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明天要远足》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远足的期待和兴奋。
3. 讨论远足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远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3. 分析课文: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远足的期待和兴奋。
4. 讨论远足的意义:学生分组讨论远足的好处,如锻炼身体、欣赏大自然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意识。
5.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意识的变化。
1. 课文《明天要远足》的文本。
2. 与远足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讨论卡片或小组合作工具。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模拟远足活动:在校园内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远足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远足的乐趣和挑战。
2. 学生制作远足计划:学生分组合作,制定一份远足计划,包括路线、时间、装备等,培养学生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3. 远足分享会:学生回到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远足经历和感受,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七、教学反思1.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反思,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对学生的反馈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家庭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远足表现和家庭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1.1 学生情况:学生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探究和体验。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远足活动的意义,提高对自然景观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3 教学内容:介绍远足活动的概念、意义以及准备事项。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向学生介绍远足活动的相关知识。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远足案例,让学生了解远足活动的具体实践。
2.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远足活动的准备事项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远足活动对身心的益处,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讲授远足活动的概念、意义及准备事项。
3.3 分析真实远足案例,让学生了解远足活动的具体实践。
3.4 分组讨论远足活动的准备事项和注意事项。
3.5 总结讲解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4.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远足活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远足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内容:反思讲授的远足活动知识是否全面、清晰,是否需要补充其他相关内容。
5.2 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5.3 教学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5.4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6.1 组织一次远足活动:结合课堂所学,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远足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远足的乐趣和挑战。
6.3 远足活动分享会:组织一次远足活动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提高彼此的认知。
七、教学总结7.1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讲授的远足活动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7.2 总结教学方法:总结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7.3 总结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明天要远足》这本书,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通过讨论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名:《明天要远足》2. 作者:(待补充)3. 主要内容: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同学们即将去远足的故事。
在故事中,小男孩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而他的同学们则表现出了不同的情绪和态度。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思考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能够发现和分析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明天要远足》这本书的实体书或电子书。
2. 准备故事的相关图片或插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记录和展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4. 准备一些小道具或物品,用于模拟故事中的情景,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故事的主题和情感非常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们也能够发现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有些困难,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习惯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和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也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故事的细节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我认为这次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文本分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
通过把“睡不着”和“明天要远足”两件事巧妙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内在的艺术张力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
全诗共3节,3节诗中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声中。
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学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会写“同、学”等字。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要点把握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看图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导语:秋天,我们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
)如果明天去郊游,现在你的心情会如何?你又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一个小朋友的家里,看看她在远足前有什么表现。
出示课题。
(板书:明天要远足)引导学生齐读题目,解释“远足”。
(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一)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实在不会拼读,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将课文读通读顺。
(2)在文中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反复认读。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注意:这首诗中有不少轻声词语,如“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吗、呢”可以结合句子朗读进行训练;“地方、真的”等词语可以以词的形式单独训练。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1. 学生情况:学生对自然风光和户外活动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材内容:本课以“明天要远足”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远足活动的意义,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户外远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出问题:“你们参加过远足活动吗?远足活动给你们留下了哪些印象?”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远足活动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远足活动的历史背景。
3.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次远足活动的经历,让学生感受远足活动的乐趣和挑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远足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环保、团队合作等。
5. 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机会?2. 学生反思: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从中学到了远足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 教学内容反思:教师是否全面介绍了远足活动的历史背景、注意事项等,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四、教学改进1. 针对教师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针对学生反思: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
3. 针对教学内容反思: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更多与远足活动相关的实例和素材,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体验远足活动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参与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3. 教学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你知道什么是远足吗?如果让你去远足,你最想去哪里?2.激情:同学们,这些地方都是我非常想去的。
看,红红明天就要去最想去的大海边远足了,她今晚睡得怎样呢?3.出示课题:明天要远足。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朗读课文:(1)学生再读课文,读出孩子当时的心情。
(2)指名读文,评价。
A.指导读第一句。
翻过来,唉——睡不着。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孩子因为兴奋睡不着觉。
)读好“唉”字,要读得轻而长。
B.这时孩子在想什么?读一读第二句。
(1)这是一个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这句话。
示例:因为急着要去看看大海,要读出急切的语气。
(3)指名读,评价。
(4)读第二节。
多种形式读。
(5)读最后一节,说说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指名读,读出急切的心情。
3.朗读全文。
(1)自己读一读。
(2)在小组内读一读。
(3)展示读。
(4)说说你在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感受。
4.拓展。
(1)引导:孩子一直睡不着,还会想写什么呢?翻过来,唉——睡不着。
_______________(2)小组内按照句式说说。
(3)指名交流。
三、拓展延伸,延情。
1.如果你要去远足,你想去哪?那里是怎样的?2.搜集旅游时的照片讲给同学听,说说你远足的感受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明天要远足翻过来翻过去唉——想什么?→海的颜色云的样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第【2】篇〗9明天要远足(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明天要远足》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文《明天要远足》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明天要远足的课文内容和情感;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和情感;
2.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准备
1.课件、课本;
2.学生的课前作业。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问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喜欢远足吗?有没有去过山上?”
2.阅读理解(15分钟)
帮助学生通读整篇课文,并带领学生一起思考文中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例如,“为什么孩子翻过去还是睡不着?”,“你们猜想明天远足的路线是怎样的?”
3.想象表达(20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象,完成一篇小短文。
可以给学生提示,例如,“如果你去远足,你最想看到什么?”,“你觉得你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活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
同时,本节课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一个偏旁:目字旁“目”(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
(三)情感目标:体验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明天我们去远足了,你们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一个要去远行的孩子睡不着觉的心情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明天要远足》,远足的’意思是是远行,出远门。
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uìnàhǎizhēnlǎoshīmɑtónɡxuéshéncáiliànɡmínɡ睡那海真老师吗同学什才亮明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
认识偏旁目字旁“目”结构:左右结构,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zhe看着zhǒnɡ多种着种希望能帮助到您zháo睡不着zhònɡ种地yāo要求de轻轻地要地yào要去dì地方shuō说话de好的说的shuì游说dì目的反义词来——去那——这真——假明——暗多——少远——近这节课我们要记住目字旁“目”(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明天要远足》语文教案五篇《明天要远足》语文教案五篇
《明天要远足》语文教案五篇《明天要远足》语文教案五篇《明天要远足》语文教案1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激动和期待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小朋友的激动心情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远足的快乐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情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同学们,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会想些什么呢?2.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在出行之前充满了期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天要远足》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书课题)9.明天要远足(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睡那海真老师吗什亮(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亮”是三拼音节,“睡、师、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师长、是吗、什么、明亮4.学习课题。
(1)什么是远足?(远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在本课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闲的活动。
)(2)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呢?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远方干什么?)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课文,了解小朋友远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读领悟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
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
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在教授完《明天要远足》这一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成功之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通过谈话导入,创设明天要远足的情境,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们很容易就代入到作者的角色中,体会到那种对远足的期待和兴奋之情。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朗读感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变化。
特别是配乐朗读,营造了优美的氛围,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图文结合法: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海和云朵的样子,让学生更好地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场景。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远足经历和感受,以及想象中的远足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
游戏巩固法:“摘苹果”游戏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注重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从“翻过来,唉——睡不着”“翻过去,唉——睡不着”到“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从期待到急切的心情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拓展延伸,培养想象力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想象自己的远足经历和未来的远足情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了丰富多彩的远足画面。
二、不足之处个别学生理解仍有困难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仍有个别学生在体会作者心情和朗读课文时存在困难。
例如,一些学生在朗读时无法准确地读出作者的期待和急切之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们的讨论和发言比较热烈,导致时间有点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总结和布置作业环节。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提前预设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明天要远足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明天要远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远足。
2.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对比,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4.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一些小工具,如折叠座垫,帽子等。
二、教学重点1.熟悉课文《明天要远足》。
2.学会使用小工具。
三、教学难点通过图片阅读并理解它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人物,如游客,老师,学生,让学生猜测他们去哪里了。
2. 听读课文给学生播放《明天要远足》的音频,让学生跟读,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3. 探究通过图片,让学生分别看到一张静态的山的图片和一张动态的远足队伍的图片。
让学生想象并描述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以及可以通过远足获得什么。
4. 实践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那些小工具。
活动内容1.练习折叠座垫,让学生尝试折叠。
2.让学生戴上帽子和太阳镜,了解什么是防晒。
3.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来管理一个小组的远足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分配任务。
5. 总结根据本节课内容和所学知识,复习一下远足的一些重要注意点,例如:防晒,怎样合理分配任务等。
五、教学资源1.《明天要远足》教材2.活动所需要的小工具,如折叠座垫,帽子等。
3.展示图片4.已编写好的学生任务清单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通过后续作业或是课后测试,让老师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所学习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需要准备的物品很多,是我们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这也让我们对课程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活动较多,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限,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要对活动进行适当的减少。
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渐渐掌握到某种技巧和方法,这也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注。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
明天要远足》教案、教学反思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变化。
3.练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即将远足的快乐之情。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预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户外活动,如郊游、登山等,以此导入新课。
2.介绍课文《明天要远足》,并引导学生理解“远足”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
2.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指名读文,让学生明确课文的小节和主要内容。
4.让学生思考,小作者为什么睡不着觉,她都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渐进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和词语,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研究兴趣。
第二课时一、复述课文,加深理解1.让学生自由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指导学生注意语气的变化,诠释课文的情感。
二、研究新知识,巩固生字1.研究新生字和偏旁,巩固已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2.练写字,加深记忆。
三、课后反思1.让学生回顾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方法和经验。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课文和研究新知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让学生反思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果。
三、研究生字在研究生字的过程中,小老师可以带领全班跟读。
然后,分析每个生字的拼音、音节数、偏旁部首、结构以及组词方式。
还要了解是否是多音字或反义词等。
例如,对于生字“睡”,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两个音节,其中包含“目字旁”的偏旁。
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圈出黑板上“睡”字的偏旁,以及其他具有“目字旁”的字。
在带拼音朗读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和自读。
小学教案: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主题为“明天要远足”。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远足的意义,掌握远足的基本知识,如准备工作、安全事项等。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远足的基本概念,掌握远足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事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远足的基本概念、准备工作和安全事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远足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实践教学法。
通过创设远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远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远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远足的意义,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远足的基本概念,讨论远足前的准备工作。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模拟远足过程,体验团队合作。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远足的实践作业,如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一次短途远足。
六、教学反思1. 增加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使他们在远足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远足的基本概念,掌握远足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事项。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遵循团队合作原则,完成远足任务。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班级远足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邀请户外活动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远足经验和建议。
3. 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明天要远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远足”等10个生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伙伴们的兴奋和期待的心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读课文,理解“远足”的意思。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远足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词“远足”的理解。
2. 体会小伙伴们的兴奋和期待的心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图片或图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远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远足”的意思。
(2)板书课题《明天要远足》,让学生读题。
2. 学习生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词。
(2)分组学习生词,每组选一个生词,组内讨论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回答。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小伙伴们的兴奋和期待的心情。
4.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分组比赛朗读,看哪组读得最好。
(3)全班一起朗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5.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7. 板书设计:明天要远足兴奋期待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方面,学生通过讨论和朗读,能够体会到小伙伴们的兴奋和期待的心情。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今后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课后评价:1. 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能够正确书写和认读生词。
《明天要远足》(教案)
5.写作启发:从诗歌中汲取灵感,启发学生以“我的远足之旅”为主题进行写作。
6.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人、朋友分享所学内容,开展一次实地远足活动,记录所见所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明天要远足》,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流利地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明天要远足》(教案)
一、教学内容
《明天要远足》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七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诗歌朗读:带领学生朗读《明天要远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
2.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生词“远足、背包、帐篷、欢笑、疲惫”。
3.句子理解: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阳光在向我们招手”、“大地披上了绿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明天要远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远足相关的问题,如远足准备、注意事项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远足的基本概念。远足是一种户外活动,通过走进大自然,体验自然风光,增进身心健康。它是培养我们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重要方式。
部编一上《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一上《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表达了主人公“明天”要去秋游而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
全诗共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中。
作品完全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远足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刻画出了一位充满童趣、有好奇心的孩子形象。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语文有初步了解,但该课文略有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们的无限想象力,重视他们个人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感受生活,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生字,会写“明”字,掌握偏旁:目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体会孩子远足前激动的心情。
教学重点:1.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趣味,激发对文字的热爱。
2.能认识要求生字。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法、学法:讲授法、朗读法教学准备:教师:字词卡片及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图片导入,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上有什么。
明确:星星、月亮、小女孩2.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时候?明确:夜晚3.夜晚,人们都会做什么?图片上的小女孩呢?明确:睡不着(PPT出示睡不着)4.睡是什么偏旁?还有哪些与“目”有关的字?明确:“目”做偏旁与眼睛有关(学生自由回答) 5.为什么小姑娘睡不着?明确:因为明天要远足。
6.远足的意思是什么呢?明确:去很远的地方旅行7.讲解“明”字。
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笔画。
师范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姑娘睡不着的时候都在想什么?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2.播放音频,听范读。
3.教师范读,学生正字音。
4.学生自由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变化。
3.练习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即将远足的快乐之情。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你都去了哪里?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
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动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
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学习生字(1)请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2)分析生字。
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
认识偏旁目字旁“目”。
请学生圈出黑板上“睡”字的偏旁。
另说说还有那些字是目字旁。
反义词来——去那——这真——假明——暗(3)带拼音朗读生字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3认读游戏。
把字宝宝送回家四、分析课文,深悟课文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3个小节)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3个地方空一行处。
)3、女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男同学注意倾听,听她们读得对不对,好不好。
(1)翻过来,唉,睡不着。
(提醒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小女孩为什么叹气?(睡不着,难受)(2)小女孩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想明天要看见的大海是什么样子。
是不是和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呢。
出示多种颜色的大海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大海有时候是的。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小节,男生听着,。
(1)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叹气?(睡不着,难受)(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想明天要看见的云是什么样子。
体验了小女孩对云的向往。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小节,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翻过来,翻过去,唉,小女孩为什么还是叹气?(睡不着,难受)(2)小女孩又为什么睡不着呢?她想什么呢?(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3)原来小女孩明天要去远足,她在盼望天快点亮。
好早一点看见大海白云来——去,是一对反义词6、学生讨论: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7、老师总结:通过对大海和云的向往,体现了“我”对外边世界的向往。
全诗短短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
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尽在“唉”中。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五、表演朗读:三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六、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背诵了课文。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
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
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
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预设:(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课件出示)目——( ) 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
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
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五彩缤纷的大海,有雪白雪白的云朵,你们想不想去?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一位小朋友明天也要去远足,她晚上睡不着了,她为什么睡不着了呢?一起来看。
1、播放课文动画。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把生字圈出来。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一)指导书写汉字才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才”共3笔。
认识笔画:竖提“し”(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明1、笔顺(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
“明”共8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1.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读,思考:(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预设: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
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
组词:同学。
“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学习“什、才、亮”。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