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肠破裂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损伤肠破裂病人的护理

作者:李蒙苹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提高了肠破裂的诊断率,手术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机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腹部损伤伴肠破裂病人共28例,入院后仔细收集病例资料,尽早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效果评价,对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修改和总结。结果:28例肠破裂患者中,有24例治愈出院。其中有2例直肠破裂进行了二期手术,效果满意。有2两例患者因临床表现不明显,行腹腔穿刺,无明显手术指征,造成病情延误,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期,手术治疗不及时,出现全腹膜炎,全身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有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挤压伤,入院后行手术治疗,但因病性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腹部损伤患者,护士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作好各种检查,早期确诊,全力配合抢救,才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肠破裂;护理;腹部损伤

肠破裂患者多因高处坠落,挤压伤或钝器损伤而引起,早期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血压变化并不大,所以容易造成误诊,随作病情发展,消化液、尿液、血液和消化道内的细菌等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发生充血、水肿等反应,继之大量液体渗出,渗出液中所含的中性粒细胞、巨嗜细胞、坏死组织、细菌和纤维蛋白等使之逐渐变浑浊甚至形成脓性液;大量细菌和毒素加重腹膜的炎症,并经腹膜吸收,可引起脓毒血症[1]。甚至并发感染性休克;腹膜的广泛渗出亦可造成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导致低容量性休克,如治疗不及时,病人死亡率较高。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腹部损伤肠破裂患者共28例,患者年龄31—59岁,平均住院天数15—32天。合并脾破裂5例,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12例,有2例患者是钝器损伤会阴部,造成直肠破裂,形成瘘道,进行了直肠造瘘,行二期手术。有26例患者是在24小时内作肠修补吻合术。有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挤压伤,入院后行手术治疗,但因病性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有2例患者因早期症状不明显,行B超、X摄片、腹腔穿刺等措施,不支持手术指征,最后随作病情发展,腹胀、腹痛明显、出现发热、肠麻痹等症状,最后进行剖腹探查见:肠破裂、坏死、腹膜充血水肿,但已过了手术最佳时期,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 手术前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病情休克纠正后置病人于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并可以减少毒物吸收。

2.2 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和病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因肠破裂也有出血,再加上消化液的丢失,所以要及时补充液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有2例患者合并脾破裂,要及时纠正休克。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在医生和护士的陪同下作B超、心电图、X线摄片或腹部CT等检查,肠破裂患者X线检查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可了解肠腔有无胀气和液气平面等肠麻痹征象。肠破裂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肺功能,安置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量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一次,及时观察体温的变化;每1小时测量体温1次,观察腹部体征和腹痛情况;在病情未确诊前,禁止使用吗啡等止痛药,禁止灌肠,减少感染机会。密切观察尿量和尿比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酸碱平衡和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2.4 做好术前准备在补充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平衡的同时,禁食、置胃肠减压、置尿管、抽血、交叉合血。根据病情输血等,术前常规给予抗菌药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5 心理护理:因单纯的肠破裂患者,早期表现并不典型,腹痛、腹胀患者也能忍受,无复合伤者休克症状也不明显,容易造成误诊。所以交待患者及家属要进行各种检查,作术前准备,进行手术时,患者不接受或不理解,自觉病情并不严重,容易造成手术延迟,错过手术时期,增加感染机会。所以要作好家属和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病情和最佳治疗方案,尽早接受手术。

3 术后护理

3.1 体位:术后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使患者感到舒适,隔肌下降有利于呼吸;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积液局限于盆腔,有利于脓液引流,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感染的机会,也可减轻腹部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安置心电监护,每30分钟到1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1次。仔细观察患者面色、四肢末梢循环和尿量的变化,观察切口渗血及腹部情况,如患者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每小时少于30ml、四肢湿冷,证明患者血容量不足或有出血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密切观察体温及大便情况,如果病人体温升高超过39度、腹痛、腹胀症状加重、伤口渗液或大便有恶臭味,说明伤口感染或吻合口肠瘘,是肠破裂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要通知医生积极进行处理。

3.3 引流管护理:肠破裂患者术后常规安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待吻合口愈合,肠功能恢复后,才能拔除胃管。置胃管期间,要准确记录胃管引出液的颜色和量,保持负压吸引有效。并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本组患者术后都安置了血浆引流管,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作好记录,每日更换引流袋。

3.4 直肠造瘘口护理:本组病人有2例是直肠破裂患者,损伤时患者肠道内积存大量粪便,肛门功能受到影响不能排便,肠管及腹膜充血、水肿、消化液刺激、分泌物较多,使感染加重,加上直肠位置较深,引流困难,所以损伤初期开放造瘘口,大量的粪便、脓液从瘘口排出;应加强瘘口皮肤护理,定时清除粪便及分泌物,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造瘘口用浓生理盐水湿敷,涂凡士林或抗菌软膏保护。指导患者使用肛门圈袋的方法,待肠道吻合口愈合后,封闭瘘口,待二期手术治疗。

3.5 饮食、营养支持:本组患者术后都常规安置胃管,在行胃肠减压、禁食期间,可静脉输入营养药物,如脂肪乳、氨基酸等,因肠破裂患者消化液丢失较多,容易造成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性水肿,血红蛋白降低等情况,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和电解质。本组患者有5例术后都输入了白蛋白、红细胞悬液等补充营养。待吻合口愈合、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全流汁、半流汁、软食逐渐到普食,需少量多餐,保证营养。直肠造瘘口开放期间不能进食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和胀气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根据病情,及时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 6 术后活动: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下床时要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防止脱落。

3.7 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2例直肠破裂患者,担心造口不能愈合,影响排便,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告知造瘘口的愈合时间,使患者配合造瘘口的护理。

4 讨论

腹部损伤患者入院后,一定要认真收集资料,了解受伤情况,检查伤情,判断是否有复合伤,因直肠破裂患者容易被脾破裂、肝破裂等疾病所掩盖,容易造成误诊。本组病人,有2例患者因误诊而造成延迟手术,导致患者死亡。所以腹部损伤病人入院后,患者腹痛、腹胀症状不缓解,又无明显手术指征时,要再次复查X线、B超、CT等,作好手术前准备,尽早确诊,进行剖腹探查,手术时间最好在受伤后几小时内,最迟不能超过24小时。因肠破裂后肠管充血、坏死、粪便、消化液大量进入腹腔,引起严重的感染和中毒症状,酸碱平衡失调,而造成患者死亡。本组病例死亡4例,其中有2例死亡患者是因受伤第二天进行手术。所以腹部损伤患者,护士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作好各种检查,早期确诊,全力配合抢救,才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