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知识分享
引导学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表达能力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社交交流中,我们都需要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然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引导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已成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表达能力,教育者们采取了许多措施。
首先,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交流氛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样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此外,学校应开设相关的课程,如演讲、辩论和写作等,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
除了教育界的努力,学生本身也需要主动参与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中。
首先,学生应多读多写。
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写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练习方式。
学生可以从日记、文章、报告等各种形式着手,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学生可以参加一些辩论或演讲比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最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和他人讨论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除了上述方法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或在线论坛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同时,网络上也有许多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教育者应注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思辨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开设相关的课程。
学生本身也应主动参与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多读多写、参加辩论演讲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语言表达能力1. 引言1.1 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
道德和法治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更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法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16】1.2 语言表达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生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言表达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主要方式,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则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法治观念的关键环节。
通过语言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道德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传达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通过言语表达,学生可以表达对正义、公平、诚实等道德概念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行为取向。
学生通过言语表达还可以增强自我反思能力,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从而提升自我修养和道德素养。
在法治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语言表达则是理解法律、遵守法律并与法律进行交流的有力工具。
通过语言表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法律和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学生也可以通过言语表达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参与法治实践和建设。
语言表达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只有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文明和法治的社会环境。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然而,很多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不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营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口语交流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发言机会。
此外,学校和家庭也可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实地考察、外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注重听力训练要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注重听力训练。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进而理解和模仿标准的口语表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且适合学生水平的听力材料,如英语广播、英语歌曲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听力游戏,如听写比赛、听力问答等,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反应能力。
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采用多个角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作品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交流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与他人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与同学、朋友或家人进行口语对话,从中获得反馈并进行改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应对能力。
通过不断的交流实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
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不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语言表达小学生应注重学习语言知识

语言表达小学生应注重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学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语言知识,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应该如何注重学习语言知识,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应该培养起每天阅读的习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故事书、百科知识书、文学作品等。
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鼓励小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材料,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章等,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二、练习写作技巧写作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应该经常进行写作练习,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逐渐扩展到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小学生应该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运用,同时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指导,帮助小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三、丰富词汇积累语言的表达能力离不开丰富的词汇量。
小学生应该注重积累词汇,包括常用词汇、近义词、反义词等。
可以通过多读多写的方式来积累词汇,也可以参加一些词汇竞赛或者词汇学习班。
此外,老师和家长可以指导小学生学习词根、词缀等,提高他们的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学习语言规范语言的规范使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很重要。
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使用语法、标点符号和句式结构等,避免在语言表达中出现错误。
老师和家长可以适时纠正小学生的语言错误,并指导他们学习语言规范。
此外,小学生还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避免在沟通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五、注重口语练习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体现在书面表达上,口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应该注重口语练习,积极参与课堂和日常的口语交流。
可以和同学进行对话练习,也可以参加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辩论赛等,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小学生还可以借助录音设备,反复听取自己的口语表达,并进行自我评估和修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社会,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还是日后求职和社交中的重要技能。
然而,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许多学生都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差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历史故事等等。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帮助他们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阅读小组或者阅读俱乐部的形式来加深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除了阅读,口头表达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设小组讨论课,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学会理性地进行辩论和讨论。
3. 引导写作实践写作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应该将写作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实践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写作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具体的写作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技巧,包括语法、词汇的运用和段落结构的组织等方面。
4. 创设语言环境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建立语言角、读写中心等场所,提供学生与语言互动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辩论社团、写作团队等学校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5. 发展多媒体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能也成为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必备的能力。
学校应该将多媒体技能纳入课程,引导学生学习音频编辑、视频制作等技能,培养他们运用多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尊重的环境。
这种环境能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口语竞赛、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二,多听多模仿。
学生在学习口语表达时,应多听多模仿。
他们可以通过聆听英语原声电影、英语广播和英语歌曲等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模仿和跟读英语材料,将所学的语言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种模仿的过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口语练习,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辩论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练习,激发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第四,提供实际的使用机会。
学生需要实践英语口语的机会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参观活动、实地考察和实践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的口语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辅导班和英语演讲比赛等,提供更广泛的英语交流平台。
第五,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都不同,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口语表达教学。
通过分析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多听多模仿、积极参与口语练习、提供实际使用机会以及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增强自信,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1. 朗读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进行朗读,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等方面的表达能力。
2. 口头表达训练: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让他们就某一话题进行简短的演讲或讨论,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练习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4. 模拟场景练习:模拟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多角度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 阅读广泛:鼓励学生阅读各种优秀的文章和书籍,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素养。
7.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总之,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和启发,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不断练习。
1。
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心得

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心得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是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1.多与孩子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主动与孩子交流,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在孩子们玩游戏时,我们可以问:“你刚才做得真好,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这样既能鼓励孩子表达,也能锻炼他们的思维。
2.鼓励孩子提问。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我们要耐心倾听,认真回答。
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敢于提问、善于表达的习惯。
3.丰富孩子的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新词汇,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
比如,在讲述故事时,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形容词、动词等,让孩子在语境中学会运用。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1.创设倾听机会。
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倾听他人的发言,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
2.引导孩子关注细节。
在讲述故事或讲解知识时,我们要引导孩子关注细节,培养他们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
3.鼓励孩子分享感受。
在倾听他人发言后,我们要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游戏化教学。
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表达。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表达。
2.情境教学。
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表达。
比如,在讲述动物故事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动物玩具,让孩子在操作中感受故事情节,学会表达。
3.小组讨论。
分组让孩子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表达能力发展水平不同,我们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1.针对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挑战,让他们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表达。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展示自我,提高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坚持一定的阅读时间。
可以选择适合年龄和兴趣的故事书、科普读物等,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孩子多读书。
二、培养写作能力写作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日记写起,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或者是描述一些有趣的事物。
写作可以帮助他们梳理思维,提升组织能力。
同时,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修改来提高写作能力。
三、鼓励演讲和辩论演讲和辩论活动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演讲和辩论比赛,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并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
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参与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可以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模拟对话和情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多参与讨论和交流小学生应该被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其他交流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与同学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开拓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六、培养听力和口语能力良好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小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听故事、看电视等方式来锻炼听力。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口语机会,积极参与和他们的对话,提醒他们正确的发音和用词。
总结: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培养阅读习惯、写作能力、演讲和辩论能力、角色扮演能力,同时要多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听力和口语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面临困难。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室应该是一个积极互动的场所,学生应该被鼓励参与到口语交流中来。
教师应该避免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同时,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录音、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地道的口语表达。
二、提供大量口语练习机会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才能够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另外,鼓励学生与同学们进行语言交流,比如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可以增加学生口语的使用机会,提高表达的流利程度。
三、注重语音、语调训练语音和语调是口语表达的两个重要方面。
学生应该通过模仿、朗读、演讲等方式进行语音训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同时提供相关的练习材料和指导。
四、培养自信心态许多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存在自信心态不足的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态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积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鼓励性的口语小活动,如短剧表演、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并得到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
五、利用科技手段辅助学习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词典、语音识别软件、在线交流平台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通过利用科技手段,学生可以进行在线语音交流、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六、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在评价学生口语表达时,应该注重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针对学生的表达问题,教师可以给予相关建议和示范。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相应的口语训练计划,帮助学生针对性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教案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教师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
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案中常用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一、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在提问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讨论环节,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和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角色扮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写作训练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他们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和写作。
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语法运用能力,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四、口语练习口语练习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对话。
口语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语音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口语练习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音频、视频等媒体材料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并进行语言表达。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丰富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表现力和情感的文本,比如经典诗歌、童话故事等,引导学生体验文字的美感和感知力。
其次,可以使用寓言故事、漫画等形式,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塑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熟悉各种文学手法。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模仿和创作,写作自己的诗歌、故事或者读后感,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进行语言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的力量。
其次,可以运用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进行语言表达,借助同伴的帮助和反馈来完善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比如朗读、演讲等,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有效的评价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评价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其次,可以采用互评、自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综合性评价方式,比如项目学习、展示汇报等,来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工作总结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工作总结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工作总结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工作总结:本学期,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这些经验和观点,以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借鉴。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措施:1. 优化课堂环境: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在课堂上注重营造友善和互动的氛围。
我鼓励学生们相互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更加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并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采取了分层次、分阶段的课程设计。
我合理安排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学习进度,调整课程的进度和难度。
这样,学生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我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
例如,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实地观察等活动。
这些活动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练习语言表达的能力。
4. 个体辅导: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我进行了个体辅导。
通过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我帮助他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5. 多样化评价方式: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我还组织了口语表达比赛和小组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取得的成效:经过这些努力,我发现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准确性和PPT演讲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我在他们的作文和口语表达中看到了更多的亮点和创意。
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中,也反映在他们的考试成绩和学习动力上。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工作,我深刻体会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口语表达能力被认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都需要我们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因此,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接下来,我将探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英语角、语言沙龙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进行实际的口语交流。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营造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犯错误。
只有在这种积极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流于枯燥和单一,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不大。
因此,教师应该尝试更多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口语表达。
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际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口语表达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实际口语技能。
教师还可以通过录音、口语评测等工具来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和改进口语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阅读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量,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从中获得灵感和素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类英语读物,包括经典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博客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复述、总结书中的内容,并加以讨论和分享。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思维。
四、培养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仅是语言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让他们意识到不同背景下的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自信与应变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更加全面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关注数学语言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基础知识积累。
小学数学学科涉及到的数学语言主要包括术语、符号、公式等。
学生必须掌握这些数学语言的含义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用当天课程中已学的数学语言和概念,以及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数学语言。
二、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题目,并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数学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看数学故事书、数学杂志或者与数学有关的文章,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老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看懂数学定义和定理,让学生在熟悉阅读数学语言的同时,能够更快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三、强化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重要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讨中,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及交流能力。
要鼓励学生就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如何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四、通过写作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数学在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写作来进行表达。
因此,写作能力也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进行数学题目的写作,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通过书写表达出来。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日记或者作文中,写出和数学有关的话题,通过写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关注。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基本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四个方面,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书写作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语言,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人际交流的效果,提升学术表现,以及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成功。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
1.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
学校应该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如戏剧、朗诵等,以提供更多的口头表达机会。
2. 开设口语训练课程学校可以专门开设口语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口语练习、演讲技巧、辩论技巧等内容。
通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从而提升口头表达的能力。
3. 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讨论和辩论活动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小组讨论和辩论活动,通过与他人讨论和辩论的过程,学生可以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在辩论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效。
4. 鼓励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演讲比赛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良好机会。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通过演讲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
5. 提供反馈和指导学校和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在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指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开设口语训练课程、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演讲比赛,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如何提高二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二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孩子综合素养的核心部分,它对于孩子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普遍存在困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提高二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1.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需要创设一个积极、鼓励和互动的语言环境。
教室应该充满鼓励、尊重和接纳的氛围,学生们应该感到安全和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想法和经历,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2. 丰富课堂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班级辩论、朗读比赛和戏剧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听力技巧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建立在良好的听力基础上。
因此,教师应该花时间教授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材料、录音练习和听力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力活动。
4. 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需要经常进行实践和练习。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任务,比如小组演讲、个人陈述和口头作文等。
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说话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与其相关的口头表达活动。
例如,如果学生喜欢动物,教师可以组织动物展览会,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介绍各种动物。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口头表达活动,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6. 提供反馈和指导教师的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改进的地方,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口头表达技巧和策略的培训,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场所,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与其他技能相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都具有积极影响。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和答题,并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未来的职场中,口头表达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在会议中发表演讲,还是在与同事和客户交流时,能够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成功的关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口头表达机会。
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口语展示的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从中学到更多的口头表达技巧和经验。
除了学校的教育,家长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日常的对话练习,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
此外,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如参加朗诵比赛、演讲俱乐部等,以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给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参加口语练习或者参与模拟演讲。
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学生本身也需要有意识地努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多读书、多听录音以及模仿优秀口才的人物,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此外,学生可以参加一些演讲培训班,学习各种表达技巧和口才训练方法。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
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能力。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让学生多读好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语言输入密切相关。
想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读书是提高语言输入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小学生读书量不足,阅读素养差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中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可以借鉴外国学校的阅读列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
二、注重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学习语文需要注重基础,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语法基础。
教学时要重视基本语法知识的教授,包括词性、句型、成分、时态、语气等,用简单的语言、直观的例子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并贯穿学习中,不做累赘的堆积,使学生具有系统化的语言思维和创造力。
三、注重口语训练口语训练是必要的。
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对书面语言的掌握外,还与口语能力息息相关。
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对话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表达。
例如,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在学生尝试生动的表达,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语言的训练。
同时,教师要不断修正和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美感等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密切相关。
文化素养涉及广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拓展,如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地名著,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鼓励学生写作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写作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应有之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写,多用好词佳句,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灵感,让学生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如何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他们在学业、社交和未来职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家,我将分享一些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高中生应该多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故事、传记、文化类书籍等。
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扩展词汇量,学习不同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并提高理解能力。
同时,阅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考能力,为他们的语言表达提供更多素材。
二、积极参与口语交流口语交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口语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比赛、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同时,他们还能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并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三、写作训练写作训练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中生应该经常进行写作练习,例如写日记、文章、读后感等。
通过写作,他们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并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写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语法和语音训练语法和语音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高中生需要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掌握各种语法规则和用法。
此外,他们还应该注重语音训练,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调的自然度。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专门的语法和语音培训班,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多媒体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学习成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中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课程、精品课程视频等进行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校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个性化辅导每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个性化辅导非常重要。
教育机构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水平提供相应的辅导课程和学习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摘要:本文从创设情境、热情鼓励着手激发学生说话兴趣,首先严格正音,规范学生语言,结合课文中的好句子和典型句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兴趣鼓励训练说话表达合作二年级开学初,数学老师就指出我班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差。
我猛然惊醒,这的确是我在一年级教学中忽略了的一个问题。
想想我的语文课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说话吞吞吐吐,畏首畏尾;造句时句子说不通或干瘪贫乏;回答问题啰嗦、词不达意、表述不清……听课时,总觉得别人班上的孩子怎么那么能干,能说会道的,我自己班上的学生怎么就不会说呢?原来是自己没有重视说话训练,没有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
”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因此从二年级上期开始,我开始重视和努力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我总结了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想,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三个:1、学生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2、平时的教学中没有重视引导学生发展语言;3、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缺乏语言表达的指导。
4、没有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兴趣。
发现了问题,我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平时我也努力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这学期开始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以下就谈谈自己的实践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年龄特征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各种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创色情境。
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强烈欲望。
教师在进行说话训练中,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多表扬,多鼓励,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让学生大胆地积极主动地说。
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采取:自言自语,同桌互相说,小组轮流说,全班交流等形式。
1、看图说话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观猴》这幅图看图写话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想象是什么时间?有哪些人(2)孩子们在干什么?(3)猴山上的猴子们在干什么?(4)他们玩得怎么样?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内容,在脑中组织语言,用完整的话叙述清楚内容,在叙述中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说清了自己的意思。
孩子们说到:星期一,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动物园玩。
他们来到猴山,看见猴子们玩得真开心啊。
有的抢到一个桃子,爬到高高的猴山顶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的用尾巴挂住假山的一角,晃来晃去荡秋千玩,还有的把香蕉顶在额头上玩,还扭着腰逗我们玩呢。
在课堂上及时将说的话写下来,老师由扶到放,学生由说到写,化难为易。
2、课前演讲这学期开展了课前三分钟的活动。
每天语文课前轮流安排一个学生演讲。
可以是寓言笑话、成语故事,也可以朗诵课文或精彩片段,也可以是告诉同学们一件事等,学生们很喜欢,总是说怎么还没有轮到我呢。
教师教学生演讲的技巧,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学生讲了之后请一两个学生评价。
老师利用这课前三分钟,既培养了学生喜欢讲的兴趣,还进行了学生说话姿势的训练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表演课文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似的,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通过表演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的运用能力。
利用语文课本来表演课文,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在教《酸的和甜的》一课时,学生自己课前做了狐狸、小松鼠、小猴子小兔子的头饰准备表演,大家很期待上语文课,学了生字词语和课文后,小组积极讨论、表演,然后上台表演,表演后请同学评价。
孩子们把学到的词语、句式等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口头语言实践中,还把自己对课文中角色的理解通过动作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激发了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热情鼓励。
1、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贵有思,思起于疑。
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就应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说、敢问。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从培育问题入手,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让其他学生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思维,敢想、敢说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结果,做到思维与语言统一发展。
《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课题一揭示,学生就质疑,教师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生争着问:“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我画什么来表现秋天呢?”“谁画出秋天的图画呢?”还有如19课“蓝色的树叶”,学生争着提问题:“蓝色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有蓝色的树叶吗?”“是什么树长出了蓝色的树叶呢”等等问题。
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跟人讨论,角色不断交换的交际能力。
2、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
开始写话教学以后,我经常将学生写的好句子或片段读给大家听,或者让学生读给其他同学听,相互指出对方的优点、缺点,教师随时抽查和及时指导。
开始写日记之后,就利用讲评作业的时间,将学生文章中的精彩篇章、段落找出来品读。
有时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
学生不仅欣赏朗读,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从中学到别人的长处,更重要的是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扬和肯定。
其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如讲评中一位平时学习后进的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李懿轩很喜欢跑步,他跑得比我快,我很难过,他就耐心地教我跑步,我觉得有朋友真好!”讲评中,当他看到同学们对这段话比较欣赏,听到老师感情真挚的朗读时十分激动,从此他喜欢上了写话了,态度端正了,写话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进步,口头表达能力也在进步,学起语文来,也是兴趣盎然。
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说话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说话能力也普遍提高,不仅语音清晰,说话明白、得体,语言也更加丰富。
3、鼓励学生有条不紊地表达。
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专心听讲,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动脑筋思考,然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使学生有发言的兴趣,我总是以欣赏鼓励为主,使学生不再畏惧发言。
对于表达不清楚的,耐心引导,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表达。
回答错了或者不完整的也委婉指出,细心呵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还鼓励学生在听别人发言的基础上作必要的补充。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讨论交流的气氛,还可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听说习惯,使他们饶有兴趣的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关的,说话训练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说话训练过程中都要善于引导学生理顺思维。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大纲对说话教学作了明确规定,如:说普通话,语音清晰,态度自然,说话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用语文明,得体;叙述时要内容具体,有条理,用比较恰当的语调表达感情,发表意见,观点要清楚,有一定说服力等。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教会学生说话的方法。
(一)规范语言1、严格正音。
学生出现语音错误、语音缺陷,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
语音正确标准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文素质的重要表现。
因此,我在学生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师生间语言交流等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视正音训练。
2、梳理语序说话不清,言之无序,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梳理语序,按序表达,以养成学生说时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的好习惯。
坚持进行这种严格的说话训练,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反复训练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蕴含的语言规律,精心设计训练,让学生练习说、练习写,逐步熟练、掌握,最终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语言能力。
1、运用课文中的精彩的词语、句子进行说写训练。
如18课《称赞》学了之后,我请学生称赞班上的同学,仿照文中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学生会说:“易晓涛,你真能干,你的发言一个比一次有进步!”“曾浩洋,你真能干,你跳绳一次比一次跳得多!”“张婷艺,你真聪明,你的画越来越好了!”……又如学了19课《蓝色的树叶》后,学生仿照句子说一说。
“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学生发言很积极。
“你把橡皮擦借给我用一用行吗?你现在可以把的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你把书借给我看一看行吗?你现在可以把你的书借给我了吧。
”……还有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画……”说话等等,像这样的训练还有很多。
扎扎实实进行学习和训练,积累了学生的词汇,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2、运用了课文中精巧的立意构思进行说些训练。
如学了《纸船和风筝》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真诚地和朋友交往,让学生明白了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时,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学了《从现在开始》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尊重同学、老师和亲人朋友,学生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在教学《我选我》这课时,我在课堂上就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班上选班干部时会不会自己选自己,为什么会选自己。
孩子们热情很高,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会自己选自己,因为我要向王宁学习,学习他的自信和勇敢”。
有的说“我要选我自己,因为我有能力当好老师的小帮手,为班级服务才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还有的学生也很诚实地说:“我不会选我自己,因为我的学习还很差,不能给大家做好榜样。
我要努力学习,等我成绩好了,有时间为班级服务了,我一定会选我自己的”。
3、联系生活,拓宽说话语境。
俗话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除了教材中的口语训练资源,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更是无穷无尽,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发现,就能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是关于秋天的美景的课文,我在教学课文之后,及时布置学生观察秋天,并且捡拾秋天中的落叶和花瓣来做树叶粘贴画,孩子们取名叫“秋天的图画”,当学生利用周末跟家长一起完成了树叶贴画,我大吃一惊,孩子们贴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