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工工艺基础论文

合集下载

热工学论文

热工学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题目能源及其合理利用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2013级学号***************姓名刘志鹏指导教师徐元浩成绩2015年12 月30 日目录1.前言 (2)2.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2)2.1能源的定义 (2)2.2能源的分类 (3)3.我国的能源现状 (3)4.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5)5.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6)5.1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6)5.2节能与科学用能 (6)6.结论 (6)参考文献....................... .. (7)能源及其合理利用刘志鹏指导老师:徐元浩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摘要:概述了世界和中国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阐述了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概况。

分析了我国新能源应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开发重点,分析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新能源开发的政策。

关键词: 能源危机新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政策1.前言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如果不小心谨慎地使用地球上现有的能源,积极研发新能源,人类的生存将面临危机。

人类对能源物质的任意开采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极大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改造常规能源结构、改进能源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致力于可再生清洁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是减轻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2.能源的定义及分类1.1能源的定义能源是指可向人类提供各种能量和动力的物质能源。

迄今为止,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有:水力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燃料的化学能、原子能、海洋能以及其它一些形式的能量。

能源可以根据能量来源、形态、使用程度和技术、污染程度以及性质等进行分类。

1.2能源的分类(一)按来源分根据来源,能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辐射能。

第二类是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基于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的研究

基于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的研究

基于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的研究摘要本文从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意义、趋势以及模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来阐述该课题的显示研究意义及价值。

材料热加工是基于现代材料运用及工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流程,更是优化工艺设计和改进生产技术运用的必要前提,在材料加工领域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材料;热加工;工艺在现代机械工程制造中,材料热加工是机械制造业重要的加工工序,是基于材料和制造有机融合运用基础上的综合技术。

材料经热加工才能成为零件或毛坯,它不仅使材料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更重要的是赋予材料最终的成份、组织与性能。

由于热加工兼有成形和改性两个功能,因而与冷加工及系统的材料制备相比,其过程质量控制具有更大的难度。

正是具有上述功能,对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趋势及意义等做出研究则是非常必要的。

1 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意义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是对金属材料物态转化的一种科学化的加工,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在试验室动态仿真材料的热加工过程,预测实际工艺条件下材料的最后组织、性能和质量,进而实现热加工工艺的优化设计;建立在工艺模拟、优化基础上的热加工工艺设计技术,可以将“隐患”消灭在计算机拟实加工的反复比较中,从而确保关键大件一次制造成功;通过模拟仿真,人们才能认识过程的本质,预测并优化过程的结果,并快速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作出设计及工艺的改变;涉及到多种学科,以现代计算机、测试技术为手段,架起技术基础学科与金属材料热加工的桥梁,使基础学科的理论能够直接定量地指导材料热加工过程,体现了基础学科、高新技术与材料热加工学科三者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有机结合。

2 材料热加工工艺发展的趋势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研究是从机械铸造过程中开始的,并从铸造逐步扩展到锻层、焊接、热处理。

从研究发展趋势来看,主要经历了如下的发展阶段:1)由物质的宏观层面逐步向微观层面发展,进入了微观尺度模拟阶段。

2)由某种单项发展逐步向合成集成式发展,真实模拟复杂的实际热加工过程。

3)逐渐向学科专门性发展,解决特种热加工工艺模拟及工艺优化和热加工件的缺陷消除问题。

金属热加工工艺

金属热加工工艺

金属热加工工艺第一篇:金属热加工工艺1,热处理规范包括哪些参数?温度,速度,保温时间。

2常见的加热缺陷:欠热,过热,过烧,变形开裂,氧化脱碳。

欠热原因:加热温度不足,加热时间过短。

对于亚共析钢,硬度不足,过共析钢卒透性下降。

过热: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钢的冲击韧性下降及踤火开裂。

过烧:加热温度更高,导致奥式体晶粒晶界的氧化,甚至局部融化,工件报废。

变形开裂:a 工件位置放置不当而自重变形 b表心产生温差引起内应力3等温退火与完全退火的区别:冷却方式的不同。

完全退火在加热到Ac3以上30-5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到平衡态,等温退火则是先以较快速度冷到A1以下某一温度然后保温到P转变完后,出炉空冷。

优点:比完全退火获得更为均匀的组织和性能且可以有效缩短退火工艺时间。

20#钢正火目的:获得细小的s,以提高硬度便于切削。

T12钢正火目的:消除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做准备。

5.为什么亚共析钢采用完全淬火,过共析钢采用不完全淬火?答:亚共析钢采用完全淬火是为了避免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过共析钢采用不完全淬火是为了避免加热温度过高Fe3C溶入奥氏体,且奥氏体晶粒粗大,含碳量增多,Ms.Mf点下降,得到粗大M及较多A',易开裂。

6.简述有物态变化的淬火介质冷却的三个阶段。

答:一:有蒸汽膜形成,蒸汽膜阶段二:蒸汽膜破裂,沸腾阶段三:对流阶段7.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二者有和联系和区别?影响刚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淬透性是指钢件淬火是所获得M的能力,是其本身固有属性。

而淬硬层深度是指从表面至半马氏体组织的距离。

淬透性是钢材本身固有属性而不取决于其他外部因素,只和临界冷却速度有关。

而淬硬层深度除取决于淬透性之外,还取决于工件形状、尺寸及冷却介质。

8.以渗碳为例,僬侥说明化学热处理的三个的基本过程?答:包括:分解、吸收、扩散。

CH4与CO等渗碳剂在高温下分解含活性碳原子【C】,【C】被工件表面吸收,形成固溶体0(或化合物过量的碳原子则会形成炭黑),吸附在工件表面或炉罐内。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

铸型
铸件
三、砂型铸造生产过程
1.型砂和芯砂的配制 构成:原砂(硅砂)、粘接剂、水、附加物等 性能:强度、可塑性、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等
热加工工艺基础
三、砂型铸造生产过程
2.手工造型方法
整模造型
热加工工艺基础
2.手工造型方法
整模造型特点:
分型面为平面,铸型型腔全部在一个砂 箱内,造型简单,铸件不会产生错箱缺陷。
热加工工艺基础
The end
《制造技术基础训练》
——
热加工工艺基础
2007.03.
——
热加工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热加工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
一、铸造发展历程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 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作为世 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古代科技和文化。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 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 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商朝的重875 公斤的司母戊方鼎,西汉的透光镜,明朝的 永乐大钟,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应用范围:
铸件最大截面在一端,且为平面。
热加工工艺基础
2.手工造型方法
分模造型
热加工工艺基础
2.手工造型方法
分模造型特点: 模样沿最大截面分为两半,型腔 位于上、下两个砂箱内。造型方便, 但制作模样较麻烦。 应用范围: 最大截面在中部,一般为对称性 铸件。
热加工工艺基础
2.手工造型方法
挖砂造型
热加工工艺基础
2.手工造型方法
挖砂造型特点: 模样为整体模,造型时需挖去阻 碍起模的型砂,故分型面是曲面。造 型麻烦,生产率低。 应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模样较薄、分模后 易损坏或变形的铸件。

金属工艺学--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热加工工艺基础
(四)防止变形的设计
避免铸件 产生翘曲 变形。
不合理
合理
一、铸件质量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五)尽量避免过大的水平面或采用倾斜的表面
避免铸件水平 方向出现较大 平面而产生夹 砂、浇不足等 缺陷。
不合理
合理
二、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原则
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符合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 技术经济合理
➢ 薄而大的平板,收缩易发生翘曲变形,加上几条 筋之后便可避免,如下图所示。
Ø 铸件壁较厚,容易产生缩孔。将壁厚减薄,采用 加强筋,可防止缩孔。
习题
一、判断题
1. 砂型铸造是铸造生产中唯一的铸造方法。( ) 2. 砂型铸造时,木模尺寸应与铸件尺寸完全相同。( ) 3. 铸件的重要受力面、主要加工面,浇注时应朝上。( ) 4. 圆角是铸件结构的基本特征。( ) 5. 机器造型生产率高,铸件精度较高,因此应用广泛。( )
应尽量使其能自 由收缩,以减小 应力,避免裂纹 。如图所示的弯 曲轮辐和奇数轮 辐的设计,可使 铸件能较好地自 由收缩。
a 不合理,b、c 合理
一、铸件质量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三) 轮辐和筋的设计 — 减缓肋、辐收缩的阻碍
交叉接头因交叉处热 节较大,内应力难以 松弛,较易产生裂纹 。交错接头和环状接 头热节较小,且都可 通过微量变形缓解内 应力,抗裂性能较好 。
二、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四)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应设计一定的斜度 (称为结构斜度)
起模斜度是造型过程中为便 于起模而额外加的斜度,如 果是加工面,铸后必须通过 机械加工切除;结构斜度是 设计铸件结构时直接带的, 这样可以不必再特意设置拔 模斜度,铸完不用切除。
设计铸件应合理确定 其结构斜度。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以改变其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质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实现材料的塑性变形、膨胀、熔化等各种形式的加工目标。

热加工工艺的基础是对材料的加热过程的控制。

在热加工过程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方式是关键的控制参数。

不同的材料对于这些参数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性质和加工目标来确定最佳的加热条件。

热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热压缩、热挤压、热锻造、热拉伸、热压铸等多种方法。

其中,热压缩是将材料置于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然后用模具对材料进行压缩变形的工艺。

热挤压是将加热的材料通过模具挤出,以实现形状的改变。

热锻造是将加热的金属材料放置在压力机上,通过受力变形来改变材料形态和结构的工艺。

热拉伸是将材料在加热的条件下拉伸,使其变形成所需形状。

热压铸是将加热的金属液体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压力和冷却来制造零件的工艺。

热加工工艺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热加工可以改善材料的可变形性能,使其更易于加工。

其次,热加工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热加工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精确控制,使其达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然而,热加工工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材料的晶粒长大和相变等现象,可能会导致材料的变形不均匀性和内部缺陷的产生。

其次,热加工需要大量能源和设备投入,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使用热加工工艺时,需要合理设计加热过程,控制加热参数,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总之,热加工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方法,可以实现材料形状、性能等多方面的改变。

掌握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对于实现高效、精确的材料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热加工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方法,可以通过加热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质。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以实现各种形式的加工目标。

关于热处理的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1

关于热处理的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1

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设计摘要:首先介绍工具钢的种类及其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

通过对工具材料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分析,着眼于耐磨性与韧度等性能指标,对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

然后综合阐述典型工具钢的性能特点、热处理工艺及应用场合,得出耐磨性与韧度的合理配合是工具钢性能发挥的关键。

最后对工具钢合金化及热处理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介绍。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the type an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ool steel. Through the mater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tools, focusing on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toughness, such as performance indexes, the tool steel heat treatment process is optimized. Then the paper expounds comprehensively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tool steels and heat treatment process and application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wear resistance and toughness of reasonable cooperation is the key of tool steels performance. Finally on tool steel alloying and heat treatment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were introduced.关键词:工具钢;热处理工艺;优化设计Key words: tool steels;heat treatment process;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G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38-02 0引言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材料的合理应用越发显得重要。

毕业设计(论文)-压铸铝合金用模具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压铸铝合金用模具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压铸铝合金用模具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3年12月28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摘要本课设计了压铸铝合金用模具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主要讨论了压铸模的模具的热处理过程,其工艺路线:锻造→预备热处理(球化退火)→粗加工→去应力处理(650°)→精加工→最终热处理→渗氮。

此模具采用3Cr2W8V中碳高合金钢作为模具材料。

主要是其受热温度很高,同时还能承受很高的应力。

3Cr2W8V点,故可提高钢的热疲劳抗力。

钢中W含量较高,耐回火性高。

W还提高钢的AC1Cr主要提高钢的淬透性,并可提高热疲劳抗力、抗氧化性和耐蚀性。

少量的V 能细化晶粒,提高耐磨性。

关键词:压铸铝合金用模具压铸模3Cr2W8V目录摘要 (Ⅰ)1、设计任务 (1)1.1设计任务 (1)1.2设计的技术要求 (1)2、设计方案 (2)2.1压铸铝合金用模具的热处理工艺的 (2)2.1.1工作条件 (2)2.1.2失效形式 (2)2.2钢种材料 (3)3、设计说明 (4)3.1加工工艺流程 (4)3.2具体热处理工艺 (4)3.2.1预备热处理工艺 (4)3.2.2最终热处理 (4)3.2.3渗氮工艺 (5)4、常见缺陷分析及防止措施 (6)5、结束语 (7)6、热处理工艺卡片 (8)参考文献 (9)1 设计任务1.1设计任务压铸铝合金用模具的热处理工艺设计1.2设计的技术要求压铸模是液态金属制品成型的工具,要求有一定的强韧性、耐热疲劳性和抗蚀性能。

压铸模在工作时于热态金属长时间接触,受热温度高达500~800°甚至千度以上,同时还承受很高的应力,因此高的热稳定性、高温强度和耐热疲劳性能是这类模具用钢的主要性能要求。

而压铸铝合金用模具型腔的工作温度高达600℃左右。

【精编完整版】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毕业论文.

【精编完整版】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金属热处理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题目:高速、轻载或高速、中载,有冲击的小齿轮齿轮外径100mm,厚度30mm 学生指导教师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层次大学专科班级 15大专汽修学号日期 2018.4.30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科研处制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

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密级:2013年 7月 12日目录前言 (3)第一章金属热处理课程设计简介 (4)1.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性质 (4)1.2课程设计的目的 (4)1.3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 (4)1.4设计步骤 (5)1.5设计材料及零件要求 (5)第二章材料选择及基本参数 (6)2.1 热处理零件的选材原则 (6)2.2材料选择: (7)2.3材料基本参数 (7)第三章工艺设计 (8)3.1加工工艺设计 (8)3.2热处理工艺设计 (9)3.2.1材料的CCT及TTT图 (9)3.2.2热处理工艺制度的制定 (9)3.3热处理设备选择 (15)3.3.1预备热处理设备的选择 (15)3.3.2最终热处理设备的选择 (16)第四章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19)前言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及实验操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的金相组织分析、性能检测等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热处理实验方法、原理及相关设备,应用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缩孔:形成原因: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总和大于固态收缩。

形成条件:以逐层凝固方式凝固。

防止措施:采用定向凝固,在厚大部位安放冒口,增设冷铁缩松:形成原因: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总和大于固态收缩量形成条件:以糊状凝固方式凝固。

防止措施:尽量使缩松转变为缩孔再定向凝固。

为什么铸件和重要加工面和主要工作面在铸型中应朝下?因为铸件上部凝固速度慢,晶粒较粗大,易形成缩孔,缩松,而且气体,非金属夹杂物密度小,易在铸件上部形成砂眼,气孔等缺陷。

铸件下部晶粒细小,组织致密缺陷少,质量优于上部。

如何选择铸件的浇注位置和铸型的分型面?浇注位置的选择:①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和主要工作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②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③铸件上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处于铸型的下部或处于垂直,倾斜位置④易形成缩孔的铸件,应使截面较厚的部分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⑤应尽量减少芯子的数量。

分型面的选择①应保证顺利起膜②应使铸型的分型面最少③应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在同一个砂箱内。

机械加工余量:为进行机械加工,铸件比零件增大的一层金属称为机械加工余量。

收缩余量:为补偿铸件收缩,模样比铸件图纸低尺寸增大的数值称为收缩余量。

何为球墨铸铁?有哪些优越性?适用于哪些铸件?①球墨铸铁:将铁液经球化处理,使石墨全部或大部分呈球状而制成的铸铁②优越性: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③适用于承受冲击震动的零件,强度与塑性中等的零件,载荷大耐磨受力复杂的零件,高强度耐磨耐疲劳的零件。

灰铸铁,球墨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灰铸铁:增加铸铁的结晶晶核数目和细化共晶团或石墨。

球墨铸铁:清楚白口组织,细化石墨使石墨更加均匀。

试比较灰铁件与铸钢件的铸造工艺特点及性能。

①铸钢熔点高,流动性差易产生浇不足②收缩大,易产生变形热裂缩孔缩松等缺陷③氧化吸气严重,易产生气孔夹渣因而铸钢的铸造性能差。

工艺特点①铸件结构设计要合理②合理设置冒口冷铁③保证型砂性能,采用性能好的造型材料。

热加工工艺的创新与应用

热加工工艺的创新与应用

热加工工艺的创新与应用热加工工艺是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种方法,热加工的应用及其广泛,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缺乏阶段到现在的成熟阶段,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改革。

热加工工艺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工业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

标签:热加工;创新;应用前言热加工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工程材料,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等。

把这些材料进行形状和性质的改变,使其更适于工程使用。

热加工工艺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知识,随着现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热加工工艺也在发生着不变的改善。

为了使热加工工艺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热加工在不断的创新中。

将计算机应用到热加工工艺中,根据仪器和编程自身的事先设计,对材料等进行全过程加工,模拟人工条件,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和人力。

1 热加工工艺设備的现状分析及介绍1.1 热加工工艺设备的工艺性热加工的工艺设备需要具有很多的要求和标准,才能让材料经过设备处理后符合使用要求和标准规定。

对于热加工工艺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要具有工艺性。

在生产一些产品时,如生产航空航天,特殊建筑等需要的产品时,就要设备具有足够的工艺性,可以很好的加工出那些要求较高,较为精致的产品。

同时,我们现在时代的一个主题就是节约能源,当然,热加工工艺设备也就需要在生产产品时能够节约更多的材料和能源,同时还能加工出符合标准的产品。

工艺设备在建造和生产的过程中,尽量要选择质量好的,同时符合国家标准的,这样才能让设备有足够的工艺性。

1.2 热加工工艺设备的精确性热加工工艺不止要加工那些大尺度的材料,很多时候还要生产尺寸小的产品。

有的产品需要特别精细的形状和尺寸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这时,热机构工艺的设备就需要很大程度上的精确度。

热加工工艺设备的尺寸精度都是经过国家严格规定的,一般把设备尺寸要求分为三个级别。

铸件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需按照HB0-7-67所规定的设计,砂型铸造的铸件精度不超过ZJ5,金属型铸造的铸件精度不超过ZJ4。

金属材料热处理毕业论文范文

金属材料热处理毕业论文范文

金属材料热处理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建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关系的探讨思路: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金属材料的利用效率,充分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在建筑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热处理工艺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规范金属材料的加工处理工艺,努力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源。

如果建筑金属材料不能够使用合理正确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的话,不仅会对材料的机械性能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破坏材料的原。

题目: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分析思路:本文对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技术在我国机械工业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雄厚,发现我国在金属材料热处理中存在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

对于机械工业和金属材料制造业来说,如何运用新的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技术,来减少在金属材料热处理环节中,对能源的高损耗和对环境。

题目: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探析思路: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机械工业以及制造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对于工业制造中重要的金属材料来说,热处理技术是金属材料性能的保障。

在制造业中,热处理的数量很多,而且耗电量十分大,此外,热处理又是通过炉窑加热来使金属材料变化的,所以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有所污染,所以,迫切要求热处理节能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就金属材料。

题目:基于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运用探究思路:本文通过对金属材料热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即节能新技术,来分析讨论我国目前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发展,从而从中获取经验,来促进我国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技术的发展。

技术材料热处理的节能技术主要运用在真空热处理、热处理的震动实效处理、热处理CAD等方面。

题目:探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的关系思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性能的提高能使金属材料发挥最大限度的潜力。

热处理工艺研究论文

热处理工艺研究论文

热处理工艺研究论文热处理工艺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改变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因此,研究热处理工艺是提高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针对热处理工艺研究领域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热处理的定义及意义热处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介质条件下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热处理在材料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晶粒度,从而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特性。

二、热处理方法的分类热处理方法根据处理过程中材料所处的状态和温度来划分,主要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硬化等。

退火是将材料升温到一定温度后,再缓慢冷却至大气温度,目的是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降低硬度。

正火是将材料升温到一定温度后,快速冷却,并在高温下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淬火是将材料迅速冷却到某一温度以下,使组织发生强化,从而获得高强度、高硬度的材料。

回火是通过加热淬火后的材料到一定温度,然后让材料在这一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从而使材料中的位错和组织成分重新排列,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

表面硬化是将材料的表面加热并冷却,以获得一层高硬度的表面。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能够对材料的性能起到不同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材料和应用场景需要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方法。

三、热处理工艺研究领域1. 材料热处理工艺的理论研究材料热处理工艺的理论研究是热处理领域的基础工作,它涉及材料热力学、相变动力学、材料物理性能的理论研究等,对于深入理解材料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质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单相和复相系统的相变动力学、相变形核与生长、界面迁移速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模型和理论。

2.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材料热处理之后,其组织和性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以评估其性能变化。

热加工工艺期刊论文题目

热加工工艺期刊论文题目

热加工工艺期刊论文题目热加工工艺是指在高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其结构、性能和形状的加工过程。

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热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着重分析热加工工艺期刊论文的题目,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热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随着热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其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热加工工艺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热加工工艺通常用于生产高强度、高耐磨和高温度材料。

因此,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设计充分的热加工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2.热加工工艺的参数优化。

热加工的参数包括温度、变形速率、应变等。

研究者需要通过试验和模拟,确定最优的热加工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3.热加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热加工工艺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界和微观组织,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耐磨性。

因此,对热加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4.热加工工艺的控制和监测。

热加工工艺需要通过高温下的塑性变形来实现材料的形状和尺寸的改变,因此需要对热加工工艺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以确保加工质量和产品质量。

二、热加工工艺期刊论文的题目1.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taniumAlloy Processed by Hot Deformation.这篇论文探讨了热加工工艺对钛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的热加工参数对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该研究可以为优化钛合金热加工工艺提供参考。

2.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Hot Forging of a Nickel-Based Superalloy.这篇论文从实验和数学模型两个方面研究热锻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加工工艺。

热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热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热加工工艺基础知识引言热加工工艺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塑造材料以改变其形状和性质的方法。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金属加工、塑料加工、陶瓷制造等。

在热加工工艺中,热能被用来增加材料的可塑性,使其容易被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本文将介绍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加热方式、热加工过程、热加工设备等。

加热方式热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加热方式有以下几种:1.火焰加热:通过燃烧燃料如天然气、煤气等产生的火焰,将热能传递给材料。

火焰加热具有温度范围广、适用于不同材料的优点,常用于金属加热和焊接过程中。

2.电阻加热:通过在材料中通电产生电流,材料的电阻会使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材料。

电阻加热适用于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等。

3.感应加热:通过将材料置于交变电磁场中,使材料内部的感应电流产生热能。

感应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常用于金属的加热和熔化。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加热方式,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加热方式,如激光加热、电子束加热等。

热加工过程热加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加热:将工件加热到所需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方式等参数,以确保工件达到所需的热处理效果。

2.塑性变形:在工件加热到足够温度后,可以进行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挤压等方式,可用于改变材料的形状和尺寸。

3.冷却:塑性变形后,工件需要进行冷却。

冷却过程中,工件的温度会逐渐降低,使材料恢复原来的硬度和强度。

热加工设备热加工工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设备和工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热加工设备:1.火焰喷灯:用于火焰加热的工具,通常使用燃气和氧气混合产生火焰,可用于焊接、切割和加热金属工件。

2.电炉:用于电阻加热的设备,通过通电使材料加热,可以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适用于各种加热需求。

3.感应加热设备:通过产生交变电磁场使材料加热的设备,常用于金属加热和熔化过程中。

除了以上设备,还有一些辅助设备如温度控制器、加热面具等,用于控制加热过程和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2)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2)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2)冷热加工技术论文篇二冷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我国大多数公路都是由沥青铺筑而成的。

随着资源循环利用的迫切要求,以及道路建筑的材料价格提高,怎样高效、经济地对沥青路面进行修复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是针对沥青路面维修养护中的冷热在生技术,进行的探讨,希望对日后公路的建设有着一定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冷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沥青路面Abstract: in our country by most highway asphalt surfacing from.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circulation resource, and road building material price enhancement, how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of asphalt pavement to repai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and curing of cold and heat in life technologi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hope in the future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cool regenerated technology; Hot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Asphalt pavement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之中一般使用的是较强粘结力的沥青材料,这样不仅加大了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还有效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与强度,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与本身的质量。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形方法。

铸造成形特点:1.可以铸造出内腔、外形很复杂的毛坯,接近零件最终形状。

2.工艺灵活性大,几乎各种合金,各种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铸件都能生产。

3.铸造成本较低。

4.节约金属,减少切削加工量。

凝固方式:1逐层凝固,2糊状凝固,3中间凝固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影响充型能力因素:1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它直接影响合金的充型能力)、2铸型和浇注条件、3铸件结构条件收缩:合金液浇入铸型后,在液态、凝固态和固态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体积缩小现象。

缩松、缩孔的形成和防止方法:凝固结束后往往在铸件某些部位出现孔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缩孔,小而分散的孔洞称缩孔。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值且得不到补偿),1实现顺序凝固,用冒口补缩。

2合理确定内浇口位置及浇注工艺3使铸件实现同时凝固铸造应力:铸件的固态收缩收到阻碍而引起的应力——热应力(壁厚不均,厚壁存在拉应力,薄壁存在压应力)机械应力(受机械阻碍,一般都是拉应力)起模斜度(加工表面):为方便起模,在平行与起模方向的模样表面上所增加的斜度(铸造)。

模锻斜度(锻造)。

结构斜度(非加工表面)影响铸铁石墨化及铸铁组织、性能的因素:1.化学成分(C、Si越多,石墨数量愈多,珠光体越少,强硬度低。

但碳硅质量分数过低,会使石墨化无法进行,形成白口组织)2冷却速度(越薄,冷却速度愈大,石墨化倾向愈小)灰铸铁性能特点:1铸造性能和机加工性能良好2减磨性好3减振性好4缺口敏感度小5力学性能差6…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也很差孕育铸铁适用于动载荷较小、静载荷较大、工作在摩擦条件下、要求吸收振动的形状复杂的支座类铸件,如机床床身、导轨、机座、发动机缸体、缸盖及阀体等球墨铸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且焊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都优于灰铸铁可锻铸铁的强度韧性比灰铸铁高铸钢的铸造工艺特点:1对型砂的强度、耐火性和透气性要求更高2铸型工艺上大都采用顺序凝固原则3铸后需热处理(为细化晶粒,改善铸态组织,消除铸造应力,提高力学性能,需退火和正火铸造铜合金:铸造青铜(除黄铜、白铜外的铸造铜合金),铸造黄铜Cu-Zn(与青铜比较,强度高,成本低,铸造性能好,所以应用更广),白铜Cu-Ni。

热加工过程传输原理论文.doc

热加工过程传输原理论文.doc

热加工过程传输原理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现象广泛存在于金属热成形所用的各种工程设备和仪器中,尤其是焊接机械。

焊接过程总是伴随着“三转移现象”,因此焊接热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有局部性、实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作为焊接传热传质过程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焊接电弧。

焊接电弧和熔池之间的界面;焊接熔池和周围固体材料。

同时,本文还对摩擦焊接头的金属流动过程和熔池金属的传热传质进行了具体研究。

1.三个区域的热量和质量传递1。

焊接电弧等离子体的传热传质是一个电、光、热、磁、声、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平衡体。

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有一种转换。

这种转化依赖于质量传递,如中性粒子的电离和复合。

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系统内部能量与温度联系起来。

可以看出,电弧是一种含有带电粒子的流体,因此它不仅满足描述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而且满足描述电磁定律的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

因此,电弧传输过程的数值分析就是在一定边界条件下对上述方程的分析。

在DC正非熔化焊接条件下,阴极和阳极表面(焊接熔池)之间的电势差导致电流通过部分电离的气体,并将电能转换成其间的热能。

流经导电介质的电流将产生磁场,该磁场与电场相互作用形成电磁力场。

这种复杂耦合现象的最终影响是形成高温高速等离子体流。

对焊接工作者来说,研究电弧等离子体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影响电弧稳定燃烧的因素,为焊条和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制造以及焊接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确定了工件界面附近的电弧温度分布、压力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为建立熔池传热传质计算模型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2.在焊接电弧和焊接熔池的数值模拟中,焊接熔池界面的能量、动量和质量传递被视为一个确定的热边界和电流边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量、动量和质量在边界的传递决定了电弧模型和熔池模型数值计算的成败。

传输过程主要包括:(1)电弧以辐射、对流和传导的形式将热能传递给焊接件;(2)焊接电流通过该区域进入待焊接工件,形成电流回路,不仅影响电弧的形状,还影响工件中的电流密度分布,从而改变熔池中的电磁力;(3)电弧力确实作用在焊接熔池上,导致熔池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加工工艺基础(论文)题目:爆炸焊接技术的展望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樊老师学院:船山学院班级:09机械01班学号:20099410102学生姓名:X X2011年12月6日论铸造与焊接工艺的优劣摘要:铸造和焊接的工艺是机械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加工方式,可以根据两工艺的应用种类、范围、力学分析、工序及缺陷分析和控制综合对比两种工艺的特点,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两种工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验结论总结了以上两种工艺的特点以及分析两种工艺的优劣。

总结分析表明:其中铸造的原材料大都来源广泛,价格较低,工艺装备及设备的投资费用较低,在各类机械产品中,铸件质量占整机质量的比重很大;焊接应用几乎不受限制,主要用来制造机器零件、部件和工具等,有连接性能好,省料、省工、成本低,重量轻,简化工艺。

主要缺点是:铸造的铸件组织疏松,力学性能较差;铸造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焊接的结构是不可拆卸的,不便更换、修理部分零件,接头的力学性能不如母材,而且会产生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等缺陷。

Abstract:casting and welding processes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processing methods can be appl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wo types of processes, scope, mechanics analysis, processes and error control integrated seamless and compares the two craft character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 two craft,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I passed a substanti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d experimental conclusions summarized above two technics characterized by two technics of analysis as well as disadvantages. Summary: the casting of raw materials analysis shows that most widely, sources at a lower price,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investment in low-cost, quality castings in all types of machinery products accounted for a great proportion of the whole machine quality; welding applications, which are used for virtually unrestricted manufacturing machine parts, components and tools, such as good performance, and materials that are linked up and low-cost, light weight, and streamline processes. The main disadvantage is that foundry casting organizations: Osteoporosis is a relatively poor performance, and mechanics; casting proces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exact structure; welding of inconvenience which can not be demolished, replacement, repair part of the joints, spare parts and materials,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a residual stress and welding deformation such deficiencies.关键词:铸造;焊接;工艺种类;加工工艺;应用范围;力学分析;误差分析与控制Keywords:Casting; welding; technology typ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echanical analysis; error analysis and control一、焊接与铸造工艺的种类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铸造可分为铸铁,铸钢,有色金属铸造和特种铸造等大类。

其中,铸铁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白口铸铁;铸钢可分为铸造碳钢和铸造合金钢;有色金属铸造有铸造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和锌合金;特种铸造可分为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消失模铸造、陶瓷型铸造及可型铸造等。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一种连接加工方法。

焊接可分为氧-乙炔焊接、钎焊、手工电弧焊、熔化极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及其他焊接方法。

其中,其他焊接方法可分为:电子束焊、电渣焊、摩擦焊、机关焊接、点焊和缝焊、螺柱焊、埋弧焊、轨道螺旋式焊接。

二、焊接和铸造工艺的应用范围铸造工艺主要是为铸造生产服务的,铸造主要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的大型铸件、小型复杂精密铸件铸造艺术品、精密机械零件模具和精密铸件有色合金铸件,薄壁铸件旋转体形铸件、各种直径的管件固定截面的长形铸件,如钢锭、钢管等,主要生产形状十分复杂的造型,如汽车的汽缸体、汽缸盖,水泵等,形状复杂无规则的机械毛柸零件,通过铸造工艺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很多大型、重型的机械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得到良好的保证,例如机床底座,内燃机机座,重型机械的地盘(70%~90%)以及风机、压缩机(60%~80%)和拖拉机(50%~70%)等重型机械产品。

焊接工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有单种的手工电弧焊发展到了等离子弧焊激光焊等先进焊接方式,极大地满足了机械加工的需要,从而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

焊接主要用于制造金属结构,如锅炉、压力容器、管道、船舶、车辆、桥梁、飞机、火箭、起重机、海洋结构、冶金和石油化工设配等。

它也用来制造机器零件、部件和工具等,如重型机械和冶金、锻压机械的机架与轴、轮齿、锻模、刀具等。

焊接以其灵活的加工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未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无疑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三、焊接与铸造工艺的工序1、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3)造型与制芯;(4)熔化与浇注;(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

造型是铸造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造型可按铸型和造型方法以及机器造型分类,其中按铸型可分为湿型(砂型不需烘干,成本低、劳动条件好、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造型不易变形、尺寸精度高,当强度较低,水分含量较高)干型(含水少、强度高、透气性好、易于保证质量,但砂型尺寸精度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且生产周期长,劳动条件差,不易实现机械化生产)、表干型(表面烘干型)、自硬砂型(利用化学反应硬化砂型。

强度高,含水少,沙塑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可实现机械化生产,但生产成本较高)以及覆沙金属型;按手工造型方法可分为劈箱造型(劈模造型)、脱箱造型、叠箱造型、组芯造型、刮板造型和地坑造型;按机器造型方法可分为震击式、压实式、震压式、微震压实式、抛砂造型、射压造型、静压造型和气冲造型。

制芯使形成铸件的内腔、内孔、砂芯的几何形状与要形成的内腔级内孔相一致,形成铸件的外形以及加强铸型的强度。

制芯可以按手工和机器制芯分类,按手工制芯可分为芯盒制芯、刮板制芯;按机器分为盒外固化制芯(震击制芯、微震击压制芯、挤压制芯、震压制芯、射(吹)砂制芯);盒内固化制芯(热芯盒法制芯、壳芯盒法制芯<三乙胺法、酯硬化法、SO2法>、CO2法制芯、自硬砂法制芯);不固化制芯。

浇注是铸造成型的关键环节,铸件的质量的好坏的直接原因是根据浇注环节分析的,合理的铸造系统是保证铸件性能的最根本因素。

浇注系统一般由外浇道(浇口杯、浇口盆)、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浇注系统根据金属液注入型腔的高度不同,可以将它分为顶注式、中注式、底注式和阶梯注入式4种。

浇注系统尺寸是根据浇注时间、内浇道横截面积以及各浇道组元的比例来确定的。

综上,铸造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

2、焊接的主要工序有:(1)预热:预热有利于减低中碳钢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防止产生冷裂纹,改善接头塑性,减小焊后残余应力。

(2)焊条选择:许可时优先选用碱性焊条。

(3)焊接接口前处理:将焊件尽量开成U形坡口式进行焊接。

如果是铸件缺陷,铲挖出的坡口外形应圆滑。

(4)确定焊接工艺参数:电源极性、电弧电压、焊丝直径、焊丝伸长长度、焊丝位向、保护气体、行走速度、焊接接头位置、保护电流及送死速度(机械焊接)。

(5)焊后热处理:焊后最好对焊件立即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大厚度焊件、高刚性结构件以及严厉条件下(动载荷或冲击载荷)工作的焊件更应如此。

消除应力的回火温度为600~650℃。

焊接可以从人力投入量考虑分为手工焊、半自动机器焊、全自动机器焊。

其中手工电弧焊的主要工序是将焊接放置在工件附近,确保焊机和工件周围区域干燥,确保电弧附近没有易燃物质并在现场准备好灭火器材,根据工件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条,设置适当的极性和焊接电流,将电缆连接到工件上,准备好焊条、焊接安全用具,开启焊机开始焊接;半自动机器焊主要应用于各种新的焊接技术,基本上实现了送丝和加工环节的自动。

虽然目前应用不够广泛,但是前景值得期待;全自动焊接是基于焊接原理的一种应用于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化工业的标志。

所以,全自动焊接是一种针对多台焊机的一种统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