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PPT课件
4--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2 主动传播 依靠本身动力进行传播:
真菌游动孢子和细菌均可借鞭毛在水中游动, 线虫在土壤中蠕动, 真菌外生菌丝或菌索在土壤中生长蔓延,孢子向空间弹射 等这种传播方式距离较短。
25
3 人为因素传播 人类经济活动和农事操作等常导致病原物的传播。如
调运带病的种子、苗木、农产品及包装材料,甚至通过 邮局寄送农产品也可造成病害远距离传播,引起病区扩 大和新病区的形成。 农事操作过程,如施肥、灌溉、 播种、移栽、修剪、嫁接、整枝和脱粒等活动都可能传 播病害。人工嫁接可传播苹果锈果病等。
4
侵入期
1.2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这段时间。 植物的病原大多是内寄生的,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外寄生。 1、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 真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被动侵入 病原细菌、病毒
5
2、侵入途径: ① 直接侵入 指病原直接穿透寄主的保护组织和细胞壁侵入 寄主植物.
许多真菌 研究最多的是炭疽菌属、白粉菌属和黑星菌 属。真菌的直接侵入机制包括机械压力和化学的两个方 面:附着胞和侵染丝具有机械压力,如麦类白粉病菌的分 生孢子形成的侵染丝的压力可达70.93kPa,能穿过寄主 的角质层;侵染丝顶端部分分泌的毒素使寄主细胞失去 保卫功能,分泌的酶类物质对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有 分解作用。 寄生性种子植物 部分线虫 口针
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物必须经过 一定的途径传播到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有些 病害有再次侵染,病原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夏或越冬,度过寄主 的中断期,才能引起下一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
三个环节: 病原物的越冬 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16
2.1 病原物的越冬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课件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防治技术的 投入和支持,推动防治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 平。
培训内容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技术 、农药安全使用等方面,通过现场演 示、技术交流和科普宣传等形式,增 强农民的实践操作能力。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 验分享
成功防治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1
某果园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果树虫害 ,提高了果实品质和产量。
04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方法
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具有较高抗性的植 物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和危害。
合理轮作
通过不同作物轮作,可以改变病原 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其种群 数量。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营养状况, 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抗病性。
生物防治措施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和危害程度,如瓢虫、草蛉等。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植物病虫害概述 • 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 植物病虫害的症状识别 •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践应用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植物病虫害概述
植物病虫害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植物病虫害是指对植物生长和发 育造成不良影响的病原体和害虫 。
性。
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 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 案,并确保防治措施的可操作性
和可行性。
防治方案应注重预防为主,采取 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等多种方法。
防治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防治效果的评估是检验防治方案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 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常见植物病害PPT幻灯片课件
20
白叶分蘖期后才比 较明显。
病状:病斑沿叶缘坏死,呈倒“V”字型斑。 病症: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干燥时形成菌胶。
按传播方式分:土传、气传、种传、虫传等。 按生育期分:苗期、成株期、储藏期病害。 按作物分:小麦、玉米、水稻等。
6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病状+病征 病状及类型:
1. 变色 2. 坏死 3. 萎蔫 4. 腐烂 5. 畸形 病征及类型:
1. 霉状物 2. 粉状物 3. 颗粒物 4. 锈状物 5. 脓状 物
时 用药。防治叶瘟,于田间见急性斑为发病初期;防治穗 瘟,于孕穗末期至抽穗期进行施药,着重在抽穗期保护, 特别是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为防治适期。
发病初期20%三环唑1000倍液喷施。抽穗期喷施45% 硫环唑WP300倍液,20%三环唑悬浮剂400-600倍液或13% 三环唑春雷霉素350-400倍液等喷施一次。
7
病原物如何越冬越夏
1、种子和繁殖材料 2、田间病株 3、土壤和粪肥 4、介体昆虫
8
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气流传播 土壤传播 昆虫传播 风雨传播 人为传播(种子、繁殖材料)
9
病原物的侵入方式
1、直接侵入 2、从伤口侵入 3、自然孔口
病害三角
寄主植物
10
19
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该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通过气孔穿破表皮直接侵入。 灌溉水是田间菌核传播的主要动力。 水稻密植时易再侵染。 防治方法:防治采取“前压、中控、后保重点”的策略。 1. 清除菌源,打捞“浪渣”,不用病稻草还田,铲除田间杂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间;有的附着在种子表面;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分
生孢子器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有的病菌能侵入块根、块 茎和鳞茎。
3 病植物残体
病株残体包括寄主植物的秸秆、残枝、败叶、落花、
落果和死根等残余组织。绝大部分的弱寄生物,如多数病 原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或以腐生的方式在残体 上生活一段时期。病毒也可随病株残体休眠。病株残对病 原物既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强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 也可提供营养件,作为形成繁殖体的能源。当残体分解和 腐烂的时候,其中的病原物往往也渐死亡和消失,因此残 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长短,一般与残体分解快慢有关 。
1 只是以伤口作为侵入的部位; 2 除以伤口作为侵入部位外,还利用伤口的营养物质;
3 病原物先在伤口附近的死亡组织中生活,然后再进一
步侵入健全的组织,这后两类病原物也称为伤口寄生 物,大都属于寄生性较弱的寄生物,第三种情况的事例 很多。 伤口的新鲜程度直接影响病原物侵染的成功率。
侵入期
3、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病原物侵入寄主,除接种数量生理活性外,还受寄主的感病
期、感病器官、病原物侵入时环境条件的影响。
①湿度 在一定范围内,湿度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孢子
能否萌发和侵入,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主要因素。多数病原物 要求高湿的条件才能保证侵入成功。高湿条件持续的长短又影 响病原菌的侵入率,有的甚至要求有水膜存在。
②温度
主要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大多数病原物接种体
侵入期
1.2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这段时间。
植物的病原大多是内寄生的,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外寄生。 1、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 被动侵入 真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病原细菌、病毒
2、侵入途径:
植物病害知识 ppt课件
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生长发育的一般过程与其他作物 一样,先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再进 入繁殖生长,产生各种孢子。真菌 的孢子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类 似植物的种子。
张伟亮
真菌分类
它属菌物界、真菌门,门下分5个亚门(5大类 群),分别是鞭毛菌亚门(白菜根肿病、霜霉 病)、 接合菌亚门(薯类、瓜果发生软腐)、 子囊菌亚门(麦类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白 粉病)、 担子菌亚门(锈病、黑粉病)、半知 菌亚门 (稻瘟病、棉花枯黄萎病、炭疽病纹枯 病、棉苗立枯病)
张伟亮
植物病害的分类
植物病害的分类方法很多,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作用和 目的意义。主要有6种:
1 根据病因分:
•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用于区别病害两大类型)。
2 根据病原物分:
• 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等,以反应同类 病原物所致病害的共同特征;
3 根据症状分:
• 叶斑病、腐烂病、萎蔫病、白粉病、锈病等,说明病理解剖 上的变化和病害发展过程,有利于诊断;
A 霉状物:霜霉、灰霉、青霉(各种霜霉病,番茄灰霉病、苹果 青霉病)
B 粉状物:白粉、黑粉、黄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C 颗粒状、点状物:炭疽病、白粉病后期的闭囊壳; D 絮状物:水稻绵腐病(烂秧)、苹果白娟病; E 菌核、菌索:油菜菌核病、小麦纹枯病、苹果紫纹羽病; F 溢脓:杨树细菌性溃疡病; G 管状物:苹果—桧柏锈病;
病状: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病原物在感病植物病部所形成的结构或特征。 症状是植物病害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此,了解植物病害症 状类型,掌握主要病害的典型症状,是进行病害初步诊断的重 要一环。
张伟亮
病状类型
(1)变色:植物被侵染后,细胞色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表 观颜色变化。细胞并没死亡。
植物病害讲义PPT课件
a
19
2、强寄生菌:主要从活体细胞和组 织中获得营养,也可腐生于落叶中-黑粉菌、斑点落叶病菌和叶斑型细菌。
3、弱寄生菌——主要从死亡细胞和 组织或濒临死亡或衰弱的组织获得营养 ——葡萄白腐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 果轮纹病菌、霉心病菌、青霉菌、褐腐 病菌、白绢病菌、灰霉病菌。
4、腐生菌——只能从死亡的细胞和 组织中获得营养完成生长发育——蘑菇 、木耳、根朽病菌。
a
5
症状在老组织上先出现( N 、 P 、 K、 Mg、 Zn );
不易出现斑点( N 、P ); 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焦早衰( N ); 茎叶暗绿呈紫红生育期推迟( P );
a
6
易出现斑点( K 、Mg、Zn); 叶尖至边缘先枯焦,随后生育期加重(
K ); 叶小,斑点在主脉两侧出现( Zn ); 脉间明显失绿多种斑点,但组织不坏死
a
20
寄主范围——一种寄生菌能寄生的植物种的范围称为 寄主范围。例如桃缩叶病菌只为害桃;而白绢病菌可 为害百余种植物。
转主寄生——某些寄生菌需要在两类亲缘关系不同的 植物寄生,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称为“转主寄生 ”——例如梨锈病在梨树完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 在桧柏类完成冬孢子阶段;桧柏类就称“转主寄主” 。
2、自然孔口侵入——通过寄主的皮孔、气孔、 水孔和腺孔侵入——苹果轮纹病菌由皮孔,葡萄 霜霉病菌游动孢子由气孔,苹果霉心病菌由柱头 侵入。
3、伤口侵入——通过剪锯碰冻虫等机械伤口侵
入——病毒只能从微伤口或随口针侵入;弱寄生
菌类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贮藏期青霉
菌等是典型的伤口侵入真菌。大多数细菌也是经
苹果褐斑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黑痘病;
苹果轮纹病、葡萄白腐病、梨干枯病。
病害流行学第4章
病害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用于病害季节流行动态分析时,用植物群 体中发病的普遍率或严重度表示病害数量x, 将病害的最大容纳量K定为1,则微分式为:
dx/dt = r ·x(1-x) 与 指 数 模 型 相 比 , 增 加 了 修 整 因 子 ( 1x),使得模型包含了自我抑制作用。其积分 整理后可得:
x x0 ert 1x 1x0
3、寄主抗病性和植株密度对传播的影响
抗性品种上发生病害较少,产生的病原物数量 较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传播距离较短, 传播速度减缓。
寄主植株密度对传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即密 度效应(density effect),是指寄主植物密度对 病害传播和流行的影响结果。
2、侵染梯度与梯度模型
(1)、侵染梯度 侵染梯度又称病害梯度或传播梯度,是传
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 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
从菌源中心飞散出的孢子侵染诱发的新一 代病害的分布往往有明显的分布梯度,一般在 菌源中心处病害密度最大,距离越远密度越小。
(2)、侵染梯度模型
a
xi
d
b i
开始,至病情普遍率达5%的一段时期。此阶段是 菌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对于作好病害测报和防治 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2)盛发期 也 称 逻 辑 斯 蒂 增 长 期 。 是 病 情 从 0.05 发 展 到
0.95的一段时期。 (3)衰退期
也称流行末期。病情增长趋于停止,流行曲线 也渐趋水平。
三、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
lnx2 1x2
ln1 x1x1r(t2t1)
当已知t1和t2时刻的病情x1和 x2以后,就可 根据下式计算表观侵染速率:
r 1 (lnx2 lnx1 ) t2t1 1x2 1x1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ppt课件
局部侵染
病原物的分布局限 在侵染点附近, 引起局部感染。
系统侵染
病原物从侵染点向 其他部位蔓延, 甚至引起全株性 的感染。
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 潜育时间
❖ 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10天左右。 ❖ 潜育期的长短影响因素:
寄主种类 发育期 营养条件有关 环境(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
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 接触前的活动
病原物
气流、雨水或昆虫 田间操作工具
植物表面 或附近
寄主植物 分泌物
刺激萌发 诱导形成侵入机构
病原菌
根围微生物
抑制或 竞争位点
病原菌
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
接触后的活动
生长阶段
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生的 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 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 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
有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也是病原物 越冬场所。翌年春 天,产生大量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如多种叶斑病菌都是在 落叶上越冬的。
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
越冬和越夏场所 3、带病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
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 上,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 料的内部。
2、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3、光照 : 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
有影响。
任务4.1 判断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流行
❖ 潜育期 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 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 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时期。
第四章-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式中N为种群的个体数,K为环境对种群的最大容纳量,r为种 群的内禀增长率。
方程与指数模型相比,多了(1-N/K)的修正项,说明种群 增长不仅取决于r和N,而且受到环境容纳能力的影响, 即K>N>0时种群生长受到(1-N/K)的修正。
4.3.2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时间动态是指病害数量或发病程度随时间进程而 发生的变化。
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季节发展曲线、定 量描述的数学模型、流行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本章引入状态变化的重要量纲——时间,强调建 立病害群体动态数学模型和确定其中的速率参数 的重要意义,以加深对病害动态规律的认识。
本章内容:
4.1 病害流行类型 4.2 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4.3 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 4.4 季节流行动态的其他模型 4.5 模型拟合 4.6 增长方程的应用
也可按侵染概率、潜育期、病斑扩展速率和产孢量描 述侵染过程。
是季节流行动态、逐年流行动态研究的微观研究基础。
4.1 病害流行类型
单年流行病害(monoetic disease)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复利病害(comopound interest disease,简称CID)
将方程的积分形式
1
x 1 B exp rt
经过转换得:
x x0 e rt 1 x 1 x0
直线化形式为:
ln
x2
1 x2
ln
x1
1 x1
r
t2
t1
式中(ln(x/(1-x))称作 x 的逻辑斯蒂转换值,简称逻值 (logit(x));当x=0.5时,逻值(ln(x/(1-x))等于0;x<0.5时, 逻值为负值;x>0.5时,逻值为正值。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害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第一节病原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Parasitism) 指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锈菌、白粉菌、霜霉菌、黑粉菌、病毒非专性寄生物(Non-obligate parasite):蠕孢菌、丝核菌、镰刀菌、链格孢菌、细菌强寄生物、弱寄生物、严格腐生物。
<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二、致病性(Pathogenicity) 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一般来说病原物是寄生物,但寄生物不全是病原物。
寄生性的强弱不能代表致病性的强弱。
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小种、菌系、株系或群体,致病性的强弱可能有所不同,称为致病力(Virulence)强弱的差异。
强毒系,弱毒系。
<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第二节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和寄主的抗病机制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夺取寄主细胞的营养物质吸收寄主细胞养分、水分分泌酶:如果胶酶分泌毒素:如AK毒素、HT毒素分泌生长调节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多糖类物质防御反应抑制物机械压力<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抗病性的定义: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的能力。
抗病性的类型:免疫、抗病、耐病、感病、避病。
免疫:完全不发病。
抗病:发病较轻或很轻。
耐病:发病较重但产量损失小。
感病:发病较重并且产量损失大。
避病:寄主感病时期和病原物盛发期错开。
水平抗性:多基因控制、数量遗传、非小种专化抗性。
垂直抗性:单基因抗性、质量抗性、小种专化抗性。
<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寄主的抗病性机制结构(物理)抗病性与生化(化学)抗病性先天抗病性(固有或被动抗病性)与诱导抗病性(主动抗病性)<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一、被动抗病性的物理因素是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它们主要以其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课件
植物病害的分类
总结词
植物病害可以根据病因、症状、传播方式等多种因素 进行分类。
水传
病原通过水流传播,如细菌、 线虫等。
昆虫传
病原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传 播病毒等。
人为传
通过人类活动传播,如带病植 物的引种、农事操作等。
病原的生命周期
寄生型
病原依赖寄主植物获取可在死亡的植物残体上生 存,不依赖活体植物。
周期性
病原的生命周期包括休眠期、 繁殖期和传播期等阶段。
杀线虫剂
杀线虫剂可以杀死线虫, 从而减轻由线虫引起的病 害。
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
利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 防治病害,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
微生物代谢产物防治
天敌昆虫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从 而减轻由害虫引起的病害。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抗菌 素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05 植物病害案例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轮作
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 菌的数量,从而减轻病害 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害具有较高抗性 的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 的有效方法。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 理化性质,提高植物的抗 病性。
化学防治
杀菌剂
使用杀菌剂可以杀死或抑 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达 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熏蒸剂
熏蒸剂可以通过释放有毒 气体来杀死病原菌。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概述培训课件
传播方式 :主动、被动
传播途径 :
• 气流传播
• 雨水传播
• 生物介体
•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
•人为因素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概述
29
病害循环与生活史的区别:
生活史是以病原物为对象阐述病原物的生长、繁殖、 休眠过程.
病害循环主要是以特定寄主与病原物的组合为对象, 阐述病害的发生、发展和延续,包括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 接触、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表现症状、病原物的生 长和繁殖、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植物组织中湿度高,尤其是细胞组织的充水,有 利于病原物的组织内蔓延和危害。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概述
24
四 、发病期(显症期)
从出现症状直到寄主生长期结束,甚至植物死亡为止的 一段时期。症状出现以后病原物进入繁殖阶段产生子实体, 症状也随着有所发展。发病期是病原物大量增殖、扩大危 害的时期。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概述
10
2. 植物主动抗病性
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后形成或产生的。
物理的主动抗病性: 形成乳突
形成木栓层、离层
化学的主动抗病性: 植物保卫素
过敏性反应 解毒酶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概述
11
第三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侵染过程:是指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过程,又称
为病程,也就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影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湿度。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概述
28
三 、病原物的传播
越冬或越夏后的病原物所到达寄主感病部位,或从发 病中心向四周扩散,必须经过传播才能实现。
病原物的传播体(接种体)类型:孢子、菌丝片段、 菌核、细菌细胞、病毒颗粒、线虫成虫、幼虫、卵或虫 瘿、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接触后(post-contact)
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并不马上侵入寄主, 而在植物表面或根围生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 中,真菌的休眠体萌发所产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 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 线虫幼虫的脱皮和生长等,这些生长活动有助于 病原物到达侵入植物的部位。
接触期间,病原物与寄主之间有一系列的识 别(recognition)活动,包括物理学和生化识别 等。
B. 温度对寄主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影响植物的生理特性,改变 分泌产物或分泌营养物的数量,从而影响病 菌的侵染。
例如草莓丝核菌所引起的草莓立枯病, 低温时比高温时发病重,这是因为草莓在低 温下分泌的氨基酸量大,而这些氨基酸对病 原菌生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C. 光照:
一般光照对真菌孢子的萌发影响不大, 但光照对于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
1. 接触期(侵入前期)
指病原物接种体在侵入寄主之前与 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 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 围或叶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 运动,并形成各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侵入前期的时间,有的可能仅几个 小时,有的甚至长达数月。
1.1 接触前(pre-contact)
制作用,如禾柄锈菌(Puccinia graminis)
(3)有助于孢子的萌发:
从植物表皮扩散出来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孢子的 萌发,营养物质越多,孢子萌发率越高,萌发越 快。而且有些孢子只有在有植物分泌物的前提下 才能萌发。
(4)营养:
有些从伤口侵入的病原物,更需要在侵入前, 先在伤口部分吸收死亡细胞的营养物质生长后侵 入。
1.1.2.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2.1. 物理学识别
(1)寄主表皮的作用 寄主表皮包括表皮绒(茸)毛、表皮
结构等对病原物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称 为趋触性(contact tropism)。
如在单子叶植物上锈菌芽管受物理 学刺激沿纵行叶脉的生长。
(2)水的作用: 真菌的芽管和菌丝趋水性使之向植物气孔分泌
的水滴或有水的方向运动。
灰葡萄孢菌侵染唐菖蒲: 植物表面有一层水膜时通过角质层直 接侵入。 当叶面的水膜干燥时,气孔产生分泌 水,芽管就趋向气孔侵入。
1.2.2.生化识别(趋化性):
叶片表面上的营养物质对它的侵染有一定影响。
灰葡萄孢(B. cinerea)的孢子在含有葡萄汁
的水中比在清水中萌发的早而快。 植物的大部分分泌物利于病原物的侵入,但有
稻梨孢菌的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的空气中, 萌发率不到1%,在有水滴时达到86%。
对于鞭毛菌亚门真菌,水滴更为必要。 对于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入
越有利。 2) 白粉菌的分生孢子是一例外. 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
条件下萌发,湿度太大或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 机理: 白粉菌细胞液的渗透压很高,从干燥的
时植物组织分泌到表面的物质能抑制孢子的萌发。 表面的其它微生物也可以产生某些抑制物质。
1.3.环境条件的影响
湿度、温度对接触期病原物的影响最大。 A. 湿度:
1)许多真菌孢子必须在水滴中萌发率才高。 小麦条锈病菌的夏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很高,
在饱和湿度中的萌发率不过10%左右,当湿度降 到99%时,孢子萌发率就低到1%左右。
1.1.1. 根际分泌物对病原物的影响 (1)诱发病原物积聚(趋化性):
根部的分泌物(如CO2,氨基酸等)可 达到根部数厘米以外,病原物和其它微 生物受植物分泌物的刺激或诱发而大量 积聚在植物的根围
(2)刺激休眠体的萌发: 有些根的分泌物可刺激或诱发某些病原真菌、细菌和
线虫等休眠体的萌发、产生侵染结构。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在一定的环 境条件下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 结果,病害的发展乃是在适宜的环 境条件下病原物大量侵染和繁殖, 并造成植物减产或品质的下降的过 程。
一、侵染过程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过程,简称为 病程(pathogenesis),是指从接触到 发病的过程,也就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 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病程又叫侵染过 程(infection process)或侵染程序。
第四章、林木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在本章中,我们只涉及两个重 要的概念:1)侵染程序(病程); 2)侵染循环。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 的概念实际上可理解为前者用来说 明林木病害的发生,后者说明林木 病害的发展。
空气中吸收的水分或仅孢子呼吸作用所产生的水分 可以满足萌发的需要。所以,白粉菌的分生孢子在 湿度较低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白粉病在干旱的条件 下发生严重,在没有雨的温室发生也可以很重。
3)对于土壤传染的真菌(除鞭毛菌外),土壤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 腐生生物的生长。
侵染过程一般分为4个时期:
接触期(侵入前期)(prepenetration phase)
侵入期(penetration phase)
潜育期(incubation phase)
发病期有叫显症期(symptom appearance phase)。
病原物的侵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时 期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为了便于更好地认识和 说明这个过程,人为地把它分为几个时期。
有些非致病的根围微生物能产生抗菌 物质,可以抑制或杀死病原菌;有些腐 生菌或不致病的病原菌变异菌株,具有 占据病原物侵染点的竞争现象,使病原 菌不能在侵入部位立足和侵入。
1.1.3. 病原物对寄主的影响:
土壤与根围中的病原物在侵入寄主以 前对寄主植物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病原 物在侵入前分泌一些有毒物质,造成植物 发生不良反应或部分寄主细胞死亡,从而 利于病原物的进一步侵入。
危害葱的白腐小核菌(Sclerotium cepivorum)的菌核
只能在洋葱和大蒜属植物的根围萌发,而在同科的其它属 植物的根围就不能萌发。 利用:
在病土中播种某些非寄主的诱捕植物,其分泌物能促 进线虫的胞囊或卵孵化,形成的线虫得不到适当的寄主而 死亡。
土壤中施用适量的石灰可以干扰根的分泌物的刺激作 用,从而减少线虫的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