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理位置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位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二)地貌

敦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不足1200米。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

(三)气候特征

敦煌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1月),极端最高气温为43.6℃,最低气温-28.5℃,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蒸发量249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2天,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四)资源

1、气候资源

敦煌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是甘肃省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瓜果之乡。敦煌大气透明度高,地势平坦开阔,是中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时数3257.9小时,日照百分率达75%,年太阳辐射量6882.57兆焦

耳/平方米,日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8.86兆焦耳/平方米,发展光电产业潜力巨大。敦煌四季多风,风能资源丰富,北湖地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6.91米/秒,平均风能密度379.92瓦/平方米,主导风向西北风,风速平衡,是风力发电的理想区域。

2、水资源

敦煌绿洲由党河滋润。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全长390公里,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8亿立方米,是敦煌重要的水利命脉,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境内除党河外,地面水还有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泉水总溢出量为3.1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902.3万立方米。

3、土地资源

敦煌市耕地面积32万亩,草原面积57万亩,天然林面积119万亩,另有可垦荒地406万亩。由于光照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玉米等,出名的野生药材有锁阳,枸杞,罗布麻,甘草等。

4、矿产资源

截止到2004年,敦煌市境内共发现的矿种26个,矿产地105处。其中:金属矿产地8处;非金属矿产地97处。已知矿产地中构成矿床的有3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即方山口钒矿;中型矿床2处方山口磷矿和青墩峡花岗岩矿;小矿点102处。从探明的矿产储量情况看,优势矿产有钒、磷、花岗岩、石灰岩、芒硝、砂石等。已开办各类矿山企业53户,现已形成有色、黑色、化工、建材四大工业门类。敦煌市方山口有磷、钒、铀矿产资源,矿区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五氧化二钒金属储量128万吨,磷矿矿石储量1628万吨,铀矿D级储量82万吨。

二、历史沿革

1、隋朝之前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后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汉武帝继位后,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公元400年,李高[注:为日下一高]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以后亡于北凉。凉州成为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是凉州文化的中心,名流学者代不乏人。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有前往印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鸠摩罗什等佛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

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2、隋唐宋元

隋朝的建立,改北周以来的鸣沙县为敦煌县。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

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显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几次下诏各州建造舍利塔。诏命远至敦煌。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隋代存在的37年,在莫高窟开窟77个,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兴盛。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至今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百姓难以忍受吐蕃统治,唐王朝封张议潮为河西、河湟十一州节度使,建归义军,治沙州。

西夏统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间,重视经济发展,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汉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发展。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

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

3、明朝之后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永乐三年(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

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

三、社会经济概况

1、综述

2013年,敦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263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03万元(含敦煌农场),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53836万元,增长27.7%;第三产业增加值389696万元,增长15.2%。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9.5:28.7:51.8调整为17.8:32.4:49.8。其中,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7和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55132元,比上年增加10294元,可比价增长16.91%。

2013年,敦煌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1.14亿元,增长100.93%。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2.99亿元,增长96.98%。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05亿元,增长66.7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07亿元,增长135.8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6.70亿元,增长155.0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02亿元,增长68.97%。

2013年,敦煌市全市开工建设各类项目2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0个,实际完成投资144.2亿元,同比增长1.8倍。敦格铁路、敦煌机场扩建、敦煌至瓜州快速通道、敦煌至当金山高速公路等重大项获国家、省上批准实施,MEMC18兆瓦光电、龙行天下、万吨葡萄保鲜等一批产业项目推进,国道215线市区过境段、玉门关至雅丹通乡公路、交通客运枢纽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敦煌中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一批社会发展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招商项目117个,引进市外资金89.7亿元。

2、农业

2013年,敦煌市建成标准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3个,新植葡萄、大枣3.4万亩,种植瓜菜8.2万亩,在酒泉实现了农民人均1亩“万元田”。发展劳务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和畜牧产业。建成葡萄、红枣深加工等产业化龙头项目14个,

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流转土地10521亩。

3.1万亩葡萄、红枣获得绿色认证,丰农西甜瓜等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与产地一体化认证,敦煌葡萄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13年,敦煌市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获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和全省平安农机县市称号。

3、工业

2013年,敦煌市开工建设工业项目79个,建成47个,实现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37.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31亿元,增长61%。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获批光电路条1021兆瓦,其中建成光电并网发电133兆瓦,占全省的61%;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吉隆环保机械制造、世强2万吨光伏支架加工、中船重工400兆瓦风机制造、力波科技1500吨大功率电池材料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

2013年,敦煌市大成200万平方米花岗岩板材加工、西域新材6000吨薄膜生产线、润元1万吨宽幅彩印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引进MEMC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光电园区110千伏升压站建成运营,盐茶110千伏变电站动工建设,投资1.07亿元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强化引企入园,累计入驻企业96家,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区、光电产业园、风电产业园三大板块。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产值超千万、税收超百万的企业分别增加14家和18家,华夏水泥、莫高面粉获甘肃名牌产品。

四、旅游资源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被称为“敦煌八景”。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在鸣沙山下,景区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敦煌西200公里处,分布区长宽各10公里,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长200~300米。又名三陇沙,地名始见于汉代,位置在古玉门关外,丝绸之路北线由此通过。三陇沙雅丹地貌,其走向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门关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区,因其怪异特点,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千米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阳关镇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阳关名扬千古。

三危山,旅游区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三危山东西数十里,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称碑羽山、神羽山,从敦煌绿洲看,隐三峰崇之,如危欲坠,而得名三危。敦煌人称三危山为坐镇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将三危山列为敦煌第一景,称做“危峰东峙”。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屹”

建筑分析图

建筑分析的程序: I. 分析主体——个人建筑观的确立 II. 建筑作品背景分析、建筑设计的前提条件、建筑师本人的情况 III.建筑作品的构成体系分析 IV. 建筑作品的综合评价 III.建筑作品的构成体系分析: 环境体系 1、建筑作品周围有哪些环境要素?其中什么对建筑起主要作用? 2、哪些是有利条件?哪些是限制条件? 3、建筑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相似和谐或对立统一? 4、建筑在整个环境中扮演什么角色?是标志还是背景? 交通体系 直接功能——作为联系的功能;间接功能——通过流线形成流动空间的功能。 1、建筑场地周边交通状况如何? 2、建筑如何确立与周边道路的联系?

3、建筑主入口与次入口的方位在哪里? 4、建筑内部交通流线、人流、物流如何组织和避免相互干扰? 5、建筑是如何通过交通引导人的心理感受的?交通体系如何联系各个功能空间? 6、建筑的交通体系如何丰富室内空间? 结构体系 1、对结构体系本身的分析 2、结构体系对建筑空间、建筑实体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功能体系 1、建筑的功能分区是怎样的? 2、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建筑功能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怎样? 4、建筑功能与建筑实体的关系怎样? 空间体系 三要素:中心、方向和区域 1、单一空间的限定要素是什么? 2、单一空间的限定方法是什么?

3、各限定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建筑多个空间是如何组合的? 5、建筑空间带来的心理感受 6、建筑空间与功能、交通等其他体系之间的关系 实体体系 体量、材质、色彩、立面等 1、建筑与环境的体量关系如何? 2、建筑的尺度与比例是多少? 3、建筑的色彩和材质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种材质? 4、建筑的立面构成要素、虚实对比关系、开窗的形式和尺度 5、实体体系对建筑空间的影响,产生何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化模板)

附件1 合肥市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模板)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三)建设地点及建设期限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第二章建设单位概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二)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四章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二)现有软件环境 (三)现有硬件环境 (四)现有机房环境 (五)现有机构和专业人员 (六)系统技术路线选择 (七)效益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一)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二)计算需求分析 (三)存储需求分析 (四)网络需求分析 (五)安全需求分析 (六)其它辅助环境需求分析 (七)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规范要求 (八)项目建成后单位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程度 第六章数据共享需求 (一)现有信息资源共享情况(需明确现有共享信息数据字段、格式、技术结构等) (二)项目建设信息资源共享需求(专门分析内部和外部信息共享需求,需明确共享信息数据字段、格式、技术结构等) (三)项目建成可提供的信息资源(需明确共享信息数据字段、格式、技术结构等) (四)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技术架构 (二)业务系统建设方案 (三)数据库建设方案 (四)计算存储备份建设方案 (五)网络安全建设方案 (六)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 (一)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二)实施进度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分年度、分阶段)

(三)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四)项目运行维护经费估算表第九章项目招标方案 (一)招标范围 (二)招标方式 第十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识别和分析 (二)风险对策和管理 第十一章附件

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

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 申报资料初审通过单位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说明: 本名单仅为资料初审通过项目,其后申报单位还需参加现场发布,请参阅《关于组织开展第五届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活动的通知》。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承包部翠城馨园C-B5#、7#、18#、19#、20#楼工程项目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承包部晨光家园B区6#、9#、10#楼工程项目 北京城建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办公楼工程项目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什邡援建第二项目 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公园2008项目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定福家园工程项目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榴庄(世华水岸)住宅小区工程项目 北京天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雪莲大厦二期工程项目 寰球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土库曼斯坦巴格德雷合同区域A 区地面工程项目

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668工程项目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嘉润园A地块酒店、公寓、写字楼工程项目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津湾广场一期工程项目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市北辰区成教中心工程项目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卷烟厂“十一五”技改项目 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山门虎丘路格调竹境住宅项目6#、10#、11#、楼工程项目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利达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扩建项目楼房仓工程项目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大港区文化艺术中心工程项目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天嘉湖路立交工程项目 天津第一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中心城区快速路东纵隧道工程项目 天津第二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金融城津湾广场张自忠路(解放桥~赤峰桥)段下沉地道工程项目 天津城建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山门西段SZq标段盾构区间工程项目 天津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天津市大港客运站楼、附属综合楼工程项目 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迁址新建工程项目

-需求分析方法论

需求分析方法论 原则上,需求分析阶段IT中心应尊重需求方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能力;在具体的任务开展上,以不干扰需求方的自主权为主,除非在项目过程中发现需求方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分析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IT中心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坚持吸收、同化、贯彻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而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应用管理软件。作为IT中心,必须提醒需求方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同时IT 中心也应深入具体的需求调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才能在将来的功能界定、实施上有发言权。 一、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不象侦探推理那样需从蛛丝马迹着手,而是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3,…Dn} 问题域Di由若干个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m} 问题Pj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人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双方(IT中心、需求方)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二、重点监控需求分析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需求分析又的的确确难做。其原因基本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 1、用户说不清楚需求 有些用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例如总部各部门及各地的很多店铺在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建设时,需求方的办公人员大多缺乏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专家和知识。此时,用户就会要求IT中心系统分析人员替他们设想需求。项目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项目未来建设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用户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软件的需求改动少于三次的!所以必须接受“需求会变动”这个事实,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系统选型及实施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同时留出变更空间。IT中心在需求分析的功能界定上担任一个中间、公平、公正的角色,所以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准备中来,以便协助需求方来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系统功能界限。 3、IT中心分析人员或用户理解有误 系统分析人员不可能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行业方面的专家。用户表达的需求,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一、公司级成本管理 1、公司成本构成:公司管理费用,公司直接用于某项目的费用, 项目本身的管理费用,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人材机 等尸体消耗,大型机械租赁等间接消耗) 2、分项目进行成本管理,公司统筹所有项目成本计划。在项目部 成立之前,由公司和项目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制定 成本计划及奖惩措施。成本计划以中标价为依据,项目成本 与中标价进行比较,根据节超情况进行奖惩。项目成本要扣 除公司管理费用分摊、扣除前期为中标该项目支付的所有活 动费用。工程成本分为直接、间接两方面。直接成本由人工 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间接成本是指 直接从事施工的单位为组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 项支出。 3、制定成本计划,并由企业经营人员对成本计划分阶段跟踪、分 析,及时发现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二、项目级成本管理 1、从四算对比入手。就是合同预算、施工预算、计划成本、实际 成本。 1.1四算的含义 * 第一算合同预算,又称之为中标概算,是工程项目的收入依据。 * 第二算施工预算,又是承包预算,是公司按照施工定额编制的,有企业定额的公司按照企业定额编制,它将作为项目部的控制限额。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各种费用的发生控制在该预算内。另外,根据实际情况,施工预算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解决承包计划成本快速估算问题时,第二算是承包预算的概念,是起替代施工计划的作用的;而在解决“三边工程”预算收入问题时,第二算的概念是施工预算,是起替代中标预算的作用的。 * 第三算计划成本,是根据指导施工的各项计划汇总形成的成本,是事前和事中对施工实际成本的估算和控制指标。在编制过程中应强调不突破施工预算,如果实际情况无法达到,那么最终严格控制在中标预算以内。否则,工程肯定会亏损。 * 第四算实际成本,实际消耗的汇集,代表实际消耗水平。在实际成本发生过程中,要时时和计划成本作对比,用计划成本考核实际发生成本。实际成本发生后要及时纪录,保证成本资料的全面、完整、真实。 1.2比较原则:一是比较基准,二是比较内容。 比较基准:财务上一般以时间(月度)为准,对于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不仅要考虑时间基准,还要考虑施工部位,使成本数据具有可比性。 比较内容:我们已经分析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四个层面的数据,即:中标预算数据、施工预算数据、计划成本数据、实际消耗数据。 1.3比较方法 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

建设项目规划申报审核标准

建设项目规划申报审核标准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许可证》 (一)一般建设项目 1、申办用地性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土地利用叫体规划规定的用地范围及性质或包含在兼容性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块结合、第三十条); 2、土地所有权属申报者的应提供供土地权属证明,土地使用权不属于申报者的应提交土地权属人同意意见,申办用地须与相邻单位或个人无用地矛盾。 3、拟建建筑高度符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高度控制方案和微波通道,机场净空控制要求。 4、拟建建筑与相邻建筑满足建筑间距要求(《六盘水市规划局技术规定》)。 5、拟建建筑应考虑地震、烘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因素,符合地质条件的要求并作好地质灾害评估(依据《地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6、拟建建筑容积率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7、拟建建筑高度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8、绿地率符合《城市绿化条例》规定指标或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按规定保证需要消防距离和防火通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0、与城市规划道路相邻的,应按规定代征道路用地,并退后道路红线建设。 11、与城市规划绿地相邻的,应按规定代征绿地。 12、位于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在形式、高度、色彩、性质、建筑密度、体量应符合文物保护范围及该地带管理规定; 13、相邻高压走廊的应退城市电力规划规范所要求的距离(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4、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在形式、高度、色彩、性质、建筑尺度、容积率上要符合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要求)依据《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 15、相邻城市干道、铁路干线、河道两侧隔离带应符合市政府划定上述道路,河道隔离带的退让距离要求《六盘水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6、所在区域内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经批准后方可安排当前建设项目(依据《关于控规实施管理办法》)。 17、公共建筑需按要求设置停车位。 18、居住区(含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规范要求。 19、用地范围内生产与生活区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隔离。 20、位于或邻近水源保护区的应根据其性质满足《水源保护管理条例》要求的位置和距离。 21、建筑色彩、形式应与城市景观、城市设计要求相协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 22、拟建项目应有水、电、气、热等市政条件保护或投资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五条)。 23、建筑位置距古树名木和不可砍伐树木的距离应符合《绿地系统规划》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24、位于或邻近风景名胜区的应符合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的要求(依据《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第七条、第八条)。 25、按人防工程建设要求配建地下人防工程(依据《国家人防法》第二十三条)。 26、选址位置涉及林地的应征求林业管理部门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7、涉及交通、环保、绿化、人防、保密、涉外安全、河湖、文物的须按法规要求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28、符合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有关政策要求。 (二)市政工程 1、建设依据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有国家批准建设项目的文件或建设单位申请等有关文件、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

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第1章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本章综合介绍了建设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包括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的前期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其意义、主要作用与编写要求;项目评估的内容、程序以及在开展项目评估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1.1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前期研究 1.1.1 建设项目发展周期 1.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 ⒉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构想、施工建设、建成投产、直到最终报废所经过的时间。 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和建成投产期。 1.1.2西方国家的项目前期研究 机会研究(项目设想) 谈判与签订合同 投产阶段 图1-1 西方国家项目周期各阶段及主要工作示意图 按基础资料占有程度,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及可信度不同,可将投资前期研究分为机会

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四个阶段。 1. 机会研究:亦称投资鉴定或项目设想。它是可行性研究的第一阶段。任务是研究和确 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也就是在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行业,地区规划、经济建设方针,建设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拟投资领域相关条件及环境背景的调查分析,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提出设想和策划。 所需时间约用1—3个月,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1%,估算投资额和成本效益 的精度在±30% 2. 初步可行性研究:又称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机会研究已确定了大致的投资方向 和投资时机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初步概算和经济效果评价,进一步判断投资机会研究的结论是否正确,并做出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详细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主要内容: 1)判定项目有无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市场供求的预测,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3)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这一阶段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估算额精度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20%左右,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5%—1.5%,需耗时约4—6个月。 3. 详细可行性研究:亦称最终可行性研究,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 一般机会研究(地区研究、部门研究、资源研究) 项目机会研究 1.国家 2.某一部门或地区 3.某 一特定产品 4.产品进出口情况 5.分析企业 6.机会研究

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分析 摘要:信息化技术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基本保证,是当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主要特征。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成效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o achiev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terprise wid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dvanced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 introduced into the manag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automation, and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level. So a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operational mechanism, establishing a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effectively reduce costs, speed up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Keyword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 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企业管理方面 1、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正确性、缩短了决策周期 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为乳业集团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所需工具和手段。首先,由于排除了人工统计,全部采用计算机统计,使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其次,由于快速的信息处理,使数据的及时性得到了保证;最后,信息化工程提供了集成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的通信手段,方便了决策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的整体把握。 2、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 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为公司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极好的时机。随着信息化工程实施工作的深入,公司原来业务与管理流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使原来隐藏在业务工作中的各种隐患得以暴露并逐步得到解决,形成了信息化工程实施与管理科学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0万吨粉葛燃料乙醇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项目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际汽油价格持续走高,世界各国都加紧了替代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燃料乙醇属生物质燃料,是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到生活中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燃料乙醇在国际上形成了在汽油中添加一定的燃料乙醇、用燃料乙醇取代部分汽油的趋势。用燃料乙醇取代部分原油,减少原油消费,可帮助解决我国原油短缺问题。特别是2008年四川省发生“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面广、损失严重。四川省进行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对能源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因此,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发展方向,由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四川省德阳市实施的“年产10万吨粉葛燃料乙醇建设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2842号)的要求“因地制宜,非粮为主。重点支持以薯类、甜高粱及纤维资源等非粮原料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2174号)“在2010年前,重点在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建设若干个以薯类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项目选择非粮作物—粉葛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满足上述要求。项目建设主体为10万t/a燃料乙醇生产装置,建设内容不含粉葛原料供应及种植基地建设。 在四川省德阳市建设以全粉葛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有利于解决国家和四川省原油短缺问题,有利于四川省“5.12”地震灾后重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孝德镇苦葛村,占地约为187亩,项目总投资约46990万元。 2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2.1 燃料乙醇生产装置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其中第四章第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

申请规划审批的办理流程、条件、所需材料[1]

申请规划审批的一般办理流程、条件、所需材料 第一节申请规划审批的一般办理流程 一、申请人到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以下简称“窗口”)申请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按要求提交办理项目必须的材料,并领取报件回执; 二、窗口将符合要求的申报项目登记并送至合肥市规划局报建室(以下简称“报建室”); 三、报建室按业务分工将申报项目分发到各个业务处室; 四、业务处室约请建设单位对项目现场做必要的勘察,对项目进行初审,将项目提交规划局业务会或其他会议研究讨论(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总工程师审核项目; 六、局长审批并签发项目; 七、制作并向申请人送达相应的法律文书和审批材料。 说明:本手册中所称的申请人指申请规划审批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 第二节申请规划审批的条件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申请人申报的建设项目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二、规划设计条件 申请人具有土地使用权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可选); 2、已取得规划设计条件或规划方案审批文件。 四、方案报审 1、已取得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 2、已取得项目所在地块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土地使用权证。 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已获得建设地段的土地使用权(市政道路、桥梁、杆管线工程等除外); 2、申请项目已办理设计条件或规划建设方案已审批通过。 六、规划核实 1、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 2、已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完毕。 七、资料报送 1、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

2、已按照《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附件要求,取得相关单位或部门专项验收意见。 说明:同一地块不宜重复提供设计条件,规划部门提供的设计条件具有通用性,同一地块的设计条件对任何建设者均具有同等效力;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设计条件具有约束力,不应调整或变更,仅在设计条件的依据或出处发生变化(如城市规划调整、技术规范修订等)时方可对设计条件按法定程序做相应调整或变更。 第三节申请规划审批所需提交的材料 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合肥市《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1份,并加盖申请人印章; 2、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其他有关计划文件1份(如批准有效的详细规划批复、有相应规划设计资质部门做出的可行性研究(选址报告书)、有关部门核发的同意选址意向的复函、通知等); 3、1/500或1/1000地形图2份(无1/500或1/1000地形图的地区可提供1/2000-5000地形图),并在其中一张地形图上用HB铅笔绘出拟选建设用地范围; 4、经营性土地需要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图各一份和规划部门提供的设计条件一份; 5、属原址改建需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须附送土地、房产权属证件一份; 6、规划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说明: 1、申请规划审批所需的材料除地形图和特别说明的以外,均可报送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2、本手册中所指的地形图均指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晒印,复印件无效。 二、规划设计条件 1、合肥市《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申请表1份,并加盖申请人印章; 2、建设工程的计划批准文件(国家有规定的工程为必须); 3、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 (1)持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的; (2)土地管理部门拟招标、挂牌、拍卖的; (3)非经营性土地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 (4)市政公共事业部门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 4、1/500或1/1000地形图二份(无1/500或1/1000的地形图地区可提供1/2000-5000地形图),并在一张地形图上用HB铅笔绘出拟选建设用地范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编制提纲模板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编制提 纲模板 目录 一、内容提要。 二、项目及项目法人概况。 (一)项目概况。 (二)业主基本情况。 (三)项目规划背景。 三、评估依据。 四、评估意见。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二)文件编制依据和深度的评估。 (三)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功能的评估。 (四)项目建设条件评估。 (五)项目技术评估。 (六)组织管理、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的评估。 (七)投资估算的评估。 (八)项目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评估。 (九)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估。 五、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或遗留的重大问题。 (二)潜在的风险。

(三)建议。 六、项目总体评价。 七、评估专家名单。 八、附件。 一、内容提要 1、项目评估原则、评估工作实施概况等。 2、评估报告得出的结论及主要问题和建议。 二、项目及项目法人概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地点。 (2)建设必要性、建设目标、功能及建设规模。 (3)建设内容、规划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 (二)业主基本情况 (三)项目规划背景 三、评估依据 1.咨询评估委托书 2.教育部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 3.有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招标方案) 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规划意见 6. 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7. 建设单位建设资金来源证明及近三年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 8. 规划部门批准或学校编制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 9. 地方行政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现行各种行政收费文件 四、评估意见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建设方针。从本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分析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是否正确有据,对项目的必要性提出具体意见。 (二)文件编制依据和深度的评估 (1)编制依据的评估 检查项目是否具有立项批复文件,编制内容与投资规模是否在批准范围之内;民用建筑工程是否有当地规划部门批复的规划要点,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有重大变更,其变更是否合理,是否经主管部门批准。 (2)对报告文件完整性及编制深度评估 可研报告应包括报告文件、建设地点位置图、总平面图、建筑设计方案图、投资分析情况等内容。各项内容的编制深度应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评估报告应明确指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否有漏项、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并提出建议。 (三)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功能的评估 项目建设目标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满足该校总体规划目标的

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于1982年首次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二十多年来,我国建设项目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运用起来较为复杂,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系统地和持久的使用。 与我国投资规模的加大和投资额度的增加相比,更需要完善建设工程价值管理理论,并通过价值管理在建设项目当中的应用,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于价值管理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对价值管理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如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认为价值管理是一种以功能分析为导向、群体参与的系统方法,它的目的是增加产品(项目)、系统或服务的价值。通常这种价值的增加通过降低产品(项目)的成本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供顾客需要的功能来实现。该定义明确指出提高产品(项目)的价值是价值管理的根本目标。 诺顿(Brian R. Norton,1995)将价值管理定义为,价值管理是一种系统化、多专业的研究活动,通过项目的功能分析,用最低的全寿命成本最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价值管理是将整个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提高整个项目的价值和效益。 该定义有五个核心词,即系统性(Systematic)、多学科知识

(Multi-disciplinary)、功能(Function)、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Project Cost)和价值(Value)。 价值管理的系统性就是工作计划,价值管理工作计划详细规定了每一项工作的内容,而且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并且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供系统、科学、客观、公正的报告。 特别是在工程初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投入使用的人力、物力虽然在整个项目实施和成本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力确占到了95%以上。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事实,有的项目工期一拖再拖,投资一增再增,仍然难以建成,有的项目,建成投产了,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这些原因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粗糙,没有系统、科学、客观、公正的向客户提供依据充足、内容完整、实事求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发展总体进度计划是项目发展的“纲”,编制总体计划一定要结合项目特点,集以往经验和集体智慧,认真推敲,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并知会相关部门,对要求时间较长的材料采购,材料认样、设计样板等工作要提早跟进,做到未雨绸缪。通过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和预案,并且要求各个建设单位严格按计划进行,能够保证项目按照预定时间计划完成。 以笔者所在公司目前开发的一个社区重建项目来说,该项目是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需要在3-5年内将原先脏乱差的城中村全部按现有商品房标准改造成新的居民社区,并且所有城中村的居民都要回迁到新的社区。这个项目涉及到上万村民,需要资金达17.6亿,如果

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程度 我县东南与剑河县交界、西南与凯里市、雷山县接壤,北面与黄平、施秉两县毗邻,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地理优势。但是,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造成当前我县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大部分财力靠中央转移支付,仍属国家级贫困县。在围绕“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的历史时期,选择依靠科技做大做强银饰特色支柱产业,是解决当前“富民”、“强县”之急需,不仅符合我省、我州建设工业强省强州、旅游大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具体决策。然而,目前银饰产品大都存在因时间久易氧化发黄、变黑的问题,亦是制约其规范生产和产业化的瓶颈问题。本项目通过集成研发银饰品表面防护剂,以及采用先进镀膜技术,结合电镀技术、银饰品抛光、清洗、注蜡技术工艺,有效解决银饰品容易发黄、变黑的问题,能够持久地保持银饰品的本色和光泽度。项目实施对提高项目区银饰旅游产品质量档次,促进项目区民族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技术进步和行业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提高民族旅游产品经济价值,促进企业创收、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财税增效等具有重要意义。 全县现在银饰加工作坊210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通过民间能工巧匠和企业的辛勤劳动,其产品多次获得省、州大奖。2009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活动中,台江县国祥民族服饰品有限责任公司创作的《门神》、《蝶恋花》获全州旅游商品设计最高奖

一等奖,其中《门神》获省总决赛特别奖,排羊乡九摆村被省文化厅授予“艺术之乡”称号。其银饰品先后被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邀请出国展览,同时被国内香港、澳门、浙江、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邀请出展,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迎来了不少大额订单,2010年银饰品全县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项目实施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期新增项目产品产量可达30万件,实现总产值650万元,总销售收入650万元,总利润万元,总税收万元。 (2)社会效益 @ 通过项目实施,研制新型银饰品表层防护剂后,提高产品档次、销售量、扩大市场需求,进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特别是银饰一条街建成,可以直接促进35个农民入住市场创业,新增10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满足人们对高档银饰品的需求。达到农业、就业增收、财政增效的良好效果。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标准化技术示范,引导农民到银饰一条街创业就业,改造先进生产工艺,逐步推进改变分散加工带来的环境噪音和水污染困难等问题,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可保证项目区的环境安全,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第二次(第三章)项目(运行环境))建设条件评估

第二次(第三章)项目(运行环境))建设条件评估 项目建设条件评估,是对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的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条件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资源条件评估、技术条件评估以及项目的机构条件评估等多个方面,但这里主要对资源条件评估、技术条件评估以及项目的机构条件评估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项目资源条件评估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动态原则。 二、项目评估的内容: 一)、项目资源条件评估 资源是项目的物质基础,是制约项目的生产规模的重要条件,对项目资源条件的评估,是项目能否按照正常生产能力生产和获得预期投资效益的重要保证。资源即自然资源,一般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 1、项目资源条件评估的原则 第一、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尤其是在现阶段、国家政策强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杜绝一些恶性的资源开采和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资源利用。

第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多层次、多目标的原则,达到综合利用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时候,资源总是稀缺的,对一种资源的利用要尽可能地达到重点利用和综合利用相结合,保证资源的再利用。第三、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资源的供应数量、质量、服务年限、开采方式、利用条件等,达到经济开发的目的和要求。 第四、对可再生的资源开发利用要注意保证资源的再生性,达到资源连续补偿的要求。 第五、要注意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的影响,达到最佳利用的要求。第六、对稀缺资源和供应紧张的资源要注意寻找替代产品,以达到满足项目生产的连续性要求。 2、项目资源条件评估的内容 资源条件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矿产资源要有国家矿产储备委员会批准的关于该资源数量、品位、开采价值以及条件的报告。各种矿产资源的物理和化学组成是不大相同的,而且每种类型的矿石处理都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设备。在项目评估报告中应提供对矿产品的物理、化学及其他性质的详细分析。 (2)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需要资源的种类、性质。 (3)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需资源的供应数量、质量、服务、开采方

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第1章 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本章综合介绍了建设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包括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的前期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其意义、主要作用与编写要求;项目评估的内容、程序以及在开展项目评估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1.1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前期研究 1.1.1 建设项目发展周期 1.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 ⒉ 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构想、施工建设、建成投产、直到最终报废所经过的时间。 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和建成投产期。 1.1.2 西方国家的项目前期研究 图1-1 西方国家项目周期各阶段及主要工作示意图 按基础资料占有程度,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及可信度不同,可将投资前期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四个阶段。 1. 机会研究:亦称投资鉴定或项目设想。它是可行性研究的第一阶段。任 务是研究和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也就是在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行业,地区规划、经济建设方针, 投产阶段 生产时期 谈判与签订合同 项目设计 施工安装 试运转 投资时期 机会研究(项目设想)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选择阶段)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拟定阶段) 评估与决策(评价报告) 投资前期 一般机会研究(地区研究、部门研究、资源研究) 项目机会研究 1.国家2.某一部门或地区3.某一特定产品

建设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拟投资领域相关条件及环境背景的调查分析,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提出设想和策划。 机会研究 所需时间约用1—3个月,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1%,估算投资额和成本效益的精度在±30%左右。 2.初步可行性研究:又称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机会研究已确定了大 致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初步概算和经济效果评价,进一步判断投资机会研究的结论是否正确,并做出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详细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主要内容: 1)判定项目有无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市场供求的预测,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3)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这一阶段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估算额精度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20%左右,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5%—1.5%,需耗时约4—6个月。 3.详细可行性研究:亦称最终可行性研究,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对项目的技 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它为项目决策提供全面的评价参考,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主要内容: 1)深入研究,推荐一个以上可行方案; 2)开展详细的经济评价; 3)提供项目的最终可行性标准和依据。 这一阶段是项目的定性阶段。通常需耗时8—12个月甚至更长,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1%—3%,估算额精度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10%左右。

北京项目开发建设手续步骤

第一节建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意见(规划意见复函) 承办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密云分局 收费依据和标准:本事项不收费 办理时限:上局务会批准后10个工作日 办理结果:《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拟建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意见》受理条件:取得《北京市测绘院密云测绘分院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 申请材料: 办理规划意见复函所需资料: 1、建设单位填写完整并加盖单位印章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及其他事项申报表”; 2、建设单位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3、建设单位的申请文件; 4、土地公开交易所依据规划意见文件(含附图)复印件; 5、总平面5份;(总平面设计) 6、《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 7、《北京市测绘院密云测绘分院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 8、建筑效果图; 9、项目基本情况及设计方案的演示文件(PPT格式)。

第二节环境影响批复 承办部门:密云县环境保护局 收费依据和标准:委托编制环评报告表(书)的费用由企业与评估单位自行协商 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 办理结果:《密云县环境保护局(批复)》 受理条件:符合环保要求 申请材料: 1、由企业自行委托在环保局批准名录中的环评报告编制单位编制环评报告表(书); 2、房屋租赁协议及房产证明的复印件; 3、工商局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拟建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图;(要标出拟建项目周围最近的建筑物名称及据该拟建项目的距离。) 5、拟建项目经营场所平面图; 6、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备注:该手续由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总公司投资服务部协助办理。

三集五大建设成效分析

9月9日,从上饶供电公司获悉,该公司着力契合“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严格落实省公司统一部署,以筑牢发展基础为根本目标认真开展工作,不等不靠,稳扎稳打,各方面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核心资源更为集约。在人力资源方面,从严从细做好各岗位人员配置方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紧密结合岗位要求与个人基本情况“因岗择人”。调整后,中层干部精简34.55%、“三集五大”范围内管理人员精简30.77%,公司“三集五大”范围内用工效率提升11.58%。在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优化统一,预算偏差率持续缩小;压缩管理链条和会计主体,强化了对县公司的财务监督;加强资金统筹调配,银行账户总数从9个压缩至8个,资金归集率达到100%;全面完成资产清查,信息完善率达到100%;开展工程财务分析,加强工程财务管理,上半年完成2项工程的竣工决算,决算金额733万元。在物资管控方面,清仓利库效果突出,库存物资总额较2011年同期下降77%;完成物资调配室建设并实现“月计划、周协调、日调度”运作;适应“五大”业务新模式,深化与财务、生产等专业协同机制建设,物资供应时长明显缩短。 组织架构更为扁平。通过重组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减少管理层级、压缩业务链条,严格控制机构设置,将原有的14个职能部室、6个直属机构、13个二级机构整合重组为9个职能部门和6个业务保障与支撑机构,职能部门和支撑机构精简率为54.55%;“大检修”体系建立后,运维检修管理由4个层级压缩为3个层级;“大营销”体系管理由原“一部三中心”压缩为“一部一中心”;“大运行”体系实现了监控业务全面集中;公司班组数量由原来53个缩减到49个。 业务管理更为专业。在“大规划”方面,将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35千伏及以下用户接入系统方案编制工作集约至经研所;扩展性技改及中低压项目立项管理职能移交至发策部;土地报批、土地使用证办理及“三通一平”工作移交至基建部。业务集约后,经研所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