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三 教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对联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两个部分。

通过学习对联,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学会写对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填空题则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对联和填空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一些对联的修辞手法和课文中的细节内容掌握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学会写对联。

2.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对联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讨论、问答、填空、写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对联的相关资料,如对联书籍、网络资源等。

2.准备课文内容的PPT或黑板报。

3.准备对联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向学生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对联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文。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

通过填空练习,巩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编写对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对联的模板,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编写出符合对联规则的对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好对联,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对联的基本知识和课文内容的重要性。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三》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三》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优质课教案一、教案背景本节课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第三单元的优质课教案,旨在通过本课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优美语言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素材:课文《语文园地三》、课后习题3.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热身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教学素材,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3.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结合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生词学习针对生词词语,进行详细解释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5. 课文分析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

6. 语文操练设计各类语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语文操练,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课堂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延伸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醒学生及时复习。

八、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文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案一:《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学习新词汇,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3.通过阅读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幻灯片、古诗词文本、一些图片。

【教学内容】一、阅读课文《封建社会的科技》1.快速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详细阅读文章,理解文中新词汇,确保每个小朋友都理解文章意思。

3.让学生学会简单提取文章信息的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

4.了解、体验文章语言中的理解、感受与文化信息,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真实的语言输入。

二、语法课堂——介词短语1.介绍介词短语的概念和用途。

2.辨析介词短语的类型及分类。

3.通过一些例句,让学生感受介词短语的用法。

4.让学生自己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总结一些介词短语,并将其用到自己写作中。

三、古诗词欣赏——《静夜思》1.听老师朗诵《静夜思》并了解古诗词的发展历程和社会背景。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进行情感体验。

3.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景象与情感。

4.通过分析诗中的语言特色、文学艺术和抒情手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方法】1.导入法。

通过现有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

2.演示法。

利用语言、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展示相关内容。

3.归纳法。

通过举一反三、总结规律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总结相应知识。

4.实践法。

让学生集中精力、有目的地进行语言运用,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反思】1.教材内容丰富,但还缺乏具体实践操作。

因此我觉得课堂需要更多的实践环节。

2.古诗词欣赏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非常好的方式。

但我在课上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教材资源,需要提高。

3.学生的内化习惯差距比较大,因此在课上应该在發音、听力及口语方面多加训练。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培养学生用感情体会文学作品的能力。

3.激发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3.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

2.激发学生用文字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园地三》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简单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
1.听课文朗读。

2.学生跟读课文。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词和短语。

第三步:感悟情感
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自己的话表达。

2.学生可以选择用诗歌、散文或其他方式表达个人感悟。

六、教学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撰写一篇与课文情感相关的作文或诗歌。

七、板书设计
•课文内容
•感受情感
•表达个人感悟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提升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用心。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短语。

3.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练习。

教学难点1.进行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分析。

2.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造句或写段落。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内容。

2.打印相关学生练习题。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

4.准备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的指导方案。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教师先播放一段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部分:逐段学习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朗读整篇课文。

2.课文讲解: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注重生字和句型的讲解。

3.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1.词语搭配:让学生填写课文中生字的词语搭配练习。

2.句型仿写:学生进行句型仿写练习。

3.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1.分角色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情景再现活动。

2.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或书籍,拓展课外知识。

总结与巩固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效果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简单介绍《语文园地三》的内容,并了解相关的诗词和文言文知识。

–能够听懂课文内容,并能够流利地朗读。

–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领会作者的用心和情感。

–能够进行简单的语文作文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诗词和文言文知识。

2.教学难点:对一些古代意境的诗词和文言文进行适当解释,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好课本、教案、教学PPT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学生带好课本和文具,保持注意力集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情境引入课文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学习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生字和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讨论。

3. 练习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目,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馴,强调重点和难点部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凑,学生参与度高,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部分内容无法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好地控制时间,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和反思,希朥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难点: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

板书:语文园地三二、交流平台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

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

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

三、词句段运用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

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

(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

)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知人知面不知心(口是心非)四、小结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对联、成语故事、古诗鉴赏和阅读理解等几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对联的特点及创作方法,掌握相关的成语,了解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联、成语和古诗的基础知识,对于阅读理解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对于对联的创作和古诗的鉴赏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联的特点及创作方法,掌握相关的成语,了解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联的特点及创作方法,成语的掌握,古诗的鉴赏方法,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难点:对联的创作和古诗的鉴赏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课件、教学素材、作业题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对联、成语和古诗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对联、成语和古诗的相关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对联的特点、成语的意思和古诗的鉴赏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对联、成语或古诗进行分析和鉴赏,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

精读课文以叙事为主,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

略读课文则以说明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并理解其中的知识点。

此外,《语文园地三》还配备了相应的练习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叙事和说明文的阅读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及对于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从文中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提高对生活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的掌握。

2.难点:对于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以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课文原文: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材料。

3.相关作业和练习: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的图片或关键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园地”为单元,通过不同类型的语文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词语辨析、句子仿写、阅读理解、写景作文指导和评价、语文实践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题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景作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辨析近义词,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词语辨析、句子仿写、阅读理解、写景作文指导和评价。

2.教学难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写景作文的创意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和修改。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作文纸:为学生准备作文纸,方便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花园,引导学生欣赏花园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语文园地三》,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然后老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题型进行操练。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阅读理解和写景作文,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了“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习作”和“开心阅读”几个部分。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汉字、词语、句子的理解和运用都已有一定的掌握。

但同时,学生之间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一些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

2.难点:对一些语文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如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他们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讲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草原上的新同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和分析课文,提高阅读能力;3.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来理解和思考课文。

二、教学重点1.掌握和应用正确的阅读方法;2.认真理解课文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课文的感受;3.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掌握表达情感的方法;2.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 自主阅读让学生利用10分钟时间,自主阅读课文《草原上的新同伴》,尝试理解并记忆其中的重要句子、词语和情节。

2. 合作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阅读自己所读的部分,并讨论其中的难点和不理解的地方。

同时,教师也在此时巡视各组,发现难点和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

3. 教师讲解针对全课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同时结合PPT和板书,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且具体的思路和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向他们提供一系列问题,让他们在讨论中发现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总结和汇报。

5. 作文练习教师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来表达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这篇课文的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很快地进入了阅读和写作状态,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很好地合作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收到了很多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这些都对我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 《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 《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语文园地三》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及成语的含义。

•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2.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语文园地三》的主要内容和精彩段落。

•难点:理解课文中涵盖的丰富情感和生活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活动1)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大意。

2)导读课文,解释生字生词及成语含义。

3)合作阅读,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道理。

4)分角色朗读,提高表达能力。

5)课文赏析,分享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3. 拓展延伸•启发式提问:诗词欣赏、成语辨析等任务。

4. 归纳总结•整理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复述课文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园地三》这篇课文的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教育意义,加强对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以上是本次《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古诗《示儿》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诗文的美,理解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生字词的学习,以及对诗文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的训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诗文的基本意思,但对于诗文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默写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示儿》。

2.理解诗文的基本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对诗文意境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3.朗读、背诵和默写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对诗文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进行引导。

2.示范法:教师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的示范。

3.练习法: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的练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诗文的展示,生字词的解释,朗读、背诵和默写的练习。

2.教学黑板:用于板书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3.教学录音机:用于播放诗文的朗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诗文《示儿》,让学生初步阅读,对诗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对诗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跟读,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

然后,教师给出一些有关生字词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文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解释诗文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诗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要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的写作要点。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如何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和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张图片是在描述什么情景?你们在看到这张图片时有什么感受?”2.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图片所描述的情景和学生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描述这个情景,应该注意哪些要点?Step 2:讲解写作要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有哪些要点?请学生发言。

2.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列举并解释文章的要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心情等。

3. 教师出示一篇示范文章,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要点并提问:“这篇文章有哪些要点?”4.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的要点。

Step 3:写作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给题目进行写作练习,要求按照文章要点进行思考和表达。

2. 教师巡视指导,辅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Step 4: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自愿选择部分作文进行展示。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学生与教师共同总结写作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写作要点,完成一篇自己的文章。

2. 提醒学生将作业和所学的写作要点进行复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课、讲解写作要点、写作练习、展示和评价、作业布置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 优质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  优质版教案
5.再读古诗,尝试背诵。
6.拓展延伸:唐代杜牧的《七夕》、《迢迢牵牛星》。(出示课件23、24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围绕着各版块教学目标和要点组织教学。“交流平台”针对本单元“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俗语、歇后语的积累和运用。“日积月累”积累了与牛郎织女相关的古诗,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诗中有些词语不易懂,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诗词的大致意思,再引导指导学生了解词义,最后粗知大意。还拓展了一些相关的诗文让学生读一读,从而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别人眼里,李冰是个乖学生,而张强则是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放学后,他们乘同一辆公共汽车回家,路上发现一个小偷在偷钱包。你想想看,后面的故事会怎样?
预设:我认为如果“乖学生”会站出来揭发小偷,故事就显得很平淡了。如果想让故事一波三折,最好是张强挺身而出,用他很“捣蛋”的方法制止了小偷的违法行为,李冰的表现反而不如张强。(出示课件10)
第二段话改用口语化的用词;增加了狼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想象了人物对话时的样子和对话的内容;把比较概括的词语表达的意思具体地叙述了出来。(出示课件16)
5.仿照《狼和小羊》的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17)
示例:“你是谁?你为什么藏起我的衣服?”织女问牛郎。牛郎连连向织女道歉。他说:“是老牛告诉我的。”于是,牛郎把老牛叫他藏衣服的经过告诉了织女。织女听完,知道是金牛星泄露了天机。她告诉牛郎:“人人都说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我非常向往人间的生活。”牛郎一听,激动地说:“我们做夫妻吧,一起过幸福的日子……”织女想了想,点头答应了。(出示课件18)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园地”为主题,通过不同的语文材料,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内容包括“口语交际”、“阅读理解”、“词语辨析”、“作文训练”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表达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词语运用、作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的理解,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2.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相关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园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对新词进行解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设计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进行创作,培养写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包括了“我的发现”、“交流平台”、“词语盘点”和“读写结合”四个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为主,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和写作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物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学生在表达自然景物时,往往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型,学会如何表达自然景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自然景物的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型,学会如何表达自然景物。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和使用相关的词语和句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型。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 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学习扩写段落。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新课 教学( )分钟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1) 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

(出示课件3)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

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2.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4)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指导他们的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词语、段落的特点,提高他们对词语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

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如:一毛不拔铁公鸡胆小怕事顾虑太多杞人忧天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交流把故事分享得更有新鲜感的方法。

2.体会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会仿照例子把故事情节说得更具体。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描写节日的诗词名句。

重点难点:1.积累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

2.能生动、具体地讲述故事。

3.积累描写节日的古诗,感受节日的欢快场面,激发了解民风民俗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一、交流平台1.开展“你说我听”游戏比赛,导入话题。

预设:教师指定用于说话训练的故事片段,将其分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推选一位组员进行故事分享,被选出的学生依次上台讲述,比赛看谁分享的故事更有新鲜感。

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怎样分享故事才更有趣,更吸引人。

2.激趣谈话,导入讲述主题。

过渡:刚刚的游戏让我们体验到分享故事的乐趣,也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把故事讲得更有新鲜感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来练习讲述本单元课文中的故事吧,把它讲得生动有趣、吸引人。

3.以《猎人海力布》为例,教导讲述方法。

明确:可以把自己设想为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来讲,这样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真切的体验;在不改变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使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变换故事情节的顺序,先讲结局,再按照故事的发展来讲这样能调动听众的兴趣。

示例:猎人海力布变成石头之后,村民们搬到了一个遥远、偏僻的山村里,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海力布的恩情,在他们中间世世代代流传着海力布的故事,并且时时刻刻告诫自己的子孙,要学习海力布不贪心、舍己为人的精神。

海力布变成石头后的一天,一阵猛烈的风将这块石头吹到了河里,也许是跟村民们有缘吧,竟然顺着小河而下,落在了村民们居住的山村里。

原来上天被海力布的精神感动,把海力布封为天神,而他的灵魂——石头,依旧守护着村民。

每当村子里有什么异常情况,石头上都会有暗示,有时是简单的文字,有时是形象的图案。

村民们看了就知道如何渡过难关。

这么多年来,他们对石头上的文字和图案深信不疑,因为他们知道那是海力布在提醒他们,是海力布在默默地保护着他们。

4.学生练习讲述其他课文,教师总结。

小结:发言的同学都能把故事讲述得既完整又有趣,大家不妨回去后把这些故事分享给自己的家人,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听故事的乐趣。

二、词句段运用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十个词语,学生齐读词语。

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明确:左右两边的词语意思相同,但左边的词语大多是俗语,直白易懂,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口语性较强;右边的词语都是成语,简短精辟,书面语意味浓。

这样的词语还有: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等。

3.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给出的例子,给学生讲解仿写要求。

一只狼看见小羊在河边饮水,想找借口把他吃掉。

狼指责小羊把水弄脏了,小羊说自己在下游,不可能弄脏上游的水。

狼又说小羊去年骂过他,小羊说那时自己还没有出生。

狼恼羞成怒地说:“即使你辩解得再好,我也不会放过你。

”于是,他就把小羊吃了。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也还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啊!”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吃掉了小羊。

明确:与第一段话相比,第二段话更具体,更生动。

第二段话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在保证原文情节完整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了一些细节,把狼的恶毒和小羊的无辜刻画得活灵活现,读起来更有意思。

4.学生仿照示例,将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5.指名朗读所写内容(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教师简单点评。

示例:牛郎听到织女焦急地询问自己的衣裳去哪了,急忙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

”织女看到陌生的男子,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姑娘不要害怕,我是牛郎,就住在山的那边。

你快把衣服穿好,我不会伤害你的。

”织女听了,这才放下心来,忙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聊天。

牛郎说:“我本是一个放牛郎,和哥哥嫂子在一起生活。

可是哥哥嫂子待我很不好,把我赶出了家门。

还好有一头老牛陪着我,它是我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它告诉我今天黄昏时候会有仙女在这个湖里洗澡,穿粉红色纱衣的就是我的妻子。

”织女听得出了神,她没想到牛郎会有这样坎坷的人生。

她对牛郎产生了好感,动情地说:“你真是不容易,但是你也很坚强,真让人佩服。

”牛郎说:“姑娘过奖了!不知姑娘来自哪里?生活如何?”织女叹口气,说:“我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我叫织女,本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会织漂亮的彩锦。

可是王母娘娘让我成天成夜地织,根本没有休息的时候。

累就不说了,还没有自由,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

人们都说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的呢?我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生活。

今天下午,王母娘娘喝醉了酒,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也醒不过来。

我们几个姐妹见机会难得,就偷偷跑了出来。

我想多玩一会儿,没想到就落在了后边。

”牛郎听了织女的话惊叹不已。

他爱慕织女,也不想她再回天上受苦,于是就对织女说:“姑娘,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你能干活,我也能干活,咱们两个就结婚,一块儿在人间过一辈子吧。

”听了牛郎的话,织女心里暖暖的。

她想了想,说:“你说得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

”点评要点:(1)情节是否完整;(2)内容是否具体;(3)语句是否通顺。

三、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古诗,播放朗诵音频。

过渡: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以精练的语言、明快的韵律、丰富的内容、悠远的意境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这些古诗或描写自然美景,或反映民风民俗,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乞巧》。

2.学生齐声朗诵,教师指名诵读。

诵读示例: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

林杰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

《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写作背景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4.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重点词语:[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诗意:今晚是七月初七,我们早早地来到户外看着碧蓝的天空,因为牛郎和织女今晚要在鹊桥相会。

每家每户都有姑娘在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针,也不知道穿完了多少条丝线。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

开头两句叙述的是牛郎和织女的民间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心情。

5.指名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

6.教师出示其他有关节日的诗句,引导学生说说诗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显示清明时节人们凄迷纷乱的心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远在家乡的兄弟重阳登高怀念自己的场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渲染喜气洋洋的春节气氛)7.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诗句,扩充知识储备。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四、课堂回顾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交流了把故事分享得更有新鲜感的方法,体会了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并学习了仿照例子把故事说得更具体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积累了一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节课上所学的内容,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同学们的课堂表现都很不错,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与同学分享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古诗词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