ■ ■ ▲ ◎ ◎ ◎ 31
■ ■ ◎ ◎ ◎ 26
■ ■▲
12
组织技术服务差

▲◎
11
服务
宣传产品差

管理 对服务工作认识不够

▲▲
▲ ■■
4

▲ 15
上门服务制度不健全

■▲
9
操作规程不全

3
技术交流少

技术 管理
检查考核差
技术教育差


9

1

1
质量意识差

矩阵图-关联图的使用

矩阵图-关联图的使用

合计
绝缘 强度
耐压 击穿
功率 大
转速 启动 低 性能差 ◎ △ 〇
相 关 度
备注
◎〇 ◎〇
◎◎ ◎◎
1 1 ◎3 2
1 1.3 1.◎ 强相关
△ 相关
1
1.3
〇 弱相关 2 .相关度系数
3.0
强相关1.0 相关0.6
弱相关0.3
1 2.3
〇◎
〇1
2 1.6
◎〇
△ 1 1 1 1.9
△〇

2 1 0.9
锡膏印刷后厚度超出标准的问题有;钢网背面残留有 锡膏;钢网变形;刮刀变形导致钢网上的锡膏刮不干 净;印刷压力太小导致钢网上的锡膏刮不干净;程序 中板的厚度设定的与实际不符;锡膏太干
印锡时刮刀刮不干净的问题有;刮刀未拧紧;刮刀压 力设置不合理;板子厚度设置不合理;GAP值设置 太大;PCB CLAMP表面太脏;顶针支撑不良 ;锡膏黏度太大;刮刀磨损严重;刮刀刀片柔性不够 ;PCB板表面不平或有异物
连锡的问题有:顶针支撑不良;刮刀压力偏大;檫网 清洁纸没有顶到钢网底面,钢网清洁不干净;锡膏使 用时间过长;钢网的绷网胶布松弛;刮刀刀片疲劳变 形
少锡的问题有;分离速度过大;印刷速度过快;钢网 上锡膏过少,过多;钢网贴胶纸堵孔;锡膏使用时间 过长;刮刀刀片疲劳变形;
拉尖的问题有;印刷速度过快;分离速度过大,分离 距离小;刮刀的挡锡片安装不当,锡膏刮不干净;钢 网的绷网胶布松弛;锡膏使用时间过长
钢网
锡膏 清 洁 人 员

操作马

关联图法
所谓关联图法是对 “原因与结果”或 “目的与手段”等之间的关系复杂地
纠缠在一起时利用图(关联图)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问题的原因或明确问

矩阵图原理步骤

矩阵图原理步骤

制作矩阵图的步骤
列出质量因素; 把成对因素排列成行和列,表示其对应关系; 选择
合适的矩阵图类 在成对因素交点处表示其关系程度,一般凭经验进行
定性判断,可分为三种:关系密切、关系较密切、关 系一般(或可能有关系),并用不同符号表示;
根据关系程度确定必须控制的重点因素 针对重点因素作出对策表
打火机的要求品质与特性重要程度的矩阵图(L型)
和为实现这些目的(问题)的手段(原因)
T型矩阵图
T形矩阵图是用来表示A、B两组事件及A、C两组事件,两两之间的关系。亦即, 将A与B的L形矩阵图,和A与C的L形矩阵图连接,以A共通而组合成T字形的矩阵图, 由图中可看出A与B、C间的关系。
X型矩阵图
X形矩阵图是由A与B、B与C、C与D、D与A的四个L形矩阵图所组合而成, 因其外形类似X字,所以称为X形矩阵图。可以清楚表达出:①A与B、C, ②B与A、D,③C与A、D,④D与B、C,彼此间的关系。
要求品质 确实能点著火 使用简便 携带安心 可长时间使用
造型良好
特性
形状 尺寸
重量
耐久 性
著火 性
ΔO
OO
Δ XO Δ

ΔΔ
操作 性
外观
Δ
Δ
ΔX O
爱不离手
Δ
O表示强对应;Δ:表示中对应;X:表示弱对应
ΔO
谢谢
矩阵图法
——理论原理及其使用步骤
BUSINESS
矩阵图的分类
➢ 矩阵图由于其分析对象不同,因而在使用上需选用不同的矩阵图,常用的矩阵图依形 状可区分为:
L型矩阵图 T型矩阵图 Y型矩阵图 X阵图
它是最基本的型式,一般是将两个对应事项A与B的元素, 分别按行和列排列而成。它用于分析若干个 目的(或问题)

矩阵图(matrix diagram)

矩阵图(matrix diagram)

矩阵图(matrix diagram)又名:矩阵(matrix),矩阵表(matrix chart)概述矩阵图表现为2组、3组或4组信息间的关系,同时能提供相关性的更多信息,例如强度、不同个体的角色或测量方式。

有六种不同形状的矩阵:L型、T型、Y型、X型、C型和屋顶型,形状的不同取决于比较组数的多少。

这是门类型工具,适用范同很广。

适用场合·理解不同组数据间关系时;·表达不同组数据间的关系时。

一般使用矩阵·给一组人分配任务时(有时被称为责任矩阵):·将顾客要求与过程因素相联系时(有时叫做关键质量矩阵);·区分哪些问题影响哪些产品或机器的哪个部分时:·寻找因果关系时;·寻找将要同时执行的两个计划间的补充和冲突时。

每种矩阵适用场合表5.1l概括了每种矩阵的适用场合。

·L型矩阵用于2组间的比较(或与自身的比较)。

·T型矩阵用于3组的比较:B组与C组分别和A组比较,B组与C组间不相互比较。

·Y型矩阵也用于3组的比较,3组循环比较。

·C型矩阵用于在3维空间中间时比较3组间的情况。

·X型矩阵用于4组间的比较,每组与其中的2组相联系。

·屋顶型矩阵用于与自身的比较,通常与L型或T型矩阵一起运用。

摹本步骤1确定要比较的组。

2选择合适的矩阵形式。

3画构成矩阵的网格线。

4沿矩阵各轴列出说明。

5确定在矩阵中表达信息的符号。

参阅“注意事项”中的常用符号。

写明图例描述符号的含义。

6组间逐项比较。

在交叉项上标注合适的符号。

7分析矩阵。

也可以用不同的格式或符号重复上述步骤以加深对相互关系的了解。

示例:L型矩阵(L-shaped matrix)图表5.113是总结顾客要求的L型矩阵。

在表格中填写数字化的公差范围,并用符号说明包裹的选择。

此例及以后的示例中,可以把矩阵中的轴显示成阴影以强调矩阵的名称。

这样L 型矩阵事实上构成倒置的L型矩阵,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矩阵形式。

QC改善工具(关联图、矩阵图跟PDPC法)(1)

QC改善工具(关联图、矩阵图跟PDPC法)(1)

(4)提出解决对策。
35
PDPC法
实例运用 1 防止产品搬运倒置
设想产品 搬运出现 倒置损坏 标明注意事项 中/英文对照 产品安 全卸运
不懂 英文
图画表示
看不 懂图 不看 事项 安装预警 装置出声
36
顶端安 装挂钩
PDPC法
实例运用2
某公司 为防止出 口产品因 上下倒置 而损坏的 利用强制 连接型 PDPC图
关联图
8、绘制步骤:
① 确定要分析的“问题”。“问题”宜用简洁的“主语+ 谓语”表示, “问题”识别规则是“箭头只进不出”。 ② 与会者应用“头脑风暴法”就分析的“问题”充分发表 意见,找“因素”(手段)。 ③ 边记录,边绘制,反复修改关联图。 ④ 用箭头表示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关系;原因→ 结 果。箭头符号做逻辑上的连接(不表示顺序关系,表示 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⑤ 原因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直至找出末端原因。识别规则 是“箭头只出不进”。
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 骨图/石川图
直方图 控制图/管制图
3
QC改善工具简介
工具用途——新七种工具
序号 1 2 名称 关联图 系统图/树图 用途 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3
4 5 6
亲和图/KJ法
矩阵图 PDPC法(过程决 策程序法) 矢线图/箭条图/ 网络图
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吸取信息
29
矩阵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例运用 2
30
矩阵图
注意事项
1. 最好配合系统图或关联图运用。 2. 评价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时,要获得参与讨论者同意。
3. 统计关联程度时,分别以有无关联与关联程度统计,
可能得到的构想点会不同。

矩阵图

矩阵图
9
第六章 矩阵图
演练
各种原材料特性比较矩阵图
成型材料
特性比较
特性项目
ABCDE F GH I
成型性
○○⊙◎○△○×⊙
刚 性 ◎◎◎◎○◎◎◎◎
机械性质 强 度 ◎ ◎ ○ △ ◎ ◎ △ ○ ○
耐冲击性 ○ × × ○ ◎ ◎ × ○ ×
电 性 能 绝缘性 ○ ○ △ ○ ○ ○ ◎ ◎ ×
导电性 △ △ × × △ △ ○ ◎ ×
2
第六章 矩阵图
三、矩阵图特点
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构想和资料; 能使因素的关系明确化,掌握整体的构成
情形;
3
第六章 矩阵图
四、矩阵图种类:
L 型矩阵图
A
A
B
a1 a2 a3
b1
B b2
b3
T 型矩阵图
a4 a3 a2 a1 b3 b2 b1 B A C c1 c2 c3
4
第六章 矩阵图
第六章 矩阵图
一、定义:
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 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关系或相 关程度的大小,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
1
第六章 矩阵图
二、适用范围
明确各机能与各单位间的关系; 明确质量要求和原料特性间的关系; 明确质量要求和制程条件间的关系; 明确制程不良与抱怨或制程条件间的关系;
7
第六章 矩阵图
六、实例:如某纺布工厂制程因素-项目-抱怨现象矩阵图

制程因素
抱怨项目
示 有
影 响
喷 嘴
油 剂
温 度
牵 伸 比
不 良 项 目
染起斑粗 色毛点纱
结晶 度不

断丝

品质统计管理(质量统计管理)矩阵图法解析

品质统计管理(质量统计管理)矩阵图法解析

品质统计管理(质量统计管理)矩阵图法解析目录1 .定义: (3)2 .适用范围: (3)3 .矩阵图特点: (3)4 .矩阵图种类: (3)5 .矩阵图做法: (4)7 .注意事项: (6)8 .案例 (6)1 .定义: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关系或相关程度的大小,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

2 .适用范围:所谓“矩阵图”就是利用多元项的思考方式,分析现象、问题与原因三者之间的关连性,组合要素间的各项关系,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探索出问题的型态与内容,获得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适用于:探讨多组资料群间的相互关系时。

需要将对策事项做多元性评估时。

参与者评估复杂事件时:a .明确各机能与各单位间的关系;b .明确质量要求和原料特性间的关系;c .明确质量要求和制程条件间的关系;d .明确制程不良与抱怨或制程条件间的关系;3 .矩阵图特点:a .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构想和资料;b .能使因素的关系明确化,掌握整体的构成情形。

4 .矩阵图种类:T 型矩阵图Y型矩阵图:X型矩阵图:5 .矩阵图做法:确定事项:如印刷用布污损问题。

选择构成事项影响的因素群:不良现象因素群;不良原因因素群;加工过程因素群。

选择合适的矩阵图类型:T型矩阵图。

讨论确定各组要素的组成。

绘制矩阵图根据选定的矩阵图模式,将待分析的因素群安排在相应行、列(或纵)的位置上,并依据事先给定的顺序填列各个因素。

确定表征因素之间关联关系的符号,通常用:“◎”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关系,“○”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一般关联关系,“△”表示两个因素之间可能存在(或存在较弱)关联关系。

对隶属于不同因素群的各个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并用既定的表征符合进行标识。

解释矩阵图特征:通过分析矩阵图,确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现象),最可能的引发原因,以及导致这些原因的最可能的根源。

数据统计寻找着眼点:对矩阵图中的问题(或现象)因素群,进一步收集数据并绘制柏拉图,以确定主导因素。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序:质量概念的统一•品质的定义:–按客户要求产出的产品和服务–实践中客户要求是以规格阐述。

因此,生产符合规格的产品是厂方的首要任务–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具有专业水平)•次品(不合格品)的定义:–客户不满意的产品–不符合规格的产品–需要返工的产品序:质量概念的统一•次品的来源:–变异是次品的首要原因,其来源:人、机、物、法、环和测量系统。

–变异(从影响度的大小)可分为偶因和异因两种;偶因是工序固有的,始终存在,难于消除,不过影响度小;异因则非工序固有,但影响大(如:设计有隐患,制造过程技术能力不足等等)。

–偶因导致质量的偶然波动(偶波),异因导致质量的异常波动(异波),偶因可当为无可避免的噪音,异因则必须消除。

世界级的质量标准是只容忍一些偶波的存在,不容忍任何异波。

6级质量(6 SIGMA)只容忍每百万出错机会中有3.4个。

序:质量概念的统一•降低次品的主要方法:–当次品率较高时(>=5%,一般AQL不接受超过2%次品),应用普通质量常识是最有效的降低次品的方法(如:5S、技术更新、维修保养、教育培训、标准化等等).如再辅以SPC的应用,则成果有望维持并得以持续改善。

–当次品率趋低时(<1%),异波可以假设很低或不存在了。

这时只有偶波对质量产生影响,用常规方法很难侦察和降低偶波。

最佳的方法是应用统计方法来管制偶波对质量的影响,及避免异波重新出现。

序:质量概念的统一•判断工序稳定性方法–稳定的工序只有偶波,没有异波。

–不稳定的工序,偶波与异波同时存在。

–管制图(Control Charts)是现时已知的最佳判断工序是否稳定的方法,其误判概率(第一类)只有0.27%。

–严格上说,制程如不稳定,不可投产,因为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异波如不能被消除,任何环节都会在不同时间里出现问题,其结果常常会是最终得不偿失,不可小视!QC七大手法1. 层别法2. 柏拉图(28规律)3. 因果图(鱼骨图)4. 散布图5. 直方图6. 管制图7. 检查表(或推移图)层别法(分类法)•层别法也叫分类法:它是将收集的问题数据按一定的标志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除去问题的面纱,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矩阵图、箭条图与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简介

矩阵图、箭条图与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简介

第二节 箭条图
第三节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一、概述 二、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的用途 三、应用程序 四、应用实例 五、注意事项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1.320.11.3Tuesday, November 03,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1:26:2501:26: 2501:2611/3/ 2020 1:26:25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301: 26:2501:26Nov-203- Nov-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 26:2501:26:2501:26T uesday , November 03,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320.11.301:26:2501: 26:25November 3,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3日 上午1时26分20.11.320.11.3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上午1时26分25秒01: 26:2520.11.3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020年11月上 午1时26分20.11.301:26Nove mber 3,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1时26分25秒01:26:253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时26分25秒 上午1时26分01:26:2520.11.3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1.320.11.301:2601:26: 2501:26:25Nov -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1月3日星 期二1时26分25秒Tuesday, November 03, 2020 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 率。20.11.32020年11月3日星 期二1时26分25秒20.1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序 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注:

关系密切

较密切

一般
◎ ◎ ○ ○ ◎ ○ ◎ ● 8 确 定 控 制 点 7 制 定 作 业 指 导 书 ○ ◎ ○ 6 制 定 检 查 表 ○ 5 制 定
QC
7. 强度不良 6. 转动不良
◎ ○ ○ ○ ○ ● ● ○ ● 1 设 计 不 良 2 设 计 规 格 不 严 3 设 备 工 装 不 合 适 4 设 计 质 量 不 足 5 没 有 充 分 商 定 检 查 标 准 6 工 人 技 术 不 熟 练 7 不 执 行 工 装 纪 律 8 不 执 行 工 序 控 制 的 规 定 ◎
○ ◎ ○ ◎
5. 破损 4. 接触不良 3. 焊接缺陷 2. 漏焊
○ 4 决 定 订 货 额 3 供 应 设 备 工 装 2 确 定 工 序 1 核 查 质 量 标 准
1. 漏油 不合格现象 质 量 保 证 程 序 D 原 P A 防止再发生对策 ○ 1. 修订质量保证表 2. 变更设计 3. 改进设备工装 4. 改进作业方法 5. 修改质量管理工序表 ◎ ○ ○ ◎ ○ ○ C 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