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
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
方法选取来该院的实习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教学方法,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
结果两组实习生的教学病例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为94.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平均分为(73.90±6.83)分,观察组为(87.94±7.12)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实习生开展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采用综合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利于实习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标签: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护理;教学体会临床护理教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阶段,在此之前该专业的学生已接受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后,参与到真正的临床的过程,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临床实际的本领。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脑部的血供突然中断而造成脑组织坏死的疾病。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和进程快的特点,其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恶心、呕吐等。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手段分为溶栓治疗和一般治疗两类,其中溶栓治疗是在发病后3~6 h内进行,具有起效快的特点。
因溶栓治疗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护理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患者成为了热点探讨话题[1-2]。
该院采用综合性教学法,对实习生进行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临床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9月来该院进行实习的本科学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2名,女性7例,男性5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5岁;观察组12名,女性6名,男性6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3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第一,对患者的及时观察十分重要。
在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手术期间,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其他相关症状的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及时进行术后病情观察、对照患者的病情与手术前后的变化,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护和护理。
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包括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对光反射、肢体活动情况等。
护士还需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保持警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士需要通过耐心的倾听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第四,密切配合医疗团队。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护士需要与医生、技师等医疗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做好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在与医疗团队的配合中,护士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共同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
第五,持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
在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中,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护士才能够跟上医疗科技的发展,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中,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观察、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团队配合和自我提升等工作。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护士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的经验体会能够对其他护士在类似工作中有所帮助。
浅谈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浅谈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做好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工作,报告了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
得出结论:通过护士精心细致的护理,成功率达100%,因此完善的术前准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的密切配合与观察是成功的关键,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和消除并发症的有效保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护理出院宣教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新技术,指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1],改变了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传统模式。
这种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有效降低死亡率的特点。
我科自2001年开展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以来救治了众多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30岁~70岁。
其中全脑血管造影66例,支架置入术13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术15例,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5例,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术5例,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和注意事项,并举一些成功的病例。
增加患者的信心,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1.2术前准备(1)术前备皮;(2)测量病人体重;(3)常规检查;(4)询问病人有无药物和造影剂过敏史,术前24小时内做好碘过敏试验,按医嘱予抗生素皮试;(5)术前4-6小时禁食水,防止术中呕吐,有活动义齿的取下;(6)术前患者排空大小便,必要时留置尿管。
在患者左上肢或左下肢建立静脉通道,便于医生操作;(7)如为女性患者,还需了解月经情况,以避开经期;(8)备好盐袋、术前CT、造影剂入导管室;(9)护士在造影术前需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志情况,瞳孔大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患者肢体活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作为术后观察对照的依据。
30例行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30例行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的护理观察与体会目的:总结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脑血管内介入治疗有效,患者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认真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细致的病情观察,全面精准的术后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种术后并发症是确保病人安全的关键。
标签:脑血管;介入;护理根据现有的报道来看,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趋势呈年轻化、逐年上升的表现,这与我国当前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相当大的关系,脑血管意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1】.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与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方式,它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手段【2】。
我科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有30例患者行脑血管内介入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血管内支架植入18例,动脉瘤栓塞12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3-76岁,平均年龄60.2岁。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患者及家属在选择是会产生迷茫、无助的感觉,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此项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造成手术前、后出现紧张和焦虑等情绪,治疗过程和心理压力的恐惧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3】。
负责的管床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理状态,并为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手术相关知识提供耐心细致的解释,以获得患者的信任。
2.1.2 术前准备:为了便于术后的血压控制,需要动态观察术前血压变化。
协助医生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准备腹股沟区和会阴区的皮肤,并更换手术服。
留置导尿管,术前8小时禁止饮水,禁食12小时。
为了便于术中及术后用药,需要在手术前建立静脉通路。
2.2 术后护理2.2.1 病情观察。
手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并接受心电监护。
管床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
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目的对80例患有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治疗,并对介入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方法对这8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結果80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
术后只有1例出现了脑出血,其余79例并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住院观察后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虽然采用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确保在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手术中患者积极的与医生配合,在术后进行细致的护理和预防,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能够提高治愈率。
标签: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护理体会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们健康,以及正常生活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材料学及影像学的发展,使得神经介入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近10年来逐渐的应用到了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与以往的传统输液挂水完全不同,也与传统的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不同,微创神经介入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1-2]。
现将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80例患有脑血管病的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40~85岁。
其中有13例是属于急性脑梗死,21例为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17例,锁骨下动脉狭窄为9例,颅内动脉狭窄为10例,10例为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占总数的16.25%、26.25%、21.25%、12.5%和12.5%。
1.2 方法所有的患者都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必要时头颈部CTA,诊断明确。
同时全部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DSA造影检查,并进一步的确诊和定位,全部符合神经介入治疗的标准。
所有患者在局部麻醉或必要时插管全麻的情况下,对股动脉进行穿刺,从而通过全脑血管造影,必要时行3D成像等,对病变的部位进行确认,以病变的性质为具体的依据,通过微导管、微导丝配合进入病变血管,把溶栓药物注入患者具体的病变位置,或者是对狭窄部位准确测量后选择合适的球囊进行扩张,并准确定位植入支架对其进行治疗。
366例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366例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介入治疗是指医生采用各种器械,如导管、管路、安全针等,利用X线、超声等影像学技术,进行穿刺、检查及治疗,从而治疗病人的一种临床医疗技术。
介入治疗的护理以活动和固定不动两种状态为主,它是一种具有高精度的临床解决方案,它能够准确地检测和治疗疾病,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护理经验66例介入治疗患者,我们提供细致而周到的护理服务。
我们把安全放在首位,首先,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布置治疗环境、准备治疗设备、控制排床秩序、清理检查病房等。
给患者及时地护理服务,以确保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有可能患有心脏病、老年痴呆症、肝硬化、脑出血等多种疾病,护士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对于极度衰弱的患者,应尽量减少他们对治疗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护理患者,护士首先需要建立和患者之间的互信关系,给予他们认可、安抚,让他们明白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积极投入治疗。
其次,护士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作出反应,知晓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最后,护士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及身体运动能力,给予合适的建议和引导,积极支持患者活动,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减少医疗费用。
三、介入治疗的总结介入治疗的护理过程具有很多挑战,它的护理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素养,有责任心,有耐心,有耐心,有相关医学知识,能够准确识别感染、营养和氧合等因素,以及能够在某些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
经过我们对66例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我们得到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帮助。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在介入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以及提高护理质量。
此外,护士也要注意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良好的工作作息习惯,坚持运动,增强体质,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
总的来说,介入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作为护士,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认真负责地护理患者,用细心而专业的态度帮助患者治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为患者谋福祉,让患者安心地接受治疗。
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术的护理体会
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介入溶栓术治疗1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的同时给予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
结果 12例患者中基本恢复6例,显著好转3例,好转2例,无效1例。
结论介入性动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好溶栓治疗适应证,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个性化选择溶栓药物和剂量,能迅速有效的救治频临死亡的脑组织,从而有效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闭塞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护理近年来,脑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闭塞性脑梗塞是因为栓塞或血液动力学改变减少血运而发生卒中,多与颅外段动脉狭窄有关。
据临床统计,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发病6h内,脑血管造影显示约90% 患者可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动脉狭窄部位,溶栓再通治疗能缩短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恢复脑的正常功能[1-2]。
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早期行介入溶栓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临床护理干预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了1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塞患者,病例入选条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诊断标准:发病6~24h以内,脑CT排除颅内出血;无明显的意识障碍;瘫痪肢体0~3级;无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无活动性溃疡;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史等;血压控制在180/100mm Hg以下;血小板计数不低于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血常规正常;患者或患者家属愿意接受溶栓术治疗并签字。
本组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58~76岁,平均65.2±2.3岁。
发病时间均在6h以内。
临床表现:意识不清、言语不清、偏瘫7例,昏迷伴失语、偏瘫5例。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检查及治疗的护理体会
状 , 嘱 患 者 回去 多饮 水 , 达 到 内 冲 洗 的 作 用 , 时 也 有 预 并 以 同 防 感 染 的 作 用 。另 外 , 诉 患 者 有 可 能 出 现 数 天 的 尿 频 、 告 尿
急 、 痛 等 尿 路 刺 激 症 状 , 至 可 能 出 现 血 尿 , 些 症 状 都 能 尿 甚 这
压的准确性 。 23 检查后护理 . 行 尿 动 力 学 检 查 后 , 问 患者 有无 不 适 症 询
・3 4 1・
感染 的目的, 消除患者的顾 虑 , 积极配合和接受检查 。③介绍
医 师 的学 历 、 工作 经 验 、 绩 、 疗 水 平 以及 操 作 熟 练 程 度 , 业 诊 最
扶好 , 防止 意 外 发 生 。 [ 参 考 文 献 ]
[ ] 刘 筱 艺 , 光 炜 .尿 流 动 力 学 检 查 的 操 作 体 会 [ ] 1 朱 J .华 夏 医 学 ,
2 0 ,8 5 8 7 0 5 1 ( ):0
同 的心 理 情 绪 表 现进 行 不 同 的 心理 护 理 。① 首先 取 得 患者 的 信任 , 取温和的态度 , 采 以通 俗 易懂 的语 言 , 解 患 者 的 症 状 , 了
分 析病 因 , 之 谈 心 , 真倾 听 , 足 其 合 理 的 要 求 , 详 细 介 与 认 满 并 绍 尿 流 动力 学 检 查 的 重要 性 , 时 给 予 人 性 化 的 关 怀 , 同 以解 除 患 者 紧 张 和 害羞 的 心 理 状 况 。② 介 绍 行 膀 胱 、 肠 置 管 过 程 直
个 检 查 项 目 , 查 过 程 中 , 者 的 心 理状 态 和 配 合 程 度 往 往 对 检 患 检查 结 果 产 生 复 杂 的 干 扰 。并 且尿 流 动 力 学 检 查 是 一 项 侵 袭 性 操 作 , 查 时 患 者 被 各 种 仪 器 和 管 道 包 绕 , 受 检查 者本 身 检 并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79-01急性脑梗死是颅内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局部脑组织血运减少而发生的缺血、坏死。
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除了传统的内科治疗外,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新一代溶栓药物的研制,通过脑血管给予纤溶药物的介入性再通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脑缺血的时间。
据临床统计,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发病6h内,脑血管造影显示约90%的病人可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动脉狭窄部位,溶栓再通治疗能缩短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恢复脑的正常功能[1]。
我科2012年3月~2014年10月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2012年3月~2014年10月32例急性脑梗死进行介入溶栓的治疗患者,年龄18~75岁;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符合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症状发作时间≤6h;CT检查无颅内出血、肿瘤及压迫效应,且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患者及家属理解治疗的好处和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1]。
排除标准:近6月内有颅内出血史;近3月有脑梗死史或心肌梗死病史;近2周内有消化道出血、手术、创伤史;正在使用抗凝剂如华法令;有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史;休克及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200/130 mmHg;严重的心、肺、肾、肝及其他脏器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妊娠[2、3、4、5、6]。
本组32例,男22例,女8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6岁;发病时间1~6 h;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4例、肥胖14例、冠心病8例。
1.2 手术方法双侧腹股沟区消毒、铺敷,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后行全脑血管造影,确定血栓形成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术中选择合适的导管到达血栓形成部位血管,从导管内注入rt—PA,rt—PA规格为50 mg/瓶。
神经内科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神经内科介入术包括全脑血管造影术,头颈部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急性脑梗死动脉导管溶栓术,脑动脉瘤栓塞术、脊髓血管造影术等。
对颅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
通过我科346例介入术患者的护理,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护理措施,强调配合医师认真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血管源性神经系统改变,以及并发症观察的必要性等,可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标签:介入术; 护理; 观察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神经影像和神经介入学的发展,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而术前,术后的护理和观察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术中配合、手术成功、疾病恢复的关键。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收住34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脑血管造影263例,脑血管溶栓64例,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1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至82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男201例,女145例,入院时大都神志清楚,脑梗塞患者一侧肢体偏瘫,肌力一般在Ⅲ级以下或失语,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颅脑CT或MRI扫描,脑血流图(TCD)检查确诊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患者平卧,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常规在右侧腹股沟区动脉搏动最明显下1-2cm处,用穿刺针呈45度角穿刺股动脉,插入血管鞘、导丝、导管,在C钡监视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溶栓等。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全脑血管介入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手术,术前患者由于对手术不了解,均有不同程度的顾虑,急躁,甚至恐惧心理。
对此,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说明介入术的目的和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介入术的过程、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等,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并介绍成功的病例并与之交谈,以增强患者对手术信心,消除顾虑,赢得患者的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1.2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原,出凝血时间,血糖,心电图等检查。
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费用少的优点,大大降低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我科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开展脑血管介入技术,共收治患者10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07例患者中,男63例,女44例,年龄12~78岁,平均67岁。
脑动脉血管造影63例,急诊动脉溶栓17例,动脉狭窄球囊扩张7例,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20例。
1.2治疗方法在局麻下用18G动脉穿刺针经一侧股动脉穿刺,然后从穿刺处插入8F动脉鞘管,行血管造影,测量病变血管的长度及血管的直径,选取适合于病变血管的支架,通过导引导管将支架输送到脑血管狭窄处,释放支架,复查血管造影,了解放置支架后狭窄血管狭窄改善程度及支架位置。
对于有动脉硬化斑块,或有斑块脱落危险的患者,可以应用保护伞。
将保护伞放入狭窄处的远端,并释放。
保护伞的导丝就作为导引导丝,将支架沿保护伞的导丝置入。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沟通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手术费用,征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同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术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顾虑,减轻其紧张心理。
2.1.2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了解患者对麻醉剂过敏史并做好记录。
保障患者充足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
术前1天嘱患者沐浴更衣,进行双侧腹股沟备皮,范围:上自脐水平线下至双侧大腿中上段,包括会阴部。
指导患者适应性训练,要求手术前一天进食量减少,术前4h内禁食、禁水。
2.1.3用药准备术日晨遵医嘱进行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等)及造影剂过敏试验,常规在手术对侧肢体留置静脉留置针,保证输液通畅,便于术中及抢救用药。
术前30min肌注安定5mg,对于血压过高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乌拉地尔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pharmacokinetics monitoring in methotrexate chemotherapy of osteosarcoma[J].Anticancer Res,1995,15(2):489-494. [2] 李靖,崔向丽,王庆珍.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原发性 颅内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 (36) :3906-3908. [3] 孙兰,胡晓,张晓莉.大剂量甲氨蝶呤致严重不良反应 2 例 护理分析[ J]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4) :383-385. [4] 王平,李艳玲,曹志新.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 复,2013,20(5) :527-528 [5] 董莉,谭晓南.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 会[ J] .当代护士( 下旬刊) ,2015,5:39-40. [6] 葛宝兰,马莉.复方薄荷滴鼻液在经鼻吸痰病人中的应用 [ J] .护理研究,2015,9(29) :3248-3249. [7] 严炯.贝复舒联合爱可欣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分析 [ 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12(4) :238. [8] 熊雪蓉,邝红芬,梁顺兴,等.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在烧伤 患者治疗 中 的 应 用 及 护 理 [ J] . 护 士 进 修 杂 志,2012,27 (12) :1134.
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
患者,女,76 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7 h 于 2017 年 12 月
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 23 日 17 ∶ 33 急诊入院。 入院查体:意识不清,失语,呼吸平稳,
和死亡率,并且有较高的复发率,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 左眼疾,右侧瞳孔直径约 3.0 mm,对光反射灵敏。 体温 39.7℃ ,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护理的临床体会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护理的临床体会目的:总结脑内科介入检查治疗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42例介入诊疗患者术后护理方法。
结果:手术成功后,护理工作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结论:严密地观察术后症状体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介入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
标签: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护理体会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病,脑血管介入技术是现代神经内科常用的技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但仍有不可避免的并发症[1]。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介入术后护理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并发症的预防、疗效的提高非常重要。
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42例脑血管介入患者介入术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脑病医院介入科治疗的患者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53.5岁;急性脑梗塞14例,颈动脉狭窄13例,颅内动脉狭窄1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4例。
42例患者均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全部患者符合介入治疗适应症,麻醉下行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通过微导丝导管将药物注入到病变部位或支架置入到狭窄部位进行治疗。
1.2护理方法1.2.1一般护理1)介入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护理人员告知其术侧肢体制动8~12小时,绝对卧床。
麻醉患者尚未清醒者去枕平卧6小时,头取偏向一侧位置,以便口内分泌物排出,不影响正常呼吸;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四大生命体征等信息,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不利等不适情况;2)术后告知患者多饮水,以加快造影剂的排泄;3)穿刺处以弹力绷带包扎,砂袋压迫止血24小时,并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发生;4)密切观察患者肢体的皮温、肤色、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感觉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配合处理;5)遵医嘱术后应用尼莫地平针预防脑血管痉挛,用药期间注意勤测血压,避免血压下降过快;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注意观察大小便、皮肤黏膜,排除血便、紫癜等情况;6)术后保持术侧肢体伸直的情况下每2小时翻身1次,以免出现压疮和肢体强制情况,定时帮助患者按摩制动下肢,嘱患者制动下肢可以自行背屈前申,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肢体肿胀不适感;7)患者病情允许下床后及时下床活动,以锻炼神经功能、尽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相关护理体会
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相关护理体会作为一名护士,我在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分享的一些护理体会:
1. 预防并发症是最重要的任务。
脑卒中患者手术后往往会面临
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压疮等。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维持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休息充分,以便
身体能够恢复。
我们应该为患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如使床位合适、让患者保持清洁、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等。
3. 提供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手术后往往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
重挑战,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心理支持。
我们需要关注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对治疗的态度,并积极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病情。
4. 加强康复护理。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
恢复功能。
我们应该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提供必要的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总之,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需要我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预防并发症,加强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1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介入治疗,我们需要非常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手术后的患者往往处于极其脆弱的状态,需要我们护士们给予更加细致的护理。
在手术后的护理中,我们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确保气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的情况。
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的表现,及时发现意识状态改变的情况,尤其是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及时处理。
我们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围手术期的护理中,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
由于脑卒中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的头痛等症状,因此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给予镇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围手术期的护理还包括饮食护理、床位护理等方面。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床位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卧床姿势,防止发生压疮等并发症,同时还要协助患者进行 passave motion 等功能训练,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除了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外,我们护士还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喜好等情况,为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提供更好的指导。
我们还要给予家属情绪上的支持,让家属们更加理解并配合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在脑卒中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我们不仅要精心做好护理工作,更要细心关爱患者,用真心和爱心去帮助患者渡过难关,让他们尽快康复。
通过长期的护理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身体的康复只是一方面,心灵的康复同样重要,我们要用关爱和关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治疗工作,护理工作也同样重要。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我们护士要细心呵护患者,与医生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介入治疗脑梗死50例护理体会
交谈,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对不同的病人采取各自容易接受的讲话方式,使病人感到护士的诚恳、友善与好意,赢得病人的信任,树立信心,消除畏难情绪,坚持语言训练,争取早日康复。
4 体会 失语是脑损伤引起的较严重的后遗症,直接影响患者重返社会。
两年来我科通过高压氧、催醒等治疗及康复心理护理病人语言恢复的较快。
在训练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尊重病人,不歧视,视其理解力、表达力、适应力渐渐增加内容。
当病人情绪沮丧、焦虑时,可将患者带到户外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减轻低落情绪。
户外的一事一物又可提起病人发音、说话的欲望。
并可将患者的治疗、康复护理计划制成小册子放于床头桌上,不强迫患者阅读,待他有兴趣时自行翻阅按要求执行。
用患者选择的方法来刺激其意欲以提高患者积极情绪,当病人有微小的进步,护理人员都要给予及时鼓励,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完成语言康复训练。
5 参考文献1 Edgar B.获得性失语.见:乔治阿德曼主编.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72 林菊英,金 乔.中华护理全书.南昌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90(1998-03-11收稿,1998-05-15修回,责编 徐 烨)介入治疗脑梗死50例护理体会武警吉林总队医院神经内科 谭立春 冯慧杰 谢丽丽 (长春130052) 关键词 脑梗死 介入治疗 护理 脑梗死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脑血栓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而引起的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脑栓塞指因栓子经血循环流入而致脑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功能障碍。
以往治疗脑梗死多单纯采用静脉给药,见效慢,疗程长,延误治疗时机。
介入治疗使溶栓药直接作用于堵塞部位,使堵塞的血管再通,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迅速恢复,症状、体征迅速缓解。
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有关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5年10月开始介入治疗脑梗死50例,男41例,女性9例,年龄在39~76岁之间,平均58岁,50例中均有肢体瘫痪,其中肌力提高Ⅰ级31例,提高Ⅱ级8例,提高Ⅲ级5例,即刻肌力提高率达86.5%。
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分析
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分析发表时间:2019-03-26T09:48:55.997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1期作者:张学凤肖岚*(通讯作者)[导读] 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缩短住院时间并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临床广泛运用价值显著。
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0048通讯作者姓名:肖岚,民族:汉,性别:女,籍贯:江西,职称:副主任护师,出生年月:1970年10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单位及科室: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分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6例,按入院时间差异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3),两组入院后均接受早期介入治疗,且治疗期间分别运用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与基础护理干预措施。
对两组护理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予以比较分析。
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缩短住院时间并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临床广泛运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治疗;护理干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据不完全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国民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且其每年发病率涨幅在8.7%左右[1-3]。
临床以头晕、耳鸣、头痛、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
故在发病后及时予以治疗对提高患者存活率,保障其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价值[4]。
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分护理体会,详细报告见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6例,按入院时间差异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3),研究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8.50±18.50)岁;对照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9.50±18.50)岁;对比两组年龄等基础资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杨佳音(1976-),女,吉林长春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神经科护理。
临床护理教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阶段,在此之前该专业的学生已接受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后,参与到真正的临床的过程,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临床实际的本领。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脑部的血供突然中断而造成脑组织坏死的疾病。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和进程快的特点,其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恶心、呕吐等。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手段分为溶栓治疗和一般治疗两类,其中溶栓治疗是在发病后3~6h 内进行,具有起效快的特点。
因溶栓治疗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护理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患者成为了热点探讨话题[1-2]。
该院采用综合性教学法,对实习生进行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临床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6年9月来该院进行实习的本科学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2名,女性7例,男性5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5岁;观察组12名,女性6名,男性6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3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17例:女性5例,男性12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6岁;发病时间3~6h;病情程度:经头颅CT 结果显示没有外出血,没有意识障碍17例,肢体瘫痪10例。
观察组17例:女性6例,男性11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55岁;发病时间3~6h;病情:经头颅CT结果显示没有外出血,没有意识障碍17例,肢体瘫痪1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是对照组实习生的治疗对象,观察组患者为观察组实习生的治疗对象。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
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患者进行介入动脉溶栓术及系统化护理。
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介入溶栓治疗的26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无术后并发症。
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时,提供优良护理对溶栓效果有显著帮助,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介入溶栓;急性脑梗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76-02急性脑梗死有起病急、死亡率高、至残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现象。
由于大部分病人无溶栓时间窗意识,以至于很多患者到达医院后已错过了静脉溶栓的最佳时机,因此介入溶栓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功能康复尤其重要。
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26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例,女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2.6岁,发病至治疗时间小于6小时18例,6至12小时8例。
均经临床确诊且符合介入溶栓指征,年龄均小于75岁,CT检查排除脑出血,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且发病时间大于4小时错失静脉溶栓时间,血压≤185mmHg,无明显意识障碍。
患者多表现为失语、言语不清、偏瘫等症状。
2.护理2.1 术前护理脑细胞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超过6分钟脑细胞坏死就会达到不可逆损害,因此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1]。
(1)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起病急,患者及家属容易有恐慌心理,责任护士在执行术前准备医嘱时必须同时做好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起病病因,介入溶栓术治疗机理,讲解溶栓治疗的操作方法及重要性,使其对自身的病情及手术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2)立即抽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化验项目,完成心电图检查。
(3)做好会阴部及大腿根部皮肤准备工作,备皮时注意不要刮伤皮肤,清洗皮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死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择122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对其进行精心护理,然后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122例经过护理以后都在4周内出院,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
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优质护理,要在心理、生理方面进行精心护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字】脑梗死;介入治疗;护理
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静宁县介入治疗,而良好的护理则可以保证治疗能顺利进行。
有关报道曾经统计过,急性脑梗死患者会在6小时内发病,有90%的患者,经过血管造影都可以发现和症状有关的动脉狭窄位置,而进行溶栓再通治疗则可以减少脑缺血时间,从而让脑能恢复正常功能。
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在2010年4
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2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护理以后,取得了不错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22例患者中,男性有74例,女性有48例,年龄在48到62岁之间,其中有有14例患者意识障碍,17例偏瘫、言语不清,32例肢体偏瘫,3例偏瘫、尿失禁,31例并发有糖尿病,4例偏瘫、不能进食,13例并发有高血压。
1.2 方法
心理护理:有些患者和其家属缺少疾病知识,担心手术疼痛、能否成功,那么就会缠身不安、焦虑、恐惧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多安慰、关心患者,为患者介绍治疗的方法。
目的,同时讲解手术知识、手术过程、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从而消除患者紧张、安全的心理,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让患者能配合治疗。
在手术治疗以后,要鼓励患者树立起信心,战神疾病,为患者举一些成功治疗的病例,告知患者[1],只要配合治疗,听医生嘱咐就一定可以痊愈的。
日常护理:要保证患者卧床休息,无特殊情况不要搬动患者,要保证病房内是安静的,尽量减少陪护,控制探视时间,让患者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嘱咐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及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排便通畅,对于经常便秘的患者可以使用缓泻剂。
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告知患者不要用力的打喷嚏、咳嗽。
指导患者颈内动脉压迫,每天的压迫时间不要少于20分钟,每天进行4到5次。
术中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要和患者保持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将经皮穿刺位置充分暴露出来,同时观察患者表情、面色、意思情况,每隔10分钟监测一次无创血压,询问患者有没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情况。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无菌操作,从而预防发生感染,如果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那么要及时的区分过敏源,使用抗过敏药物,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吸氧流量。
术后护理:在术后结束以后,将床头抬高到15到30°[2],不能弯曲穿刺侧的肢体嘱咐患者要多喝水,对于不合作或是昏迷的患者可以给予静脉水化,这样能够帮助排泄造影剂,补充血容量,对于有癫痫史的患者,如果给予造影剂就可能出导致癫痫发作,那么就可以肌注苯巴比妥那或是口服苯妥钠,对于咳嗽比较严重的患者给予镇咳药物。
在术后以后,动脉穿刺位置很容易出血,从而出现皮下血肿,那么就要加压包扎12小时,使用500g的食盐压迫在穿刺位置24小时,而且患肢制动时间要超过8小时。
如果患者下肢皮肤冰冷,而且足背的动脉搏动较弱,那么这就可能是发生动脉栓塞的表现,因此就要及时的汇报医生,将加压包扎松开,然后进行相应处理;穿刺位置如果渗血或是出血,那么就要更换敷料,重新的加压包扎[3]。
在手术结束以后,要立即的给予患者250ml的甘露醇(20%),静脉滴注,这样可以防止发生脑水肿。
2 结果
在溶栓以后,有101例患者血管再通,21例血管未通,没有患者出血并发症,所有患者都在4周内出院,在出院的时候能够独立行走。
3 讨论
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介入治疗只是一部分,而要想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那么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很重要的。
介入溶栓治疗是很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为对于一些老年脑梗死患者来说,确定好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合理选择药物
剂量,这样就能够降低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救治濒死脑组织。
一般单纯是血肿是不要进行特殊治疗的,但如果血肿直径超过了3.5cm,那么就要重新包扎,限制患者活动,延长卧床的时间,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给予抗生素;如果用手触摸血肿的时候有坚硬感,局部张力比较大,那么就最好不要热敷,要使用冰袋冰敷。
在早期做好不要外敷活血化瘀药物,要不然就会引起再次出血;如果血肿比较小,那么就要做好标记;对于大血肿患者要每各15分钟测量一次患者的双腿周径[4];在血肿局限以后可以湿敷硫酸镁(50%),然后再进行理疗,在一周以后如果血肿有明显缩小,症状有明显减轻,那么这就表示转归比价好,但如果破溃或是患者合并感染,那么就要进行手术治疗。
现在人们的健康观念、现代的医学模式不断转变,因此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也在不停变化,所以传统护理模式也将不能满足患者要求。
如果患者在身心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那么这就会影响到疾病恢复,从而影响到患者对医院、护士的满意度,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将患者作为中心,提高服务治疗,加强自身修养,耐心、热情的对待患者,在赢得患者肯定、尊重、信任的同时,提升护士在社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7(06):89-93
[2]匡培根;徐波;戴富林;任素莲;杨佐廉;曹起龙;丁宁生;李晖;;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的
比较[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14(02):104-107
[3]崇奕;张树雄;赵清;刘晓燕;;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10,05(13):121-124
[4]吴雪琴,梁瑞莲,欧结红,崔冰,王岩,王浩,黄治荣;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护理的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9,17(0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