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蓝田审计造假案例分析
【蓝田公司作假 具体做法】
虚构 收入与利润
虚增
虚造
固定资产 存货价值
利用“资 本
运营”圈 钱
【虚构 收入与利润】
为构造其业绩神话,蓝田股份公司虚造其旗下产品 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5.29亿元之巨。其70% 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 比重大,故采用"钱货两清"方式结算成为惯例,由此该公 司借此夸大收入,虚增养殖产值,构造鱼塘养殖泡沫; 此外,通过所谓高科技饲养,鼓吹其公司养殖利润为同 行业的10至20倍,甚至达30倍之高。
一篇短文好似一根银针扎在了蓝田股份这个巨大的肥皂泡上。一 幕股市丑剧由此开始被揭开,蓝田的贷款黑洞公布于众。此后不久, 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由此,蓝田赖以生 存的资金链条断裂。最早在公开场合提出蓝田资金链断了的,是中国 蓝田的掌门人瞿兆玉,2001年11月底,蓝田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瞿兆玉承认由于银行不再给蓝田发放贷款,导致蓝田陷入困境。2002 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蓝田股份被强制停牌。
【利用“资本 运营”圈钱】
蓝田公司上述造假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 营造一个公司盈利丰厚,运营蒸蒸日上的局面,从而吸引 广大投资者踊跃购买其股票,聚集资本,达到为少数人牟 利的目的。因为在这些少数人眼中,建立这样一个公司的 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壳”去资本市场大把圈钱,而不 是真正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
【疑点重重】
银广夏靠全资子公司天津广夏创下萃取神话,而蓝田股份是否也靠全资子公司 蓝田水产创下鱼塘神话?银广夏的造假金额是 7.45 亿元,而蓝田股份 18 亿元的 年收入有多少是真实的?截至 2001 年 6 月 30 日 , 蓝田股份占资产总额 (31.8 亿 元 ) 的 77.3% 存货、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合计 24.6 亿元)有多少是真实 的 ? 蓝田股份净资产名义上有 22 亿元 , 但蓝田水产历年来实现了 18 亿元的利润, 这 18 亿元有多少水分。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ppt课件
蓝田事件始末
1、1996年51月9,96在~上2交00所0年上市,蓝田在财公务司2数数、项1据9上99上市年虚一10增月直资,保产证违持监规会行处为罚,责 由1着9于9神6农年奇业公的投司增资用长回发速报股度周募。期集总长资,金产高投规任额入模人负子从瞿债兆公上玉增司市罚大洪前款财1湖的0万务元
成蓝本2.田,66水蓝亿产然田元品真曾发正开向展解发证到开有监蓝20限田会00公财提年务司出末面。过的纱但三,28由剪次.3于短配8蓝亿农股田元业融资,不资金增可链。长能的前并 3在、《导此金火后两份融索快收蓝内不次账了最以:田参速入是配面21高后资0》0增增证0金股资达,倍1发监年长长链表成产到每,1会开16,3功猛0月股历10,始0.瞿0,字断而,增收年1%刘短5兆,裂是减,益年元姝文玉税一轻业威,也报。个要利了绩达的即文想增公猛到业使弱实长的司涨了绩遭现6学虚的。不都遇0上0者假财14可在了%、财等9市,务9思每12务19009时就0信名压年议股928承必息 公年力5的0年,司1月.诺须月,6特0瞿管蓝10.的走兆理2蓝元大8日田14玉人田,以洪元年及员再因股上灾,其被涉继拘,嫌任传提者。供保田
案件背景
资料显示,蓝田股份1996年股本为9696万股, 2000年底扩张到4.46亿股,股本扩张了360%; 主营业务收入从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 净利润从0.593亿元快速增长到令人难以置信 的4.32亿元。
而且这些都是建立在蓝田股份只是一家主要从 事水产品开发的农业企业!
2001年10月9日起,刘姝威对蓝田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分析,得出的 结果是:2000年蓝田的流动比率已经下降到0.77,净营运资金已 经下降到负1.27亿元。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在刘姝威看来却是:蓝 田在一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
无视国家法律偷税漏税案例(3篇)
第1篇导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企业的义务。
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非法利益,无视国家法律,采取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剖析无视国家法律偷税漏税的行为及其恶劣后果。
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名为“阳光公司”的私营企业,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经营。
公司成立之初,凭借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良好的经营策略,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负责人李某某开始萌生偷税漏税的念头。
二、偷税漏税行为1.虚开发票阳光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发票。
李某某利用公司财务人员的职务便利,指使其在没有实际交易的情况下,开具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找其他企业或个人虚开进项发票,从而抵扣应纳税额。
2.隐瞒收入阳光公司在销售房地产过程中,故意隐瞒部分销售收入,不申报纳税。
为了掩盖这一行为,李某某指使财务人员篡改销售合同、隐瞒收入凭证,导致税务机关无法准确掌握公司实际收入。
3.虚构成本费用阳光公司在申报纳税时,虚构大量成本费用,包括虚构工资、虚构招待费、虚构广告费等。
通过虚增成本费用,降低公司应纳税所得额。
4.转移资产为了逃避税务机关的监管,李某某指使公司财务人员将部分资产转移到关联企业或个人名下,从而达到转移利润、逃避税收的目的。
三、查处与处罚2019年,税务机关在例行检查过程中,发现阳光公司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
经过调查核实,阳光公司虚开发票、隐瞒收入、虚构成本费用、转移资产等违法行为,涉及偷税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税务机关依法对阳光公司作出如下处罚:1.追缴偷税金额及滞纳金;2.对法定代表人李某某处以罚款;3.将阳光公司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四、案例剖析1.偷税漏税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阳光公司通过偷税漏税,降低了自身税负,但同时也损害了国家财政收入,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终)
蓝田股份案例分析【引言】:2001年10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的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文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对蓝田造假丑闻进行揭露。
自此蓝田股份从“中国农业第一股”变成退市股。
这是继银广夏后中国股市最为耸人听闻的又一个“股市陷阱”。
【关键词】:蓝田股份,造假手段,审计分析,结论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蓝田总公司是中国农业大型企业、始建于1987年,以农副水产品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大农业为主业,兼营生物制药、房地产开发、电子通讯及网络、电子商务、饲料加工、建筑制造、涉外酒店、连锁超市、国内外贸易、广告策划、电脑科技、市场研究等多种产业。
中国蓝田总公司旗下的蓝田股份(后更名为“生态农业”、“ST生态”),是其在湖北省的上市公司,主营生态农业。
1996年上市以后,蓝天不惜巨资在全国主要媒体上打造其品牌形象,被誉为“中国农业第一股”、“中国农业产业化旗帜”,获得了大量股民的追捧。
二、蓝田股份有限公司造假手段(一)虚构营业收入为构造其业绩神话,蓝田股份公司虚造其旗下产品野藕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5.29亿元之巨。
其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故采用"钱货两清"方式结算成为惯例,由此该公司借此夸大收入,虚增养殖产值,构造鱼塘养殖泡沫;此外,通过所谓高科技饲养,鼓吹其公司养殖利润为同行业的10至20倍,甚至达30倍之高。
(二)虚增固定资产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虚减总股本,提高每股收益。
(三)虚造存货价值在蓝田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存货价值从1999年的2.6亿增加至2001年的4.4亿。
除去饮料这一可明确计量部分,该公司另一重要产品——水产养殖,据估计,蓝田一亩水面的产值要达到2到3万元钱,才能符合其业绩水平。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公司背景
蓝天公司的主营业务为XX和XX,其中XX业务占比XX%,XX业务占比XX%。
公司还拥有一些辅助业务,如XX、XX等,但这些业务对公司的营收贡献较小。
公司的业务结构相对简单,主营业务突出,这也是公司能够保持稳健发展的原因之一。
业务构成
市场规模与地位
蓝天公司所在的XX行业市场规模庞大,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目录
contents
业务介绍 财务业绩 竞品分析 未来展望 总结和建议
业务介绍
01
公司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市值不断攀升,备受市场关注。
蓝天公司成立于XXXX年,是一家在XX注册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XX和XX业务。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蓝天公司2018年总资产数据缺失,2019年总资产达到87.52亿港元,到2020年下降37.46%至54.73亿港元,之后连续两年略有下降。表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可能存在财务造假问题。
2018FY
--
--
2019FY
87.52
--
2020FY
54.73
-37.46
2021FY
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
03
上市公司应充分、真实、准确地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和追责。
防范财务造假的建议措施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责关系,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加强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审议和监督。
经营现金流详情数据
蓝田造假案例
八、蓝天股份的启示与银广夏、郑百文等造假上市公司相比,蓝田股份堪称最精致的假货,因为这个假货竟然还在很长时间里经得起专家的挑剔,且监管部门难以查到造假的直接证据。
蓝田股份去年10 月上旬公告正在接受中国证监会的调查,而该次调查其实已经是证监会一年以来第四次进驻蓝田股份,与第三次调查仅时隔一个月。
据报道,证监会的有关人士承认,虽然证券市场上一直对蓝田股份疑团重重,但农业专家、农业管理官员对蓝田的经营和业绩一般都没有太多异议。
例如,舆论曾对蓝田股份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低及现金流过大提出质疑,而蓝田股份搬出农业问题专家的观点作解释,称农业企业的现金流过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普遍现象。
如今蓝田股份虽被初步揭开利润造假的丑陋面目,但对商业银行和中小投资者似乎一切都已经晚矣。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蓝田案如此滞后地被发现和查处,现行制度又该作何检讨呢(一)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司法介入滞后。
蓝田股份1999 年被查出上市时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涉及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伪造银行账户,以及“压缩”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等违法行为。
对此,蓝田股份只是被警告并罚款100 万元,瞿兆玉也只是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 万元。
记者在本报1999 年11 月3 日刊登的《蓝田造假怎么罚》一文中指出,“蓝田股份造假的数额之大已属严重的经济犯罪,假若对这种‘包装'行为打击不力的话,必然还会出现‘后继'者” 。
孰料“后继” 者竟然是蓝田股份的高管,在市场对这家公司极其敏感的背景下,利润造假仍无休止地继续。
要知道蓝田股份上市时存在的多项违法行为,早已经触犯《刑法》,构成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关责任人是应该蹲监狱的。
就说伪造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 万元,按《刑法》第177 条规定,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3
公司简介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 元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 9696万股的总股本。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全称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其中,第一大股东 是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占36.36% ,第二大股 东为农业部,占18.86%,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7
神话破灭——600字文章点燃导火索
Hale Waihona Puke • 2001年11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 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对 蓝田造假行为进行了揭露。
她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 做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蓝田业绩有惊人的虚 假成分,公司已经无力归还20亿元贷款。她呼吁“应 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 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此 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成蓝2本.田6,6然水亿蓝真产元正田品解发曾开开展向蓝发到田证有财2监0务限0会面0公年纱提司,末出剪。的过短但2蓝三8由田.次3资于8配金亿农链股元业的融,并不资增可。长能前了 3在、《导此金火后两份融索快收蓝1最以内不次账:0田参速入是倍高后2配面资》0证增增,达,0金股资发1监年长长链历到每表会成产1开6,31,年1股0功猛月始0.0而瞿年1收0字,断,增是5%短刘兆裂报元益一减,,文姝玉个的。也轻业,威税文要业即达了绩利弱想绩使到的公猛增实学都 遭 了司涨长者现在遇不虚的。6上假每了可04财10、等财9市股思1%务921务9090时议09,0信压名年.82承息的6年就年公力50,1司月诺特元0必月,瞿.管蓝的1大以8须兆蓝理21日田4玉洪上元走人田年,及员再灾,,股因其被涉继拘嫌任传提者。供保田
蓝田股份造假案例
蓝田股份造假案例分析摘要: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但2002年元月21日、22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600709)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
公司高管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关键词:蓝田股份;审计案例1 蓝天的绩优神话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其1996年以来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0.61元,0.64元,0.82元,1.15元以及2000年的0.97元。
从2000年的年报看,已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蓝田,目前含金量很高,其4.31亿元的净利润绝大部分均来自主营,在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虽由于成本略有增加,使每股盈利下降了0.18元,但摊薄后19.81%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1.76元的现金流量额都表现了蓝田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农业而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稳定回报。
从财务角度看,其流动比率为0.77,速动比率为0.27,资金运用较充分,短期偿债能力虽由于存货较大而略有不足,但提了4296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还是比较稳健的,另外只有23.18%的资产负债率也说明了其稳定的财务结构。
从经营上说,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饮品、食品、蛋类以及冷饮类为主的完整名优农产品结构,其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开发已走上正轨,新年度里将大力建设洪湖绿色食品基地项目以及新建10万亩银杏采中圃基地项目和年产200吨银杏黄铜甙项目,预计,建成后可增加净利润2亿元。
年报股东数为160559户比上期又增加了42%,因此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太好,市盈率按最新数据统计也只有18倍左右。
特别是该公司董事会提议,2001年度利润分配一次,分配比例不低于当期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50%,2000年度未分配利润用于分配的比例不低于50%,将采取送红股与派现相结合的形式,派现比例不少于20%,其2000年未分配利润在本次派2元后仍将达9.16亿元,加上4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应该说分红潜力十分惊人。
蓝田舞弊案--陈思诺、龚丽泉、齐琳、袁媛、吴蒙
蓝天舞弊案---三角理论分析10级审计5班陈思诺、龚丽泉、齐琳、袁媛、吴蒙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常盛不衰的绩优神话。
这家以养殖、旅游和饮料为主的上市公司,一亮相就颠覆了行业规律和市场法则,1996年发行上市以后,在财务数字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9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
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当时最动听的故事之一就是蓝田的鱼鸭养殖每亩产值高达3万元,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武昌鱼的招股说明书的数字显示:每亩产值不足1000元,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比同行养殖高出几十倍的奇迹的破绽。
刘姝威看到,2000年蓝田的净营运资金已经下降到-1.27亿元。
这意味着它在一年中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
“蓝田股份已经是一个空壳,没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也没有收入来源。
它完全是在依靠银行的贷款维持生存。
这对蓝田危险,对银行更危险。
”刘姝威得出结论:“银行的20亿元贷款,蓝田一分钱也还不了。
”蓝田的贷款黑洞公布于众后不久,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
由此,蓝田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条断裂。
2001年11月底,蓝田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中国蓝田的掌门人瞿兆玉承认由于银行不再给蓝田发放贷款,导致蓝田陷入困境。
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蓝田股份被强制停牌。
蓝田股份为何可以发生如此重大的舞弊案件,本文将根据艾伯伦奇特提出的三角理论做简要分析,即舞弊产生的原因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组成的。
一、压力要素蓝天股份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是农产品投资回报周期长,在巨大的财务资金压力面前,蓝田公司选择了财务舞弊造假。
(1)农业生产规律的压力:农业不可能快速增长,需要较长的发展周期(2)公司发展计划压力:上市后的计划:4年后,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年税利超过2亿元,尽管此时,蓝田股份年销售额仅3亿元,年税利仅3200万元。
毕业论文-蓝田股份财务舞弊案件分析及其启示综述
蓝田股份财务舞弊案件分析及其启示作者指导教师摘要财务舞弊的不断蔓延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给国家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蓝田股份案例的研究分析企业财务舞弊手段、方法与特征提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和技巧解决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的治理问题。
关键词蓝田股份财务舞弊公司治理目录引言 ................................................ ................................................... ................ 1 一、蓝田股份案例简介 ................................................ .................................. 1 一瞿兆玉创造的蓝田“神话” .............................................. ............................. 1 二蓝田之谜 ................................................ ................................................... ......... 1 三惨不忍睹的蓝田真面目................................................. .................................... 2 二、从蓝田股份看财务舞弊 .......................................................................... 2 一财务舞弊的特征 ................................................ (2)1、地方政府援助舞弊 ................................................ .. (2)2、与审计机构等的串通舞弊 ................................................ ...................................... 3 二财务舞弊的方法 ................................................ (3)1、伪造编造原始凭证 ................................................ .. (3)2、关联交易舞弊 ................................................ ................................................... ....... 3 三、蓝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及对财务舞弊的有效治理 ............................... 3 一蓝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4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有效治理 ................................................ ............. 4 1、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 .............................................. 4 2、完善上市公司的法律环境 ................................................ ...................................... 4 3、提高会计人员从业职业道德 ................................................ ................................... 4 结论 ................................................ ................................................... ................ 4 致谢 ................................................ ................................................... ................ 5 参考文献 ................................................ ................................................... ........ 5 附录 ................................................................................................... ................ 6 防灾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实践报告 1 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会计核算中不按国家会计准则与制度的要求记录经济业务从而导致会计账簿记录和报表资料出现虚假它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5、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 上午,生态农业被强制停牌, 当天下午全线跌停。
6、3月18日,生态农业股再度 停牌一天,股票简称由生态 农业变为ST生态。
7
7、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6
蓝田事件始末
1、1996年195月96,~在2上0交00所年上,市蓝田在财公务司2数数、项1据9上9上9市年虚一10增直月资,保产证违持监规会行处为罚,责 由着19于神9农6奇年业的公投增司资长用回速发报度股周。募期总集长资资,产金高规投额模任入负从人子债瞿上公兆增市玉司大前罚洪财款的湖1务0万元
其中国家股1828万股,法人股3525.6万股,
向企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
3
万股。
公司简介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 元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 9696万股的总股本。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全称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其中,第一大股东 是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占36.36% ,第二大股 东为农业部,占18.86%,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2000年1月5日,公司由沈阳迁至洪湖市瞿家湾镇,
成蓝本2田.6,6水然蓝亿真产田元正品曾发解开向开展发蓝证到有田监2财限0会0务公0提面年司出纱末。,过的但剪三2短由次8蓝.于3配田8农股资亿业金融元不链资,的可。增并能前长 3在、《导此金火后两份融索快收蓝内不次账:了最灾田参速入是2配面1高以资0》增增证00金股资发达后1倍监年长长链表成产到,,会1开6,310功猛每1,始0月历0瞿.0字1断而,,增股年%5短兆裂刘是减,元收,年文姝玉一轻业,。益威税报个要了绩即也利的文想公猛使达弱增业实司涨的遭到长绩现学虚的。遇了6都上者假40财1了不、在等0财9市务2%1可19务每00时990,信压名思9股年2承息年公8就力议05年,1司诺.月必月,的6瞿管特的01蓝须兆蓝理02元大日4.玉人田走8田年以,洪及员1再股因元其被上涉继拘,,嫌任传提者。供保田
以蓝田股份舞弊案为例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
以蓝田股份舞弊案为例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资本操纵、信息批露违规、财务造假等行为屡见不鲜。
而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市场上的蓝田股份也因在2002年1月12日发生该公司管理人员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本文以蓝田股份舞弊案为例分析并解决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
关键词:会计舞弊;职业道德;蓝田舞弊案“我们估计在5分钟之内能够发现财务舞弊征兆的上市公司有100家左右,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我们估计国内72家证券所很少有能幸免不被质疑的。
”上海国家会计管理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曾发表过这样的说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诸如东方电子、st张家界等会计舞弊事件的发生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企业为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地进行虚假造假活动,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及公众的利益,如何防止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一、对会计舞弊的理解舞弊通常是指为获得非法利益采用不法手段所实施的故意行为。
《独立审计准则第八号-错误与舞弊》第3条将“舞弊”定义为:“本准则所称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1720年在英国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会计舞弊事件也是世界上第一起会计舞弊事件“南海事件”使得成千上万的公司投资人和债权人在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就连英国国王与大科学家牛顿也不能幸免于难。
“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牛顿在南海泡沫破灭后感慨南海泡沫事件是世界证券市场首例由过度投机引起的经济事件。
而在国内,国家审计署在2000年检查了1290户国有企业,发现了68% 的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
2001年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沪深两市上市的1000余家公司共被审计出应调减虚增利润189亿元,总体调减资产61亿元,特别是有6家上市公司资产调减幅度超过50%,可见舞弊情况之众多。
蓝田舞弊案例
寻找最后一张底牌
舆论对蓝田的业绩一直质疑,但都是建立在常理和逻辑的基础之上,包括刘姝威的观点,都缺乏一个最终有说服力的证据。为此,中国证监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1999年以来,3次否决蓝田的配股申请,证监会稽查局在过去的一年里,先后5次进驻蓝田进行彻查,包括其销售渠道的外围调查。但是到目前为止,证监会仍然没有公开它的调查结论。证监会稽查局蓝田调查负责人夏志良反复强调:“现在我什么也不能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银行不会发现不了。那么为什么不应该发放的贷款发放出去了?应该停发的贷款停发不了?这就说明一定是有其它的因素在干扰。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瞿兆玉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上天入地?他为什么能那么迅速地就拿到国家机密级刊物《金融内参》?如果这个因素不消除的话,保证银行信贷安全是很难的。”刘姝威没有指出是哪些因素在干扰商业游戏的规则,她关心的是怎么才能够制止运用手中的权力干出这种事。“那么对于决策部门来讲,是不了了之,还是要一查到底?如果这个问题不一查到底的话,以后还会这么干;如果这个因素再纵容存在下去的话,银行没法办了,这是很危险的。”
银行曝出贷款黑洞
来自银行界的消息说,蓝田贷款涉及的银行至少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6家。业内人士评论,蓝田巨额贷款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到期或逾期,注定将被当做坏账处理。
刘姝威说,各大银行在2001年相继发现贷款风险不可控制,故全面停止了对蓝田的贷款行动。2002年1月7日,瞿兆玉到一家银行信贷部申请贷款延期遭到拒绝,自那以后,瞿似乎消失了。
刘姝威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和厉以宁的学生,1986年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工作。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在2001年应约写的一本书,叫《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刘姝威说。她选取了十几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开始并没有蓝田。
第七组—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股东权益 2,178,418,146.25 129,253,932.45 1,746,789,534.12 268,102,569.94
每股收益
0.97
(摊薄)
-0.0239
1.15
-0.0049
财务造假—虚减成本费用
公司2000年对于野 藕汁、野莲汁饮料 在央视的宣传广告 费用而发生的巨额 支出不见踪迹。
财务造假—虚减成本费用
2000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为22558439.24元,假设公司有 13000个职工,则人均月收入仅 为144.5元;且公司于2001年上 半年平均支付给每位职工的工资 额仅为185元。
其他造假—应收账款过少
主营业务收入数额巨大,而应收账款过少。
项目
1999/12/31 2000/12/31 2001/12/31
归口农业部管理 迁址更名
事件背景
上市后迅速扩张
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 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
项目(万元)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股东权益合计 89,711 125,273 175,226 217,842
股东权益增长 率(%)
39.64%
39.88%
24.32%
38,094,774.28 1,851,429,973.84 24,238,787.13 -10,686,569.22 513,027,676.07 -22,879,728.64
总资产 2,837,651,897.83 1,155,472,867.85 2,337,962,510.16 874,766,383.26
其他造假—占用关联方资金
关联方其他应付款数额巨大。 与其他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占用资金,导致上市公司其 他应收款数额巨大相反,蓝 田股份倒是占用了中国蓝田 总公司等关联方巨额资金。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PPT
广告策划、电脑科技、市场研究等多种产
业。中国蓝田总公司属下国内独资企业54 家,驻各地经营公司、办事处160多家,国
外独资公司3家。
一、绩优神话及终结
6年
1997年底,蓝田股份在实施 以19393万股为基数新增了两 家全资子公司——洪湖市香 檀河养殖场和中国农业物资 供销总公司。
1997年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份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是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
四、反思与启示
(二)
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
按照常规,蓝田的问题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 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致使 国家资财遭受巨额损失。事后发现,蓝田高层与地方政府存在密切关系。正 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分袒护公司,政企严重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 犯法,有恃无恐。另外,公司治理机制失灵,这也是蓝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 一。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 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 由于蓝田的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误 入歧途。最后,蓝田的真实业绩水平不断下滑,只能靠造假来维持生计。由 此,
四、反思与启示
(三)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当、执业水平偏低,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
如前所述,蓝田的造假丑闻的曝光,不是来自于对蓝田进行常年年报审 计的注册会计师,而是来自于业外人士,这着实让人吃惊。其实,蓝田主要 是通过虚假交易或事项来“创造利润”,其造假手法非常简单。注册会计师 只要认真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便可以轻易发现蓝田的造假问题,但是,注 册会计师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事后发现,蓝田的会计账目非常混乱,按理 说注册会计师是不能表示意见的,但是,对蓝田进行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却发表了相应的审计意见,其执业水平之低,责任意识之弱,令人叹息!由 于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行为,致使许多对其进行贷款的银行受牵连,国 家资财遭受重大损失。
蓝田失败案例分析(共五则范文)
蓝田失败案例分析(共五则范文)第一篇:蓝田失败案例分析蓝田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蓝田造假之路令人深思,总的来说,其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主要有:(一)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业绩不佳蓝田造假丑闻曝光之前,曾经是中国股市中的一面红旗,但令人惋惜的是,蓝田所谓的高业绩均来自于种种虚幻神话和财务包装。
我们知道,光靠造假过日子是不行的。
要,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于谨慎投资和合法经营。
而蓝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制了所谓“金鸭子”、“野莲汁野藕汁”和“无氧鱼”的动人故事,企望靠骗取贷款来过日子。
本来,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事与愿违,蓝田的管理高层并未真正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
事后发现,蓝田的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诸多漏洞,诸如资金大量流失和财务报告虚假等等,致使公司的真实业绩状况不断恶化。
由此,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是法制经济,造假者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二)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误入歧途按照常规,蓝田的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致使国家资财遭受巨额损失。
事后发现,蓝田高层与地方政府存在密切关系。
正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分袒护公司,政企严重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犯法,有恃无恐。
另外,公司治理机制失灵,这也是蓝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
由于蓝田的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误入歧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结果令刘姝威震惊。她给出的最后判断是,蓝田已经失去了 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完全是在依靠银行的贷款维持生存—— —它是一个空壳!这对蓝田是非常危险的,而对银行就更危险。
2001年10月26日,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600字短文的 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该文章指出, 蓝田股份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建议银行尽快收回蓝田股份 的贷款。此后不久,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 放新的贷款。
资料显示,蓝田股份1996年股本为9696万股, 2000年底扩张到4.46亿股,股本扩张了360%; 主营业务收入从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 净利润从0.593亿元快速增长到令人难以置信 的4.32亿元。 而且这些都是建立在蓝田股份只是一家主要从 事水产品开发的农业企业!
蓝田事件始末
刘姝威 在斗争中取胜 她也获得了她该有的殊荣
刘姝威
感动中国 2002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 以个人力量战胜蓝田股份神话
中国财经大学研究员 颁奖辞:她用自己的大智大勇 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 面对一个强大的集团,面对一 张深不可测的网,面对死亡的 威胁,她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坚 持着这场强弱悬殊的战争,坚 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正是 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完 美地证明了中国还有一双揉不 进沙子的眼睛,推动了中国股 市早日走上正轨,推动了中国 经济的发展。
公司简介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 元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 9696万股的总股本。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全称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其中,第一大股东 是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占36.36% ,第二大股 东为农业部,占18.86%,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2000年1月5日,公司由沈阳迁至洪湖市瞿家湾镇, 并更名为湖北蓝田股份。
刘姝威第一时间把文章交给《金融内参》,是因为她是 《金融内参》的联系作者,但对于此后由该文引出的种种 纠葛与风波,她却没有任何预感和思想准备。 《金融内参》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 于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 刊物属于机密级。 该短文刊发24天后 ,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副总裁 陈行亮两个首脑人物“登门造访”斥责刘姝威的发文行为
她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 做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蓝田业绩有惊人的虚 假成分,公司已经无力归还20亿元贷款。她呼吁“应 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 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此 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神话破灭——600字文章点燃导火索
刘姝威仅常用的20多个财务指标,比如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率等揭露了蓝田股份的财务 丑闻,让这个”中国农业第一股”真正陷入危机。
疑点4、巨额广告费用支出哪里去了?
公司2000年的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的销 售收入达到5亿多元,而其中仅3590万元是通 过集团公司遍布于全国的销售网点销售的,仅 占股份公司销售量的1.9%,2001年中报显示的 情况也基本如此。 而野藕汁、野莲汁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 额广告费用应该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投放 的,因为在股份公司的报表中找不到巨额的广 告费用支出。这里是否存在着虚增股份公司利 润的嫌疑?
虽然没有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但对付一个没有靠 山后台的普通知识分子,蓝田的实力还是绰绰有余。四面 1.偿债能力分析 楚歌的刘姝威奇怪:蓝田集团怎么可以看到属于机密的 2.农副水产品销售收入分析 《金融内参》?这分明是窃取国家机密!她急忙拨打 110 3.现金流量分析 报案,但“110”回答:报案的应该是《金融内参》。 4.资产结构分析 5.关联方关系 孤立无援的刘姝威给瞿兆玉总裁发去传真,警告说,如果 6.收入来源分析 你不撤诉,我将向全世界公开蓝田财物的分析过程!但蓝 田没有撤诉。穷途末路的刘姝威,最后只有借助媒体的力 量,公布了她长达2万多字的《蓝田之谜》,详尽剖析蓝 田股份,彻底戳穿了虚假的“蓝田神话”。 2002年,戏剧性的一幕拉开了,力量对比发生了微妙变化。 刘姝威成为媒体聚焦的中心,得到了舆论的有力支持,蓝 田事件彻底地曝光在世人眼前。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 蓝田公司的10名管理人员被拘传,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 被强制停牌,随后,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对刘姝威的起诉被 法院驳回。
1、1996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
2、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 公司数项上市虚增资产违规行为,责 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 任人瞿兆玉罚款10万元
由于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高额负债增大财务 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 1996 年公司用发股募集资金投入子公司洪湖 然真正解开蓝田财务面纱,剪短蓝田资金链的并 2.66 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 成本,蓝田曾向证监会提出过三次配股融资。前 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但由于农业不可能 3、导火索: 2001 年11月,刘姝威 4、2002年 1月12 日,因涉嫌提供 不是证监会,而是一个文弱的学者 了 10 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 0.60 元以上, 两次配股成功,减轻了公司的财务压力,蓝田股 快速增长,瞿兆玉要想实现上市时承诺的 4年 在《金融内参》发表 600字短文, 虚假财务信息,瞿兆玉及其继任者保田 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 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等10 名公司管理人员被拘传。 份账面资产猛增,业绩猛涨。 1999 年5月蓝田再 收入增长 300%,税利增长600% ,就必须走 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 0.81元, 次提出配股申请时,被证监会调查。 上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5、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 上午,生态农业被强制停牌, 当天下午全线跌停。 6、3月18日,生态农业股再度 停牌一天,股票简称由生态 农业变为ST生态。
7、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神话破灭——600字文章点燃导火索
2001年11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 字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对蓝田造假行为进行了揭露。
高管受到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 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 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实际上,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本不相信蓝田的 业绩神话。纸上的辉煌挡不住市场怀疑的目光。
主要疑点有以下五个:
疑点1、应收帐款怎么会如此之少?
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18.4亿元,而应收帐款仅 857.2万元。2001年中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销售收 入8.2亿元,应收帐款3159万元。在现代信用经济条 件下,无法想象,一家现代企业数额如此巨大的销 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 态下完成的? 其水产品销售,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 进行交易,必然需要代理商进行代理,因此水产品 销售全部“以现金交易结算”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而销售收入达5亿元之巨的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 不可能也是以现金交易结算的吧?
公司简介
中国蓝田总公司是属于中国农业大型企业,主 创始人瞿兆玉。
蓝田股份,主营业务收入98%来自农副水产品和饮料。 农副水产品主要指的是桂鱼、鲤鱼、草鱼等淡水鱼类, 中华鳖、青虾以及莲子、莲藕、菱角、茭白、莼菜等 水生植物。 饮料则是出现在各个广告媒体上的野莲汁、野藕汁、
1、公司简介 2、案件背景及事件始末 3、蓝田公司财务疑点分析 4、蓝田的挽救工作
公司简介
蓝田股份是在三家企业的基础上创立的: (沈阳市新北副食场1987、沈阳市新北制药厂 1988、沈阳连华大酒店1991)
1992年10月,三家企业用其全部资产发起设立 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总股份6696万股,其 中国家股1828万股,法人股3525.6万股,向企 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
疑点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
从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 支付的现金”栏中看出,2000年度该公司职 工工资支出为2256万元,以13000名职工计, 人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2001年上半年人 均收入为185元。 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对于员工30%以 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工,对于历年业 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合于情理吗?
疑点2、融资行为为何与现金流表现不符?
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加大了对银行资金 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增加 幅度达200%。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相符。 按照公司优秀的现金流表现,自有资金是充足的, 况且其帐上尚有11.4亿元的未分配利润,又何以会 这样依赖于银行借贷? 2000年该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量7.86亿元, 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则为-7.15亿元(绝大 部分是固定资产投入),这两个数字极为相近,这是 巧合吗?
而因为这篇600字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 贷款》发表,也让刘姝威卷入人生中最大纠葛与 风波之中
思考: 为什么刘姝威会陷 入风 波?她遇到了什么困难? 一篇文章引发的纠葛
后续详情
据刘姝威介绍,写这篇文章与她的一本书有关,书是应约而写的, 即《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刘姝威说,书的初稿完 成之后,有同志曾提出建议:你这书里有十几个案例,不如详细 分析一两家上市公司,把这一两家上市公司分析透了,便于读者 能够整体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刘姝威接受了这个建议, 开始注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正好这个时候,2001年10月8日, 蓝田发了一个公告,说证监会已经开始对它进行调查了。于是, 蓝田进入了刘姝威的视野。 2001年10月9日起,刘姝威对蓝田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分析,得出的 结果是:2000年蓝田的流动比率已经下降到0.77,净营运资金已 经下降到负1.27亿元。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在刘姝威看来却是:蓝 田在一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