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妈祖文化

合集下载

妈祖文化的文化内涵

妈祖文化的文化内涵

妈祖文化的文化内涵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

作为汉族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近千年来一直与我国诸多和平外交活动、海上交通贸易,都有着密切关联。

随着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更是成为了全人类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属的精神财富。

妈祖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拥有妈祖宫庙5000多座,妈祖信众有两亿多人,其中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甚。

妈祖文化的宗教精神:由于独特的历史发展条件和传播范围,妈祖信仰不仅具有神缘文化的特质,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在海外,不少华人集聚地,因为对妈祖文化的认同,而把天后宫作为社群活动的组织核心和主要场所。

妈祖信仰与世界三大宗教信仰容易沟通、理解和融洽,无形中也促进了华侨与所在国人民之间的感情联络,达到“世界妈祖同一人,天下信众共一家”的大同境界。

因此,进一步传播妈祖文化的大爱精神,可以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民众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妈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妈祖文化作为文化交流的先锋,在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深度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由妈祖文化搭台,在基础设施、产业对接、海洋经济、投资贸易等领域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

福建已在东盟建有7个远洋渔业综合基地,沿海港口业已开通至东南亚的51条海上航线,同时面向东盟国家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沿线地区信息互通、货物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妈祖文化精神:传承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是福建省、全国乃至全球热爱和平的人们所共同的责任。

要大力推进妈祖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创新,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搭建密切情缘关系、扩大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推动妈祖文化交流与传播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提升妈祖文化品牌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影响力。

妈祖敬仰文化简介

妈祖敬仰文化简介

妈祖敬仰文化简介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信仰文化。

妈祖是福建沿海地区的守护神,被视为海上的女神和渔民的保护神。

妈祖文化以妈祖为核心,围绕妈祖信仰、妈祖传说、妈祖庙宇等相关内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和民俗活动。

妈祖信仰源远流长,起源于宋朝,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信仰体系。

妈祖被尊奉为海上助佑之神,被广大渔民和海员奉为守护神,祈求平安和丰收。

妈祖的故事也成为了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祖的传说中,她是明代福建沿海漳州南靖人,原名林默娘。

她在12岁时出家为尼,法号“林默”,后来成为了妈祖。

妈祖在担任巫婆期间,曾经多次化险为夷,拯救渔民于危难之中。

她的事迹感动了众多的信徒,妈祖信仰也因此逐渐扩散开来。

妈祖庙宇是妈祖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妈祖信仰的核心场所。

福建沿海地区有众多的妈祖庙宇,其中以漳州南靖的天后宫最为著名。

这座宫庙是妈祖的故乡,也是全国最大的妈祖庙宇,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除了妈祖庙宇,妈祖文化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的诞辰纪念日,这一天被定为妈祖文化的重要节日,人们会组织盛大的祭祀活动,举行庙会、舞狮子、舞龙等传统表演,喜庆热闹。

此外,妈祖还被赋予了医药、教育、福利等多重功能,妈祖文化在南方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妈祖文化在海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海上交通的象征,也是海洋文化的一部分。

在妈祖文化中,人们对大海怀有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海洋的感恩之情。

妈祖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中国海洋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妈祖文化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也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得到了传播。

妈祖信仰和妈祖庙宇在东南亚地区、台湾地区、马六甲等地也有很高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使者。

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妈祖信仰、妈祖传说、妈祖庙宇等相关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妈祖文化现象。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

潮汕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域,妈祖崇拜在潮汕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和要点:
1. 妈祖的起源:妈祖,又称天后娘娘,是潮汕地区的守护神和海上保护神,被普遍认为是渔民的守护神。

妈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60年左右,据传她是一位名叫林默娘的渔家女子,在保护渔民的过程中逝世后被尊为神灵。

2. 应庙和妈祖文化园:潮汕地区有许多妈祖庙宇,是供奉和崇拜妈祖的场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潮州庵、汕尾庙和汕头庙,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妈祖庙会活动。

此外,潮汕地区还有一些妈祖文化园,如汕头妈祖文化园,展示着妈祖的传说和历史。

3. 妈祖信仰和神话故事:潮汕地区的许多渔民和海上人士都信奉妈祖,因为他们相信妈祖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和顺利出海。

潮汕妈祖信仰的核心是感恩和虔诚,渔民们会在重要的日子向妈祖表达崇敬,并进行祭祀活动。

此外,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也与妈祖密切相关,这些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妈祖的崇拜和景仰。

4. 庙会和活动:潮汕地区的妈祖庙会是一项具有浓厚民俗色彩的传统活动。

在庙会期间,会有各种游艺活动、表演、祭拜仪式和民间舞龙舞狮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众的参与。

庙会还是人们交流、欢聚和传承妈祖信仰的重要场所。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和要点可以归纳为崇敬、信仰、庙宇和庙会等方面。

它体现了潮汕地区人民对妈祖的尊崇和感恩之情,并通过崇拜活动传承和弘扬着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

广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性项目:1.广东木偶戏:广东木偶戏是广东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它以木偶为主要表演工具,配以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传统音乐伴奏,展现了广东的民俗文化。

2.广东花灯:广东花灯是广东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元素。

它采用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形式,以灯笼、龙舟等形象为主题,寓意吉祥和美好。

3.八会皮雕:八会皮雕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在皮革上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形象。

它具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寓意,展现了潮汕地区的独特艺术风格。

4.广东牙雕:广东牙雕是广东特有的工艺传统,使用象牙等动物牙齿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

它以细腻的雕刻技法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代表了广东的工艺美术水平。

5.广东南音:广东南音是广东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被视为粤剧的前身。

它以悠扬的音乐和独特的唱腔风格为特色,传承了广东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

6.口琴艺术(潮汕)、二胡艺术(潮汕):口琴艺术和二胡艺术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表演形式,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口琴艺术以小型口琴为主要乐器,二胡艺术则以二胡为主要乐器。

7.龙船节:龙船节是广东地区的重要民俗节庆活动,也是广东潮汕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期间,人们会划龙船、舞龙、放烟花炮竹等,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

8.广东舞鼓(潮汕):广东舞鼓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以舞者手中敲击鼓、舞动身体的形式表达情感和节奏。

9.书画技艺(潮汕):潮汕地区的书画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技艺。

10.七彩岭竹编制:七彩岭竹编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使用竹子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工艺品和日常用品。

其以多彩的颜色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11.扬州木版年画:扬州木版年画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木板雕刻和彩绘的形式展现各种祝福和吉祥图案。

12.潮汕妈祖文化:潮汕地区的妈祖信仰和相关文化,包括潮汕妈祖庙会、庆典活动等。

妈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妈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妈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妈祖文化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妈祖信仰为核心,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元素。

本文将探讨妈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分享其中的精彩故事。

一、传说与起源妈祖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

传说中,一位叫林默云的村民在打鱼时救起了一位陌生女子,送她回家后便不见了。

不久后,梦中得知这位女子就是妈祖,她预言林默云将成为保佑海上航行安全的神灵。

自此,妈祖信仰逐渐在沿海地区流传开来。

二、妈祖信仰的兴盛妈祖信仰自宋代起逐渐流传开来,并在明清两代达到巅峰。

由于南方地区多数居民以渔业为生,海上航行安全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妈祖被认为是保护渔民的神灵,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信仰仪式和庆典活动。

尤其在福建、台湾等地,妈祖信仰发展的最为兴盛。

每年的妈祖诞辰纪念活动吸引了无数民众前来膜拜妈祖。

三、妈祖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妈祖信仰激发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妈祖庙宇建筑和妈祖文艺表演。

妈祖庙宇建筑多采用典雅独特的福建建筑风格,展示了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

同时,妈祖文艺表演以歌舞和戏剧形式展示妈祖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四、妈祖文化的影响与传承妈祖文化不仅在民间生活中扎根,也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妈祖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妈祖文化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手工艺品等,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为了保护和传承妈祖文化,相关部门也建立了多个妈祖文化研究机构,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

五、妈祖文化的现代意义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一方面,妈祖文化通过独特的信仰方式传承了渔民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另一方面,妈祖文化也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六、结语妈祖文化作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信仰、庆典活动和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妈祖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

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

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中文名: 妈祖文化 类别: 海洋文化起始: 宋代 起源地: 湄洲岛 目录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文化的外延妈祖文化的学术价值神格内容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结合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清代完成了妈祖文化与儒文化的结合妈祖祭典详解仪式卤簿船模祭海妈祖生平妈祖传说与显灵《化草救商》的传说《神女救船》的传说其它的著名传说妈祖传说显灵的意义妈祖的称谓妈祖、默娘的由来神女、灵女、天妃、天后的由来其它称谓妈祖民间信仰功用庇佑的历史背景祈晴生育之神 求子驱疫镇压义军抵御外敌历代对妈祖的赐封古代历朝对妈祖的褒逢各地妈祖庙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的传播海上传播历代朝廷册封传播宫庙文化积淀传播航运贸易传播学术文化研究传播民间贸易传播历史科研传播妈祖文化的重大影响意义精神财富历史文献涉及领域学术影响旅游文化信仰文化核心思想意义展开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文化的外延妈祖文化的学术价值神格内容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结合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清代完成了妈祖文化与儒文化的结合妈祖祭典详解仪式卤簿船模祭海妈祖生平妈祖传说与显灵《化草救商》的传说《神女救船》的传说其它的著名传说妈祖传说显灵的意义妈祖的称谓妈祖、默娘的由来神女、灵女、天妃、天后的由来其它称谓妈祖民间信仰功用庇佑的历史背景祈晴生育之神求子驱疫镇压义军抵御外敌历代对妈祖的赐封古代历朝对妈祖的褒逢各地妈祖庙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的传播海上传播历代朝廷册封传播宫庙文化积淀传播航运贸易传播学术文化研究传播民间贸易传播历史科研传播妈祖文化的重大影响意义精神财富历史文献涉及领域学术影响旅游文化信仰文化核心思想意义展开编辑本段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妈祖文化与妈祖节的由来

妈祖文化与妈祖节的由来

妈祖文化与妈祖节的由来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文化的瑰宝。

而妈祖节则是为了纪念妈祖而设立的节日。

下面将对妈祖文化及妈祖节的由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妈祖文化的背景与概述妈祖,又称天上圣母、天上圣母娘娘,是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台湾等地的渔民信仰的神灵。

传说妈祖是宋代的一位渔女,因其出生之后就能预知船民的安危,被尊为海上保护神。

妈祖传说中的故事充满了神奇和感人的元素,如妈祖驾云游海、保佑渔船平安等等。

妈祖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它与渔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他们对海洋的敬畏和对渔业的依赖。

妈祖信仰的核心是“保佑渔船平安、渔民获丰收”,因此,每年的妈祖节都会有盛大的庆祝活动和祭祀仪式。

二、妈祖节的起源与传承妈祖节是为了纪念妈祖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感恩妈祖的恩惠,祈求她的庇佑和保佑。

据史书记载,妈祖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代时,台湾因受到海盗侵袭而饱受苦难,当地居民为了祈求平安,决定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以纪念妈祖。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节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民间节日,并延续至今。

妈祖节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庙会、游行、祭祀等。

其中,庙会是最为常见的庆祝形式之一。

每逢妈祖诞辰或庙会期间,人们会聚集在妈祖庙前,上香祭奠,还会有戏曲表演、花灯展示等活动。

此外,妈祖游行也是妈祖节的一大特色,游行队伍中华丽的船舰和舞龙舞狮的表演吸引着无数游客。

三、妈祖文化的影响与传承妈祖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

妈祖文化在沿海地区深深植根,并与当地的渔民文化融为一体。

这种文化传承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妈祖文化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妈祖被视为仁爱和恩泽的象征,她的故事鼓励人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这种价值观念促使人们形成了互助合作的精神,相互扶持,共同应对生活中的艰难和困难。

其次,妈祖文化的传承体现在艺术表现上。

妈祖庙会上的戏曲表演、杂技、舞蹈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妈祖传说

妈祖传说

民间文学——妈祖传说妈祖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许多地区都有妈祖,香港有妈祖,台湾有妈祖,潮汕地区也有妈祖。

妈祖的信仰圈在不断扩大。

在地域上,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都在信奉妈祖,由点向面式的扩展。

在信众方面,也由海商、官员、军队,发展到整个社会。

有关妈祖的传说俯拾即是,潮汕地区有关妈祖的传说也是数不胜数,其各个小地方的妈祖传说还不同,其中就有“妈祖助民打官司”,“馆尾妈祖佑外乡”“云澳妈祖三代人”等。

各个传说中的妈祖形象都不同,但是每个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妈祖显灵,保佑乡民。

妈祖的起源妈祖是从北宋开始流传的。

北宋时期,妈祖原名林默娘,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

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后有仙班簇拥着,把铜符授给她,女伴们都骇得跑开,妈祖则受之不疑,不一会便灵通变化。

此后,她虽身在室中,却能时常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无不奇中。

能驾云飞渡大海,拯救海难,还经常为人治病消灾,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远近的人都很感激她,并称她为“神姑”、“龙女”。

并受历代皇帝封为“顺济”、“绍兴”、“灵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天后”等,民间俗称之为“妈祖”。

妈祖崇拜现象多在沿海地区的原因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一渔船驶到庙前,忽风浪大作,渔夫于船上祈祷妈祖,没多久,真的风弱浪小,渔船脱险。

事后,渔夫携特制一对厚重金耳环前来重谢,逢妈像因“显灵”而被偷走,只得在跪拜后放于神龛上。

没想到,竟有一个贪心者把金耳环偷走,但此人不久乘船赴大陆时跌海溺亡,尸被鲨鱼吞吃。

而那敬献金耳环之船,竟神奇般网获到那条大鲨鱼,剖腹时竟发现那对熟悉的特制金耳环!潮汕等沿海地区人民对妈祖的崇拜,本来就出于自然。

沿海地区都主要以海上贸易或者出海捕鱼为生,然而海上天气多变,多有大风大浪,航船不易顺利,困难重重。

就拿潮汕来说,潮汕多海商,贸易海上,风波、世态,险象叠加。

潮汕文化论文-论述妈祖信仰中的性别观念

潮汕文化论文-论述妈祖信仰中的性别观念

潮汕文化论文-论述妈祖信仰中的性别观念摘要:中国古代男权至上的社会形态,使得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

神灵世界中亦同样存在性别差异。

神灵自古以男性居多,但湄洲岛的妈祖从诸多神灵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天后”,不仅在地位上超越了男性神灵,而且不论男女信众皆顶礼膜拜。

这对男权社会而言似乎有违常理,但妈祖作为女神确实也融合了古代社会男女在性别地位上的差距。

信仰的统一将减少性别带来的社会摩擦。

不同性别在宗教中获取的诉求及充当的传播载体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性别;精神融合;多重层叠;性别关系一、妈祖学术研究的简要回顾妈祖信仰作为女神信仰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历来对其研究较多。

对于妈祖身世,现存有两类看法,一类认为妈祖是莆田林氏家族的后裔;一类认为妈祖本非林氏家族的后裔,只为一普通女巫,因为生前能够通过巫术助人渡难,帮人消灾灭疾,死后受到人们的供奉,后因林氏家族强大,将其列为林氏家族的后裔。

另外,宋代的原始材料也证明这一点。

《莆阳比事》有云:“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异,能言人休咎,死,庙食焉。

”等等诸如这些史料都或多或少言明妈祖生前是一位能言人祸福的神女。

湄洲岛妈祖祖庙中也有石刻记载如“挂席泛槎”、“祷雨济民”、“降伏晏神”等故事,都能体现出妈祖为巫的性质。

妈祖信仰在宋代已经形成,并且在当时就得到了各阶层信众的认同,据以往学术研究来看,信奉者的主体大体包括海商、水师和闽籍移民。

(一) 莆田海商莆田自古地少人多,人地矛盾尖锐,且位邻沿海,因此海商较多。

由于出海或多或少都有风险,尤其是在古代,没有较好科学技术作为航海保障,海商自然会把精神寄托转移到神明身上。

而妈祖最早是莆田地方的海神,况且她的神职也是为出海者保航护驾,自然成为福建海商共同祭祀的海神。

迄至南宋末年,各地的海商均对妈祖有兴趣,在海商的促进下,妈祖逐渐成为地位最高的海神。

由此可见,妈祖最早的神格定位于保护出航者。

而宋代河运畅通,造船技术发展,对于海商来说,出行经商的机会更多,意味着风险更大,故而需要一位神明保佑,妈祖便成为最好的选择。

【市博科普】妈祖信俗——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市博科普】妈祖信俗——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市博科普】妈祖信俗——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

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并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

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妈祖本姓林,名默,人们称之为默娘,莆田县人。

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

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

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

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

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

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

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妈祖信俗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信仰习俗、祭祀仪式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于每年农历三月廿三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升天日举行妈祖祭典。

妈祖信俗中对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宣扬,不仅慰藉了相关民众的心灵,而且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建构新道德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

伴随全球范围内的移民流动,妈祖信俗逐渐成为华人文化认同的标识和纽带。

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

2006年,妈祖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妈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之一。

妈祖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崇拜的海神,袍泽万世,赐福消灾,保佑渔民平安归航。

妈祖文化研究报告主要从妈祖的起源、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妈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那时妈祖被认为是一个名叫林默交的女子,她因拯救了一位溺水的渔民而被尊奉为神明。

妈祖信仰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妈祖文化。

妈祖信仰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非常盛行,如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妈祖庙会活动。

这些庙会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妈祖信仰在当地人的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希望通过妈祖的保佑,获得平安顺利的好运和丰收满盈的捕鱼。

妈祖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祖文化不仅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妈祖文化中的神空、神道、祭祀等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崇拜和尊重的传统观念。

妈祖文化还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如孝道、仁爱、和谐等。

妈祖被尊奉为救助渔民的神明,她的形象代表了母亲般的关怀和保佑。

这种关怀和保佑的理念在妈祖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在中国的海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妈祖信仰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非常盛行,每年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妈祖文化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崇拜和尊重的传统观念。

同时,妈祖文化也展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如孝道、仁爱、和谐等。

妈祖文化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家乡——潮汕(潮汕地方史)

我的家乡——潮汕(潮汕地方史)

我的家乡——潮汕(潮汕地方史)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沿海的潮汕平原,地处欧亚大陆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包括古城潮州、经济特区汕头以及揭阳,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潮人风情独具韵味。

一、潮汕先民潮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

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

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一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

他们大多先迁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

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近代的开放,潮汕地区也是较早接触到外国文化的地区。

所以,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一支。

二、沿革建制潮汕在远古时属南交之地。

2000 多年前的夏、商、周时属场州南部的荒僻地带。

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为越族的—支。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设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

在南海郡的揭阳岭设置戍所。

秦末陈胜吴广起兵抗秦,赵佗占据这里,拥兵自立为南越武王,设揭阳于此,于是这里才有政权建制。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l l l)平定南越,设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开始有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

那时揭阳县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梅州市和闽南的一部分。

隋唐时期称为潮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 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

1980 年11月以后,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三、百载商埠1858 年6 月,英、法、美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潮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601 年,汕头被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称为汕头埠。

1860 年,在妈屿岛上设置了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直到1949 年10 月24 日汕头解放,才结束了外国人把持潮海关长达90年的历史。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引言潮汕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潮汕人民深信妈祖是保佑他们平安幸福的神灵。

在潮汕地区,妈祖崇拜被广泛开展,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仪式以及社会风俗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

一. 妈祖的起源和传说1. 妈祖的起源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王”,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

相传,宋朝时期,后妃陈抟沉船,婴儿陈靖姑被保存了下来并在台湾长大。

她后来被尊为“妈祖”,成为潮汕地区人民心目中的神灵。

2. 妈祖的传说关于妈祖的传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她驾云渡海、拯救遇险渔民的传说。

据说妈祖的神通广大,她可以用云朵船只驾驶着穿越大海,帮助海上渔民躲避风暴和海盗的袭击,保证他们平安归来。

这些传说不仅增加了妈祖的神圣形象,也使她成为许多人崇拜的对象。

二. 妈祖庙的建筑和祭祀仪式1. 妈祖庙的建筑妈祖庙是潮汕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潮汕人民表达对妈祖崇敬和祈求保佑的场所。

妈祖庙通常由大殿、神像、配殿和祭祀用品等组成。

殿内的神像通常是妈祖的形象,庙宇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潮汕传统建筑的特点,例如门楼、歇山、门窗等。

2. 祭祀仪式每年的妈祖生日是潮汕地区最隆重的宗教节日之一。

庙会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包括舞狮、放鞭炮、烧香等。

在祭祀过程中,人们向妈祖祈求平安、幸福和庇佑,并表达对她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三. 妈祖信仰对社会的影响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妈祖信仰活动给潮汕地区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每年的庙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

此外,庙会期间的庙市也给许多商家提供了盈利的机会。

2. 持续传承潮汕文化妈祖信仰是潮汕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潮汕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妈祖信仰的传承,当地的潮汕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播,人们对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也更加自豪和认同。

3. 增强社区凝聚力妈祖信仰活动在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社区都会有自己的妈祖庙,并参与到庙会和祭祀仪式中。

潮汕地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浅析

潮汕地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浅析
保 佑平 安 。海 神妈祖 的传 人正好 满足 当地 民众 的心 理需 求 , 拾起乘 风破 浪的勇气 。于 是 , 妈 祖信 仰在潮 汕流传 至今 。

头市 龙湖 区的妈 屿天后 古庙 、 鸥 汀妈 祖庙 已被 列 入 市级 文 物 保护 对象 , 可见妈 祖在潮 汕地 区有着 极高 的地位 。
以潮汕妈 祖 网为例 , 在 潮 汕 妈 祖 网 上 有 一 个 爱 心 捐 赠 的
妈祖 在传 人潮 汕地 区之 后 , 与 当地 传 统 文化 相结 合 , 形 成 了具有 潮 汕 文 化 特 色 的 妈 祖 信 仰 。像 “ 妈 祖 唔拜 不 会 发 家” 这 样 的潮 汕俗语 不在 少数 。相对 于 直接 照搬 过 来 的文 化 习俗 , 本土 化的 习俗更 为亲切 , 更 能为人们 所接 受 。
j汕地 区濒 临 大海, 妈祖在潮汕人民与大海的互动 中, 充 当了保护航海者的角色, 顺应民众心理需求, 因此妈 6
9 祖在潮汕地 区越 来越 重要 。同时 , 妈祖信 仰在 潮汕地 区渐 渐 出现本 土化 的 当地 特 色 , 衍 生 出许 多神 能 , 并影
: 响 着 当地 民 众 的文化行 为 。基 于此 , 当地政 府 应有 所 作 为 , 开发 和 强化 妈祖 信 仰在 潮 汕 地 区社 会 经 济发 展 :

潮 汕地区社 会经 济建 设 中的功 能
妈 祖信 仰成为 潮汕 民间信 仰活 动 的重 要构 成 部 分 , 位 于 沿海地 区的潮汕 民众景仰 妈祖 慈悲 孝悌 、 正义 仁 爱 的精 神 品 质, 并在 日常 的社会 经 济 行 为 中奉 之 为 圣 德 。可 见 , 妈祖 信 仰对潮 汕地 区 的社会 经济 行为具 有一定 的影 响 。 1 . 妈祖 文化在潮 汕地 区 的道 德感化 功能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

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以潮汕妈祖崇拜的现象及要点为标题,我将为大家介绍潮汕地区妈祖崇拜的现象以及相关要点。

潮汕地区是中国南方一个历史悠久且富有民俗文化的地方,而妈祖崇拜则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民俗信仰之一。

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海上女神,她被尊奉为海神、渔民的保护神,被视为潮汕地区的守护神。

潮汕地区的妈祖庙宇众多,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着大批信众和游客前来参拜。

潮汕地区的妈祖崇拜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

妈祖庙宇是信仰妈祖的重要场所,信众们会前往庙宇祭拜妈祖。

他们会烧香、献花、磕头,向妈祖祈求保佑平安和风调雨顺。

在庙会期间,信众会穿着盛装,在庙宇周围舞狮、舞龙,表达对妈祖的敬意和祈福之意。

潮汕妈祖崇拜也与渔民文化紧密相关。

潮汕地区以渔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渔民们视妈祖为渔业的守护神,认为妈祖能保佑他们渔获丰收、风平浪静。

每年的妈祖诞辰,潮汕地区会举行盛大的水上游行活动,成千上万的渔船会装饰一新,载着妈祖神像在海上游行,这被视为一种祈福仪式,也是对渔民们的鼓励和祝福。

潮汕妈祖崇拜还具有民间信仰的特点。

潮汕地区的民间信仰非常丰富多样,而妈祖崇拜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民间信仰中的妈祖被视为能够驱邪、消灾、保佑平安的存在,因此在潮汕地区,不仅庙宇中供奉着妈祖,许多家庭也会在自己的家中供奉妈祖神像,以求得家庭的平安和幸福。

总的来说,潮汕妈祖崇拜是潮汕地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潮汕地区人民对妈祖的崇敬和信仰,是一种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的结合。

通过妈祖庙宇和庙会活动,潮汕地区的信众能够表达对妈祖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能够弘扬潮汕地区的渔民文化和民俗文化。

潮汕拜妈祖活动策划方案

潮汕拜妈祖活动策划方案

潮汕拜妈祖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潮汕地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有拜妈祖的传统活动。

每逢大年初一、妈祖圣诞等重要节日,潮汕地区的人们都会组织隆重的拜妈祖活动,向妈祖祈福,表达对妈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忽视了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导致拜妈祖活动的参与度逐渐下降,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威胁。

为了保护潮汕地区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间文化,以及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心。

本次活动将以拜妈祖为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感受潮汕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保护和传承潮汕地区的文化遗产,加强对拜妈祖传统活动的认识和重视。

2. 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参与度。

3. 提升潮汕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1. 开展拜妈祖大游行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游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妈祖神像的游行,另一部分是民间艺术表演的游行。

妈祖神像游行将由地方民众自愿承担,以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在重要街道和广场上进行,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参与。

民间艺术表演游行则是组织民间艺术团队进行表演,展示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如潮剧、潮州歌仔戏、木偶戏等。

游行的形式可以采用花车、舞龙舞狮等传统形式,将欢乐和庄严感融合在一起。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

在活动期间,组织文化展览,展示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品、绘画作品、服饰等,向公众传递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邀请著名的潮剧、潮州歌仔戏、木偶戏等表演团队进行演出,让观众感受到潮汕传统文化的精髓。

3. 开展拜妈祖庙会活动。

庙会是民间传统的集市活动,可以在广场上或者闹市区组织,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

庙会的形式可以是摊位销售物品、民间表演和游戏活动等。

民间表演可以包括歌舞表演、魔术等,游戏活动可以有射击游戏、亲子游戏等。

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当地特色的小吃摊位,让人们品尝到地道的潮汕美食。

潮汕祭祀文化发展历程

潮汕祭祀文化发展历程

潮汕祭祀文化发展历程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沿海,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年的历史积淀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祭祀文化。

潮汕地区的祭祀文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演变历程。

早期,潮汕地区是一个以渔业和海洋经济为主导的地区。

在那个时候,人们信仰一些自然神灵,如敖汉、杀头神、妈祖等。

他们相信这些神灵能够保佑渔民们平安归来,满载而归。

每年农历的第二个月十七,人们都会举行隆重的拜海祭典,向这些神灵祈求海上的平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汕地区的农业也开始发展,于是人们在田间地头也开始举行一些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赐福。

由此,潮汕地区形成了以敖陶陶公、关帝庙、文昌祠等为代表的土地神与文化英雄的祭祀,这些神明在农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汕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商业为主导的城市文化。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崇拜和祭祀一些商业贤人,如郑成功、黄飞鸿等。

他们相信这些商业英雄能够赐福商人们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这种祭祀活动至今仍在潮汕地区保留,在一些商业中心地带可以看到投有硬币的神座,商人们在做生意之前都会在这些神座前烧香祈求平安。

20世纪以后,潮汕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们的信仰也逐渐多样化。

新的宗教和信仰进入潮汕地区,如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随之而来的是,针对这些信仰的各种祭祀活动也开始在潮汕地区兴起。

人们在传统的节日和重要的纪念日都会举行庆典和祭祀仪式。

如今,潮汕地区的祭祀文化仍然活跃着。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潮汕地区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各种各样的表演和游艺项目吸引了大批观众。

此外,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潮汕地区还举行“七月半”活动,人们会为祖先和亡灵举行盛大的祭祀和仪式,以祈求祖先的庇佑和亡灵的安息。

总的来说,潮汕地区的祭祀文化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从最早的自然神灵到商业贤人,再到现代的多元宗教,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信仰和祈福对象。

这一切都体现了潮汕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也展示了潮汕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

潮州地区妈祖活动策划书3篇

潮州地区妈祖活动策划书3篇

潮州地区妈祖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潮州地区妈祖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神祇之一,在潮州地区拥有广泛的信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弘扬妈祖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社区凝聚力,特策划举办此次潮州地区妈祖活动。

二、活动主题“妈祖庇佑,福泽潮州”三、活动目的1. 弘扬妈祖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增强潮州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促进社区和谐,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吸引游客,推动潮州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1. 主会场:[详细地址]2. 分会场:各妈祖庙所在地六、参与人员潮州地区居民、妈祖信众、游客等七、活动内容1. 妈祖祭祀大典邀请专业的祭祀团队,按照传统仪式进行妈祖祭祀大典,表达对妈祖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组织居民和信众参与祭祀仪式,感受传统文化的庄严和神圣。

2. 妈祖文化展览在主会场设置妈祖文化展览区,展示妈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形象等相关资料和文物。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妈祖文化讲座,深入解读妈祖文化的精髓和意义。

3. 民俗文化表演组织潮州地区的民俗文化表演团队,如潮州大锣鼓、潮州戏、潮州歌册等,在活动现场进行表演,展示潮州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安排观众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到民俗文化表演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 妈祖祈福法会在妈祖庙举行祈福法会,邀请高僧大德主持,为居民和信众祈福消灾,保佑平安健康、风调雨顺。

组织信众参与诵经、烧香、礼拜等宗教活动,感受宗教的力量和宁静。

5. 美食文化节在活动现场设置美食摊位,展示和销售潮州地区的特色美食,如潮州卤味、潮州牛肉丸、潮州肠粉等。

举办美食评选活动,评选出最受欢迎的美食摊位和美食作品,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6. 旅游推广活动制作潮州地区旅游宣传资料,向游客介绍潮州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组织旅游团参观潮州的妈祖庙和其他旅游景点,推广潮州地区的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地区的妈祖文化
2010101401沈奕翔妈祖就是元代以后被福建等沿海居民尊为天妃娘娘、天后圣母的海上保护神。

原名林默娘,是福建莆田湄洲屿的渔家女儿,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史有其人。

由于诸多传说,使她成为千百年来受人崇拜的神。

特别是闽粤等沿海省区居民,更将妈祖奉为主神。

汕头市等潮汕沿海沿江县市也一样。

由于地域文化的亲缘性,潮汕一带与福建、台湾等地,在妈祖信仰上,具有共同的民俗、风俗和习俗,两地关于妈祖的传说近乎一致。

妈祖是闯海者心中法力无边的海神,也成为潮汕民众最普遍信仰的神圣偶像。

从沙汕头到汕头埠,已是从渔村向集市发展,汕头沿海成为商舶聚集之地。

这些渔民和商船,成年累月与大海打交道,经常遭遇风险,海难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他们盼望神明保佑和庇护的心愿是极其迫切的,有了“驱邪救世,乘席渡海”的妈祖,人们自然祈求她能护航救险,崇敬信仰之心理所当然。

当时汕头商埠初步形成,就已有老妈宫、关帝庙以及清政府设立的沙汕头税站等建筑。

渔民都把“妈祖”作为“一舟司命”,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这一天,都会到这里祭拜。

这一习俗一直沿袭到新中国成立前。

清光绪五年(1879年)天后宫全面重修,不少商贩也把它作为交易的场所。

此后,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是全汕头盛大的节日,沿海船舶都在舱里的龛前敬拜。

当时,汕头埠有天后宫多处,主要有下岭妈祖宫、华坞妈祖宫、妈屿妈祖宫和升平路头老妈宫,市民大都到升平路头老妈宫来祭拜。

因人多宫小,虽是走马轮番,小宫也难容市众,供品摆出门口,摆到马路,堵截交通,车辆无法通行,只得绕道。

汕头市区历史上还有过一座“新妈宫”,其址在现汕头市金平区新风左巷4号今永平路小学所在地。

新妈宫与一般的祠堂差不多,属潮式建筑“四马拖车”,有二条“伙巷”,门前有麒嶙、嵌瓷,西侧还有一土戏台。

香火兴旺一时。

新妈宫的盖建其实也反映了过去的商业竞争。

过去汕头许多行铺以地域划分商业行会,行会组织“老油园”同“新油园”因拜妈祖的桌位问题发生争执,被排斥的“新油园”才盖起了新妈宫。

新妈宫建于民国初期,规模比老妈宫大,但名气比老妈宫小,特别是新妈宫拆除之后,市民知之者更少。

1944年,日军在汕头招募往新加坡修船劳工,大约有二百多人,去时到汕头老妈宫请妈祖分灵同往。

初到星洲,生活清贫,经费缺乏,就地建简朴庙宇,恭奉天后圣母。

至1948年才合力筹划,在原址建起“汕头社天后庙”。

至1989年,由理事会倡议发动筹备,在芽笼四十巷五号注册成立汕头社,1994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举行隆重移迁晋庙大典,望后人思源发扬光大,特书匾额“蛇江飞来”,示意汕头妈祖驾临此地。

汕头天后宫自1992年重修开放,市民依旧虔诚朝拜。

成为汕头市文物保护点和旅游胜地。

新加坡汕头社天后庙晋香观光团几十人于1995年莅汕。

台湾也有不少地方成团结队来汕头老妈宫敬拜分灵,带往住地。

近代重要的贸易口岸——樟林港,也曾有过四个天后庙,其一是约建于元代中后期的“灵感官”,其二是建于明代 (具体年代不详)的“暗芒宫”,其三是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七年间(1787-1792年)的新围天后宫,其四是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城内天后宫。

汕头埠妈祖出游没有定期,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936年前后。

当时,总商会辖下的各个公会大都组有标旗锣鼓班参加出游。

汕头存心善堂仪仗队是开路先锋,这个仪仗队是西洋管乐队,制服整齐,白衫黑裤的中山装加嵌鲜艳色线,载上大冠帽,十分精神。

管乐可算齐全,
每样乐器都成双成对,有小号、长号、中号、圆号、大号、银笛、单簧管、双簧管……还有小鼓、大鼓和钹。

各公会的标旗也各具特色,标旗旗篙头垂下的都是各商号的商品,装饰得十分雅致,大做广告。

扛标旗的妙龄少女穿着各式各样的旗袍,有的穿绣花鞋,有的只穿纱袜,大多戴上有色眼镜,有红的、蓝的、褐的、黑的,色彩繁多,多半是各个酒楼的女招待和有牌照的妓女。

各公会的标旗队伍大展风骚。

锣鼓后棚,潮乐、国乐竞赛雌雄。

锣鼓班的后面,还有数量不一的纱灯,这次纱灯实人较多(这就是“扮景”,以真人饰扮人物故事,今称“活塑”),改用手推板车作为底架,上面糊贴楼阁、假山等,如“山伯与英台”、“感文君听琴”……等。

还有醒狮队伴随游行。

行列中还有一尊高耸超群、令人难忘的“大头弟”,他穿着浅蓝色长袍,手拿葵扇,高约五米,用木棍高脚撑起,十分逗人喜爱。

妈祖出游乘坐的是八人抬扛的玻璃鸾轿,轿前扛着几个大礼箱,盛装着寿辰敬拜的礼品和香案。

汕头老妈宫这座妈祖偶像,是软身装置,用洋藤条编织和木雕合制,身躯为洋藤条编织,头、脚、手为木雕,十分轻巧,穿起绣袍鞋帽,显得慈祥喜盈。

街巷迎驾,各设敞棚陈列供品,整个出游队伍甚长,见头不见尾。

队伍两边由存心、诚心、诚敬、延寿……等善堂的消防队维持秩序。

巡游队伍井井有条,悠闲文雅。

一路商店、行辅鞭炮迎驾,乐声阵阵,鞭炮隆隆,气氛热烈,一片升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景象。

自1939年汕头沦陷以后,妈祖出游遂告停止。

在潮汕民间,对妈祖的虔诚,演化出不少民间习俗。

早期的汕头渔民,不仅在离岸的时候要拜祭妈祖,当船行至外海口妈屿时,还要到岛上的天后庙拜祭,并且要放生一只活鸡。

妈屿岛因此也有放鸡山、放鸡岛之称。

而至今最普遍而隆重的习俗是“做妈生”。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辰,这一日在民间被视为“圣日”,人们进香祭拜、演戏、游神以祈风调雨顺,平安兴旺,家家户户要备办供品,信女们一早就都梳妆打扮,手挽花篮,携带香烛糖粿果品前去“落宫”。

拜过妈祖,商家行铺往往都要宴请亲朋、伙计吃卤鹅炒面。

“妈生”宰大鹅、吃炒面,如今仍是潮汕一带三月二十三的固定习惯,成为“不迷信的迷信”。

狮头鹅是潮汕名产,尤以汕头月浦乡的狮头鹅最大最肥美。

头科狮头鹅春节前上市,是蕃薯饲养的,最为肥美,至农历三月头科鹅已近尾声,往后二科鹅应市,已是食草鹅,肉质较差。

所以趁“妈生”宰杀肥鹅,既是敬神,也饱口福,潮汕人多乐而习之,相沿也便成俗。

妈祖文化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信仰。

它让更多闯海的汕头人有了一种精神寄托,有了一种安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