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梳理)教学提纲
苏教版《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符号m 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A. 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调平)B. 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取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物左右码)C. 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总质量=砝码+游码)4、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A. 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
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 测量化学药品或潮湿物品时需要在两托盘内均垫上相同大小纸片。
C. 加减砝码时应先尝试用大砝码,然后尝试小砝码。
(二)用天平测质量略(三)密度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用符号ρ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
2、密度公式:V m =ρ。
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
常用单位有克每立方厘米(g/cm 3)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3336333101010100010001cm g cm g dm g m kg -===3、物体的密度的测量(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 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Vm =ρ求出固体的密度(计算时要使用国际单位)。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 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V m =ρ求出液体的密度。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性质特征,是描述物质特性的客观概念。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众多物理性质的总称,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为我们了解物质的一切特性提供基础。
物质的物理属性主要包括质量、体积、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相对论电离能以及物质密度、光学密度等几个方面。
质量是指物质含有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数目的总量,它可以用 Massive Unit (MU) 来表示,其单位是克 (g)。
体积标志着物质存在的容积,是任何物质的重要性质。
一般其单位为立方米 (m³)。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即1 m³的物质的质量,它的单位是克/立方米 (g/m³)。
熔点是指物质能够改变其状态的最低温度,也就是物质由固体改变为液体所需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沸点是指物质在升高温度的时候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必须达到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折射率是指光线从物质中反射、折射或其他变换方式散射出去时所具有的性质,其单位是索氏折射系数。
相对论电离能是指物质在经历特定存在形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势,单位是伏特 (V)。
物质的密度是指物质占有的体积除以它的质量,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
光学密度是指介质对物体反射、折射、透射光线的能力,单位是每千米(kg/km)。
以上就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大致概述,它们各具特点,可以用来识别和描述物质性质,为我们研究物质提供重要依据。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 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初中物理教案之物质的物理属性
初中物理教案之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
2. 让学生掌握物理属性的定义、单位和测量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定义、单位和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物质的物理属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有哪些特性?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物质的物理属性。
二、教学物质的密度(15分钟)1. 教师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学生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3. 教师讲解密度的单位:kg/m³。
三、教学物质的比热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需的热量。
2. 学生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3. 教师讲解比热容的单位:J/(kg·℃)。
四、教学物质的硬度(15分钟)1. 教师讲解硬度的定义:物质抵抗划痕的能力。
2. 学生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硬度。
3. 教师讲解硬度的单位:MPa。
五、教学物质的磁性(15分钟)1. 教师讲解磁性的定义: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磁性物质的性质。
2. 学生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磁性。
3. 教师讲解磁性的分类: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硬度和磁性。
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难点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物质的导电性(15分钟)1. 教师讲解导电性的定义:物质允许电流通过的能力。
2. 学生实验:测试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3. 教师讲解导电性的分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七、教学物质的导热性(15分钟)1. 教师讲解导热性的定义:物质传递热量的能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内容与目的内容】一、内容1.物体的质量2.物质的密度3.测定物质的密度4.密度知识的应用5.物质的其他属性如颜色、状态、硬度、弹性、磁性、导电性、导热性、透明度等二、目的要求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
2.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3.知道测量质量的工具。
4.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记住水的密度。
5.理解为什么要引入密度概念,以及密度概念的表述和密度公式。
6.掌握密度的计算和单位换算。
7.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
8.密度的应用、理解密度知识的三个方面的主要应用。
9.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10.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并与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11.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知识重点与难点】1.理解质量的概念。
2.知道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
3.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质的一种特性。
4.掌握密度的计算及应用。
5.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
物体和物质不同。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
铁锅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
不同的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往往是不相等的。
我们就用质量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例如一支铅笔芯比一个铅笔头所含的碳要多,一块平玻璃板,要比一块玻璃碎片所含的玻璃多,一把斧头比一把铅笔刀所含的铁要多。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它的形状无关。
一块铁,无论是把它拉成长的,还是把它压成扁的,铁块中所含铁的多少是不变的。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位置无关。
一只铅球,无论放在地球的两极还是赤道上;无论放在海边还是放在高山之颠,铅球所含铅的多少是不变的。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状态无关。
一杯水,无论是凝结成冰,还是蒸发为水蒸气,它们所含水的多少是不变的。
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课题:物体的质量知识点梳理:提问:课桌和凳子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大头针和铁钉是由什么组成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材组成的,而且课桌比凳子所含的木材多;大头针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的,铁钉比大头针含的铁多;1、物质:我们把组成物体的木材、铁等成为物质;2、(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kg、t、g、mg;之间是1000进制;(3)质量的测量工具:3、初中阶段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1)天平的构造从下到上:底座、横梁、平衡螺母、标尺、游码、托盘天平、指针、分度盘(2)名牌:量程、感量(3)正确使用看:量程和最小分度值调平:(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调节平衡螺母(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左重右调;当指针的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调平)测量:1、物左码右: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然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用镊子从大到小向右盘里加减砝码2、移动游码:(加到最小砝码不能平衡时)在标尺上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3、读数方法: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之和,即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以游码左边缘对应示数为准)4、注意事项:(1)、不能超量程:天平的最大测量值(量程,也叫称量),最小分度值(也叫感量)(2)、保持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预习反馈】1、叫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常用单位还有(符号为)、(符号为)、(符号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t= kg= g= mg。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等。
4、观察书上图6-1,了解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5、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将_______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___(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概括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概述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其具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属性。
本文将逐步介绍物质的物理属性的知识点。
1.引言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其物理属性是研究物质特性的关键。
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然界的规律。
2.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或分子构成。
原子是最基本的物质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
不同的原子和分子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物质。
3.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是指物质所包含的质子和中子的总和。
质量可以通过称量来确定,单位是克或千克。
4.物质的体积物质的体积是指物质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体积可以通过测量物质所占据的空间来确定,单位是立方米或立方厘米。
5.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多少。
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单位是克/立方厘米或千克/立方米。
6.物质的形状物质的形状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分子间无序排列;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无序运动。
7.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由其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特性决定的。
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具有吸收和反射的特性,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8.物质的透明度物质的透明度是指物质对光线的透过程度。
透明的物质能够让光线通过,而不透明的物质则阻挡光线的传播。
9.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是指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导电性与物质内部的自由电子相关,金属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绝缘体则几乎不导电。
10.物质的热传导性物质的热传导性是指物质对热的传导能力。
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物质能够快速传递热量,而热传导性差的物质则传热较慢。
11.物质的磁性物质的磁性是指物质受磁场作用的特性。
物质可以分为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磁化。
12.物质的光学性质物质的光学性质包括折射、反射、散射等。
不同的物质对光的传播具有不同的影响。
6.5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解读)
6.5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解读)(解析版)知识导航知识点讲解1、物质的基本属性(1)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物理性质的鉴别①人们可以直接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等;②需要可以利用仪器测知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③需要通过实验室获得数据,计算得知的物理性质:质量、密度等。
(3)以上这些性质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改变,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比较物质的硬度(1)刻画法:用同一工具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在不同物体上刻画,刻痕浅的硬度大,刻痕深的硬度小。
(2)冲击法:将被测物体置于一个空心竖直管的底部,从管的顶部由静止释放一枚钢钉,钢钉作用在该材料上就会产生一个小小的凹痕,从凹痕的大小和深度,就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大小。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考点1 物质的基本属性【典例11】如图所示,握力器的主要部件﹣弹簧用金属制造,是利用金属具有()A.较高的导热性B.较好的导电性C.非常强的弹性D.较强劲的硬度【答案】C。
【解答】A、握力器工作时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要恢复原状,要求制作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故主要是利用其非常强的弹性的特点;故选:C。
【典例12】铜的热胀冷缩的程度比钢大,用长度相同的铜片和钢片铆在一起做成双金属片,当温度高于某一特定值时,双金属片会向钢片(填“铜片”或“钢片”,下同)一侧弯曲;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双金属片会向铜片一侧弯曲,用这样的金属片可以制成双金属温度计,则双金属片温度计的原理是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
【答案】钢片;铜片;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
【解答】解: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铜的热胀冷缩的程度比钢大,铜片和钢片原长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铜片的伸长量大,由于两个金属片是铆合在一起,铜片会向钢片一侧弯曲;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双金属片会收缩,由于铜片收缩的程度较大,双金属片会向铜片一侧弯曲;金属片温度计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的原理工作的。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质量、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及其应用。
(3)学会运用物理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巩固对物质物理属性的理解和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质量、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
(2)不同物质物理属性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密度、比热容等物理属性的计算和理解。
(2)运用物理属性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鉴别真假黄金、比较不同物质的硬度等,引发学生对物质物理属性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质量:介绍质量的概念,讲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及方法。
(2)密度:讲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及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密度的变化规律。
(3)比热容: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硬度:讲解硬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硬度差异。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物理属性应用,如金属的导电性、水的比热容较大等。
四、课堂练习:1.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一个物体的密度,并判断它是实心还是空心。
2. 比较不同物质的硬度,分析在生活中如何利用硬度性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物质物理属性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的物理属性知识进行解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物理属性,通过实验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质的质量、密度、比热容、硬度等物理属性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物理属性,如磁性、导电性等,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更多物理属性。
苏教版《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符号m 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A. 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调平)B. 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取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物左右码)C. 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总质量=砝码+游码)4、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A. 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
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 测量化学药品或潮湿物品时需要在两托盘内均垫上相同大小纸片。
C. 加减砝码时应先尝试用大砝码,然后尝试小砝码。
(二)用天平测质量略(三)密度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用符号ρ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
2、密度公式:V m =ρ。
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
常用单位有克每立方厘米(g/cm 3)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3336333101010100010001cm g cm g dm g m kg -===3、物体的密度的测量(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 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Vm =ρ求出固体的密度(计算时要使用国际单位)。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 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V m =ρ求出液体的密度。
6《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读数注意:1.物体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示质量。
2.看清楚标尺的分度值是0.1g;0.2g;0.5g哪一个。
3.读数时看的是游码左侧所对应的的示数。
4.无需估读(初中阶段只有长度的测量需要估读而且是必须估读)。
5.看清空的后面有无单位。
二、测量前托盘天平的调平方法:1.看指针: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2.看托盘:那边高朝那边移。
注意:与横梁上的左右平衡螺母无关。
三、物体质量的变化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物体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还有温度)但会随着物体的使用或者磨损而减少。
四、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邮票:50mg 一元硬币:6g 一个鸡蛋:50g 一个苹果:150g一只公鸡:3kg 中学生体重:50kg 大象:6t五、物质密度的理解1.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2.它只是密度的计算公式,不能说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3.密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无关;与组成物体的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气体还与压强有关)4.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m-V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斜率越大表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越大。
(简言之:坡越陡密度越大)5.密度的单位转换:1g∕cm3=1x103kg∕m3(填密度大小时要注意看给的单位再填写)六、物理计算题的规范解题过程已知:用规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量(统一单位)求:用物理量符号写出要求的物理量解:1.要写物理公式;2.往公式中代入数据和单位;3.写出结果(要有单位);答:补充知识点:1、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测量工具:托盘天平2、质量的单位转换:3、体积的单位转换:4、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5、微小固体质量的测量方法:测多算少法或累积法6、水的密度ρ=1.0×103kg/m3=1g/c m37、ρ水=1.0×103kg/m3的物理意义: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8、测量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测量工具有:和)(1)调节托盘天平,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2)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3)固体的密度ρ=9、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测量工具有:和)(1)调节托盘天平,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把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液面到达V2(4)固体的密度ρ=10、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测量工具有:和)(1)调节托盘天平,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容器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4)液体的密度ρ=11、鉴别物质的方法步骤:根据质量、体积,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对照密度表,比较算出的密度值与何种物质的密度值相等或相近,从而判断该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12、判断物体是否实心的方法步骤:13、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公式: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公式:14、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容、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等。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物质的比热容、热值等物理属性;(3)学会运用物质的物理属性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物质物理属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等基本概念;(2)物质的比热容、热值等物理属性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1)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2)比热容、热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等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1)讲解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等基本概念,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2)介绍物质的比热容、热值等物理属性,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含义;(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差异。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物理属性变化规律;(2)提问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1.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一个物体的质量。
2. 某物质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试求它在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
3. 一辆汽车的热值为2.4×10^7 J/kg,行驶100km消耗20kg汽油,计算汽车行驶100km所释放的热量。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整理课堂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物质物理属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物质物理属性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复习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复习一、文章类型:说明文二、确定主题和目的:本文旨在复习八年级物理中《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节的知识点。
通过梳理关键概念、例题解析和实际应用,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键词梳理:1、物质的物理属性2、密度、比热容、热值3、力的作用效果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5、压强6、液体内部压强7、大气压强8、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9、浮力10、阿基米德原理11、简单机械12、功与功率13、能与机械能14、声现象15、光现象16、平面镜成像特点17、凸透镜成像规律四、内容编写:第一部分:物质及其物理属性1、物质的概念及分类: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概念、常见物质分类及其应用。
2、物质的物理属性:重点阐述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力学基础1、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对物体形状、运动状态的作用效果,掌握计算力的方法。
2、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对比分析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平衡条件的判定方法。
3、压强: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公式,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
4、液体内部压强: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规律,掌握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5、大气压强:介绍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分析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吸盘等。
6、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阐述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风洞实验、飞机升力等实际应用。
7、浮力:介绍浮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掌握计算浮力的公式,分析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简单机械与功1、简单机械:介绍简单机械的种类及其应用,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2、功与功率:深入理解功与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判断功率大小的方法。
3、能与机械能:分析能与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转化过程,掌握判断机械能大小的方法。
第四部分:声、光、热的综合应用1、声现象: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等基本概念,分析声现象的应用实例,如回声、共鸣等。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整理)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要点:1、质量(m):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t、g、mg(1t=103 kg,1g=10-3 kg,1mg=10-6kg)(一只鸡蛋大约50g,中学生质量大约50kg)2、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例:一石块从地球带至月球,质量不变,重力变小3、天平—测量质量的仪器使用方法: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方法:哪高往哪调/往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③“左物右码”,用镊子由大到小增减砝码,再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④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值+游码值天平使用中的若干问题:⑴若在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左偏,该怎么办?——向右调平衡螺母⑵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左偏,该怎么办?——在右盘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⑶使用前未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就调节横梁平衡,导致测量结果偏大⑷实验时不小心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被测物的质量=砝码值-游码值⑸砝码磨损,测量结果偏大⑹砝码生锈,测量结果偏小4、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测多算少5、密度(ρ):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03kg/m3)计算公式:ρ=m/V 变式: m=ρVV=m/ρ6、水的密度:ρ水=103kg/m3=1g/cm3物理意义: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取决于物质的种类,与m、V无关例:①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②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水在0℃~4℃具有反膨胀特性)③将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现将气筒活塞向下压,里面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④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氧气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⑤把一块铁放在火炉中煅烧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8、密度的测量原理:ρ=m/V工具:天平——测质量体积单位: 1L=1dm3=10-3 m3量筒——测体积(量筒的使用:看,放,读) 1mL=1 cm3=10-6 m3测固体的密度:①调节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 1;③用细线拴牢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的总体积V 2,则固体体积V= V 2- V 1;④用公式ρ=m /V= m /(V 2- V 1)计算出被测固体的密度测液体的密度:①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 1;②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记下体积V ;③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m 2,则倒出液体的质量m= m 1- m 2;④用公式ρ=m/V=(m 1- m )/V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9、密度知识的应用:鉴别物质;求质量或体积;判断空心实心;密度与温度有关(水在0 ℃~4℃之间有反膨胀现象) 10、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密度、颜色、气味、弹性……典型例题: 1、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酒精、水、硫酸,请判断各容器中液体依次为什么?(ρ硫酸﹥ρ水﹥ρ酒精)2、铁锅与铁勺的质量分别为 1.5kg 、0.5kg ,则它们的质量之比________,体积之比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_。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精华归纳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精华归纳。
1.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其物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解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现象,如融化、汽化、凝固、液化等基本概念,以及物质状态转变对物质性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例如,融化和凝固是物质由固态到液态和由液态到固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物质的内能与外能发生改变;汽化和液化是物质由液态到气态和由气态到液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物质的内能与外能也会发生改变。
通过讲解这些现象,让学生对物质的状态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2.物质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包括物态方程、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等,这些性质是解释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的重要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唯象和微观热力学计算方法,如理想气体的温度、压力和体积的物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和物理含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能量转换和守恒的基本概念,并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3.物质力学性质力学性质包括物质的质量、形状、尺寸、密度、弹性、功、能等基本物理量的变化和相关公式。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摆弦实验、斜面滑动实验、弹性碰撞实验、万有引力引力实验等各种实验,来让学生学习物质的力学性质。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运动和变形,通过实验现象和运动规律探究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增加对物理学的兴趣。
4.物质的电磁性质电磁性质的学习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场、磁场、电动势、电阻等都是与电磁性质相关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电场、磁场、电动势、电阻等的基本概念和它们的计量方法,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电磁波的传播、电磁场的变化和用电仪器的所感受到的电磁场。
让学生充分认识电磁性质的本质,并理解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深刻地关系到物质的内在性质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初中物理教案之物质的物理属性
初中物理教案之物质的物理属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概念,包括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等。
2. 使学生掌握测量和计算物质物理属性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哪些方面。
2. 测量和计算物质物理属性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物质物理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实际问题中运用物理属性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属性。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属性的概念和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物质的物理属性概述:介绍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等概念。
2. 测量和计算密度:讲解密度的测量方法,如排水法、比重瓶法等,以及密度计算公式。
3. 测量和计算比热容:介绍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如热量法、温度变化法等,以及比热容计算公式。
4. 测量和计算硬度:讲解硬度的测量方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以及硬度计算公式。
5. 测量和计算透明度:介绍透明度的测量方法,如透光率法、透过率法等,以及透明度计算公式。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物理属性是什么。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硬度和透明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物质物理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属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制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物质物理属性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质的物理属性图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
点梳理)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质量:
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
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
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
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
m
v
ρ=
m
v
ρ
= m=ρv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
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⑷理解密度公式:
m
v ρ=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②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③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
④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⑸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⑹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⑺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 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⑻测固体的密度:
①原理:原理:ρ=m/v
②方法: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
;
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
;
d.得出固体密度ρ=m/( V
2-V
1
)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规则固体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
⑼测液体密度:
①原理:ρ=m/v
②方法:a.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
d.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 V
⑽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②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
质量。
③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
体积。
④判断空心实心:
例如:体积是5×10-3m3的铁球,测得其质量是25k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铁=7.8×103kg/m3)
分析:利用密度判断物体空、实心情况有下列几种方法:
(1)用公式ρ物体=m/V求物体的平均密度,若ρ物体=ρ物质为实心,ρ物体<ρ物质为空心。
(2)用公式V物质=m/ρ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体积,若V物质=V实际为实心,V物质< V实际为空心。
(3)用公式m物质=ρV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质量,若m物质=m实际为实心,m物质> m 实际为空心。
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要求的是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