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由许多互联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协议进行数据交换。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连接在一起,使信息传输更加方便快捷。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如下:1. OSI模型:OSI模型是由国际组织ISO制定的网络模型,是一个7层模型,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
分别是: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对数据进行分组,发现和纠错。
网络层:定义IP地址,路由和寻址。
传输层:定义端口号,保证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会话层:会话管理,包括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结束。
表示层: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
应用层: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
2.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物理或逻辑结构的布局。
有三种常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条通信线上。
星型: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个中心节点上。
环型:所有节点形成环状,数据从一个节点传到下一个节点。
3. IP地址:IP地址是网络中唯一一个与其他设备区分的标识符。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
IPv4:32位二进制数字,通常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
IPv6:128位二进制数字,通常用8组十六进制数表示。
4. 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是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协议有TCP、UDP、HTTP、FTP等。
TCP和UDP是传输层协议,HTTP和FTP是应用层协议。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UDP协议速度快,但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HTTP协议是Web应用最重要的协议,用于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在计算机之间的传输。
5.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指用于连接各种设备的硬件,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交换机:连接局域网上的设备,通过MAC地址进行数据传输。
网卡:计算机网络接口卡,用于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简介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用于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和可靠。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硬件设备: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等。
2.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程序等。
3.网络通信协议:TCP/IP、HTTP、FTP、SMTP等。
三、网络拓扑结构1.星型拓扑:以中心设备为核心,周围设备连接在中心设备的一个接口上。
2.总线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形成一条线性结构。
3.环形拓扑:所有设备连接成一个环,数据在环上依次传递。
4.网状拓扑:多个设备之间通过多个链路相互连接,构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局域网(LAN):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如企业内部网络、校园网络等。
2.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较大,一般在城市内或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如城市银行网点之间的联网。
3.广域网(WAN):覆盖范围最大,一般涉及跨越省份或国界,如互联网。
五、网络通信协议1.TCP/IP协议:是指传输控制协议与互联网协议的简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
2.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传输超文本内容。
3.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4.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E-mail的传输。
六、网络安全1.防火墙:通过对数据包的过滤和修改,防止网络攻击。
2.加密技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听或者篡改。
3.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保证网络安全。
七、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优点:1.数据交换快捷、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
2.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3.拓展性强,可根据需要灵活扩充。
缺点:1.网络安全性弱,容易被黑客攻击。
2.网络故障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泄漏。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1.三网合一,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在物理上互连,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称作计算机网络。
3.资源共享:(1)共享硬件资源:服务器、打印机、通讯设备(2)共享软件资源(3)共享数据:数据库4.按按地域来划分:局域网和广域网.建设计算机网络的属性来分: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分: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全互连形和不规则形.按信息的交换方式来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5.电子公告板系统(BBS)6.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是表征事物的形式,例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
7.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
8.信道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9.调制解调器:兼有调制和解调功能的器件。
10.调制解调器最基本的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调幅、调频、调相.11.纠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足够的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在接收译码器的控制下不仅可以发现错误,而且还能自动地纠正错误。
12.检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一些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可以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判断看其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错误,它不能纠正错误而是通过反馈信道传送一个应答帧把这个错误的结果告诉给发送端,让发送端重新发送该信息,直至接收端收到正确的数据为止.13.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14.线路交换:通过网络中的结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15.报文交换:对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采用另一种数据交换的方法叫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在报文中包括要发送的正文信息和指明收发站的地址及其它控制信息。
在这种报文交换方式中,不需要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
16.报文分组交换:原理是把一个要传送的报文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作为报文分组的数据部分.17.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由低层至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拓扑结构:指定了连接计算机的物理布局。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环形、星形、树形和网状。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由各种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和光纤等。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程序等。
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最常见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套件,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4.IP地址:每台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以便其他计算机可以找到它。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5.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中的子网。
它与IP地址结合使用,以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7.网络层次结构:通过网络层次结构,数据可以在网络中传输。
常见的网络层次结构有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8.链路层和物理层:链路层和物理层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和接收数据。
它们处理数据的物理传输和错误检测。
9.路由器:路由器用于转发数据包到目标地址。
它是网络中的关键设备,负责决定最佳路径以及数据的传输。
10.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包括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和访问控制等措施,以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11. 网络传输速率:网络传输速率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速度。
它通常以比特每秒(bps)或兆比特每秒(Mbps)为单位。
12.无线网络:无线网络使用无线信号传输数据,而不需要通过物理媒介进行连接。
常见的无线网络包括Wi-Fi和蓝牙。
13.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连接计算机的网络,而广域网是指连接在较大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14.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而不是本地计算机。
15.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通过标准的互联网协议实现跨大陆和国家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所组成的。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
①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网络通信协议②网络硬件=网络拓朴结构+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
网络服务器应是一台功能较强的计算机,一般用高档微型机或小型机作服务器。
与一般计算机相比主要区别:一是运算速度快;二是存储容量(包括内存和硬盘)大;三是可靠性、稳定性好。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一般服务器应装两套完全相同的硬盘,且处于热备份状态。
服务器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现类。
█网络工作站(客户机):是指供用户直接使用入网的计算机,只要求一般的计算机即可。
但在硬件上应配备网卡,软件上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
█通信处理机: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
█信息变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器、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
█网卡:网络与计算机相连的接口电路。
网卡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硬件设备。
网卡插在计算机或服务器扩展槽中, 通过网络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与网络交换数据、共享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1. 网络概述1.1 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1.3 网络的性能指标2. 网络协议2.1 TCP/IP协议栈2.1.1 链路层协议2.1.2 网络层协议2.1.3 传输层协议2.1.4 应用层协议2.2 OSI参考模型2.2.1 物理层2.2.2 数据链路层2.2.3 网络层2.2.4 传输层2.2.5 会话层2.2.6 表示层2.2.7 应用层3. 网络设备3.1 网卡3.2 集线器3.3 交换机3.4 路由器3.5 网关3.6 防火墙4. IP地址和子网划分4.1 IPv4地址4.1.1 IP地址格式4.1.2 IP地址分类4.1.3 IP地址分配和管理 4.2 子网划分4.2.1 子网掩码的作用4.2.2 子网划分的方法和步骤5. 路由和路由选择5.1 路由的概念和作用5.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5.3 路由选择协议5.3.1 静态路由5.3.2 动态路由5.3.2.1 RIP协议5.3.2.2 OSPF协议5.3.2.3 BGP协议6. 网络安全技术6.1 认证和授权6.2 密码学基础6.3 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6.4 虚拟专用网络(VPN)6.5 数据加密和解密7. 网络性能优化7.1 带宽7.1.1 带宽利用率计算7.1.2 带宽优化技术7.2 延迟和时延7.2.1 延迟分类7.2.2 时延优化技术7.3 丢包和重传7.3.1 丢包原因分析7.3.2 重传机制附件:1. 网络设备图片附件2. IP地址和子网划分示例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网络协议:网络通信过程中使用的约定和规则,用于确定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格式。
2.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用于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3. 子网划分: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对网络进行更精细的管理和控制。
4. 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网络设备,根据IP地址将数据进行转发。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独立计算机以及专门的外部设备利用通信线路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与负载均衡;综合信息服务。
局域网:通常指几千米以内的,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modem 或其他设备的集合。
连接的是小范围内的计算机,系统覆盖半径从几米到几千米,覆盖范围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
城域网:覆盖范围为中等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通常是在一个城市内的网络连接(距离为10KM左右)广域网:分布距离远,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串行连接以便在更大的地理区域内实现接入。
可以提供全部时间或部分时间的连接,允许通过串行接口在不同的速率工作。
局域网和广域网都使用带宽来描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数据量。
网络的延迟又称时延,定义了网络把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另外一个网络节点所需要的时间。
网络延迟主要由传播延迟、交换延迟、介质访问延迟和队列延迟等组成。
二、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OSI参考模型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构。
其分层结构的优点有: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多厂商兼容性;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了开放实现的复杂度;便于故障排除。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或称为第一层,其功能是在终端设备间传输比特流。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数据链路层的目的是负责在某一特定的介质或链路上传递数据。
不同的传输介质需要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给以支持。
网络层的任务就要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转发数据包,使数据包能够正确无误地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
网络层处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负责传输提供服务,同时负责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
网络层协议还能协调发送、传输及接收设备的处理能力的不平衡性,如网络层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以使得数据包的长度能够满足该链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所支持的最大数据帧长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定义: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于1969年12月诞生于美国。
名字叫ARPAnet。
由若干台地理位址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连线连接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目的。
二、计算机网络按功能的分类:
1.局域网LAN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WAN
4.互联网Inter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服务
1、文件服务
2、打印服务
3、电子邮件服务
4、信息发布服务
5、远程教育
6、电子政务OA
7、电子银行
8、娱乐与游戏共享
四、局域网的组成
网卡:网络适配器
集线设备:集线器(Hub)
交换机
路由器
通信介质:同轴电缆
双绞线:八芯四对:橙、白橙、蓝、白蓝、绿、白
绿、棕、白棕
光纤
Internet
一、上网的两种方式
1、拨号方式:使用modem设备,速度比较慢,上网时不能使用
电话(占线),已淘汰。
2、专线方式:ADSL,使用宽带modem设备,速度比较快,上网
时不影响电话的使用。
二、顶级域名
1、地理性顶级域名:cn中国
Tw台湾
Hk香港
Mo澳门
2、组织性顶级域名:com商业机构
Net网络技术组织
Org非盈利组织
Gov政府机构
Mil军队方面Edu教育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1 网络的定义1.2 网络的分类1.2.1 局域网(LAN)1.2.2 城域网(MAN)1.2.3 广域网(WAN)1.2.4 互联网(Internet)2. OSI参考模型2.1 OSI参考模型的概述2.2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2.2.1 物理层2.2.2 数据链路层2.2.3 网络层2.2.4 传输层2.2.5 会话层2.2.6 表示层2.2.7 应用层3. TCP/IP协议族3.1 TCP/IP协议族的概述3.2 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3.2.1 网络接口层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二:网络设备和编址1. 网络设备1.1 网络设备的分类1.1.1 网卡1.1.2 集线器1.1.3 交换机1.1.4 路由器1.1.5 网关2. IP地址和子网掩码2.1 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2.2 IP地址的组成和表示方式2.3 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三:网络传输协议1. TCP协议1.1 TCP的概述1.2 TCP的特点1.3 TCP的连接建立和终止1.4 TCP的可靠传输机制2. UDP协议2.1 UDP的概述2.2 UDP的特点2.3 UDP的应用场景四:局域网技术1. 以太网1.1 以太网的概述1.2 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1.3 以太网的帧结构和帧格式1.4 以太网的MAC地址和地址解析协议2. VLAN技术2.1 VLAN的概念和作用2.2 VLAN的实现方式和配置方法五:广域网技术1. PPP协议1.1 PPP的概述1.2 PPP的连接建立和认证过程1.3 PPP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 HDLC协议2.1 HDLC的概述2.2 HDLC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3 HDLC的工作模式和帧同步方法六:网络安全1. 网络攻击和防御1.1 网络攻击的分类1.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3 网络安全的防御措施2. 防火墙2.1 防火墙的概述2.2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 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七:网络管理和监控1. 网路管理协议1.1 SNMP协议1.2 MIB文件和MIB对象1.3 SNMP的工作原理和消息格式2. 网络性能监控2.1 网络性能监控的意义和目的2.2 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2.3 网络性能监控的指标和分析方法附件:1. 相关示意图和图表2. 实验数据和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传输的协议族。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它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2.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多种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型结构,其中有一个中心节点通过通信设备与其他节点相连。
3.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协议是为了保证不同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通信而制定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协议包括TCP/IP、HTTP、FTP和SMTP等。
4.OSI七层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为七个层次,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IP地址:Internet协议(IP)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协议,它使用IP地址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
IPv4使用32位地址,IPv6使用128位地址。
6.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它与IP地址进行逻辑AND运算,将网络部分置1,主机部分置0。
7.网络设备: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网卡、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
网卡用于将计算机与网络相连,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路由器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安全。
8.域名系统:域名系统(DNS)是互联网中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它通过域名服务器提供域名解析服务。
9.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网络技术,它能够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用于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地址。
10.虚拟专用网络:虚拟专用网络(VPN)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创建加密通道实现安全通信的技术。
它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建立私密连接。
11.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恶意攻击和未授权访问的技术。
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虚拟私有网络(VPN)等。
12.无线网络:无线网络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1.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计算机或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形、星形、树形、网状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对网络通信的效率、可靠性和扩展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2. OSI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一个理论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的功能和协议。
它分为七层,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协议和接口来实现网络通信。
3. TCP/IP协议族: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协议,它由一系列的协议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 Protocol)。
TCP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而IP负责将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
其他常用的TCP/IP协议还包括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
4.IP地址: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或设备。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类型。
IPv4采用32位二进制表示,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1.1、IPv6采用128位二进制表示,可以支持更多的IP地址分配。
5.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它与IP地址进行位运算,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分开。
常见的子网掩码有255.255.255.0,也就是将IP地址的前三个字节作为网络部分,最后一个字节作为主机部分。
6.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设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使得人们可以迅速、准确地共享数据和资源。
作为一种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依赖于不同类型的组件和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涵盖网络结构、协议、拓扑结构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一、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通常采用分层结构,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承担特定功能。
常见的网络结构包括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1.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个国际标准,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2. TCP/IP模型TCP/IP模型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网络协议模型。
它包含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与OSI参考模型相比,TCP/IP模型的结构更简洁。
二、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SMTP等。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的包并在网络中传输。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而IP(Internet Protocol)则负责寻址和路由。
2. 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协议。
它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允许客户端发送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的响应。
3. SMTP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它定义了发送邮件的规则,确保邮件能够从发送者传输到接收者的电子邮件服务器。
三、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描述了网络中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超全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组成。
2.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所有计算机都直接连接到一个集线器或交换机上。
- 总线型拓扑:所有计算机都通过一根总线连接起来。
- 环型拓扑:计算机通过一根环形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形网络。
- 网状拓扑:每台计算机都直接连接到其他所有计算机。
3. 网络通信模型-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TCP/IP模型: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网络协议1. TCP/IP协议- IP协议:负责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
-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在传输中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 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2.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HTML 和其他超媒体资源。
- HTTP请求方法:GET、POST、PUT、DELETE等。
- HTTP状态码:200 OK、404 Not Found等。
3. DNS协议- 域名系统,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 域名层次结构:顶级域、二级域、子域等。
三、网络安全1. 防火墙- 防火墙用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的非法访问。
- 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等。
2. 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 常见的加密算法:DES、AES、RSA等。
3. VPN- 虚拟专用网络,通过公共网络建立加密的连接,实现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大全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规模和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以下几类: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一个较小的网络,通常由同一地区或者某个组织的多台计算机组成。
常见的局域网包括家庭网络和办公室网络等。
2. 城域网(MAN):城域网是连接城市范围内多个局域网的网络,其覆盖范围比局域网更广。
3.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连接较远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覆盖全球范围。
Internet就是最大的广域网。
4. 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是指通过标准化的协议和规则连接全球数以亿计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描述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以下几种: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都与中心节点直接相连。
这种拓扑结构易于管理和维护。
2. 总线型拓扑:总线型拓扑中,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央总线上。
这种结构简单实用,但是当总线中出现问题时,整个网络将会中断。
3. 环型拓扑:环型拓扑中,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按照环形连接。
这种结构稳定可靠,但是扩展性较差。
4. 树型拓扑:树型拓扑使用树状结构将多个网络连接起来。
这种结构可以扩展到更大规模的网络,并且具有较高的容错性。
5.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中,每个计算机都与其他计算机直接连接,形成一个完全连接的网络。
这种结构的容错性强,但是成本较高。
三、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有以下几种: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协议,包含TCP (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络互联协议)两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讯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发展历程自从计算机网络出现以后,它的发展速度与应用的广泛程度十分惊人。
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其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诞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
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网络的雏形。
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转接后互联的。
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资源子网。
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高速网络技术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因特网(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
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
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
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
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
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
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
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网络层次划分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2、O S I七层网络模型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
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
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可靠的物理媒体。
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物理层记住两个重要的设备名称,中继器(Repeater,也叫放大器)和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有关数据链路层的重要知识点:1>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2> 基本数据单位为帧;3> 主要的协议:以太网协议;4> 两个重要设备名称:网桥和交换机。
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
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如果您想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网络层,那就是“路径选择、路由及逻辑寻址”。
网络层中涉及众多的协议,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协议,也是TCP/IP的核心协议——IP协议。
IP协议非常简单,仅仅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传送服务。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与IP协议配套使用实现其功能的还有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因特网报文协议IC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具体的协议我们会在接下来的部分进行总结,有关网络层的重点为:1>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
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2> 基本数据单位为IP数据报;3> 包含的主要协议: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互联协议);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
4> 重要的设备:路由器。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传输层的任务是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
在这一层,信息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网络层只是根据网络地址将源结点发出的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结点,而传输层则负责将数据可靠地传送到相应的端口。
有关网络层的重点:1>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以及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2> 包含的主要协议: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3> 重要设备:网关。
5)会话层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6)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
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7)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重点:1> 数据传输基本单位为报文;2> 包含的主要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SMTP(邮件传送协议),POP3协议(邮局协议),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功能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数据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
它可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是继电报、电话业务之后的第三种最大的通信业务。
数据通信中传递的信息均以二进制数据形式来表现,数据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总是与远程信息处理相联系,是包括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信息检索等内容的广义的信息处理。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人们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之一。
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硬件资源的共享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设备的重复投资,如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网络打印机;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劳动,避免大型数据库的重复建设。
集中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得现代的办公手段、经营管理等发生了变化。
目前,已经有了许多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实现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
对于大型的课题,可以分为许许多多小题目,由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完成,然后再集中起来,解决问题。
负荷均衡负荷均衡是指工作被均匀的分配给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系统。
网络控制中心负责分配和检测,当某台计算机负荷过重时,系统会自动转移负荷到较轻的计算机系统去处理。
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可以大大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方便,同时也减少了费用,提高了性能价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