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的心理旋转

合集下载

表象的心理旋转的实验报告doc

表象的心理旋转的实验报告doc

表象的心理旋转摘 要 采用双因素的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验证库珀的心理旋转的实验。

以10心本班的10名同学作为被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仿真实验系统进行实验的操作,并对所得的反应时的数据进行SAT 实验范式的检验。

假设正、反“R ”的旋转角度越大,被试的反应时越长;反“R ”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正“R ”的反应时。

结果得出,01.6)80,3(=F ,001.0=p <0.05,即字母的旋转角度越大,被试的反应时越长;16.0)80,1(=F ,69.0=P >0.05,因此推翻反“R ”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正“R ”的反应时;且55.0)80,3(=F ,65.0=P >0.05,两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表象;心理旋转;SAT ;反应时1 引言表象(Mental Image )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陈录生,2008)。

心理学研究感官、大脑及有关神经组织的功能,及其与外部事物的相互作用,直接涉及外部事物达于大脑形成表象的过程(袁红章,1995)。

在认知心里学中,表象不仅指信息加工的成果,也指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表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是保存知识的一种形式(陈录生)。

表象能够表征不断变化的信息,能够保存有关空间关系的信息,所以能够承受各种以它为载体的心理操作。

在现代心理学发展时期,主要对表象的某些方面进行了定量的评定,如Galton 测量了人的表象的鲜明性,并且确定了表象的某些年龄的性别的差异。

长期以来,心理学将表象和知觉紧密地联系起来,将表象看作是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王甦,汪安圣,1992)。

有一些实验结果确实支持了这些看法,如定位实验、敏锐度实验、选择性干扰实验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物体的抽象的类似物的再现。

一是认为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二是认为表象是真实物体的抽象化再现。

谢帕德和库珀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向和反向字母R 的刺激物做的心理旋转的实验来论证人们对表象的加工就像对真实物体的类似物进行加工一样(黄希庭,1987)。

心理旋转

心理旋转

表象——心理旋转表象(Mental Image)亦称意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表象不仅是一个人的映象,而且是一种操作,即心理操作可以以表象的形式进行,即形象思维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象的心理操作、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可处于不同的相互作用中。

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又称心智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

或者说,第一,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映像;第二,这个映像还可以进行旋转;第三,映像旋转的速度是相对恒定的。

心理学家把这种物体映像旋转的现象叫做心理旋转。

Shepard及其同事于20世纪70年代初展开了“心理旋转”的研究。

Shepard和Metzler在1971做了一个心理旋转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里,用速示器给被试成对的呈现图形,被试的任务是判定这两个图形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每个图形都是由10个小方块连接起来组成的手柄形,看起来是立体的。

这些成对的图形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两个图形相同而方位不同,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在平面上转动了一定角度,被试判定它为“相同”才是正确反应。

第二种情况是两个图形相同,但其中一个图形在三维空间中旋转了一定角度,对它的正确反应也是“相同”。

第三种情况为两个图形不同,它们是镜象对称的,对它们的正确判定是不同。

这三种性质不同的图对随机的混在一起。

实验时,每次呈现一个图对,要求被试尽快的作出异同的判定,记录反应时。

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方位都相同,那么被试只需要一秒就能看出它们是相同的;然而当其中一个图形转动了一定角度,出现方位差后,反应时就增加了,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成正比。

实验四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

实验四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

认知心理学实验四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1.背景知识所谓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是指在空间知觉加工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旋转操作,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历程。

那么,这种心理旋转是否真的存在呢?20世纪70年代初,库柏(L.A.Cooper)和谢波德(R.N.Shepard)用减法反应时法为心理旋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证据。

库珀和谢波德(1973)使用左右不对称的字母或数字(如R、J、G、2、5、7等),以及这些字母或数字的镜像作为实验材料,以六种不同的倾斜角度呈现,就构成了12种不同的刺激材料。

实验中在电脑显示器上按随机顺序给被试呈现这12种刺激材料,每次呈现时要求被试判断其是正写的字母或数字,还是反写的字母或数字(即字母或数字的镜像),并要求其尽快地按相应键作出反应,电脑自动记录其反应时间和正误。

多次重复之后,计算被试在每一种倾斜角刺激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将同一种倾斜角的正写字母或数字、反写字母或数字的反应时间相加平均),得到了刺激倾斜角度与被试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如18-1所示。

从图18-1看出,当刺激材料呈现的倾斜角不同时,被试的反应时间也有所不同,而且正立位置(刺激呈现的倾斜角为0o)的反应时间最短、倒立位置(刺激呈现的倾斜角为180o)的反应时间最长,整个变化的关系曲线呈现出以180o为中心的对称性。

这一结果如何解释呢?图18-1 Cooper和Shepard心理旋转实验结果示例库珀等认为,刺激材料正立时,被试可以快速地将刺激材料的知觉印象与相应的记忆表象进行对照,对刺激获得快速识别,其反应时间就短;当刺激材料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呈现时,其获得的知觉印象不能立即与相应的记忆表象匹配,所以需要将直接获得的知觉印象进行心理操作,即对其进行心理旋转,等其旋转到正立位置时就可以和相应的记忆表象匹配,获得识别,所以这时的反应时间加长了。

自然,倾斜角度越大,心理旋转的角度也越大,消耗的时间也越多,反应时间也就越多。

对于表象心理旋转实验的感受和认识

对于表象心理旋转实验的感受和认识

对于表象心理旋转实验的感受和认识5月9日, 我跟同学们一起来到9号楼机房, 进行了心理学实验。

在这些新奇的实验中,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试验中, 由电脑屏幕逐个显示一组字母R, 这些R有正有反, 且经过了不同角度的旋转, 我们的任务是判断每个R是正还是反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系统将记录下我们所用的反应用时及反应正误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 我集中注意力观察屏幕上的图形。

感觉上, 旋转的角度越大, 判断的难度就越大, 可能因为需要一定的思考过程。

但我很快又发现, 当旋转角度达到最大(即360°)时, 判断反而变得容易了, 相反是在旋转到180°时最让人难以判断, 思考过程似乎加长了。

实验结束后, 我看了一下我的实验结果,①反应用时情况②反应正误情况0度 60度 120度 180度 240度 300度----------------------------------------------------------------正R反应时(ms) 543 575 778 1242 859 641正确率(%) 100.00 100.00 100.00 66.67 100.00 100.00反R反应时(ms) 728 725 1118 1492 829 694正确率(%) 100.00 100.00 66.67 100.00 100.00 100.00从实验结果看, 我在试验过程中的直观感受还是比较准确的。

结果显示在心理旋转实验中, 180度时心理反应时间最长, 且最易出现错误。

实验结束后, 我查阅了关于这个实验的一些资料, 了解到这个实验最早是在一九七一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谢帕德(R.Shepard)和梅茨勒(Metzler)实施的。

该实验说明了以下重要事实: (1)表象这一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是可以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证明的。

心理旋转的实验恰恰证明了表象的存在, 并非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断言的那样, 外界刺激传入大脑, 就如同进了黑箱子, 人们无法知道头脑是怎样活动的。

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

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

实验报告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表象的心理旋转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人们对表象的心理旋转,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揭示人们在面对不同表象时的心理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对不同表象的心理旋转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现象可能受到个体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引言表象是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它们在人们的心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不同的表象可能会引发人们心理上的不同反应,这种心理旋转的现象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因此,本实验旨在探究人们对表象的心理旋转,以期揭示人们在面对不同表象时的心理变化。

方法本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了100名受试者参与。

实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试者需要观看一系列不同表象的图片,并记录下自己的心理感受;第二阶段,受试者需要填写一份问卷,回答关于表象的心理旋转的问题。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对不同表象的心理旋转存在显著差异。

在面对积极的表象时,受试者的心理状态普遍更为积极和愉悦;而在面对消极的表象时,受试者的心理状态则更为消极和沮丧。

此外,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因素也对表象的心理旋转产生了影响。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同表象的心理旋转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现象可能受到个体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对表象的心理旋转的影响,并寻找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不同表象带来的心理变化。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揭示了人们对不同表象的心理旋转存在显著差异的现象。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人们的心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希望本实验的结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郑一帆10100320103摘要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实验使用不同角度及正反位的字母R,令被试对其做出正反的判断,按照减数法原理以反应时作为认知加工的指标验证心里旋转的存在。

结果发现:当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反应所需时间越多;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存在心理旋转过程。

实验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大二学生14人,男女各7人,20岁。

关键词:表象心理旋转减法反应时一引言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旋转任务早20世纪30年代就被心理测量学家用以评定人们的空间智能(如“三山”问题)。

但是直到1971年,“心理旋转”这一概念才由Shepard等人明确提出, 也才开始了对心理旋转的信息加工机制研究。

70年代初Cooper和Shepard用减数反应时试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Shepard和其同事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为指标, 研究了两维和三维图形表征的心理旋转。

结果发现, 心理旋转的平均反应时和方位差呈线性相关, 反应时是随着方位差度数的增加以固定速率增加, 最长反应时在旋转度为180度时。

Shepard及其同事认为被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是把其中的一个图形表征旋转至另一图形表征的位置对二者加以匹配的, 即发生了心理旋转。

反应时与方位差之间的线性关系表明心理旋转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身体或客体的实际物理旋转过程相类似。

Cooper和Shepard(1973)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数码,对心理旋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实验结果,他们认为:1.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度或360度,判断所需的时间较少,约为0.5秒;2.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随之增加,180度时反应时最长。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
60反反2175
180正正2237
300反反1612
180反反3440
60反反1549
300反反1800
120反反1862
300反反1861
240正正1830
0反反1124
60反反2706
180正正1656
300反反2300
0正正1049
0反反893
240正正2831
120正正3018
300正反1018
0反反2268
3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正1049
180反正2065
180反正2050
0正正924
240正正2268
120正正987
参考文献:.2010-6.(129-130)..杨治良王新法心理实验操作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题目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
实验课程
实验心理学实验6
指导老师
刘海涛
实验成绩
学生姓名
庄礼润1608400070
实验班级
16级应心心咨班
1.实验目的: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
2.仪器与材料:多媒体计算机、PsyKey心理教学系统
实验原理:3.
表象是指物理上并未出现的刺激的心理表征,是曾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表征(representation)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有视觉形象形式和言语听觉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
=====备注=====
测验耗时:253秒
[参数表]
重复次数=6
间隔时间(毫秒)=1000
=====详细反应=====
角度R判断反应时
0正正1253

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70年初库柏和谢波娜(Cooper & Shepard 1973)用减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Cooper等人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和反(镜像)的字母,如非对称性字母或数字R、J、2、5等来研究表象的旋转。

实验表明:当图片(字母)旋转180°时,无论正反,反应时最长,而当图片(字母)旋转0°时,反应最短。

这说明样本偏离正位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时间也就越长,人们在进行表象加工时可能存在一种心理旋转范式。

一、目的1.重复Cooper等人的实验,研究不同角度正反字母“R”的心理旋转反应时。

2.通过反应时减数法则,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

3.熟悉和掌握减法反应时测量技术在信息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二、仪器和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不同角度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60°、120°、180°、 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方向的R。

三、方法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 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表象的心理旋转”,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 指导语是:这是一个表象心理旋转的实验。

下面屏幕要呈现的是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字母正R和反R(镜像),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呈现的R做出反应。

如果认为是正 R按“+”号键,认为是反R则按“-”号键,反应越快越好。

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请你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1引言表象是类似于知觉的信息表征。

七十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表象旋转的研究。

Cooper等人1973年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即镜像)字母来研究表象的旋转。

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尽快判断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并按键作出反应。

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实验在以后还会重复,直至反应正确。

Cooper的实验表明: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0°和360°时,反应时最短。

说明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用时也就越多。

2 方法2.1 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一名,20岁,男生,矫正视力正常。

编号:201104021219 性别:男年龄:20姓名:刘一玉学历:出生日期:1992-10-20所属:职业:测试日期:2013-06-14 10:38:072.2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计算机,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实验材料:不同角度的正反字母R2.3 程序用字母R来重复Cooper的表象旋转实验。

有不同方位的正和反的R字母共12种,随机呈现给被试,每种呈现6次,共72次实验。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式:使用一号反应盒,绿键为正,红键为反。

强调要在尽量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反应。

3 结果表1 不同角度下正反R平均反应时(ms)和平均正确率(%)4 讨论实验结果基本验证了库柏和谢帕德的心理旋转实验确实存在,表象经过旋转的角度越大所需要的反应时就越长,判断正“R”的平均反应时应比反“R”的平均反应时低。

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实验数据正确率都是100%,所以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室环境比较嘈杂,所得结果可能不准确。

样本较少,可能会产生误差。

5 结论实验结果基本验证了cooper和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表象的连续心理旋转现象确实存在,顺时针心理旋转和逆时针心理旋转均遵循最短加工路线。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字符类型对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影响——以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为例张甜甜摘要:为了考察字符类型对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影响,以自己为被试,采用PsyKey教学系统对不同字符类型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进行实验,字符类型呈现正R时的反应时小于呈现反R时的反应时;当字符旋转180度时,反应时最长;字符类型为0度时,反应时最短;结果证明差异显著。

关键词:字符类型、反应时、心理旋转1 引言(前言)表象是类似于知觉的信息特征。

七十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的一项是表象旋转的研究。

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己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转换能力。

对心理旋转能力及其性质的研究不仅在理解人类空间认知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心理旋转参考框架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库柏和谢帕德的心理旋转的表象旋转假说,假说提出心理旋转的内部过程是同外界物理旋转极其类似的表象旋转过程,被试在判断一个倾斜的刺激时,总是先在头脑中形成这个刺激物的表象,再把表象旋转到直立位置进行判断,然而内部参考框架不能转成与即将出现的字母一致的方向。

有研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接受正像镜像任务和字母数字判断两个任务。

在正像镜像任务中,让被试判断屏幕上出现的字母或数字是正像还是镜像,而在字母数字判断任务中,让被试判断屏幕上出现的刺激是字母还是数字。

在正像镜像判断任务中出现了反应时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心理旋转效应,但在字母数字判断任务中,被试的反应时并不随着刺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1)旨在研究自变量字符类型和因变量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关系。

(2)使学生学会写实验报告。

2 方法2.1 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河南安阳师范学研2014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名,23岁,女,视力正常。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计算机及PsyKey心理学实验系统。

2.3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登录并打开PsyKey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

表象的心理旋转

实验报告(实验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表象的心理旋转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应用心理学表象的心理旋转摘要实验研究了正R和反R的心理旋转随旋转角度变化的规律,及正R和反R的反应时的差异和反应时的性别差异。

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20名。

实验给被试呈现旋转角度分别为0°、60°、120°、180°、240°、300°的正R和反R字母,当刺激出现时,要求被试判断刺激为正R还是反R。

结果显示: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用时越多。

关键词表象心理旋转反应时1 引言表象(Mental Image)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是真实物体的抽象化再现.美国心理学家巴格斯基认为,人将视觉和语言信息转化为表象储存在记忆中,表现是信息编码的基本形式。

人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指单凭心理运作,而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的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

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

对心理旋转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Cooper和Shepard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得到了字母倾斜程度越大,反应时越长的结论。

后来的一系列研究都验证了这一假设.有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对图形方位匹配判断的准确性还是完成判断任务的速度,中青年组被试的成绩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被试.这说明心理旋转能力可能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有研究者比较了青年和中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旋转信息加工,发现青年和中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旋转的信息加工机制均受损,也说明心理旋转与神经过程有关. 个体心理旋转能力与智力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关于心理旋转的性别差异,不同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大多数实验结果是男性的表现要好于女性,男性在执行空间认知任务时的表现往往好于女性,在心理旋转任务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

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

实验报告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表象的心理旋转引言: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器官,它能够感知、理解和解释世界。

然而,我们对于大脑的运作机制还了解得不够深入。

本实验旨在探索人类心理中的一种现象——表象的心理旋转,即我们对于物体在空间中旋转的感知和认知。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设计——旋转立方体实验。

实验参与者被要求观察一系列立方体的图片,并判断它们是否相同。

实验过程中,图片会以不同角度进行旋转,参与者需要根据旋转后的图片判断是否与初始图片相同。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参与者被告知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实验室环境被控制在相对安静和无干扰的状态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每位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前都进行了短暂的训练,以熟悉实验的要求和操作。

训练过程中,参与者被要求观察一系列旋转立方体的图片,并进行判断。

熟悉了实验流程后,参与者开始正式实验。

在正式实验中,参与者需要观察一系列旋转立方体的图片,并判断它们是否与初始图片相同。

实验中,图片的旋转角度和速度是随机的,以避免参与者对于旋转规律的预判。

实验结果: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参与者在判断旋转立方体是否相同时存在一种心理旋转的倾向。

具体来说,当立方体的旋转角度小于90度时,参与者的判断准确率较高;而当旋转角度超过90度时,参与者的判断准确率明显下降。

这表明参与者在感知和认知旋转立方体时,存在一种心理上的旋转过程。

讨论与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在感知和认知旋转立方体时出现心理旋转的倾向呢?这可能与我们的大脑结构和认知机制有关。

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的视觉系统对于物体的旋转和变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立方体的旋转角度超过90度时,我们的大脑可能无法准确地跟随和理解物体的旋转过程,从而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准确率。

此外,心理旋转的倾向还可能与我们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体往往是静止的,而不会频繁地旋转。

因此,我们的大脑可能更擅长处理静态物体,而对于旋转物体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弱。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3年10月摘要:该实验主要利用PsyKey心理教学系统,通过35名心理学生被试判断不同角度“R”的正反向的反应时,来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现象的存在。

实验结果基本支持了cooper和shepard 的研究结果,表象心理旋转确实存在。

关键词:心理旋转反应时引言:表象是指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又称心智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

20世纪70年代库柏和谢帕德做了心理旋转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辨别图形时,需要将头脑中贮存的图形表象进行放置,随着增加,反应时也随着延长,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

心理旋转具有其神经机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如: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功能磁共振成像术和脑电技术等,发现顶叶、枕叶和额叶在心理旋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王鹏,游旭群,刘永芳,2005)实验目的: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实验方法:1 被试实验被试共35名,均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平均年龄19岁,其中男5人,女30人,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2 实验设备多媒体计算机、PsyKey心理教学系统3 实验步骤:实验被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1.前期准备: a 让被试按要求打开PsyKey心理教学系统软件,并输入个人信息。

b 让被试端坐在计算机前,双手持手键,左右手的大拇指分别放在Q键和P 键上。

2.正式实验: a 被试按要求仔细阅读屏幕软件上的指导语,“请判断屏幕上字母是正R,还是反R,如果是正R就用左手食指按Q键,如果是反R就用右手食指按P键,每次判断要求准确而迅速。

”\b 点击“开始实验”c 打开软件“实验结果”,记录原始数据和结果分数4 结果与分析表一:不同角度下反应时的平均值0度60度120度180度240度300度360度平均反应670.2286777.34291194.0571464.2291095.829731.6857670.2286时(正)平均反应826.7429991.11431170.7141302.3431198.486895.9143826.7429时(反)图一:不同角度下反应时的平均值折线图由表格和折线图中平均数的分布可以看出,无论正反,顺时针0度至180度的过程中,随着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被试判断正“R”和反“R”所用的反应时越长,当达到180度时,反应时最长。

表象的心理旋转 应用心理学 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 应用心理学 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摘要:本次实验主要是验证库珀和谢帕德的实验研究结果。

通过减数法的研究方法将"R"的显像方向、"R"的旋转度数设计成2×6十二个水平。

采用"R"的不同显像方向和旋转度数来研究心理旋转的不同角度对反应时的影响。

结果表明:旋转180°,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0°(360°)时,反应时最短。

基本支持Cooper和Shepard的研究结果,不同的被试完成任务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旋转、反应时、减数法1.引言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己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转换能力。

对于心理旋转能力及其性质的研究不仅在理解人类空间认知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来说心理旋转的神经机制。

认知神经科学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术(fMRI) 、脑电技术( EEG) 和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 (PET) 等技术研究表明顶叶、枕叶和额叶在心理旋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心理旋转的神经机制研究领域内一直被广为关注的是心理旋转加工的大脑机能一侧化问题(优势半球问题) ,分歧大致在右脑半球是否是心理旋转的优势半球上。

其次,在心理旋转能力上,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学者认为遗传因素(高空间能力基因)和家庭教育因素在心理旋转能力的个体差异性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心理旋转的个体差异性最显著的外现于性别差异性上。

Peters(2005) 提出,反应时间限度也是引起心理旋转性别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因为心理旋转能力是一种空间表征转换能力,是构成空间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无论是心理旋转的性别差异,还是年龄效应都已得到了足够的证据支持。

所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是可以提高个体的空间能力并缩减个体空间能力差异性。

而根据心理旋转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心理旋转分为客体旋转和自我旋转。

客体旋转就是旋转主体(被试) 对其外部物体的旋转。

自我旋转就是旋转主体对其本身整个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的旋转。

心里旋转实验报告

心里旋转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里旋转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表象心理旋转现象的经典实验。

表象心理旋转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物体进行旋转操作,以判断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正像或镜像。

该实验旨在验证心里旋转现象的存在,并探讨个体在心理旋转过程中的认知策略。

二、实验目的1. 验证心里旋转现象的存在;2. 探讨个体在心理旋转过程中的认知策略;3. 分析不同旋转角度对心理旋转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不同方向和角度的R字符,共计20个。

其中,正像R字符10个,镜像R字符10个,旋转角度分别为0度、45度、90度、135度、180度、225度、270度、315度。

四、实验方法1. 被试: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2岁之间,男女各半。

2. 实验程序: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实验开始前,主试向被试讲解实验任务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被试需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R字符,并判断其是正像还是镜像。

当被试作出判断后,系统自动记录反应时。

3. 实验步骤:(1)主试向被试展示20个R字符,每个字符呈现时间为1秒;(2)被试观察字符后,判断其是正像还是镜像;(3)被试作出判断后,系统自动记录反应时;(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字符观察完毕。

五、实验结果1. 心理旋转现象存在: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被试在不同旋转角度下判断R字符正像或镜像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

这说明心里旋转现象确实存在。

2. 认知策略:部分被试在心理旋转过程中采用视觉搜索策略,即在观察字符时,首先寻找正像或镜像的特征;部分被试则采用记忆策略,即回忆起字符的原始形态,然后判断其正像或镜像。

3. 旋转角度对心理旋转的影响: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被试的反应时也随之增加。

当旋转角度为180度时,反应时最长。

六、讨论1. 心理旋转现象的存在:实验结果与库柏和谢波娜(Cooper & Shepard 1973)的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心里旋转现象的存在。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3年10月摘要:该实验主要利用PsyKey心理教学系统,通过35名心理学生被试判断不同角度“R”的正反向的反应时,来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现象的存在。

实验结果基本支持了cooper和shepard 的研究结果,表象心理旋转确实存在。

关键词:心理旋转反应时引言:表象是指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又称心智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

20世纪70年代库柏和谢帕德做了心理旋转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辨别图形时,需要将头脑中贮存的图形表象进行放置,随着增加,反应时也随着延长,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

心理旋转具有其神经机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如: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功能磁共振成像术和脑电技术等,发现顶叶、枕叶和额叶在心理旋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王鹏,游旭群,刘永芳,2005)实验目的:验证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实验方法:1 被试实验被试共35名,均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平均年龄19岁,其中男5人,女30人,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2 实验设备多媒体计算机、PsyKey心理教学系统3 实验步骤:实验被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1.前期准备: a 让被试按要求打开PsyKey心理教学系统软件,并输入个人信息。

b 让被试端坐在计算机前,双手持手键,左右手的大拇指分别放在Q键和P 键上。

2.正式实验: a 被试按要求仔细阅读屏幕软件上的指导语,“请判断屏幕上字母是正R,还是反R,如果是正R就用左手食指按Q键,如果是反R就用右手食指按P键,每次判断要求准确而迅速。

”\b 点击“开始实验”c 打开软件“实验结果”,记录原始数据和结果分数4 结果与分析表一:不同角度下反应时的平均值0度60度120度180度240度300度360度平均反应670.2286777.34291194.0571464.2291095.829731.6857670.2286时(正)平均反应826.7429991.11431170.7141302.3431198.486895.9143826.7429时(反)图一:不同角度下反应时的平均值折线图由表格和折线图中平均数的分布可以看出,无论正反,顺时针0度至180度的过程中,随着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被试判断正“R”和反“R”所用的反应时越长,当达到180度时,反应时最长。

表象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心理旋转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主要是验证库珀和谢帕德的实验研究结果。

通过将“R”的显像方向、“R”的旋转度数设计成2×6十二个水平。

采用“R”的不同显像方向和旋转度数来研究心理旋转的不同角度对反应时的影响。

结果发现:心理旋转过程确实存在且旋转角度与反应是长短成正比;不同被试反应是存在个体差异;判断正确率与反应时相关。

关键词:表象心理旋转1 前言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己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转换能力。

对于心理旋转能力及其性质的研究不仅在理解人类空间认知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大量实验都证明了表象有可能作为一种保留和操纵外界信息的代码存在。

因为表象能够表征不断变化的信息,能够保存有关空间关系的信息,所以能够承受各种以它为载体的心理操作。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库珀和谢帕德的实验。

研究心理旋转的重要变量就是反应时,通过对被试反应时的测量我们可以借鉴减数法的研究思想判定心理旋转的存在。

本实验假设心理旋转的角度对反应时有影响,倾斜反180°时,反应时最长。

而0°(360°)时,应时最短。

同时对象旋转的度数越多,心理反应的时间就越多;在刺激呈现时,人类会自动的按照认知的规律,以尽可能小的能量消耗,获得我们所需的结果。

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是物体抽象的类似物的再现。

在没有刺激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会对视觉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

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具有直观性。

大脑对表象的加工操作类似于对真实物体进行知觉是的信息加工。

事实上,心理旋转是真实的物理旋转的一种类似物,只不过表象是这种实物旋转在头脑中的复现而已,并且复现是不受任何感觉通道的束缚。

本试验脑机制的解释是:通过使用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发现与心理旋转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顶叶与额叶区域。

此外表象的心理旋转也会受其它的一些因素如性别、年龄、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图形的复杂程度等的影响。

新编心理学知识点:表象

新编心理学知识点:表象

新编心理学知识点:表象新编心理学知识点:表象认知心理学一听名称就让人感觉很难,同时它也是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表象又是认知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接下来小编为你阐述一下“表象”这个考点。

希望这些新编心理学知识点对你有帮助。

一、心理旋转:Shepard的经典实验Shepard和他的同事们在内的一些研究者,将旋转角度与反应时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其它刺激材料上。

如Cooper和Shepard曾经向被试呈现上些非对称性的字母如“R”。

他们系统变化这些字母的倾斜角度,变化范围为0-360O,变化间距为60O。

这意味着有6种不同的倾斜角度,即顺时针方向分别倾斜0O(360O)、60O、120O、180O、240O和300O。

此外,旋转为正常角度的刺激,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反的。

被试的任务是做“正”或“反”的判断。

Cooper和Shepard发现,当倾斜角度从0O向180O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潜伏期也相应地增长。

这说明,当倾斜角度从180O向360O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潜伏期并不相应地增长,而是相应地缩短。

这说明,当倾斜角度从180O向360O变化时,被试的心理旋转不是逆时针方向进行,而是顺时针方向进行。

因此,倾斜角度为300O的刺激,同倾斜240O 的刺激相比,作出正确判断的潜伏期要短,而不是长。

这样,Cooper和Shepard的实验再次有力地证明,心理上的旋转,在性质上类似于实际物体的物理旋转,因而为表象以模拟码形式存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Georgopoulos和他的同事们使用猴子运动皮层的单细胞记录技术,发现了猴子心理旋转的一些生理学方面的证据。

二、认知地图1.认知地图是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

认知地图能够表征空间环境中的距离、形状和方向。

2.空间框架理论观点、证据Franklin和Tversky提出了空间框架模型。

该模型强调,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某些空间方向(如上下)特别突出。

实验1-8 库珀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

实验1-8 库珀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

实验1-8 库珀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目的1、通过重复库珀等人的实验,研究不同角度正反字母“R”的心理旋转反应时,证实表象心理旋转的存在。

2、熟悉和掌握反应时测量技术在研究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背景知识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1973年,库珀(Copper)等人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来研究表象的旋转。

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尽快判断该字母是正的还是反的,并按键作出反应。

如果反应错误,该次试验在以后还会重复,直到反应正确。

结果表明:当图片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当图片旋转0°和360°时(即正位图片),反应时最短。

这说明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时间也就越长。

对表象的问题,前人已经进行过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不少理论。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结构理论、功能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

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表象和知觉在内部结构和产生机制方面有某些类似。

他们应用了一种称为“视觉缓冲器”的结构来解释表象产生的机制,这一结构中包含无数“细胞”组成的一个阵列,在产生视觉表象时,这个阵列中的一些相应的“细胞”被激活,从而使人产生相应的表象。

人在视察一个表象时,“缓冲器”中的不同细胞就被激活,而这些相应的“缓冲器”曾以相同的方式产生过相应的实际知觉。

表象具有一定的空间延展度和空间分辨率(Kosslyn,Ball&Reiser,1978;Pinker&Kosslyn,1978)。

功能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表象的功能作用,以及我们是如何操纵表象进行知觉活动的。

该理论认为,当我们在头脑中比较两个物体时通常是通过想像这两个物体的重叠来进行的。

如果有必要的话,先想像其中一个,对它进行操作(如旋转)以便和另一个相匹配。

这种操作与对真实物体的操作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象的心理旋转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郑一帆10100320103 摘要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实验使用不同角度及正反位的字母R,令被试对其做出正反的判断,按照减数法原理以反应时作为认知加工的指标验证心里旋转的存在。

结果发现:当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反应所需时间越多;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存在心理旋转过程。

实验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大二学生14人,男女各7人,20岁。

关键词: 表象心理旋转减法反应时一引言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表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表象的心理旋转就是表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旋转任务早20世纪30年代就被心理测量学家用以评定人们的空间智能(如“三山”问题)。

但是直到1971年,“心理旋转”这一概念才由Shepard等人明确提出, 也才开始了对心理旋转的信息加工机制研究。

70年代初Cooper和Shepard用减数反应时试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Shepard和其同事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为指标, 研究了两维和三维图形表征的心理旋转。

结果发现, 心理旋转的平均反应时和方位差呈线性相关, 反应时是随着方位差度数的增加以固定速率增加, 最长反应时在旋转度为180度时。

Shepard及其同事认为被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是把其中的一个图形表征旋转至另一图形表征的位置对二者加以匹配的, 即发生了心理旋转。

反应时与方位差之间的线性关系表明心理旋转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身体或客体的实际物理旋转过程相类似。

Cooper和Shepard(1973)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数码,对心理旋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实验结果,他们认为:1.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度或360度,判断所需的时间较少,约为0.5秒;2.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旋转反应随之增加,180度时反应时最长。

3.随着样本的旋转度数的进一步增大,反应时反而减少。

1984年,Cooper和Shepard用同样的实验程序以多边形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另一个有前行信息的实验。

结果发现,无论是否具有前行信息,被试都会进行心理旋转,其所需的时间随着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呈线性关系。

这个结果进一步证welding procedures of steel pressure vessel NDT 9 JB/T4744-2000 steel pressure vessel produc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 of welded plate II,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1 GB150-98 2 GB50128-2005 vertical cylindrical steel pressure vessel steel welded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oil tank 3 JB/ T4735-1997 steel welded atmosphericpressure vessel 4 GB50231-2009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5 GB50275-98 compressor, fan and pum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lifting 6 HG20201-2000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 7, HG ... Pressure gauges, using an installed spark arrestor for acetylene cylinders, illegal carrying, using gas cylinders, each operator fined 20 Yuan. Gas bottle without the hot sun exposure measures, responsibilities of team a fineof 50 Yuan. (7) at height and the opening and provis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he responsible unit fined 200 Yuan, construction person in charge a fine of 50 Yuan. (8) no permit to work and the job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n the job unit fined 300 yuan, the unit will charge a fine of 100 Yuan. 7.5.3 accident penalties (1) injuries fatalities directly punished 1~2 million. Direct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have the correspondingresponsibility of leadership, such as concerning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should be brought to the company 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2) personal injury accident occurred, the direct punishment 0.5-10,000 yuan, responsible for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leadership, such as concerning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should be dealt with by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the company. (3) personal injury实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1998年Wohlschiaeger等人对心理旋转与动力旋转关系的研究为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间的相似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他们用了一种干涉的方法: 被试在心理旋转的同时进行实际旋转。

当两类旋转的轨迹不同时, 心理旋转能力受损。

心理旋转的神经机制也被发现,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内, 一般是以正常人、脑损伤患者、灵长类动物或小白鼠等的为对象来探讨心理旋转的神经机制, 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神经-表象技术, 如功能磁共振成像术( fMRI)、脑电技术( EEG)和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 PET)等。

相研究结果表明顶叶、枕叶、额叶、动力皮层区在心理旋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一些心理家还认为, 相对于言语的左脑半球优势而言, 右脑是心理旋转的优势半球。

本次试验采用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被试为大二学生14人,男女各7名。

实验材料为不同角度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60?、120?、180?、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和方向的R。

所得数据用SPSS进行处理。

实验假设:(1)心理旋转存在性别差异 (2)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随着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呈线性关系。

二方法2.1 被试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大二学生14 男女各72.2 仪器与器材2.2.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2.2.2材料:不同方向的正R和反R(镜像)图片,共有0?、60?、120?、180?、240?、300?正反共12种不同角度和方向的R。

2.3实验程序2.3.1登陆程序,选择“表象的心理旋转”,设置参数,进入实验。

2.3.2指导语:这是一个表象心理旋转的实验。

下面屏幕要呈现的是一系列不同角度的字母正R和反R(镜像),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对呈现的R作出反应。

如果认为是正 R按“,”号键,认为是反R则按“,”号键,反应越快越好。

当你明白了上述指导语后,请你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2.3.3屏幕随机呈现不同角度的正向和反向R,被试对呈现的R作出正向还是反向welding procedures of steel pressure vessel NDT 9 JB/T4744-2000 steel pressure vessel produc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 of welded plate II,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1 GB150-98 2 GB50128-2005 vertical cylindrical steel pressure vessel steel welded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oil tank 3 JB/ T4735-1997 steel welded atmosphericpressure vessel 4 GB50231-2009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5 GB50275-98 compressor, fan and pum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lifting 6 HG20201-2000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 7, HG ... Pressure gauges, using an installed spark arrestor for acetylene cylinders, illegalcarrying, using gas cylinders, each operator fined 20 Yuan. Gas bottle without the hot sun exposure measures, responsibilities of team a fine of 50 Yuan. (7) at height and the opening and provis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he responsible unit fined 200 Yuan, construction person in charge a fine of 50 Yuan. (8) no permit to work and the job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n the job unit fined 300 yuan, the unit will charge a fine of 100 Yuan. 7.5.3 accident penalties (1) injuries fatalities directly punished 1~2 million.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have the correspondingresponsibility of leadership, such as concerning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should be brought to the company 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2) personal injury accident occurred, the direct punishment 0.5-10,000 yuan, responsible for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leadership, such as concerning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should be dealt with by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the company. (3) personal injury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