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功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基本功——移动互联时代记者最不可缺少的四大能力
陈 良飞 / 澎湃新闻时事副总监兼政治新闻报道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封
面
/
O
罱
移 动互联 时代
记者最不可缺少 的四大能力
文 陈 良飞
移动互联时代 ,新技术的确给新 闻信息 的传 播带 构媒体 区别于众 多 自媒体 的 “定海神 针”。在澎 湃新
来 了便利 ,但新媒体 的娱 乐化 、碎 片化、感性 化等趋势 闻的采 写实践 当中,事实核查能力是被频频 强调 的记
士进 一步 求证 。
再 以 “阎肃今 晨去 世”假 新 闻为例。
2015年 10月 27日上午 9时许 ,歌手 于 文华 在其 实 名认 证 的微 博上 发布 一 则
“消息 ”称 ,阎肃老 师“因病今 日于空军总
医院去 世 ,愿这位和 蔼可亲 的老人 家一 路走 好 ”。
这则所谓 的独 家“消息 ”发布 后 ,刚
比如 ,东部某省 的“戎装常委”——该省 省军区政
一 片 哀 鸣 :调 查 记 者 已死 。 这 既是 当 下 新 闻 业 的 一 种 委 在 这 次军 改期 间暂 时退 出 了所 在 省 份 的常 委 班
写照 ,也从 另外一方面 印证 了社会对于调查 类新闻的 子。今 年 2月 1日,该省某市 党报 的一 则新 闻报 道披
封 面
/
O
为
新 闻 记者 需要 具备 哪些 基本功 ? 在这 个媒 介技术 快速 更迭 的 时代 ,我 们 时常高 呼 改 变 ,却 往往 忽视 了 坚守 。新 媒 体 时代 ,信 息传 播 呈现 出泛 娱 乐化 、碎 片 化 、感性 化趋 势 ,过去职业新闻人一些公认的常识、普遍遵循的基本功 ,比如注重新闻的实地采集 、 事实 核查 ,善 于冷静提 问、理 性分 析 、逻辑 提炼等 ,在浮躁 的互联 网 内容 生产 中越来越 难觅 踪迹 。即便是 专业媒 体中不 少年轻 的一线 采编人 员 ,也 存在基 本功不够 扎实 、采 编操 作较 为粗 放 的问题 。新 闻 的基本 功似 乎正 在成 为一种 稀 缺能 力 ,继 承者们 因 而 愈显 可贵 。而这些 基本功 和专业 能力更 是决定 了机构媒 体能 否在这 个新媒 体时代 凸 显其 价值 。在资讯 异常发 达 、技 术手段 日新月异 的今天 ,有必要 回头 思考一 下职业 新 闻人 的基本功 。
聚焦“四力”夯实新闻采访基本功
修炼职业素养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履职尽责和个人 成长的必然需要,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要保障采访的顺利进 行,要完成优秀的采访实践,就必须从采访心态、采访姿 态和情感沟通等方面修炼职业素养。
1.用虚心诚意感动受访者,实现近距离沟通。面对 不同受访者,需要摆平心态,用虚心和诚意才能感动受访 者,实现与受访者近距离沟通。徐迟为了写好数学家陈景 润,不仅放下大诗人的架子与当时的争议人物陈景润恳谈 十多次,而且对陈景润的同事、领导、亲友作了几十次延 伸采访,此外还废寝忘食地钻研高等数学,对哥德巴赫猜 想的背景由来有了比较专业的了解,终于推出了轰动一时
3.回归客观真实的采访本质,以国际视野和眼光讲 好中国故事。《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提出,要 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生动诠释中国道路、中国 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着重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 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
事,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讲述全面的中国故事,需要 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新闻工作者要承担这一使命,一个 重要方面就是回归采访的本质,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做 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媒体人。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既离不开媒体力量,又需要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文化企 业、普通公民积极参与,形成人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局 面。然而,中国故事需要采访素材作为支撑,因而,采访 者保持客观真实立场,确保与受访者可信沟通,才是实现 这一目标的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王秦】
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346件作品获奖
本刊讯(记者 孙航)11月7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 协会主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 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6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 等奖67件(含12件新闻名专栏)、二等奖104件、三等奖 170件。
提高新闻敏感需修好三项基本功
而是 在 采 访 中偶 然 遇 到 的一 则 社会 新 力 洞察世界 ,分 辨大是大非 ,为人 民而 发现好新闻的D N A 。 闻 ,凭着对新 闻的敏感采 写而成 ,可 以 书 写 。 说 是无心插柳 。 还以 《 扶 风1 0 位 农 民工 首次 领 到 希光在谈到新闻人才的培养时曾说 : “ 这
2 0 0 9 年2 月1 7 日至 1 8 E t 备健康的思想情感 、 光明的道德 派 ,笔者赴 宝鸡市凤翔 、岐山 、扶风等 笔 时了解到 ,尽 管农 民工可 以在企 业参 情怀 、淡化 的 自我 、开 ( 下转 第3 8 页)
要不断学 习。做一个杂 家 金 存折 的照 片。最终 ,这篇 消息在 《 陕 问题 ,也是构建 和谐 社会的重要 内容 。 学 做 新 闻 ,只 靠 书本 上 的知 识是 西 E l报 》2 0 0 9 年2 月2 0 日( 星期五 )一 在不少企业 对农 民工养老保险不重视 ,
远远不够 的 ,要广泛 涉猎 各 门学科 ,做 版见报 。 个 “ 杂家 ”。正如 《 人民E t 报 》前 副总 编辑梁衡 所说 , “ 接触一 点就在脑子里 现状及政策的了解 ,不善于做—个杂家 ,
挂上 了号 ,好 比脑子里设 了许多 电路开 这条好新 闻也许就会与笔者失之交臂。 关 ,以后 采访 时 ,遇 到哪一问题 ,都能 及时噼噼啪啪地接通线路 。” 提高政治修养 。做到胸 中有大局
农 民工也对 自己的权益不甚 了解 的前 提 工 中开展养老统筹带了好头。
正是 因为 了解 了全 国的大局 ,在稿 件中加入我国农 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相关
作为 《 陕西 日报 》社会法律部 的记 事 件放在全省 、全国甚至全世界 的角度 者 ,长期 和公 、检 、法部 门接触较多 ,
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如何锤炼“四力”
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如何锤炼“四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
“四力”要求系统全面、指向明确、内涵丰富,涵盖了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
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要求,以“四力”为统领加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担负起新闻事业的职责使命。
如何锤炼新闻工作者“四力”?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把提升本领与业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练就高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生动的笔触、优美的画面、精彩的镜头,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抒写、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传。
一、增强脚力,要深入社会实践。
脚力,顾名思义是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唯物史观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眼力、脑力、笔力归根结底要从脚力中得来,脚力是基础,要走得踏实、沉得下去、扎得深入。
迈开脚步、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新闻工作做实的必由之路径。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比如当年范长江写出《塞上行》《中国的西北角》等新闻精品,正是因为他用脚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而得来。
新华社历史上的新闻名篇,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夜宿车马店》、《驯水记》、《沂蒙山书简》等,都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得来的。
要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到广阔天地中去感知时代变迁的步伐、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采集思想智慧的矿藏、汲取精神力量的养分,努力奉献出充满时代力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新闻是一棵常青树,只有用实践的汗水不断浇灌,扎根在百姓生活的基层和沃土,才能够根深叶茂。
只有锤炼过硬脚力,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新闻工作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具有鼓舞人、感召人的力量。
新闻写作基本技巧浅析
第1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河北日报《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本报讯(记者石磊)祖籍沧州的郑先生在沪经商数年,前不久他从上海返乡,连遇两个“没想到”。 一是石家庄到沧州的高速公路上舒适、快捷、干净的旅途让他连说“没想到过去要走 六七个小时的路现在只用3个小时。” 第二个没想到就是他离家前买的1996年版的《河北省地图册》已失去了作用,因为里面的河北交通图上,只标有京石和石太两条高速公路,而现在连沧州这个号称“交通死角”的地方都有两条高速公路穿过。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四)新闻写作方法1、写作: 从根基上说,最宝贵的语言因素就是简短、有力。 1、 了解受众是谁。 2、使用强有力的名词和动词,减少修饰词的使用,多用短句。 3、避开陈词滥调。 4、要具体。 5、当心被动语态的隐晦含糊。主动语态则是负责任。 6、别的办法都不灵的时候,要勤奋写作。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减少修饰词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文字简洁,避免多余字词。方法是用一个词代替一系列无用的形容词和副词;尽量避免使用生僻词;要多用短句子,把复句变成并列的两个句子。 要准确 ;要具体,避开一般笼统;避免夸大、一般化、想当然、信口雌黄。 避免玩弄行话,要将专业术语转换为读者很快理解的文字。 入门——熟练——提升——再提升……任何一个记者在写作中都会遇到一个不断提升的阶段。有时候,他会发现,达到一个阶段后,再一次的提升异常困难,时间漫长,甚至有倒退的危险。这时候,除了保持大量优秀范文阅读外,惟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写作。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首先,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170多种定义。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范长江: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采访与写作【张征】女,1952年6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主要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写作专题》、《名记者研究》、《传播学》等课程。
第一讲:如何发现新闻一、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1、职业责任:报道新闻,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1)信息时代的信息服务:社会的嘹望者■为社会提供快速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信息会决定决策,不完全的信息或者错误信息会影响决策。
(2)满足新闻的知情权。
2、要求:(1)追求新闻的真实性①具体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六要素时间、时空(地点)、事件(主体)、行为者、什么结果、什么原因■新闻界有门槛;事件是报道的主体(消息导语要体现);本报讯表示本报记者在现场。
②整体新闻的真实性:选题的均衡性■报喜不报忧或者老报道负面新闻失去均衡性;眼见之外还有看不见的东西。
(2)追求新闻的深刻性①深度报道的趋势——深度报道■海量信息、深度解读(专业性,很多记者从业10年左右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如财经记者)②网络时代的深度报道(3)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二、新闻事实的特征和分类1、新闻事实的特征(1)客观世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学会运作人际关系找人、核实,一定要明白哪类新闻?哪里去核实?比如南方周末核实艾滋病患者针头扎人消息不实。
(2)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事实要素:重要性、新鲜性、显要性、接近性、生动性■重要性有地域性,比如广州报纸和北京报纸可能对同一新闻事件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显要性即,显眼的不一定就重要。
比如皇马来北京和朝鲜会谈。
接近性:农民工讨薪上新闻联播;生动性:新闻记者为职业调查研究工作者,和警察、法官等的区别有目的不同、材料不同、认识事物不同(三个要求)。
(3)具备可见、可闻、可感条件的事实记者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实——前提条件:信息网络、现场意识、先进设备,包括原始影像信息、语言信息和转变为“材料”的信息。
■要求:必须为现场新闻;推断发生比如心理活动等不能报道。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工作者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深入的采访和精准的写作。
在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首先,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有一定的敏锐度和观察力,能够捕捉到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
在采访对象时,要善于倾听,尊重对方,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得侵犯对方的权益。
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记录笔录或者录音,以便后期整理和写作。
其次,新闻写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笔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语言,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长句,保持简洁明了的风格,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报道的主要内容。
同时,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性,不得夸大事实,不得随意篡改报道的内容。
另外,在新闻写作中,要注重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得在报道中夹杂个人观点和情感色彩,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让读者能够从报道中获取到全面的信息。
同时,要注意报道的时效性,及时更新报道内容,让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总之,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只有掌握了好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方法,才能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希望新闻工作者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采访和写作能力,为社会呈现更多真实、客观、准确的新闻信息。
践行“四力” 做新时期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践行“四力” 做新时期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作者:沈天红来源:《声屏世界》2018年第12期摘要: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这是新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具体要求。
增强“四力”,需要新闻工作者认真践行,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四力” 新闻工作者新时代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这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必备的四项基本功。
脚力:深入基层,增强新闻报道的活力“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
”这句新闻工作者耳熟能详的话蕴含着增强脚力的最基本要求,新闻战线持续开展的“走转改”是增强脚力的具体途径。
记者不仅要走得下去,还要边走得远、走得久。
只有双脚踩在田间的露珠里、泥土上,才能写出受众喜欢的“有温度的”新闻佳作。
增强“脚力”需要到基层,到群众中去。
每逢岁末年初,新闻媒体都会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
每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都能促使传统媒体锻炼队伍出精品,其原因就在于这类报道的原汁原味,新闻的主角也许不那么高大上,但一定是原生态,更贴近真实生活。
“新春走基层”涌现出来的精品就是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的生动注释。
再如新闻媒体组织的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记者在基层发掘了许多典型,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更重要的是,驻村调研采访活动架起了“下情上达”和“下情上达”的桥梁,把顶层温暖真正传导到基层群众中。
练好“脚力”需要俯身到新闻现场去。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接近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是职责使然。
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充斥着舆论场,谁在新闻现场,谁能获得最新的资讯,谁就能吸引受众获得受众关注。
现在的新闻竞争已直接进化到“秒”的程度,争分夺秒。
同样一则消息,先发和后发彰显的是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差别。
强化三个效应意识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功
素 ,同时做 到这 一理念 与时 代精 神的有 机结合 。广 言 之 ,今 天 的各 个 领 域 各 个 行 业 都 应 树 立 民 族 意 识 ,弘扬 民族 文化 ,这 样才 不会 在激烈 的东 西方 文 明交锋 中迷 失 自己。 中国 如此 ,各国亦 如此 。也 只 有 这样 ,我们 的新 闻事 业 才 能 游 走 于 东 西 文 明 之 间 ,思 接千 载 ,视 通万 里 ,才能继 往开 来 ,无 愧 于 我们今 天 的时代 ! 口
语 言文 字 是新 闻 传播 最 重要 的媒 介 。 用汉 语 运 言 文字传 递新 闻事 实就应 当充分显 现汉 语 自己的语
言 特 色 和 魅 力 。 拼 音 文 字 不 同 , 字 不 是 纯 粹 的 音 与 汉 素符 号 , 兼 有 表 音表 意 两种 功 能 , 源流 清 晰 , 它 且 几 千 年 来不 曾 间断 , 是 世 界上 任何 一 种文 字 都 无法 这
会 发 现 国 人 对 此 类 报 道 有 着 相 当 的 情 结 ,他 们 对 传
统 ,对 自己的文 明有着渗 入血 液 的先天 亲和力 。在 受 众之 中产生 文化认 同 并非 虚妄 之谈 ,产生 良好传 播 效 果 的 优 势 ,是 外 族 媒 体 望 尘 莫 及 的 。
第二 , 新 闻 写 作 以 及 标 题 的 制 作 , 应 当 重 视 运 用 民 族 形 式 ,表 现 民族 语 言 风 格 特 色 。
己的传统 积 累 ,捕 捉那些 具备 新 闻价值元 素 ,并且 利 于弘扬 中华 文化 ,传播 民族 精神 的新 闻 ,借 以影
响 受 众 。 例 如 :可 以 加 大 对 传 统 国 粹 、 民 俗 文 化 。
了 白居 易 《 恨歌 》 中的诗句 ,成 就一 则古雅又 不 长 乏新意 的标题 。除此之 外排 比重 复 ,谐 音双关 、妙 用 韵脚 等手法 ,只要运 用得 当 ,必将带 动传播 效率 的又一 飞跃 。如 “ 京剧 舞 台的 ‘ ’贵妃 ( 洋 主题 ) ” 副题 略 ,采用 “ ” 、 “ ” 谐 音 ,颇具 情 趣 ; 洋 扬 “ 海 粟 :是 仓 海 ? 一 粟 ? ( 题 ) 副 题 略 ,采 刘 是 ” 主 , 开朗 。 除 以上 两 点 之 外 ,提 高 新 闻 工 作 者 的 民族 意 识 ,培 养 大批既 有深厚 国学 底蕴 ,又具 时代 开创 精 神 的从 业人 员 ,同样是 搞好 这项 工作 的重要组 成部
做好新闻工作的七种能力
做好新闻工作的七种能力
做好新闻工作需要掌握多种能力,以下是七种能力:
一、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是新闻人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具体表现为对时政新闻、社会热点、事件突发等新闻信息的敏感度较高,能够迅速发现新闻热点,并能够准确分析新闻事件。
二、新闻采写能力
新闻采写能力是新闻人必备的基本功,包括新闻采编、撰稿、采访、调查、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简明扼要地表达新闻信息。
三、新闻分析能力
新闻分析能力是新闻从业者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思维敏捷、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具备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深入剖析事件、问题、现象等。
四、新闻策划能力
新闻策划能力是新闻人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需要具备深入了解新闻市场、主流媒体和受众需求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新闻需求,制定不同的策划方案。
五、新闻传播能力
新闻传播能力是衡量一名新闻人的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工具,将新闻信息妥善传播出去。
六、新闻安全意识
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新闻安全意识,能够在新闻采访和报道过程中注意保护自身和受访者的安全,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七、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要求具备诚实、公正、
客观、勇敢的态度和品质,能够秉持新闻采编准则,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总之,对于一名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掌握以上七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从业工作。
第一讲 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如何发现新闻
——如何发现新闻
(一)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 (二)新闻实践对记者的要求 (三)新闻事实的特征和分类 (四)新闻发现的标准
一、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
(一)记者的职业责任对记者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明白记者所肩负的职业责任。 具体讲记者的职业责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
“寻找最美村官”、“ 最美最美乡村 教师”、“ 感动中国人物” 、“大 国工匠”
西安有个时尚美丽的保洁员
短裙子高靴子扫地还要唱歌子 又时尚又快乐扫地好像扭秧歌 西安星火路有个 时髦爱美的女保洁员
发布日期:2014/11/15 查看次数:9050 来
本网记者何磊 实习记者雷美丽 丁明辉 金菲 白杨越 在西安市星火路,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身材高挑、打 扫地一边唱歌。那种幸福和快乐的工作状态,使每每
国庆长假 关于旅游的话题大家普遍比较关心
1、贴近性 其二,从心理上贴近读者。
一则报纸新闻,如果与读者在 志向、意趣、爱好等方面相吻 合,就会使读者从心理上产生 接近感;如果这则新闻内容讲 出了人们的心里话,就会在读 者心中引起共鸣。
日期:[2017年09月27日]-- 华商报 --版次:[A5]
要求记者不仅是“杂家”和社会 活动家,还要做“专家”。
(2)网络时代的深度 报道
网络使新闻进入了“快餐时代” 但是人们还是渴望知道某件事 情发生的详细经过和深刻背景。
3、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 都有发布信息的渠道。QQ空间、 微博、博客、微信、贴吧。 手机=相机
现代科技使新闻的传播速度迅猛加 快,对传统媒体记者提出新的要求 和挑战——时效性: 及时、快速
(一)记者的职业责任对记者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明白记者所肩负的职业责任。 具体讲记者的职业责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
000 多公里,深入四川、甘肃、青海、 记者的眼力既要看得见、看得准,又
内蒙古进行采访,发表了大量的系列 要看得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
报道,并汇编成了《中国的西北角》 日常的学习和领会,要明白、领会党
一书,用生动的文字真实还原了当时 的主张和意图,明白党和国家提倡、
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时局状况。更 倡导和弘扬的是什么,明白时代的主
关键词:新闻工作;“四力”;领会践行
1 增强“脚力”,练好基本功
为 可 贵 的 是, 范 长 江 以 写 实 的 笔 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 第一次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
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 农红军长征的通讯稿子,让人们在获
者成才的根本途径。”有思想、有深度、 得对红军正确的认识方面有着不可取
要弘扬和谐社会主旋律,建设高度的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会产生巨大的社 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写出更多具
社会主义文明,传播正能量,构建积 会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有利于改革 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极向上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党和国家长治 的优秀新闻作品。要在工作中善于总
3 增强“脑力”,坚持四个原则
久安。舆论导向错误,就会造成人心 结和发现,多向群众学习,善于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 涣散和社会动荡,甚至危害党和国家 群众语言,从而更好地与群众开展沟
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 前途命运。因此,新闻舆论工作的各 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开展谈话,
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是对 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 赢得群众信任,构建和谐的群众关系。
当得到这一消息后我们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条体现各民族亲如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高尚品格的新闻线索并跟踪采访拍摄真实地记录了焦建强四处奔波最终得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中国慈善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在一帮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的爱心接力下木尓迪丽一家没花一分钱治好了缠绕7年之久的疾病小姑娘不仅挺起了肢体上的脊梁更可喜的是挺起了精神上的脊梁
出镜记者的五项基本功
出镜记者的五项基本功在电视新闻中,出镜记者是主要的信息传递者和联络者,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
以下是出镜记者的五项基本功:一、发音清晰、标准发音标准,是出镜记者的基本功之一。
他们需要掌握良好的语音技巧,把语音元素正确、准确地加以连接,让听众可以清晰明了地听懂他们的讲话。
此外,为了有效地传递信息,出镜记者还需要熟悉语言的音、节、调和韵律等要素,包括民族口音、方言和外语。
二、言辞简练、有逻辑作为新闻媒体的代表人物,出镜记者需要掌握言辞简练的技巧,尽量避免空洞和废话。
在讲述新闻故事的过程中,出镜记者需要按照逻辑条理清晰地展开介绍,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抓住新闻的核心信息。
在将新闻故事最终传递给观众之前,出镜记者需要修辞得当,确保在表达清晰的前提下,更能抓住观众的心理。
三、身姿挺拔、大方自信作为新闻传媒的代表,在镜头面前表现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出镜记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挺胸抬头、吐字清晰,展现一种自然、朴实的风范。
在镜头前,需要保持大方自信的态度,积极适应时局及声息,并能以平衡的心态应付各种挑战和压力。
四、容貌端庄、仪态优雅出镜记者的良好仪态易于留下深刻的印象。
需要注意个人形象的规范,包括穿着、头发、面容等方面。
出镜记者在镜头面前需要保持优雅的姿态,发掘自己的美丽,并改进自己的表面形象。
此外,他们还要注意不通过肢体语言对媒体和观众形成有效地沟通。
五、反应迅速、处理万变新闻事件的发展和变化是不可预料的,并且需要快速的反应和处理。
出镜记者需要非常敏锐和果断,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和决策,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新闻事故的发生时,需要有迅速出击的精神,能够及时接收现场消息,准确采集信息,尽可能为观众带来第一手新闻。
总之,出镜记者需要具备以上五项基本功,才能有效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
出镜记者在无数次的实践中不断锤炼各项能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从而成为更好的传媒人。
新闻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我国许多媒体机构纷纷开展了新闻部工作培训。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为期一周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新闻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播真理、传递正能量的责任。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底线,它要求我们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坚守新闻职业道德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整个新闻行业的尊重。
首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工作者要尊重事实,不歪曲、不捏造、不篡改,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态度,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
其次,客观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事件进行全面、多维度的报道,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在报道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各方意见,力求呈现事件的多个侧面。
再次,公正是新闻的基石。
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公正之心,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群众发声。
在报道中,我们要避免为权力、金钱和名利所左右,始终坚守公正原则。
最后,全面是新闻的保障。
新闻工作者要全面了解事件背景、原因、影响,避免以偏概全。
在报道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力求全面、立体地呈现事件。
二、新闻写作技巧的提升新闻写作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新闻写作的相关技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突出主题。
新闻写作要紧扣主题,围绕核心内容展开,使读者一目了然。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提炼出事件的精髓,使文章具有吸引力。
2. 简洁明了。
新闻写作要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在表达观点时,要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使读者易于理解。
3. 语言生动。
新闻写作要注重语言表达,力求生动形象。
在描述事件时,要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谈谈如何练就现场报道基本功
谈谈如何练就现场报道基本功作者:宋先智来源:《活力》2012年第08期[关键词]广播记者;现场报道;观察力;信息;语言表述;人文关怀要成为一名合格广播记者需要具备十八般武艺,其中,练就做好现场报道的本领必不可少。
好的现场报道不仅能体现时效性、真实感、现场感,更能发挥广播特色,突出广播“以声夺人”的特点。
俗话说:“学海无边,书山有路。
”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以下,我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练就现场报道的基本功。
一、敏锐的观察力必不可少一提到现场报道,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现场说吗,我有个好口才,怕什么呢? 其实不然! 现场报道是一种直观直说的报道形式, 不要只知道“说”,更要学会“看”,善于抓住感人的场面和典型事例。
尤其是遇到那些突发事件时的采访,更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在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处变不惊,做到游刃有余, 使报道有特点、有个性、有味道,从而出色地完成现场报道采访任务。
用眼睛发现新闻是一种重要的采访手段。
记者不是个摆设,而是现场新闻素材的发现者。
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记者在复杂的事件现场准确地捕捉到细节,而新闻中最精彩的正是由那些生动的细节构成的。
所以,记者在新闻现场要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观察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观察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善于捕捉细节、感知细节、把握细节、展现细节,将观察后的现场情况呈现给听众,做到报道有细节、有内容、不空洞,生动形象,能抓听众的心,让听众喜欢听、愿意听,听了犹如亲临现场,甚至胜过自己在现场。
二、学会对现场信息恰当取舍记者在现场描述过多,就会造成大量无用信息堆砌,冲淡新闻事件的主题。
因此,正确的信息取舍对连线报道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1.开门见山,尽早入题。
现场连线的开头要及早交代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等要素和主要的新闻事实,先声夺人,尽早把听众引入新闻现场,让听众身临其境。
切忌开篇就长篇大论,迟迟进入不了主题,让听众等得不耐烦,摸不着头脑。
2.避免大而全,做到详略得当。
调查是记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记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人们深入现场进行考察,以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
它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科学方法。
新闻工作的调查研究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是以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成就、新经验、新问题、新风尚、新人物为主要对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弄清情况后据以传播新闻。
毛泽东同志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刻揭示了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为记者,调查研究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一、调查研究是新闻报道的基础之所以说调查研究是记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就在于调查研究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我认识这个道理也经历了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开始做记者时,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是在采访前,主观上先定个框框,下边找个例子,而后凑成稿子。
后来,我把这样一个写稿过程编成顺口溜,就叫做:坐在屋里想点子,跑到下边找例子,关起门来写稿子。
现在看来,从广义上讲,记者的采访活动就是调查研究。
但是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又不完全是一回事。
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要从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它的目的是搞好新闻报道。
记者进行调查研究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访。
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采访工作中的体现。
我们采访的基本对象、服务的基本对象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迈开双脚,走到下面,多接近群众、多接近生活、多接近实际,就会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就会摸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真实情况,就会呼吸到大好形势的新鲜空气,就会捕捉到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模范人物的事迹。
记者只有深入调查,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当好千百万听众的耳目,活灵活现地把新闻事实报道出来。
曾经,我和另一位同志到原店镇采访,通过广泛接触群众,了解到原店村农民蔡延文创办社会敬老院,收养没人赡养老人的事儿,就写出了《蔡延文创办社会养老院》的消息,在《三门峡日报》上发表了。
后来,我们又多次到原店村深入调查研究,挖掘到蔡延文创办社会敬老院是要扭转社会上不敬老、不养老不良风气的初衷后,又写出了对农节目《不信东风唤不回》,在省里荣获一等奖。
新闻学专业学习中应该注重哪些核心能力
新闻学专业学习中应该注重哪些核心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和实践的学科,对于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新闻人才至关重要。
对于选择新闻学专业的学子来说,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核心能力,是走向成功新闻职业生涯的关键。
首先,扎实的新闻采写能力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
这包括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并以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
新闻采访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各种人物建立信任关系,引导他们讲述真实的故事。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捕捉关键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而新闻写作则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新闻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如消息、通讯、评论等,能够根据不同的题材和受众,运用恰当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创作。
其次,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新闻学学习中不可或缺。
面对海量的信息,学生需要学会辨别真伪、分析信息的可信度和价值。
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学生在报道中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受到个人偏见、利益集团或舆论压力的影响。
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面对不同观点和声音时,能够进行理性的辩论和探讨,推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再者,良好的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也是关键。
在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来源广泛且繁杂,学生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库、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并且,能够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整合,提取有价值的内容,为新闻报道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有力的支撑。
另外,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日益重要。
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新闻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
学生需要掌握摄影、摄像、视频剪辑、音频制作等技能,能够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同时,要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根据受众的需求和习惯,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还有,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也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功《中国航空报》社荣为人序言:对采访的基本认识◆新闻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报道新闻通过访问、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新闻事实的业务活动。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实际,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观察、访问、座谈、调查等方式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分析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炼出鲜明的新闻主题。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新闻采访是为报道新闻所作的搜集素材的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核对新闻事实的过程,没有新闻采访,就谈不上新闻写作,更无法报道新闻。
所以说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就像绘画与雕刻。
采访是往白纸上描绘,是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丰满、从含糊到鲜明的过程;采访中不要忽视每一个细节。
写作就像雕刻一样,把原始素材中所有影响主体的东西去掉,留下最有用的部分;写作时不要心疼删掉自己写下的文字。
采访是“加法”,材料越搜集越多;写作是“减法”,作品越改越精。
◆新闻采访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事实。
采访工作的中心是了解客观存在的情况。
(目的、任务、方式、难点)◆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传播。
目的是为“新闻报道”,不同于其他写作、汇报等等。
采访活动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
采访活动的内容是了解客观情况。
◆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是迅速了解到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迅速”是指要重视新闻采访的时效性。
“典型”是指新闻的新鲜性,也就是要抓住新闻事实区别于一般事物的特点。
这里所说的“真实的事实”是指要防止被宣传性现象所迷惑。
◆采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活动,是调查研究。
社会活动方式是与行政的、法律的、私人的方式区别开来;社会活动方式是非强制性的、平等的、自由的交往方式。
◆采访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调查研究工作。
所说的难度在于——时间紧。
既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任务,又要对新闻事实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有准确的、深刻的认识。
(例如深度报道)采访题材广泛多样,传播对象各行各业;由此要求采访者知识面要广博,这样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采访中既要考虑到报道时生动形象,又不许虚构。
(陈炳东参加技能大赛)◆新闻采访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新闻采访中要求采访者善于发现事实、了解事实、选择事实、核实事实、追踪事实。
也就是说,采访者要善于通过观察、访问、座谈等方式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分析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炼出鲜明的新闻主题。
然后通过新闻写作形成稿件,最后完成新闻报道。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新闻工作者来说,维护新闻真实性是不可推卸的职责。
新闻作品只能如实反映客观现实,容不得半点虚假。
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基础,在采访中,能不能抓住新闻是能力问题,可是能不能坚持新闻真实性就是职业道德问题。
◆怎样坚持新闻真实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掌握第一手材料,核对第二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就是采访者采访中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是采访者在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材料(包括文字、图像、录音、实物等等),是客观存在事物的直接反映。
对基层通讯员来说,具有掌握第一手材料的优势,因为采访、报道的就是自己日常从事的工作,就是身边的人和事。
所以基层通讯员要善于把握住这种先天独厚的优势,搞好新闻报道。
第二手材料是指有些时候或是有些事情由于时间、场地、环境限制,记者不可能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到现场直接采访(如灾难、试验、会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间接采访的方式采访当事人,了解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况,了解新闻事件现场的情况,了解新闻人物在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所作所为。
这也是新闻记者和通讯员常用的采访方式。
这种事后通过采访当事人获得的材料是第二手材料。
◆1.采访一定要到新闻现场,要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直接采访,就是去掌握第一手材料。
坚持新闻真实性,一定要尽可能地坚持直接采访,即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亲临现场采访。
在新闻采访中要注意掌握第一手材料;对文字记者来说,不仅要注意文字材料,也要注意观察现场情况,了解实物材料;除了注意新闻主体,还要关注相关的新闻要素。
对摄影记者来说,不仅要拍摄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照片,也要注意搜集相关的文字材料,注意与新闻背景有关的材料和情况。
间接采访,注意核对第二手材料。
对第二手材料更要注意核对,提高材料的可靠程度,以求更加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
在引用第二手材料时一定要注明出处,不能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是作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时得到的新闻事实。
在新闻采访中也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观察、了解、询问、请教,特别是采访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事情时,更要注意及时请教,千万不能想当然,不能凭老经验就得出结论。
◆2.新闻采访也要重视5个W:新闻采访一定要遵守新闻规律,采访过程中也要重视5个W。
何时(WHEN)不仅要搞清新闻事件发生的年、月、日和时间,必要时还要搞清非事件性新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何地(WHERE)不仅要搞清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还要搞清楚室外新闻事件发生地点的地形、地貌特征,搞清楚室内新闻现场的情况、室内陈设等等。
何人(WHO)不仅要把人物的姓名、单位、职务搞准确,还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新闻人物的年龄、经历,了解相关人员对采访对象的评价等等。
何事(WHAT)不仅要搞清楚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况,还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新闻事件发展的趋向。
为何(WHY)不仅要了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过程,了解新闻人物成长、发展的过程,还应该了解与此相关的新闻背景、科学知识、发展规律等等。
◆3.千万不能出现事实错误。
好新闻必须符合采访对象、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反映的一定是真人真事;文艺作品允许作家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可以想象和虚构,但新闻作品只能如实反映客观现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对含糊不清的事情宁可不说也不能瞎说。
同所有工作一样,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中也会出现失误。
作为新闻工作者,一旦发现工作中出现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万一见报,就将造成很坏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各道关口都没把住,出现了见报错误,我们一定要在同一版面发更正,公开改正工作中的失误。
我们千万不要让工作错误变成事实错误。
◆1.新闻采访的基本环节新闻采访工作有其自身特点,不管是采访突发事件、非事件性新闻,还是采访新闻人物、重要会议;也不管是接到任务就出发,还是深入准备再开始,新闻采访工作总要经历这样几个基本环节:◆1.明确报道思想。
报道思想是各新闻单位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面对的新闻受众,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制定的报道方针;明确报道思想要解决的是在采访过程中报道什么和怎样报道的问题。
(《中国航空报》社每个季度拟定下发的报道要点就是对报道思想的阐述和对记者、编辑、通讯员的指导)◆2.确定报道选题。
选题是指记者、通讯员在采访前根据报道思想确定要报道的题目、要体现的主题。
(选择确定采访人物、单位、典型经验等等)◆3.做好采访准备。
采访前要学习了解有关的方针、政策,研究采访选题和对象,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新闻背景材料,制订采访计划,拟定采访提纲等等。
(采访准备对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来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4.进行采集访问。
这是采访的主要环节和中心环节,狭义的采访指的就是这部分活动。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采访过程越深入,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越丰富,新闻写作就越容易。
(采访形式和方式多种多样,采访时间可长可短,无论何种采访,最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找到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材料。
)◆5.提炼新闻主题。
主题是新闻报道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提炼主题是采访中的关键环节,是体现采访水平的点睛之笔。
好新闻一定是主题鲜明、深刻,具有典型意义,甚至能过推动某一方面的工作。
(如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党的好干部孔繁森、1998年全国抗洪救灾……以及黎明报道、现代工人报道)◆采访中不可忽视的要点◆善于观察和分析。
善于观察和分析是记者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新闻现场的观察中,首先要注意与新闻有关的事实,要善于捕捉能够充分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本质的细节,要善于从分析中掌握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
(例如红队到哈飞检查油箱多余物,分析质量检查的可靠性。
)◆要善于抓特点。
特点就是与众不同之处,抓特点就是捕捉特征。
在新闻采访中一定要注意新闻主体区别于其他事物、其他人物的不同之处,注意新闻要素之间的特性和共性,注意新闻主体发展、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注意抓住促成新闻主体发生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
(例如空空导弹研究院“鲁宏勋班”与黎明公司“郭维林班”同是命名班组,特点各不相同。
“鲁班”是数控班,主要通过掌握先进设备、编制数控程序完成生产任务,具有高技能特点。
“郭班”是氩弧焊班组,有掌握先进设备和工艺的要求,同时更多的是手工操作,更注重掌握焊接技能和技巧。
现在中航二集团也命名了5个班组,那么这5个班组也不会千篇一律的,肯定各有各的特点。
所以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他们与其他班组不同之处。
)◆要重视细节。
事物的特点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在采访中千万不要忽视有关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细节,对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的关键问题、关键细节一定要搞清楚,决不可以含糊,更不可以“合理想象”、“添枝加叶”。
(例如黎明报道时“双百工程”每人每月颁发津贴200元至800元不等。
这在5年没调工资、人均月工资仅378元的黎明职工中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
例如陈炳东在参加技能大赛决赛时,研究图纸就用了近一小时。
最后以超过第二名几十分的成绩夺得飞机钣金工第一名。
)◆要重视采访前的准备采访前的准备分为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
(以今年4月采访“太行”发动机老专家为例)◆平时准备是基础,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平时准备至少包括4个方面:1.理论学习。
平时要注意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闻理论等等。
2.具体政策、相关知识的学习。
到工厂采访,就要了解工业方面的有关政策;采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就要了解科技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
不仅要了解具体政策,还要了解政策制定的来龙去脉,了解政策发展的过程。
,对于我们航空工业报刊的记者、通讯员来说,还要了解航空方面的知识、了解国防工业方面的知识;在新闻业务方面还要注意学习新闻理论、新闻写作、新闻发展史,学习汉语语法、修辞,有条件的情况下学习外语。
比如要搞好“太行”发动机采访,就要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原理、特点,了解航空发动机分类(活塞式、涡桨、涡轴、涡喷、涡扇),了解发动机与飞机配套的关系。
1.消息来源,新闻线索、各种资料的准备。
记者和通讯员要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保持丰富的消息来源,这样才能及时得到新闻线索。
资料积累既包括查找资料、搜集资料,也包括采访笔记的整理和积累。
2.知识准备。
平时要注意读书看报,培养广泛的兴趣,这样在采访时比较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不至于临到采访再去“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