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分析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学时:38(总学时)=10(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28(实验课教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2(总学分)开课学期:第2学期修订日期:2020年1月第一部分前言制订本课程标准主要是在课程定位、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推动《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建设工作,促进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1、课程定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在详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置的,该课程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进行岗位工作分析,确定本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维护典型终端应用;2.规划网络的前期准备,包括:拓扑结构、掩码计算与划分、双绞线线缆制作与测试、无线网络环境规划3.实施网络设备升级配置;4.搭建分公司网络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培养学生网络系统建设、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2、课程基本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
将课程知识按企业的实际应用进行整合,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
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不仅强调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自身应该具备的技能,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
因而,该课程的设计应兼顾企业实际岗位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已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该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面向IT领域,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组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配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组建以及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的网页设计技术、网络集成实训、网络系统管理等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专业适用 72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导入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以使学生掌握网线制作、网络设备操作与管理任务为目标,与其他学习领域一同构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将来能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岗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以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最终培养从事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职业的素质和技能,并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六册第十课《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接入方式以及网络浏览器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知道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网络浏览器,掌握上网查找资料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娱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接入方式、网络浏览器的使用。
难点:网络浏览器的操作,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幅图片是如何传输到电脑上的?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如ADSL、光纤、无线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接入方式的原理和应用。
4.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浏览器,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网络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5.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找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互联网接入方式、网络浏览器使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请列举三种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答案:ADSL、光纤、无线。
3. 请说明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查找资料。
答案:打开网络浏览器,输入关键词,搜索按钮,浏览搜索结果,找到所需资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网络浏览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
课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编码:开设时间:第2学期课时数:4*18=72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本课程以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结构和建设为主线,结合相关实例,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况、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常用的网络设备,说明了局域网技术和常用的组网方法。
然后介绍了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详细讲解了如何实现Internet 网络服务。
最后,简要介绍了网络管理和安全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以能够搭建和管理一个中小型局域网络为最终目标,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部分是在学生掌握必备的网络基础知识基础上,再学习局域网的规划、制作网线及测试分析网络连通性的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课堂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计划、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五步法进行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每个学习小组共同承担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架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一个功能全面、综合性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组建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具备简单计算机网络的组建与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任务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真实的局域网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或局域网的组建、企业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职业技能,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理解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涵,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为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1)懂得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和专业术语,对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加深理解;(2)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等;(3)了解常用网络互连设备的功能和工作方式;(4)了解相关的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5)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组网;(6)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7)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说课稿教学教案
实验环境搭建及配置
实验设备
需要准备多台计算机、交 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以及相应的连接线和配置 线。
2024/1/30
软件环境
需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协议 分析软件等实验所需的软 件环境。
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实验需求,设计合理 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 型、树型、环型等。
13
关键操作步骤演示
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 术,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
要求
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实验任务,记录实 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同时,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保证实验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 行。
络协议、网络设备等。
试题类型
03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21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2024/1/30
平时成绩占比
一般占总评成绩的30%-40%,具体比例根据学校或教师要求而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一般占总评成绩的60%-70%,具体比例根据学校或教师要求而定。
成绩计算公式
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 * 占比 + 期末考试成绩 * 占比。如有特殊情 况,如缺考、作弊等,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 础》说课稿教学教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实验设计与操作指导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线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评价报告
本文将对线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进行评价,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一、课程概述
线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拓扑结构、物理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四、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度高: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得到了全面提升,掌握了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路由算法等关键概念。
2.应用能力增强: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等任务,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兴趣提高:线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
2.互动式学习:线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注重互动式学习,通过在线讨论区、作业提交和答疑服务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实践能力培养: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模拟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掌握网络配置、故障排除等实际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课程改进建议
1.加强实践环节:进一步增加实验模拟和真实项目实践的比例,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增加案例数量:适量增加案例数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开设讨论课:增加在线讨论课的频率和时间长度,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综上所述,线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通过全面的知识设置、案例分析和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网络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互动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进建议中提到的加强实践环节、增加案例数量和开设讨论课等,可以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旨在培养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设备与协议以及网络架构和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标准旨在明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要求,以引导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标准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整体认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常用的网络协议与技术,包括TCP/IP协议、以太网、IP地址和子网划分等。
3. 熟悉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技术和拓扑结构,并能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
4. 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熟悉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安全策略。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功能2. 网络协议与技术2.1 TCP/IP协议2.1.1 TCP/IP协议的概述2.1.2 IP协议与ICMP协议2.1.3 TCP协议与UDP协议2.2 以太网2.2.1 以太网的基本原理2.2.2 以太网的帧格式与介质访问控制 2.2.3 以太网的速率与网络接口2.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2.3.1 IPv4与IPv6地址格式2.3.2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2.3.3 IP地址的分配与转换3. 局域网和广域网3.1 局域网技术3.1.1 以太网局域网的组网与拓扑结构 3.1.2 局域网的硬件设备与网络服务 3.1.3 局域网的管理与优化3.2 广域网技术3.2.1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与连接设备 3.2.2 广域网的组网与传输介质3.2.3 广域网的安全与管理4. 网络安全4.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4.1.1 安全威胁与安全风险4.1.2 认证与授权4.1.3 加密与解密4.2 常见的网络安全策略4.2.1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4.2.2 虚拟专用网络(VPN)与隧道技术4.2.3 访问控制与安全策略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理论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说课
计算机网络基础说课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个人的社交娱乐、在线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网络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 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模型。
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IP 协议、TCP 协议、UDP 协议等。
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能力目标具备组建简单局域网的能力,包括网线制作、设备连接与配置。
能够进行网络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学会使用常用的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的监测和分析。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项目的完成,共同解决问题。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网络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网络概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和通信协议。
2、网络体系结构详细阐述 OSI 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每层的功能和作用。
重点讲解 TCP/IP 模型的四层结构,以及与 OSI 模型的对应关系。
3、网络协议深入分析 IP 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 IP 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计算。
讲解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 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
4、网络拓扑结构介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分析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5、网络设备讲解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介绍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和常用命令。
6、局域网技术阐述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标准。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探析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探析《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职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以及网络安全的理解和能力。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探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一、教学目标1.基本概念:学生要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节点、链路、协议等,并能够准确地解释这些概念,并在实际应用中辨认和使用。
2.网络协议:学生要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并能够分析和解释这些协议的原理和应用。
3.网络安全:学生要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如何使用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来保护网络安全。
4.实验能力:学生要通过实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配置和调试技巧,并能够利用网络工具解决网络故障。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学生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拓扑结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网络分析和设计。
2.TCP/IP协议:学生要学习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分层结构、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选择等,了解常见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HTTP协议:学生要学习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GET和POST请求的区别、状态码的含义等,以及如何使用HTT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
4.SMTP协议:学生要学习SMTP协议的工作原理、邮件的格式和传输过程,以及如何配置邮件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邮件通信。
5.网络安全:学生要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如何使用防火墙、加密技术等来保护网络安全。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配置和调试网络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网络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报告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信息传输和
交换的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具有共同功能的资源共享的便捷环境。
可以把
计算机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共七层。
(1)物理层: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它包括信号速率、传输介质类型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在通信链路上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主要的任务有:定义物理连接方式、确定传输速率、描述数据如何在物理媒介之间传输,以及定义数据在物理媒介之间的表示方式。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二层,它负责把物理层传输所得到的比
特流封装成帧,并在同一网络内寻址和路由。
它主要定义的任务有:定义
网络拓扑结构、定义硬件地址和逻辑地址、定义可靠传输、定义数据帧格式、定义流量控制机制和定义网络的访问控制机制。
(3)网络层:
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三层,它主要负责计算机网络的路由,通过
路径选择的一系列动作,让报文从发送端成功地到达接收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和学习。
一、课程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 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4. 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5. 能够进行网络的设计与实施。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1.3 数据传输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1.4 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特点2. 网络协议与应用2.1 IP协议和子网划分2.2 路由和交换技术2.3 TCP/UDP协议和套接字编程2.4 常见应用层协议和网络服务3. 网络安全3.1 网络攻击与防御3.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3.3 安全策略和加密技术3.4 网络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4. 网络设计与实施4.1 网络规划和设计原则4.2 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4.3 网络故障排除和维护4.4 网络性能优化和监控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在教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协议原理时,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结合示例和案例进行解析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术。
2. 实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立网络实验课程。
通过搭建实验环境,让学生进行网络的配置和操作实验,以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 课程设计针对网络设计与实施的内容,设计相关课程项目,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四、评价方法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的基本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功能、分类等;2.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网络协议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等;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包括网络互连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4.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动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发展阶段、未来发展趋势等;5.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和基本技能,包括网络安全、网络优化、网络应用开发等。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动态,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和基本技能等。
具体内容包括: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功能、分类等;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网络协议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等;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包括网络互连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动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发展阶段、未来发展趋势等;5.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和基本技能,包括网络安全、网络优化、网络应用开发等。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等。
具体方法包括: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讨论、演示等方法,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和基本技能;3.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例讲解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动态。
中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设计
中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o掌握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o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并能说明各层的功能。
o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它们的作用。
2.能力目标:o能够绘制简单的网络拓扑图,并分析其优缺点。
o通过实验,配置基本的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o能够使用命令行工具(如ping、traceroute)进行网络故障诊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完成任务。
o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
o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重点:o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拓扑结构。
o O 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的详细解释。
o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难点:o O 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各层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o网络故障诊断和参数配置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讨论法:小组讨论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增强互动性。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网络故障案例,加深理解。
-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网络配置和故障诊断的实际操作。
-多媒体教学:使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网络教学:利用在线平台进行预习、复习和拓展学习。
四、教学资源-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中职专用教材。
-教具:投影仪、白板、马克笔。
-实验器材: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网线。
-多媒体资源:课件、网络拓扑结构动画、网络配置视频教程。
-在线平台:学校网络学习管理系统、相关在线课程网站。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讨论,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
2.课堂纪律: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如手机静音、不随意离开座位等,确保课堂秩序。
3.激励措施:设立小组竞赛,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习题 课注重 解决 学生 的难 点和 疑 点, 通过 自学加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 了解 和追 踪学 科最新前沿研究方向 , 励学 鼓 生多看相 关参考书和文献 , 学会 自学的 方法 。 4 采 用 多媒 体 教 学 与 传 统 教 学 方 . 法相 结 合 的 方 式 P T和板 书 相结 合有 利 于课 程 讲 P 授, 能更加生动 、 形象 , 也有利于活跃 课 堂气 氛和提高学生兴趣 。利用 Fah动 l s 画效果 模拟 , 使枯 燥 的 《 算机 网络 》 计 原理教学 直观具 体 , 动形 象 , 而使 生 从 学 生 学 有 兴趣 , 解 全 面 , 忆 深 刻 , 理 记 提 高 了学生 的理解能力 。采用 课堂讲授 、 习题 课 、 论 课 、 验 课 以 及 课 外 设 计 讨 实 等多种教 学方 法和形式 , 结合现代教 学 理 论 , 分调 动学 生学 习的 主观 能 动 充
性
方 式和 自学 能 力
二 、 学大 纲设 置 教
保 留教 学 大纲 。结 合社会 需 求 和 计算机 网络 的发展趋势 , 以及对历年 课 程教 学 效 果 的 检 查 , 理 教 学 大 纲 . 整 修 订了计算机 网络实验 系列课 程的大纲 , 增加 了多项必修 和选修试验 项 目, 选 在 修环节 中增加 了“ 创新实验环节” 。
“ 算 机 网络 基 础 " 程 教 学研 究 计 课
吉 林 华桥 外 国语 学 院 王程研
【 摘
方法 等 方 面做 了探 讨 , 出 了改进 课 程教 学 的 方 法 。 提
要 】本文主要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 目标和 学生特 点, 计 算机 网络基 础》 程的课程设 置 教 学 大纲 、 学 对《 课 教
程设 置 如 下 :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完整版)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
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非归零编码、曼 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等。
编码与调制的关系
编码和调制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需要通过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而接收端则需要通过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分段和重组。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 会话,以及同步活动。
表示层
负责数据的表示、转换 和加密等操作。
应用层
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远程登录等。
TCP/IP协议族及其层次结构
01
02
03
04
网络接口层
对应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 路层,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网络层
实现IP协议,负责路由选择和 分组转发。
防范措施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 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备份重要数据等。
安全意识和培训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是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关键,因此需要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用户 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拨号接入
通过拨打电话线的方式, 将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 中。这种方式成本较低, 但传输速率较慢且不稳
定。Leabharlann 宽带接入利用宽带技术(如DSL、 Cable Modem等)将 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中。 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传 输速率和较好的稳定性, 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接入
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网络基础理论技能和基础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计、组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技能。
其前导课程是有关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其后续课程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技术等综合性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
为培养网络安全管理员奠定理论基础和培养应用技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这门学科的性质、重要性和该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中的其它学科的关系,知道这门课在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地位,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知道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知道计算机网络各种接入技术,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应用,知道信息保护方法和手段及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法,知道学科进展及未来方向。
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重点理解网络的分层原理和分层策略。
理解网络体系中各层的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所用的原理、方法、手段和策略。
二、课程目标初步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中ISO/OSI的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模型,初步掌握各层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
初步掌握模型中的基本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层中的常用协议,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学会运用一些知识去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要做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和现代网络应用的关系。
培养出学生发现计算机网络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贵州XXX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2023年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和功能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大数据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网络基础理论技能的基础实践技能而设置的。
本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簇、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连技术、Internet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等相关技术和技能。
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OSI、TCP/IP、UDP核心关键知识,明确这些核心技术在实际网络通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深入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的优良作风,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基本能力,为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软件,提高网络设计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逐步积累网络行业的经验,为学生从事网络工程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与网络技术岗位的无缝连接。
本课程内容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特点。
(二)课程的功能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计算机网路基础》课程将系统讲授网络的基本概念、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UDP协议、分布式文件系统、Java EE框架技术、虚拟技术与应用等。
通过学习大数据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以及具体应用场景,并结合具体设计实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企业实际开发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
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八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
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
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
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钟叶丹
班级:14计网2班
学号:20143703049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分析
一、教材目录
二、分类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其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之一。
该教材在教学中,既是教科书,也是实验指导书。
理论与实际并重。
根据其在教学总流程中的作用来看,属于技术基础课教材。
根据其所用的载体性质来看,属于纸基教材。
三、编制原则
首先其采用了适应性原则。
作为中职的基础教材,既要适应中职学生的基础水平,既要适应技术领域的基础要求。
其次采用了整体性原则。
该教材把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内容几近涵盖在内,体现了内容的整体性。
该教材所出的位置是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石,体现了结构整体性。
第三遵循了系统性原则。
根据知识点的分布,合理安排知识的体系结构。
第四遵循了渐进性原则。
从知识点的排列分布来看,各个知识由概念到应用,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四、基本原理
1、社会发展原理:内容要符合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2、个人发展原理:符合学生个人职业道路发展的前景。
3、知识逻辑原理:按照知识体系结构以及知识的理解深浅来编辑。
4、心理逻辑原理: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结构。
5、教学逻辑原理:符合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逻辑。
五、编制策略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即注重理论课的基础讲授,也注重实验课的应用掌握情况。
六、逻辑编辑线索
以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为主线,辅以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的基本情况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